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0753A -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0753A
CN116020753A CN202310031749.1A CN202310031749A CN116020753A CN 116020753 A CN116020753 A CN 116020753A CN 202310031749 A CN202310031749 A CN 202310031749A CN 116020753 A CN116020753 A CN 116020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ting
conveying
assembly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17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鑫
罗汀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You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You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You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You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317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07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0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0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具体涉及快递分拣配送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对包裹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扫描分类的转运组件。本发明方便分拣抓手将破损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移运至L板上,由L板对破碎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进行分类,提高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分拣以及后溪的配送效率,还能对第三输送带上所输送的包裹进行消毒,提高了本发明在对包裹进行分拣配送时的多样性,便于将包裹抓取至快递自动配送车上进行配送,提高包裹在进行分拣以及配送时的便捷性,能够有效减轻人工成本,方便使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分拣配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是指物流企业通过自身的独立网络或以联营合作的方式,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从发件人送达收件人的门到门的新型运输方式,而快递分拣有按单分拣和批量分拣,按单分拣是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巡回于商品的储存场所,按照客户订单要求,从经过的货位或者货架上挑选出所需的商品,批量分拣是操作者同时分拣多个订单,主要好处是操作者在仓库中走一趟就可完成多个订单的分拣任务。
专利申请号CN202080004734.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递分拣机,通过设置检测组件,能对具有特定识别信息的快递进行识别,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当该快递传输至滚轴传送组件且到达第一分类传送组件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分类传送组件开始工作,使得分类传送带上的分类凸起与该快递接触,且由于分类凸起的顶端的高度高于各传送滚轴的高度,此时该快递不与传送滚轴接触,这样,便能通过控制组件根据该快递的具体分类信息,控制分类传送带的转动方向,进而使该快递的转动方向不同,将该快递进行分拣;
但是当快递由车辆运输至分拣站装卸时,需要工作人员分拣至输送带上,然后在输送带的旁边进行分拣,这样的步骤较为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当快递在分拣完成之后,还需要工作人员将分拣完成的快递手动装运至快递车内进行运输,自动化程度较低,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包括用于对包裹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扫描分类的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分拣的分拣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装卸的装卸组件,所述装卸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夹持包裹的抓取组件,所述装卸组件和分拣组件之间设置有对分拣完成的包裹进行运输的第一输送组件;
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两个用于输送的第二输送带,各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两侧;
两个用于支撑的L板,各所述L板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一端,且各所述L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主机;
两个用于扫描的扫码器,各所述扫码器分别设置在相应的L板顶部,所述扫码器与L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分拣组件包括:
用于防护的分拣箱,所述分拣箱罩设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顶部;
托盘,所述托盘设置在分拣箱的内壁顶部,所述托盘与分拣箱可拆卸连接;
若干个驱动马达,各所述驱动马达分别沿着托盘的轴心点圆周分布在托盘的外侧;
若干个转杆,各所述转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驱动马达输出端并与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若干个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转杆端部并与其活动连接;
用于对包裹进行抓取的分拣抓手,所述分拣抓手设置在连接杆的底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用于支撑的万向节,所述万向节设置在分拣抓手的顶部并与分拣抓手转动连接;
其中,万向节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用于导向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顶部延伸至托盘的底部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分拣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一输送带顶部的延长框:
所述装卸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一端;
可以旋转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与底座活动连接;
用于支撑的转座,所述转座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转座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加强座,所述加强座设置在转座的顶部;
拉杆,所述拉杆设置在加强座的一侧,所述拉杆与加强座活动连接;
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设置在加强座的顶部,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延伸至加强座上并与加强座活动连接;
可以旋转的翻转杆,所述翻转杆设置在液压杆的顶部并与液压杆活动连接;
拉杆,所述拉杆设置在翻转杆和加强座的一端,且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翻转杆和转座活动连接;
延长连杆,所述延长连杆设置在翻转杆的一侧,且延长连杆的一端延伸至翻转杆的端部;
L座,所述L座设置在延长连杆的一端并与延长连杆活动连接: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
用于支撑的横版,所述横版设置在L座和翻转杆的端部;
私发电机,所述私发电机设置在横版的顶部,所述私发电机与横版可拆卸连接;
两个用于支撑的卡接板,各所述卡接板分别设置在横板的底部两端;
两个相对设置的托卡框,各所述托卡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卡接板底部;
两个用于支撑的定位轴,各所述定位轴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托卡框内并与托卡框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两个可以旋转的偏转件,各所述偏转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定位轴上并与定位轴活动连接;
两个用于驱动偏转件旋转的电动推杆,各所述电动推杆均设置在横版的底部并与横版活动连接,且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偏转件上并与偏转件活动连接;
两个用于防护的防护垫,各所述防护垫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偏转件底部;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L托杆,各所述L托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防护垫底部;
两个伸缩杆,各所述伸缩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托卡框内腔顶部,且各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加压的压垫: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
用于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底座之间;
第二输送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消毒装置层叠设置,且消毒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的顶部;
用于输送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
两个气缸,各所述气缸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的两侧;
两个三角板,各所述三角板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气缸输出端并与气缸活动连接;
两个螺纹连杆,各所述螺纹连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三角板顶部并与三角板活动连接;
两个斜杆,各所述斜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三角板一侧;
其中,斜杆和三角板的连接处均通过轴销与第二输送装置活动连接;
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一侧的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包括:
用于输送的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水平设置;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一托架,各所述第一托架以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的两侧;
若干个滑轴,各所述滑轴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架的顶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两个聚集板,各所述聚集板分别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的顶部两侧并与相应的滑轴可拆卸连接;
用于输送的传动滚棍架,所述传动滚棍架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的一端;
用于驱动传动滚棍架旋转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设置在传动滚棍架的侧面;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二托架,各所述第二托架均设置在传动滚棍架并与传动滚棍架可拆卸连接;
用于格挡的限位挡,所述限位挡设置在第二托架的端部,且限位挡的底部延伸至传动滚棍架的顶部:
所述装卸组件的外侧罩设有屏挡,所述拉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配送的快递自动配送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第一输送带对包裹进行运输,并将包裹运输至分拣组件内进行分拣,而包裹在第一输送带上运输时,会通过扫码器对包裹信息进行扫描,同时由主机对包裹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包裹信息;
2、本发明当包裹被第一输送带输送至分拣组件内时,通过转杆旋转时会带动连接杆旋转位移,并使得分拣抓手发生位移,便于对第一输送带上运输的包裹进行抓取分拣,该便于分拣抓手进行适当的角度调节,以便于分拣抓手在进行分拣时,能够多角度对包裹进行抓取,同时通过第一输送带两侧L板的设置,方便分拣抓手将破损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移运至L板上,由L板对破碎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进行分类,提高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分拣效果和效率;
3、本发明当分拣完成的包裹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时,通过气缸启动,驱动三角板沿着三角板与第二输送装置连接处旋转,使得斜杆和螺纹连杆旋转,使得消毒装置得以向下,并卡在第二输送装置上并对第三输送带上所输送的包裹进行消毒,提高了本发明在对包裹进行分拣配送时的多样性;
