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6533A -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6533A
CN115956533A CN202211580473.4A CN202211580473A CN115956533A CN 115956533 A CN115956533 A CN 115956533A CN 202211580473 A CN202211580473 A CN 202211580473A CN 115956533 A CN115956533 A CN 115956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cynoglossus semilaevis
bait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04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敏
单昕
孙雨琰
刘旭晓
管彬
姚顺
卢朝发
李志杰
邓翔峰
申欣
阎斌伦
郑伟
陈会娟
郭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5804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6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6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6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包括池塘本体、环沟槽、集鱼池、池塘堤坝、环沟底和斜坡,所述池塘本体的内部设有环沟槽,所述环沟槽的内侧设有斜坡,所述斜坡的底部设有环沟底,所述环沟底的内侧设有集鱼池,所述池塘本体的外侧设有池塘堤坝。本发明通过在池塘底部挖一个回字型环沟,使半滑舌鳎在室外池塘就能够自然越冬,成活率达到77%,相较池塘冬棚及越冬工厂化养殖,池塘改造方法简单,改造成本低;通过混养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美洲帘蛤,即可为半滑舌鳎提供优质活体饵料,减少了配合饲料的使用,又能够增加池塘养殖的附加经济效益,整体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在形态学分类上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舌鳎科(Cynoglossidae),舌鳎亚科(Cynoglossinae),舌鳎属(Cynoglossus),又被称为鳎目、鳎米、龙利、牛舌头、鳎板、细鳞等。为了更好的适应底栖的生活方式,它进化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内脏小,运动少,生长快,占用较少的水体生活空间等生物学特性的鲆鲽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温水性近海营底栖生活的海水鱼类。它是鲆鲽鱼类中经济价值和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等沿海地区,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耐低氧、适应性强等养殖良好特点。因其有内脏小,肉味鲜美,口感爽滑,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半滑舌鳎的人工繁殖进行初步尝试,且成功培育出数千尾变态成功的鱼苗,此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大量的半滑舌鳎人工繁育研究。2002-2004年,半滑舌鳎人工生殖调控、工厂化自然产卵和工厂化育苗技术被攻克,使得半滑舌鳎人工养殖业得以快速发展。随后,半滑舌鳎亲鱼人工催产技术的建立极大推动了半滑舌鳎苗种培育和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半滑舌鳎养殖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将室外半滑舌鳎的养殖迁移至室内,即开展高密度工厂化人工养殖,由于养殖的高密度和设备技术的限制,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腹水、烂鳍、烂尾等细菌性疾病,病害频繁发生早已严重威胁到舌鳎的养殖业。因此,发展池塘生态养殖将会是一个新思路,以解决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中病害频发问题,为半滑舌鳎池塘生态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江苏省是水产大省,渔业产值30多年全国排名第一,但半滑舌鳎室外池塘养殖场屈指可数。养殖成本高,养殖技术落后,成活率低,养殖产量不稳定,消费群体不足等,是半滑舌鳎在江苏的养殖一直没能进行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半滑舌鳎的生存适温为3-32℃,低于3℃不能存活。