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6367B -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6367B
CN116006367B CN202310293870.1A CN202310293870A CN116006367B CN 116006367 B CN116006367 B CN 116006367B CN 202310293870 A CN202310293870 A CN 202310293870A CN 116006367 B CN116006367 B CN 116006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trol
fuel
piston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38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6367A (zh
Inventor
赵建辉
何龙国
卢相东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938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6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6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6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6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6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包括油路接头、油路控制阀组件、蓄压腔主体、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控制阀组件、喷嘴组件、喷嘴螺母套、喷油器体螺母套,喷嘴螺母套、喷油器体螺母套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油路控制阀组件、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控制阀组件、喷嘴组件,蓄压腔主体内部设有燃油蓄压腔,油路控制阀组件燃油出口连接燃油蓄压腔。本发明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实现多级油路的灵活选择,利用油路控制阀组件与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配合实现不同油压波动下燃油压力波动能量的高效吸收,本发明适用于柴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领域,有利于提升系统中喷油器燃油喷射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具体地说是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背景技术
如何提高柴油机经济性和改善柴油机排放的问题亟需解决,低排放与低能耗是柴油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压共轨系统通过对喷油器内高速电磁阀通电时刻和通电持续时间的控制实现对喷油时刻和循环喷油量的精确柔性调节,可有效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有害物的排放。
在喷油过程中,针阀的快速开启与关闭导致喷油器高压油路内产生高频的压力波,这是导致多次喷射策略下循环喷油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喷油量的波动会导致柴油机整机性能的恶化。因此,降低多次喷射下循环喷油量的波动是目前高压共轨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降低喷射过程中的压力波动实现循环喷油量波动的有效减小,提高电控共轨喷油器高精度喷射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油路接头、喷油器体螺母套、喷嘴螺母套、蓄压腔主体、喷油器中间块、油路控制阀组件、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控制阀组件、喷嘴组件,燃油控制阀组件内包括阀杆体,喷嘴组件内包括针阀体与喷嘴体,蓄压腔主体、喷油器中间块、燃油控制阀组件、喷嘴组件自上而下设置,阀杆体、针阀体、喷嘴体自上而下设置,蓄压腔主体的上部位于油路接头里,蓄压腔主体的下部、针阀体的上部以及喷油器中间块、阀杆体位于喷油器体螺母套里,针阀体的下部以及喷嘴体位于喷嘴螺母套里,油路控制阀组件位于蓄压腔主体里,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位于蓄压腔主体和喷油器中间块里,燃油控制阀组件与喷嘴组件依次位于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下方;油路接头里设置燃油孔,蓄压腔主体里设置燃油蓄压腔和进油道,喷油器中间块里设置回油道,喷嘴组件里设置盛油槽,燃油蓄压腔连通燃油孔,盛油槽通过进油单向阀连通进油道,盛油槽通过回油道单向阀连通回油道。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所述油路控制阀组件包括电磁线圈、衔铁、控制阀杆、外层控制套筒、内层控制套筒、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三级油路控制球阀、弹簧座,电磁线圈位于蓄压腔主体里,电磁线圈里安装控制阀杆复位弹簧,控制阀杆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为弹簧座和衔铁,控制阀杆的顶部安装于衔铁里,内层控制套筒安装于控制阀杆的外部,外层控制套筒安装在内层控制套筒的外部,控制阀杆上套有控制套筒复位弹簧,控制套筒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外层控制套筒和内层控制套筒;控制阀杆与内层控制套筒配合形成一级控制环腔与二级控制环腔,内层控制套筒与外层控制套筒配合形成三级控制环腔,外层控制套筒上设有一级油路、二级油路、三级油路,内层控制套筒上设有燃油孔,二级油路控制球阀设置在控制阀杆下端,三级油路控制球阀设置在内层控制套筒下端,在控制套筒复位弹簧、控制阀杆复位弹簧作用下,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三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紧密配合。
2、所述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包括一级阻尼活塞、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二级阻尼活塞、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三级阻尼活塞、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
