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2201A -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2201A
CN116012201A CN202211394068.3A CN202211394068A CN116012201A CN 116012201 A CN116012201 A CN 116012201A CN 202211394068 A CN202211394068 A CN 202211394068A CN 116012201 A CN116012201 A CN 116012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amination
data
school
questions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40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i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i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i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40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22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2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2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包括考试安排步骤:所述考试安排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学校编排步骤:根据考试科目、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进行就近分配,学生编排步骤:获取作为考点的学校的实验室座位总数,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长和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场次编排,监考老师安排步骤:获取监考老师名录中的教师姓名,基于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依次与实验室编号表的座位编号进行配对,在监考老师数据中添加座位编号和考试时段,试题编排步骤:采用开考前现场电脑随机抽签机制,基于试题范围、实验室的座位规格对座位编号与试题唯一编码进行绑定,确保前后左右试题不重复,通过以上的方法可实现自动化合理安排理化生实验考试。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考务安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全国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需要经常进行考试相关事务的安排,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一般都会安排理化科学生做相关的实验,并通过实验考试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理化生实验考试一般不会在本校的实验室进行,由各区统一安排,如何做到参考学校需要就近分配到附近考场,评考组长、评考老师应规避本校考生,每天考场的实验室利用率、考务人员利用率最大化,物理、化学一起考的情况下尽量将考生安排在同一天,避免考生隔天来回交通,是考务安排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目前一般是人工在做考务安排,而安排这么多复杂又繁琐的事务通常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同时还不能保证结果的合理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可实现自动化合理安排理化生实验考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包括考试安排步骤:所述考试安排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学校编排步骤:获取考试科目、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进行就近分配,如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分配到的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有多个,则再根据作为考点的学校坐标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坐标再次就近分配,
学生编排步骤:获取作为考点的学校的实验室座位总数,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长和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场次编排,
场次数量=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间+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
对应当日考试时长,作为考点的学校A可容纳的学生数量=场次数量*实验室座位总数,
利用座位抽签的方式进行学生编排,在考生数据添加作为考点的学校名称、实验室编号以及参考时段形成学生编排表,
监考老师安排步骤:基于考试科目、所述实验室座位总数和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计算出作为考点的学校A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作为考点的学校A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所述实验室座位总数/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获取备用监考老师名单和实验室编号表,基于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在所述备用监考老师名单中随机筛选并形成监考老师名录,获取监考老师名录中的教师姓名,基于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依次与实验室编号表的座位编号进行配对,在监考老师数据中添加座位编号和考试时段,