江苏省区域池塘冬季水温最低为0.5℃,2℃以下低温持续15d,因此不能自然越冬成为目前江苏室外池塘养殖的最大问题,如何解决半滑舌鳎在室外池塘中的越冬问题将是开展池塘生态养殖的先决条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半滑舌鳎的生物学习性和工厂化养殖研究较多,但在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方面研究报道较少;对于半滑舌鳎池塘养殖的越冬主要通过越冬棚来实现,但直接通过池塘进行越冬技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为改善养殖粗放、病害频发的现状,解决半滑舌鳎池塘室外越冬的难题,为此提供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包括池塘本体、环沟槽、集鱼池、池塘堤坝、环沟底和斜坡,所述池塘本体的内部设有环沟槽,所述环沟槽的内侧设有斜坡,所述斜坡的底部设有环沟底,所述环沟底的内侧设有集鱼池,所述池塘本体的外侧设有池塘堤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池塘本体的深度为2米,所述环沟槽的沟深为2m,宽为3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鱼池设有四个,长为2m、宽为1.5m、高为0.5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池塘本体上设有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增氧及投饵设备。
一种半滑舌鳎的混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池塘改造与清塘:
S11.对室外池塘进行改造,在池塘底部挖一圈环沟;
S12.在池塘环沟四角挖四个集鱼池,出塘时采用排水法捕捞半滑舌鳎,同时还配套了养殖污水收集沉淀池、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增氧及投饵设备;
S13.池塘改造挖环沟的同时将滩面翻耕20-30cm曝晒一周,使淤积的黑泥有机质充分氧化分解并采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撒生石灰75kg,清除敌害生物及致病微生物;
S14.在改造后的池塘两端设进水闸和排水闸,水源选取水质良好、无污染、不受工农业排污的影响的水,水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海水盐度为26-30,pH在7.8-8.6;
S2.主养半滑舌鳎大规格鱼种及配养品种的选择:
S21.为了增加半滑舌鳎的存活率,选择投放半滑舌鳎大规格鱼种,该鱼种选择200g/尾以上的规格的大规格鱼种,且选择体无外伤,体质好,规格均一,摄食、游动能力强的个体;
S22.在当年5月中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5℃以上,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136尾/亩;苗种放养前要对鱼体进行消毒,以防运输中受伤和带病苗种入池;在池塘边用较大容器进行短时间药浴,15-20mg/L高锰酸钾药浴5-10min;鱼种消毒操作时,动作要快、轻,防止鱼体受伤;
S23.混养品种选择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美洲帘蛤;
当年的11月份投放贝类苗种,待越冬后来年开春给半滑舌鳎提供优质饵料,保证舌鳎越冬后正常恢复,选择美洲帘蛤作为投放贝类品种,1龄美洲帘蛤的规格为600个/kg,投放密度为57kg/亩;
第二年的2月中旬投放活力强且体质健康的优质蟹苗,蟹苗规格为2.4万尾/kg,投放密度为0.41万尾/亩;
第二年的6月中旬投放中国对虾虾苗,虾苗选择活力强且体质优的虾苗,虾苗规格为0.8cm,投放密度为1万尾/亩;
S3.饵料投喂:
半滑舌鳎的饵料投喂:放苗后,前期可少投或不投饵料,半滑舌鳎可摄食池塘内的底栖生物,根据池塘内底栖生物的消耗情况,再开始进行饵料投喂;先以少量饵料诱食,鱼便逐渐地集中,当池中大部分鱼集中后,再增加投饵量,每次投喂至来寻食的鱼全部吃饱为止;
虾蟹的饵料投喂:前期培养池塘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辅助投喂虾蟹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后期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辅助投喂冰鲜饵料,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保证可供摄食的饵料充足;贝类主要滤食池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不进行单独投喂;
S4.养殖管理及捕捞:
育苗放养时,池塘水深1米左右,养殖前期只添水,不换水,并且要逐渐加大注水量;当年5月底,池塘水深达到1.5米;进入高温期,为避免水温过高,将池水注满,并保持最高水位;整个养鱼期间要严格控制水质,始终使池水保持较好的水色;水色呈黄绿、油绿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水体较浓,但不浑浊,溶氧充足;
