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2789A -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2789A
CN115972789A CN202211536450.3A CN202211536450A CN115972789A CN 115972789 A CN115972789 A CN 115972789A CN 202211536450 A CN202211536450 A CN 202211536450A CN 115972789 A CN115972789 A CN 115972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sin
mass
parts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364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子杰
吴兴泽
丰检
田化银
唐国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ingyi Zhizao Digital Equi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nan Dingyi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ingyi Zhizao Digital Equi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nan Dingyi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ingyi Zhizao Digital Equi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nan Dingyi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ingyi Zhizao Digital Equi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364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2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2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2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升华打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该色带的基材一侧设有底涂层,底涂层上设有染料层;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层;附着力促进层包括离型层和接着层,离型层设置在基材的一侧上,接着层设置在离型层上。该色带配合再转印膜进行打印,可实现先通过染料层将图案打印至再转印膜、再将附着力促进层打印至图案层上。离型层可保证附着力促进层完整的转印,接着层能提高图案在PET证卡上的附着力,提高证卡图文的色彩浓度以及耐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升华打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的证卡有: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会员卡、缴费卡、积分卡、学生证、员工卡、会议卡、参展卡、停车卡等等。其材质大多是是PVC材料,具有轻质、隔热、保温、防潮、阻燃、施工简便等特点。现有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将图文打印在PVC基材上,再使用专用胶膜覆盖其正反面进行塑封,但现有的彩喷技术,其成像效果尤其是人物面部成像效果无法达到证件卡片的要求;其二是通过热升华打印技术,利用热能将黄、红、蓝三种颜料转印至打印介质上,通过控制打印头的温度得到深浅不同的颜色,并通过三色叠加形成连续的色阶,其打印效果相比于喷墨打印细腻度更佳。
但PVC相比于PET证卡来说存在以下问题:1.PVC环保性差,PET属于可回收材料,2.PVC在耐摩擦、耐溶剂、光泽度等方面较差。PET材料因其耐摩擦性、耐折性、耐溶剂性好,且无毒无味,用于高端定制证卡及法定证件的制作。
热升华打印技术因其可实现连续色阶的打印而常用于替代传统写真打印。目前市面上存在将热升华色带直接应用于证卡印刷,但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热升华色带图像打印需要特殊的染料接收涂层,否则色彩浓度很低,2.直接通过热升华在证卡上形成的染料层,其耐摩擦、耐候性能等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一侧设有底涂层,所述底涂层上设有染料层;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层;所述附着力促进层包括离型层和接着层,所述离型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一侧上,所述接着层设置在所述离型层上。
进一步,所述离型层包括以下几种成分,并且每种成分的质量份数为,第一树脂10-30份,第一有机溶剂70-90份;
所述第一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的混合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70%-90%,聚氨酯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10%-30%。
进一步,所述离型层还包括功能材料,所述功能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1%-2.5%;
所述功能材料包括填充材料、增塑材料、抗静电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无机微粒、有机微粒、脱模材料和分散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接着层包括质量份数为20-40份的第二树脂和质量份数为60-80份的第二有机溶剂;
所述第二树脂包括热塑性树脂和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质量占所述第二树脂总质量的30%-80%,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占所述第二树脂总质量的20%-70%;
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剂,其中,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二树脂总质量的1%-5%。
进一步,所述底涂层包括质量份数为2-15份的第三树脂和90-98份的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第三树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的水溶液。
进一步,所述染料层包括质量份数为2-15份的第四树脂、2-15份的染料以及80-95份的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聚氨酯、聚碳酸脂、聚酯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与甲苯的混合溶液。
