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5519A -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5519A
CN110675519A CN201910905402.9A CN201910905402A CN110675519A CN 110675519 A CN110675519 A CN 110675519A CN 201910905402 A CN201910905402 A CN 201910905402A CN 110675519 A CN110675519 A CN 110675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dance
information
user
terminal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54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广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54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55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5535 priority patent/WO20210568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5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5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考勤系统可以包括考勤端和用户端,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考勤端;由考勤端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用户的考勤信息;并且,考勤端还可以展示图形码,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扫码端扫描图形码,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获取到考勤信息,同时由于用户利用各自的用户端实现打卡,能够解决排队打卡的问题,提高打卡效率。

Description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勤领域,尤其涉及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很多高校/企业为了监督学生/员工进行规范性的上下课/上下班,通常会设置考勤制度。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考勤方法也从传统的点名方式发展到指纹识别打卡、脸部识别打卡等利用考勤机进行考勤的方法。但无论是哪种考勤机,每次只允许一名成员打卡。所以,在考勤高峰期就会出现排队打卡的现象。并且,考勤信息保存在考勤机中,管理人员需要在考勤高峰期结束后从考勤机中导出考勤信息,获取考勤信息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获取考勤信息效率低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考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考勤端和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与所述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所述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考勤端;
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所述考勤端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当前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用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用户端的客户端登录信息、所述用户端的客户端注册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与所述图形码对应的考勤信息页面在考勤端生成新的考勤信息时进行更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考勤端包括主考勤端和至少两个从考勤端;所述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与其中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从考勤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主考勤端;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以及展示图形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考勤端按发送所述用户信息的从考勤端,将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考勤信息分组记录,一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从考勤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主考勤端时还携带有从考勤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主考勤端通过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在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组中,来判断是否记录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考勤端用于在发现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之后,发布设备选择信息,所述设备选择信息中包括被选中的目标从考勤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所述目标从考勤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第一无线连接信息;
所述从考勤端用于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与本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信息与所述主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发布第二设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用户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连接信息;
所述用户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还包括所述主考勤端可识别的第一服务发现信息;
所述主考勤端还用于:
在识别到所述第一服务发现信息之后,对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显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端可识别的第二服务发现信息;
所述用户端还用于:
在识别到所述第二服务发现信息之后,对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显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考勤端进一步用于:
在发现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之后,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选择指令以发布至少一条设备选择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进一步用于:
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选择指令,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考勤端为教室端,所述从考勤端为小组端,所述用户端为学生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考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所述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考勤端;
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所述考勤端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考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发送所述用户信息的从考勤端,将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考勤信息分组记录,一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考勤端包括主考勤端和多个从考勤端,所述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与其中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是否记录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在与所述从考勤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组中确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考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户考勤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图形码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方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为智能交互平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如上任一项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考勤端;由考勤端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用户的考勤信息;并且,考勤端还可以展示图形码,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扫码端扫描图形码,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获取到考勤信息,同时由于用户利用各自的用户端实现打卡,能够解决排队打卡的问题,提高打卡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考勤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考勤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考勤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考勤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团体,例如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等,以记录团体成员的到岗、离岗情况等。