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7971A -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7971A
CN115997971A CN202111228143.4A CN202111228143A CN115997971A CN 115997971 A CN115997971 A CN 115997971A CN 202111228143 A CN202111228143 A CN 202111228143A CN 115997971 A CN115997971 A CN 115997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core
heating element
atomizing
liquid
electrod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8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川
杨豪
谢许山
雷桂林
汪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81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7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7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7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包括:基座、导液件以及发热元件;其中,基座具有雾化腔;导液件呈弧形且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流;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导液件,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该雾化芯能够有效避免导液件上形成液膜,导致抽吸漏液问题的发生。

Description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芯是一种用于在通电时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用户食用的气溶胶的装置。
目前,雾化芯一般具有雾化腔,雾化腔内设置有导液棉,以对进入雾化腔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液。然而,现有雾化芯,其雾化腔内较易形成液膜,导致抽吸漏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能够解决现有雾化芯的雾化腔内较易形成液膜,导致抽吸漏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基座、导液件以及发热元件;其中,基座具有雾化腔;导液件呈弧形且设置于雾化腔内,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流;发热元件设置于导液件,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
其中,还包括电极引线;电极引线抵接于发热元件并与发热元件电连接。
其中,电极引线包括抵接部和延伸部,延伸部是抵接部的延伸;延伸部与基座固定。
其中,还包括电极引线;电极引线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部和延伸部;其中,抵接部抵接于发热元件并与发热元件电连接;延伸部与基座固定。
其中,抵接部与延伸部轴向连接且呈直线型。
其中,电极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正极引线的抵接部和负极引线的抵接部分别与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电连接且抵接,以分别支撑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其中,基座还具有与雾化腔连通的出气口;正极引线的抵接部和负极引线的抵接部沿垂直于雾化芯的出气路径的方向位于出气口的两侧。
其中,发热元件沿雾化芯的出气路径方向呈弧形;正极引线的抵接部弯折呈第一弧形部,负极引线的抵接部弯折呈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分别沿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延伸且抵接。
其中,基座还具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位于出气口的相对两侧,正极引线的延伸部和负极引线的延伸部分别穿设于两个固定孔内,以与基座固定。
其中,基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其中,第一座体开设有第一凹槽;导液件和发热元件设置于第一凹槽内;且出气口和固定孔开设于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与第一座体配合形成雾化腔。
其中,第二座体朝向第一座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与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抵接,且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导液件的厚度。
其中,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与导液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对应设置。
其中,第二座体朝向第一座体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与发热元件相对设置,以防止发热元件凸起。
其中,固定部包括:第一延伸壁,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中间位置,且沿雾化芯的出气路径方向延伸。
其中,固定部包括若干凸块,若干凸块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发热元件抵接。
其中,固定部靠近发热元件的一侧表面的弧度与发热元件的弧度匹配。
其中,导液件为弧形导液棉;发热元件为弧形金属发热网。
其中,导液件的弧度的范围为20°-5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壳体和雾化芯;其中,雾化芯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该雾化芯为上述所涉及的雾化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所涉及的雾化器以及电源组件;其中,电源组件与雾化器连接,用于向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通过设置基座和导液件,将导液件设置于基座的雾化腔内,以通过导液件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流;并将导液件设置成弧形,相比于闭环状的导液件,能够有效避免导液件上形成液膜,导致抽吸漏液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设置发热元件,将发热元件设置于导液件上,以通过发热元件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拆解图;
图5a为图4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除第一密封件外的整体示意图;
图5b为图5a所示雾化芯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导液件、发热元件以及电极引线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觉下第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觉下第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的受力部位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对应的发热元件受力后的形变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的受力部位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对应的发热元件受力后的形变图;
图15a为图4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图4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透视图;
图15c为图15b所示雾化芯的B-B向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拆解图;
图17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6所示雾化器中雾化芯的拆解示意图;
图17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6所示雾化器中雾化芯的拆解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导液件、发热元件以及电极引线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的俯视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固定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固定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固定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固定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倾斜放置时液面与进液孔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25a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拆解图;
图25b为图25a所示雾化器的B-B向剖视图;
图26为图25b所示雾化器中雾化芯的整体示意图;
图27a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B-B向剖视图;
图27b为图27a所示雾化器中雾化芯的整体示意图;
图28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b为图28a所示雾化器的B-B向剖视图;