对于主养鱼来说,水温低于3℃时,停止投喂,待来年开春水温上升至10℃以上时逐渐增加投饵,重点饲养加速半滑舌鳎生长,冬季来临前即可用地笼陆续捕捞上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池塘底部(2米深)挖一个回字型环沟(4米深),使半滑舌鳎在室外池塘就能够自然越冬,成活率达到77%,相较池塘冬棚及越冬工厂化养殖,池塘改造方法简单,改造成本低。
2.通过混养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美洲帘蛤,即可为半滑舌鳎提供优质活体饵料,减少了配合饲料的使用,又能够增加池塘养殖的附加经济效益,整体经济效益显著。
3.半滑舌鳎与虾蟹贝类在不同水层生活,互不干扰,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是一种高效、生态、立体的池塘养殖方式。
4.由于半滑舌鳎捕捞时易于潜伏于泥底,在池塘底部回字型环沟的四角设置4个集鱼池,出塘时采用排水法捕获半滑舌鳎,利用鱼的趋水性,将其引入集鱼池中,再捕捞上岸,有效提高了捕获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池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池塘环沟槽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半滑舌鳎室外池塘越冬及混养技术模式图。
图中:池塘本体1、环沟槽2、环沟底3、池塘堤坝4、环沟底5、斜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半滑舌鳎池塘室外越冬难的这一问题,通过人工改造室外池塘,对半滑舌鳎采用混养的方式,从而达到自然越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具体的步骤如下:
S1.池塘改造与清塘:
试验池塘位于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室外海水池塘,面积为22亩,池塘深度平均2米左右。两端设进水闸、排水闸,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不受工农业排污的影响,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海水盐度为30左右,pH在7.8-8.6。
首先对室外池塘进行改造,在池塘底部挖一圈环沟,沟深2m左右,宽3m;深沟主要目的是使夏季池塘底层水体温度不会太高,冬季池塘底层水体不会低于4℃。即可在高温季节避免水温过高以便安全渡夏(能够正常摄食增加生长期),又可使鱼体顺利越冬;
其次在池塘环沟四角挖四个2m长*1.5m宽*0.5m高的集鱼池,出塘时采用排水法捕捞半滑舌鳎,利用鱼的趋水性,将其引入集鱼池中,待水排净后再捕捞上岸,提高半滑舌鳎的捕获率;同时,还配套了养殖污水收集沉淀池、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增氧及投饵设备等。
池塘改造挖环沟的同时将滩面翻耕20-30cm曝晒数日,使淤积的黑泥等有机质充分氧化分解并采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撒生石灰75kg,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及致病微生物。
S2.主养半滑舌鳎大规格鱼种及配养品种的选择:
为了增加半滑舌鳎的存活率,选择投放半滑舌鳎大规格鱼种,该鱼种购于山东烟台,选择200g/尾以上的规格的大规格鱼种且选择体无外伤,体质好,规格均一,摄食、游动能力强的个体。2021年5月中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5℃以上,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136尾/亩。苗种放养前要对鱼体进行消毒,以防运输中受伤和带病苗种入池。在池塘边用较大容器进行短时间药浴,15-20mg/L高锰酸钾药浴5-10min。鱼种消毒操作时,动作要快、轻,防止鱼体受伤。
混养品种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美洲帘蛤。2021年11月份投放贝类苗种(1龄左右),主要待越冬后来年开春给半滑舌鳎提供优质饵料,保证舌鳎越冬后正常恢复。选择美洲帘蛤作为投放贝类品种,1龄美洲帘蛤的规格为600个/kg,投放密度为57kg/亩。2022年2月中旬投放活力强且体质健康的优质蟹苗,蟹苗规格为2.4万尾/kg,投放密度为0.41万尾/亩。2022年6月中旬投放中国对虾虾苗,虾苗选择本地信誉较好繁育厂家的活力强且体质优的虾苗,虾苗规格为0.8cm,投放密度为1万尾/亩。
S3.饵料投喂:
半滑舌鳎:主要以虾蟹剩余饵料为主,如虾蟹配合饲料、鲜杂虾、贝肉、玉筋鱼等小型鱼类。辅助投喂专用人工配合饵料,配合饵料具有一定浮性和稳定性而且营养齐全,各种营养规格和粒度规格齐全。半滑舌鳎性情温顺,一般饵料沉底后才摄食,应投喂黏合效果好、不易散失的配合饵料为好。冰鲜饵料要求新鲜、无腐败异味。鱼类可切碎后清洗投喂,较大贝类轧碎后投喂。放苗后,前期可少投或不投饵料,半滑舌鳎可摄食池塘内的底栖生物,根据池塘内底栖生物的消耗情况,再开始进行饵料投喂。先以少量饵料诱食,鱼便逐渐地集中,当池中大部分鱼集中后,再增加投饵量,每次投喂至来寻食的鱼全部吃饱为止。这样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驯化,半滑舌鳎就会定时、定点取食。