4、本发明当包裹最后需要配送时,通过第四输送装置对包裹进行输送,将包裹输送至传动滚棍架上,同时通过液压杆启动,驱动翻转杆沿着液压杆与翻转杆连接处旋转,使得抓取组件得以罩设在位于传动滚棍架上的包裹外侧,以便于对分拣完成的包裹进行抓取,便于将包裹抓取至快递自动配送车上进行配送,提高包裹在进行分拣以及配送时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通过扫码器对包裹信息进行扫描,同时由主机对包裹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包裹信息,方便分拣抓手将破损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移运至L板上,由L板对破碎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进行分类,提高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分拣以及后溪的配送效率,还能对第三输送带上所输送的包裹进行消毒,提高了本发明在对包裹进行分拣配送时的多样性,便于将包裹抓取至快递自动配送车上进行配送,提高包裹在进行分拣以及配送时的便捷性,能够有效减轻人工成本,方便使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卸组件和抓取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底座、加强座图。
图5为本发明抓取组件安装在装卸组件上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抓取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输送装置和消毒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分拣箱安装在第一输送带上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分拣组件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托盘、驱动马达、转杆和连接杆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输送带;101、第二输送带;102、L板;103、扫码器;104、主机;
2、分拣组件;201、分拣箱;202、托盘;203、驱动马达;204、转杆;205、连接杆;206、分拣抓手;207、万向节;208、第一导向杆;209、第二导向杆;210、延长框;
3、装卸组件;301、底座;302、支撑板;303、转座;304、加强座;305、拉杆;306、液压杆;307、翻转杆;308、延长连杆;309、L座;
4、抓取组件;401、横板;402、私发电机;403、卡接板;404、托卡框;405、定位轴;406、偏转件;407、电动推杆;408、防护垫;409、L托杆;410、伸缩杆;411、压垫;
5、第一输送组件;501、第一输送装置;502、第二输送装置;503、消毒装置;504、第三输送带;505、气缸;506、三角板;507、螺纹连杆;508、斜杆;
6、第二输送组件;601、第四输送装置;602、第一托架;603、滑轴;604、聚集板;605、传动滚棍架;606、齿轮箱;607、第二托架;608、限位挡;
7、屏挡;8、快递自动配送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12所示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通过转运组件、分拣组件2、装卸组件3、抓取组件4和第一输送组件5等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减轻快递分拣的人工强度,提高快递分拣输送效率,且各个组件的具体结构设置如下;
转运组件包括:
两个用于输送的第二输送带101,各第二输送带101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的两侧;
两个用于支撑的L板102,各L板102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带101的一端,且各L板10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主机104;
两个用于扫描的扫码器103,各扫码器103分别设置在相应的L板102顶部,扫码器103与L板102可拆卸连接:
分拣组件2包括:
用于防护的分拣箱201,分拣箱201罩设在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101的顶部;
托盘202,托盘202设置在分拣箱201的内壁顶部,托盘202与分拣箱201可拆卸连接;
若干个驱动马达203,各驱动马达203分别沿着托盘202的轴心点圆周分布在托盘202的外侧;
若干个转杆204,各转杆20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驱动马达203输出端并与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若干个连接杆205,各连接杆205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转杆204端部并与其活动连接;
用于对包裹进行抓取的分拣抓手206,分拣抓手206设置在连接杆205的底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用于支撑的万向节207,万向节207设置在分拣抓手206的顶部并与分拣抓手206转动连接;
其中,万向节20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用于导向的第一导向杆208和第二导向杆209,第一导向杆208与第二导向杆209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209的顶部延伸至托盘202的底部并与其活动连接,分拣箱2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一输送带1顶部的延长框210:
装卸组件3包括:
底座301,底座301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的一端;
可以旋转的支撑板302,支撑板302设置在底座301的底部,支撑板302与底座301活动连接;
用于支撑的转座303,转座303设置在支撑板302的顶部,转座303与支撑板302可拆卸连接;
加强座304,加强座304设置在转座303的顶部;
拉杆305,拉杆305设置在加强座304的一侧,拉杆305与加强座304活动连接;
液压杆306,液压杆306设置在加强座304的顶部,液压杆306的输出端延伸至加强座304上并与加强座304活动连接;
可以旋转的翻转杆307,翻转杆307设置在液压杆306的顶部并与液压杆306活动连接;
拉杆305,拉杆305设置在翻转杆307和加强座304的一端,且拉杆305的两端分别与翻转杆307和转座303活动连接;
延长连杆308,延长连杆308设置在翻转杆307的一侧,且延长连杆308的一端延伸至翻转杆307的端部;
L座309,L座309设置在延长连杆308的一端并与延长连杆308活动连接:
抓取组件4包括:
用于支撑的横版401,横版401设置在L座309和翻转杆307的端部;
私发电机402,私发电机402设置在横版401的顶部,私发电机402与横版401可拆卸连接;
两个用于支撑的卡接板403,各卡接板403分别设置在横板401的底部两端;
两个相对设置的托卡框404,各托卡框40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卡接板403底部;
两个用于支撑的定位轴405,各定位轴405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托卡框404内并与托卡框404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两个可以旋转的偏转件406,各偏转件406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定位轴405上并与定位轴405活动连接;