图28c为图28b所示雾化器中雾化芯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子雾化装置100;雾化器101/101a;壳体10a;吸嘴11;出气通道12;雾化芯20;储液腔201a;电源组件102;
第一种雾化芯20a;底座21、基座22、雾化腔220;第一座体221、出线孔2211;第一凹槽2212;第一进液孔2213;出气口2214;第一吸液槽2215;定位柱2216;定位孔2217;固定孔2218;第二座体222;第一侧壁2221;第二侧壁2222;第二凹槽2223;第二吸液槽2224;第三吸液槽2225;换气槽2226;减材槽2227;导液件23、发热元件24、发热体241;第一引脚242;第二引脚243;电极引线25a;正极引线251a、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正极引线的引线部2512a;负极引线252a;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负极引线的引线部2522a;
第二种雾化芯20b;第一密封件26a;第二进液孔261;换气孔262;注液口钢圈27;吸嘴盖28;第二密封件29;第三密封件30;顶针31;磁铁32;
第三种雾化芯20c;电极引线25b;正极引线251b、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b、正极引线的引线部2512b;负极引线252b;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b;负极引线的引线部2522b;正极引线的延伸部253;负极引线的延伸部254;
雾化器101b;第四种雾化芯20d;固定部33;第一延伸壁33a;第二延伸壁33b;第一通孔331b;第三延伸壁33c;第二通孔331c;凸块33d;
雾化器101c;雾化芯20e;进液孔34;储液腔的底面D;储液腔的底面的最高位置E;进液孔的最低位置F;套设部200a;雾化部200b;凹槽35;连通孔36;第一连通孔36a;第二连通孔36b;第三连通孔36c;
雾化器101d/101e;壳体10b;雾化芯20f/20g;套设部200c;雾化部200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可用于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形成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其中,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为植物草叶类基质或膏状基质等。具体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器101和电源组件102。
其中,雾化器101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雾化、电子雾化领域等。该雾化器101具体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形成气溶胶。具体的,雾化器101可为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器101,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实施例中关于雾化器10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下文。
电源组件102与雾化器101连接,用于向雾化器101供电。其中,雾化器101与电源组件102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以方便更换雾化器101,提高电源组件102的利用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组件102与雾化器101也可以是一体设置,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请参考图2至图4,其中,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A-A向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器101a,该雾化器101a包括:壳体10a和雾化芯20。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0a具有容置腔,雾化芯20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与壳体10a的内壁面配合形成储液腔201a,储液腔201a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在具体实施例中,雾化芯20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来自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形成气溶胶。具体的,参见图3,壳体10a还包括吸嘴11和出气通道12;其中,吸嘴11可沿雾化器101a的长度方向形成于雾化器101a的上方;出气通道12连通吸嘴11和雾化芯20,气溶胶产生基质经雾化后的气溶胶通过出气通道12从吸嘴11流出,以供用户抽吸。其中,雾化芯20可为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芯,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相关文字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5b,其中,图5a为图4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除第一密封件外的整体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雾化芯的B-B向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一种雾化芯20a,该雾化芯20a包括底座21、设置于底座21上的基座22、导液件23、发热元件24以及电极引线25a。
其中,如图5b所示,底座21具有收容槽,基座22嵌设于底座21的收容槽内,且基座22形成有雾化腔220和与雾化腔220连通的第一进液孔2213,气溶胶产生基质具体通过第一进液孔2213进入雾化腔220;在一实施方式中,基座22上开设有一个第一进液孔2213,且该第一进液孔2213形成于基座22的一侧面,即该第一进液孔2213与壳体10a的一侧面相对,以实现雾化芯20a的侧面单向进液,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基座22上也可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液孔2213,多个第一进液孔2213可与壳体10a的一侧面相对。导液件23设置于雾化腔220内,用于对从第一进液孔2213进入雾化腔220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流;发热元件24设置于导液件23背离第一进液孔2213的一侧表面,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电极引线25a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部和引线部;在一实施方式中,抵接部是引线部的延伸。其中,电极引线25a的抵接部与发热元件24电连接并固定发热元件24于导液件23,以提高二者的贴合度,避免发生发热元件24干烧的问题;引线部与抵接部的一端连接,用于与电源组件102连接。
其中,鉴于雾化腔220的周向方向均设置导液件23,即导液件23呈闭环状,在导液件23的尺寸较小时,导液件23上易形成液膜,导致抽吸漏液的问题。为此,导液件23可呈弧形,导液件23的弧度范围可为20°-55°。其中,导液件23具体可为弧形吸液棉。发热元件24可为弧形金属发热网,且弧形吸液棉和弧形金属发热网的弧度一致,以便于二者完全贴合,减少发热元件24干烧问题的发生几率。
其中,如图4所示,基座22包括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呈弧形结构,且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可拆卸式连接并配合形成雾化腔220。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体22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座体221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卡接部;第一安装部嵌设于收容槽内,以与底座21安装固定;且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出线孔2211,以供电极引线25a穿出。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安装部一体成型,且第一卡接部朝向第二座体22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212,第二座体222与第一座体221的第一凹槽2212配合形成雾化腔220。
其中,第一凹槽2212可为弧形槽,第一进液孔2213具体开设于第一凹槽2212的底壁。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导液件23、发热元件24以及电极引线25a设置于第一凹槽2212内的结构示意图。导液件23与第一凹槽2212的底壁贴合设置并覆盖第一进液孔2213,以将第一进液孔2213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导流至导液件23背离第一进液孔2213的一侧。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液孔2213与发热元件24的高温区重叠;即,发热元件24的高温区沿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的层叠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进液孔2213所在的区域,以提高雾化量。其中,发热元件24的高温区指发热元件24的中间区域,该高温区所对应的温度大于等于24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孔2213的面积大于等于发热元件24的高温区的面积,且发热元件24的高温区沿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的层叠方向上的投影全部位于第一进液孔2213所在的区域;且经实验证明,第一进液孔2213是气溶胶产生基质最密集的地方,因此,在第一进液孔2213所在的位置保持高温有利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从而充足产生雾化量。