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自下而上布置;一级阻尼活塞位于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里,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安装在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端部,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之间安装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一级阻尼活塞、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配合形成一级可变容积腔;二级阻尼活塞位于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里,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安装在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端部,二级阻尼活塞与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之间安装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二级阻尼活塞、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配合形成二级可变容积腔;三级阻尼活塞位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里,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安装在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端部,三级阻尼活塞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和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之间安装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三级阻尼活塞、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配合形成三级可变容积腔。
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设有组件进油孔,通过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连通一级可变容积腔,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上设有一级节流孔,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上设有二级节流孔,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设有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设置有组件二级出油孔、组件三级出油孔,一级可变容积腔与二级可变容积腔通过右侧设置的油道连通,一级阻尼活塞、二级阻尼活塞内部设有油道。
3、一级节流孔直径大于二级节流孔直径;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的流通面积大于一级节流孔的流通面积,二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的流通面积大于二级节流孔的流通面积;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小于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小于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
4、所述燃油控制阀组件包括线圈、控制阀衔铁、阀杆、阀杆体、控制室顶帽,线圈安装在喷油器中间块里,线圈中间设置有衔铁复位弹簧,衔铁复位弹簧上方设置复位弹簧座,阀杆体里设置阀杆,阀杆顶部套有控制阀衔铁,控制阀衔铁位于衔铁复位弹簧下方,阀杆下方设置控制室顶帽,控制室顶帽与其下方的喷嘴组件形成控制室,控制室顶帽里设置进油节流孔和出油节流孔,控制室分别连通进油节流孔和出油节流孔,阀杆底部与出油节流孔之间设置球阀,进油节流孔连通盛油槽。
5、喷嘴组件包括针阀复位弹簧、针阀体、针阀、喷嘴体、针阀座,针阀安装于针阀体和喷嘴体里,针阀体里的针阀外部套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与喷嘴体配合形成盛油槽,在针阀复位弹簧作用下,针阀锥面处与针阀座形成密封环带,喷嘴体下端设置喷孔。
6、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小时,油路控制阀组件中电磁线圈不通入电流,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三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紧密配合,一级控制环腔接通一级油路,二级控制环腔、三级控制环腔未接通油路,二级油路与三级油路断开,盛油槽内燃油经回油道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经组件进油孔、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到达一级可变容积腔,一级可变容积腔内的高压波动燃油推动一级阻尼活塞左移,同时经一级节流孔流出,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节流孔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吸收,从一级节流孔流出的燃油经过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右侧设置的油道流入油路控制阀组件,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中一级油路到达燃油蓄压腔。
7、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大时,油路控制阀组件中电磁线圈通入低电流,产生弱电磁力吸附衔铁抬起,衔铁带动控制阀杆向上移动,直至与内层控制套筒接触,在控制套筒复位弹簧与控制阀杆复位弹簧共同作用下,控制阀杆停止移动,一级控制环腔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一级油路断开,控制阀杆底部的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分离,同时二级控制环腔上移,二级油路接通,内层控制套筒未移动,三级油路仍处于断开状态,高压波动燃油经组件进油孔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依次经过组件进油孔、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到达一级可变容积腔,推动一级阻尼活塞左移,同时经一级节流孔流出,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节流孔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首次吸收,一级油路断开,高压波动燃油从二级节流孔流入二级可变容积腔,推动二级阻尼活塞左移,燃油依次经过二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控制环腔、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的燃油孔到达三级可变容积腔,燃油通过二级节流孔与二级阻尼活塞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再次吸收,三级可变容积腔内的燃油通过组件二级出油孔流入油路控制阀组件,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中二级油路到达燃油蓄压腔。