传统的考勤设备需要安装在团体的工作场所,由管理人员将团体成员的信息依次录入考勤设备后,即可实现对相应团体成员的考勤管理。管理人员可以从考勤设备上导出考勤信息,以便查看团体成员的出勤情况。可见,获取考勤信息的效率低。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快速获取到考勤信息的考勤方案,考勤系统可以包括考勤端和用户端,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考勤端;由考勤端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用户的考勤信息;并且,考勤端还可以展示图形码,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扫码端扫描图形码,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获取到考勤信息,同时由于用户利用各自的用户端实现打卡,能够解决排队打卡的问题,提高打卡效率。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考勤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端120和考勤端140。
所述用户端120与所述考勤端140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所述用户端120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考勤端140;
所述考勤端140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所述考勤端140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考勤端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端构成,例如,可以是智能交互平板、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考勤端可以布局在待考勤区域,例如,将考勤端布设在教室内、企业办公室内等。考勤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在考勤端的可通信范围内,用户可以利用携带的用户端采用蓝牙、红外、Zigbee等近距离通信的方式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由于是在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用户端才将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至考勤端,考勤端利用基于近距离通信连接获得的用户信息进行考勤,实现利用终端需要在与考勤端相近的范围才能与考勤端通信的特点,来表征持有用户端的用户在待考勤区域内。
考勤端与用户端之间可以通过组播、蓝牙或者WIFI直连等发现方式实现自动连接,也可以通过输入某种明文密码的方式进行连接。示例的,若各个端已经在同一局域网,则使用组播进行设备发现;若各个端不在同一局域网,但各端上配置有蓝牙,则使用蓝牙进行设备间发现;若设备不在同一局域网,且无蓝牙,但终端上安装有支持WIFI-DIRECT(WiFi直连)的无线网卡,则使用WIFI-DIRECT来进行设备间发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发现方式,也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近距离通信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用户端可以将用户信息发送至考勤端。用户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待考勤用户的身份的信息,例如,可以直接是身份信息,又如,可以是与待考勤用户相关联的信息。按信息获得方式划分,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端响应用户交互行为而获得的信息,也可以是无需用户交互行为而直接获得的信息。
针对用户端响应用户交互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可以是用户输入信息,也可以是设备采集信息。例如,用户输入能代表用户身份的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学号等,然而这类信息可能容易造成代打卡的情况,为此,用户信息可以是设备当前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人脸信息、指纹信息、掌纹信息、声音信息等。利用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出用户后,生成用户的考勤信息。
而为了减少用户操作,用户信息可以是无需用户交互行为而直接获得的信息。在某些场景中,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终端的依赖性,用户的移动终端几乎不离身,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来代表待考勤的用户。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其中,设备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标识用户端。以用户端为智能手机为例,设备标识信息可以是手机序列号、MAC地址等信息。该实施例利用用户对用户端的依赖性,用设备标识信息来指示用户身份,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即可自动获得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客户端登录信息、客户端注册信息、甚至在用户端能访问指定网络时获取到的信息等作为用户信息,并在用户端与所述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发送至考勤端。客户端可以是安装在用户端中用于进行考勤的软件。客户端注册信息可以是进行账号注册时用户填写的信息。指定网络是具有指定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的网络。以学校场景为例,指定网络可以是学校信息网络。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当前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用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用户端的客户端登录信息、用户端的客户端注册信息还可以进行组合,用户信息可以是其他一种或多种。通过组合,可以提高识别出的用户的真实性,进一步避免代打卡的现象。例如,用户信息可以既包括用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又包括用户端的客户端登录信息,后续通过验证设备标识信息与客户端登录信息是否关联同一用户,进而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生成考勤信息,从而提高识别准确性。另外,用户信息还可以是其他能用来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在此不一一赘述。
考勤端在获得用户信息后,可以识别出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进而生成用户的考勤信息。示例的,可以将接收的用户信息与标准用户信息匹配,从而识别出用户,判定考勤成功,可以生成用户的考勤信息。如果识别不出用户,则考勤失败。
以用户信息包括生物特征信息为例,利用接收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出用户,进而生成用户的考勤信息。又以用户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信息为例,每个用户可以绑定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信息。为了避免代打卡的情况,一个用户绑定一个设备标识信息。在需要更换用户端时,可以解绑并重新绑定用户和设备标识信息。例如,将登录账号与设备标识信息绑定。考勤端获得用户端发送的设备标识信息后,可以判断接收到的设备标识信息是否与登录账号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为同一标识信息,若是,生成登录账号所指示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验证接收到的设备标识信息与登录账号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为同一标识信息时,才获得用户的考勤信息,可以提高考勤准确性。
关于标准用户信息,在一个例子中,标准用户信息可以存储在考勤端。为了保证信息更新的及时性,还可以定期从存储标准信息的服务端中获取数据,以更新本地存储的标准用户信息,或者在服务端有标准用户信息更新时,定期通知考勤端进行更新等。在另一个例子中,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信息时,从服务端中获取标准用户信息,并利用标准用户信息对接收到的用户信息进行校验,或者,在接收到用户信息时,将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端进行校验等。
