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5332B -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5332B
CN116005332B CN202211609876.7A CN202211609876A CN116005332B CN 116005332 B CN116005332 B CN 116005332B CN 202211609876 A CN202211609876 A CN 202211609876A CN 116005332 B CN116005332 B CN 116005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yarn
jacquard
fab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98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5332A (zh
Inventor
李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Xiang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unn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unna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unn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98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5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5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5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5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5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旨在解决夹层织物一体编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层一、面层二以及芯层,所述芯层夹设于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均为纬编织物,并分别由纱线一和纱线二编织,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的对应位置形成有若干提花组织;提花组织处,纱线一形成编织于面层二的提花线圈一,纱线二形成编织于面层一的提花线圈二,面层一和面层二实现连接,并将中间的芯层夹设于内。本发明通过双面提花组织相互连接,不仅实现的表面提花,形成花纹,又能够实现织物各层之间的相互复合,实现一体化编织,减少了复合和印花装饰的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纬编织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夹层织物,还涉及一种夹层织物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夹层织物一般通过在布料裁切、缝纫过程中,在两层布料之间填充徐庄的限位填充物,并通过缝纫或者热压复合的方式将两层布料连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夹层复合织物。通过当中假设填充物,能够提高布料的厚度,增加其保暖效果,一般用于保暖服饰、空调被等产品当中。
目前,絮状物填充的夹层织物无法一次性织造成型,各层织物分别织造而成再相互连接,又增加了夹层织物的加工步骤。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夹层织物,该夹层织物之间采用提花线圈的结构连接,实现两层纬编织物间连接,方便织物的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层织物,包括面层一、面层二以及芯层,所述芯层夹设于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均为纬编织物,并分别由纱线一和纱线二编织,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的对应位置形成有若干提花组织;提花组织处,纱线一形成编织于面层二的提花线圈一,纱线二形成编织于面层一的提花线圈二,面层一和面层二实现连接,并将中间的芯层夹设于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还分别包括有垫纱,所述垫纱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横列处,并在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或浮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纱为锦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花位置处,面层一的纱线一和面层二的纱线二相互替换编织,提花线圈一和提花线圈二分别在面层二和面层一外侧形成花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花组织包括图形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图形部分的提花组织呈片状的连续分布,用于形成提花图案;所述连接部分的提花组织呈点状或线状的分散分布,用于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图形部分的轮廓边缘位置,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图形部分的中心位置,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相互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包括絮状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若干絮状的填充条,各填充条沿纬编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分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条为蓬松的絮状纱线,所述絮状纱线为长丝纱或短纤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的填充物为DTY。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线一为PE纤维,纱线二为莱赛尔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夹层织物的织造方法,用于编织上述的夹层织物;在织造过程中,可采用双面双提圆型纬编机编织,面层一、面层二和芯层一同编织而成,形成三层复合的夹层织物;
纬编机的两道针筒分别采用不同的纱线,第一道针筒采用纱线一,以平纹结构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一,第二道针筒采用纱线二,也以平纹结构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二,在两道针筒独立编织的位置,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相互分离;