8、当燃油压力波动更大时,油路控制阀组件中电磁线圈通入高电流,产生强电磁力吸附衔铁抬起,衔铁带动控制阀杆向上移动,控制阀杆与内层控制套筒接触后,继续推动内层控制套筒克服控制套筒复位弹簧预紧力向上运动,内层控制套筒上设置的燃油孔与一级油路、二级油路错开,内层控制套筒下端设置的三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分离,三级控制环腔上移,此时,一级油路、二级油路断开,三级油路接通,高压波动燃油经组件进油孔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一级油路断开,燃油依次流经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一级可变容积腔、一级节流孔、二级节流孔、二级可变容积腔、二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控制环腔、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燃油孔,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节流孔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一次吸收,通过二级节流孔与二级阻尼活塞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二次吸收,燃油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的燃油孔流入三级可变容积腔,二级油路断开,燃油推动三级阻尼活塞移动,组件三级出油孔打开,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中三级油路到达燃油蓄压腔,燃油通过三级阻尼活塞的阻尼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三次吸收。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利用油路控制阀组件实现一级油路、二级油路、三级油路的灵活选择,设置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实现燃油波动能量的吸收,根据燃油压力波动大小改变油路控制阀中电磁线圈通入的电流: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小时,电磁线圈不通电,组件对于燃油压力波动能量的吸收能力较小,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大时,电磁线圈通入低电流,组件对于燃油压力波动能量的吸收能力较大,当燃油压力波动更大时,电磁线圈通入高电流,组件对于燃油压力波动能量的吸收能力达到峰值,满足喷油器不同喷油工况下压力波动吸收的需求,有利于降低燃油压力波动,提高燃油喷射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路控制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燃油控制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喷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油路接头;2:油路控制阀组件;3:蓄压腔主体;4: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5:回油道;6:回油道单向阀;7:燃油控制阀组件;8:喷嘴螺母套;9:喷嘴组件;10:进油道;11:喷油器体螺母套;12:进油道单向阀;13:喷油器中间块;14:燃油蓄压腔;15:燃油孔。
图2中,201:电磁线圈;202:衔铁;203:控制阀杆;204:外层控制套筒;205:一级控制环腔;206:二级控制环腔;207:三级控制环腔;208:二级油路控制球阀;209:三级油路控制球阀;210:三级油路;211:内层控制套筒;212:二级油路;213:一级油路;214:控制套筒复位弹簧;215:控制阀杆复位弹簧;216:弹簧座。
图3中,401: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2: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3: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04: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5:二级可变容积腔;406:二级节流孔;407: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8: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9:一级节流孔;410:一级可变容积腔;411:一级阻尼活塞;412: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13:组件进油孔;414: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5:二级阻尼活塞;416: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7:控制环腔;418: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419:三级阻尼活塞;420:三级可变容积腔;421:组件三级出油孔;422:组件二级出油孔。
图4中,701:复位弹簧座;702:衔铁复位弹簧;703:线圈;704:控制阀衔铁;705:阀杆;706:阀杆体;707:回油腔;708:出油节流孔;709:进油节流孔;710:控制室顶帽;711:控制室;712:针阀套筒。
图5中,901:针阀复位弹簧;902:针阀体;903:针阀;904:喷嘴体;905:盛油槽;906:针阀座;907: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5,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由油路接头1、油路控制阀组件2、蓄压腔主体3、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回油道5、回油道单向阀6、燃油控制阀组件7、喷嘴螺母套8、喷嘴组件9、进油道10、喷油器体螺母套11、进油道单向阀12、喷油器中间块13、燃油蓄压腔14、燃油孔15构成,喷油器内自上而下安装油路控制阀组件2、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燃油控制阀组件7及喷嘴组件9,利用喷嘴螺母套8与喷油器体螺母套11对各组件进行限位固定,喷嘴组件9经回油道5连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油路控制阀组件2安装在蓄压腔主体3内部,油路控制阀组件2的出油孔连接燃油蓄压腔14。
