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3983B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3983B
CN115953983B CN202310222192.XA CN202310222192A CN115953983B CN 115953983 B CN115953983 B CN 115953983B CN 202310222192 A CN202310222192 A CN 202310222192A CN 115953983 B CN115953983 B CN 115953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thin film
film transistor
pixel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21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53983A (zh
Inventor
宁雪强
扶伟
古涛
陈杰
黄佩迪
陈俊霖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21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3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3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3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53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3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一所述像素行对应一扫描线,每一所述像素列对应一数据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至少一个所述扫描组的两行所述扫描线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当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其中,通过设置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进而在扫描组中任一扫描线对应的像素行中像素故障时,能够使得扫描组内另一扫描线内的像素能够代替发光,进而拉高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的电压。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显示器比液晶显示器 (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对比度高、色域广、视角广,因此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LED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逐渐进入消费者的生活。
随着 Mini LED 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 LED显示屏对行驱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单纯的P-MOSFET实现行切换,到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强的多功能行驱动。多功能行驱动的驱动方式为逐行扫描,行扫描开启电压为5V,关闭电压为3V。当行驱动信号高电平来临时,数据信号通过控制低脉冲占空比来调节显示灰度,其中,数据线输出的数据信号为低电平且为0V,当发光像素行进行行扫描,使得发光像素行中的像素导通时,行扫描的电压会通过发光像素行中的像素传递至数据线,使数据线输出的低电平为1V左右。
此时,若发光像素行中的像素出现异常,由于像素异常,行扫描的电压无法通过像素传递至数据线,导致数据信号低电平则无法通过像素从0V拉高到1V左右,从而导致异常像素所处像素列中的像素都会出现微导通,导致异常像素所处像素列中的像素都会微发光,从而造成显示异常,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发光像素行中的像素出现异常,导致异常像素所处像素列中的像素都会出现微导通,造成显示异常,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一所述像素行对应一扫描线,每一所述像素列对应一数据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至少一个所述扫描组的两行所述扫描线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当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多列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多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输出控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或截止的控制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包括:控制薄膜晶体管,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以及控制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电阻和第二下拉电阻;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目标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与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非门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与非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若当前发光像素行中任一像素为异常状态,导通双重扫描电路,使得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确定当前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包括:侦测每一列数据线的电压,基于每一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确定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一所述像素行对应一扫描线,每一所述像素列对应一数据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至少一个所述扫描组的两行所述扫描线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当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其中,通过设置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进而在扫描组中任一扫描线对应的像素行中像素故障时,能够使得扫描组内另一扫描线内的像素能够代替发光,进而拉高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的电压,避免无法拉高像素列所在的电压,导致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其他像素出现微导通,进而误发光的问题。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双重扫描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还一种可选的双重扫描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种可选的双重扫描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再一种可选的双重扫描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基本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Dual-Scan-双重扫描电路;2-控制模块;21-与门;22-与非门;3-框架;4-显示面板;Scan-扫描线;Data-数据线;Q1-第一薄膜晶体管;Q2-第二薄膜晶体管;Q3-第三薄膜晶体管;Q4-控制薄膜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发光像素行中的像素出现异常,导致异常像素所处像素列中的像素都会出现微导通,造成显示异常,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一所述像素行对应一扫描线Scan,每一所述像素列对应一数据线Data;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Scan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Scan,至少一个所述扫描组的两行所述扫描线Scan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当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导通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显示面板中包括多个像素行,如图1所示,图1所示中显示面板示例性示出2n-1、2n、2n+1以及2n+2四像素行,n为不低于1的正整数,2n-1、2n、2n+1以及2n+2分别对应扫描线Scan2n-1、2n、2n+1以及2n+2;其中,在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Scan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Scan时,扫描线Scan2n-1与2n被分为一个扫描组,扫描线Scan2n+1以及2n+2被分为另一个扫描组,能够理解的是,一扫描线Scan仅能分入一扫描组,不能重复分入不同的扫描组。
如图1所示,以扫描线Scan2n对应的2n像素行中像素存在故障为例,当2n像素行中L1像素故障时,扫描线Scan2n无法通过像素L1拉高数据线Data2,导致数据线Data2的电压仍为初始电压,此时,数据线Data2上的像素L2等其他像素与其他扫描线Scan的压差可能会导致像素L2等其他像素微导通,进而误发光;本示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该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能够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入端连接,进而在扫描组中任一扫描线Scan对应的像素行中像素故障时,能够使得扫描组内另一扫描线Scan内的像素能够代替发光,进而拉高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的电压,避免无法拉高像素列所在的电压,导致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其他像素出现微导通,进而误发光的问题。
承接上例,以扫描线Scan2n-1、2n为一扫描组,扫描线Scan2n-1、2n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 n,且扫描线Scan2n对应像素组中存在故障像素L1为例,其中,在扫描线Scan2n输出扫描信号时,由于像素L1故障,导致扫描线Scan2n无法由故障像素L1拉高数据线Data2的电压,此时,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 n将扫描线Scan2n与扫描线Scan2n-1连接,进而将扫描线Scan2n输出端传输的扫描信号传输到扫描线Scan2n-1,此时扫描线Scan2n-1中与故障像素L1处于相同像素列,且均连接同一数据线Data的像素L2会代替故障像素L1发光,且此时扫描线Scan2n-1通过像素L2能够拉高数据线Data2的电压,使得数据线Data2上的其他像素与其他扫描线Scan不会形成导通压差,进而避免了数据线Data2上的其他像素出现微导通,进而误发光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模块2,所述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与多列所述数据线Data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多列所述数据线Data的电压输出控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导通或截止的控制信号。其中,为了防止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导致设置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的扫描组对应的两像素行一直处于同时发亮状态,本示例提供一控制模块2,通过控制模块2来控制每一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的导通与截至;