试题编排步骤:基于试题范围、座位规格对座位编号与试题唯一编码进行绑定,确保前后左右试题不重复。
优选的,所述考试安排步骤之前,先执行数据采集步骤:采集考生数据、监考老师数据、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和试题数据,
所述考生数据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所属学校和考试科目,
所述监考老师数据包括教师姓名、身份证号、监考科目和所属学校,
所述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包括学校名称、学校地址代码、x坐标、y坐标,
所述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包括学校名称、学校地址代码、x坐标、y坐标、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座位规格、实验室座位编号和考试科目,
所述试题数据包括试题唯一编码、试题题目、实验准备器材、步骤评分标准、科目。
优选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还包括数据传输步骤,所述数据传输包括市级和区级之间的数据传输,区级和校级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所述数据发送包括如下步骤:数据发送:编写统一数据发送接口,负责发送数据,对发送的数据加密传输,所述数据以json格式传输,形成json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编写数据接收接口,对数据进行解密验证、分类存储,包括如下步骤:
a、对json数据进行接收和解析,
b、对json数据进行md5加密:降加密值与cipherText进行比较,如果一致说明数据未被篡改,不一致说明数据被篡改,如果数据被篡改则不进行后续操作,直接进行接口返回,
c、如果数据未被篡改则对dataJSON进行json反序列化,获得List对象,
d、通过spring框架使用传输参数serviceClass进行获取service操作类,
e、使用service操作类对数据进行保存更新操作,
f、进行日志记录,记录交易号、传递各项参数,是否接收保存成功标志。
优选的,所述学生编排步骤中,如果同个考生参考双科目,将每天参加考试的考生分为AB两等份的人群,AB两等分人群上午和下午交叉考不同科目。
优选的,所述作为考点的学校坐标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坐标的获取方式是:通过地图定位学校位置后拾取坐标点。
优选的,所述试题编排步骤中,首先建立一个临时试题池,根据试题范围初始化试题池,每次正确选取题目后试题池相应减少对应题目,为实验室的第一排座位从试题池随机选取不同的题目,第二排依次随机选择题目并判断是否与前排座位和左边座位的题目相同,若相同则放回试题池重新随机选择直到选择到与前排和左边座位的题目不同为止,其它排座位的试题以此类推,若试题池题目抽取完毕或者剩余题目不满足抽取条件则重新初始化试题池。
所述试题范围是指:在制定考试计划时,明确各科目考题信息(包含考题数量、考题编号、难易程度),试题范围即:考试计划配置的考题。
优选的,所述座位抽签包括步骤:建立一个学生数组,学生总数为n,对学生数组进行循环,每次循环利用Math.random()生成一个大于0并且小于1的随机数,用这个随机数乘以n生成一个大于0并且小于n的一个随机数据下标,根据这个下标获取对应的学生数组数据与当前下标的学生数据进行交换,以此类推循环n次达到随机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评分步骤:获取采用平板电脑现场评分的评分结果,每个评分步骤标有评分规范以及得分要点,学生实验的结果通过视频获取,每个学生的实验视频和评分结果绑定存储。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视频加密步骤:采用加密算法(MD5算法)对视频文件进行绑定加密,调阅视频时必须具有密钥(MD5密钥与视频文件生成的密钥相匹配)方能调阅查看视频(保证视频录制到上传区级以及市级的过程中不可被篡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以上所述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以上所述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针对考务安排复杂的问题,系统录入学校数据时已经记录学校地址代码(代表所属区县信息),在分配的过程中会自动为参考学校匹配临近区县的作为考点的学校,系统根据录入的监考老师数据自动将监考老师和实验室座位编号、考试时段进行匹配,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室利用率和监考老师利用率。
(2)针对物理、化学科目同时进行的特点,创新的将每天参加考试的考生分为AB两等份的人群,AB两等分人群上午和下午交叉考不同科目,可避免考生隔天考试的路途困难。
(3)利用座位抽签公平性,可避免提前抽签存在学生对应试题泄漏风险。
(4)针对传统抽签的缺陷,采用开考前现场电脑随机抽签机制,基于试题范围、实验室的座位规格对座位编号与试题唯一编码进行绑定,确保前后左右试题不重复,可避免试题提前泄露,也可避免前后左右抄袭答案的问题。
(5)针对评分不规范问题,系统评卷采用平板电脑现场评分,每个评分步骤标有评分规范以及得分要点方便评考老师评分,评分总分自动计算避免总分计算失误,评阅提交后自动上传系统保证评分结果不丢失。