油路控制阀组件2包括电磁线圈201、衔铁202、控制阀杆203、外层控制套筒204、二级油路控制球阀208、三级油路控制球阀209、内层控制套筒211、控制套筒复位弹簧214、控制阀杆复位弹簧215、弹簧座216,控制阀杆203与内层控制套筒211配合形成一级控制环腔205与二级控制环腔206,内层控制套筒211与外层控制套筒204配合形成三级控制环腔207,外层控制套筒上设有一级油路213、二级油路212、三级油路210,内层控制套筒211上设有燃油孔,二级油路控制球阀208设置在控制阀杆203下端,三级油路控制球阀209设置在内层控制套筒211下端,在控制套筒复位弹簧214、控制阀杆复位弹簧215作用下,二级油路控制球阀208、三级油路控制球阀209与阀座紧密配合。
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包括一级阻尼活塞411、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12、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4、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8、二级阻尼活塞415、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7、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6、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4、三级阻尼活塞419、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1、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03、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2,一级阻尼活塞411、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12、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8配合形成一级可变容积腔410,二级阻尼活塞415、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7、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4配合形成二级可变容积腔405,三级阻尼活塞419、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1配合形成三级可变容积腔420,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12侧面设有组件进油孔413,通过一级阻尼活塞411内部油道连通一级可变容积腔410,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8上设有一级节流孔409,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404上设有二级节流孔406,一级节流孔409直径大于二级节流孔406直径,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7侧面设有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418,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1侧面设置有组件二级出油孔422、组件三级出油孔421,一级可变容积腔410与二级可变容积腔405通过右侧设置的油道连通,一级阻尼活塞411、二级阻尼活塞415内部设有油道,一级阻尼活塞411内部油道的流通面积大于一级节流孔409的流通面积,二级阻尼活塞415内部油道的流通面积大于二级节流孔406的流通面积。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4的预紧力小于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6的预紧力,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16的预紧力小于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403的预紧力。
燃油控制阀组件7包括复位弹簧座701、衔铁复位弹簧702、线圈703、控制阀衔铁704、阀杆705、阀杆体706、控制室顶帽710、针阀套筒712,阀杆体706与控制室顶帽710配合形成回油腔707,控制室顶帽710上设有进油节流孔709与出油节流孔708,阀杆705下端设置球阀,在复位弹簧701作用下,球阀与阀座紧密配合,控制室顶帽710、针阀套筒712及针阀上端面配合形成控制室711。
喷嘴组件9包括针阀复位弹簧901、针阀体902、针阀903、喷嘴体904、针阀座906,针阀903与喷嘴体904配合形成盛油槽905,在针阀复位弹簧901作用下,针阀903锥面处与针阀座906形成密封环带,喷孔907设置在喷嘴体904下端。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主要实现喷油器工作过程中燃油压力波动能量吸收,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波动下均能实现良好的波动能量吸收,降低燃油压力波动,实现燃油的高精度喷射。根据燃油压力波动大小改变油路控制阀2中电磁线圈201通入的电流:
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小时,油路控制阀组件2中电磁线圈201不通入电流,二级油路控制球阀208、三级油路控制球阀209与阀座紧密配合,一级控制环腔205接通一级油路,二级控制环腔206、三级控制环腔207未接通油路,二级油路212与三级油路210断开,盛油槽905内燃油经回油道5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燃油经组件进油孔413、一级阻尼活塞411内部油道到达一级可变容积腔410,一级可变容积腔410内的高压波动燃油推动一级阻尼活塞411左移,同时经一级节流孔409流出,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411与一级节流孔409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吸收,从一级节流孔409流出的燃油经过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右侧设置的油道流入油路控制阀组件2,最后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2中一级油路213到达燃油蓄压腔14。