进一步地,参见图6或图7,第一卡接部上还开设有出气口2214,该出气口2214与第一凹槽2212连通,并具体位于第一凹槽2212的一侧壁。在具体实施例中,雾化腔220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具体通过该出气口2214流出。其中,该出气口2214可沿雾化芯22a的出气路径C方向设置于第一凹槽2212的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6或图7所示,第一安装部朝向第二座体22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吸液槽2215,若干第一吸液槽2215与雾化腔220的底部连通,且若干第一吸液槽2215具体可位于第一凹槽2212背离出气口2214的一侧,以通过毛细作用力将从雾化腔220的底部流出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引流至第一吸液槽2215内,避免发生漏液问题。其中,第一吸液槽2215可朝向背离出气口2214的方向延伸,且若干第一吸液槽2215可沿第一座体22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所涉及的实施例中,雾化腔220的底部具体是指图3所示方位的雾化腔220的下方;雾化腔220的侧壁具体指图3所示方位的雾化腔220的左右两侧。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觉下第二座体22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座体222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二安装部嵌设于收容槽内,以与底座21安装固定。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安装部一体成型,且第二卡接部朝向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且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与第二卡接部界定出第二凹槽2223,第二凹槽2223为弧形槽。在第二座体222与第一座体221连接固定之后,第一侧壁2221与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抵接,第二侧壁2222与发热元件24的第二侧边抵接,以通过第二座体222将发热元件24两边缘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固定于导液件23,避免导液件23与发热元件24脱离,发生发热元件24干烧,产生抽吸焦味的问题。其中,可参阅图7,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沿第一座体221的周向方向分别位于出气口2214的两侧,此时,第二座体222的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也沿第一座体221的周向方向位于出气口2214的两侧,以从出气口2214的两侧固定发热元件24,从而在固定发热元件24的同时,避免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对雾化腔220内的抽吸气流造成阻挡。
进一步地,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与导热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对应设置,以在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固定发热元件24于导液件23的同时,避免导液件23的两侧壁凸起。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2221和/或第二侧壁2222与第一凹槽2212的底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发热元件24的厚度,以保证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完全贴合。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朝向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还开设有若干第二吸液槽2224,若干第二吸液槽2224也与雾化腔220的底部连通,且若干第二吸液槽2224沿第二安装部与第二卡扣部的连接方向位于第二凹槽2223的底部并与若干第一吸液槽2215相对设置,以通过毛细作用力将从雾化腔220的底部流出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引流至该第二吸液槽2224进行存储,从而进一步降低发生漏液问题的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座体222的第二卡接部朝向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还开设有若干第三吸液槽2225,若干第三吸液槽2225设置于第一侧壁2221背离第二侧壁2222的一侧,和/或设置于第二侧壁2222背离第一侧壁2221的一侧,即若干第三吸液槽2225设置于第二凹槽2223的一侧和/或两侧,以通过毛细作用力将从雾化腔220的侧壁流出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引流至第三吸液槽2225进行存储,避免雾化腔220的侧壁发生漏液问题。雾化腔220的侧壁具体指图3所示方位的雾化腔220的左右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觉下第二座体22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座体222的第二安装部背离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还形成有换气槽2226。换气槽2226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部朝向第二卡接部的一侧表面(以下定义为第一表面)连通,换气槽2226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部背离第二卡接部的一侧表面(以下定义为第二表面)连通。其中,该换气槽2226具体可呈弯折状,且换气槽2226沿其换气路径,距离第一端较近的部分换气槽2226的宽度可大于距离第一端较远的换气槽2226的宽度,以避免形成液膜。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背离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与底座21的容置槽的内侧壁贴合,以配合形成直液式换气通道,从而利用该直液式换气通道控制储液腔201a内的压力平衡,避免出现储液腔201a因压力小于大气压而无法下液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该直液式换气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表面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表面连通。在一替代实施例中,该直液式换气通道也可以为贯穿第二安装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
请继续参阅图9,该第二卡接部背离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还开设有减材槽2227,以通过该减材槽2227控制第二卡接部的壁厚,防止第二卡接部变形。具体的,减材槽2227沿第二卡接部的周向方向,即弧度方向延伸;且若干减材槽2227沿第二座体222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阅上述图6,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柱2216;两个定位柱2216分别位于第一吸液槽2215的两侧;参阅图8,第二安装部对应定位柱2216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定位孔2217;在具体装配过程中,第一座体221上的两个定位柱2216分别插入第二座体222上的两个定位孔2217,以对第一座体221与第二座体22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防止二者方式相对位移,从而影响雾化腔220的密封性以及第二座体222对发热元件24的固定效果。
在一可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21的第一卡接部朝向第二座体222的一侧表面可设置有两个卡扣,两个卡扣分别位于第一凹槽2212的两侧边缘,第二座体222的第二卡接部对应卡扣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卡扣孔。在具体装配过程中,第一座体221的两个卡扣分别与第二座体222上的两个卡扣孔卡合,以在实现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连接的同时,使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紧紧抵接于发热元件24,以对发热元件24进行固定,并连接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
其中,卡扣和定位柱2216也可设置于第二座体222上,卡扣孔和定位孔2217设置于第一壳体上;或者,卡扣和定位柱2216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壳体,另一个设置于第二座体222,卡扣和定位柱2216对应的卡扣孔和定位孔2217设置于另一壳体上。