进一步,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5-1.5μm,所述接着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包括基材的厚度为4-125μm,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1-0.5μm,所述染料层的厚度为0.5-1.5μ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转印方法,采用如上述的热升华色带,通过所述染料层将图案打印至所述再转印膜上,形成图案层;再将所述附着力促进层打印至所述图案层上,最后使用所述再转印膜将所述图案层和所述附着力促进层打印至PET证卡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转印方法中的再转印膜,所述再转印膜包括再转印膜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一侧上的染料接收层;所述染料接收层包括质量份数为10-40份的第五树脂和60-90份的有机溶剂;其中,所述第五树脂包括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树脂,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为所述第五树脂总质量的60%-90%,所述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五树脂总质量的10%-40%。
进一步,所述再转印膜基材的厚度为4-125μm,所述接收层的厚度为5-6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通过在底涂层上增加附着力促进层,可以实现先将染料层打印至再转印膜、再将附着力促进层打印至染料层上的打印过程,实现对PET证卡的打印;
(2)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离型层可以在打印过程中保证附着力促进层完整的打印或转印,接着层能够有效提高图案在PET证卡上的附着力,使PET证卡上的图案附着力有效提高;
(3)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可以有效提高PET证卡上图案的色彩浓度、耐久性、耐刮擦性、耐溶剂性等性质;
(4)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转印方法,将热升华色带成像在再转印膜上的图案转印至PET证卡上,使图案层位于涂层内侧,进一步提高图案在PET证卡上的耐摩擦、耐溶剂性能;
(5)本发明的再转印膜,可配合本发明的热升华碳带同时使用,实现PET证卡打印,并且具有良好的打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再转印膜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打印方法,打印后的PET证卡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背涂层;2、基材;3、底涂层;4、附着力促进层;41、离型层;42、接着层;5、染料层;6、再转印膜基材;7、染料接收层;8、PET证卡基层;9、图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包括基材2,基材2的一侧设有底涂层3,底涂层3上设有染料层5;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层4;附着力促进层4包括离型层41和接着层42,离型层41设置在基材2的一侧上,接着层42设置在离型层41上。
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通过在底涂层3上增加附着力促进层4,可以实现通过染料层5将图案打印至再转印膜上,再将附着力促进层4打印至图案层9上的打印过程。离型层41可以在打印过程中保证附着力促进层4完整的打印和转印,接着层42能够有效提高图案在PET证卡上的附着力。这样,通过设置附着力促进层4,可以提高PET证卡的打印效果,提高证卡图文的色彩浓度以及耐久性。
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的具体层结构为,离型层41与底涂层3位于同一层的位置,染料层5与接着层42位于同一层的位置。另外,染料层5包括多个颜色区域,每个颜色区域的染料不同,多个颜色区域依次设置。
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中,离型层41包括以下几种成分,并且每种成分的质量份数为,第一树脂10-30份,第一有机溶剂70-90份;优选为第一树脂15-25份,第一有机溶剂75-85份。
所述第一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的混合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70%-90%,优选为80%-90%;聚氨酯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10%-30%,优选为10%-20%。
其中,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能够保证附着力促进层4由热升华色带至再转印膜、再到PET证卡上的过程中均能够完整的转印,避免在转印过程中的残留等问题;聚氨酯的作用是稍微增加离型层41在基材2上的附着力,使其不至于在打印时脱落。
在本发明的离型层41中,采用的第一有机溶剂具体为丁酮与甲苯的混合溶剂,两者混合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优选的,在不影响和破坏离型层41的剥离效果的范围内,离型层41的成分还包括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包括填充材料、增塑材料、抗静电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无机微粒、有机微粒、脱模材料和分散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功能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第一树脂总质量的1%-2.5%。
优选的,离型层41的厚度为0.5-1.5μm,优选的厚度为0.7-1.2μm。
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中,接着层42包括质量份数为20-40份的第二树脂和质量份数为60-80份的第二有机溶剂,优选为65-75份;第二有机溶剂为丁酮-甲苯混合溶剂,两者混合的质量比为1:1。
第二树脂包括热塑性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中,热塑性树脂的质量占第二树脂总质量的30%-80%,更优选为60%-75%;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占第二树脂总质量的20%-70%,更优选为25%-40%。其中,添加热塑性树脂的作用是具有通过进行加热而软化、从而发挥出密合性的特点,添加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目的是提高接着层42与离型层41、接着层42与再转印膜的层间附着力。
进一步优选的,热塑性树脂为聚酯、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纤维素树脂、聚酰胺、聚烯烃、苯乙烯树脂、它们的氯化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以聚酯树脂为最佳。
