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8870A -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8870A
CN115968870A CN202211519455.5A CN202211519455A CN115968870A CN 115968870 A CN115968870 A CN 115968870A CN 202211519455 A CN202211519455 A CN 202211519455A CN 115968870 A CN115968870 A CN 115968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icide
carrier
raw materials
fosthiazate
pre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94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祖亘
柴方堃
张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Veyong Bi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Veyong Bi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Veyong Bi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Veyong Bi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94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8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8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8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包括农药原药和农药载体,所述农药原药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农药原药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10~25%;所述农药原药为杀虫剂和/或杀菌剂;所述农药载体由水泥、粉煤灰、白炭黑和细骨料制备而成,为直径2~4mm的球形微孔载体。本发明制备的农药颗粒剂稳定性好、不易降解有效药成分,流动性好、与化肥的混合均匀性好,便于同时播种,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制备的农药载体为球形微孔结构,对农药的吸附量大;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能好,不易掉粉掉渣;提高了农药的使用效率,增强了农药的药效,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药颗粒剂是一种利用矿物质的高吸附性吸附一定量农药有效成分后制成的颗粒,所使用的农药载体除了具备高吸附性外,还需要具有药性缓释性、有利于药物的稳定性、好的流动性、生产过程的便利性、对环境的友好性以及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点。目前,颗粒剂所使用的农药载体大多为以砂粒、砖沙或矿土类为原料烧结后的产品。但此类型载体热储时对药物的分解率较高,且多为非球形载体。
随着农业轻劳动力化趋势的发展,播种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品一般需与球形化肥颗粒一同使用播种机播撒耕种在土壤中,这就对农药载体的形状有了具体的要求:既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很好地与化肥混匀,还要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有效药物成分,并且在加工与原药混合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要好,掉粉掉渣少。现有的球形载体大部分是矿土类烧结产品,终产品在热储稳定性上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包括农药原药和农药载体,所述农药原药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农药原药的质量为农药载体的10~25%;所述农药原药为杀虫剂和/或杀菌剂;所述农药载体由水泥、粉煤灰、白炭黑和细骨料制备而成,为直径2~4mm的球形微孔载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农药原药为噻唑膦、毒死蜱、噻虫胺、噻虫嗪、阿维菌素、阿维菌素B2、阿维菌素B2衍生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氨基阿维菌素B2苯甲酸盐、甲氨基阿维菌素B2苯甲酸盐衍生物、氟吡菌酰胺、四聚乙醛、精甲霜灵、嘧菌酯、恶霉灵、霜霉威、甲霜灵和敌克松中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泥为200~300目;所述粉煤灰为燃烧煤粉后收集到的灰粒,所述灰粒为60~180目;所述白炭黑采用沉淀法制得,所述细骨料为80~100目细沙。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白炭黑和细骨料质量比为2∶4~6∶1∶3~1。
一种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然后放入滚圆机中搅拌混合;
S2、混合均匀后向滚圆机中喷雾水使混合原料粘结成球;
S3、将S2得到的球体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水分1%以下,过筛选取直径2~4mm的球形载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2中水与混合原料的质量比为1∶48~52。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3的干燥温度为90~10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制备的农药颗粒剂稳定性好、不易降解,流动性好、与化肥的混合均匀性好,便于同时播种,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发明制备的农药载体为球形微孔结构,对农药的吸附量大;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能好,不易掉粉掉渣;提高了农药的使用效率,增强了农药的药效,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农药载体的放大图像;
图2是本发明农药载体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20%噻唑膦颗粒剂,包括噻唑膦和农药载体,所述噻唑膦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噻唑膦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25%。
所述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40g 60~180目粉煤灰、30g 80~100目细骨料和10g白炭黑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S2、混合均匀后向滚圆机中喷雾水使混合原料粘结成球,水料的质量比为1∶50;
S3、将S2得到的球体在100℃下干燥至水分0.8%,过筛选取直径2~4mm的球形载体,所述球形载体具有微气孔,如图1、2所示。
称取20g噻唑膦、80g农药载体,将噻唑膦原药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20%噻唑膦颗粒剂。
实施例2
10%精甲霜灵·嘧菌酯颗粒剂,包括精甲霜灵、嘧菌酯和农药载体,所述精甲霜灵和嘧菌酯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精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总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九分之一。
所述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50g 60~180目粉煤灰、20g 80~100目细骨料和10g白炭黑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S2、混合均匀后向滚圆机中喷雾水使混合原料粘结成球,水料的质量比为1∶52;
S3、将S2得到的球体在100℃下干燥至水分0.6%,过筛选取直径2~4mm的球形载体,所述球形载体具有微气孔。
称取5g精甲霜灵、5g嘧菌酯、90g农药载体,将精甲霜灵、嘧菌酯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10%精甲霜灵·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3
15%毒死蜱·噻虫胺颗粒剂,包括毒死蜱、噻虫胺和农药载体,所述毒死蜱和噻虫胺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毒死蜱和噻虫胺的总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17.65%。
所述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60g 60~180目粉煤灰、10g 80~100目细骨料和10g白炭黑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S2、混合均匀后向滚圆机中喷雾水使混合原料粘结成球,水料的质量比为1∶49;
S3、将S2得到的球体在95℃下干燥至水分0.7%,过筛选取直径2~4mm的球形载体,所述球形载体具有微气孔。
称取10g毒死蜱、5g噻虫胺、85g农药载体,将毒死蜱和噻虫胺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15%毒死蜱·噻虫胺颗粒剂。
