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8604A -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8604A
CN116008604A CN202211547915.5A CN202211547915A CN116008604A CN 116008604 A CN116008604 A CN 116008604A CN 202211547915 A CN202211547915 A CN 202211547915A CN 116008604 A CN116008604 A CN 116008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detection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clamping
bidirectional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79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超
黄科登
马映锋
徐荣
尹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nghao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79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8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8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8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包括:机壳,其用于形成该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安装基础;通电检测组件,其用于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作业;间距调节组件,其用于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调节通电检测组件的局部零件;电容器夹持组件,其用于夹持不同型号的电容器。本申请提出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在通电检测前,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可利用间距调节组件调节两个铜片的间距,还能够夹紧不同型号的电容器,无需频繁更换相适配的电容器检测装置,有效降低了占用空间,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容器检测方法,在电容器通电检测过程中,无需手持电容器和测电笔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容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利用该电容器检测装置对电容器进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为了保证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电路中的电容器的性能进行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需要排除外界接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现有公告号CN21108646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该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限位槽和卡口,方便将电容器插接于串联电路中,通过限位槽和卡口对电容器进行限位,避免检测过程中电容器的引线脱离串联电路,保证了串联电路的连通性,大大提高了其检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检测机构,通过气缸带动测电笔进行升降移动,便于将测电笔的检测触头对接到串联电路中,无需人工手持测电笔进行检测,而且电容器插入台座即可与串联电路连通,无需进行复杂的接线,大大提高了其操作的便捷性。
上述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虽然限位槽和卡口对电容器进行限位,避免检测过程中电容器的引线脱离串联电路,但是在实现过程中,其存在在生产不同型号的电容器时限位槽和卡口不能对应进行调整的问题,导致工作人员需频繁更换相适配的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不仅操作较为繁琐,且多个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存在的设计不合理,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较为繁琐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包括:
机壳,其用于形成该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安装基础;
通电检测组件,其用于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作业;
间距调节组件,其用于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调节通电检测组件的局部零件;
电容器夹持组件,其用于夹持不同型号的电容器。
进一步,所述通电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机壳顶部一侧的测电笔本体,所述机壳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移动电源,所述测电笔本体上贯穿安装有与测电笔本体相适配的铜座,所述电容器夹持组件的正下方设有两个能够与电容器引脚相接触的铜片,所述移动电源与铜座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移动电源和铜座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铜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线的表面套设有若干个线套,所述线套的一侧与机壳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壳内腔顶部两侧的一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双向螺杆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机壳内壁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活动板与铜片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
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相互平行的导杆,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供导杆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导杆的表面与贯穿孔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蜗杆的顶端活动贯穿至机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手轮。
进一步,所述电容器夹持组件包括贯穿固定连接于机壳顶部中心处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内腔活动设有多个环形等距分布的夹板,所述圆环与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片,两个所述铜片关于圆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圆环的底部开设有与夹板数量相同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槽与滑块均呈燕尾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电容器检测装置对电容器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两个铜片的间距:通过持握手轮并转动,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以双向螺杆为轴心转动,蜗轮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在螺纹作用下,双向螺杆带动其表面的两个活动板相向或相背移动,且活动板在导杆的表面滑动,活动板还带动连杆和铜片同步移动,直至两个铜片的间距与待检测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相对应即可;
S2、插放待检测电容器:将待检测的电容器插放至圆环的内腔,电容器逐渐下移的过程中,夹板受到挤压,使得夹板逐渐靠近圆环的内壁面,弹片受力收缩,夹板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腔滑动,直至电容器的两个引脚分别与铜片接触即可;
S3、通电检测:启动测电笔本体,使得测电笔本体的触头插入铜座的内腔,即可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的电容器检测装置由机壳、通电检测组件、间距调节组件以及电容器夹持组件构成,在通电检测前,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可利用间距调节组件调节两个铜片的间距,通过电容器夹持组件的设置,能够夹紧不同型号的电容器,有效保证电容器在通电检测过程中其引脚能够稳定地与铜片接触,无需频繁更换相适配的电容器检测装置,有效降低了占用空间,提高了该电容器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本申请提出的电容器检测方法,通过通电检测组件和电容器夹持组件的配合使用,在电容器通电检测过程中,无需手持电容器和测电笔本体,不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还能够有效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电容器的引脚与铜片松脱,有效提高了电容器通电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的铜片与间距调节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的电容器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的电容器夹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种电容器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机壳;