为了进一步提高接着层42与染料层5在PET证卡上的附着力,聚酯树脂的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以上9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80℃以下。
为进一步提高其在PET上的附着力,可加入一定量的附着力促进剂,加入量为第二树脂的1%-5%,优选的,附着力促进剂的添加量为第二树脂的3%-5%。
优选的,接着层42的成分中还包括分散材料、滑剂等添加材料。
优选的,接着层42的厚度为1-5μm,优选厚度为2-4μm。
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中,基材2的另一侧还设有背涂层1,背涂层1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适应热升华打印机的高速打印,提高基材2的耐热性及润滑性,防止打印过程中由于热敏头的热量引起的粘连和打印褶皱问题,使基材2在高热量打印状态下不被熔融的前提下,保证打印头热量的传递。
针对背涂层1,其材料为树脂成分,可选的树脂种类为PVB树脂、纤维素树脂、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聚酰胺树脂等;其中,优选高缩醛、高TG的PVB树脂,分子量优选为50000-60000,聚合度优选为300-1300。
优选的,背涂层1的树脂成分质量份数为5-20份,优选8-15份;溶剂为甲苯-丁酮混合溶剂,两者混合的质量比为3:1-2:1,溶剂的质量份数优选为80-90份。
优选的,为提高背涂层1的润滑性,使其在打印过程中降低对打印头的摩擦损伤,可在背涂层1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滑剂,如有金属皂、磷酸酯、硅油、脱模剂等,加入量为树脂成分质量的1%-5%;进一步优选的,加入量为树脂成分质量的3%-5%。
优选的,为解决打印头的积料问题,进一步提高背涂层1的润滑性,可在背涂层1中加入一定量的气硅、滑石粉、高岭土等固体填料,填料的粒径为300nm-5μm,优选为1-4μm;填料的加入质量为树脂成分总质量的1%-5%,进一步优选的,填料的加入质量为树脂总质量的3%-5%。填料的粒径太大会影响背涂层1表面平整性,太小则无法起到减少打印头与背涂层1的摩擦的作用。
优选的,背涂层1的厚度为0.2-1μm,优选的厚度为0.5-0.8μm。
针对底涂层3,本发明的底涂层3包括质量份数为2-15份的第三树脂和90-98份的第三有机溶剂;第三树脂的质量份数优选为3-8份。其中,第三树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有机溶剂为异丙醇的水溶液。有机溶剂为水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两者的混合质量比例为2:1-1:1。
在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中,底涂层3主要作用是提高染料在PET基材上的附着力与分散性,从而提高打印图案的均匀性和色彩的鲜艳程度。在打印过程中,加热时,染料会同时向承印物和粘结层两个相反的方向扩散,因此,底涂层3优先选择同时满足对染料吸附性差和在基材上附着力优的第三树脂或溶胶。出于成本和涂布效果的考虑,优选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底涂层3的厚度为0.1-0.5μm,优选厚度为0.1-0.3μm。底涂层3的厚度过低或过高,都有打印掉色的风险。
针对染料层5,本发明的染料层5包括质量份数为2-15份的第四树脂、2-15份的染料以及80-95份的第四有机溶剂;第四树脂的质量份数优选为3-8份。其中,染料的质量份数优选为3-12份;第四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优选为85-90份。
在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中,染料层5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真彩打印中的染料。染料层5的第四树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聚氨酯、聚碳酸脂、聚酯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作用是具有良好的粘合作用,可以使染料具有放好的粘合效果。染料层5的染料具体种类无特别限制,可在众多升华型染料中选择。可优选熔融和升华温度低、溶解性好的染料。
第四有机溶剂为丁酮与甲苯的混合溶液,两者混合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设置了黄、品、青、黑四色的染料,以保证其在证卡打印中,图案的的色彩浓度及灰阶的色密度能够达到期望值。为了能够使打印颜色尽量还原原始图像,需要在保证其高阶下的打印浓度的同时,使低色阶的色密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本色带通过降低CMY三色染料与第四树脂的比例来更好的还原浅色阶,同时增加黑色色带,对高色阶的打印浓度进行补偿。优选的,CMY三色染料与第四树脂的质量比例为1:1-1:1.4。
优选的,为了使色带适应打印所需的高热量和高压力,减少承印物上的液态滑剂向色带的转移,不至于打印时出现色带与承印物粘结的情况,需增加染料层5的滑爽度。可向染料层5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硅油以提高色带表面的滑爽度。考虑到色带收卷时染料层5会与背涂层1直接接触,优选非反应型的有机硅油,以减少染料层5中滑剂的损失。非反应型的有机硅油的加入量为第四树脂总质量的0.5%-1.5%。
另外,为了使热升华色带在经过高温高湿环境后仍能保持很好的打印质量,不出现染料层与背涂层粘结的情况,可向染料层5中加入一定量的固态滑剂;优选的,固态滑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具有机械强度高、透光率好、成本低等优点。固态滑剂的加入量为第四树脂总质量的0.5%-1.5%;固态滑剂的加入量需控制好,如果加入过多,则打印色密度会降低,如果加入过少则可能出现背涂层1与染料层5粘结的情况。
优选的,染料层5的厚度为0.5-1.5μm,优选的厚度为0.7-1.2μm。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再转印膜包括再转印膜基材6和设置在再转印膜基材6一侧上的染料接收层7。
针对再转印膜基材6,其主要作用是起到支撑染料接收层7。常见的再转印膜基材6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等的塑料膜或者合成纸、铜版纸、加工印刷纸、铸造纸或非木制纸等的纸张形成。其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加热头热量的耐热性和在加工期间不会破裂的硬度。优选的,再转印膜基材6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优选的,再转印膜基材6的厚度为4-125μm,进一步优选的,厚度为12-50μm。
针对染料接收层7,其作用是用于接收打印过程中被转印的染料,其主要成分为第五树脂和第五有机溶剂;第五树脂的质量份数为10-40份,优选为15-25份;第五有机溶剂为丁酮-甲苯混合溶剂,两者混合的质量比为1:1,第五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为60-90份,优选75-85份。
