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3861A -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3861A
CN115973861A CN202211504566.9A CN202211504566A CN115973861A CN 115973861 A CN115973861 A CN 115973861A CN 202211504566 A CN202211504566 A CN 202211504566A CN 115973861 A CN115973861 A CN 115973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pressing
bearing
piec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45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剑斌
钟辉
石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45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3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3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3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放棉机构、送棉机构、压紧机构以及剪棉机构,所述承载机构、送棉机构、放棉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承载机构用于定位承载产品并带动产品进行转动以将棉片缠绕在产品的外周,所述放棉机构用于卷绕棉片并对棉片进行放卷,所述送棉机构用于将通过放棉机构放卷的棉片的棉头输送到产品的一侧以使棉头与产品外周面的凹槽对应,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在通过送棉机构将棉片的棉头输送到产品的一侧后将棉头压紧到产品外周面的凹槽的底部,所述剪棉机构设置到送棉机构,所述剪棉机构用于在棉片缠绕完毕后剪断棉片。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的雾化芯一般包括内套,内套例如为陶瓷内套等,内套一般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凹槽,下半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缺口,在内套制作完毕后,通常需要在内套的上半部分的外周缠绕导油棉,以通过导油棉将雾化油导入到内套,从而通过内套可将雾化油进行加热雾化。现有通常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导油棉按照预定的层数缠绕在内套的外周,通过人工的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放棉机构、送棉机构、压紧机构以及剪棉机构,所述承载机构、送棉机构、放棉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承载机构用于定位承载产品并带动产品进行转动以将棉片缠绕在产品的外周,所述放棉机构用于卷绕棉片并对棉片进行放卷,所述送棉机构用于将通过所述放棉机构放卷的棉片的棉头输送到产品的一侧以使棉头与产品外周面的凹槽对应,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在通过所述送棉机构将棉片的棉头输送到产品的一侧后将棉头压紧到产品外周面的凹槽的底部,所述剪棉机构设置到所述送棉机构,所述剪棉机构用于在棉片缠绕完毕后剪断棉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电机、承载转动轴以及支撑柱;所述承载电机和承载转动轴均设置到所述承载底座,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承载底座的上方,所述承载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承载电机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承载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承载转动轴相对所述承载底座转动,所述支撑柱可随着所述承载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具有供放置产品的放置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承载支撑板、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承载安装座、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承载夹紧块以及两个呈相对设置的解锁气缸;所述承载支撑板位于所述承载底座的上方,所述承载转动轴的远离所述承载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承载支撑板的通孔并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承载转动轴可相对所述承载支撑板转动;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分别滑动设置到所述承载支撑板的顶端,所述承载转动轴和支撑柱位于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之间,所述两个承载压紧块分别设置到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的顶端并与所述放置位对应,且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位于所述两个解锁气缸之间,每个解锁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承载安装座,所述两个解锁气缸用于驱动两个承载安装座相对所述承载支撑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可带动所述两个承载夹紧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两个承载夹紧块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承载侧板,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位于所述两个承载侧板之间,所述两个承载侧板位于所述两个解锁气缸之间,每个解锁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承载侧板和一个承载安装座,所述承载安装座的靠近对应的解锁气缸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另一端从所述安装槽中伸出并设置到对应的承载侧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棉机构包括放棉单元,所述放棉单元包括立柱、用于卷绕棉片的料盘、放棉电机以及同步带单元,所述料盘、放棉电机分别设置到所述立柱且料盘可相对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同步带单元分别与所述放棉电机、料盘连接,所述放棉电机用于通过所述同步带单元驱动所述料盘相对所述立柱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棉机构包括送棉单元,所述送棉单元包括送棉支撑座、送棉驱动组件以及送棉支撑板;所述送棉驱动组件包括送棉电机,所述送棉电机设置到所述送棉支撑座,所述送棉支撑板位于所述送棉支撑座的上方,所述送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送棉支撑板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棉单元还包括送棉组件,所述送棉组件包括第二导向辊、送棉气缸、送棉夹爪气缸以及两个夹棉夹爪;所述第二导向辊可转动地设置到送棉立柱,所述送棉气缸和送棉立柱分别设置到所述送棉支撑板的顶端并分别与所述承载机构和放棉机构相靠近;所述送棉气缸的顶端设有送棉横板,所述送