(6)争议结果事后难以追溯问题,系统全程录制多路实验视频,每个学生的实验视频和评分结果绑定存储,采用MD5算法对视频文件进行绑定加密,调阅视频时必须MD5密钥与视频文件生成的密钥相匹配方能调阅查看,保证视频录制到上传区级以及市级的过程中不可被篡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学校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学校数据模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教室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教室管理模块的教室模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NVR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NVR管理模块的NVR模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座位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评考平板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教师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教室数据模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学生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试题管理模块;
图13是本发明的答题卡信息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考试安排模块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考试安排的试题选取模块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考务安排的安排主考和安排物理评委(或安排化学评委)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考务安排结果预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包括:
(1)数据采集步骤:采集考生数据、监考老师数据、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和试题数据,
所述考生数据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所属学校和考试科目,
所述监考老师数据包括教师姓名、身份证号、监考科目和所属学校,
所述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包括学校名称、学校地址代码、x坐标、y坐标,
所述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包括学校名称、学校地址代码、x坐标、y坐标、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座位规格、实验室座位编号和考试科目,
所述试题数据包括试题唯一编码、试题题目、实验准备器材、步骤评分标准、科目。
系统设置相应的考生数据录入模块、监考老师数据录入模块、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录入模块、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录入模块和试题数据录入模块,所录入的数据供系统自动进行考试编排使用,各个数据录入模块可通过上传整个数据表格的方式,可减少数据录入的工作量。
(2)考试安排步骤:所述考试安排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学校编排步骤:获取考试科目、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进行就近分配,如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分配到的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有多个,则再根据作为考点的学校坐标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坐标再次就近分配,
学生编排步骤:获取作为考点的学校的实验室座位总数,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长和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场次编排,
场次数量=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间+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
对应当日考试时长,作为考点的学校A可容纳的学生数量=场次数量*实验室座位总数,
利用座位抽签的方式进行学生编排,在考生数据添加作为考点的学校名称、实验室编号以及参考时段形成学生编排表,
监考老师安排步骤:基于考试科目、所述实验室座位总数和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计算出作为考点的学校A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作为考点的学校A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所述实验室座位总数/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获取备用监考老师名单和实验室编号表,基于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在所述备用监考老师名单中随机筛选并形成监考老师名录,获取监考老师名录中的教师姓名,基于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依次与实验室编号表的座位编号进行配对,在监考老师数据中添加座位编号和考试时段,
试题编排步骤:基于试题范围、座位规格对座位编号与试题唯一编码进行绑定,确保前后左右试题不重复。
本实施例针对考务安排复杂的问题,系统录入学校数据时已经记录学校地址代码(代表所属区县信息),在分配的过程中会自动为参考学校匹配临近区县的作为考点的学校,系统根据录入的监考老师数据自动将监考老师和实验室座位编号、考试时段进行匹配,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室利用率和监考老师利用率。
具体的,所述作为考点的学校坐标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坐标的获取方式是:通过百度地图定位学校后拾点。
具体的,所述试题编排步骤中,首先建立一个临时试题池,根据试题范围初始化试题池,每次正确选取题目后试题池相应减少对应题目,为实验室的第一排座位从试题池随机选取不同的题目,第二排依次随机选择题目并判断是否与前排座位和左边座位的题目相同,若相同则放回试题池重新随机选择直到选择到与前排和左边座位的题目不同为止,其它排座位的试题以此类推,若试题池题目抽取完毕或者剩余题目不满足抽取条件则重新初始化试题池。
