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4700B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4700B
CN115944700B CN202310119184.2A CN202310119184A CN115944700B CN 115944700 B CN115944700 B CN 115944700B CN 202310119184 A CN202310119184 A CN 202310119184A CN 115944700 B CN115944700 B CN 115944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l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91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4700A (zh
Inventor
周小舟
钟欣
李静
孙嘉玲
马文峰
吕敏玲
孙新锋
韩志毅
张卫
冯文杏
胡锐
马梦情
黄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1191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4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4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4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物:党参、莪术、焦山楂、炒薏苡仁、炒山药、鸡内金、重楼、黄芪、栀子、砂仁、香附、炙甘草。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明显减少肝脏脂肪堆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能缓解脂肪肝患者胁肋疼痛、胸脘痞闷、情志不畅、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伴有齿痕或淡暗有瘀斑、脉弦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达到治疗原发病、预防肝癌的目的。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还具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脂肪性肝病现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较为常见的慢性肝病,当前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受其影响,占总人口的10%至36%,已逐步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脂肪肝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指存在5%及以上的肝脏脂肪变性,伴或不伴有气球样肝细胞损伤的炎症、有或无任何肝纤维化。脂肪肝病理机制复杂,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DNA损伤反应、慢性炎症等多种原因可诱导脂肪肝的发生,其疾病谱包括高血脂症、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糖尿病、肥胖和过度饮酒这几类群体极易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因其通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肝功能指标多正常或仅轻度异常,常常导致人们忽视了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所以有必要对这类疾病进行更好的预防和有效治疗控制。
至今全球尚无获批用于治疗NAFLD的药物,其药物研发主要涉及缓解过量脂肪堆积引起的代谢压力、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以及抑制肝细胞损伤及死亡、抗肝纤维化、调节肠道菌群相关的炎症或代谢物吸收环节,然而,相关在研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不尽如人意。中医药在多靶点防治脂肪性肝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中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中医学认为脂肪肝可归属于“肝癖”范畴,饮食失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先天禀赋不足是脂肪肝的主要病因,累及肝、脾、肾功能失调。中医理论认为关键病理机制主要在于肝脾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病理产物(主要为痰、湿、浊、瘀、热)蕴结于肝,导致此病发生。脂肪肝患者临床初起多见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进而导致脾虚湿盛,日久痰、热郁积,加之食郁,久之伤肝,肝郁气滞导致血瘀,六郁淤积最终导致肝脾、气血同时受损。肝郁脾虚、气虚血瘀是脂肪性肝病及相关疾病形成及进展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病及相关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物:党参、莪术、焦山楂、炒薏苡仁、炒山药、鸡内金、重楼、黄芪、栀子、砂仁、香附、炙甘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0~30份、莪术5~15份、焦山楂10~20份、炒薏苡仁10~30份、炒山药10~30份、鸡内金5~20份、重楼5~20份、黄芪10~30份、栀子5~10份、砂仁5~15份、香附5~15份、炙甘草5~10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0~15份、莪术5~15份、焦山楂10~15份、炒薏苡仁12~20份、炒山药15~20份、鸡内金5~10份、重楼5~10份、黄芪10~20份、栀子5~10份、砂仁5~10份、香附8~12份、炙甘草5~8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5份、莪术10份、焦山楂15份、炒薏苡仁15份、炒山药15份、鸡内金10份、重楼10份、黄芪15份、栀子10份、砂仁5份、香附10份、炙甘草5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药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成分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水提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药物加水煎煮,得中药水提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制剂为注射剂、散剂、胶囊剂、片剂、膏剂、栓剂、气雾剂、口服剂、丸剂、滴剂、缓释片、混悬剂、颗粒剂、口含剂、冲剂、滴剂、丹剂、粉剂、溶液剂、霜剂、贴剂、软胶囊剂、锭剂或膜剂。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用于1)~10)中的至少一种:
1)降低细胞内脂滴;
2)降低肝细胞脂质堆积;
3)改善肝脏脂肪病变;
4)降低血清葡萄糖、TC、TG、LDL-C;
5)提高血清HDL-C水平;
6)减少脂肪空泡数量及大小、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
7)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
8)降低血脂;
9)改善肝功能;
10)治疗脂肪性肝病或肝脏脂质过度蓄积导致的相关疾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肝脏脂质过度蓄积导致的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症、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本发明中各组分原料药物药理如下:
君药为党参,强调益气补中,顾护脾胃,佐以黄芪、炒薏苡仁、炒山药增强健脾祛湿、益气养阴之效;臣药配以莪术入肝经血分,行气消积,活血化滞,焦山楂健脾和胃,尤能消肉食和油腻积滞,兼能入血分,化瘀开郁散结;重楼与莪术相佐,入肝经,增强消肿散结之效,兼能清热解毒,鸡内金、砂仁与焦山楂相配,共奏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运化中焦之功;栀子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生香附为气药之使,能解气、血、痰、湿、热、食之郁;炙甘草调和诸药,解重楼之小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明显减少肝脏脂肪堆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能缓解脂肪肝患者胁肋疼痛、胸脘痞闷、情志不畅、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伴有齿痕或淡暗有瘀斑、脉弦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达到治疗原发病、预防肝癌的目的。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还具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干预LO2细胞脂肪堆积模型后胞内脂质堆积的油红O染色图。