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送棉横板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承载机构的方向移动;所述送棉夹爪气缸设置到所述送棉横板顶端的靠近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所述送棉夹爪气缸的靠近所述承载机构的一端设有所述两个夹棉夹爪,所述送棉夹爪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夹棉夹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夹持棉片或松开棉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剪棉机构包括剪棉单元,所述剪棉单元包括剪棉竖板、剪棉升降气缸、剪棉夹爪气缸以及剪刀,所述剪棉竖板设置到所述送棉横板的顶端并与所述送棉夹爪气缸对应,所述剪棉升降气缸设置到所述剪棉竖板的远离所述送棉夹爪气缸的一侧且剪棉升降气缸的顶端设有剪棉横板,所述剪棉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剪棉横板上下移动,所述剪棉夹爪气缸设置到所述剪棉横板的顶端,所述剪刀设置到所述剪棉夹爪气缸的靠近所述承载机构的一端,所述剪棉夹爪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剪刀的两个剪臂闭合或张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单元和压紧上下气缸,所述压紧上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单元上下移动,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压紧气缸、压紧安装座、压紧电机、压紧转动轴、压紧安装板以及压紧件;所述压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安装座前后移动;所述压紧电机和压紧转动轴均设置到所述压紧安装座,所述压紧安装板位于所述压紧底座的下方,所述压紧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压紧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压紧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压紧转动轴相对所述压紧安装座转动,所述压紧安装板可随着所述压紧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压紧件的顶端设置到所述压紧安装板的底端,压紧件的底端设有压紧片,所述压紧片的底端具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压紧件的下方,所述压紧部与产品外周面的凹槽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件的顶端滑动设置到所述压紧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压紧安装板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压紧支撑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两个压紧支撑件之间,所述压紧件的顶端与所述两个压紧支撑件之间分别设有两个缓冲弹性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压棉机构,所述压棉机构设置到所述承载机构,所述压棉机构用于在棉片缠绕在产品外周的过程中将棉片与产品的外周面压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棉机构包括压棉单元,所述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位于所述压棉单元和剪棉机构的剪棉单元之间,所述压棉单元包括压棉组件,所述压棉组件包括压棉安装座、压棉块以及压棉气缸;所述压棉安装座的靠近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设有所述压棉块,所述压棉安装座的顶端设有压棉安装块,所述压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棉安装块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压棉安装座、压棉块左右移动,所述压棉块用于在棉片缠绕在产品外周的过程中将棉片与产品的外周面压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棉机构还包括两个滚轮松开气缸,所述压棉单元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压棉安装件、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压棉连接臂以及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滚轮;所述压棉组件位于所述两个压棉安装件之间,所述两个压棉安装件的靠近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分别设有所述两个压棉连接臂,所述两个压棉连接臂的靠近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分别设有所述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松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压棉安装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可带动所述两个压棉连接臂、两个滚轮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两个滚轮用于在棉片缠绕在产品外周的过程中将棉片与产品的外周面压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承载机构、放棉机构、送棉机构、压紧机构以及剪棉机构,可实现将棉片自动缠绕在产品的外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承载机构和压棉机构的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承载机构和压棉机构的左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承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承载单元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放棉单元、送棉单元和剪棉单元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放棉单元、送棉单元和剪棉单元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压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承载单元、送棉单元的送棉组件、剪棉单元以及压紧单元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所示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承载单元、送棉单元的送棉组件、剪棉单元以及压紧单元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放棉机构、送棉机构、剪棉机构、压紧机构和压棉机构。压棉机构、承载机构、送棉机构、放棉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即承载机构位于压棉机构和送棉机构之间,送棉机构位于承载机构和放棉机构之间,压紧机构位于承载机构的上方,剪棉机构设置于送棉机构,压棉机构设置于承载机构。承载机构用于定位承载产品100(见图6、图11、图12)并带动产品100进行转动以将棉片200(见图11、图12)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放棉机构用于卷绕棉片200并对棉片200进行放卷。送棉机构用于将通过放棉机构放卷的棉片200的棉头输送到产品100的一侧以使棉头与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见图6)对应。压紧机构用于在通过送棉机构将棉片200的棉头输送到产品100的一侧后将棉头压紧到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的底部,从而当产品100转动时,产品100可带动棉片200缠绕在其外周。剪棉机构用于在棉片200缠绕完毕后剪断棉片200。压棉机构用于在产品100的外周缠绕棉片200的过程中将棉片200与产品100的外周面压紧。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产品100指的是电子烟雾化芯的内套。棉片200指的是导油棉。