针对传统抽签的缺陷,采用开考前现场电脑随机抽签机制,基于试题范围、实验室的座位规格对座位编号与试题唯一编码进行绑定,确保前后左右试题不重复,2、保证每个试题出现的概率大概相同,可避免提前选题,试题提前泄露,也可避免前后左右抄袭答案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座位抽签包括步骤:建立一个学生数组,学生总数为n,对学生数组进行循环,每次循环利用Math.random()生成一个大于0并且小于1的数据,用这个数据乘以数组总量(是什么?)生成一个大于0并且小于数据总量(是对应前面的数组总量?)的一个下标,根据这个下标获取对应的学生数组数据与当前下标的学生数据进行交换,以此类推循环n次达到随机的目的。
这种算法能快速的将学生随机分配到每个实验室的座位。
本申请的理化生实验考试平台包括基础管理模块,基础管理模块包括学校管理模块如图1所示、教室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NVR管理如图5所示、座位管理模块如图7所示、评考平板管理如图8所示、教师管理模块如图9所示、学生管理模块如图11所示、试题管理模块如图12所示,答题卡信息管理如图13所示和考试安排模块如图14所示。
学校管理模块提供模板下载功能,学校数据模板如附图2所示,需在模板填写以下数据后上传:
1、学校名称:教室所属的学校名称,
2、教室名称:教室名称,
3、教室类型: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
4、位置排布:例如4x6,横四竖六总共24个座位,
5、前置镜头:前置镜头流媒体地址xx,
6、后置镜头:后置镜头流媒体地址。
教室管理模块提供模板下载功能,模板附图4所示,下载模板后需填写以下数据:
1、学校名称:教室所属的学校名称,
2、教室名称:教室名称,
3、教室类型: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
4、位置排布:例如4x6,横四竖六总共24个座位,
5、前置镜头:前置镜头流媒体地址xx,
6、后置镜头:后置镜头流媒体地址。
NVR管理模块提供模板下载功能,模板附图6所示,下载模板后需填写以下数据:
1、IP:NVR的IP地址
2、端口:NVR的端口,默认为80,
3、用户名:NVR的登录用户名,
4、密码:NVR的登录密码。
NVR管理模块提供模板下载功能,模板附图6所示,下载模板后需填写以下数据:
1、学校名称:教师所属学校,
2、姓名:教师姓名,
3、手机号码:教师手机号码,
4、证件类型:例如身份证,
5、证件号码:证件类型所对应的证件号码,
6、主教科目:主教科目,
7、职称:教师职称,
8、考务人员角色:例如主考、副考、评委组长、评委等角色。
对于考试安排,点击新增按钮,填写考试基本数据,点击下一步,
1、考试名称:考试名称,
2、学届:比如选择2022学届,系统会筛选出2022学届的考生进行安排,
3、科目:有单科模式和双科模式,单科模式是只安排单科考试适合生物考试,双科模式安排两门考试考试系统会将考生分成人数相同的两批人,例如第一批人上午考物理下午考化学,另外一批人上午考化学下午考物理,
4、开始时间:考试开始日期,
5、答题时间:每场学生的考生实验时间,
6、间隔时间:上场考试的结束时间与下场考试开始时间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可以给评委整理器材、调整设备角度、核对考生信息,
7、上午考试时间范围:上午考试时间范围时长要和下午考试时间范围时长一样,
8、评阅方式:现场人工评分,
9、每个考场评委组长人数:每个考场配备评委组长的人数,
10、每位评委评考学生数量:每个评委评考学生的数量。
考试安排还包括选取试题如图15所示。
考试安排还包括安排考点如图16所示,
点击新增按钮,
1、考点:举办考试的学校,
2、学校:参与考试的学校,
3、预估天数:根据考试信息、参与考试的学生数量预估出来的考试天数,
4、预估天数:根据考试信息、参与考试的学生数量预估出来的场次数量,
5、预估考生人数:根据参与考试的学生数量并且排除缓慢免考预估出来的参与考试的考生人数,
6、预估缓考、免考人数:根据各学校提交的缓考、免考人员审核通过的资料预估的缓考、免考人数。
说明:
1、每点击新增一条数据就新增一个考点,
2、考点不能重复,
3、已经参加一个考点的学校不能参加另外一个考点。
考务安排还包括安排主考、安排物理评委、安排化学评委(如图16所示)以及安排结果预览,如图17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了实现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提供了对应的平台实现该方法,考试平台(系统)分市、区、校三级平台部署,为实现各平台数据之间互通,对各级平台之间数据传输时间、传输数据做需求实现。
数据传输规则:
数据下发平台有:市级平台、区级平台。
市级平台下发:
下发数据:通过审核的考题信息,
下发对象:市级下所有安装了系统的区级平台,
下发时间:用户自定义,
下发方式:http接口,
区级平台下发:
下发数据:
1、考试基础数据(包含:考生、教师、学校、教室、座位、硬盘录像机配置、ipad、监考机、考题等),
2、考试安排数据(包含:考试计划、考生安排、作为安排、教室安排,学校安排等信息),
3、系统基础数据(部门、字典、用户、用户机构信息、用户角色),
下发对象:区级下属所有安装了考试系统的考点,
下发时间:用户自定义,
下发方式:http接口,
数据上传平台有:校级平台、区级平台,
校级平台上传:
上传数据:考生成绩信息、视频监控文件、考试过程数据(违纪信息),
上传对象:上级所属区级平台,
上传时间:定时任务自定义,目前定义每晚零点开始上传,
上传方式:http接口,
区级平台上传:
上传数据:平台设计考试业务所有数据,
上传对象:上级所属市级平台,
上传时间:定时任务自定义,目前定义每晚零点开始上传,
上传方式:http接口,
具体实现
1、编写统一数据发送接口,负责发送平台的数据业务数据,对发送的数据加密传输,
2、定义数据传输格式,数据传输以json格式,包含:
交易序列号——随机生成不重复的uuid作为交易序列号,便于传输日志追溯,
数据载体实体类——java类名,便于json转实体对象,
传递对象service类名称——java类的业务service,通过spring框架拿到service对象做更新保存操作。
数据发送者机构编码——校级平台、区级平台机构编码,
数据接收者机构编码——市级平台、区级平台机构编码,
考试计划ID——考试安排id,
考点ID——考点学校id,
同步数据——根据传输模块及考试计划ID、考点ID查询出的业务数据,数据json格式传输,
传递时间——数据发送系统当前时间,
加密密钥——md5(截取数据传输明文前后各100字符拼接),
传输模块编码——即系统基础数据、考试基础数据、考试安排等。
dataJSON定义:
接收平台(考点)数组=根据考试计划查询出所有考点信息,
