CN116024731A -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4731A
CN116024731A CN202310000325.9A CN202310000325A CN116024731A CN 116024731 A CN116024731 A CN 116024731A CN 202310000325 A CN202310000325 A CN 202310000325A CN 116024731 A CN116024731 A CN 116024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ding
belt
winding section
silk thread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03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芳荣
王辉
徐鑫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ersheng C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ersheng C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ersheng C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ersheng C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03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4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4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4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吊带,包括编织带一,所述编织带一上设置有连接丝线,所述连接丝线的一侧设置有编织带二,所述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均由单个丝线编织而成,所述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丝线往复连接在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之间。本发明通过连接丝线、编织带一、编织带二的配合使用,采用三根丝线进行编织缠绕成型,编织结构比现有的悬吊带简单,同时还通过两个单根丝线编织形成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进行支撑,由于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采用编织成形,强度较高,其不易拉伸形变,同时还通过两个单根丝线编织形成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并用同一根连接丝线进行连接,连接处较为光滑,不存在断点毛刺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悬吊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医学症状,突然施加在患者膀胱上的压力引起尿失禁,诸如大笑、打喷嚏和提起重物这样的活动频繁导致易受影响的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是用外科手术,通过尿道悬吊带采用尿道、膀胱颈悬吊术将松弛下垂的尿道悬吊提高,是一种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的特点。
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2110588828.3”中公开了带有中段指示线的悬吊带编织方法及装置和经编悬吊带,经编悬吊带在经编机上用纱线编织形成悬吊带网片……形成具有中段指示线的悬吊带网片;同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1167404.1”公开了一种带有衬入式中段指示线的经编悬吊带,该经编悬吊带,包括吊带主体、中段指示线和导引件,吊带主体采用经编工艺制成,中段指示线设于吊带主体的中间,导引件设于吊带主体的两端,中段指示线由不同于吊带主体颜色的若干根纱线衬入吊带主体的中间经编纱线内构成,衬入的指示线纱线在悬吊带网片内固定牢固,指示线笔直整齐,不易脱落或位移,手术指示稳定性和准确性好,但是该经编悬吊带为经编工艺制成的带状产品,使用时该经编悬吊带不易与组织生长结合,且硬度相对较大,有较强的异物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吊带,包括编织带一,所述编织带一上设置有连接丝线,所述连接丝线的一侧设置有编织带二,所述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均由单个丝线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丝线往复连接在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之间。
优选的,所述编织带一由包括丝线头一、O形圈、编绕圈、丝线头二,所述丝线头一、O形圈、编绕圈、丝线头二由同一根丝线编织形成。
优选的,所述丝线上靠近丝线头一的一端自组缠绕形成O形圈,所述O形圈的后侧弯折穿过O形圈形成编绕圈,所述编绕圈的后侧设置有丝线头二,所述编绕圈与丝线头二相互缠绕。
优选的,所述编织带一由包括丝线端头一、第一缠绕段、第二缠绕段、第三缠绕段和丝线端头二,所述丝线端头一、第一缠绕段、第二缠绕段、第三缠绕段和丝线端头二由同一根丝线编织形成。
优选的,所述丝线上丝线端头一的一端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所述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一缠绕段形成第二缠绕段,所述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二缠绕段形成第三缠绕段,所述丝线端头二位于第三缠绕段的后侧。
优选的,上一个所述编织区的丝线端头二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三缠绕段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
优选的,所述连接丝线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上的编织结构内。
优选的,丝线的直径为0.2mm-0.5mm。
优选的,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之间的距离为3mm-5mm。
优选的,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之间相邻的两个连接丝线之间的距离为3mm-5mm。
优选的,悬吊带本体的厚度为0.5mm-1.5mm。
一种悬吊带的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丝线的一端3cm-4cm处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102;
S2、再将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102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二缠绕段103穿过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
S3、将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103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三缠绕段104穿过第二缠绕段103并收紧;
S4、将丝线上位于第三缠绕段104的后侧弯折形成丝线端头二105穿过第三缠绕段104并收紧,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依次编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编织带一1或编织带二3;
