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0238A -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0238A
CN115960238A CN202211677447.3A CN202211677447A CN115960238A CN 115960238 A CN115960238 A CN 115960238A CN 202211677447 A CN202211677447 A CN 202211677447A CN 115960238 A CN115960238 A CN 115960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
pcsk9
sequence
nanobody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74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洋
李小康
王青青
洪军
郑城洋
王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22116774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0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0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0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种的抗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纳米抗体来源于驼类的重链抗体可变区,其由框架区(FR区)和互补决定区(CDR区)组成,其中包括三个CDR区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3所示,以及四个FR区如SEQ ID NO:6至SEQ ID NO:9所示。本发明的纳米抗体与重组PCSK9蛋白的相互作用良好,能够用于研制抗PCSK9蛋白的抗体类药物,还可用于免疫学检测样本中的PCSK9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种的抗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9,PCSK9),属于枯草蛋白酶亚家族的一种新的前蛋白转化酶,是常染色体显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研究发现,PCSK9除了能影响血浆胆固醇水平,调节神经细胞的凋亡,还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对于PCSK9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肝脏脂质代谢的调节功能。前期的研究显示,PCSK9可通过促进肝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降解,调节肝脏脂质代谢,进而影响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水平。但PCSK9存在两种突变类型,功能获得型突变和功能缺失型突变。族群试验显示,若干PCSK9“获得功能”的突变常发生于体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个体,而PCSK9“失去功能”的突变则与血浆胆固醇减少有,PCSK9功能缺失型突变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降低。2005年,Hobbs等在Dallas Heart Study上报道了携带PCSK9无义突变基因的个体中LDL-c水平会比一般人低28%;在2006,Hobbs等又发表PCSK9基因突变对冠心病的作用,该结果基于一项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调查,他们对9523个白人和3363个非洲裔美国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观察,发现缺失1个或2个PCSK9功能基因的人群的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普通人群。CopenhagenHeart Study发现PCSK9基因的功能性缺失会使LDL-c水平下降11-15%,冠心病患病率下降6-46%。Zimbabwe等报道了PCSK9的缺失突变可使非洲女性的LDL-c水平下降27%。PCSK9抑制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来对抗LDL-c,被视为他汀类之后降脂领域取得的最大进步。PCSK9抑制剂的出现,为那些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无法达到LDL-c目标水平的患者,如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抗PCSK9蛋白单抗类药物有比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只有报道称出现过局部注射反应、腹泻和头疼等较轻微的副作用。赛诺菲的Praluent(Alirocumab)、安进的Repatha(evolocumab)和信达生物的IBI-306(tafolecimab)是目前全球市场仅有的三个获批的人源化的PCSK9抗体。根据汤森路透对2015年获批药物潜力销售排行榜,到2019年Praluent的销售规模将达到44.14亿美元,而Repatha的销售规模将会达到18.62亿美元。我国CVD患者众多,人数已经高达3.3亿,每年约有35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然而我国在PCSK9抑制剂领域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完全不能满足CVD患者的需求。