芯层由絮状纱构成,在织物编织过程中,通过喂纱嘴送入到面层一和面层的编织位置之间,絮状纱的方向与线圈横列的方向一致;
在面层一和面层二的对应位置形成有提花组织,在提花组织处,纱线一和纱线二相互替换编织,实现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连接;
面层一和面层二当中还分别编织有垫纱,所述垫纱沿着线圈横列的方向,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之间,并在与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或浮线,通过悬弧或浮线用于阻挡线圈孔隙。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织物当中,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设置提花组织,提花组织处纱线交替编织,可将面层一和面层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将芯层夹设在内,形成复合夹层织物结构。而且,提花组织不仅实现了织物内各层相互连接,也能够通过提花形成装饰图案,减少了复合和印花装饰的工艺。
通过在面层一和面层二当中增设垫纱结构,垫纱沿着线圈横列的方向,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之间,并在与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或浮线,能够恰好阻挡在线圈的孔洞位置,起到阻挡遮蔽的作用,进而减少填充物泄料的风险。而且,垫纱的弧度形状与线圈的弧度形状产生差异,垫纱的曲率较小,能够织物在线圈横列方向起到拉伸限制作用,能够增加拉伸稳定,进而减少织物过于拉伸而产生线圈孔隙扩大以及织物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夹层织物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夹层织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夹层织物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夹层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的面层一的纬编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为面层二的纬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为面层一的纬编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的芯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层一;11、纱线一;12、提花线圈一;2、面层二;21、纱线二;22、提花线圈二;3、芯层;31、絮状纱;4、提花组织;41、连接部分;42、图形部分;5、垫纱层;51、垫纱;52、悬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夹层织物,如图1、2所示,包括面层一1、面层二2以及芯层3,其中,芯层3夹设于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形成三层夹层结构。中间的芯层3一般可填充絮状的填充物,使得织物整体呈夹絮状结构,增加织物的柔软性和蓬松性,可适用于毯子、内衣等使用环境。
该织物中,面层一1和面层二2均为纬编织物,由线圈依次穿套而形成,并且分别由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编织。具体地,可采用28针双面双提圆型纬编机编织而成。
如图5-7所示,在面层一1和面层二2的对应位置形成有提花组织4;在提花组织4处,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相互替换编织,进而实现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连接,并将两者之间的芯层3夹设于内。即:在提花组织4处,原本在面层一1当中编织的纱线一11,替换至面层二2当中,在面层二2当中形成提花线圈一12;原本在面层二2当中的纱线二21,替换至面层一1当中,在面层一1当中形成提花线圈二22。
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和颜色光泽;因此,在提花组织4处,面层二2和面层一1外侧将分别形成花纹,不仅实现了织物内各层相互连接,也能够通过提花形成装饰图案,减少了复合和印花装饰的工艺。
具体地,纱线一11可采用PE纤维,纱线二21采用莱赛尔纤维,织物的两面即可形成不同质感的状态。
该织物当中的提花组织4包括连接部分41和图形部分42,其中,连接部分41的提花组织4呈点状或线状的分散分布,如图1、5、6所示,主要起到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的连接作用;一般情况下,连接部分41的提花组织4,往往仅连续提花1-3个提花线圈,在织物表面呈现均匀分布的点状,或连接呈线状,能够对面层一1和面层之间连接,并避免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过于松散。
图形部分42的提花组织4呈片状的连续分布,如图2、7所示,具体可根据所需的花型图案,可将图形部分42编织呈所需的花纹形状。在图形部分42的轮廓边缘位置,纱线一11与纱线二21需要相互替换,能够保持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连接。图形部分42的中心位置处,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已经完成替换,纱线一11将在面层二2当中连续编织,纱线二21将在面层一1当中连续编织,两者之间不产生相互交叉,使得图形部分42的中心位置处,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处于相互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可在大片的图形部分42的中间位置,增设若干反向提花组织4,即在图形部分42的中间编织形成类似上述连接部分41的提花组织4,进而确保图形部分42位置处面层一1和面层二2的连接稳定性。
该织物中,芯层3可采用絮状的填充物,填充物为采用条状排列的填充条,填充条具有蓬松的絮状质感,并沿纬编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分布。具体地,该填充条可采用为蓬松的絮状纱31线,并且,在织物编织过程中,通过喂纱嘴送入到面层一1和面层的编织位置之间,进而能够实现芯层3的夹设,可在面层一1和面层二2编织过程中,即可将絮状纱31线送入其中,实现芯层3与面层一1、面层二2一同加工成型,优化了夹层织物中芯层3的加工工艺。
具体地,该絮状纱31线可采用长丝纱或短纤纱,能够呈现絮状蓬松的结构均可。例如,可采用天然的短纤棉纱,其具有棉絮状的质感,填充在织物芯层3当中,能够形成蓬松柔软的质感;或者也可采用DTY拉伸变形丝,具有蓬松性和良好的弹性,夹设在织物当中,也能够起到蓬松柔软的效果。
该织物的面层一1和面层二2为纬编织物,由线圈穿套而成,在线圈处形成有孔洞,即面层一1和面层二2密布细小的孔洞。而由絮状纱31线形成的填充物表面散布着细密的纤维,絮状纱31线表面的纤维可能从线圈间的孔洞当中穿过,导致织物内部的填充物产生泄料的情况。在使用或洗涤过程中,织物受到拉伸、压迫、摩擦等影响,将导致面层一1、面层二2当中线圈处产生拉扯,导致线圈孔洞扩大,将更易产生填充物泄料的情况。