S5、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编织完成后,将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使横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的连接丝线2的间距为3mm-5mm,编织后的结构,经热处理为扁平状,整个悬吊带的厚度为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连接丝线、编织带一、编织带二的配合使用,采用三根丝线进行编织缠绕成型,编织结构比现有的悬吊带简单;
2、本发明同时还通过两个单根丝线编织形成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进行支撑,由于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采用编织成形,强度较高,其不易拉伸形变;同时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为编织结构,表面粗糙度相对于单根丝线显著提高,能一样有效避免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植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3、本发明同时还通过两个单根丝线编织形成编织带一和编织带二并用同一根连接丝线进行连接,连接处较为光滑,不存在断点毛刺现象。
4、该悬吊带宽度较小,质量轻,使用后患者的异物感较小,且连接丝线、编织带一、编织带二之间形成的空间便于人体组织与该悬吊带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编织区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编织区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悬吊带连接缝合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编织带一;
101、丝线端头一;102、第一缠绕段;103、第二缠绕段;104、第三缠绕段;105、丝线端头二;
11、丝线头一;12、O形圈;13、编绕圈;14、丝线头二;
2、连接丝线;
3、编织带二;
4、连接带;
5、缝合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悬吊带,包括编织带一1,编织带一1上设置有连接丝线2,连接丝线2的一侧设置有编织带二3,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均由单个丝线编织而成;
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的结构相同,连接丝线2往复连接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丝线的直径为0.2mm-0.5mm;
编织带一1由包括丝线头一11、O形圈12、编绕圈13、丝线头二14,丝线头一11、O形圈12、编绕圈13、丝线头二14由同一根丝线编织形成;
丝线上靠近丝线头一11的一端自组缠绕形成O形圈12,O形圈12的后侧弯折穿过O形圈12形成编绕圈13,编绕圈13的后侧设置有丝线头二14,编绕圈13与丝线头二14相互缠绕;
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横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的连接丝线2的间距为3-5mm,便于人体膀胱尿道周边组织生长与之结合,编织后的结构,经热处理为扁平状,整个悬吊带的厚度在1mm左右。
工作原理:该悬吊带编织时,将丝线的一端3-4cm处自组缠绕形成O形圈12,将O形圈12的后侧弯折形成编绕圈13穿过O形圈12并收紧,预留在O形圈12上远离丝线头一11的一端形成丝线头二14,再采用三股绕绳法对丝线头二14与编绕圈13进行缠绕编织成形,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编织完成后,将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使横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的连接丝线2的间距为3mm-5mm,编织后的结构,经热处理为扁平状,整个悬吊带的厚度在1mm左右,具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悬吊带,包括编织带一1,编织带一1上设置有连接丝线2,连接丝线2的一侧设置有编织带二3,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均由单个丝线编织而成;
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的结构相同,连接丝线2往复连接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丝线的直径为0.2mm-0.5mm;
编织带一1由包括丝线端头一101、第一缠绕段102、第二缠绕段103、第三缠绕段104和丝线端头二105,丝线端头一101、第一缠绕段102、第二缠绕段103、第三缠绕段104和丝线端头二105由同一根丝线编织形成;
丝线上丝线端头一101的一端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102,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102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一缠绕段102形成第二缠绕段103,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103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二缠绕段103形成第三缠绕段104,丝线端头二105位于第三缠绕段104的后侧;
上一个编织区的丝线端头二105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三缠绕段104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102;
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
一种悬吊带的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丝线的一端3cm-4cm处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102;
S2、再将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102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二缠绕段103穿过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
S3、将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103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三缠绕段104穿过第二缠绕段103并收紧;
S4、将丝线上位于第三缠绕段104的后侧弯折形成丝线端头二105穿过第三缠绕段104并收紧,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依次编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编织带一1或编织带二3;
S5、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编织完成后,将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使横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的连接丝线2的间距为3-5mm,编织后的结构,经热处理为扁平状,整个悬吊带的厚度在1mm左右。
