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4945A -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4945A
CN115974945A CN202211712495.1A CN202211712495A CN115974945A CN 115974945 A CN115974945 A CN 115974945A CN 202211712495 A CN202211712495 A CN 202211712495A CN 115974945 A CN115974945 A CN 115974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sine
compou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drug
inhib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24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开金
李宁
孙贺春
朱晓宝
陈刚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enbaigu Pharmaceutical Co ltd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enbaigu Pharmaceutical Co ltd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enbaigu Pharmaceutical Co ltd,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Senbaig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24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4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4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该百蕊草苷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Description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百蕊草来源于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百蕊草属(ThesiumL.)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及其变种长梗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Turcz.var.longipedunculatum Y.C.Chu)的干燥全草。主分布于我国南北部省。其始记于《本草图经》,又别名为白乳草、地石榴、草檀、积药草等,性寒,味辛、微苦,归脾、肾经,有清热解毒、补肾涩精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中暑、肺痈、乳蛾、淋巴结结核、乳痛、疖肿、淋证、黄疽、腰痛、遗精。
近代研究表明,百蕊草中含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多糖、甾醇、酚类及矿质元素等成分。百蕊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丰富,以山柰酚、山奈酚为母核的黄酮苷类化合物、槲皮素、异鼠李素及其糖苷等为主要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百蕊草有抗菌、抗炎镇痛、细胞毒性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遗精、感冒、中暑等病症。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在损伤因子的刺激下所引发的病理过程,也是引起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抗炎药普遍存在疗效不佳、毒副作用多等缺陷。素有“植物抗生素”美誉之称的百蕊草,近代研究表明,其所含有的山奈酚及其糖苷类化合物对角叉菜胶、二甲苯、肺炎克雷伯菌和颗粒物等引发的各种炎症模型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但是,目前对于百蕊草化学成分的提取以及药理活性研究还是不全面,因而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以扩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百蕊草中的活性成分,本发明从百蕊草中提取出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并探究其可能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百蕊草苷C),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BDA0004017241760000021
进一步地,所述百蕊草苷C是从百蕊草中提取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百蕊草苷C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百蕊草依次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水溶液浸提,合并所有浸提液;
步骤2,将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一半,依次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各萃取多次,合并所有极性溶剂萃取的有机相;
步骤3,将有机相依次采用硅胶色谱柱、MCI色谱柱、凝胶色谱柱和制备液相色谱精制,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百蕊草依次采用体积浓度95%乙醇-水溶液浸提1次、85%乙醇-水溶液浸提1次、70%乙醇-水溶液浸提2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200~300目的硅胶色谱柱,以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依次为3∶1、2∶1、0∶1复配进行梯度洗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MCI色谱柱依次以体积浓度40%、60%、80%、10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依次以体积浓度10%、40%、7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在制备TNF-α抑制剂上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在制备IL-6抑制剂上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在制备NO阻断剂上的应用。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在制备抗炎症性疾病药物上的应用。
上述炎症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哮喘、糖尿病。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在制备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上的应用。
进一步地,上述抗心血管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动脉粥样硬化。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自身免疫病药物上的应用。
进一步地,上述抗自身免疫病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所述药物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或者含有上述百蕊草苷C的组合物,所述药物为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NO阻断剂、抗炎症性疾病药物、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自身免疫病药物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提取出一种新的百蕊草苷C,该化合物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信号通路,减少相关炎症介质的过度表达,可能作为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NO阻断剂、抗炎症性疾病药物、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自身免疫病药物用于临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百蕊草苷C的细胞活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百蕊草苷C的NO抑制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百蕊草苷C对TNF-α含量的影响。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百蕊草苷C对IL-6含量的影响。
图3和图4中,“*”的不同数量表示对造模组“0”差异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百蕊草苷C的提取纯化方法,该百蕊草苷C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BDA0004017241760000041
提取纯化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将百蕊草干燥全草(500g),依次用料液比1:4的95%、85%、70%、70%乙醇-水溶液各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一半。
步骤2,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各萃取四次(油水体积比为2:1),得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
步骤3,将乙酸乙酯萃取相经硅胶色谱柱(200~300目),以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依次为3∶1、2∶1、0∶1复配进行梯度洗脱,得8个流分(Fr.1~8)。
步骤4,对Fr.8进行MCI色谱柱分离纯化,依次以体积浓度40%、60%、80%、10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得6个流分(Fr.8-1~Fr.8-6)。
步骤5,对Fr.8-6进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依次以体积浓度10%、40%、7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得3个流分(Fr.8-6-1~Fr.8-6-3)。
步骤6,对Fr.8-6-1采用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得百蕊草双糖苷C(59mg),收率为每克全草分离0.118毫克百蕊草苷C,纯度达到99%以上。
对百蕊草苷C进行相关结构鉴定,具体结果如下:
1)百蕊草苷C为无定形固体;
2)旋光[α]25 D-26.7(c0.10,MeOH));
3)红外鉴定:IR(KBr)Vmaxcm-1:3391,2960,2923,2876,2854,1606,1508,1456,1383,1317,1262,1229,1171,1074,1030,983,895,862,803,774,747,718,623,579;
4)紫外UV(MeOH)λmaxnm:203(0.73);
5)1H NMR(CD30D,800MHz)和13C NMR(CD30D,200Hz)数据见表1;
6)质谱FAB-MS(-)m/z:567[M-H]-,高分辨质谱HRFAB-MS(-)m/z:567.2658[M-H]-,C25H44O14)。
表1 1H(800MHz)和13C(200MHz)NMR数据(δ ppm)CD3OD
Figure BDA0004017241760000051
Figure BDA0004017241760000061
Figure BDA000401724176000007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利用细胞毒性实验,验证了实施例1获得的百蕊草苷C可能具有很好的抗炎功效,具体实验如下:
2.1细胞毒性实验
将Raw 264.7细胞株用DMEM完全培养基(DMEM培养基中含10%血清,1%双抗,v/v),在96孔板中每孔接种5×103个细胞,置于细胞培养箱中于37℃、5%CO2培养24h,分别加入180μL含有不同终浓度百蕊草苷C(0、6.25、12.5、25、50、100、200μM)的DMEM完全培养基,百蕊草苷C的每种浓度设3个复孔,药物作用24h后用CCK-8法检测每种浓度下的细胞活性(每种浓度获得的3个数据求取平均值)。
2.2NO含量检测
将Raw 264.7细胞株用DEME完全培养基(DMEM培养基中含10%血清,1%双抗,v/v),在96孔板中每孔接种1×104个细胞,置于细胞培养箱中于37℃、5%CO2培养24h,分别加入1mL含有终浓度为1μμg/mL LPS和不同梯度终浓度百蕊草苷C(0、3.125、6.25、12.5、25、50μM)的完全培养基,百蕊草苷C的每种浓度设3个复孔,药物作用24h后用Griess NO法检测NO含量(每种浓度获得的3个数据求取平均值)。
2.3IL-6、TNF-α含量的ELISA检测
Raw 264.7细胞株用DEME完全培养基(DMEM培养基中含10%血清,1%双抗,v/v),在12孔板中每孔接种2.5×104个细胞,置于细胞培养箱中于37℃、5%CO2培养24h,分别加入180μμL含有终浓度为1μg/mL LPS和不同梯度终浓度百蕊草苷C(0、6.25、12.5、25、50、100μM)的完全培养基,百蕊草苷C的每种浓度设3个复孔,药物作用24h后用ELISA法分别检测IL-6,TNF-α含量(每种浓度获得的3个数据求取平均值)。
2.4结果与讨论
(1)CCK-8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百蕊草苷C在200μM浓度下无明显细胞毒性。
(2)Griess NO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百蕊草苷C抑制NO活性IC50:28.6±3.0(通过GraphPad Prism 9.0软件自动计算)。
(3)ELISA实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中,针对TNF-α,百蕊草苷C在6.25μM出现明显的药物依赖,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明显抑制了TNF-α的释放,浓度为100μM更有极显著性差异。图4中,针对IL-6,百蕊草苷C提取物从25μM出现一定的药物依赖,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逐渐抑制了IL-6蛋白的释放,并且,百蕊草苷C对IL-6抑制作用较比TNF-α更为明显。
NO作为重要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间通讯物质,在炎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机体发生炎症后,上调iNOS的蛋白表达量,进而诱导生成大量NO,引发后续相关病理反应。百蕊草苷C能有效阻断由iNOS合成的NO。炎症的主要介质有前列素类、细胞因子、白介素类、及组织坏死因子等。TNF-α和IL-6是各种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哮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主要靶点。在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细胞模型中,LPS介导的炎症介质主要以TNF-α,IL-6等最为重要,百蕊草苷C能有效抑制TNF-α与IL-6释放,说明百蕊草苷C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信号通路,减少相关炎症介质的过度表达,从而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哮喘、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症状。
综上,百蕊草苷C能有效改善由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可能作为潜在的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NO阻断剂、抗炎症性疾病、抗心血管疾病、抗自身免疫病的潜在药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FDA000401724175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百蕊草依次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水溶液浸提,合并所有浸提液;
步骤2,将浸提液浓缩至原体积一半,依次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各萃取多次,合并所有极性溶剂萃取的有机相;
步骤3,将有机相依次采用硅胶色谱柱、MCI色谱柱、凝胶色谱柱和制备液相色谱精制,即得。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TNF-α抑制剂上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IL-6抑制剂上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NO阻断剂上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抗炎症性疾病药物上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上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自身免疫病药物上的应用。
9.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苷化合物或者包括含有所述百蕊草苷化合物的组合物,所述药物为TNF-α抑制剂、IL-6抑制剂、NO阻断剂、抗炎症性疾病药物、抗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自身免疫病药物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CN202211712495.1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974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495.1A CN115974945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495.1A CN115974945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4945A true CN115974945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2495.1A Pending CN115974945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49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6474B (zh) 达玛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13150048B (zh) 青钱柳的提取物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
CN111704544B (zh) 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CN113264974B (zh) 一种乙型强心苷的制备及其抗血管生成应用
WO2012061984A1 (zh) 制备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方法
CN115850218B (zh) 一种乌药烷型倍半萜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974945A (zh) 一种百蕊草苷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773409B (zh) 倒心盾翅藤多糖及其用途
CN111228326A (zh) 一种甘草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991692A (zh) 菘蓝中螺二烯酮木脂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53352B (zh) 一种从中药斑叶兰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39912A (zh) 一种毛菊苣提取物莴苣苦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70757B (zh) 一种新鱼藤酮型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827629A (zh) 艾叶在治疗和预防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中的应用
CN115677732B (zh) 生物碱二聚体及应用
CN114805465B (zh) 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90022B (zh) 一种从马牙七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CN113214211B (zh) 一种提取自牡丹皮炭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CN113999245B (zh) 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及应用
CN113402529B (zh) 三聚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5928B (zh) 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CN115703753B (zh) 一种苯并呋喃型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84411B (zh) 艾叶抗炎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12300239B (zh) 竹柏叶中甾体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CN108690104B (zh) 一类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