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单元10和底架20,承载单元10设置于底架20,即承载单元10设置在底架20上。放棉机构包括放棉单元30。送棉机构包括送棉单元50。剪棉机构包括剪棉单元70。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单元80、第一压紧横板812、第二压紧横板813、压紧竖板814以及压紧上下气缸815,压紧单元80设置于第一压紧横板812。压棉机构包括压棉单元90、气缸支撑板96和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与945b,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与945b、压棉单元90设置于气缸支撑板96。
本实施例中,承载单元10为四个,四个承载单元10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底架20,放棉单元30、送棉单元50、剪棉单元70、压紧单元80、压棉单元90的数量与承载单元10的数量对应,也分别为四个,四个放棉单元30、四个送棉单元50从前往后依次设置,四个剪棉单元70从前往后依次设置于四个送棉单元50,四个压紧单元80从前往后依次设置于第一压紧横板812,四个压棉单元90分别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气缸支撑板96,气缸支撑板96设置于底架20。每个承载单元10对应一个放棉单元30、一个送棉单元50、一个剪棉单元70、一个压紧单元80和一个压棉单元90,因而本发明可同时对四个产品100的外周进行自动缠绕棉片200,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承载单元10、放棉单元30、送棉单元50、剪棉单元70、压紧单元80、压棉单元90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例如为一个、二个、三个等。可以理解地,承载单元10、放棉单元30、送棉单元50、剪棉单元70、压紧单元80、压棉单元9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下面对本发明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的,结合图2至图6、图11和图12所示,底架20包括下横板22、位于下横板22上方的上横板23以及左侧板25。下横板22用于安装到例如机台等。下横板22和上横板23之间通过立板24连接,本实施例中,立板24为四个,可以理解地,立板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左侧板25设置到下横板22的左端与上横板23的左端之间。
承载单元10包括放置组件和定位组件。
放置组件包括承载底座122、承载电机123、承载转动轴124、支撑柱125以及承载支撑板126。
承载底座122的右侧开口,承载底座122位于下横板22和上横板23之间,且承载底座122的顶端设置到上横板23的通孔内。承载电机123位于下横板22和上横板23之间,承载电机123设置到承载底座122的底端。承载电机123位于承载转动轴124的下方。承载电机123的输出端穿过承载底座122底端的通孔并伸入到承载底座122内。承载支撑板126位于承载底座122的上方。承载转动轴124的一端从承载底座122顶端的通孔伸入到承载底座122内并与承载电机12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承载支撑板126的通孔并设有支撑柱125。承载电机123用于驱动承载转动轴124相对于承载底座122和承载支撑板126转动,支撑柱125可随着承载转动轴124同步转动。支撑柱125的顶端具有供放置产品100的放置位1252。在实际应用时,当将产品100的底端放置到放置位1252内时,通过承载电机123驱动承载转动轴124转动,从而通过支撑柱125可带动产品100同步转动。
承载底座122顶端的通孔内设有承载轴承1242,承载轴承1242套设到承载转动轴124的外周,承载轴承1242可对承载转动轴124提供转动支撑。优选地,承载支撑板126的通孔内也可以设置轴承,轴承套设到承载转动轴124的外周,轴承可对承载转动轴124进一步提供转动支撑。承载轴承1242可为带座轴承。
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承载安装座142、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承载夹紧块143以及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解锁气缸144。
两个承载安装座142分别通过交叉滚子导轨滑动设置到承载支撑板126的顶端。
承载转动轴124和支撑柱125位于两个承载安装座142之间。两个承载压紧块143分别设置到两个承载安装座142的顶端并与放置位1252对应,且位于支撑柱125的上方。承载支撑板126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两个承载侧板1262。两个承载安装座142位于两个承载侧板1262之间。两个承载侧板1262位于两个解锁气缸144之间,每个解锁气缸144分别对应一个承载侧板1262和一个承载安装座142。解锁气缸144连接有解锁顶杆145,解锁顶杆145的远离解锁气缸144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承载侧板1262的通孔、承载安装座142的通孔并位于两个承载安装座142之间。两个解锁气缸144分别用于驱动两个解锁顶杆14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通过两个解锁顶杆145可带动两个承载安装座142相对承载支撑板126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可带动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用于对产品100进行定位,通过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相互靠近从而可实现对产品100进行定位。当产品100被两个承载夹紧块143定位时,两个解锁顶杆145的远离对应的解锁气缸144的一端分别抵接到两个承载安装座142的相靠近的一侧。两个解锁气缸144分别通过两个气缸安装块1442设置到上横板23的顶端。在产品10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两个承载夹紧块143定位产品100,可防止产品100掉落。
本实施例中,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的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V型槽1432,在产品100放置到放置位1252内时,两个V型槽1432分别与产品100的两个缺口102对应,两个V型槽1432分别用于与产品100外周面的两个缺口102(见图6)相配合以实现对产品100进行定位。
承载安装座142的靠近对应的解锁气缸144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弹性件146,弹性件146的一端设置到安装槽的底部,另一端从安装槽中伸出并设置到对应的承载侧板1262。弹性件146优选为弹簧。当两个承载安装座142相对承载支撑板126相互远离时,弹性件146处于压缩状态,当两个承载安装座142相对承载支撑板126相互靠近以通过两个承载夹紧块143对产品100进行定位时,弹性件146处于原始状态。通过设置的弹性件146,在通过两个承载夹紧块143对产品100进行定位时起到缓冲作用,不会损坏产品100。
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位于压棉机构的压棉单元90和送棉机构的送棉单元50之间。压棉单元30包括压棉组件和滚轮组件。