两个用于驱动偏转件406旋转的电动推杆407,各电动推杆407均设置在横版401的底部并与横版401活动连接,且各电动推杆407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偏转件406上并与偏转件406活动连接;
两个用于防护的防护垫408,各防护垫408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偏转件406底部;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L托杆409,各L托杆409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防护垫408底部;
两个伸缩杆410,各伸缩杆410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托卡框404内腔顶部,且各伸缩杆410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加压的压垫411:
第一输送组件5包括:
用于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501,第一输送装置501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和底座301之间;
第二输送装置502和消毒装置503,第二输送装置502和消毒装置503层叠设置,且消毒装置503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的顶部;
用于输送的第三输送带504,第三输送带504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上;
两个气缸505,各气缸505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的两侧;
两个三角板506,各三角板506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气缸505输出端并与气缸505活动连接;
两个螺纹连杆507,各螺纹连杆507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三角板506顶部并与三角板506活动连接;
两个斜杆508,各斜杆508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三角板506一侧;
其中,斜杆508和三角板506的连接处均通过轴销与第二输送装置502活动连接;
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一侧的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601,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601包括:
用于输送的第四输送装置601,第四输送装置601和第二输送装置502水平设置;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一托架602,各第一托架602以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601的两侧;
若干个滑轴603,各滑轴603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架602的顶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两个聚集板604,各聚集板604分别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601的顶部两侧并与相应的滑轴603可拆卸连接;
用于输送的传动滚棍架605,传动滚棍架605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601的一端;
用于驱动传动滚棍架605旋转的齿轮箱606,齿轮箱606设置在传动滚棍架605的侧面;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二托架607,各第二托架607均设置在传动滚棍架605并与传动滚棍架605可拆卸连接;
用于格挡的限位挡608,限位挡608设置在第二托架607的端部,且限位挡608的底部延伸至传动滚棍架605的顶部:
装卸组件3的外侧罩设有屏挡7,拉杆30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配送的快递自动配送车8。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本发明所制得的装置在对快递进行分拣运输时,工作人员将收集的包裹放置在第一输送带1上,通过第一输送带1对包裹进行运输,并将包裹运输至分拣组件2内进行分拣,而包裹在第一输送带1上运输时,会通过扫码器103对包裹信息进行扫描,同时由主机104对包裹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包裹信息;
并且当包裹被第一输送带1输送至分拣组件2内时,通过托盘202底部的驱动马达203启动,驱动转杆204旋转,而转杆204旋转时会带动连接杆205旋转位移,并使得分拣抓手206发生位移,便于对第一输送带1上运输的包裹进行抓取分拣,并且通过若干个驱动马达203、转杆204和连接杆205的设置,方便某一个驱动马达203启动时驱动与之相适配的转杆204和连接杆205发生位移,而其余的驱动马达203、加强座304以及连接杆205不动,便于分拣抓手206进行适当的角度调节,以便于分拣抓手206在进行分拣时,能够多角度对包裹进行抓取;
并且当分拣抓手206在发生位移时,通过第一导向杆208和第二导向杆209的设置,能够对分拣抓手206进行角度调整时起到导向以及限位的作用,确保分拣抓手206在对包裹进行抓取分拣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输送带1两侧L板102的设置,方便分拣抓手206将破损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移运至L板102上,由L板102对破碎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进行分类,提高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分拣效果和效率;
而当第一输送带1运输的包裹被分拣组件2分拣之后通过第一输送带1持续对包裹进行输送,将包裹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501上,由第一输送装置501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502和消毒装置503之间,通过第二输送装置502和第三输送带504对包裹进行输送,同时可以通过气缸505启动,驱动三角板506沿着三角板506与第二输送装置502连接处旋转,使得斜杆508和螺纹连杆507旋转,使得消毒装置503得以向下,并卡在第二输送装置502上并对第三输送带504上所输送的包裹进行消毒,提高了本发明在对包裹进行分拣配送时的多样性;