工作原理:该悬吊带编织时,将丝线的一端3cm-4cm处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102,再将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102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二缠绕段103穿过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将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103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三缠绕段104穿过第二缠绕段103并收紧,将丝线上位于第三缠绕段104的后侧弯折形成丝线端头二105穿过第三缠绕段104并收紧,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依次编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编织带一1或编织带二3,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编织完成后,将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使横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的连接丝线2的间距为3mm-5mm,编织后的结构,经热处理为扁平状,整个悬吊带的厚度在1mm左右,具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此外,该悬吊带在使用时连接缝合针5,如图5所示,缝合针5通过连接带4与悬吊带连接,悬吊带的编织带一1、连接丝线2和编织带二3与连接带4固定连接,编织带一1、连接丝线2和编织带二3与连接带4采用热熔焊接连接,悬吊带至少一端通过连接带4设有缝合针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悬吊带,包括编织带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一(1)上设置有连接丝线(2),所述连接丝线(2)的一侧设置有编织带二(3),所述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均由单个丝线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丝线(2)往复连接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一(1)由包括丝线头一(11)、O形圈(12)、编绕圈(13)、丝线头二(14),所述丝线头一(11)、O形圈(12)、编绕圈(13)、丝线头二(14)由同一根丝线编织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上靠近丝线头一(11)的一端自组缠绕形成O形圈(12),所述O形圈(12)的后侧弯折穿过O形圈(12)形成编绕圈(13),所述编绕圈(13)的后侧设置有丝线头二(14),所述编绕圈(13)与丝线头二(14)相互缠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一(1)由包括丝线端头一(101)、第一缠绕段(102)、第二缠绕段(103)、第三缠绕段(104)和丝线端头二(105),所述丝线端头一(101)、第一缠绕段(102)、第二缠绕段(103)、第三缠绕段(104)和丝线端头二(105)由同一根丝线编织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上丝线端头一(101)的一端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102),所述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102)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一缠绕段(102)形成第二缠绕段(103),所述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103)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二缠绕段(103)形成第三缠绕段(104),所述丝线端头二(105)位于第三缠绕段(104)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上一个所述编织区的丝线端头二(105)的后侧弯折穿过第三缠绕段(104)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
9.一种悬吊带的编制方法,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丝线的一端3-4cm处自组缠绕形成第一缠绕段102;
S2、再将丝线上位于第一缠绕段102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二缠绕段103穿过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
S3、将丝线上位于第二缠绕段103的后侧弯折形成第三缠绕段104穿过第二缠绕段103并收紧;
S4、将丝线上位于第三缠绕段104的后侧弯折形成丝线端头二105穿过第三缠绕段104并收紧,缠绕形成下一个编织区的第一缠绕段102并收紧,依次编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编织带一1或编织带二3;
S5、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编织完成后,将连接丝线2来回穿插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上的编织结构内,使横在编织带一1和编织带二3之间的连接丝线2的间距为3-5mm,编织后的结构,经热处理为扁平状,整个悬吊带的厚度为1mm。
CN202310000325.9A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Pending CN116024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0325.9A CN116024731A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0325.9A CN116024731A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4731A true CN116024731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0325.9A Pending CN116024731A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47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9861B (zh) 包括编织线的手术缝合材料
CN102791231B (zh) 防水医疗绷带产品
US11959206B2 (en) Weft-knitted fabric
US11535964B2 (en) Weft knit fabric
TW201023785A (en) Stretchable fastener stringer and slide fastener
JP4468869B2 (ja) 部分伸縮変化ラッセルレース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334778B (zh) 耐热分离织物
JP5412054B2 (ja) 衣料用経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衣料用経編地の編構造
JP2005089949A (ja) 帯状ベルト
JP5368891B2 (ja) 滑り止め機能付きラッシェルレース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78608B1 (ko) 의류
CN219963176U (zh) 一种悬吊带
JP4268623B2 (ja) 伸縮性経編地
US2120665A (en) Elastic fabric
WO2021179468A1 (zh) 一种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4731A (zh) 一种悬吊带及编织方法
JP2002317308A (ja) 産前妊婦用ガードルまたはショーツ
US9308067B2 (en) Urethral support impl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TWI791852B (zh) 圓編織物
CN216193152U (zh) 一种轻薄型抗皱缩的尿失禁吊带网片
JP4590465B2 (ja) ボトム衣類
JP2001303415A (ja) 筒状編地
CN211498019U (zh) 一种耐磨经编面料及紧身运动衣
CN211256218U (zh) 一种服装用弹性织带
CN113846415B (zh) 一种轻薄型抗皱缩的尿失禁吊带网片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