压棉组件包括L型压棉安装座922、压棉块923以及压棉气缸924。
压棉安装座922的右端设有压棉块923,在承载单元10定位承载有产品100时,压棉块923与产品100对应。压棉安装座922的顶端设有压棉安装块9222,压棉安装块9222靠近压棉安装座922的右端。压棉气缸924设置到气缸安装板9242的顶端并靠近气缸安装板9242的左端,压棉安装座922滑动设置到气缸安装板9242的顶端。本实施例中,气缸支撑板96设置到上横板23和左侧板25的左侧,气缸支撑板96部分凸出于上横板23的顶端。气缸安装板9242设置到气缸支撑板96的顶端。压棉气缸924与压棉安装块9222连接。压棉气缸924用于驱动压棉安装块9222左右移动即朝靠近或远离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压棉安装块9222的移动可带动压棉安装座922、压棉块923相对气缸安装板9242左右移动即朝靠近或远离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在通过承载单元10定位承载产品100并带动产品100进行转动以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的过程中,在压棉气缸924的作用下,压棉块923能够保持与棉片200之间处于压紧,以使棉片200与产品100的外周面压紧,避免出现松散情况。
本实施例中,压棉块923的远离压棉安装座922的一端设有凹位,凹位用于与产品100的外周面相配合。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凹位的内壁将棉片200与产品100的外周面压紧。
滚轮组件包括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压棉安装件942a和942b、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压棉连接臂943以及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滚轮944。
压棉组件位于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之间。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右端(即靠近承载单元10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L型压棉连接臂943,两个压棉连接臂943的右端(即靠近承载单元10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滚轮944,两个滚轮944位于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的上方,压棉块923位于两个压棉连接臂943之间。在承载机构定位承载有产品100时,产品100位于两个滚轮944之间,且两个滚轮944分别与产品100两侧的两个凹槽101对应。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945b用于驱动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可带动两个压棉连接臂943、两个滚轮94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在承载机构定位承载有产品100并带动产品100进行转动以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的过程中,在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和945b的作用下,两个滚轮944能够保持与棉片200之间处于压紧,以使棉片200与产品100的外周面压紧,避免出现松散情况。
本实施例中,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为L型压棉安装件。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横部分别位于气缸支撑板96的上方,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竖部分别滑动设置到气缸支撑板96的左侧。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竖部的靠近气缸支撑板96的一侧设有两个压棉滑块9422,气缸支撑板96的左侧设有沿气缸支撑板9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压棉导轨9423,每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滑块9422均与压棉导轨9423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的压棉滑块9422和压棉导轨9423,对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并可提高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移动的平稳性。
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945b分别设置到气缸支撑板96的左侧并靠近气缸支撑板96的底端,且位于四个压棉单元90的下方。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945b分别与两个延伸板9462a、9462b连接,两个延伸板9462a、9462b分别与气缸支撑板96左侧的前端、后端对应。两个延伸板9462a、9462b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杆947a、947b,两个连杆947a、947b呈上下平行设置,其中连杆947a从前至后依次穿过第一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第一过孔、第二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第一过孔、第三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第一过孔、第四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的第一过孔,且连杆947a与第一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第二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第三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第四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相对固定,连杆947a与第一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第二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第三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第四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无接触;连杆947b从后至前依次穿过第四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b、942a的第二过孔、第三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b、942a的第二过孔、第二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b、942a的第二过孔、第一个压棉单元90的两个压棉安装件942b、942a的第二过孔,且连杆947b与第四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第三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第二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第一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相对固定,连杆947b与第一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第二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第三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第四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无接触。