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大时,油路控制阀组件2中电磁线圈201通入低电流,产生弱电磁力吸附衔铁202抬起,衔铁202带动控制阀杆203向上移动,直至与内层控制套筒211接触,在控制套筒复位弹簧214与控制阀杆复位弹簧215共同作用下,控制阀杆203停止移动,一级控制环腔205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一级油路213断开,控制阀杆203底部的二级油路控制球阀208与阀座分离,同时二级控制环腔206上移,二级油路212接通,由于内层控制套筒211未移动,三级油路210仍处于断开状态,高压波动燃油经组件进油孔413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燃油依次经过组件进油孔413、一级阻尼活塞411内部油道到达一级可变容积腔410,推动一级阻尼活塞411左移,同时经一级节流孔409流出,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411与一级节流孔409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首次吸收,由于一级油路213断开,高压波动燃油从二级节流孔406流入二级可变容积腔405,推动二级阻尼活塞415左移,燃油依次经过二级阻尼活塞415内部油道、控制环腔417、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418、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1侧面的燃油孔到达三级可变容积腔420,燃油通过二级节流孔406与二级阻尼活塞415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再次吸收,最终三级可变容积腔420内的燃油通过组件二级出油孔422流入油路控制阀组件2,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2中二级油路212到达燃油蓄压腔14。
当燃油压力波动更大时,油路控制阀组件2中电磁线圈201通入高电流,产生强电磁力吸附衔铁202抬起,衔铁202带动控制阀杆203向上移动,控制阀杆203与内层控制套筒211接触后,继续推动内层控制套筒211克服控制套筒复位弹簧214预紧力向上运动,内层控制套筒211上设置的燃油孔与一级油路213、二级油路212错开,内层控制套筒211下端设置的三级油路控制球阀209与阀座分离,三级控制环腔207上移,此时,一级油路213、二级油路212断开,三级油路210接通,高压波动燃油经组件进油孔413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4,由于一级油路213断开,燃油依次流经一级阻尼活塞411内部油道、一级可变容积腔410、一级节流孔409、二级节流孔406、二级可变容积腔405、二级阻尼活塞415内部油道、控制环腔417、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418、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1侧面燃油孔,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411与一级节流孔409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一次吸收,通过二级节流孔406与二级阻尼活塞415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二次吸收,燃油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401侧面的燃油孔流入三级可变容积腔420,由于二级油路212断开,燃油推动三级阻尼活塞419移动,组件三级出油孔421打开,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2中三级油路210到达燃油蓄压腔14,燃油通过三级阻尼活塞419的阻尼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三次吸收。

Claims (8)

1.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油路接头、喷油器体螺母套、喷嘴螺母套、蓄压腔主体、喷油器中间块、油路控制阀组件、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控制阀组件、喷嘴组件,燃油控制阀组件内包括阀杆体,喷嘴组件内包括针阀体与喷嘴体,蓄压腔主体、喷油器中间块、燃油控制阀组件、喷嘴组件自上而下设置,阀杆体、针阀体、喷嘴体自上而下设置,蓄压腔主体的上部位于油路接头里,蓄压腔主体的下部、针阀体的上部以及喷油器中间块、阀杆体位于喷油器体螺母套里,针阀体的下部以及喷嘴体位于喷嘴螺母套里,油路控制阀组件位于蓄压腔主体里,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位于蓄压腔主体和喷油器中间块里,燃油控制阀组件与喷嘴组件依次位于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下方;油路接头里设置燃油孔,蓄压腔主体里设置燃油蓄压腔和进油道,喷油器中间块里设置回油道,喷嘴组件里设置盛油槽,燃油蓄压腔连通燃油孔,盛油槽通过进油单向阀连通进油道,盛油槽通过回油道单向阀连通回油道;
所述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包括一级阻尼活塞、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一级活塞复位弹簧、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二级阻尼活塞、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二级活塞复位弹簧、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三级阻尼活塞、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三级活塞复位弹簧、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
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自下而上布置;一级阻尼活塞位于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里,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安装在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端部,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之间安装一级活塞复位弹簧,一级阻尼活塞、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配合形成一级可变容积腔;二级阻尼活塞位于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里,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安装在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端部,二级阻尼活塞与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之间安装二级活塞复位弹簧,二级阻尼活塞、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配合形成二级可变容积腔;三级阻尼活塞位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里,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安装在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端部,三级阻尼活塞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和三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之间安装三级活塞复位弹簧,三级阻尼活塞、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配合形成三级可变容积腔;