而第三输送带504将包裹输送至第四输送装置601上时,通过第一托架602对第四输送装置601上的包裹进行聚拢,避免包裹从第四输送装置601上掉落,之后通过第四输送装置601对包裹进行输送,将包裹输送至传动滚棍架605上,同时通过液压杆306启动,驱动翻转杆307沿着液压杆306与翻转杆307连接处旋转,使得抓取组件4得以罩设在位于传动滚棍架605上的包裹外侧,以便于对分拣完成的包裹进行抓取,便于将包裹抓取至快递自动配送车8上进行配送,同时当防护垫408和L托杆409对包裹进行抓取时,可以通过伸缩杆410启动,驱动压垫411向下位移,对L托杆409上的包裹进行加压,确保包裹在抓取时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电动推杆407启动,电动推杆407的输出端驱动偏转件406沿着定位轴405的轴心点旋转,使得防护垫408和L托杆409位移并使得传动滚棍架605上的包裹得以被抓取,之后再由装卸组件3将抓取的包裹移运至快递自动配送车8上进行配送。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通过扫码器103对包裹信息进行扫描,同时由主机104对包裹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包裹信息,方便分拣抓手206将破损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移运至L板102上,由L板102对破碎或者不是需要配送至同一区域的包裹进行分类,提高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分拣以及后溪的配送效率,还能对第三输送带504上所输送的包裹进行消毒,提高了本发明在对包裹进行分拣配送时的多样性,便于将包裹抓取至快递自动配送车8上进行配送,提高包裹在进行分拣以及配送时的便捷性,能够有效减轻人工成本,方便使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包括用于对包裹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上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扫描分类的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分拣的分拣组件(2),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装卸的装卸组件(3),所述装卸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夹持包裹的抓取组件(4),所述装卸组件(3)和分拣组件(2)之间设置有对分拣完成的包裹进行运输的第一输送组件(5);
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两个用于输送的第二输送带(101),各所述第二输送带(101)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的两侧;
两个用于支撑的L板(102),各所述L板(102)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带(101)的一端,且各所述L板(10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主机(104);
两个用于扫描的扫码器(103),各所述扫码器(103)分别设置在相应的L板(102)顶部,所述扫码器(103)与L板(102)可拆卸连接:
所述分拣组件(2)包括:
用于防护的分拣箱(201),所述分拣箱(201)罩设在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101)的顶部;
托盘(202),所述托盘(202)设置在分拣箱(201)的内壁顶部,所述托盘(202)与分拣箱(201)可拆卸连接;
若干个驱动马达(203),各所述驱动马达(203)分别沿着托盘(202)的轴心点圆周分布在托盘(202)的外侧;
若干个转杆(204),各所述转杆(20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驱动马达(203)输出端并与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若干个连接杆(205),各所述连接杆(205)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转杆(204)端部并与其活动连接;
用于对包裹进行抓取的分拣抓手(206),所述分拣抓手(206)设置在连接杆(205)的底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用于支撑的万向节(207),所述万向节(207)设置在分拣抓手(206)的顶部并与分拣抓手(206)转动连接;
其中,万向节(20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用于导向的第一导向杆(208)和第二导向杆(209),所述第一导向杆(208)与第二导向杆(20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209)的顶部延伸至托盘(202)的底部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分拣箱(2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一输送带(1)顶部的延长框(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组件(3)包括:
底座(301),所述底座(301)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的一端;
可以旋转的支撑板(302),所述支撑板(302)设置在底座(30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302)与底座(301)活动连接;
用于支撑的转座(303),所述转座(303)设置在支撑板(302)的顶部,所述转座(303)与支撑板(302)可拆卸连接;
加强座(304),所述加强座(304)设置在转座(303)的顶部;
拉杆(305),所述拉杆(305)设置在加强座(304)的一侧,所述拉杆(305)与加强座(304)活动连接;
液压杆(306),所述液压杆(306)设置在加强座(304)的顶部,所述液压杆(306)的输出端延伸至加强座(304)上并与加强座(304)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组件(3)还包括;
可以旋转的翻转杆(307),所述翻转杆(307)设置在液压杆(306)的顶部并与液压杆(306)活动连接;
拉杆(305),所述拉杆(305)设置在翻转杆(307)和加强座(304)的一端,且拉杆(305)的两端分别与翻转杆(307)和转座(303)活动连接;
延长连杆(308),所述延长连杆(308)设置在翻转杆(307)的一侧,且延长连杆(308)的一端延伸至翻转杆(307)的端部;
L座(309),所述L座(309)设置在延长连杆(308)的一端并与延长连杆(308)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4)包括:
用于支撑的横版(401),所述横版(401)设置在L座(309)和翻转杆(307)的端部;
私发电机(402),所述私发电机(402)设置在横版(401)的顶部,所述私发电机(402)与横版(401)可拆卸连接;
两个用于支撑的卡接板(403),各所述卡接板(403)分别设置在横板(401)的底部两端;
两个相对设置的托卡框(404),各所述托卡框(40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卡接板(403)底部;
两个用于支撑的定位轴(405),各所述定位轴(405)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托卡框(404)内并与托卡框(404)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4)还包括:
两个可以旋转的偏转件(406),各所述偏转件(406)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定位轴(405)上并与定位轴(405)活动连接;
两个用于驱动偏转件(406)旋转的电动推杆(407),各所述电动推杆(407)均设置在横版(401)的底部并与横版(401)活动连接,且各所述电动推杆(407)的输出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偏转件(406)上并与偏转件(406)活动连接;