参阅图7和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24的结构示意图;发热元件24包括发热体241和连接发热体241的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发热体241用于在通电时发热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分别位于发热体241的两侧,并形成发热元件24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其中,发热元件24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分别与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邻设置。电极引线25a具体包括正极引线251a和负极引线252a;其中,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与第一引脚242电连接且抵接,以固定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于导液件23;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与第二引脚243电连接且抵接,以固定发热元件24的第二引脚243于导液件23,进而防止发热元件24脱离导液件23,出现发热元件24干烧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发热元件24安装于第一凹槽2212后,第一引脚242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靠近出气口2214的一侧,第二引脚243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远离出气口2214的一侧。此时,与第一引脚242抵接的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靠近出气口2214的一侧,与第二引脚243抵接的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远离出气口2214的一侧,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在一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引脚242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远离出气口2214的一侧,第二引脚243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靠近出气口2214的一侧。此时,与第一引脚242抵接的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远离出气口2214的一侧,与第二引脚243抵接的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沿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位于发热体241靠近出气口2214的一侧。
其中,通过电极引线25a固定发热元件24于导液件23,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之间的贴合度,从而减少发热元件24干烧,产生抽吸焦味的问题的发生概率;且相比于采用其它固定件固定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的方式,电极引线25a对气流的抽吸阻力造成的影响较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涉及的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具体指发热体241的区别于与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连接的两侧边。
其中,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和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分别沿着发热元件24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延伸,且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尽可能地保证发热元件24的各个位置均匀受力。进一步地,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和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相互平行。
其中,发热体241、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沿垂直于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均呈弧形,以更好地与导液件23接触。在该实施例中,可继续参阅图7,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弯折成第一弧形部,该第一弧形部沿第一引脚242延伸并与第一引脚242抵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正极引线251a与第一引脚242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与导液件23更好地接触。具体的,第一弧形部的弧度与第一引脚242的弧度匹配,以保证二者能够完全贴合。
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弯折成第二弧形部,第二弧形部沿第二引脚243延伸并与第二引脚243抵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负极引线252a与第二引脚243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发热元件24的第二引脚243与导液件23更好地接触。具体的,第二弧形部的弧度与第二引脚243的弧度匹配,以保证二者能够完全贴合。
其中,正极引线的引线部2512a相对于第一弧形部弯折并向雾化腔220背离出气口2214的方向延伸。负极引线的引线部2522a相对于第二弧形部弯折并向雾化腔220背离出气口2214的方向延伸。且正极引线251a的弯折处和负极引线252a的弯折处位于发热元件24的两个对角处;即,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a和正极引线的引线部2512a的连接处与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a和负极引线的引线部2522a的连接处位于发热元件24的两个对角处,以进一步加强电极引线25a对发热元件24的固定作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正极引线的引线部2512a位于发热元件24的第二侧边背离第一侧边的一侧;负极引线的引线部2522a位于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背离第二侧边的一侧。在一替代实施例中,正极引线的引线部2512a也可以位于发热元件24的第一侧边背离第二侧边的一侧;负极引线的引线部2522a也可以位于发热元件24的的第二侧边背离第一侧边的一侧。
请参阅图11至图14,其中,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24的受力部位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对应的发热元件24受力后的形变图;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元件24的受力部位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对应的发热元件24受力后的形变图;图中的位置C1/C2、位置D1/D2、位置E2、位置F2分别指第二引脚243、第一引脚242以及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受力位置。由图12和图14对比可知,在受力面上施加均匀分布的正应力F’,比如受力面上受到的合力为1N,图11所对应的发热元件24的最大中心变形量为2.83e-7,图13所对应的发热元件24的最大中心变形量为3.3981e-8;由此可见,图13所对应的发热元件24的中心变形量要比图11所对应的发热元件24的中心变形量小一个数量级。因此采用正极引线251a、负极引线252a分别固定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以及采用第二座体222固定发热元件24的区别于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能够使发热元件24更好地贴合导液件23。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20a,通过设置基座22和导液件23,将导液件23设置于基座22的雾化腔220内,以通过导液件23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流;同时,通过设置发热元件24,将发热元件24设置于导液件23上,以通过发热元件24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另外,通过设置电极引线25a,使电极引线25a与发热元件24电连接并固定发热元件24于导液件23;其中,通过电极引线25a固定发热元件24于导液件23,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发热元件24与导液件23之间的贴合度,从而减少发热元件24干烧,产生抽吸焦味的问题的发生概率;且相比于其它固定件,电极引线25a对气流的抽吸阻力造成的影响较小。同时,通过使第二座体222的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挤压发热元件24的两侧边缘,并使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沿垂直于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设置于出气口2214的两侧,不仅能够更好地将发热元件24固定于导液件23,且能够避免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对气流造成阻碍。
为了提高雾化腔220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15a至图15c,其中,图15a为图4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5b为图4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的透视图;图15c为图15b所示雾化芯的B-B向剖视图;提供第二种雾化芯20b,与上述图5a至图14所对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雾化芯20a不同的是:该第二种雾化芯20b还包括第一密封件26a,该第一密封件26a套设于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的外侧,以密封件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之间的缝隙,进而密封二者围设形成的雾化腔220。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0a具体套设于底座21和第一密封件26a的外侧,且壳体10a与第一密封件26a的部分间隔设置以配合形成储液腔201a;且第一密封件26a对应第一进液孔2213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二进液孔261,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具体通过第二进液孔261、第一进液孔2213进入雾化腔220,然后利用导液件23对其进行导流。
