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3842B -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3842B
CN115993842B CN202310287744.5A CN202310287744A CN115993842B CN 115993842 B CN115993842 B CN 115993842B CN 202310287744 A CN202310287744 A CN 202310287744A CN 115993842 B CN115993842 B CN 1159938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sampling time
time interval
follower
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7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93842A (zh
Inventor
赵宇
刘琦
刘永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87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38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3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3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93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3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涉及群体智能系统技术领域,首先根据任务需求确定系统的目标编队构型、交互拓扑图和采样时间序列,进而确定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更新实时信息,并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信息,进而确定其实时信息;确定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并将其带入跟随者动力学模型,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位置,并更新为下一采样时间间隔的初态位置,最终确保智能体在目标时间内形成目标编队。本发明可以在更为复杂的编队环境下,实现在精确的时间内对群体智能系统进行编队,同时在编队的平移和放缩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群体智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多架无人机在飞行的同时保持紧凑的编队构型,可以降低空气阻力对后排无人机的干扰,进而降低能量的消耗,提升无人机集群的续航能力;多颗卫星通过维持特定的编队构型,能够最大化其感知和侦察的范围。
在实际中,目标编队构型通常是利用编队向量来构造的,其构造过程比较繁琐且不易实现构型变换;另外,相较于渐进收敛的编队控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目标编队并完成任务显然更具实际意义,也更符合实际的任务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在任意精确的时刻实现可灵活变换构型的编队控制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解决了群体智能系统中编队向量构造过程复杂且不易实现构型变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各智能体进行初始化,并根据任务需求确定目标编队、目标编队形成时间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
S2、根据目标编队形成时间确定系统的采样时间间隔和采样时间序列;
S3、根据目标编队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确定目标编队构型;
S4、根据系统的交互拓扑图与目标编队构型确定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S5、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并更新引领者的实时信息;
S6、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信息;
S7、根据系统的交互拓扑图和跟随者的初态信息,确定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信息;
S8、根据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引领者的实时信息和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信息,确定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
S9、将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带入跟随者动力学模型,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位置;
S10、将跟随者的实时位置按采样时间序列更新为下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位置;
S11、判断当前编队是否满足系统设定的目标编队;若是则结束操作,否则跳转到步骤S6。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根据目标编队形成时间,计算采样时间间隔,表示为:
Figure SMS_1
其中:
Figure SMS_2
为采样时间间隔,k为采样时间系数,/>
Figure SMS_3
为目标编队形成时间;
S22、根据采样时间间隔,构建系统的采样时间序列:
Figure SMS_4
其中:t m为第m个采样时间序列。
进一步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根据智能体的位置计算智能体的相对方位,表示为:
Figure SMS_5
其中:
Figure SMS_6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
Figure SMS_7
为智能体j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8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9
为2-范数;
S42、根据分步骤S41中智能体的相对方位,计算所述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表示为:
Figure SMS_10
其中:
Figure SMS_11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Figure SMS_12
为/>
Figure SMS_13
的实矩阵;
S43、根据分步骤S42中得到的正交投影矩阵,构造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SMS_14
其中:
Figure SMS_15
为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SMS_16
为系统交互拓扑图的边集,/>
Figure SMS_17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SMS_18
为智能体k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SMS_19
为系统交互拓扑图的节点集。
进一步地,按照引领者-跟随者的结构,将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表示为:
Figure SMS_20
其中:
Figure SMS_21