关于考勤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名/用户编号、当前时间等信息,在某些场景中,还可以将当前时间与指定的考勤时间范围比较,进而得出迟到或未迟到等结论信息,考勤信息中包括结论信息。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考勤端获得考勤信息后,还可以将考勤结果反馈至用户端,以供用户端的用户了解是否考勤成功。
在考勤端,还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其中,图形码的展示条件可以根据需求配置。例如,图形码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展示,例如在考勤时间范围内展示。又如,可以在接收到查看指令时进行展示等。图形码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形码、二维码、AR标识码等。图形码与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关联,以便扫码端通过扫描图形码,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图形码中可以直接包括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但这种方式导致图形码存储的信息较大,为此,在另一个示例中,图形码包含链接,该链接用于对应包括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的考勤信息页面。
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可能存在随时查看考勤信息的需求,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图形码关联的考勤信息会随着考勤端的考勤情况而进行更新。示例的,与所述图形码对应的考勤信息页面在考勤端生成新的考勤信息时进行更新。可见,通过及时更新考勤信息页面,可以供扫码端扫码获得最新的考勤信息。
在某些场景中,可能存在扩大考勤范围或者分别管理待考勤的用户等需求,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考勤端包括主考勤端和至少两个从考勤端;所述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与其中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考勤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考勤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用户端220、多个从考勤端240、以及主考勤端260。用户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主考勤端和从考勤端可以布设在待考勤区域。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而用户端在进入从考勤端的接收范围内后,才能与从考勤端连接。用户端通过从考勤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主考勤端;考勤端生成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以及展示图形码。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端配置为只能与从考勤端连接;也可以配置为既能与从考勤端连接,也能与主考勤端连接,实现部分用户端与从考勤端连接,部分用户端与主考勤端连接,具体根据实际需求配置。以教学场景为例,学生端连接从考勤端,还是主考勤端可以由老师预先告知。
该实施例通过增加从考勤端,可以扩大考勤范围,或者通过不同的从考勤端分别管理待考勤的用户。
示例的,所述主考勤端按发送所述用户信息的从考勤端,将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考勤信息分组记录。不同从考勤端对应的考勤信息记录在不同组,同一从考勤端对应的考勤信息记录在同一组。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管理人员查看每组考勤信息,一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举例说明,假设一个教室有3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为了分别对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考勤管理,不同班级同学的用户端连接不同的从考勤端,主考勤端将来自不同从考勤端的用户信息生成考勤信息后,按从考勤端进行分组记录。一个班级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从而实现扫描不同图形码可以查看到不同班级的考勤信息。
在某些场景中,可能有要求同一组用户的用户端连接同一指定从考勤端的需求,而在实际应用中,当有多个从考勤端时,可能出现用户端连接到非指定从考勤端的情况。例如,某同学走错教室或者选错从考勤端,而连接到其他从考勤端。又如,从考勤端除了能转发用户信息外,还能供同一组的学员进行投屏等,该场景下不期望出现A组学员的用户端连接到B组学员对应的从考勤端的情况,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端与从考勤端的对应关系作为考勤成功与否的判断条件,用户端未连接到指定的从考勤端,被视为考勤失败。具体的,所述从考勤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主考勤端时还携带有从考勤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主考勤端通过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在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组中,来判断是否记录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其中,不同设备标识信息对应不同的用户信息组,设备标识信息与用户信息组的关系可以预先配置,从而实现将用户端与从考勤端的对应关系作为考勤成功与否的判断条件,适应更多特殊的应用场景。
接下来对各终端间建立连接进行示例说明。
不同终端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是输入pin码。例如,在终端A上输入pin码,从而建立终端A与终端B的无线连接。然而,由于要覆盖全ip以及端口等信息,pin码的位数一般较多(例如,可多达9位),并且pin码中往往既包括数字又包括字母,因此,通过输入pin码来建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的方式操作复杂度高。
基于此,还提供主考勤端、从考勤端以及用户端通信的方案。主考勤端和从考勤端可以有线或无线连接。用户端与从考勤端之间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哪些从考勤端被选用,可以由主考勤端来决定,用户端可以与选中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考勤端用于在发现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之后,发布设备选择信息,所述设备选择信息中包括被选中的目标从考勤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所述目标从考勤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第一无线连接信息;
所述从考勤端用于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与本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信息与所述主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发布第二设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用户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连接信息;
所述用户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主考勤端一次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从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WiFi连接或者其他形式的无线连接。用户端可以选择与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该近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或者其他形式的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建立无线连接的过程中,各个从考勤端均发布自身的第一设备信息。第一设备信息可以包括从考勤端的标识信息,例如,从考勤端的名称和编码中的至少一者,标识信息用于主考勤端唯一识别各个从考勤端。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均可被主考勤端发现并识别。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主考勤端可识别的第一服务发现信息。在主考勤端接收到该第一服务发现信息之后,可以对第一设标识进行显示,以便于主考勤端的用户选择目标从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作为例子,第一服务发现信息可以是一串预先定义的字符串。
目标从考勤端可以由用户指定,即,主考勤端在发现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之后,可以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令,并响应第一选择指令以发布至少一条设备选择信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选择指令中可以包括目标从考勤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选择指令中也可以仅包括目标从考勤端的数量信息,然后随机选择对应数量的从考勤端,或者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级选择对应数量的从考勤端作为目标从考勤端。