具体的,如图15a所示,第一密封件26a对应直液式换气通道的端口的位置还开设有换气孔262,换气孔262对应储液腔201a设置,储液腔201a通过该换气孔262和直液式换气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实现储液腔201a的换气功能,控制储液腔201a内的气压。
在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雾化器101a还包括注液口钢圈27、吸嘴盖28、第二密封件29、第三密封件30、两个顶针31以及磁铁32。其中,注液口钢圈27套设于第一密封件26a的注液口,第二密封件29与注液口钢圈27套设;吸嘴盖28盖设于第一密封件26a的背离底座21的一端,并形成有与出气口2214连通的抽吸口;雾化腔220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通过出气口2214抽吸至抽吸口,以进入用户的口腔。两个顶针31嵌设于底座21内并分别与正极引线251a和负极引线252a连接,以在两个顶针31分别与电源组件102的正极和负极电接触时,将正极引线251a和负极引线252a与电源组件102电连接。磁体32嵌设于底座21内,并位于底座21背离基座22的一侧表面,用于与主机安装固定。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1a的具体装配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将出厂初始平整的发热元件24放置于发热元件24成型治具内,并将压头压在发热元件24上使其变形为弧形,发热元件24的弧度R可为7-10mm,弧长可为5-7毫米;具体的,发热元件24的弧度可为9毫米,弧长可为6.4mm。同时将正极引线251a和负极引线252a按照预设形状进行弯折;然后将导液件23放入第一凹槽2212内,再将发热元件24放置于导液件23上;之后,将第二座体222和第一座体221利用卡扣和定位柱2216进行固定装配;将第一密封件26a套设在以上装配好的组件的外侧;之后,将顶针31、磁铁32装配于底座21上,并与以上形成的组件装配;最后将壳体10a、注液口钢圈27、吸嘴盖28、第二密封件29、第三密封件30与以上组件装配,以完成装配。其中,第一密封件26a、第二密封件29以及第三密封件30可为硅胶或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硅胶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20b,相比于第一种雾化芯20a,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一密封件26a,能够更好地密封雾化腔220,以避免出现雾化腔220漏液,导致其它电子器件损坏的问题发生。另外,该第二种雾化芯20b所对应的雾化器101a能够在不改变导液件23和发热元件24的材料的基础上,简化装配工序并提升导液件23的装配一致性。
请参阅图16至图17b;其中,图1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拆解图;图17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6所示雾化器101b中雾化芯20c的拆解示意图;图17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6所示雾化器101b中雾化芯20c的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三种雾化芯20c,与上述两种雾化芯20a/20b不同的是:该第三种雾化芯20c的电极引线25b进一步与基座22固定,以加强电极引线25b对发热元件24的支撑作用,防止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该实施例多对应的雾化器101b的结构具体可参见图16。
具体的,请参阅图17a至图18,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导液件23、发热元件24以及电极引线25b设置于第一凹槽2212内的结构示意图。电极引线25b还包括与抵接部连接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可与抵接部背离引线部的一端连接,且呈直线型,并与基座22固定连接。具体的,正极引线的延伸部253连接于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b背离其引线部2512b的一端;负极引线的延伸部254连接于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b背离其引线部2522b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基座22上开设有两个固定孔2218,正极引线的延伸部253和负极引线的延伸部254分别穿设于两个固定孔2218内,以与基座22固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延伸部为抵接部的延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延伸部还可与抵接部的其它位置连接,比如抵接部的中间位置,且该延伸部还可通过焊接、卡扣等方式与基座22固定,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8,与上述两种雾化芯20a/20b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b和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b沿垂直于雾化芯20c的出气路径C的方向位于出气口2214的两侧,且两个固定孔2218具体开设于第一座体221上,且沿垂直于雾化芯20c的出气路径C的方向位于出气口2214的两侧。
同时,如图17b所示,发热元件24沿雾化芯20c的出气路径C的方向弯折呈弧形,即发热元件24的发热体241、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均沿雾化芯20c的出气路径C的方向弯折呈弧形。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b弯折呈第一弧形部,第一弧形部沿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延伸且抵接,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b弯折呈第二弧形部,第二弧形部沿发热元件24的第二引脚243延伸且抵接,以通过弧形应力加强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与导液件23之间的贴合度,并阻碍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
其中,在导液件23和发热元件24装配完成之后,由于导液件23会给予发热元件24一朝向发热元件24的应力,迫使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20c,不仅弧形的发热元件24本身能够提供抗弯扭矩,且与发热元件24的第一引脚242和第二引脚243抵接的电极引线25b的弧形抵接部以及电极引线25b的延伸部与基座22的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向发热元件24提供一定的反向力矩,从而能够进一步阻碍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雾化芯20c,与上述两种雾化芯20a/20b相比,通过将电极引线25b进一步与基座22固定,能够有效提高发热元件24的抗弯扭矩;同时,通过进一步将正极引线的抵接部2511b和负极引线的抵接部2521b分别沿垂直于雾化芯20c的出气路径C方向设置于出气口2214的两侧,能够进一步避免电极引线25b对气流造成阻碍。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的俯视图;为了防止发热元件24除边缘位置的其它位置发生凸起变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第四种雾化芯20d,与上述三种雾化芯20a/20b/20c不同的是,该第四种雾化芯20d还包括固定部33,该固定部33与发热元件24除边缘位置的其它位置相对设置,以防止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固定部33与发热元件24不接触,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减少发热元件24的温度对固定部33的影响。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固定部33与发热元件24接触,以支撑、限位发热元件24,防止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
其中,固定部33靠近发热元件24的一侧面的弧度与对应位置处的发热元件24的弧度匹配,从而能够进一步阻碍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3设置于第二座体222的中间部分;其中,第二座体222的中间部分指第二座体222的区别于其端部(或边缘)的位置。这样能够在发热元件24和导液件23的两侧边分别夹持于基座22后,通过固定部33对发热元件24的中间部分进行限位,防止发热元件24除两侧边外的中间部分凸起,导致变形的问题发生。