纳米抗体微小的体积虽为其治疗功能提供了很多的优势,但小分子蛋白在体内极容易被消除。通过基因工程将Nb改造成靶点酶、跨膜蛋白或者双价化能够有效的提高抗体活力和稳定性等,以达到研究目的。在对抑制病毒复制的研究中发现,双价纳米抗体的有效性至少是单价纳米抗体的60倍,并且在动物体内作用时间更长,有效的延迟了动物的死亡时间。抗体药物的前景巨大,但国内抗体药物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因此,开发国产化低成本的PCSK9抗体抑制剂,满足我国国民对于抗体药物的迫切需求,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
现有技术对于PCSK9纳米抗体的开发集中在鼠源传统抗体,传统抗体无论是大量表达,还是进行抗体人源化都比较困难,耗时长,花费高,并且有效抗体获得率低,严重限制了PCSK9抗体抑制剂的开发,特别是国内抗体药物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完全不能满足CVD患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所述的纳米抗体来源于驼类的重链抗体可变区(VHH),所述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由框架区(FR区)和互补决定区(CDR区)组成,其中所述互补决定区(CDR)包括互补决定区1(CDR1),其序列为AMAWFRQA(SEQ ID NO:1);互补决定区2(CDR2),其序列为HPAWSGLT(SEQ ID NO:2);互补决定区3(CDR3),其序列为AAGLKYPAQKHYDYDY(SEQ ID NO:3)。
所述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一种编码纳米抗体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所述SEQ ID NO:1至SEQ ID NO:3所示的互补决定区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所述SEQ ID NO:4所示的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一种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含有SEQ ID NO:1至SEQ ID NO:5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
一种宿主细胞,所述宿主细胞含有SEQ ID NO:1至SEQ ID NO:5的表达载体,能够表达出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
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结合PCSK9抗原的所述纳米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一种制备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载体转化至表达宿主细胞中,培养,进行所述纳米抗体的大量表达和纯化;
优选的,所述表达载体是pMECS质粒,所述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HB2151菌株;
优选的,所述表达载体是pPICZα质粒,所述宿主细胞是酵母X33菌株;
优选的,所述表达载体是pCDNA3.4质粒,所述宿主细胞是HEK293F细胞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先利用CHO细胞(中华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PCSK9抗原免疫羊驼,分离免疫后的羊驼外周血细胞(PBMC),从中扩增出针对PCSK9抗原的重链可变区(VHH)文库,删除多余的背景干扰,大大地提高了有效抗体的获得效率。其次本发明结合使用了噬菌体展示技术,能够比较直观的获得抗体亲和信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高亲和力的PCSK9的纳米抗体基因。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上述PCSK9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案,由于pMECS(噬菌体展示载体)在HA标签和M13 GIII基因之间为琥珀终止子(TAG),普通的表达系统不能有效识别该终止子,从而有效表达纳米抗体蛋白。本发明优化了原核表达系统,对PCSK9纳米抗体进行了大量表达和纯化,该纳米抗体经ELISA和Biacore T200系统验证具有靶向PCSK9的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表明本发明得到的PCSK9纳米抗体具有继续开发价值。
(2)采用CHO细胞中表达的PCSK9抗原免疫羊驼,采集免疫后的羊驼的外周血细胞(PBMC),从中分离PCSK9的亲和淋巴细胞,提取总RNA,采用Nest-PCR技术克隆羊驼重链抗体的可变区(V区),将其插入到噬菌体质粒中,构建噬菌体表达文库,接着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对PCSK9抗原进行多轮筛选,最后将筛选获得的高亲和抗体在原核细胞进行大量表达纯化,并经过ELISA和Biacore T200对所获得的纳米抗体的亲和力和结合常数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PCSK9抗原免疫羊驼,通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和巢式PCR建库,获得高质量的PCSK9免疫纳米抗体文库。将PCSK9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PCSK9免疫纳米抗体文库,再将筛选出的纳米抗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大量表达,从而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具有高亲和力的PCSK9的单克隆纳米抗体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ELISA,验证纳米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活性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SPR技术,利用Biacore T200仪器测定单域抗体VHH-A4与重组PCSK9蛋白的亲和力测定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发明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VHH-A4,其氨基酸序列为:
QVQLQESGGGLVQAGGSLRLSCAASAMAWFRQAPGKEREFVACIER EIPGHPAWSGLTYYADSKKGRFTISRDNAKNTVYLQMNSLKPEDTAVYYCAA GLKYPAQKHYDYDYWGQGTQVTVPS(SEQ ID NO:4)。
其中,框架区1的序列为QVQLQESGGGLVQAGGSLRLSCAAS(SEQ IDNO:6),框架区2的序列为PGKEREFVACIEREIPG(SEQ ID NO:7),框架区3的序列为YYADSKKGRFTISRDNAKNTVYLQMNSLKPEDTAVYYC(SEQ IDNO:8),框架区4的序列为WGQGTQVTVPS(SEQ ID NO:9),互补决定区1的序列为AMAWFRQA(SEQ ID NO:1),互补决定区2的序列为HPAWSGLT(SEQ ID NO:2),互补决定区3的序列为AAGLKYPAQKHYDYDY(SEQ IDNO:3)。
众所周知,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特性由互补决定区决定。因此,本发明一个技术方案要求保护一种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其包括重链可变区(VHH),上述重链可变区(VHH)由框架区(FR)和互补决定区(CDR)组成,其中上述互补决定区(CDR)包括互补决定区1(CDR1),其序列为AMAWFRQA(SEQ ID NO:1);互补决定区2(CDR2),其序列为HPAWSGLT(SEQ ID NO:2);互补决定区3(CDR3),其序列为AAGLKYPAQKHYDYDY(SEQ ID NO:3)。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一种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其重链可变区(VHH)的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编码PCSK9纳米抗体VHH-A4的核苷酸序列为:
5’-gggggaggattggtgcaggctgggggctctctgagactctcctgtgcagcctctagaagcaccttcagt ggctatgccatggcctggttccgccaggctccagggaaggagcgtgagtttgtagcttgtattgagcgggagattccaggacatcctgcctggagtggtttgacatactatgcagactccaagaagggccgattcaccatctccagagacaatgccaagaacacggtgtatctgcaaatgaacagcctgaagcctgaggacacggccgtctattactgtgcagcaggattgaaatatccggcccagaaacactatgactatgacta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ccctcag-3’(SEQ ID NO:5)。
然而,考虑到编码基因的简并性,并同时考虑到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特性由互补决定区决定。因此,本发明一个技术方案要求保护一种编码PCSK9纳米抗体VHH-A4的多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上述SEQ ID NO:1至SEQ ID NO:3所示的互补决定区的核苷酸序列。这样的多核苷酸序列,由于编码基因的简并性,碱基序列可以变化,只要是能够编码SEQ ID NO:1至SEQ ID NO:3所示的互补决定区即可。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多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表达载体,含有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本发明精神下,pET系列载体、pCYT、pMECS、pMG36e、pPICZα、pFUSE系列或pCDNA系列等载体等均可作为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载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表达载体是噬菌体展示载体pMECS(本实验室保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宿主细胞,含有本发明的表达载体,能够表达出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本发明精神下,众多细胞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HB2151、乳酸菌NZ9000、酵母菌X33、植物细胞、昆虫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HEK293F等均可作为本发明的表达载体的宿主细胞。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HB2151菌株(本实验室保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纳米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方法来制备(例如,Remington:The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19th ed.(1995),A.Gennaro等人,Mack PublishingCo.),且包含如本发明所公开的纳米抗体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的纳米抗体的方法,包括:将包含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载体转化至表达宿主细胞中,培养,进行上述纳米抗体的大量表达和纯化。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表达载体是噬菌体展示载体pMECS质粒,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HB2151菌株。