第一服务发现信息还可以用于在从考勤端未与主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时,阻止在用户端上显示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一方面可以使用户端的显示界面更加简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用户端连接到错误的从考勤端。
主考勤端在发现第一设备信息之后,可以选择至少一个从考勤端,并针对选中的各个目标从考勤端发布对应的选择信息。例如,目标从考勤端为从考勤端a和从考勤端b,则分别发布对从考勤端a的设备选择信息和对从考勤端b的设备选择信息。设备选择信息中可以包括目标从考勤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例如,目标从考勤端的名称和编号中的至少一者,该目标标识信息用于各个从考勤端确认本客户端是否被选中。
设备选择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无线连接信息,用于建立目标从考勤端与主考勤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连接信息包括主考勤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
主考勤端发布的设备选择信息可以被各个从考勤端分别发现并识别。当从考勤端识别到设备选择信息中的目标标识信息与本客户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一致时,表示本客户端已被选择,此时,从考勤端可以发布自身的第二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也可以包括从考勤端的标识信息。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二设备信息均可被用户端发现并识别。
此外,从考勤端在与主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之后,可以停止发布本客户端的第一设备信息,从而从考勤端与主考勤端的无线连接建立过程结束完成。
第二设备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无线连接信息,用于建立用户端与从考勤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无线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从考勤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
进一步地,第二设备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端可识别的第二服务发现信息,所述用户端在识别到第二服务发现信息之后,可以对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显示,以便于用户端的用户选择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作为例子,第二服务发现信息也可以是一串预先定义的字符串。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端还可以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令,并响应该第二选择指令,以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第二选择指令中可以携带用户端需要建立无线连接的从考勤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例如,当用户端需要建立与从考勤端a的无线连接时,第二选择指令中可以携带从考勤端a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从考勤端a的第二无线连接信息。各个用户端可以分别接收各自的第二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令,并响应自身接收到的第二选择指令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至此,从考勤端与用户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建立过程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服务发现的方式建立从考勤端与主考勤端,以及从考勤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来说,从考勤端在未连接主考勤端时,会发布可被主考勤端发现的第一设备信息,主考勤端在发现从考勤端发布的服务(即,第一设备信息)之后,会发布设备选择信息。从考勤端在发现主考勤端发布的服务(即,设备选择信息)之后,建立与主考勤端的无线连接,并发布可被用户端发现的第二设备信息,用户端在发现从考勤端发布的服务(即,第二设备信息)之后,建立与从考勤端的无线连接。上述方案无需手动输入pin码即可建立无线连接,降低了建立无线连接的操作复杂度。
作为一个应用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用户端为学生端320,从考勤端为小组客户端340,所述主考勤端为教师端360。教师(即,第一用户)可以为各个学生(即,第二用户)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各自的学生端通过传屏的方式将学生在学生端上输入的信息显示在小组端上,同一小组的学生输入的信息显示在同一个小组端上。各个小组端又可以通过传屏的方式将信息汇总显示到教师端上。在该架构下,学生端与小组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学生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小组端;小组端将用户信息转发至教师端。教室端生成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教师端还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扫码端可以是任何具有扫码功能的终端。教室或学生都可以拿着扫码端(如手机、PAD等)扫描图形码。
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的任意进行组合也属于本说明书公开的范围。
以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示例说明,如图4所示,学生进入教室后,即进入教室内配备的一体机(教师端)的收发范围,这里一体机的收发范围是指一体机发现学生端的能力,或者学生端发现一体机的能力。发现功能可以通过组播方式或蓝牙发现方式实现自动连接,也可以通过输入某种明文密码的方式进行连接等。
在学生打开其学生端(如手机或电脑)上的考勤软件后,该考勤软件会与教室内的一体机或教室配套小组设备进行连接,连接后会将学生信息发给一体机或小组设备。这里的学生信息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学号,甚至是学生设备的设备信息(如ID)。总之,只要能唯一标识学生身份信息的,就可以作为学生信息。学生信息可以通过帐号注册时候输入,也可以通过访问学校信息网络直接获取;设备信息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在学生软件打开后自动获取,然后与当前帐号进行绑定,如果学生更换设备,则需要重新匹配。
在某些场景中,一体机通常每个教室仅配备一台,而小组设备则每个教室可能配备多台,以方便教室按小组管理学生。小组设备实际上可以是另外一台一体机,也可以是一台电脑,形式不限,主要用来收集学生信息。教室配备小组设备的,则学生考勤软件会优先连接其对应小组设备,连接后将其信息发给对应的小组设备即可。
老师进入教室后,即可通过手机扫描一体机展示的二维码,以获取考勤信息。一体机展示的二维码可以通过软件交互方式显示和隐藏。一体机通过汇总学生软件发送的学生信息生成考勤信息,即一体机收到学生信息后,匹配学生姓名,回复学生软件考勤成功,同时记录考勤信息。这里通过学生信息匹配学生姓名可以通过与服务端信息进行校验,通常,学校信息网络会保存完整的学生信息,一体机软件通过请求学校信息网络记录学生考勤信息。
在配备小组设备的教室内,小组设备会将收到的学生信息做一次转发,即将其转发给一体机。通常,在配备小组设备的教室内,小组设备会可与一体机保持连接。小组设备转发学生信息给一体机是自然的。一体机收到小组设备转发的学生信息后继续按照上述步骤汇总考勤信息即可。
一体机将考勤信息生成二维码展示出来供老师的扫码端扫码获取,同样的,学生也可以扫码获取考勤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一体机可以始终展示二维码,而无需等待所有学生信息考勤完毕,当其他所有学生均未考勤完毕时,获取的考勤信息即为空。老师可以通过重新扫码获取或者刷新功能来更新最新的考勤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方便统计及获取考勤信息,无需繁琐的学生扫码或者佩戴任何硬件设备进行匹配,而直接使用学生信息作为唯一标识;整个流程不会影响学生上课及老师教学,能准确且及时的更新并获取考勤信息。基于现代标准高校教室配置,充分发挥一体机和学生携带设备的优势,利用自建网络,在几乎无影响课堂授课的同时,准确获取所有学生的考勤信息。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502中,所述用户端与所述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所述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考勤端;