在实际应用时,滚轮松开气缸945a通过连杆947a可驱动四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a朝靠近或远离压棉安装件942b的方向移动,滚轮松开气缸945b通过连杆947b可同步驱动四个压棉单元90的压棉安装件942b朝靠近或远离压棉安装件942a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945b可驱动两个压棉安装件942a、942b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气缸支撑板96左侧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两个间隔板948,以及气缸支撑板96的左侧在位于相邻两个压棉单元90之间的位置分别设有间隔板948,即本发明的间隔板948的数量为五个。间隔板948靠近气缸支撑板96的顶端。每个压棉单元90的每个压棉安装件与相邻的间隔板948之间设有压棉弹性件949,压棉弹性件949优选为弹簧。设置的压棉弹性件949起到缓冲作用,可使得两个滚轮944与棉片200之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不会损坏棉片200。
结合图7、图8、图11、图12所示,放棉单元30包括立柱32、用于卷绕棉片200的料盘33、放棉电机34、同步带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到立柱32前侧的第一导向辊36、滑动设置到立柱32前侧的配重块37以及传感器38。立柱32用于安装到例如机台等地。
料盘33可转动地设置到立柱32的前侧,料盘33靠近立柱32的顶端,料盘33为现有的结构,立柱32的前侧具有安装孔,料盘33的连接轴穿设在立柱32的安装孔内且连接轴的末端凸出于立柱32的后侧,连接轴可相对立柱32转动。立柱32的安装孔内设有轴承,轴承套设到连接轴的外周,通过轴承可对连接轴的转动提供支撑。
放棉电机34设置到立柱32的右侧,同步带单元分别与放棉电机34、料盘33连接,放棉电机34用于通过同步带单元驱动料盘33相对立柱32转动。具体的,同步带单元包括主动轮352、从动轮353以及套设到主动轮352、从动轮353外周的同步带354。主动轮352套设到放棉电机34的输出端外周,从动轮353套设到连接轴的末端的外周。放棉电机34驱动主动轮352转动,在同步带354、从动轮353的作用下可驱动连接轴相对立柱32转动,从而可实现驱动料盘33相对立柱32转动,通过料盘33的转动,从而可实现对卷绕到料盘33的棉片200进行放卷。
第一导向辊36和配重块37依次位于料盘33的下方,第一导向辊36对棉片200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配重块37在棉片200放卷的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在实际应用时,经料盘33放卷出来的棉片200可依次从第一导向辊36、配重块37上绕过。配重块37滑动设置到立柱32前侧的结构为:立柱32的前侧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放棉导轨373,放棉导轨373与放棉滑块372滑动配合,配重块37设置到放棉滑块372的远离放棉导轨373的一侧。放棉滑块372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紧固件例如螺钉等,紧固件的末端抵接到放棉导轨373。通过设置的放棉导轨373和放棉滑块372可调节配重块37的高度位置,通过设置的紧固件可将放棉滑块372固定到放棉导轨373,从而可实现将配重块37固定到立柱32的前侧。
传感器38用于检测料盘33上是否有棉片200,在通过传感器38检测到料盘33上没有棉片200时,放棉电机34停止工作。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8为两个,两个传感器38分别通过两个支架382设置到立柱32的顶端,其中一个传感器38位于料盘33的上方,另一个传感器38位于料盘33的下方。传感器38优选为检知传感器。
送棉单元50包括送棉支撑座52、送棉驱动组件、送棉支撑板54以及送棉组件。
送棉支撑座52底端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四个支柱522,四个支柱522用于安装到例如机台等地。
送棉驱动组件包括送棉电机532,送棉电机532设置到送棉支撑座52的底端,送棉支撑板54位于送棉支撑座52的上方。送棉支撑座52的底端具有通孔,送棉电机532的输出端从通孔中伸出并与送棉支撑板54的底端连接。送棉电机532为一丝杆步进电机,送棉电机532用于驱动送棉支撑板54上下移动。
送棉支撑板54的底端在位于送棉电机53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杆,两个导杆可随着送棉支撑板54同步移动。送棉支撑座52的顶端具有与两个导杆对应的安装孔位,两个导杆分别穿设在两个安装孔位内,两个安装孔位内分别设有两个直线轴承534,两个直线轴承534分别套设到两个导杆的外周,设置的直线轴承534对导杆的上下移动提供支撑。
送棉组件包括第二导向辊552、两个第一导向轴553、两个第二导向轴555、两个中间导向轴554、送棉气缸556、送棉夹爪气缸557以及两个夹棉夹爪558。
第二导向辊552可转动地设置到送棉立柱5522的前侧,送棉气缸556和送棉立柱5522分别设置到送棉支撑板54顶端的左侧、右侧并分别与承载单元10和放棉单元30相靠近。
送棉立柱5522的左侧设有送棉安装板5532,送棉安装板5532的左侧设有送棉L型板5533,送棉L型板5533相对送棉支撑板54朝后方倾斜,两个第一导向轴553呈前后平行设置并分别设置到送棉L型板5533的顶端,且与第二导向辊552对应,两个第一导向轴553相对送棉支撑板54朝后方倾斜,两个第一导向轴553之间具有供棉片200穿过的第一间隙。
送棉气缸556的顶端设有送棉横板5562,送棉气缸556用于驱动送棉横板5562左右移动即朝靠近或远离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送棉气缸556优选为滑台气缸。
两个第二导向轴555分别设置到送棉横板5562的顶端并呈前后平行设置,两个第二导向轴555与两个第一导向轴553对应。两个第二导向轴555之间具有供棉片200穿过的第二间隙。两个第二导向轴555的外周套设有两个送棉导向块5552,两个送棉导向块5552呈上下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空间,空间与两个第一导向轴553对应且空间的宽度与棉片200的宽度相适配。两个第二导向轴555可随着送棉横板5562同步移动。
两个第一导向轴553和两个第二导向轴555之间设有两个呈前后平行设置的中间导向轴554,两个中间导向轴554设置到送棉支撑板54的顶端,中间导向轴554之间具有供棉片200穿过的中间间隙。
送棉夹爪气缸557设置到送棉横板5562顶端的左侧,送棉夹爪气缸557可随着送棉横板5562同步移动。送棉夹爪气缸557的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一端即左端设有两个夹棉夹爪558,两个夹棉夹爪558与空间对应,送棉夹爪气缸557用于驱动两个夹棉夹爪558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夹持棉片200或松开棉片200。
在实际应用时,从料盘33放卷出来的棉片200可依次从第一导向辊36、配重块37、第二导向辊552上绕过,然后依次从两个第一导向轴553之间的第一间隙中穿过、两个中间导向轴554的中间间隙中穿过、两个第二导向轴55之间的第二间隙中穿过(棉片200位于两个送棉导向块5552之间的空间中)、两个夹棉夹爪558中穿过,当棉片200的棉头位于两个夹棉夹爪558的左方时,如图11、图12所示,通过送棉夹爪气缸557驱动两个夹棉夹爪558相互靠近以夹持棉片200,然后通过送棉气缸556驱动送棉横板5562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送棉夹爪气缸557、两个夹棉夹爪558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如此即可实现将棉片200的棉头输送到产品100的一侧。通过两个第一导向轴553、两个中间导向轴554、两个第二导向轴554以及两个送棉导向块5552的导向作用,可将棉片200立起来,使棉片200处于竖直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便于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两个送棉导向块5552可将棉片200限定在其两者之间的空间内。