其中,所述第五树脂包括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树脂,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为所述第五树脂总质量的60%-90%,更加优选为80%-85%;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五树脂总质量的10%-40%,更优选为15%-20%。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以使染料接收层7具有良好的染料接收能力;但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在再转印膜基材6的附着力较差,因此,在染料接收层7中加入聚氨酯树脂,可防止在图像打印过程中,染料接收层7反粘至热升华色带上。但是,聚氨酯树脂的加入量太高会导致在后续转印过程中无法转印,加入量太低则无法达到所需要求。
为防止收卷后再转印膜在高温高湿下,染料接收层7与再转印膜基材6粘结,可在染料接收层7加入一定量的固态滑剂,优选使用PE蜡或溶胶,溶胶主要为硅溶胶和氧化铝溶胶。固态滑剂的加入量优选为第五树脂质量的0.5%-1.5%。
另外,在染料接收层7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水解剂可保证聚氨酯不会吸水收缩;优选的,抗水解剂的加入量为第五树脂总质量的1%-3%。
本发明的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转印方法,采用上述的热升华色带将染料层5,将图案打印至再转印膜上,形成图案层9;再将附着力促进层4打印至图案层9上,最后使用再转印膜将图案层9和附着力促进层4打印至PET证卡表面。打印后的PET证卡层结构如图3所示,PET证卡基层8上为附着力促进层4,附着力促进层4上为图案层9。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用本发明的热升华色带,通过湖南鼎一致远DT-330A热升华软标印刷机,将所需图案的镜像图案打印至再转印膜的染料接收层7上。其具体是通过控制打印头温度来控制染料的浓度,将热升华色带的染料层中CMYK四色染料叠色打印至再转印膜的染料接收层7上,得到带有图案层9的再转印膜。
接下来,将附着力促进层4打印至图案层9的上方,得到带有图案层9和附着力促进层4的再转印膜。
最后,通过再转印膜,将图案层9和附着力促进层4通过得实DS-5400H证卡打印机转印至PET证卡上。
上述过程由可以称为热裱,通过上述过程将热升华色带上的图案通过再转印膜打印至证卡上,可使热升华图文在证卡打印的应用中具有高色彩浓度和高耐候性。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
热升华色带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
该热升华色带的基材2使用4.3μm厚度的PET薄膜,厂家为安徽铜爱。
底涂层3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工业级PVP K90广东粤美化工)2份、聚乙烯醇(天津大茂化学)1份、硅溶胶(HS830广东惠尔特纳米科技)1份、水48份、异丙醇48份。底涂层3的涂布方式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0.2μm。
染料层5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黄色: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4.5份、溶剂黄2(河南沃咖斯生物科技)4.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M 205台湾奇美)0.02份、2-丁酮45份、甲苯45份;品红色: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4.5份、溶剂红2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4.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M 205台湾奇美)0.03份、2-丁酮45份、甲苯45份;青色: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4.5份、溶剂蓝36(南京康满林化工实业)4.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M 205台湾奇美)0.05份、2-丁酮45份、甲苯45份;黑色: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4.5份、染料黑2B(德国朗盛)4.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M 205台湾奇美)0.05份、2-丁酮45份、甲苯45份。染料层5的涂布方式均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1.0μm。
背涂层1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乙烯醇缩丁醛(B265H-B广州鸿墒)3份、醋酸丁酸纤维素(CAB393-3美国伊士曼)7份、异氰酸酯(
Figure BDA0003975734040000121
MDI-50万华化学)5份、甘油磷酸酯(广州佳途科技)0.3份、硬脂酸锌(河南欣之源化工)0.3份、滑石粉(LJ-320亮江化工)0.3份、聚乙烯蜡(3405G霍尼韦尔)0.5份、有机硅油(KF-6001信越有机硅)0.2份、2-丁酮58份、甲苯25.4份。背涂层1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0.6μm。
离型层41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4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6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离型层41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0.8μm。
接着层42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酯树脂(VYLON220日本东洋纺)15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SOLBIN-C日信化工)15份、附着力促进剂(LTH德国迪高)1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35份、分散剂(BYK163毕克化学)0.35份、有机硅油(KF393信越有机硅)0.035份、2-丁酮35份、甲苯35份。接着层42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3.0μm。
热升华色带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
该热升华色带的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染料层5与实施例1的热升华色带一致,离型层41和接着层42配方如下:
离型层41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4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6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离型层41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1.2μm。