在步骤504中,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步骤506中,所述考勤端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图5与图1和图2中相关技术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该实施例中,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考勤端;由考勤端对用户信息进行识别,获得用户的考勤信息;并且,考勤端还可以展示图形码,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扫码端扫描图形码,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获取到考勤信息,同时由于用户利用各自的用户端实现打卡,能够解决排队打卡的问题,提高打卡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从考勤端对考勤方法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考勤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602中,基于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在步骤604中,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该实施例方法可以应用于考勤端,在该执行端既可以生成考勤信息,还可以展示与当前考勤信息对应的图形码,供扫码端扫描图形码后可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获得考勤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发送所述用户信息的从考勤端,将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考勤信息分组记录,一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考勤端包括主考勤端和多个从考勤端,所述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与其中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是否记录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在与所述从考勤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组中确定。
与前述考勤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考勤装置及其所应用的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实施例。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考勤装置的框图,所述装置包括:
用户考勤模块72,用于基于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图形码展示模块74,用于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考勤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为智能交互平板。
其中,智能交互平板,又称交互智能平板,可以是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其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以及视频会议终端等一种或多种功能。智能交互平板可以预先安装有白板应用,也可以在需要使用到该白板应用时,从第三方设备或服务器下载并安装该白板应用。其中,本实施例不对所述第三方设备进行限定。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如上任一项考勤方法。
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情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考勤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考勤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8所示的处理器810、内存830、网络接口82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840之外,实施例中装置832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考勤端和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与所述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所述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考勤端;
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所述考勤端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当前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用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用户端的客户端登录信息、所述用户端的客户端注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图形码对应的考勤信息页面在考勤端生成新的考勤信息时进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端包括主考勤端和至少两个从考勤端;所述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与其中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从考勤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主考勤端;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以及展示图形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考勤端按发送所述用户信息的从考勤端,将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考勤信息分组记录,一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考勤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主考勤端时还携带有从考勤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主考勤端通过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在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组中,来判断是否记录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考勤端用于在发现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之后,发布设备选择信息,所述设备选择信息中包括被选中的目标从考勤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所述目标从考勤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第一无线连接信息;
所述从考勤端用于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与本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信息与所述主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发布第二设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建立与用户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连接信息;
所述用户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还包括所述主考勤端可识别的第一服务发现信息;
所述主考勤端还用于:
在识别到所述第一服务发现信息之后,对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端可识别的第二服务发现信息;
所述用户端还用于:
在识别到所述第二服务发现信息之后,对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考勤端进一步用于:
在发现各个从考勤端发布的第一设备信息之后,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选择指令以发布至少一条设备选择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进一步用于:
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选择指令,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无线连接信息与对应的从考勤端建立无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考勤端为教室端,所述从考勤端为小组端,所述用户端为学生端。
13.一种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所述用户端将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考勤端;
所述考勤端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所述考勤端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14.一种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发送所述用户信息的从考勤端,将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考勤信息分组记录,一组考勤信息对应生成一个图形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端包括主考勤端和多个从考勤端,所述主考勤端分别与从考勤端连接,所述用户端与其中一个从考勤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是否记录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是否在与所述从考勤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组中确定。
17.一种考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用户考勤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端与考勤端建立的近距离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考勤信息;