承接上例,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多个输入端,且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与多列所述数据线Data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连接,也即,当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个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时,多个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对应一个控制模块2,多个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与控制模块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进而实现通过一个控制模块2对多个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的控制;在一些示例中,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的数量与数据线Data的数量相匹配,例如,若存在N个数据线Data,则控制模块2存在N个输入端,且每个输入端接入一列数据线Data,并根据每列数据线Data的电压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与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Data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其中,所述与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且与门电路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为根据输入端的信号确定的,具体的,当与门电路所有的输入端的输入同时为高电平时,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当与门电路并非所有的输入端的输入同时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
承接上例,也即在与门电路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则表名所有数据线Data的电压均被扫描线Scan拉高,此时,可以判定显示面板各像素显示正常,反之,与门电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至少一列数据线Data的电压未被扫描线Scan拉高,此时显示面板可能存在故障像素,因此,本示例设置为当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该高电平信号截止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的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反之当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该低电平信号导通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的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与非门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与非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Data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其中,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且与非门电路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为根据输入端的信号确定的,具体的,当与非门电路所有的输入端的输入同时为高电平时,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当与非门电路并非所有的输入端的输入同时为高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承接上例,也即在与非门电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则表名所有数据线Data的电压均被扫描线Scan拉高,此时,可以判定显示面板各像素显示正常,反之,与非门电路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至少一列数据线Data的电压未被扫描线Scan拉高,此时显示面板可能存在故障像素,因此,本示例设置为当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该低电平信号截止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的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反之当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该低电平信号导通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的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还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不与数据线Data连接,具体的,在一个示例中,控制模块2包括监测端,所述监测端用于监测显示面板中各个像素是否故障,当任一像素故障时,即可输出导通信号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其中,监测显示面板中各个像素是否故障的方式有很多,本示例并不做限制,例如,通过获取各个像素的亮度从而监测显示面板中各个像素是否故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包括:控制薄膜晶体管Q4,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2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两端分别接入扫描组内两行扫描线Scan的输入端,当控制薄膜晶体管Q4导通时,即可将扫描组内任一行扫描线Scan传输的扫描信号传输到另一行扫描线Scan。
承接上例,本实施例并不限制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种类,例如,控制薄膜晶体管Q4为P型薄膜晶体管,当控制薄膜晶体管Q4接收到控制模块2输出的低电平信号时,控制薄膜晶体管Q4导通,将扫描组内两行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反之当控制薄膜晶体管Q4接收到控制模块2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控制薄膜晶体管Q4导通,截止扫描组内两行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Q1、第二薄膜晶体管Q2、第三薄膜晶体管Q3以及控制薄膜晶体管Q4,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Q1的控制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Q1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Q1的第二端接入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Q2的控制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Q2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Q2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Q3的控制端接入所述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Q3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Q3的第二端接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第一端与第一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Scan的输出端连接。
能够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参考电压为5v电压,当任一扫描线Scan传输扫描信号时,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即会随之导通,进而将参考电压传输到第三薄膜晶体管Q3的一端,若此时第三薄膜晶体管Q3处于导通状态,则第三薄膜晶体管Q3将会把参考电压传输到控制薄膜晶体管Q4,以完全导通控制薄膜晶体管Q4,进而避免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过于微弱,导致无法完全导通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问题;
承接上例,以图3为例,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Q1的控制端与扫描线Scan2n-1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Q2的控制端与扫描线Scan2n连接,当扫描线Scan2n-1输出扫描信号时,第一薄膜晶体管Q1导通,将参考电压传输到第三薄膜晶体管Q3的一端,此时,若第三薄膜晶体管Q3收到控制模块2传输的导通信号,则第三薄膜晶体管Q3将参考电压传输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使得控制薄膜晶体管Q4导通;再例如,当扫描线Scan2n输出扫描信号时,第二薄膜晶体管Q2导通,将参考电压传输到第三薄膜晶体管Q3的一端,此时,若第三薄膜晶体管Q3收到控制模块2传输的导通信号,则第三薄膜晶体管Q3将参考电压传输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使得控制薄膜晶体管Q4导通。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还包括: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所述第一下拉电阻R1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目标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R2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连接。其中,为了避免双重扫描电路Dual-Scan中的薄膜晶体管出现误导通情况,本示例还提供了第一下拉电阻R1和第二下拉电阻R2,其中,第一下拉电阻R1用于在第一薄膜晶体管Q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Q2处于闭合状态时下拉目标连接点的电压;第二下拉电阻R2用于在第三薄膜晶体管Q3处于闭合状态时,下拉控制薄膜晶体管Q4的控制端的电压。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一所述像素行对应一扫描线,每一所述像素列对应一数据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至少一个所述扫描组的两行所述扫描线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当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其中,通过设置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进而在扫描组中任一扫描线对应的像素行中像素故障时,能够使得扫描组内另一扫描线内的像素能够代替发光,进而拉高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的电压,避免无法拉高像素列所在的电压,导致故障像素所在像素列其他像素出现微导通,进而误发光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提供更为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
方案一
如图4所示,本方案以控制模块2采用与门21为例,在扫描线Scan 2n-1行与Scan2n行之间通过双重扫描电路(Dual Scan)电路连接,在每列data连接在同一个与门21上,将与门21的输出连接在Dual Scan电路中的;
Dual Scan电路如图5所示,由3个N-MOS, 1个P-MOS,2个电阻组成;Q1、Q2和R1判断扫描线信号是否来临,当扫描信号没来时通过R1下拉电阻拉低准位;当有灯珠出现开路时,与门21输出0电平准位,将Q3导通,此时若Scan2n-1或则Scan 2n开启,则会将Scan 2n-1 行与Scan 2n行连接在一起,使两行同时显示;当Q3不导通时通过R2将Q4关闭,防止两行Scan误导通。
如图4所示,当L1灯出现开路时,若Scan 2n时序来临时,会使data 2低电平为0V,使与门21输出为0,此时Q3导通,因而扫描信号此时再Scan 2n行,所以Q2此时为导通状态,则Q4栅极为高电平,使Scan 2n-1 打开,此时L2代替L1点亮显示。
方案二