剪棉单元70包括剪棉竖板72、剪棉升降气缸73、剪棉夹爪气缸74、剪刀75以及剪棉横板76。
剪棉竖板72设置到送棉横板5562的顶端并与送棉夹爪气缸557对应,剪棉竖板72靠近送棉横板5562的前侧。剪棉升降气缸73设置到剪棉竖板72的远离送棉夹爪气缸557的一侧即剪棉竖板72的前侧,且剪棉升降气缸73的顶端设有剪棉横板76,剪棉升降气缸73用于驱动剪棉横板76上下移动,剪棉夹爪气缸74设置到剪棉横板76的底端,剪棉夹爪气缸74可随着剪棉横板76同步移动。剪刀75设置到剪棉夹爪气缸74的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一端即左端,剪棉夹爪气缸74用于驱动剪刀75的两个剪臂闭合或张开。当棉片200缠绕完毕后,通过剪棉夹爪气缸74驱动剪刀75的两个剪臂闭合,从而可实现将棉片200剪断。
结合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压紧单元包括压紧安装座82、压紧气缸83、压紧电机84、压紧转动轴85、压紧安装板86以及压紧件87。压紧电机84也可用旋转气缸代替。
压紧安装座82的右侧、前侧、后侧均开口。
压紧安装座82的左侧设有压紧连接板822,压紧气缸83与压紧连接板822连接,压紧气缸83通过气缸板832设置到第一压紧横板812的右侧。压紧连接板822通过压紧滑块823、压紧导轨824滑动设置到第一压紧横板812的右侧。压紧气缸83用于驱动压紧连接板822在第一压紧横板812的右侧前后移动,压紧连接板822的前后移动可带动压紧安装座82前后移动。第一压紧横板812通过滑块、导轨滑动设置到第二压紧横板813的右侧。第二压紧横板813用于设置到例如机台上的支撑架等地。第二压紧横板813的左侧设有压紧竖板814,压紧竖板814的顶端设有压紧顶板8142,压紧顶板8142的顶端设有压紧上下气缸815,压紧上下气缸815与第一压紧横板812连接,压紧上下气缸815用于驱动第一压紧横板812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四个压紧单元80上下移动。
压紧电机84设置到压紧安装座82的顶端,压紧安装座82的顶端具有第一孔位,压紧电机84的输出端穿设在压紧安装座82的第一孔位中。压紧转动轴85位于压紧安装座82内,压紧转动轴85的一端与压紧电机8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从压紧安装座82底端的第二孔位伸出并与压紧安装板86的顶端连接。压紧电机84用于驱动压紧转动轴85相对压紧安装座82转动,压紧安装板86可随着压紧转动轴85同步转动。
压紧安装座82的第二孔位内可设置轴承852,轴承852套设到压紧转动轴85的外周,轴承852可对压紧转动轴85的转动提供支撑。轴承852可为带座轴承。
压紧件87的顶端设置到压紧安装板86的底端,压紧件87的底端朝下延伸并设有压紧片872,压紧片872的底端具有压紧部8722,压紧部8722位于压紧件87的下方,压紧部8722的大小、形状与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的大小、形状相适配。压紧部8722用于将棉片200的棉头压紧到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的底部。压紧件87、压紧片872可随着压紧安装板86同步转动。在实际应用时,当通过压紧部8722将棉片200的棉头压紧到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的底部后,在承载电机123驱动支撑柱125转动以带动产品100转动时,压紧电机84通过压紧转动轴85驱动压紧安装板86同步转动,从而可带动压紧件87、压紧片872同步转动,这样通过压紧片872的压紧部8722可牢牢将棉头压紧到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的底部,避免出现松散情况。
本实施例中,压紧件87的顶端滑动设置到压紧安装板86的底端。具体的,压紧件87的顶端设有压紧滑动块873,压紧安装板86的底端设有滑轨874,压紧滑动块873与滑轨874滑动配合,压紧滑动块873可沿着滑轨874前后移动。压紧件87通过压紧滑动块873、滑轨874可相对压紧安装板86前后移动。压紧安装板86底端的前侧、后侧分别设有两个压紧支撑件863,压紧件87位于两个压紧支撑件863之间,压紧件87的顶端与两个压紧支撑件863之间分别设有两个缓冲弹性件88。缓冲弹性件88优选为弹簧。设置的两个缓冲弹性件88起到缓冲作用,通过缓冲弹性件88、压紧滑动块873、滑轨874可使得压紧部8722与棉头之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不会损坏棉头。
通过上述的结构,本发明在实际工作时,先将产品100的底端放置到支撑柱125的放置位1252内,此时产品100外周面的两个缺口102与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的两个V型槽1432对应,且产品100外周面的两个凹槽101分别与两个滚轮944对应。然后通过两个解锁气缸144驱动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相互靠近,使两个承载夹紧块143的V型槽1432与产品100外周面的两个缺口102相配合以实现对产品100进行定位。
然后通过送棉电机532驱动送棉支撑板54向上移动到预定位置,从而可带动送棉支撑板54上的部件向上移动到预定位置。
然后通过放棉电机34驱动料盘33转动以对卷绕到料盘33的棉片200进行放卷,放卷出来的棉片200可依次从第一导向辊36、配重块37、第二导向辊552上绕过,然后依次从两个第一导向轴553之间的第一间隙中穿过、两个中间导向轴554的中间间隙中穿过、两个第二导向轴555之间的第二间隙中穿过(此时棉片200位于两个送棉导向块5552的空间中)、两个夹棉夹爪558中穿过,当棉片200的棉头位于两个夹棉夹爪558的左方时,通过送棉夹爪气缸557驱动两个夹棉夹爪558相互靠近以夹持棉片200,然后通过送棉气缸556驱动送棉横板5562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送棉夹爪气缸557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两个夹棉夹爪558可带动棉片200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直至棉片200的棉头位于产品100的一侧并与产品外周面的其中一个凹槽101对应,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棉片200的棉头位于产品100的前方。
然后通过压紧上下气缸815驱动第一压紧横板812向下移动,从而可带动压紧单元80向下移动,直至棉片200的棉头位于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和压紧片872的压紧部8722之间,然后通过压紧气缸83驱动压紧安装座82向后移动,从而可带动压紧安装座82上的部件向后移动,直至压紧片872的压紧部8722将棉头压紧到产品100外周面的凹槽101的底部。
然后通过送棉夹爪气缸557驱动两个夹棉夹爪558相互远离以松开棉片200,然后通过送棉气缸556驱动送棉横板5562朝远离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从而可带动送棉夹爪气缸557、两个夹棉夹爪558朝远离承载机构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到初始位置。
然后通过承载电机123驱动支撑柱125转动,从而可带动产品100转动,从而可实现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在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外周的过程中,在压紧电机84的驱动下,压紧片872随着产品100同步转动,便于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料盘33在放棉电机34的驱动下对棉片200进行持续放卷。