本发明的纳米抗体能够用于制备抗PCSK9蛋白单抗类药物,还可用于免疫学检测PCSK9。因此,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本发明的纳米抗体在制备抗PCSK9蛋白单抗类药物中的用途,或在非疾病诊断治疗目的免疫学检测PCSK9中的用途。
本发明利用真核表达的PCSK9抗原免疫羊驼,通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和巢式PCR建库,获得高质量的PCSK9免疫纳米抗体文库。将PCSK9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PCSK9免疫纳米抗体文库,再将筛选出的纳米抗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大量表达,从而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具有高亲和力的PCSK9的单克隆纳米抗体株。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PCSK9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构建
(1)PCSK9免疫羊驼
将500μL的PCSK9的(50μg)与等体积的弗氏佐剂混合至1mL,注射于羊驼颈部皮下3-5点,免疫前从羊驼的耳缘静脉采血。每月免疫一次,共免疫注射4次;每次免疫时,采取羊驼外周血10mL。采血时将羊驼头向一侧固定,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75%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用手指压迫颈静脉沟处,待血管怒张后,于采血部位消毒进针采血,采集血液10mL于EDTA抗凝管中,立即连续、缓慢摇动,充分混合,置于冰上,运回实验室。
(2)血液淋巴细胞样品分离
对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分离淋巴细胞,分离方法如下:
i.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7mL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
ii.在已加入抗凝剂(EDTA)的新鲜全血中加入等体积PBS(1×)或生理盐水,稀释血液,充分混匀;
iii.在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中,用1mL移液器小心地缓慢加入等体积(7mL)的稀释血液,并使上述混合液处于淋巴细胞分离液液面之上(即两种液体不要混合,保留清晰的界面),3000g离心20min;
iv.用1mL移液枪将上清(血浆样品)小心转移到1.5mL细胞冻存管中,写上动物编号和血浆字样,放入带绳小布袋中,置液氮罐保存;
v.用1mL移液枪小心分离出白细胞层到一个15mL离心管中;加满PBS(1×)到15mL;用PBS(1×)清洗白细胞,离心(3000g离心20min),小心倾倒掉上清,不要搅动管底的细胞团块,回收白细胞在剩余0.1-0.2mL PBS中;
vi.加5倍体积的RNA later,轻轻混溶细胞团块,分成2份到1.5mL细胞冻存管中,置液氮罐保存。
(3)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取一份冻存的淋巴细胞,加入1mL Trizol,室温静置10min后,加入0.2mL氯仿,剧烈震荡,室温静置,待溶液分层(约10min),12,000rpm离心后,收集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15min,待核酸沉淀,高速离心去上清,RNA沉淀加入1mL的75%乙醇(DEPC水配制)进行洗涤,高速离心去上清,控干水分后,RNA用无核酸酶的水溶解,分别取1μL用于浓度和纯度测定;
取适量(7~20μg)RNA,采用SuperScriptTMIII First-Strand SynthesisSuperMix(Invitrogen)试剂盒进行cDNA合成,逆转录引物用Oligo dT,合成cDNA在-20℃冻存。
(4)噬菌体展示文库构建
PCR扩增:以上述合成的cDNA为模板,采用Nest-PCR扩增羊驼重链抗体的V区(VHH),表1为Nest-PCR引物的名称及序列。
表1羊驼VHH片段扩增使用的引物信息
Figure BDA0004017609620000081
PCR反应体系如下:
第一轮:cDNA 2μL;2×Master Mix 12.5μL;CALL001 0.5μL;CALL0020.5μL;水补足至25μL。2×Master Mix(购自KAPA Biosystems公司)
反应条件:95℃5min;94℃1min;57℃1min;72℃1min每个循环;72℃7min;扩增35个循环。
第二轮:模板(第一轮产物)40ng;2*Master Mix 25μL;VHH-For(10μM)1μL;VHH-Back(10μM)1μL;水补足至50μL。
反应条件:95℃5min;94℃45s;60℃45s;72℃45s每个循环;72℃7min扩增25个循环。
PCR反应结束后,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第一轮PCR的目的基因片段在700bp处,切胶回收目的条带,进行第二轮PCR,目的基因片段在500bp处,切胶回收目的条带,即VHH片段。