对照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10%噻唑膦颗粒剂,包括噻唑膦和农药载体,所述噻唑膦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噻唑膦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九分之一。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40g 60~180目粉煤灰和40g 80~100目细骨料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称取10g噻唑膦、90g农药载体,将噻唑膦原药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10%噻唑膦颗粒剂。
对照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10%噻唑膦颗粒剂,包括噻唑膦和农药载体,所述噻唑膦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噻唑膦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九分之一。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70g 80~100目细骨料和10g白炭黑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称取10g噻唑膦、90g农药载体,将噻唑膦原药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10%噻唑膦颗粒剂。
对照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10%噻唑膦颗粒剂,包括噻唑膦和农药载体,所述噻唑膦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噻唑膦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九分之一。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40g 60~180目粉煤灰、30g 80~100目黏土和10g白炭黑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称取10g噻唑膦、90g农药载体,将噻唑膦原药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10%噻唑膦颗粒剂。
对照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
10%噻唑膦颗粒剂,包括噻唑膦和农药载体,所述噻唑膦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噻唑膦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九分之一。
S1、称取20g 200~300目细水泥、40g 500~800目粉煤灰、30g 80~100目细骨料和10g白炭黑在滚圆机中搅拌混和。
称取10g噻唑膦、90g农药载体,将噻唑膦原药与农药载体混合吸附得到10%噻唑膦颗粒剂。
一、农药载体性能测试
分别取实施例1~3和对照例1~4制备的农药载体进行农药吸附试验,将液体有效药组分与载体搅拌混合,当药物载体将药液吸收完全、表面干燥不粘连即为吸收完全。各实施例及对照例的吸收量(液体有效药组分质量比农药载体质量)及吸收时间见下表:
Figure BDA0003973096780000061
二、农药稳定性测试
分别取实施例1~3和对照例1~4制备的农药颗粒剂进行农药稳定性试验。
将吸附完全的、表面干燥的产品进行包装,存入55±2℃、14天作为热储,存入-2±2℃、14天作为冷储。将到日期后的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仪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冷热储含量的差与冷储含量做比即为分解率。合格产品冷热储分解率不得超过5%。各实施例及对照例的分解率见下表:
Figure BDA0003973096780000062

Claims (7)

1.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农药原药和农药载体,所述农药原药吸附于农药载体上,且农药原药的质量为农药载体质量的10~25%;所述农药原药为杀虫剂和/或杀菌剂;所述农药载体由水泥、粉煤灰、白炭黑和细骨料制备而成,为直径2~4mm的球形微孔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原药为噻唑膦、毒死蜱、噻虫胺、噻虫嗪、阿维菌素、阿维菌素B2、阿维菌素B2衍生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氨基阿维菌素B2苯甲酸盐、甲氨基阿维菌素B2苯甲酸盐衍生物、氟吡菌酰胺、四聚乙醛、精甲霜灵、嘧菌酯、恶霉灵、霜霉威、甲霜灵和敌克松中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200~300目;所述粉煤灰为燃烧煤粉后收集到的灰粒,所述灰粒为60~180目;所述白炭黑采用沉淀法制得,所述细骨料为80~100目细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白炭黑和细骨料质量比为2∶4~6∶1∶3~1。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的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然后放入滚圆机中搅拌混合;
S2、混合均匀后向滚圆机中喷雾水使混合原料粘结成球;
S3、将S2得到的球体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水分1%以下,过筛选取直径2~4mm的球形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水与混合原料的质量比为1∶48~5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药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干燥温度为90~100℃。
CN202211519455.5A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968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9455.5A CN115968870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9455.5A CN115968870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8870A true CN115968870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6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9455.5A Pending CN115968870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88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4749B2 (en) Polyhalite granulation process
JP6170035B2 (ja) 多目的リグニン−炭水化物結合システム
US7615093B2 (en) Controlled release product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2925426B (zh) 一种包膜颗粒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21951A (zh) 一种具有缓释功效的农药颗粒剂
CN102424639B (zh) 以生物质电厂灰为主要原料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686437A (zh) 可分散硫肥颗粒
CN104744164B (zh) 合成脲醛树脂为粘结剂的粉状氯化钾造粒方法
JP4141678B2 (ja) 肥料、肥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尿素−脂肪族アルデヒド縮合物の無機化速度制御方法
AU2001239067A1 (en) Permeable composition, controlled release product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850742A (zh) 环保型包膜控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BR102018003628A2 (pt) fertilizantes granulares que compreendem macronutrientes e micronutrientes, e processos para a fabricação dos mesmos
US4015972A (en) Fortified gypsum granule
CN102826910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0987A (zh) 一种复合型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复合型土壤改良剂
CN103588574B (zh) 硅藻土包覆尿素制备缓/控释型化肥的方法
CN105961380A (zh) 一种水分散粒剂及其无水制备工艺
CN115968870A (zh) 一种防治地下病虫害的农药颗粒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7827535A (zh) 一种新型纳米硅肥和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518382A (zh) 一种人工沸石型缓释氮素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40144A (zh) 具有防结块、缓释效果的复混肥及制备方法
US10577281B1 (en) Non-dispersible granular substrate
CN108546185A (zh) 一种改性沸石制备缓释氮肥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缓释氮肥的方法
CN108424267A (zh) 一种淀粉改性聚氨酯包膜缓释硒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33501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