在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外周的过程中,通过压棉气缸924驱动压棉块923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通过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和945b驱动两个滚轮944相互靠近,从而使压棉块923、两个滚轮944能够压紧产品100外周的棉片200,随着产品100的不断转动,棉片200在产品100的外周每缠绕一圈,压棉气缸924均根据棉片200的厚度驱动压棉块923朝远离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到预定距离,两个滚轮松开气缸945a和945b均根据棉片200的厚度驱动两个滚轮944相互远离到预定距离,如此在产品的外周缠绕棉片200的过程中,压棉块923、两个滚轮944能够始终保持对棉片200压紧,从而使棉片200始终压紧到产品100的外周面。
在棉片200缠绕完毕后,承载电机123停止工作,从而可使得支撑柱125、产品100停止转动,放棉电机34停止工作,从而通过料盘33对棉片200停止放卷。此时通过送棉气缸556驱动送棉横板5562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送棉夹爪气缸557、两个夹棉夹爪558朝靠近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10的方向移动,直至剪棉单元70的剪刀75位于产品100和两个夹棉夹爪558之间,然后通过送棉夹爪气缸557驱动两个夹棉夹爪558相互靠近以夹持棉片200。
然后通过剪棉升降气缸73驱动剪棉横板76向下移动,从而可带动剪棉夹爪气缸74、剪刀75向下移动,直至棉片200位于剪刀75的两个剪臂的前端之间,然后通过剪棉夹爪气缸74驱动剪刀75的两个剪臂相互靠近以将棉片200剪断,之后通过剪棉夹爪气缸74驱动剪刀75的两个剪臂相互远离以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剪棉升降气缸73驱动剪棉横板76、剪棉夹爪气缸74、剪刀75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压紧上下气缸815驱动压紧单元80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如此产品100的外周缠绕棉片200即完毕。
可以理解地,产品100外周缠绕的棉片200的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承载机构、放棉机构、送棉机构、压紧机构以及剪棉机构,可实现将棉片200自动缠绕在产品100的外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的压棉机构,在将棉片200缠绕在产品100外周的过程中,可将棉片200与产品100的外周面压紧,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放棉机构、送棉机构、压紧机构以及剪棉机构,所述承载机构、送棉机构、放棉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承载机构用于定位承载产品并带动产品进行转动以将棉片缠绕在产品的外周,所述放棉机构用于卷绕棉片并对棉片进行放卷,所述送棉机构用于将通过所述放棉机构放卷的棉片的棉头输送到产品的一侧以使棉头与产品外周面的凹槽对应,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承载机构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在通过所述送棉机构将棉片的棉头输送到产品的一侧后将棉头压紧到产品外周面的凹槽的底部,所述剪棉机构设置到所述送棉机构,所述剪棉机构用于在棉片缠绕完毕后剪断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电机、承载转动轴以及支撑柱;所述承载电机和承载转动轴均设置到所述承载底座,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承载底座的上方,所述承载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承载电机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承载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承载转动轴相对所述承载底座转动,所述支撑柱可随着所述承载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具有供放置产品的放置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承载支撑板、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承载安装座、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承载夹紧块以及两个呈相对设置的解锁气缸;
所述承载支撑板位于所述承载底座的上方,所述承载转动轴的远离所述承载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承载支撑板的通孔并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承载转动轴可相对所述承载支撑板转动;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分别滑动设置到所述承载支撑板的顶端,所述承载转动轴和支撑柱位于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之间,所述两个承载压紧块分别设置到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的顶端并与所述放置位对应,且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位于所述两个解锁气缸之间,每个解锁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承载安装座,所述两个解锁气缸用于驱动两个承载安装座相对所述承载支撑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可带动所述两个承载夹紧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两个承载夹紧块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承载侧板,所述两个承载安装座位于所述两个承载侧板之间,所述两个承载侧板位于所述两个解锁气缸之间,每个解锁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承载侧板和一个承载安装座,所述承载安装座的靠近对应的解锁气缸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另一端从所述安装槽中伸出并设置到对应的承载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棉机构包括放棉单元,所述放棉单元包括立柱、用于卷绕棉片的料盘、放棉电机以及同步带单元,所述料盘、放棉电机分别设置到所述立柱且料盘可相对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同步带单元分别与所述放棉电机、料盘连接,所述放棉电机用于通过所述同步带单元驱动所述料盘相对所述立柱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棉机构包括送棉单元,所述送棉单元包括送棉支撑座、送棉驱动组件以及送棉支撑板;
所述送棉驱动组件包括送棉电机,所述送棉电机设置到所述送棉支撑座,所述送棉支撑板位于所述送棉支撑座的上方,所述送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送棉支撑板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棉单元还包括送棉组件,所述送棉组件包括第二导向辊、送棉气缸、送棉夹爪气缸以及两个夹棉夹爪;
所述第二导向辊可转动地设置到送棉立柱,所述送棉气缸和送棉立柱分别设置到所述送棉支撑板的顶端并分别与所述承载机构和放棉机构相靠近;
所述送棉气缸的顶端设有送棉横板,所述送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送棉横板左右移动;