其中,固定部33具体形成于第二座体222朝向第一座体221的一侧表面,且位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之间。在该实施例中,固定部33可与第二座体222一体成型,且第二座体222、发热元件24以及电极引线25b之间的设置方式具体可参见图17a至图18以及对应的文字描述,以下实施例以此为例。当然,固定部33也可形成与第一座体221上,且朝向发热元件24弯折,以与发热元件24抵接,电极引线25b和/或第二座体222的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也可沿雾化芯的出气路径C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0,图20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雾化芯20d的第二座体222的结构示意图;固定部3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延伸壁33a,至少一个第一延伸壁33a位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之间,且在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之间间隔设置;其中,每一第一延伸璧33a沿平行于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延伸;当然,也可与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此时,可在第一延伸壁33a上沿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开设通孔,以供气流通过,避免对气流造成阻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延伸壁33a的数量为一,且该第一延伸壁33a位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的中间位置。具体的,该第一延伸壁33a可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平行设置,并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配合形成两个与出气口2214连通的出气通道;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221、第一延伸壁33a和第二侧壁2222呈“三”字型分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延伸壁33a与发热元件24不接触,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减少发热元件24的温度对第一延伸壁33a的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1,图2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雾化芯20d的第二座体222的结构示意图;固定部33还包括第二延伸壁33b,第二延伸壁33b与第一延伸壁33a交叉设置,且第二延伸壁33b沿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31b,以供气流通过,避免对气流造成阻碍。具体的,第二延伸壁33b与第一延伸壁33a呈“十”字状分布。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31b均匀分布于第一延伸壁33a的两侧。
具体的,第二延伸壁33b沿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31b,两个第一通孔331b分别位于第一延伸壁33a的两侧。第一延伸壁33a和/或第二延伸壁33b靠近发热元件24的一侧面的弧度与发热元件24的弧度匹配,从而能够进一步阻碍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延伸壁33a和第二延伸壁33b均与发热元件24不接触,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减少发热元件24的温度对第一延伸壁33a和第二延伸壁33b的影响。
在又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2,图2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雾化芯20d的第二座体222的结构示意图。固定部33包括多个第三延伸壁33c,多个第三延伸壁33c沿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第三延伸壁33c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31c,以供气流通过,避免对气流造成阻碍。具体的,多个第三延伸壁33c相互平行。
具体的,如图22所示,每一第三延伸壁33c沿垂直于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延伸,且分别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抵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延伸壁33c的数量可为三个,三个第三延伸壁33c呈“三”字型分布。当然,每一第三延伸壁33c也可呈一角度倾斜设置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之间,该角度具体可为30-60度。
第三延伸壁33c靠近发热元件24的一侧面的弧度与发热元件24的弧度匹配,从而能够进一步阻碍发热元件24凸起变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三延伸壁33c与发热元件24不接触,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减少发热元件24的温度对第三延伸壁33c的影响。
在其它实施例中,参见图23,图23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雾化芯20d的第二座体222的结构示意图;固定部33包括若干凸块33d,若干凸块33d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发热元件24相对设置。具体的,凸块33d可为圆柱体。若干凸块33d可均匀分布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之间,以对应发热元件24的各个不同位置,防止发热元件24局部凸起的问题发生。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延伸壁呈条状,凸块33d呈点状或柱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凸块33d与发热元件24不接触,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减少发热元件24的温度对凸块33d的影响。当然,凸块33d也可与发热元件34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雾化芯20d,与上述三种雾化芯20a/20b/20c相比,通过进一步设置固定部33,并在沿垂直于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设置的固定部33上设置通孔,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发热元件24发生凸起变形问题,且能够有效避免对气流造成阻碍。
以下各个实施例以垂直于吸嘴11流出方向(即雾化芯20d的出气路径C方向)的平面为参考面,吸嘴11流出方向为正向。如图24所示,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倾斜设置的结构示意图。由于雾化芯的进液孔34一般位于雾化芯的一侧,雾化芯的另一侧没有进液孔34;在雾化芯沿图24所示的倾斜方向时,若该雾化芯对应的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较少,可能出现雾化腔220供液不足或发热元件24干烧的问题,且该部分气溶胶产生基质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为此,请参阅图25a至图26,其中,图25a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的拆解图;图25b为图25a对应的雾化器101c的B-B向剖视图;图26为图25b所示雾化器101c中雾化芯20e的整体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雾化器101c,该雾化器101c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芯20a/20b/20c/20d对应的雾化器101a/101b不同的是:储液腔201a的底面D被构造成雾化器101c在任意角度倾斜时,气溶胶产生基质可进入进液孔34。
具体的,该雾化器101c包括壳体10a和雾化芯20e。其中,雾化芯20e设置于壳体10a内,并与壳体10a配合形成储液腔201a,储液腔201a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雾化芯20e具有雾化腔220和与雾化腔220连通的进液孔34。其中,进液孔34与壳体10a的一侧面相对,并暴露于储液腔201a内,气溶胶产生基质通过进液孔34进入雾化腔220,以实现雾化芯20e的单侧进液。需要说明的是,该进液孔34指储液腔201a与雾化腔220连通的端口。其中,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液孔34可为上述第一进液孔2213;在雾化芯20e套设有第一密封件26b时,第二进液孔261开设在第一密封件26b时,该进液孔34可为该第二进液孔261,或第一进液孔2213和第二进液孔261形成的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储液腔201a的底面D与吸嘴11的距离小于进液孔34与吸嘴11的最大距离。其中,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与吸嘴11的垂直距离即为进液孔34与吸嘴11之间的最大距离。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至少部分储液腔201a的底面D高于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这样能够迫使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具有朝向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所在的位置流动的趋势,以在储液腔201a内气溶胶产生基质较少,使气溶胶产生基质尽可能地朝向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所在的位置汇聚,以进入雾化腔220进行雾化,从而不仅能够充分雾化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减少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残余,提高产品利用率,且能够使雾化腔220内得到充分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供给,减少发热元件24干烧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雾化芯20e朝向吸嘴11的一侧表面形成该储液腔201a的底面D。如图26所示,雾化芯20e包括套设部200a和雾化部200b;套设部200a用于与壳体10a套设,且套设部200a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形成储液腔201a的底面D。雾化部200b设置于套设部200a的第一表面,雾化部200b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G和第二侧面H,且雾化部200b的内部设有雾化腔220。在具体实施例中,进液孔34具体形成于雾化部200b的第一侧面G。当然,储液腔201a的底面D也可由壳体10a形成,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在一实施方式中,雾化芯20e的其它具体结构与功能与第一种雾化芯20a的具体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上文相关描述。