虾蟹:前期主要培养池塘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辅助投喂虾蟹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后期主要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辅助投喂冰鲜饵料,如鲜杂虾、玉筋鱼等小型野杂鱼类。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保证可供摄食的饵料充足,减少打斗避免伤亡,提高存活率。贝类主要滤食池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不进行单独投喂。
S4.养殖管理及捕捞:
营底栖生活的半滑舌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静止状态,对水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水要清,不能含有过多的细小土粒及杂质,否则会在半滑舌鳎鳃丝上沉积,刺激鳃丝分泌黏液,降低鳃丝的呼吸效率,诱发疾病甚至发生缺氧死亡,所以养殖半滑舌鳎调控好水质非常重要。育苗放养时,池塘水深1米左右,养殖前期一般只添水,不换水,并且要逐渐加大注水量。5月底,池塘水深达到1.5米。进入高温期,为避免水温过高,将池水注满,并保持最高水位。整个养鱼期间要严格控制水质,始终使池水保持较好的水色。水色呈黄绿、油绿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水体较浓,但不浑浊,溶氧充足,有利于半滑舌鳎的摄食和生长且不易受惊。
对于主养鱼来说,水温低于3℃时,停止投喂,待来年开春水温上升至10℃以上时逐渐增加投饵,重点饲养加速半滑舌鳎生长,冬季来临前即可用地笼陆续捕捞上市。并做好记录,计算存活率。对于配养虾蟹来说,在第一年春节前即可捕捞上市,做好统计,计算最后效益。
效益计算:
本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鱼种、饲料、塘租、人工、水电及药品。购买大规格半滑舌鳎鱼种3000尾(规格为200g/尾以上),鱼种价格15元/尾;购买中国对虾虾苗22万尾(规格为为0.8cm),虾苗价格为35元/万尾;购买三疣梭子蟹苗9万尾(规格为2.4万尾/kg),蟹苗价格为620元/万尾;购买1龄美洲帘蛤1250kg(规格为600个/kg),蛤苗价格为13元/kg。试验塘口面积为22亩,每亩塘租2272.73元。聘用2名临时工,人工工资为2000元/月;水电及药品费用一共2000元/年。所用计算公式如下:
存活率(%)=存活个体数/投放个体数×100%;
销售额(元)=产量(kg)×单价(元/kg);
利润(元)=销售额(元)-成本(元);
产出投入比=销售总额(元)/总成本(元)。
出塘数据:
1.养殖品种生长情况:
为了了解试验塘口养殖情况,2022年9月23日对试验塘口中捕捞的水产动物进行了抽检,每个养殖品种随机抽样30个个体。结果如表1所示,半滑舌鳎最大个体体长为40.7cm,平均体长为35.6±3.4cm,最大体重为495.5g,平均体重为353.5±102.4g;中国对虾最大个体体长为20.7cm,平均体长为18.1±1.1cm,最大体重为46.9g,平均体重为32.1±6.3g;三疣梭子蟹最大个体体长为9.1cm,平均体长为7.8±0.7cm,最大体重为302.9g,平均体重为223.4±40.9g;美洲帘蛤最大个体体长为5.1cm,平均体长为4.6±0.3cm,最大体重为33.4g,平均体重为26.0±3.6g。半滑舌鳎个体平均体重7两左右,该大小规格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填补了半滑舌鳎中低端消费市场的不足。加之,池塘生态养殖的半滑舌鳎味道更加鲜美,广受消费者的欢迎。此外,混养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及美洲帘蛤由于密度较低,其规格均已远超单养池塘商品规格,增加了养殖池塘的整体经济效益。
表1各养殖品种体重、体长情况
Figure BDA0003990563050000101
2.经济效益及分析:
清塘捕捞销售后,进行了养殖效益分析:
2021年5月投放半滑舌鳎幼苗,投放密度为136尾/亩,投放量为3000尾,苗种价格为15/尾,苗种成本为45000元。2022年冬季来临前(11月)陆续捕捞上市,收获达到上市规格的半滑舌鳎(0.4kg/尾左右)760.1kg,存活率高达71.7%,市场价格为100元/kg,销售额为76011.1元;
2021年11月份投放贝类苗种(1龄左右),1龄美洲帘蛤的规格为600个/千克,投放密度为57千克/亩,投放量为2500斤,苗种价格为6.5/斤,苗种成本为16250元。来年11月开始捕捞,共收获美洲帘蛤(26g/枚左右)15400kg,存活率为78.9%,市场价格5.6元/kg,销售额为86240元;
2022年2月中旬投放蟹苗,蟹苗规格为2.4万尾/千克,投放密度为0.41万尾/亩,投放量为9万尾,苗种价格为620/1万尾,苗种成本为5580元。11月开始捕捞,共收获三疣梭子蟹(220g/只左右)760kg,存活率为3.8%,市场价格为120元/kg,销售额为91200元;
2022年6月中旬投放中国对虾虾苗,虾苗规格为0.8cm,投放密度为1万尾/亩,投放量为22万尾,苗种价格为35/1万尾,苗种成本为770元。11月开始捕捞,共收获中国对虾(30g/尾左右)892.5kg,存活率为12.6%,市场价格为100元/kg,销售额为89250元;