所述送棉夹爪气缸设置到所述送棉横板顶端的靠近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所述送棉夹爪气缸的靠近所述承载机构的一端设有所述两个夹棉夹爪,所述送棉夹爪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夹棉夹爪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夹持棉片或松开棉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棉机构包括剪棉单元,所述剪棉单元包括剪棉竖板、剪棉升降气缸、剪棉夹爪气缸以及剪刀,所述剪棉竖板设置到所述送棉横板的顶端并与所述送棉夹爪气缸对应,所述剪棉升降气缸设置到所述剪棉竖板的远离所述送棉夹爪气缸的一侧且剪棉升降气缸的顶端设有剪棉横板,所述剪棉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剪棉横板上下移动,所述剪棉夹爪气缸设置到所述剪棉横板的顶端,所述剪刀设置到所述剪棉夹爪气缸的靠近所述承载机构的一端,所述剪棉夹爪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剪刀的两个剪臂闭合或张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单元和压紧上下气缸,所述压紧上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单元上下移动,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压紧气缸、压紧安装座、压紧电机、压紧转动轴、压紧安装板以及压紧件;
所述压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安装座前后移动;
所述压紧电机和压紧转动轴均设置到所述压紧安装座,所述压紧安装板位于所述压紧底座的下方,所述压紧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压紧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压紧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压紧转动轴相对所述压紧安装座转动,所述压紧安装板可随着所述压紧转动轴同步转动;
所述压紧件的顶端设置到所述压紧安装板的底端,压紧件的底端设有压紧片,所述压紧片的底端具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压紧件的下方,所述压紧部与产品外周面的凹槽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的顶端滑动设置到所述压紧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压紧安装板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压紧支撑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两个压紧支撑件之间,所述压紧件的顶端与所述两个压紧支撑件之间分别设有两个缓冲弹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棉机构,所述压棉机构设置到所述承载机构,所述压棉机构用于在棉片缠绕在产品外周的过程中将棉片与产品的外周面压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棉机构包括压棉单元,所述承载机构的承载单元位于所述压棉单元和剪棉机构的剪棉单元之间,所述压棉单元包括压棉组件,所述压棉组件包括压棉安装座、压棉块以及压棉气缸;
所述压棉安装座的靠近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设有所述压棉块,所述压棉安装座的顶端设有压棉安装块,所述压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棉安装块左右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压棉安装座、压棉块左右移动,所述压棉块用于在棉片缠绕在产品外周的过程中将棉片与产品的外周面压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棉缠绕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棉机构还包括两个滚轮松开气缸,所述压棉单元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压棉安装件、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压棉连接臂以及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滚轮;
所述压棉组件位于所述两个压棉安装件之间,所述两个压棉安装件的靠近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分别设有所述两个压棉连接臂,所述两个压棉连接臂的靠近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分别设有所述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松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压棉安装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可带动所述两个压棉连接臂、两个滚轮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两个滚轮用于在棉片缠绕在产品外周的过程中将棉片与产品的外周面压紧。
CN202211504566.9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Pending CN115973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4566.9A CN115973861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4566.9A CN115973861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3861A true CN115973861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4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4566.9A Pending CN115973861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38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33977U (zh) 一种无纺布柔巾自动折叠复卷机
CN111217187B (zh) 一种小型三维透明膜折叠式包膜机
CN112061856A (zh) 一种分切点断复卷机
CN114850701A (zh) 一种卷材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及方法
CN115973861A (zh) 一种外棉缠绕夹紧装置
CN105365334B (zh) 全自动卷带贴覆设备
CN219088430U (zh) 一种包外棉机
CN217730922U (zh) 一种自动贴棉缠膜机
CN116330366A (zh) 一种薄膜生产用裁剪设备
CN116253180B (zh) 无纺布高速分切机的分切卷收结构
CN215797430U (zh) 一种eva太阳能背板薄膜高效收卷装置
CN212315114U (zh) 一种具有压带装置的裁布机构
CN110424144B (zh) 一种全自动多层布匹铺设裁床
CN206375489U (zh) 一种全自动布料铺剪一体机的铺布机
CN218138308U (zh) 装饰纸用分切装置
CN212292245U (zh) 一种分切点断复卷机
CN213059518U (zh) 卫生纸卷纸装置
CN221093005U (zh) 一种收卷切割机构
CN220744789U (zh) 一种不干胶纸卷封装置
CN217294969U (zh) 一种布料收卷打包机
CN215220494U (zh) 超薄硅钢铁芯卷绕张力控制装置和纠偏装置
CN216069133U (zh) 一种面料复合机
CN220334333U (zh) 一种分切机的原料卷置放机构
CN214608253U (zh) 一种新型纸箱打包机
CN220078068U (zh) 一种收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