接着层42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酯树脂(VYLON220日本东洋纺)17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SOLBIN-C日信化工)17份、附着力促进剂(LTH德国迪高)1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35份、分散剂(BYK163毕克化学)0.35份、有机硅油(KF393信越有机硅)0.035份、2-丁酮32份、甲苯32份。接着层42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3.0μm。
热升华色带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
该热升华色带的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染料层5与实施例1一致,离型层41、接着层42配方如下:
离型层41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2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8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离型层41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0.8μm。
接着层42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酯树脂(VYLON220日本东洋纺)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SOLBIN-C日信化工)10份、附着力促进剂(LTH德国迪高)1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35份、分散剂(BYK163毕克化学)0.35份、有机硅油(KF393信越有机硅)0.035份、2-丁酮34份、甲苯34份。接着层42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3.0μm。
热升华色带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
该热升华色带的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染料层5、接着层42与实施例1一致,离型层41配方与实施例3一致。
热升华色带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
该热升华色带的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染料层5、离型层41与实施例1一致,接着层42与实施例2一致。
热升华色带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
该热升华色带的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染料层5与实施例1一致,离型层41与实施例2一致,接着层42配方与实施例3一致。
热升华色带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其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离型层41、染料层5与实例1一致,接着层42配方如下:
接着层42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酯树脂(VYLON220日本东洋纺)1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SOLBIN-C日信化工)10份、附着力促进剂(LTH德国迪高)1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35份、分散剂(BYK163毕克化学)0.35份、有机硅油(KF393信越有机硅)0.035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接着层42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3.0μm。
热升华色带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提供一种热升华色带,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离型层41、染料层5与对比例2一致,接着层42配方如下:
接着层42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酯树脂(VYLON220日本东洋纺)1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SOLBIN-C日信化工)20份、附着力促进剂(LTH德国迪高)1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35份、分散剂(BYK163毕克化学)0.35份、有机硅油(KF393信越有机硅)0.035份、2-丁酮35份、甲苯35份。接着层42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3.0μm。
热升华色带对比例3:
各涂层配方实施例1一致,但不设置附着力促进层4。
热升华色带对比例4:
基材2、底涂层3、背涂层1、接着层42、染料层5与对比例1一致,离型层41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1H万华化学)8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2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离型层41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0.8μm。
再转印膜涂层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为50μm厚度PET膜,厂家为东莞顺铭电子材料。
染料接收层7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5H万华化学)2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8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2份、聚合碳化二亚胺(AS4莱安实业)0.4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染料接收层7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5μm。
再转印膜涂层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为50μm厚度PET膜,厂家为东莞顺铭电子材料。
染料接收层7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5H万华化学)4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6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2份、聚合碳化二亚胺(AS4莱安实业)0.4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染料接收层7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5μm。
再转印膜涂层实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为50μm厚度PET膜,厂家为东莞顺铭电子材料。