所有养殖品种销售额总计342701.1元。此外,整个养殖塘口的养殖成本包括苗种、饲料、塘租及改造、人工、水电及药品。其中,苗种成本共计67600元,饲料成本为38212.2元,22亩池塘的一年塘租及改造花费50000元(44000元的塘租费与6000元改造费),人工、水电及药品一共花费50000元,所有成本总计205812.2元。整个塘口的养殖利润为6222.2元/亩,产出投入为1.67,高于我国淡水池塘养殖水平。
表2养殖成本与效益分析
Figure BDA0003990563050000111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包括池塘本体(1)、环沟槽(2)、集鱼池(3)、池塘堤坝(4)、环沟底(5)和斜坡(6),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的内部设有环沟槽(2),所述环沟槽(2)的内侧设有斜坡(6),所述斜坡(6)的底部设有环沟底(5),所述环沟底(5)的内侧设有集鱼池(3),所述池塘本体(1)的外侧设有池塘堤坝(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的深度为2米,所述环沟槽(2)的沟深为2m,宽为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池(3)设有四个,长为2m、宽为1.5m、高为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上设有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增氧及投饵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滑舌鳎的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池塘改造与清塘:
S11.对室外池塘进行改造,在池塘底部挖一圈环沟;
S12.在池塘环沟四角挖四个集鱼池,出塘时采用排水法捕捞半滑舌鳎,同时还配套了养殖污水收集沉淀池、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增氧及投饵设备;
S13.池塘改造挖环沟的同时将滩面翻耕20-30cm曝晒一周,使淤积的黑泥有机质充分氧化分解并采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撒生石灰75kg,清除敌害生物及致病微生物;
S14.在改造后的池塘两端设进水闸和排水闸,水源选取水质良好、无污染、不受工农业排污的影响的水,水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海水盐度为26-30,pH在7.8-8.6;
S2.主养半滑舌鳎大规格鱼种及配养品种的选择:
S21.为了增加半滑舌鳎的存活率,选择投放半滑舌鳎大规格鱼种,该鱼种选择200g/尾以上的规格的大规格鱼种,且选择体无外伤,体质好,规格均一,摄食、游动能力强的个体;
S22.在当年5月中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5℃以上,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136尾/亩;苗种放养前要对鱼体进行消毒,以防运输中受伤和带病苗种入池;在池塘边用较大容器进行短时间药浴,15-20mg/L高锰酸钾药浴5-10min;鱼种消毒操作时,动作要快、轻,防止鱼体受伤;
S23.混养品种选择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美洲帘蛤;
当年的11月份投放贝类苗种,待越冬后来年开春给半滑舌鳎提供优质饵料,保证舌鳎越冬后正常恢复,选择美洲帘蛤作为投放贝类品种,1龄美洲帘蛤的规格为600个/kg,投放密度为57kg/亩;
第二年的2月中旬投放活力强且体质健康的优质蟹苗,蟹苗规格为2.4万尾/kg,投放密度为0.41万尾/亩;
第二年的6月中旬投放中国对虾虾苗,虾苗选择活力强且体质优的虾苗,虾苗规格为0.8cm,投放密度为1万尾/亩;
S3.饵料投喂:
半滑舌鳎的饵料投喂:放苗后,前期可少投或不投饵料,半滑舌鳎可摄食池塘内的底栖生物,根据池塘内底栖生物的消耗情况,再开始进行饵料投喂;先以少量饵料诱食,鱼便逐渐地集中,当池中大部分鱼集中后,再增加投饵量,每次投喂至来寻食的鱼全部吃饱为止;
虾蟹的饵料投喂:前期培养池塘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辅助投喂虾蟹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后期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辅助投喂冰鲜饵料,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保证可供摄食的饵料充足;贝类主要滤食池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不进行单独投喂;
S4.养殖管理及捕捞:
育苗放养时,池塘水深1米左右,养殖前期只添水,不换水,并且要逐渐加大注水量;当年5月底,池塘水深达到1.5米;进入高温期,为避免水温过高,将池水注满,并保持最高水位;整个养鱼期间要严格控制水质,始终使池水保持较好的水色;水色呈黄绿、油绿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水体较浓,但不浑浊,溶氧充足;