如图6所示,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以控制模块2设置为与非门22为例,Q3将P-MOS改为N-MOS, Dual Scan电路全为N-MOS,此时若出现灯珠开路时,与非门输出高电平,否则出现低电平;Q1,Q2,Q4工作机理和作用同方案一。
实施例三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S101、确定当前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
S102、若当前发光像素行中任一像素为异常状态,导通双重扫描电路,使得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像素行对应的扫描线传输扫描信号时,该像素行为发光像素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确定当前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包括:侦测每一列数据线的电压,基于每一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确定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模块侦测每一列数据线的电压,基于每一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确定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多列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多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输出控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或截止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包括:控制薄膜晶体管,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以及控制薄膜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目标连接点;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
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电阻和第二下拉电阻;
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目标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所述与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非门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所述与非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
实施例四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框架3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4,其中所述显示面板4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每一所述像素行对应一扫描线,每一所述像素列对应一数据线;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扫描线被分为多个扫描组,每一所述扫描组中包括相邻两行所述扫描线,至少一个所述扫描组的两行所述扫描线之间设置有双重扫描电路;
当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两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多列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多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输出控制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导通或截止的控制信号;
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以及控制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组中的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目标连接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行所述扫描线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扫描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电阻和第二下拉电阻;
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一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目标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二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所述与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非门电路,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所述与非门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列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双重扫描电路。
5.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
若当前发光像素行中任一像素为异常状态,导通双重扫描电路,使得所述双重扫描电路将对应的扫描组中两行扫描线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当前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包括:侦测每一列数据线的电压,基于每一列所述数据线的电压确定发光像素行中每一像素的状态。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CN202310222192.XA 2023-03-09 2023-03-0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953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2192.XA CN115953983B (zh) 2023-03-09 2023-03-0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2192.XA CN115953983B (zh) 2023-03-09 2023-03-0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3983A CN115953983A (zh) 2023-04-11
CN115953983B true CN115953983B (zh) 2023-06-30

Family

ID=8590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2192.XA Active CN115953983B (zh) 2023-03-09 2023-03-09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3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5030B (zh) * 2023-08-25 2023-11-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阵列的驱动控制电路及其方法、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9024B (zh) * 2016-01-05 2018-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920530A (zh) * 2017-05-11 2017-07-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274822A (zh) * 2017-07-04 2017-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0627875U (zh) * 2019-06-10 2020-05-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0211527A (zh) * 2019-05-10 2019-09-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Micro 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83758B (zh) * 2021-12-30 2023-01-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预充电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132129B (zh) * 2022-07-07 2023-08-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3983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1718B (zh) 显示装置
CN103050082B (zh) 发光显示装置
US10504401B2 (en) Display panel
US11514842B2 (en) LED based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common LED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739945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KR101195667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1125105A1 (ja)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30419883A1 (en) Driving signals and driving circuits i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1583857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5953983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4505024A (zh)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032953A1 (zh) 消影电位调整方法、行驱动电路及led显示设备
CN110875010B (zh) 栅极驱动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控制栅极驱动器的方法
CN115424578A (zh) 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110096061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pixel driving circuit for led display panel
US7864145B2 (en) Display units and display panels of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CN109389938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控制器
US938469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4220392A (zh) 微型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及其画素驱动电路
US11197359B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707096A (zh) 发射驱动器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US20200264720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intelligent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14333665B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US1190084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216957398U (zh) 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