一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设有组件进油孔,通过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连通一级可变容积腔,一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上设有一级节流孔,二级活塞阻容部件顶帽上设有二级节流孔,二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设有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设置有组件二级出油孔、组件三级出油孔,一级可变容积腔与二级可变容积腔通过右侧设置的油道连通,一级阻尼活塞、二级阻尼活塞内部设有油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油路控制阀组件包括电磁线圈、衔铁、控制阀杆、外层控制套筒、内层控制套筒、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三级油路控制球阀、弹簧座,电磁线圈位于蓄压腔主体里,电磁线圈里安装控制阀杆复位弹簧,控制阀杆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为弹簧座和衔铁,控制阀杆的顶部安装于衔铁里,内层控制套筒安装于控制阀杆的外部,外层控制套筒安装在内层控制套筒的外部,控制阀杆上套有控制套筒复位弹簧,控制套筒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外层控制套筒和内层控制套筒;控制阀杆与内层控制套筒配合形成一级控制环腔与二级控制环腔,内层控制套筒与外层控制套筒配合形成三级控制环腔,外层控制套筒上设有一级油路、二级油路、三级油路,内层控制套筒上设有燃油孔,二级油路控制球阀设置在控制阀杆下端,三级油路控制球阀设置在内层控制套筒下端,在控制套筒复位弹簧、控制阀杆复位弹簧作用下,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三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紧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一级节流孔直径大于二级节流孔直径;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的流通面积大于一级节流孔的流通面积,二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的流通面积大于二级节流孔的流通面积;一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小于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二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小于三级阻尼活塞复位弹簧的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所述燃油控制阀组件包括线圈、控制阀衔铁、阀杆、阀杆体、控制室顶帽,线圈安装在喷油器中间块里,线圈中间设置有衔铁复位弹簧,衔铁复位弹簧上方设置复位弹簧座,阀杆体里设置阀杆,阀杆顶部套有控制阀衔铁,控制阀衔铁位于衔铁复位弹簧下方,阀杆下方设置控制室顶帽,控制室顶帽与其下方的喷嘴组件形成控制室,控制室顶帽里设置进油节流孔和出油节流孔,控制室分别连通进油节流孔和出油节流孔,阀杆底部与出油节流孔之间设置球阀,进油节流孔连通盛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喷嘴组件包括针阀复位弹簧、针阀体、针阀、喷嘴体、针阀座,针阀安装于针阀体和喷嘴体里,针阀体里的针阀外部套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与喷嘴体配合形成盛油槽,在针阀复位弹簧作用下,针阀锥面处与针阀座形成密封环带,喷嘴体下端设置喷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小时,油路控制阀组件中电磁线圈不通入电流,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三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紧密配合,一级控制环腔接通一级油路,二级控制环腔、三级控制环腔未接通油路,二级油路与三级油路断开,盛油槽内燃油经回油道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经组件进油孔、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到达一级可变容积腔,一级可变容积腔内的高压波动燃油推动一级阻尼活塞左移,同时经一级节流孔流出,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节流孔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吸收,从一级节流孔流出的燃油经过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右侧设置的油道流入油路控制阀组件,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中一级油路到达燃油蓄压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当燃油压力波动较大时,油路控制阀组件中电磁线圈通入低电流,产生弱电磁力吸附衔铁抬起,衔铁带动控制阀杆向上移动,直至与内层控制套筒接触,在控制套筒复位弹簧与控制阀杆复位弹簧共同作用下,控制阀杆停止移动,一级控制环腔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一级油路断开,控制阀杆底部的二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分离,同时二级控制环腔上移,二级油路接通,内层控制套筒未移动,三级油路仍处于断开状态,高压波动燃油经组件进油孔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燃油依次经过组件进油孔、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到达一级可变容积腔,推动一级阻尼活塞左移,同时经一级节流孔流出,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节流孔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首次吸收,一级油路断开,高压波动燃油从二级节流孔流入二级可变容积腔,推动二级阻尼活塞左移,燃油依次经过二