用NEB的限制性内切酶NotI和PstI分别对VHH片段和载体(pMECS质粒,本实验室保存)进行双酶切,反应体系如下:
载体酶切体系:载体20μg;PstI 10μL;NotI 20μL;Cutsmart(10×buffer,购自NEB公司)50μL;加H2O至500μL。
片段酶切体系:VHH片段5μg;PstI 7μL;NotI 14μL;Cutsmart(10×buffer)50μL;加H2O至500μL。
37℃,酶切过夜,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将载体和VHH片段的酶切产物混合,用NEB的连接酶在16℃连接过夜。
(5)噬菌体展示库的构建
连接产物经PCR Purification Kit(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纯化后,取1μL转化TG感受态细胞,37℃复苏2h,梯度稀释至101,102,103,分别取300μL涂布平板,37℃,过夜培养,计算克隆数,约105个克隆/平板。
采用上述相同的转化方法,大量转化,直到文库的克隆数达到107以上。将所有克隆用灭菌后LB液体培养基洗脱下来,5,000g,离心5min,沉淀用2mL灭菌后LB液体培养基悬浮,加入等体积的30%甘油,-80℃冻存。
(6)文库多样性检测
随机挑取步骤(5)的克隆30个,作为模板,进行克隆PCR反应,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验证构建的PCSK9纳米抗体文库的重组率。然后对其测序,分析PCSK9纳米抗体文库的多样性,测序结果显示,15个单克隆有13种氨基酸序列,表明构建的文库有较好的多样性。
(7)噬菌体扩增和拯救
采用辅助噬菌体对PCSK9纳米抗体的噬菌体库进行扩增和拯救。将步骤(5)保存的单克隆文库接入100mL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加入MOI(multiplicity ofinfection,感染复数)为20的辅助噬菌体M13(本实验室保存),室温,静置30min,低速离心后,沉淀用培养基悬起,接入300mL培养基中,培养过夜。次日,3,000g离心30min,收集上清,加入PEG沉淀噬菌体,冰上静置30min,3,000离心30min,沉淀为PCSK9纳米抗体噬菌体库,用PBS悬浮沉淀后,测定其滴度为2.9×1012pfu/mL。
实施例2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洗PCSK9纳米抗体
(1)亲和PCSK9纳米抗体噬菌体库淘洗
取100ng PCSK9抗原包被ELISA板,4℃,过夜孵育。次日,加入拯救出的PCSK9纳米抗体噬菌体,室温,孵育2h;PBST洗孔10次,加入100μL三乙胺,室温,孵育30min,收集的噬菌体即亲和淘洗获得的PCSK9纳米抗体噬菌体库;取10μL感染TG1大肠杆菌细胞涂布平板,用于测定筛选后的克隆数测定,剩余筛选后的噬菌体的用于扩增。
(2)筛选后噬菌体的扩增和拯救
扩增和拯救方法同实施例1中步骤(7),获得的PBS悬浮液即扩增的第一轮筛选后的噬菌体,置于4℃保存,并用于下一轮的筛选;按上述相同筛选步骤,逐次递减抗原量,筛选3-4轮。
(3)ELISA评价特异性抗体的富集程度
ELISA板包被100ng的PCSK9抗原,4℃,过夜;次日加2%的BSA室温封闭1h;实验组分别加入每轮淘洗后扩增的噬菌体,对照组加入等量野生型的噬菌体,室温,孵育2h;PBST洗10次,以去除没有结合的噬菌体;加入HRP标记的抗M13抗体,室温孵育1h;加入显色液,避光反应10-30min,测吸光值,吸光值随着淘洗次数逐渐上升,并在第三轮到第四轮淘洗时趋于稳定,表明特异性的抗体得到了富集。
(4)鉴定PCSK9特异性的纳米抗体阳性克隆
ELISA板包被100ng的PCSK9抗原,4℃孵育过夜;取最后一轮筛选获得的噬菌体涂布的平板,随机挑取38个单克隆于1mL培养基中,37℃,培养至对数期,加入1mM IPTG诱导过夜;次日,离心收集菌沉,破碎后,5,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同时取ELISA板,加2%的BSA室温封闭1h;实验组每孔加入单克隆破碎上清,对照组加入空白TG1破碎上清,室温,孵育2h;PBST洗10次,加入鼠抗HA标签的抗体,室温1h;PBST洗3-5次,加入AP标记的抗鼠IgG抗体,室温1h;加入底物,根据实际情况反应5~20min,在酶标仪上读取吸光值;当吸光值与对照孔比值大于2.1(Base line)时,判定为阳性克隆。
(5)阳性克隆序列分析
提取步骤(4)中获得的30个阳性克隆的DNA对插入片段进行PCR验证,经PCR验证为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获得两种核苷酸序列,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其中一种序列具有典型的纳米抗体的结构,即由框架区(FR1,FR2,FR3和FR4)和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构成。这一株纳米抗体单克隆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如下:
PCSK9纳米抗体蛋白VHH-A4,其氨基酸序列为:QVQLQESGGGLVQAGGSLRLSCAASAMAWFRQAPGKEREFVACIEREIPGHPA WSGLTYYADSKKGRFTISRDNAKNTVYLQMNSLKPEDTAVYYCAAGLKYPAQKHYDYDYWGQGTQVTVPS(SEQ ID NO:4)。其中,框架区1的序列为QVQLQESGGGLVQAGGSLRLSCAAS(SEQ ID NO:6),框架区2的序列为PGKEREFVACIEREIPG(SEQID NO:7),框架区3的序列为YYADSKKGRFTISRDNAKNTVYLQMNSLKPEDTAVYYC(SEQ ID NO:8),框架区4的序列为WGQGTQVTVPS(SEQ ID NO:9),互补决定区1的序列为AMAWFRQA(SEQ IDNO:1),互补决定区2的序列为HPAWSGLT(SEQ ID NO:2),互补决定区3的序列为AAGLKYPAQKHYDYDY(SEQ ID NO:3)。
编码PCSK9纳米抗体蛋白VHH-A4的核苷酸序列为:
5’-gggggaggattggtgcaggctgggggctctctgagactctcctgtgcagcctctagaagcaccttcagt ggctatgccatggcctggttccgccaggctccagggaaggagcgtgagtttgtagcttgtattgagcgggagattccaggacatcctgcctggagtggtttgacatactatgcagactccaagaagggccgattcaccatctccagagacaatgccaagaacacggtgtatctgcaaatgaacagcctgaagcctgaggacacggccgtctattactgtgcagcaggattgaaatatccggcccagaaacactatgactatgacta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ccctcag-3’(SEQ ID NO:5)。
实施例3抗PCSK9纳米抗体VHH-A4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1)PCSK9纳米抗体表达菌构建
首先将PCSK9纳米抗体单克隆转接培养基,37℃,过夜培养;次日,用Plasmid小提试剂盒(购自OMEGA)提取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测定浓度后,将含有PCSK9纳米抗体序列的质粒转化入表达菌HB2151中,涂布平板,37℃,培养过夜。
(2)抗PCSK9纳米抗体VHH-A4的诱导表达
次日,从平板挑取5个克隆进行克隆PCR验证质粒是否转入表达菌株;挑取阳性克隆37℃培养至OD600为0.6-0.8,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离心菌液,收集菌体沉淀,用裂解缓冲液重悬沉淀,超声破碎菌体,离心收集破碎后的菌体上清。
(3)抗PCSK9纳米抗体VHH-A4的纯化
通过Ni柱亲和纯化获得PCSK9纳米抗体VHH-A4。Ni柱先用超纯水清洗,然后用裂解液清洗;将上述PCSK9纳米抗体表达菌的破碎上清以1mL/min的流速加入Ni柱;用5倍柱体积的亲和A液(20mM咪唑)洗去杂蛋白,再用等体积的亲和B液(250mM咪唑)洗脱目的蛋白,并收集洗脱液;最后用4~20%浓度梯度的SDS-PAGE蛋白胶电泳检测PCSK9纳米抗体纯化后的情况如图1。分子量标准如图中Marker泳道所示,单位为千道尔顿(KDa);泳道1和2分别为VHH-A4在还原条件下和非还原条件的条带位置。
实施例4PCSK9与其纳米抗体VHH-A4的亲和力测定
(1)Biacore T200分析抗PCSK9纳米抗体VHH-A4的亲和力常数
活化芯片后,将PCSK9抗原偶联到Biacore机器专用的CM5芯片上,进行偶联反应至约850RU的水平后停止;随后加入200μl的1M乙醇胺盐酸洗掉残留的活性羧基基团;接着机器将梯度稀释好的PCSK9的纳米抗体VHH-A4(500nM-250nM-125nM-62.5nM-31.25nM)依次泵入流过芯片表面,速率为25μL/min,结合120s,解离180s;获得数据后,进行结果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纳米抗体VHH-A4与抗原PCSK9相互作用的参数分别是,Kon(1/Ms)=0.626E+4为结合常数,Koff(1/s)=2.838E-4为解离常数,Rmax(RU)=109.5为最大结合响应值,KD(M)=4.536E-8M,为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数值;表明这个纳米抗体与PCSK9抗原的相互作用良好,具有继续开发的价值。
基因序列表
SEQ ID NO:1
AMAWFRQA
SEQ ID NO:2
HPAWSGLT
SEQ ID NO:3
AAGLKYPAQKHYDYDY
SEQ ID NO:4
QVQLQESGGGLVQAGGSLRLSCAASAMAWFRQAPGKEREFVACIER EIPGHPAWSGLTYYADSKKGRFTISRDNAKNTVYLQMNSLKPEDTAVYYCAA GLKYPAQKHYDYDYWGQGTQVTVPS
SEQ ID NO:5
5’-gggggaggattggtgcaggctgggggctctctgagactctcctgtgcagcctctagaagcaccttcagt ggctatgccatggcctggttccgccaggctccagggaaggagcgtgagtttgtagcttgtattgagcgggagattccaggacatcctgcctggagtggtttgacatactatgcagactccaagaagggccgattcaccatctccagagacaatgccaagaacacggtgtatctgcaaatgaacagcctgaagcctgaggacacggccgtctattactgtgcagcaggattgaaatatccggcccagaaacactatgactatgacta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ccctcag-3’
SEQ ID NO:6
QVQLQESGGGLVQAGGSLRLSCAAS
SEQ ID NO:7
PGKEREFVACIEREIPG
SEQ ID NO:8
YYADSKKGRFTISRDNAKNTVYLQMNSLKPEDTAVYYC
SEQ ID NO:9
WGQGTQVTVPS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9)

1.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抗体来源于驼类的重链抗体可变区(VHH),所述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由框架区(FR区)和互补决定区(CDR区)组成,其中所述互补决定区(CDR)包括互补决定区1(CDR1),其序列为AMAWFRQA(SEQ IDNO:1);互补决定区2(CDR2),其序列为HPAWSGLT(SEQ ID NO:2);互补决定区3(CDR3),其序列为AAGLKYPAQKHYDYDY(SEQ ID N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3.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的多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所述SEQ ID NO:1至SEQ ID NO:3所示的互补决定区的核苷酸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所述SEQ ID NO:4所示的重链抗体可变区(VHH)的核苷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5所示。