循环考点数组,查询考点分配的所有考生、教室、学校等数据,
根据数据量大于300条分批次查询,否则直接一次传输,以考试计划id、考点id、参考学校、模块作为查询条件查询数据,获得List对象,
将查询的数据List对象转换成JSONArray,
dataJSON=JSONArray。将java实体类转换为json,方便数据传输。
3、编写数据接收接口,对数据进行解密验证、分类存储,
a、接收发送者发送的数据,对json数据进行解析接收,
b、接收端对传输数据进行md5加密,即接收端对收到的明文dataJSON进行截取加密,于传递过来的密文进行对比验证是否一致,使用的是md5加密,
dataJSON截取字符串前后各100位进行md5加密,降加密值与cipherText进行比较,如果一致说明数据未被篡改,不一致说明数据被篡改,不进行后续操作,直接进行接口返回。
c、如果数据未被篡改则对dataJSON进行json反序列化,获得List对象,即传递过来的数据,将List对象保存至数据库,
d、通过spring框架使用传输参数serviceClass进行获取service操作类,
e、使用service操作类对数据进行保存更新操作。
f、对步骤e的数据以日志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记录交易号、传递各项参数,是否接收保存成功标志。
以上的数据传输方法有如下好处:
1、以json作为数据载体,方便程序实体和json格式之间数据直接转换,并且json支持多语言平台,
2、通过传递数据实体类和数据实体类service,可以通过spring框架直接在接收端反序列化获取操作数据库对象,便于直接存储,
3、进行日志记录,记录数据传输交易号,便于数据传输过程出现问题情况排查,4、对数据加解密校验,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5、分模块,分类查询数据下发上传,保证仅传输业务需求最小范围内的数据,对比直接数据库同步,对数据库查询写入操作更少。
数据传输过程中还需要做到数据的同步,具体如下:
考前的区级平台和校级平台的同步数据包含:
1、全表同步有:系统基本信息标sys_开头所有表、考题信息,
2、表部分数据同步:考生表、学校表、教师表、考试安排相关表。
同步规则:
1、仅对未结束的考试计划数据同步,已经结束的考试计划不允许下发同步,
2、区级平台提供数据推送接口,校级平台提供数据接收接口,数据由区级平台主动推送校级平台,
3、开发数据同步模块、模块配置市级平台、校级平台ip端口,以考试计划为单位进行数据同步,
4、校级平台接收数据,先删除校级平台考试计划下相应模块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写入。
考试后数据同步如下:
同步数据包含:
校级平台考试座位安排、考生考试成绩、考生答题信息、违纪信息、考生视频监控数据,
同步规则:
1、校级开发数据发送接口,区级平台提供数据接收接口,每晚定时(12点)校级平台自动调用区级接口推送数据,
2、区级平台对接收到的数据根据id做更新操作,
3、考生视频监控数据由校级平台通过调用市级文件上传接口上传至区级平台,
4、校级平台数据推送需要进行日志记录,可根据日志信息查看推送结果。
以上同步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根据考试业务,考前数据是需要下发,考后需要上传,通过定义不同模块、考试计划确定下发数据最小范围,
2、同步时间定于晚上12点,避免网络高峰期,造成数据传输拥堵,
3、所有接口推送和接收均记录日志,便于追溯数据传输过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的其他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学生编排步骤中,如果同个考生参考双科目,将每天参加考试的考生分为AB两等份的人群,AB两等分人群上午和下午交叉考不同科目。
本实施例针对物理、化学科目同时进行的特点,创新的将每天参加考试的考生分为AB两等份的人群,AB两等分人群上午和下午交叉考不同科目,可避免考生隔天考试的路途困难。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的其他步骤和实施例1或2或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评分步骤:获取采用平板电脑现场评分的评分结果,每个评分步骤标有评分规范以及得分要点,学生实验的结果通过视频获取,每个学生的实验视频和评分结果绑定存储。
本实施例可针对评分不规范问题,系统评卷采用平板电脑现场评分,每个评分步骤标有评分规范以及得分要点方便评考老师评分,评分总分自动计算避免总分计算失误,评阅提交后自动上传系统保证评分结果不丢失。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至4的任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视频加密步骤:采用加密算法(MD5算法)对视频文件进行绑定加密,调阅视频时必须具有密钥(MD5密钥与视频文件生成的密钥相匹配)方能调阅查看视频。
针对争议结果事后难以追溯问题,系统全程录制多路实验视频,每个学生的实验视频和评分结果绑定存储,采用MD5算法对视频文件进行绑定加密,调阅视频时必须MD5密钥与视频文件生成的密钥相匹配方能调阅查看,保证视频录制到上传区级以及市级的过程中不可被篡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实施例1至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实施例1至5任一实施例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软件实施,其包括但不限于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
此外,本发明可以采用从提供计算机或任何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与其连接的程序码的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为了说明的目的,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连接的eh程序的装置。
介质可以是电子、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或装置或设备)或传播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例包括半导体或固态存储器、磁带、可移动计算机软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磁盘和光盘。光盘的当前实例包括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压缩盘-读/写(CD-R/W)和DVD。