在该实施例中,底座21形成雾化芯20e的套设部200a,基座22形成雾化芯20e的雾化部200b,壳体10a套设于底座21并与基座22的外壁面配合形成储液腔201a。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雾化芯20e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上述第二种雾化芯20b的具体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上文相关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26b与壳体10a配合形成储液腔201a,第一密封件26b形成雾化芯20e的外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26b形成储液腔201a的底面D;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储液腔201a的底面D相对于参考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位置靠近进液孔34;即,倾斜面的最低位置位于雾化芯20e设置进液孔34的一侧,以便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汇聚后进入进液孔34。其中,在第一密封件26b形成储液腔201a的底面D时,进液孔34位于第一密封件26b的第一侧面G;且在一实施例中,倾斜面的最低位置和吸嘴11的距离与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和吸嘴11的距离相同,以使尽可能多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直接进入进液孔34。
具体的,该倾斜面与正向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倾斜面与正向的夹角可为30-60度,以在用户抽吸使得雾化器101c倾斜设置时,也能使气溶胶产生基质进入进液孔34内。。
进一步地,参见图26,在该实施例中,雾化芯20e与上述雾化芯20a/20b/20c/20d不同的是,换气孔262与吸嘴1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进液孔34与吸嘴11之间的最小距离,即,换气孔262的位置高于进液孔34的位置,换气孔262对应设置于储液腔201a的底面D的较高位置,以在气溶胶产生基质较少时,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封堵换气孔262的问题发生,进而提高换气性能,促进下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1c,通过使储液腔201a的底面D相对于参考面为倾斜面,并使倾斜面的最低位置靠近进液孔34,能够促进气溶胶产生基质朝向进液孔34的位置汇聚,以便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汇聚后进入进液孔34,从而提高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利用率,减少发热元件24干烧的问题发生。
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储液腔201a的底面D与吸嘴11的距离大于进液孔34与吸嘴11的最小距离;其中,进液孔34的最高位置与吸嘴11的垂直距离即为进液孔34与吸嘴11之间的最小距离。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进液孔34的最高位置高于至少部分储液腔201a的底面D。
参见图27a和图27b,其中,图27a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雾化器101d的B-B向剖视图;图27b为图27a所示雾化器101d中雾化芯20f的整体示意图。储液腔201a的底面D整体高于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且低于进液孔35的最高位置;进一步地,储液腔201a的底面D对应进液孔34的位置形成一凹槽35,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位于凹槽35内。这样能够在气溶胶产生基质较少时,使气溶胶产生基质汇聚于凹槽35内,相比于分散于整个储液腔201a的底面D的方案,能够增加气溶胶产生基质的相对高度,以使少量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也能够通过进液孔34流入雾化腔220,从而提高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利用率,防止发热元件24干烧的问题。其中,该实施例所对应的雾化器101d可为敞开式雾化器,即用户可在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使用完之后,重新注入气溶胶产生基质,以反复利用该雾化器101d。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7a和图27b所示,提供一种新的雾化芯20f,该雾化芯20f的套设部200c朝向雾化部200d的一侧表面形成该储液腔201a的底面D,且该表面对应进液孔34的一侧表面朝向背离雾化部200d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凹槽35,进液孔34具体开设于该凹槽35所对应的侧壁,并与雾化腔220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凹槽35的底面与进液孔34的最低位置F的高度相同,以在雾化器101c竖直放置时,也能保证储液腔201a内的少量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通过进液孔34进入雾化腔220内,有效保证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储液腔201a的底面D低于进液孔34的最高位置,且凹槽35沿垂直于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的径向尺寸可大于进液孔34沿垂直于雾化芯20a的出气路径C方向的孔径,以使得进液孔34全部暴露。其中,凹槽35的径向尺寸具体指凹槽35沿雾化芯20e的周向方向的宽度尺寸。
进一步地,储液腔201a的底面D可为平面且垂直于正向,凹槽35的径向尺寸可沿背离储液腔201a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于汇聚储液腔201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当然,该储液腔201a的底面D也可呈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凹凸状、倾斜状等。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8a至图28c,其中,图28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8b为图28a所示雾化器的B-B向剖视图;图28c为图28b所示雾化器中雾化芯的整体示意图。提供另一种雾化器101e,该雾化器101e可为封闭式雾化器,即无法向储液腔201a内重新注液。
具体的,该雾化器101e包括壳体10b和雾化芯20g;雾化芯20g设置于壳体10b内,并与壳体10b配合形成储液腔201b。与上述图26和图27b所对应雾化器101c、101d不同的是:该雾化芯20g的整个外侧壁均与壳体10b接触并套设。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8c所示,进液孔34具体开设于雾化芯20g的外侧壁,储液腔201b的底面D高于进液孔34的最高位置;且雾化芯20g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36,连通孔36连通进液孔34的不同位置,储液腔201b具体通过至少一个连通孔36与进液孔34连通。其中,该雾化芯20g所对应的雾化器101e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28a和图28b。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8c所示,连通孔36可为形成于雾化芯20g的外侧壁上的槽体,该槽体贯穿雾化芯20g朝向吸嘴11的一侧面和进液孔34,并与壳体10b配合形成进液通道;储液腔201b具体通过该进液通道与进液孔34连通。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8b和图28c所示,雾化芯20g的外侧壁仍可套设有第一密封件26c,以密封雾化腔220;该第一密封件26c可为硅胶套。在该实施例中,槽体具体开设于第一密封件26c的外侧壁,壳体10具体与该第一密封件26c配合形成储液腔201b和进液通道,以提高进液通道的密封效果,避免发生漏液问题。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密封件26c的外侧壁均与壳体10b套设,且该第一密封件26c的上表面形成储液腔201b的底面D。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连通孔36还可以是开设于雾化芯20g中间位置的通孔,该通孔直接与雾化腔220连通,以连通储液腔201b和雾化腔220。
具体的,如图28c所示,该连通孔36可包括第一连通孔36a和第二连通孔36b,第一连通孔36a和第二连通孔36b分别位于进液孔34沿雾化芯20g周向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进液孔34在雾化芯20g周向的相对两侧的最低位置连通。相比于仅设置单个连通孔36的方案,能够降低连通孔36内形成气泡,导致无法下液的问题发生几率。