染料接收层7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5H万华化学)2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8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15份、聚合碳化二亚胺(AS4莱安实业)0.3份、2-丁酮40份、甲苯40份。染料接收层7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5μm。
再转印膜涂层实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染料接收层7与再转印膜涂层实施例1一致,但染料接收层7涂布厚度为6μm。
再转印膜涂层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染料接收层7与再转印膜涂层实施例1一致,但染料接收层7的涂布厚度为3μm。
再转印膜涂层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为50μm厚度PET膜,厂家为东莞顺铭电子材料。
染料接收层7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20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2份、聚合碳化二亚胺(AS4莱安实业)0.4份、2-丁酮45份、甲苯45份。染料接收层7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5μm。
再转印膜涂层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再转印膜,其再转印膜基材6为50μm厚度PET膜,厂家为东莞顺铭电子材料。
染料接收层7的成分及质量份数为:聚氨酯(905H万华化学)1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CP450韩华)10份、PE蜡(3405G霍尼韦尔)0.2份、聚合碳化二亚胺(AS4莱安实业)0.4份、2-丁酮45份、甲苯45份。染料接收层7使用凹版涂布机涂布,涂布厚度5μm。
对使用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以及打印后的PET证卡图案分别进行以下测试:性能测试方案为,使用湖南鼎一致远DT-330A热升华软标印刷机进行打印测试,打印速度为6m/min。测试图案为255灰阶图。打印色带为热升华色带实例1-6和热升华色带对比例1-4的YMC三色色带。打印基材为再转印膜涂层实例1-4与承印物涂层对比例1-3。并使用得实DS-5400H证卡打印机对再转印膜进行转印,打印基材为PET证卡。
对最终转印完成的PET证卡图像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附着力测试:
使用德国BYK百格刀进行附着力测试,测试等级参照ISO 2409划格法测试标准,标准如下所示:
0:切割边缘完全光滑;无一格脱落。
1:在切割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大于5%。
2:切割边缘和/或交叉处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切割面积大于5%,但小于15%。
3: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且/或在格子不同部位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切割面积大于15%,但小于35%。
4: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脱落且/或一些格子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切割面积大于35%,但小于65%。
5:超过等级4的任何程度的脱落。
附着力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975734040000181
(2)转印效果测试:使用爱色丽i 1-PRO3色差仪对最终转印的最大灰度结果进行色密度测试。
色密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975734040000191
(3)耐溶剂性能测试:以1.0KGF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95%的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0个来回。以爱色丽i 1-PRO3色差仪进行测试溶剂摩擦前后光密度,计算测试后光密度/测试前光密度比值,判定标准如下所示:
√:测试后光密度/测试前光密度≥0.8;
×:测试后光密度/测试前光密度<0.8。
耐溶剂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975734040000201
(4)耐刮擦性能测试:耐摩擦性能测试由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MCJ-01A磨擦试验机对样品进行耐磨性测试。磨擦压力为20±0.2N,摩擦速度为43次/min,磨擦次数40次。以目测法对样品的耐摩性进行判定,判定标准如下所示:
√:印面墨层无露底(掉色)或摩擦纸面上无染色;
×:印面墨层有露底(掉色)或摩擦纸面上有染色。
耐刮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975734040000211
从测试结果可以发现,该热升华色带及再转印膜不仅色密度接近于DNP原装相纸的效果,转印后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耐溶剂性及耐摩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包括基材(2),所述基材(2)的一侧设有底涂层(3),所述底涂层(3)上设有染料层(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层(4);所述附着力促进层(4)包括离型层(41)和接着层(42),所述离型层(41)设置在所述基材(2)的一侧上,所述接着层(42)设置在所述离型层(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41)包括以下几种成分,并且每种成分的质量份数为,第一树脂10ˉ30份,第一有机溶剂70ˉ90份;
所述第一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的混合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70%ˉ90%,聚氨酯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10%ˉ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41)还包括功能材料,所述功能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所述第一树脂总质量的1%ˉ2.5%;
所述功能材料包括填充材料、增塑材料、抗静电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无机微粒、有机微粒、脱模材料和分散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着层(42)包括质量份数为20ˉ40份的第二树脂和质量份数为60ˉ80份的第二有机溶剂;
所述第二树脂包括热塑性树脂和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质量占所述第二树脂总质量的30%ˉ80%,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占所述第二树脂总质量的20%ˉ70%;