进一步地,该织物的面层一1和面层二2还分别包括有垫纱层5,即在面层一1朝向芯层3的一侧位置形成垫纱层5一,在面层二2朝向芯层3的一侧位置也形成垫纱层5二,垫纱层5对线圈处的孔洞进行阻挡遮蔽,减少面层一1和面层二2上的线圈孔隙,进而能够确保对填充物的阻挡,减少填充物产生泄料的缺陷。
如图3、4所示,该垫纱层5为垫纱51,对应的垫纱51分别编织在对应的面层当中,其中,在面层一1当中编织垫纱51一,面层二2当中编织垫纱51二。两层当中的垫纱51均可采用锦纶,或者也可采用其他纤维材料,能够实现垫纱51的作用即可。
如图5、6所示,垫纱51沿着线圈横列的方向,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之间,并在与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52或浮线。垫纱51上的悬弧52或浮线,能够恰好阻挡在线圈的孔洞位置,起到阻挡遮蔽的作用,进而减少填充物泄料的风险。而且,垫纱51的弧度形状与线圈的弧度形状产生差异,线圈的曲率更大,垫纱51的曲率较小,能够织物在线圈横列方向起到拉伸限制作用,能够增加拉伸稳定,进而减少织物过于拉伸而产生线圈孔隙扩大以及织物变形的问题。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夹层织物的织造方法,该夹层织物如上述实施例所示,在织造过程中,可采用28针双面双提圆型纬编机编织而成,面层一1、面层二2和芯层3一同编织而成,形成三层复合的夹层织物。
纬编机的两道针筒分别采用不同的纱线,其中一道针筒采用纱线一11,以平纹结构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一1;另一道针筒采用纱线二21,也以平纹结构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二2。在两道针筒独立编织的位置,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分离。
芯层3采用絮状纱31构成,在织物编织过程中,通过喂纱嘴送入到面层一1和面层的编织位置之间,实现芯层3与面层一1、面层二2同步生产编织。絮状纱31的方向与线圈横列的方向一致。
在面层一1和面层二2的对应位置形成有提花组织4;在提花组织4处,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相互替换编织,进而实现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连接,并将两者之间的芯层3夹设于内。
即:在提花组织4处,原本在面层一1当中编织的纱线一11,替换至面层二2当中,在面层二2当中形成提花线圈一12;原本在面层二2当中的纱线二21,替换至面层一1当中,在面层一1当中形成提花线圈二22。同时实现织物表面的提花以及两层面层之间相互连接。
在面层一1和面层二2编织过程中,当中的垫纱51同步编织于线圈之间,垫纱51沿着线圈横列的方向,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之间,并在与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52或浮线,通过悬弧52或浮线能够阻挡线圈孔隙,并提高织物的横向拉伸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夹层织物毯,由上述实施例中的夹层织物制成,该夹层织物在编织过程中,根据夹层织物毯的形状,在夹层织物上编织,形成对应的提花花型图案。
夹层织物在编织完成后,根据夹层织物被的形状进行裁剪,并在夹层织物的边缘位置加工形成包边,即可得到夹层织物毯。该夹层织物毯加工简单,减少了夹层填充,两侧面层连接以及面层图案印花等步骤,方便夹层织物毯的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一(1)、面层二(2)以及芯层(3),所述芯层(3)夹设于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所述面层一(1)和面层二(2)均为纬编织物,并分别由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编织,纬编机的第一道针筒采用纱线一(11),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一(1),第二道针筒采用纱线二(21),也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二(2),在两道针筒独立编织的位置,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分离;
所述面层一(1)和面层二(2)的对应位置形成有若干提花组织(4);提花组织(4)处,面层一(1)的纱线一(11)和面层二(2)的纱线二(21)相互替换编织,纱线一(11)形成编织于面层二(2)的提花线圈一(12),纱线二(21)形成编织于面层一(1)的提花线圈二(22),面层一(1)和面层二(2)实现连接,并将中间的芯层(3)夹设于内,提花线圈一(12)和提花线圈二(22)分别在面层二(2)和面层一(1)外侧形成花纹;
所述提花组织(4)包括图形部分(42)和连接部分(41),所述图形部分(42)的提花组织(4)呈片状的连续分布,用于形成提花图案;所述连接部分(41)的提花组织(4)呈点状或线状的分散分布,用于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一(1)和面层二(2)还分别包括有垫纱(51),所述垫纱(51)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横列处,并在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52)或浮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纱(51)为锦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部分(42)的轮廓边缘位置,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图形部分(42)的中心位置,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包括絮状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若干絮状的填充条,各填充条沿纬编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条为蓬松的絮状纱(31)线,所述絮状纱(31)线为长丝纱或短纤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的填充物为DTY;所述纱线一(11)为PE纤维,纱线二(21)为莱赛尔纤维。
8.一种夹层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夹层织物;在织造过程中,可采用双面双提圆型纬编机编织,面层一(1)、面层二(2)和芯层(3)一同编织而成,形成夹层织物;
纬编机的两道针筒分别采用不同的纱线,第一道针筒采用纱线一(11),以平纹结构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一(1),第二道针筒采用纱线二(21),也以平纹结构独立编织形成面层二(2),在两道针筒独立编织的位置,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分离;
芯层(3)由絮状纱(31)构成,在织物编织过程中,通过喂纱嘴送入到面层一(1)和面层的编织位置之间,絮状纱(31)的方向与线圈横列的方向一致;