为引领者和引领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22
为跟随者相对于引领者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23
为引领者相对于跟随者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24
为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根据目标编队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为:
Figure SMS_25
其中:
Figure SMS_26
为智能体it时刻的位置,/>
Figure SMS_27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28
为引领者的集合。
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选取跟随者在采样间隔的实时位置为其自身与邻居初态位置的加权平均值,表示为:
Figure SMS_29
其中:
Figure SMS_30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实时位置,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SMS_31
为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32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SMS_33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SMS_34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的相对方位,/>
Figure SMS_35
为智能体j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
Figure SMS_36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进一步地,步骤S8包括以下分步骤:
S81、根据最优控制中变分法,确定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代价函数,表示为:
Figure SMS_37
其中:
Figure SMS_38
为在时间间隔/>
Figure SMS_39
上的代价函数,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SMS_40
为实时控制输入,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
S82、根据最优控制中变分法,确定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哈密尔顿函数,表示为:
Figure SMS_41
其中:
Figure SMS_42
为在时间间隔/>
Figure SMS_43
上的哈密尔顿函数,n为智能体的个数,n F为系统中跟随者的个数,/>
Figure SMS_44
为协态变量;
S83、求解分步骤S81中代价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和S82中哈密尔顿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并记录求解结果;
S84、根据迭代算法确定常对角矩阵;
S85、根据分步骤S83中的求解结果和分步骤S84中确定的常对角矩阵,并结合步骤S7中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终态信息,得到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的解析式:
Figure SMS_45
Figure SMS_46
其中:
Figure SMS_49
为实时控制输入,/>
Figure SMS_51
为常对角矩阵,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SMS_53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SMS_48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SMS_50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的相对方位,/>
Figure SMS_52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Figure SMS_54
为智能体j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Figure SMS_47
为跟随者的集合。
进一步地,步骤S84包括以下分步骤:
S841、根据步骤S4中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确定各子矩阵等式:
Figure SMS_55
其中:
Figure SMS_67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SMS_57
为矩阵D的第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63
为矩阵/>
Figure SMS_71
的一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SMS_74
为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72
为第d子矩阵,/>
Figure SMS_75
为括号内元素构成的对角矩阵,/>
Figure SMS_64
为矩阵D的第d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68
为矩阵/>
Figure SMS_58
d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SMS_60
为第d+1子矩阵,/>
Figure SMS_59
为矩阵D的第d+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62
为矩阵/>
Figure SMS_66
d+1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SMS_70
为第/>
Figure SMS_65
子矩阵,/>
Figure SMS_69
为矩阵D的第/>
Figure SMS_73
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76
为矩阵/>
Figure SMS_56
的/>
Figure SMS_61
阶顺序主子式;
S842、根据分步骤S841中各子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常对角矩阵的对角线元素;
S843、将分步骤S842中确定的对角线元素带入对应的常对角矩阵的等式,确定常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SMS_77
其中:D为以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78
为对角线元素的矩阵/>
Figure SMS_79
为第1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80
为第2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81
为第/>
Figure SMS_82
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n L为系统中引领者的个数,/>
Figure SMS_83
为跟随者的个数,
Figure SMS_84
进一步地,步骤S8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8421、确定常对角矩阵的第一对角线元素,使得第一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满足:
Figure SMS_85
其中:
Figure SMS_86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SMS_87
的第一特征值;
S8422、根据分步骤S8421中第一对角线元素和第一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确定第二对角线元素,使得第二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满足:
Figure SMS_88
Figure SMS_89
Figure SMS_90
其中:
Figure SMS_91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92
的第一特征值,/>
Figure SMS_93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94
的第一特征值,/>
Figure SMS_95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96
的第二特征值;
S8423、根据分步骤S8421和分步骤S8422进行迭代,确定第
Figure SMS_97
对角线元素,使得第/>
Figure SMS_98
子矩阵的特征值满足:
Figure SMS_99
Figure SMS_100
Figure SMS_101
其中:
Figure SMS_103
为第/>
Figure SMS_107
子矩阵/>
Figure SMS_110
的第/>
Figure SMS_104
特征值,/>
Figure SMS_106
为第
Figure SMS_109
子矩阵/>
Figure SMS_112
的第/>
Figure SMS_102
特征值,/>
Figure SMS_108
为第/>
Figure SMS_111
子矩阵/>
Figure SMS_113
的第
Figure SMS_105
特征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以在更为复杂的编队环境下,实现在精确的时间内对群体智能系统进行编队;
(2)本发明在协同控制目标编队构型过程中,使得编队在平移、以及放缩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编队构型唯一性示意图,其中a为3个智能体编队构型不唯一示意图,其中b为4个智能体编队构型不唯一示意图,其中c为6个智能体编队构型不唯一示意图,其中d为3个智能体编队构型唯一示意图,其中e为4个智能体编队构型唯一示意图,其中f为6个智能体编队构型唯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六架无人机的通信拓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群体智能系统形成目标编队过程中各智能体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群体智能系统形成目标编队过程中各跟随者的编队误差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S11:
S1、对各智能体进行初始化,并根据任务需求确定目标编队、目标编队形成时间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
系统的目标编队是根据任务需求和相对方位信息确定的,包括两个及以上引领者和若干跟随者,且目标编队构型要符合刚性理论;目标编队形成时间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同样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确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目标编队需要满足唯一性的要求,如图2所示,对于图2中的构型图a、b、c而言,跟随者可以在确保其自身与各邻居之间的相对方位不变的前提下,沿箭头方向任意移动,因此不是唯一的;而对于图2中的构型图d、e、f则是唯一的且至少需要两个引领者。本发明选取的交互拓扑图如图3所示。
具体地,本发明在
Figure SMS_114
米的二维平面范围内,确定六架无人机,各自位置坐标如下所示:
Figure SMS_115
其中:q 1为1号无人机的位置,q 2为2号无人机的位置,q 3为3号无人机的位置,q 4为4号无人机的位置,q 5为5号无人机的位置,q 6为6号无人机的位置,T表示向量的转置,m表示距离单位米。
设置仿真的运行时间为5s,各无人机完成编队时间
Figure SMS_116
。其中,1、2号无人机为引领者,3、4、5、6号无人机为跟随者,其运动轨迹与动力学模型如下:
Figure SMS_117
其中:
Figure SMS_118
为智能体it时刻的位置,i为智能体,/>
Figure SMS_119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由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提前规划好的一条平滑的运动曲线,/>
Figure SMS_120
为引领者的集合,/>
Figure SMS_121
为跟随者的动力学模型,/>
Figure SMS_122
为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
Figure SMS_123
为跟随者的集合。
S2、根据目标编队形成时间确定系统的采样时间间隔和采样时间序列。
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根据目标编队形成时间,计算采样时间间隔,表示为:
Figure SMS_124
其中:
Figure SMS_125
为采样时间间隔,k为采样时间系数,/>
Figure SMS_126
为目标编队形成时间。
S22、根据采样时间间隔,构建系统的采样时间序列:
Figure SMS_127
其中:t m为第m个采样时间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由上述构建的采样时间序列得到:
Figure SMS_128
,即随着m值的增大,采样间隔/>
Figure SMS_129
会变得很小,从而引起系统的芝诺现象。
本发明为克服芝诺现象,在具体仿真过程中,当
Figure SMS_130
时,/>
Figure SMS_131
为设定的常数,选取
Figure SMS_132
来代替之后的采样时间间隔/>
Figure SMS_133
,这会导致系统的收敛结果变成有界的,但通过选取合适的常数/>
Figure SMS_134
可以调整这个界的大小。
S3、根据目标编队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确定目标编队构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选取编号为1,2的无人机作为该群体智能系统的引领者,记为
Figure SMS_135
;选取编号为3,4,5,6的无人机为系统的跟随者,记为
Figure SMS_136
。根据目标编队并结合本发明实施例选的交互拓扑图,设计期望的目标编队构型/>
Figure SMS_137
为:
Figure SMS_138
其中:
Figure SMS_139
为1号无人机的目标位置,/>
Figure SMS_140
为2号无人机的目标位置,/>
Figure SMS_141
为3号无人机的目标位置,/>
Figure SMS_142
为4号无人机的目标位置,/>
Figure SMS_143
为5号无人机的目标位置,/>
Figure SMS_144
为6号无人机的目标位置。
S4、根据系统的交互拓扑图与目标编队构型确定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根据智能体的位置计算智能体的相对方位,表示为:
Figure SMS_145
/>
其中:
Figure SMS_146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
Figure SMS_147
为智能体j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148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149
为2-范数。
S42、根据分步骤S41中智能体的相对方位,计算所述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表示为:
Figure SMS_150