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剂,其中,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质量为所述第二树脂总质量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1ˉ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3)包括质量份数为2ˉ15份的第三树脂和90ˉ98份的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第三树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的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ˉ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层(5)包括质量份数为2ˉ15份的第四树脂、2ˉ15份的染料以及80ˉ95份的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缩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甲基纤维素、聚氨酯、聚碳酸脂、聚酯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与甲苯的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ˉ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41)的厚度为0.5ˉ1.5μm,所述接着层(42)的厚度为1ˉ5μm,所述包括基材(2)的厚度为4ˉ125μm,所述底涂层(3)的厚度为0.1ˉ0.5μm,所述染料层(5)的厚度为0.5ˉ1.5μm。
8.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ˉ7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升华色带,通过所述染料层(5)将图案打印至所述再转印膜上,形成图案层(9);再将所述附着力促进层(4)打印至所述图案层(9)上,最后使用所述再转印膜将所述图案层(9)和所述附着力促进层(4)打印至PET证卡表面。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方法中的再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转印膜包括再转印膜基材(6)和设置在所述基材(6)一侧上的染料接收层(7);所述染料接收层(7)包括质量份数为10ˉ40份的第五树脂和60ˉ90份的有机溶剂;其中,所述第五树脂包括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酯树脂,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为所述第五树脂总质量的60%ˉ90%,所述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为所述第五树脂总质量的10%ˉ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再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转印膜基材(6)的厚度为4ˉ125μm,所述接收层(7)的厚度为5ˉ6μm。
CN202211536450.3A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Pending CN115972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450.3A CN115972789A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450.3A CN115972789A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2789A true CN115972789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6450.3A Pending CN115972789A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27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0409B2 (en) Protective layer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printed article
CN114261223B (zh) 一种耐溶剂和耐磨标签打印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US7781524B2 (en) Releasing composition
CN102635018A (zh) 染料升华型热转印记录用油墨承印纸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011806A (ko) 열전사 프린터용 기록 매체
US7247365B2 (en) Thermally transferable protective sheet
KR900006273B1 (ko) 승화전사형 감열기록용 수상체
EP1800886B1 (en) Protective layer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printed article
CN115972789A (zh) 一种适用于pet证卡打印的热升华色带、再转印膜及转印方法
US6103389A (e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JP5641404B2 (ja)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
KR100522596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용 기록 매체
JP2007331180A (ja) 昇華転写受像シート、昇華転写シート及び昇華転写記録セット
JP4006992B2 (ja) 記録材料の製造方法
JP5906903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635785A (zh) 一种在高速打印下保持高色密度的热升华色带及高速打印承印物
CN114261222B (zh) 一种用于增加热升华色带适用基材的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JP3504768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CN217259258U (zh) 一种热升华转印纸
JP4368329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KR20040015422A (ko) 잉크젯 프린터 및 열전사 프린터용 포토 용지
CN117067789A (zh) 一种应用于普通印刷标签材料的高性能接着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方法
JP2022121060A (ja) 熱転写シート
CN115610132A (zh) 一种能转印高解析度图案且耐摩擦的热转印片及制备方法
CN117621693A (zh) 一种白色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