在面层一(1)和面层二(2)的对应位置形成有提花组织(4),在提花组织(4)处,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相互替换编织,实现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连接;
面层一(1)和面层二(2)当中还分别编织有垫纱(51),所述垫纱(51)沿着线圈横列的方向,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之间,并在与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52)或浮线,通过悬弧(52)或浮线用于阻挡线圈孔隙。
CN202211609876.7A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Active CN116005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9876.7A CN116005332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9876.7A CN116005332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5332A CN116005332A (zh) 2023-04-25
CN116005332B true CN116005332B (zh) 2024-05-28

Family

ID=8602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9876.7A Active CN116005332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533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20181D0 (en) * 2002-08-30 2002-10-09 Monarch Knitting Machinery Uk Weft knitted spacer fabrics
JP3200193U (ja) * 2015-07-17 2015-10-08 株式会社ニシムラ ジャカード織りネクタイ生地による洋服
CN113718415A (zh) * 2021-08-06 2021-11-30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单面结构效应的三明治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3969456A (zh) * 2021-11-09 2022-01-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15161859A (zh) * 2022-06-29 2022-10-11 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 双面电脑提花针织机编织多色提花立体面料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20181D0 (en) * 2002-08-30 2002-10-09 Monarch Knitting Machinery Uk Weft knitted spacer fabrics
JP3200193U (ja) * 2015-07-17 2015-10-08 株式会社ニシムラ ジャカード織りネクタイ生地による洋服
CN113718415A (zh) * 2021-08-06 2021-11-30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单面结构效应的三明治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3969456A (zh) * 2021-11-09 2022-01-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肌理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15161859A (zh) * 2022-06-29 2022-10-11 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 双面电脑提花针织机编织多色提花立体面料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5332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5916A (zh)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09137247B (zh) 网孔内具有中线的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63287A (zh) 一种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CN112725993A (zh) 一种空三提多层针织面料及编织方法、针织鞋面
CN217622615U (zh) 透气型复合坯布
CN116005332B (zh)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217757842U (zh) 一种轻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CN110699841A (zh) 一种puff结构三色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5161859A (zh) 双面电脑提花针织机编织多色提花立体面料工艺
CN216585461U (zh) 一种双面织物
CN215856612U (zh) 一种空三提多层针织面料及针织鞋面
CN214004976U (zh) 一种轻薄超柔的菱形网、婚纱装饰材料及刺绣底网
CN213172771U (zh) 一种弹性梭织面料
CN112921490B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编织多色多层次提花面料的工艺及面料
CN211227531U (zh) 一种多层结构的纺织品
CN221608475U (zh) 用于装饰原纸的造纸毛毯
CN213861082U (zh) 一种保暖绣花面料
CN220300978U (zh) 一种远红外自发热蓄热面料
CN218580199U (zh) 一种花纹面料结构
CN219568186U (zh) 一种多层立体褶皱织物
CN217917140U (zh) 一种人造丝加捻双面布
CN216585459U (zh) 一种设置有空气层的双面织物
CN214168267U (zh) 一种单面毛圈梭织面料
CN217968749U (zh) 超纤纤维直贡呢
CN218436110U (zh) 一种挺括滑爽弹性针织衬衫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24

Address after: Room 101, 1st Floor, No. 15 Fuming Road, Lihai Street, Yuecheng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Patentee after: SHAOXING XIANGM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76 Shuguang Road,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Patentee before: Shaoxing Shunnan Text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