适用于存储和/或执行程序代码的数据处理系统将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直接或间接通过系统总线间接耦接到存储元件。存储元件可以包括在程序代码实际执行期间使用的本地存储器、大容量存储装置以及为了减少在执行期间必须从大容量存储装置中检索代码的次数而为至少一些程序代码提供临时存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考试安排步骤:所述考试安排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学校编排步骤:获取考试科目、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进行就近分配,如参加考试的学校地址代码分配到的作为考点的学校地址代码有多个,则再根据作为考点的学校坐标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坐标再次就近分配,
学生编排步骤:获取作为考点的学校的实验室座位总数,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长和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场次编排,
场次数量=半日考试时长/(每场考试时间+两场考试的间隔时间),
对应当日考试时长,作为考点的学校A可容纳的学生数量=场次数量*实验室座位总数,利用座位抽签的方式进行学生编排,在考生数据添加作为考点的学校名称、实验室编号以及参考时段形成学生编排表,
监考老师安排步骤:基于考试科目、所述实验室座位总数和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计算出作为考点的学校A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获取备用监考老师名单和实验室编号表,基于所需监考老师的数量在所述备用监考老师名单中随机筛选并形成监考老师名录,获取监考老师名录中的教师姓名,基于每个监考老师监考学生数量依次与实验室编号表的座位编号进行配对,在监考老师数据中添加座位编号和考试时段,
试题编排步骤:采用开考前现场电脑随机抽签机制,基于试题范围、实验室的座位规格对座位编号与试题唯一编码进行绑定,确保前后左右试题不重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试安排步骤之前,先执行数据采集步骤:采集考生数据、监考老师数据、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和试题数据,
所述考生数据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所属学校和考试科目,
所述监考老师数据包括教师姓名、身份证号、监考科目和所属学校,
所述参加考试的学校数据包括学校名称、学校地址代码、x坐标、y坐标,
所述作为考点的学校数据包括学校名称、学校地址代码、x坐标、y坐标、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座位规格、实验室座位编号和考试科目,
所述试题数据包括试题唯一编码、试题题目、实验准备器材、步骤评分标准、科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还包括数据传输步骤,所述数据传输包括市级和区级之间的数据传输,区级和校级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所述数据发送包括如下步骤:数据发送:编写统一数据发送接口,负责发送数据,对发送的数据加密传输,所述数据以json格式传输,形成json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编写数据接收接口,对数据进行解密验证、分类存储,包括如下步骤:
a、对json数据进行接收和解析,
b、对json数据进行md5加密:降加密值与cipherText进行比较,如果一致说明数据未被篡改,不一致说明数据被篡改,如果数据被篡改则不进行后续操作,直接进行接口返回,
c、如果数据未被篡改则对dataJSON进行json反序列化,获得List对象,
d、通过spring框架使用传输参数serviceClass进行获取service操作类,
e、使用service操作类对数据进行保存更新操作,
f、进行日志记录,记录交易号、传递各项参数,是否接收保存成功标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考点的学校坐标和参加考试的学校坐标的获取方式是:通过地图定位学校位置后拾取坐标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题编排步骤中,首先建立一个临时试题池,根据试题范围初始化试题池,每次正确选取题目后试题池相应减少对应题目,为实验室的第一排座位从试题池随机选取不同的题目,第二排依次随机选择题目并判断是否与前排座位和左边座位的题目相同,若相同则放回试题池重新随机选择直到选择到与前排和左边座位的题目不同为止,其它排座位的试题以此类推,若试题池题目抽取完毕或者剩余题目不满足抽取条件则重新初始化试题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抽签包括步骤:建立一个学生数组,学生总数为n,对学生数组进行循环,每次循环利用Math.random()生成一个大于0并且小于1的随机数,用这个随机数乘以n生成一个大于0并且小于n的一个随机数据下标,根据这个下标获取对应的学生数组数据与当前下标的学生数据进行交换,以此类推循环n次达到随机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评分步骤:获取采用平板电脑现场评分的评分结果,学生实验的结果通过视频获取,每个学生的实验视频和评分结果绑定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视频加密步骤:采用加密算法对视频文件进行绑定加密,调阅视频时必须具有密钥方能调阅查看视频。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