其中:
Figure SMS_151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Figure SMS_152
为/>
Figure SMS_153
的实矩阵。
S43、根据分步骤S42中得到的正交投影矩阵,构造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SMS_154
其中:
Figure SMS_155
为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SMS_156
为系统交互拓扑图的边集,/>
Figure SMS_157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SMS_158
为智能体k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SMS_159
为系统交互拓扑图的节点集。
Figure SMS_160
是矩阵加权的拉普拉斯矩阵,其既包含交互拓扑的信息,又包含目标编队中各智能体的方位信息;对于无向图而言,/>
Figure SMS_161
还满足:
Figure SMS_162
其中:span括号内表示由括号内矩阵和向量生成的线性空间,1n为由n个1组成的列向量,
Figure SMS_163
为克罗内克积,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Null括号内表示括号内矩阵的零空间。
按照引领者-跟随者的结构,将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表示为:
Figure SMS_164
其中:
Figure SMS_165
为引领者和引领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166
为跟随者相对于引领者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167
为引领者相对于跟随者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168
为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本发明为了满足目标编队唯一性的要求,需要确保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169
为非奇异的。对于目标编队构型/>
Figure SMS_170
,存在以下关系:
Figure SMS_171
则可得:
Figure SMS_172
其中:
Figure SMS_173
为引领者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174
为跟随者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通信拓扑
Figure SMS_175
与目标编队构型/>
Figure SMS_176
,结合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SMS_177
的构造过程,可得:
Figure SMS_178
S5、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并更新引领者的实时信息。
本发明根据目标编队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为:
Figure SMS_179
其中:
Figure SMS_180
为智能体it时刻的位置,/>
Figure SMS_181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SMS_182
为引领者的集合。
S6、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信息。
S7、根据系统的交互拓扑图和跟随者的初态信息,确定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信息。
本发明选取跟随者在采样间隔的实时位置为其自身与邻居初态位置的加权平均值,表示为:
Figure SMS_183
其中:
Figure SMS_184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实时位置,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SMS_185
为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186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SMS_187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SMS_188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的相对方位,/>
Figure SMS_189
为智能体j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
Figure SMS_190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S8、根据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引领者的实时信息和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信息,确定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
步骤S8包括以下分步骤:
S81、根据最优控制中变分法,确定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代价函数,表示为:
Figure SMS_191
其中:
Figure SMS_192
为在时间间隔/>
Figure SMS_193
上的代价函数,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SMS_194
为实时控制输入,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
S82、根据最优控制中变分法,确定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哈密尔顿函数,表示为:
Figure SMS_195
其中:
Figure SMS_196
为在时间间隔/>
Figure SMS_197
上的哈密尔顿函数,n为智能体的个数,n F为系统中跟随者的个数,/>
Figure SMS_198
为协态变量。
S83、求解分步骤S81中代价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和S82中哈密尔顿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并记录求解结果。
S84、根据迭代算法确定常对角矩阵。
步骤S84包括以下分步骤:
S841、根据步骤S4中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确定各子矩阵等式:
Figure SMS_199
其中:
Figure SMS_211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SMS_208
为矩阵D的第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12
为矩阵/>
Figure SMS_210
的一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SMS_214
为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SMS_215
为第d子矩阵,/>
Figure SMS_218
为括号内元素构成的对角矩阵,/>
Figure SMS_209
为矩阵D的第d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13
为矩阵/>
Figure SMS_200
d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SMS_205
为第d+1子矩阵,/>
Figure SMS_216