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控制环腔、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的燃油孔到达三级可变容积腔,燃油通过二级节流孔与二级阻尼活塞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再次吸收,三级可变容积腔内的燃油通过组件二级出油孔流入油路控制阀组件,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中二级油路到达燃油蓄压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当燃油压力波动更大时,油路控制阀组件中电磁线圈通入高电流,产生强电磁力吸附衔铁抬起,衔铁带动控制阀杆向上移动,控制阀杆与内层控制套筒接触后,继续推动内层控制套筒克服控制套筒复位弹簧预紧力向上运动,内层控制套筒上设置的燃油孔与一级油路、二级油路错开,内层控制套筒下端设置的三级油路控制球阀与阀座分离,三级控制环腔上移,此时,一级油路、二级油路断开,三级油路接通,高压波动燃油经组件进油孔流入阻容式压力波动抑制组件,一级油路断开,燃油依次流经一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一级可变容积腔、一级节流孔、二级节流孔、二级可变容积腔、二级阻尼活塞内部油道、控制环腔、二级阻容部件出油孔、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燃油孔,燃油通过一级阻尼活塞与一级节流孔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一次吸收,通过二级节流孔与二级阻尼活塞的节流阻容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二次吸收,燃油从三级活塞阻容部件套筒侧面的燃油孔流入三级可变容积腔,二级油路断开,燃油推动三级阻尼活塞移动,组件三级出油孔打开,通过油路控制阀组件中三级油路到达燃油蓄压腔,燃油通过三级阻尼活塞的阻尼作用实现压力波动能量的第三次吸收。
CN202310293870.1A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Active CN116006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870.1A CN116006367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870.1A CN116006367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6367A CN116006367A (zh) 2023-04-25
CN116006367B true CN116006367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02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870.1A Active CN116006367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63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3402A (en) * 1970-07-06 1971-11-30 Abex Corp Hydraulic motor drive
JP2523759B2 (ja) * 1987-02-04 1996-08-14 フエスト − アルピネ オウトモチブ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ク 燃料噴射ノズル
DE102014225347A1 (de) * 2014-12-10 2016-06-16 Robert Bosch Gmbh Kraftstoffinjektor
JP6978948B2 (ja) * 2018-01-17 2021-12-08 株式会社Soken 燃料噴射装置及び燃料噴射システム
CN114458501A (zh) * 2022-02-24 2022-05-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弹簧活塞-双节流板的压力波动吸收装置
CN114623028B (zh) * 2022-02-24 2023-02-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降低压力波动的高压共轨喷油器
CN114635817B (zh) * 2022-02-24 2023-02-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两级活塞弹簧系统的压力波动抑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6367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23028B (zh) 一种降低压力波动的高压共轨喷油器
CN104018966A (zh) 蓄压限流式电磁控制喷油器
CN115288902B (zh) 低回油量双升程可变喷油规律电控喷油器
CN104018965A (zh) 电磁控制蓄压稳压式喷油器
CN106545448B (zh) 双路进油谐振旁通式电控喷油器
CN115387944B (zh) 低回油量可变针阀开启速率电控喷油器
CN116044627B (zh) 一种多级升程实现喷油规律可变的微量回油电控喷油器
CN114151254B (zh) 压电直驱-先导双作用的双针阀喷油器
CN115387943A (zh)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多喷射模式电控喷油器
CN116006367B (zh) 一种基于双电磁阀控制实现燃油高精度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CN203892092U (zh) 蓄压限流式电磁控制喷油器
CN106762279B (zh)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谐振旁通式电控喷油器
CN110017230A (zh) 一种电液联控快速响应型高压共轨喷油器
CN106545444B (zh) 一种带有刻沟的双路进油旁通式电控喷油器
CN209781104U (zh) 一种电液联控快速响应型高压共轨喷油器
CN209604181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高压共轨喷油器
CN116025495B (zh) 一种基于多活塞弹簧系统实现稳定喷射的高压共轨喷油器
CN209781107U (zh) 一种液控共轨喷油器的衔铁
CN106762286B (zh) 一种带液力反馈的微动态回油旁通式电控喷油器
CN116006366B (zh) 一种基于阻容部件自适应调节实现燃油稳定喷射的电控喷油器
CN116044630B (zh) 一种基于多级弹簧活塞实现低压力波动的高压共轨喷油器
CN116085159B (zh) 一种基于多级自调压力耗散实现稳定喷射的共轨喷油器
CN116044629B (zh) 一种两级弹簧活塞耦合实现波动耗能的共轨喷油器
CN116044631B (zh) 一种基于多级阻容缓冲降低压力波动的电控共轨喷油器
CN116857096B (zh) 一种喷油规律可变的低回油电控喷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