进一步地,该连通孔36还可包括第三连通孔36c,第三连通孔36c位于第一连通孔36a和第二连通孔36b之间且与进液孔34的最高位置连通;同时,该第三连通孔36c的径向尺寸可沿着远离进液孔34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能够避免在第三连通孔36c内形成气泡,并可使第一连通孔36a或第二连通孔36b内形成的气泡通过该第三连通孔36c破碎,以进一步降低连通孔36内形成气泡问题的发生几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连通孔36与进液孔34连接的方向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雾化器101c、101d、101e的其它结构与功能与上述雾化器101a、101b的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1e,通过设置壳体10b和雾化芯20g,将雾化芯20g设置于壳体10b内,并与壳体10b配合形成储液腔201b,储液腔201b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同时,通过使进液孔34与壳体10b的一侧面相对,储液腔201b的底面D高于进液孔34,雾化芯20g具有至少一个连通孔36,以使储液腔201b通过连通孔36与进液孔34连通,进而连通雾化腔220,从而不仅能够实现雾化芯20g的侧向单面进液,且能够利用至少一个连通孔36将储液腔201b的底面D的少量气溶胶产生基质引流至进液孔34,并进入雾化腔220进行雾化;进而充分雾化储液腔201b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减少储液腔201b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残余,提高产品利用率,并使雾化腔220内得到充分的气溶胶产生基质供给,减少发热元件24干烧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具有雾化腔;
导液件,呈弧形且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导流;
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导液件,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抵接于所述发热元件并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包括抵接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是所述抵接部的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基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部和延伸部;其中,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发热元件并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基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延伸部轴向连接且呈直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正极引线的抵接部和所述负极引线的抵接部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电连接且抵接,以分别支撑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具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正极引线的抵接部和所述负极引线的抵接部沿垂直于所述雾化芯的出气路径的方向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沿所述雾化芯的出气路径方向呈弧形;所述正极引线的抵接部弯折呈第一弧形部,所述负极引线的抵接部弯折呈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分别沿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延伸且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具有两个固定孔,所述两个固定孔位于所述出气口的相对两侧,所述正极引线的延伸部和所述负极引线的延伸部分别穿设于所述两个固定孔内,以与所述基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第一座体,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导液件和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座体;
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配合形成所述雾化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朝向所述第一座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抵接,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导液件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导液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对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朝向所述第一座体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并与所述发热元件相对设置,以防止所述发热元件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第一延伸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间位置,且沿所述雾化芯的出气路径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若干凸块,所述若干凸块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抵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发热元件的一侧表面的弧度与所述发热元件的弧度匹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为弧形导液棉;所述发热元件为弧形金属发热网。
1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的弧度的范围为20°-55°。
19.一种雾化器,其中,包括:
壳体;
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雾化芯为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2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中,包括: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为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雾化器;
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用于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111228143.4A 2021-10-21 2021-10-2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ending CN115997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8143.4A CN115997971A (zh) 2021-10-21 2021-10-2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8143.4A CN115997971A (zh) 2021-10-21 2021-10-2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7971A true CN115997971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8143.4A Pending CN115997971A (zh) 2021-10-21 2021-10-21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79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1625B2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ation assembly
US11583006B2 (en) Atomizing device comprising airflow passage with bending section
EP3636083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WO2022199281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EP4118984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215381437U (zh)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8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931963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12705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997971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997992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997973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997972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997991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0344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EP4122338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2150135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8023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65239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5715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842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1305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EP4353099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