为矩阵D的第d+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19
为矩阵/>
Figure SMS_217
d+1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SMS_220
为第/>
Figure SMS_202
子矩阵,/>
Figure SMS_206
为矩阵D的第/>
Figure SMS_203
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07
为矩阵/>
Figure SMS_201
的/>
Figure SMS_204
阶顺序主子式。
S842、根据分步骤S841中各子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常对角矩阵的对角线元素。
步骤S8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8421、确定常对角矩阵的第一对角线元素,使得第一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满足:
Figure SMS_221
其中:
Figure SMS_222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SMS_223
的第一特征值。
S8422、根据分步骤S8421中第一对角线元素和第一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确定第二对角线元素,使得第二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满足:
Figure SMS_224
Figure SMS_225
Figure SMS_226
其中:
Figure SMS_227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228
的第一特征值,/>
Figure SMS_229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230
的第一特征值,/>
Figure SMS_231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232
的第二特征值。
S8423、根据分步骤S8421和分步骤S8422进行迭代,确定第
Figure SMS_233
对角线元素,使得第/>
Figure SMS_234
子矩阵的特征值满足:
Figure SMS_235
Figure SMS_236
Figure SMS_237
其中:
Figure SMS_239
为第/>
Figure SMS_242
子矩阵/>
Figure SMS_245
的第/>
Figure SMS_240
特征值,/>
Figure SMS_243
为第
Figure SMS_246
子矩阵/>
Figure SMS_248
的第/>
Figure SMS_238
特征值,/>
Figure SMS_244
为第/>
Figure SMS_247
子矩阵/>
Figure SMS_249
的第
Figure SMS_241
特征值。
具体地,当
Figure SMS_252
时,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256
的特征值在第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59
确定的情况下由第2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51
唯一决定,若第2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54
,则/>
Figure SMS_257
,由于第二子矩阵/>
Figure SMS_260
是连续的,因此存在一个合适的第2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50
,使得/>
Figure SMS_255
同时
Figure SMS_258
且/>
Figure SMS_261
;以此类推,最终可以确定所有的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53
S843、将分步骤S842中确定的对角线元素带入对应的常对角矩阵的等式,确定常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SMS_262
其中:D为以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263
为对角线元素的矩阵/>
Figure SMS_264
为第1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265
为第2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
Figure SMS_266
为第/>
Figure SMS_267
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n L为系统中引领者的个数,/>
Figure SMS_268
为跟随者的个数,
Figure SMS_269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迭代算法可得常对角矩阵为:
Figure SMS_270
S85、根据分步骤S83中的求解结果和分步骤S84中确定的常对角矩阵,并结合步骤S7中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终态信息,得到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的解析式:
Figure SMS_271
Figure SMS_272
其中:
Figure SMS_274
为实时控制输入,/>
Figure SMS_277
为常对角矩阵,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SMS_279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SMS_275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SMS_276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的相对方位,/>
Figure SMS_278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Figure SMS_280
为智能体j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Figure SMS_273
为跟随者的集合。
S9、将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带入跟随者动力学模型,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将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并对等式两边积分,可以获取系统中各无人机的实时位置
Figure SMS_281
S10、将跟随者的实时位置按采样时间序列更新为下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位置。
S11、判断当前编队是否满足系统设定的目标编队;若是则结束操作,否则跳转到步骤S6。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判断
Figure SMS_282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结束操作;若不成立,则跳转到步骤S6。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提供了本发明输出该系统在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
Figure SMS_283
下的仿真结果,该系统可以在4s内完成编队。
下面对该系统在上述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作用下的收敛性进行分析:
定义编队误差
Figure SMS_284
Figure SMS_285
证明系统在给定采样时刻的收敛性:
Figure SMS_287
,/>
Figure SMS_292