图形码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图形码,所述图形码用于供扫码端扫描以获得当前时间各用户的考勤信息。
1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方法。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为智能交互平板。
2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方法。
CN201910905402.9A 2019-09-24 2019-09-24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675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5402.9A CN110675519A (zh) 2019-09-24 2019-09-24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CT/CN2019/125535 WO2021056852A1 (zh) 2019-09-24 2019-12-16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5402.9A CN110675519A (zh) 2019-09-24 2019-09-24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5519A true CN110675519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7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5402.9A Pending CN110675519A (zh) 2019-09-24 2019-09-24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5519A (zh)
WO (1) WO20210568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3093A (zh) * 2021-12-29 2022-04-12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职工打卡管理登记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5955B1 (en) * 2009-07-21 2010-11-16 Sandata Technologies, Inc. Time and/or attendance system using synchronized code
CN102651901A (zh) * 2011-02-24 2012-08-2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和无线通信系统
CN204066147U (zh) * 2014-08-11 2014-12-3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和二维码技术的电子考勤及查询系统
CN106327101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四川变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系统、终端和方法
CN107274506A (zh) * 2017-06-08 2017-10-20 杭州复睿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探测局域网内设备在线离线情况生成考勤信息的方法
CN107330992A (zh) * 2017-06-29 2017-11-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考勤装置和方法、考勤验证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处理设备
CN109215152A (zh) * 2018-09-05 2019-01-15 广州维纳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签到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5955B1 (en) * 2009-07-21 2010-11-16 Sandata Technologies, Inc. Time and/or attendance system using synchronized code
CN102651901A (zh) * 2011-02-24 2012-08-29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和无线通信系统
CN204066147U (zh) * 2014-08-11 2014-12-3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和二维码技术的电子考勤及查询系统
CN106327101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四川变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系统、终端和方法
CN107274506A (zh) * 2017-06-08 2017-10-20 杭州复睿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探测局域网内设备在线离线情况生成考勤信息的方法
CN107330992A (zh) * 2017-06-29 2017-11-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考勤装置和方法、考勤验证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处理设备
CN109215152A (zh) * 2018-09-05 2019-01-15 广州维纳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签到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洪彬: "《数字化医院系统工程》", 30 June 2013 *
李维勇: "《Android项目驱动教程》", 31 August 2014 *
杭元凤: "《医用建筑规划 第2版》", 31 July 2013 *
郝卫东: "《云计算及其实践教程》", 31 July 201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3093A (zh) * 2021-12-29 2022-04-12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职工打卡管理登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6852A1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6624B (zh) 一种社交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3703767A (zh) 一种视讯会议的实现方法、业务管理设备及视讯会议系统
CN106470145A (zh) 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6912042B (zh) 用于景点管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60092A (zh) 面向企业对象的教育系统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Schneider et al. Feedback in context: Supporting the evolution of IT-ecosystems
CN11019832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658666A (zh) 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与设备
CN104469078A (zh) 互动投影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675519A (zh) 考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72694A (zh) 一种信息采集的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2269562B (zh) 一种组件化产品中租户隔离的方法及终端
CN105827780A (zh) 一种来电显示方法及装置
KR101310420B1 (ko) 사용자가 정의 가능한 업무 절차 기반 도시 계획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09598481B (zh) 会议管理权限的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5075975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07104879B (zh) 一种网络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90270B (zh) 网络课程控制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093618A1 (en) Dynamic linking of messaging groups and organisational information
CN11032208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硬件和云平台的教育板书考核系统
US2021006736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nline conference
CN104243455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70379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101135199B1 (ko) 이동 단말의 위치정보를 활용한 소셜 네트워크 온라인 교육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002595A (zh) 基于电信网及互联网的综合通讯控制系统、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