2、通电检测组件;201、测电笔本体;202、移动电源;203、铜座;204、铜片;205、线套;
3、间距调节组件;301、支板;302、双向螺杆;303、活动板;304、蜗轮;305、蜗杆;306、连杆;307、导杆;308、手轮;
4、电容器夹持组件;401、圆环;402、夹板;403、弹片;404、滑槽;40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包括机壳1、通电检测组件2、间距调节组件3以及电容器夹持组件4。
其中,机壳1用于形成该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安装基础,通电检测组件2用于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作业,间距调节组件3用于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调节通电检测组件2的局部零件,电容器夹持组件4用于夹持不同型号的电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间距调节组件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用以使间距调节组件3的外周壁与外界电绝缘。
上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通电检测组件2包括安装于机壳1顶部一侧的测电笔本体201,机壳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移动电源202,测电笔本体201上贯穿安装有与测电笔本体201相适配的铜座203,电容器夹持组件4的正下方设有两个能够与电容器引脚相接触的铜片204,移动电源202与铜座203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移动电源202和铜座203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铜片204电性连接。在使用时,将电容器的引脚与两个铜片204接触,即可使得移动电源202、铜座203、铜片204以及电容器之间通过导线串联。
上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中,导线的表面套设有若干个线套205,线套205的一侧与机壳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利用线套205能够对导线起到支撑作用,有效提高布线的整洁性,防止导线出现缠绕的现象。
在另一实施例中,间距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壳1内腔顶部两侧的一支板301,两个支板301之间水平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302,双向螺杆302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板303,双向螺杆302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304,机壳1内壁面的底部竖向转动连接有与蜗轮304相啮合的蜗杆305,活动板303与铜片20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306。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蜗杆305即可带动双向螺杆302表面的两个活动板303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调节两个铜片204的间距,有效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且蜗轮304和蜗杆305具有自锁功能,无需使用其他锁紧零件。
上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中,两个支板3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302相互平行的导杆307,活动板303上开设有供导杆307穿过的贯穿孔,导杆307的表面与贯穿孔的内壁面滑动连接。利用导杆307和贯穿孔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活动板303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了双向螺杆302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活动板303稳定地沿其中轴线水平移动。
上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中,蜗杆305的顶端活动贯穿至机壳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手轮308,蜗杆305的表面通过轴承与机壳1的贯穿处转动连接。利用手轮308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蜗杆305。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容器夹持组件4包括贯穿固定连接于机壳1顶部中心处的圆环401,圆环401的内腔活动设有多个环形等距分布的夹板402,圆环401与夹板40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片403,两个铜片204关于圆环40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圆环401、夹板402以及弹片403的配合使用,在电容器检测时能够夹紧电容器,无需人工手持电容器,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
优选地,圆环401的底部开设有与夹板402数量相同的滑槽404,滑槽40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05,滑块405的一侧与夹板402的表面固定连接。利用滑槽404和滑块405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夹板402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夹板402能够稳定地水平移动。
上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滑槽404与滑块405均呈燕尾结构。利用燕尾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夹板402因自身重力下移。
夹板402的上部分呈倾斜设置,使得多个夹板402的上部分连接能够形成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腔体,方便电容器的插入。
如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电容器检测装置对电容器进行检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两个铜片204的间距:通过持握手轮308并转动,手轮308带动蜗杆305转动,蜗杆305带动蜗轮304以双向螺杆302为轴心转动,蜗轮304带动双向螺杆302转动,在螺纹作用下,双向螺杆302带动其表面的两个活动板303相向或相背移动,且活动板303在导杆307的表面滑动,活动板303还带动连杆306和铜片204同步移动,直至两个铜片204的间距与待检测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相对应即可;
S2、插放待检测电容器:将待检测的电容器插放至圆环401的内腔,电容器逐渐下移的过程中,夹板402受到挤压,使得夹板402逐渐靠近圆环401的内壁面,弹片403受力收缩,夹板402带动滑块405在滑槽404的内腔滑动,直至电容器的两个引脚分别与铜片204接触即可;
S3、通电检测:启动测电笔本体201,使得测电笔本体201的触头插入铜座203的内腔,即可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
本申请提出的电容器检测装置由机壳1、通电检测组件2、间距调节组件3以及电容器夹持组件4构成,在通电检测前,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可利用间距调节组件3调节两个铜片204的间距,通过电容器夹持组件4的设置,能够夹紧不同型号的电容器,有效保证电容器在通电检测过程中其引脚能够稳定地与铜片204接触,无需频繁更换相适配的电容器检测装置,有效降低了占用空间,提高了该电容器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同时本申请提出的电容器检测方法,通过通电检测组件2和电容器夹持组件4的配合使用,在电容器通电检测过程中,无需手持电容器和测电笔本体201,不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还能够有效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电容器的引脚与铜片204松脱,有效提高了电容器通电检测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其用于形成该电容器检测装置的安装基础;
通电检测组件(2),其用于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作业;
间距调节组件(3),其用于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容器调节通电检测组件(2)的局部零件;