两个用于防护的防护垫(408),各所述防护垫(408)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偏转件(406)底部;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L托杆(409),各所述L托杆(409)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防护垫(408)底部;
两个伸缩杆(410),各所述伸缩杆(410)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托卡框(404)内腔顶部,且各所述伸缩杆(410)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加压的压垫(4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5)包括:
用于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501),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01)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和底座(301)之间;
第二输送装置(502)和消毒装置(503),所述第二输送装置(502)和消毒装置(503)层叠设置,且消毒装置(503)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的顶部;
用于输送的第三输送带(504),所述第三输送带(504)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上;
两个气缸(505),各所述气缸(505)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的两侧;
两个三角板(506),各所述三角板(506)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气缸(505)输出端并与气缸(505)活动连接;
两个螺纹连杆(507),各所述螺纹连杆(507)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三角板(506)顶部并与三角板(506)活动连接;
两个斜杆(508),各所述斜杆(508)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三角板(506)一侧;
其中,斜杆(508)和三角板(506)的连接处均通过轴销与第二输送装置(502)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502)一侧的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601),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601)包括:
用于输送的第四输送装置(601),所述第四输送装置(601)和第二输送装置(502)水平设置;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一托架(602),各所述第一托架(602)以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601)的两侧;
若干个滑轴(603),各所述滑轴(603)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架(602)的顶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两个聚集板(604),各所述聚集板(604)分别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601)的顶部两侧并与相应的滑轴(603)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第四输送装置(601)还包括:
用于输送的传动滚棍架(605),所述传动滚棍架(605)设置在第四输送装置(601)的一端;
用于驱动传动滚棍架(605)旋转的齿轮箱(606),所述齿轮箱(606)设置在传动滚棍架(605)的侧面;
若干个用于支撑的第二托架(607),各所述第二托架(607)均设置在传动滚棍架(605)并与传动滚棍架(605)可拆卸连接;
用于格挡的限位挡(608),所述限位挡(608)设置在第二托架(607)的端部,且限位挡(608)的底部延伸至传动滚棍架(605)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组件(3)的外侧罩设有屏挡(7),所述拉杆(30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包裹进行配送的快递自动配送车(8)。
CN202310031749.1A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Pending CN116020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749.1A CN116020753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749.1A CN116020753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0753A true CN116020753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7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1749.1A Pending CN116020753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07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71782B (zh)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CN107364711A (zh) 一种分拣设备及其分拣方法
CN208102407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主机的自动化装箱设备
CN114260210B (zh) 一种可平行移动的电子商务拣货装置
CN112974280B (zh) 一种出货分拣系统
CN111003251A (zh) 一种装箱生产线
CN212856709U (zh) 一种跨境电商物流分拣装置
CN210816275U (zh) 一种电商仓储发货自动分拣设备
CN116020753A (zh) 一种无人快递自动分拣配送系统
CN218641943U (zh) 拆垛理料系统及装车流水线
CN211275516U (zh) 一种小商品物流分拣装置
CN115121491A (zh) 一种物流运输自动分拣设备
CN213322241U (zh) 一种移印喷码一体机
CN211685783U (zh) 一种装箱生产线
CN110027884B (zh) 燃气表流水线
CN221109050U (zh) 一种可调式自动分拣运输机
CN214918217U (zh) 一种快递自动揽收分流装置
CN219804989U (zh) 一种仓储物流辅助分拣设备
CN111774311A (zh) 分拣设备
CN220126906U (zh) 一种便于送料的物流分拣设备
CN115072266B (zh) 一种用于包裹的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CN218691746U (zh) 一种自动化分拣装置
CN220559866U (zh) 一种食品配送分拣装置
CN218691647U (zh) 三伤外观检测机
CN218319399U (zh) 一种木板出料抓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