对于主养鱼来说,水温低于3℃时,停止投喂,待来年开春水温上升至10℃以上时逐渐增加投饵,重点饲养加速半滑舌鳎生长,冬季来临前即可用地笼陆续捕捞上市。
CN202211580473.4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Pending CN115956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0473.4A CN115956533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0473.4A CN115956533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6533A true CN115956533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0473.4A Pending CN115956533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653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70143U (zh) * 2014-07-21 2015-01-07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稻田鲤鱼养殖系统
TWM551825U (zh) * 2017-08-18 2017-11-21 Cheng-Yuan Guo 太陽能水產養殖系統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70143U (zh) * 2014-07-21 2015-01-07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稻田鲤鱼养殖系统
TWM551825U (zh) * 2017-08-18 2017-11-21 Cheng-Yuan Guo 太陽能水產養殖系統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英;于守鹏;张刚;谭学群;: "半滑舌鳎池塘养殖技术", 科学养鱼 *
吴风涛,吴国升: "鲈鱼室外越冬技术要点", 水产养殖 *
王树海;宋传民;朱丰锡;任方旭;杨建花;: "虾池混养半滑舌鳎技术", 中国水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sheries Aquaculture department
CN106172101B (zh) 一种月鳢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CN106386611A (zh) 一种冬季大棚高产养殖青虾的方法
CN1169431C (zh)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Liu et al. Sea urchin aquaculture in China
CN110074023B (zh) 一种绿鳍马面鲀苗种培育方法
Bagarinao Ecology and farming of milkfish
CN111226836A (zh) 人工生态设置池塘网箱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方法
Walford et al. Floating hatchery and net cage culture of Penaeus indicus in the Straits of Johore, Singapore
CN109644911A (zh)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0900660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11771648A (zh) 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和加州鲈的方法
CN102369892A (zh) 青虾立体养殖方法
Kungvankij Overview of penaeid shrimp culture in Asia.
CN114208728A (zh) 一种草鱼主养殖池套养鳗鲡的养殖方法
CN111066695B (zh) 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
CN109937923B (zh) 一种提高美洲鲥池塘养殖当年鱼种出池规格的方法
CN107223598A (zh) 一种一龄刀鲚池塘串联式生态繁育养殖方法
CN113331099A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
CN115956533A (zh) 一种半滑舌鳎自然越冬的室外池塘以及混养方法
CN112535131A (zh) 一种提升中华绒螯蟹品质的养殖方法
Marichamy Mudcrab culture and hatchery
Liao et al. Capture and culture of Mugilidae in Taiwan
CN113080109B (zh) 一种二龄长江刀鲚套养在暗纹东方鲀养殖池的养殖方法
CN110178781B (zh) 一种不同等级规格鱼类混养驯化设施及其投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