6.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
7.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达载体,能够表达出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载体转化至表达宿主细胞中,培养,进行所述纳米抗体的大量表达和纯化;
所述表达载体是pMECS质粒,所述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HB2151菌株;
所述表达载体是pPICZα质粒,所述宿主细胞是酵母X33菌株;
所述表达载体是pCDNA3.4质粒,所述宿主细胞是HEK293F细胞株。
CN202211677447.3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960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7447.3A CN115960238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7447.3A CN115960238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0238A true CN115960238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7447.3A Pending CN115960238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02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88449A1 (zh) 一种针对cd47的单域抗体
CN110526968B (zh) 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纳米抗体b7、应用及试剂盒
CN105801701B (zh) 一种pcsk9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及其应用
CN111138537B (zh) 一种抗人血清白蛋白抗体片段、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3174264A1 (zh) 抗BLyS抗体
CN110526966B (zh) 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纳米抗体b6、应用及试剂盒
CN110563839A (zh) 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纳米抗体b1、应用及试剂盒
CN109897110B (zh) 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86228B (zh) 包含长cdr3序列的抗人bcma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应用
CN110577594B (zh) 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纳米抗体a21、应用及试剂盒
CN110372793B (zh) Pd-l1的纳米抗体及其临床应用
CN111138536B (zh) 抗人血清白蛋白单域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9306008B (zh) 一种猪源性抗猪瘟病毒的单链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148A (zh) 一种抗补体c3分子的人源化单链抗体及其应用
CN109880820A (zh) 抗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VHH的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
CN110964113B (zh) 介导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单域抗体、由其构建的双功能抗体及其应用
CN117069844B (zh) 包含特定等电点的抗人bcma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应用
CN110872353B (zh) 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091895A1 (en) Nanobody for pcsk9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0396128B (zh) 抗cd19纳米抗体的制备
CN111606994A (zh) 非融合型抗桥粒芯糖蛋白dsg3兔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CN115960238A (zh) 一种能特异性结合pcsk9抗原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7880B (zh) 一种dll3单克隆抗体
CN113583122B (zh) 抗人sema4d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3119A (zh)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纳米抗体Nb56、应用及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