,/>
Figure SMS_295
为矩阵/>
Figure SMS_288
的/>
Figure SMS_291
阶顺序主子式,因此通过迭代确定的对角线元素/>
Figure SMS_294
可以保证矩阵/>
Figure SMS_297
的所有特征值都位于/>
Figure SMS_286
这个区间,因此矩阵/>
Figure SMS_290
的特征值均位于单位圆内,可得当/>
Figure SMS_293
,即/>
Figure SMS_296
时,/>
Figure SMS_289
证明在各采样点间的收敛性:
将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代入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从t kt进行积分,得:
Figure SMS_298
进而,得:
Figure SMS_299
故:
Figure SMS_300
/>
则系统在
Figure SMS_301
时的收敛性得到证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各智能体进行初始化,并根据任务需求确定目标编队、目标编队形成时间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
S2、根据目标编队形成时间确定系统的采样时间间隔和采样时间序列;
S3、根据目标编队和系统的交互拓扑图确定目标编队构型;
S4、根据系统的交互拓扑图与目标编队构型确定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S5、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并更新引领者的实时信息;
S6、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信息;
S7、根据系统的交互拓扑图和跟随者的初态信息,确定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信息;
S8、根据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引领者的实时信息和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信息,确定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
步骤S8包括以下分步骤:
S81、根据最优控制中变分法,确定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代价函数,表示为:
Figure QLYQS_1
其中:
Figure QLYQS_2
为在时间间隔/>
Figure QLYQS_3
上的代价函数,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QLYQS_4
为实时控制输入,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
S82、根据最优控制中变分法,确定该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哈密尔顿函数,表示为:
Figure QLYQS_5
其中:
Figure QLYQS_6
为在时间间隔/>
Figure QLYQS_7
上的哈密尔顿函数,n为智能体的个数,n F为系统中跟随者的个数,/>
Figure QLYQS_8
为协态变量;
S83、求解分步骤S81中代价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和S82中哈密尔顿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并记录求解结果;
S84、根据迭代算法确定常对角矩阵;
S85、根据分步骤S83中的求解结果和分步骤S84中确定的常对角矩阵,并结合步骤S7中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终态信息,得到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的解析式:
Figure QLYQS_9
Figure QLYQS_10
其中:
Figure QLYQS_12
为实时控制输入,/>
Figure QLYQS_14
为常对角矩阵,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QLYQS_16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QLYQS_13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QLYQS_15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的相对方位,/>
Figure QLYQS_17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Figure QLYQS_18
为智能体j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Figure QLYQS_11
为跟随者的集合;
S9、将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带入跟随者动力学模型,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位置;
S10、将跟随者的实时位置按采样时间序列更新为下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位置;
S11、判断当前编队是否满足系统设定的目标编队;若是则结束操作,否则跳转到步骤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根据目标编队形成时间,计算采样时间间隔,表示为:
Figure QLYQS_19
其中:
Figure QLYQS_20
为采样时间间隔,k为采样时间系数,/>
Figure QLYQS_21
为目标编队形成时间;
S22、根据采样时间间隔,构建系统的采样时间序列:
Figure QLYQS_22
其中:t m为第m个采样时间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根据智能体的位置计算智能体的相对方位,表示为:
Figure QLYQS_23
其中:
Figure QLYQS_24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
Figure QLYQS_25
为智能体j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QLYQS_26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QLYQS_27
为2-范数;
S42、根据分步骤S41中智能体的相对方位,计算所述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表示为:
Figure QLYQS_28
其中:
Figure QLYQS_29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Figure QLYQS_30
为/>
Figure QLYQS_31
的实矩阵;
S43、根据分步骤S42中得到的正交投影矩阵,构造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QLYQS_32
其中:
Figure QLYQS_33
为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
Figure QLYQS_34
为系统交互拓扑图的边集,/>
Figure QLYQS_35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QLYQS_36
为智能体k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QLYQS_37
为系统交互拓扑图的节点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引领者-跟随者的结构,将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表示为:
Figure QLYQS_38
其中:
Figure QLYQS_39
为引领者和引领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QLYQS_40
为跟随者相对于引领者的方位矩阵,
Figure QLYQS_41
为引领者相对于跟随者的方位矩阵,/>
Figure QLYQS_42
为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根据目标编队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为:
Figure QLYQS_43
其中:
Figure QLYQS_44
为智能体it时刻的位置,/>
Figure QLYQS_45
为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位置,/>
Figure QLYQS_46
为引领者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选取跟随者在采样间隔的实时位置为其自身与邻居初态位置的加权平均值,表示为:
Figure QLYQS_47
其中:
Figure QLYQS_48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实时位置,t k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初始时刻,t k+1为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终端时刻,/>
Figure QLYQS_49
为常对角矩阵,/>
Figure QLYQS_50
为智能体i的邻居集,/>
Figure QLYQS_51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在目标编队中的相对方位对应的正交投影矩阵,/>
Figure QLYQS_52
为智能体j相对于智能体i的相对方位,/>
Figure QLYQS_53
为智能体j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I d为维度为d的单位矩阵,/>
Figure QLYQS_54
为智能体i在第k个采样时间间隔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4包括以下分步骤:
S841、根据步骤S4中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确定各子矩阵等式:
Figure QLYQS_55
其中:
Figure QLYQS_65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QLYQS_58
为矩阵D的第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QLYQS_61
为矩阵/>
Figure QLYQS_69
的一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QLYQS_73
为跟随者和跟随者之间的方位矩阵,/>
Figure QLYQS_74
为第d子矩阵,/>
Figure QLYQS_76
为括号内元素构成的对角矩阵,/>
Figure QLYQS_64
为矩阵D的第d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QLYQS_68
为矩阵/>
Figure QLYQS_56
d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QLYQS_60
为第d+1子矩阵,/>
Figure QLYQS_66
为矩阵D的第d+1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QLYQS_70
为矩阵/>
Figure QLYQS_72
d+1阶顺序主子式,/>
Figure QLYQS_75
为第/>
Figure QLYQS_59
子矩阵,/>
Figure QLYQS_63
为矩阵D的第/>
Figure QLYQS_67
个对角线元素,/>
Figure QLYQS_71
为矩阵/>
Figure QLYQS_57
的/>
Figure QLYQS_62
阶顺序主子式;
S842、根据分步骤S841中各子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常对角矩阵的对角线元素;
S843、将分步骤S842中确定的对角线元素带入对应的常对角矩阵的等式,确定常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QLYQS_77
其中:D为以常对角矩阵
Figure QLYQS_78
为对角线元素的矩阵/>
Figure QLYQS_79
为第1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
Figure QLYQS_80
为第2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
Figure QLYQS_81
为第/>
Figure QLYQS_82
个跟随者的分布式控制律中的常对角矩阵,n L为系统中引领者的个数,/>
Figure QLYQS_83
为跟随者的个数,
Figure QLYQS_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8421、确定常对角矩阵的第一对角线元素,使得第一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满足:
Figure QLYQS_85
其中:
Figure QLYQS_86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QLYQS_87
的第一特征值;
S8422、根据分步骤S8421中第一对角线元素和第一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确定第二对角线元素,使得第二子矩阵的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满足:
Figure QLYQS_88
Figure QLYQS_89
Figure QLYQS_90
其中:
Figure QLYQS_91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QLYQS_92
的第一特征值,/>
Figure QLYQS_93
为第一子矩阵/>
Figure QLYQS_94
的第一特征值,/>
Figure QLYQS_95
为第二子矩阵/>
Figure QLYQS_96
的第二特征值;/>
S8423、根据分步骤S8421和分步骤S8422进行迭代,确定第
Figure QLYQS_97
对角线元素,使得第
Figure QLYQS_98
子矩阵的特征值满足:
Figure QLYQS_99
Figure QLYQS_100
Figure QLYQS_101
其中:
Figure QLYQS_103
为第/>
Figure QLYQS_107
子矩阵/>
Figure QLYQS_110
的第/>
Figure QLYQS_104
特征值,/>
Figure QLYQS_106
为第/>
Figure QLYQS_109
子矩阵/>
Figure QLYQS_112
的第/>
Figure QLYQS_102
特征值,/>
Figure QLYQS_108
为第/>
Figure QLYQS_111
子矩阵/>
Figure QLYQS_113
的第/>
Figure QLYQS_105
特征值。/>
CN202310287744.5A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9938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7744.5A CN115993842B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7744.5A CN115993842B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3842A CN115993842A (zh) 2023-04-21
CN115993842B true CN115993842B (zh) 2023-05-30

Family