CN202211394068.3A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6012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068.3A CN116012201A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068.3A CN116012201A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2201A true CN116012201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7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4068.3A Pending CN116012201A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220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988A (zh) * 2020-10-12 2021-01-05 江汉大学 一种多媒体教室排座的方法
CN117241097A (zh) * 2023-09-15 2023-12-15 杭州亦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下录制视频评分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988A (zh) * 2020-10-12 2021-01-05 江汉大学 一种多媒体教室排座的方法
CN117241097A (zh) * 2023-09-15 2023-12-15 杭州亦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下录制视频评分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12201A (zh) 一种优化理化生实验考试考务安排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WO2017193709A1 (zh) 一种互联网教学方法及系统
US89970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observation assessment
CN209980508U (zh) 一种智慧黑板,及智慧教室的教学系统
US2003007306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raining through an electronic network to remote electronic devices
US729906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the provision of training provided remotely through electronic data networks to users of remot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3007306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gistering and authenticating recipients of training provided through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to remote electronic devices
US104972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cluding collaborative question generation
US20160063882A1 (en) Computer systems for capturing student performance
Al‐Hawari et al. Integrated and secure web‐based examin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N11032208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硬件和云平台的教育板书考核系统
Huang Web-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KR20030005684A (ko) 소프트 웨어의 원격 교육및 실습 시스템
CN113362031A (zh) 活动签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29836B (zh) 一种课堂签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194331A (zh) 旅游教学远程教学方法
KR20020092515A (ko) 온라인 강의의 수강 인증 방법
CN111209588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教培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675519A (zh)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tekhaifi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censuses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CN109033401A (zh) 基于语料库的初中英语错题分析系统
Blokdijk ITIL IT Service Management-100 Most Asked Questions on IT Service Management and ITIL Foundation Certification, Training and Exams
Huy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et based event management at universities (Case study: Van lang University)
RU1709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обучения
ERDURAN et al. Are “Data Journalism Trainings” Effective in Building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An Example from Turk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