电容器夹持组件(4),其用于夹持不同型号的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检测组件(2)包括安装于机壳(1)顶部一侧的测电笔本体(201),所述机壳(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移动电源(202),所述测电笔本体(201)上贯穿安装有与测电笔本体(201)相适配的铜座(203),所述电容器夹持组件(4)的正下方设有两个能够与电容器引脚相接触的铜片(204),所述移动电源(202)与铜座(203)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移动电源(202)和铜座(203)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铜片(20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表面套设有若干个线套(205),所述线套(205)的一侧与机壳(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壳(1)内腔顶部两侧的一支板(301),两个所述支板(301)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302),所述双向螺杆(302)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板(303),所述双向螺杆(302)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304),所述机壳(1)内壁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蜗轮(304)相啮合的蜗杆(305),所述活动板(303)与铜片(20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3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板(3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双向螺杆(302)相互平行的导杆(307),所述活动板(303)上开设有供导杆(307)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导杆(307)的表面与贯穿孔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05)的顶端活动贯穿至机壳(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手轮(30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夹持组件(4)包括贯穿固定连接于机壳(1)顶部中心处的圆环(401),所述圆环(401)的内腔活动设有多个环形等距分布的夹板(402),所述圆环(401)与夹板(40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片(403),两个所述铜片(204)关于圆环(40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401)的底部开设有与夹板(402)数量相同的滑槽(404),所述滑槽(40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05),所述滑块(405)的一侧与夹板(402)的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04)与滑块(405)均呈燕尾结构。
10.一种电容器检测方法,采用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两个铜片(204)的间距:通过持握手轮(308)并转动,手轮(308)带动蜗杆(305)转动,蜗杆(305)带动蜗轮(304)以双向螺杆(302)为轴心转动,蜗轮(304)带动双向螺杆(302)转动,在螺纹作用下,双向螺杆(302)带动其表面的两个活动板(303)相向或相背移动,且活动板(303)在导杆(307)的表面滑动,活动板(303)还带动连杆(306)和铜片(204)同步移动,直至两个铜片(204)的间距与待检测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相对应即可;
S2、插放待检测电容器:将待检测的电容器插放至圆环(401)的内腔,电容器逐渐下移的过程中,夹板(402)受到挤压,使得夹板(402)逐渐靠近圆环(401)的内壁面,弹片(403)受力收缩,夹板(402)带动滑块(405)在滑槽(404)的内腔滑动,直至电容器的两个引脚分别与铜片(204)接触即可;
S3、通电检测:启动测电笔本体(201),使得测电笔本体(201)的触头插入铜座(203)的内腔,即可对电容器进行通电检测。
CN202211547915.5A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6008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7915.5A CN116008604A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7915.5A CN116008604A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8604A true CN116008604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3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7915.5A Pending CN116008604A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860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8150A1 (en) * 2011-04-22 2012-10-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pacitor test fixture and test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CN206697360U (zh) * 2017-04-14 2017-12-01 东莞市精国电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度可调的电容生产用装配机构
CN207472920U (zh) * 2017-11-27 2018-06-08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极性检测夹具及检测装置
CN211086467U (zh) * 2019-09-29 2020-07-24 无锡凌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
CN212008803U (zh) * 2020-03-17 2020-11-24 铜陵市科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容器加工用耐压检测装置
CN212134832U (zh) * 2020-01-19 2020-12-11 天津雅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元件检测装置
CN216285530U (zh) * 2021-11-05 2022-04-12 江苏万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焊片电容老化测试用放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8150A1 (en) * 2011-04-22 2012-10-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pacitor test fixture and test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CN206697360U (zh) * 2017-04-14 2017-12-01 东莞市精国电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度可调的电容生产用装配机构
CN207472920U (zh) * 2017-11-27 2018-06-08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极性检测夹具及检测装置
CN211086467U (zh) * 2019-09-29 2020-07-24 无锡凌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通电检测装置
CN212134832U (zh) * 2020-01-19 2020-12-11 天津雅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元件检测装置
CN212008803U (zh) * 2020-03-17 2020-11-24 铜陵市科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容器加工用耐压检测装置
CN216285530U (zh) * 2021-11-05 2022-04-12 江苏万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焊片电容老化测试用放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6086U (zh)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强度检测装置
CN116008604A (zh) 一种电容器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21163981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平台
CN211206565U (zh) 一种电子产品功能自动检测装置
CN116859158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检测装置
CN215598901U (zh) 一种线束端子抗压力检测装置
CN215700466U (zh) 一种电容器生产加工用壳体打磨装置
CN209878909U (zh) 一种电容器检测设备
CN214669169U (zh) 一种用于生产电容器的老化测试实验台
CN215180664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耐电压测试装置
CN218994942U (zh) 一种手机壳体检测治具
CN215217475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加工的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896972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产品追溯装置
CN218646496U (zh)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15981876U (zh) 一种用于陶瓷电容视觉检测装置的安装机构
CN215179565U (zh) 一种pcb电路板瑕疵检查设备
CN218919474U (zh) 一种移动设备网络接口监测设备
CN216248230U (zh) 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
CN218382965U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物性标本测量架
CN216387283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线路板检测装置
CN218270470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CN21903795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齿轮生产检测装置
CN212621445U (zh) 一种马达蜗杆压装检测装置
CN215910579U (zh) 一种可变电容器的电荷显示装置
CN218349371U (zh) 一种半导体用数控模块变距针脚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