ID=8599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7744.5A Active CN115993842B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38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3021B (zh) * 2023-10-19 2024-01-30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分布式编队包围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380A (zh) * 2021-11-17 2022-01-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异构集群系统鲁棒输出编队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5055A1 (en) * 2014-10-21 2016-04-28 Ask Y, Llc Platooning control via accurate synchronization
US20210255644A1 (en) * 2018-06-11 2021-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control parameters for formation of multiple uavs
US11703853B2 (en) * 2019-12-03 2023-07-18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Group Of Kyung Hee University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naviga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1221352B (zh) * 2020-03-03 2021-01-2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多无人机协同博弈对抗的控制系统
CN112558612B (zh) * 2020-12-15 2022-08-30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基于云模型量子遗传算法的异构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
CN113741518B (zh) * 2021-08-31 2024-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基于领航跟随模式的固定翼无人机集群仿射编队控制方法
CN114527661B (zh) * 2022-02-23 2022-09-20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用于集群智能系统的协同编队方法
CN114661069B (zh) * 2022-05-25 2022-09-06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控制方法
CN114967460B (zh) * 2022-05-31 2023-05-12 江南大学 时滞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
CN114779825B (zh) * 2022-06-20 2022-08-26 北京大学 基于稀疏采样和信息交互的无人集群编队机动控制方法
CN115562037B (zh) * 2022-11-01 2023-04-25 江南大学 一种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380A (zh) * 2021-11-17 2022-01-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异构集群系统鲁棒输出编队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3842A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3349B (zh)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Yoo et al. Path optimization for marine vehicles in ocean current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10658821B (zh) 一种多机器人抗干扰分组时变编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993842B (zh) 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CN112115550B (zh) 基于Mogrifier-BiGRU的飞行器机动轨迹预测方法
CN105635963B (zh) 多智能体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
CN105512769A (zh) 基于遗传规划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系统及方法
CN105159294B (zh) 针对叉车模糊逻辑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CN108333949A (zh)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的滑模容错控制方法
CN111142562A (zh) 基于应力矩阵的混合条件约束下的编队变换控制方法
CN114661069B (zh) 一种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控制方法
CN114527661B (zh) 一种用于集群智能系统的协同编队方法
CN106647771A (zh) 多移动机器人的最小步编队方法
CN109947131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水下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
CN109857117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式匹配的无人艇集群编队方法
CN112925347B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多无人机滑模编队控制方法
Onuoha et al. Affine formation algorithms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riple-integrator dynamics
Fang et al. Learning decomposed spatial relations for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modeling
Yang et al. Planar affine formation stabilization via parameter estimations
CN104460345B (zh) 一种智能集群自组织控制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15993843B (zh) 一种应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最优编队控制方法
CN116700340A (zh) 轨迹规划方法、装置及无人机集群
CN115268275B (zh)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4721273B (zh) 一种固定时间收敛零化神经网络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
CN114861435B (zh) 有限时间观测器下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滑模控制算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