N组:正常人肝细胞组;C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L组: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低剂量组;M组: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中剂量组;H组: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高剂量组;X组:对比例1含药血清组;Y组:对比例2含药血清组;CH组:对比例3含药血清组。
图2是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干预LO2细胞脂肪堆积模型后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
图3是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含药血清与对比例含药血清对LO2细胞脂肪堆积模型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
图4是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对LO2细胞及OA/PA诱导的LO2细胞的CCK-8图。
图5是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小鼠经中药组合物干预后的体重及IPGTT实验。
图6是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小鼠经中药组合物干预后内脏脂肪重量变化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
图7是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小鼠经中药组合物干预后组织病理学结果(HE染色)。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柴胡疏肝丸购自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LO2细胞为人正常肝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货号:A110-1-1)、总胆固醇(TC)测定试剂盒(货号:A111-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货号:A11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试剂盒(货号:A113-1-1)、葡萄糖(Glu)测试盒(货号:F006-1-1)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油红O粉末购自Sigma-Aldrich公司(货号:O0625)。
实施例1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5份、莪术10份、焦山楂15份、炒薏苡仁15份、炒山药15份、鸡内金10份、重楼10份、黄芪15份、栀子10份、砂仁5份、香附10份、炙甘草5份。
中药制剂水提物的制备方法:
(1)称量上述原料的有效组分,清除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
(2)薏苡仁、山药麸炒,山楂炒焦晒干,莪术、香附生用,其余药物以常规饮片入药。
山药麸炒方法与作用:鲜山药去皮,除去杂质,加水浸泡8小时,取出焖润12小时,放凉后切片,50℃热风干燥,得到生山药饮片。将炒锅加热至约140℃,山药片每100千克加入麦麸15千克,约半分钟后(烟起较大之时)投入净山药片,不断翻炒5分钟后出锅,筛去麦麸,晾凉。麸炒山药能健脾补肺、益气养阴,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便溏泄泻等。
薏苡仁麸炒方法与作用:先将炒锅加热,每100千克薏苡仁加入麦麸15千克,中火加热至冒烟,加入薏苡仁炒制表面黄色,微鼓起,筛去麦麸,晾凉。麸炒薏苡仁增强健脾止泄之效,用于脾虚腹胀、食欲不振、便溏泄泻等。
山楂炒焦方法与作用: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山楂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除去碎屑。焦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增强醒脾开胃、消食导滞作用,尤能消肉食和油腻积滞,兼能止泻,可用于食滞泄泻
(3)饮用水浸泡药物20~30分钟(砂仁除外),煎煮10~15分钟,加入砂仁继续煎煮5分钟,把药液倒出150~200ml,再加温水适量,进行第二次煎煮,倒出药液150~200ml,将两次药液混合。
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150~200ml。
实施例2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5份、莪术10份、焦山楂15份、炒薏苡仁15份、炒山药15份、鸡内金10份、重楼10份、黄芪15份、栀子10份、砂仁5份、香附10份、炙甘草5份。
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
(1)称量上述原料的有效组分,清除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其中山楂炒焦晒干,薏苡仁、山药麸炒(同上)。
(2)鸡内金、焦山楂、砂仁、麸炒薏苡仁、麸炒山药捣碎成粉末状,经100目滤网过滤,得混合物,备用。
(3)将党参、莪术、重楼、黄芪、栀子、砂仁、生香附、炙甘草切成碎片或捣碎成粉末状,加饮用水1500ml浸泡8小时,武火煮开之后,文火煎煮2小时;再煎煮两次,每次的加水量分别为1000ml、800ml,煎煮时间分别为2h、1h;煎煮完毕并过滤,合并滤液,加入鸡内金、焦山楂、砂仁、麸炒薏苡仁、麸炒山药混合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的稠膏,再加入其重量8%的阿胶、蔗糖和糖精酸钠辅料混合后浓缩至密度1.42-1.46的稠膏。
中药膏剂的服用方法: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50~100ml温水冲服。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焦山楂15份、鸡内金10份、砂仁5份、栀子10份、薏苡仁15份、山药15份、生香附10份。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治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5份、黄芪15份、甘草5份、莪术10份、重楼10份。
对比例3
以市售的柴胡舒肝丸作为对比例3。煎煮方法及用法:温水送服,一天2次,每次7g。
应用实施例1
选用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含药血清:将大鼠随机分组为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高剂量组(H)、对比例1组(X组),对比例2组(Y组),对比例3组(CH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中剂量组(M)以成人(70kg)临床剂量换算大鼠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折算为12.15g/kg,L、H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M组的1/2及2倍。具体分组为:C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L组: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低剂量组;M组: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中剂量组;H组: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高剂量组;X组:对比例1含药血清组;Y组:对比例2含药血清组;CH组:对比例3含药血清组。对比例1、2、3组均以成人(70kg)临床剂量换算大鼠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折算,分别为7.2g/kg、4.95g/kg、1.26g/kg。
1、为探讨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对肝细胞脂肪堆积的影响,观察含药血清干预LO2细胞脂肪堆积模型后胞内脂滴蓄积的变化。
LO2细胞铺板6孔板,每孔4×104个细胞,予以棕榈酸/油酸(OA/PA)配制的脂肪酸混合物刺激24h,诱导成脂质堆积模型后,用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及对比例含药血清干预24h,分组为C、L、M、H、X、Y、CH组。干预后,6孔板弃去培养基,PBS清洗2次,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0分钟后弃去,PBS清洗2次,加入60%异丙醇溶液反应5分钟,弃去液体并吹干6孔板,加入油红O工作液与脂质反应,避光染色20分钟,弃去染液,用超纯水清洗3遍,再用苏木素溶液染细胞核10分钟,弃去染液,用超纯水清洗。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胞内脂滴并拍照(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各组细胞轮廓清晰,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质均匀,对照组(C组)胞内积累较多脂滴(红色),主要位于胞质中,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M、H组尤为明显,部分细胞脂滴基本消失。
2、为探讨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对肝细胞脂质含量的影响,测定含药血清干预LO2细胞脂肪堆积模型后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
LO2细胞铺板于6cm培养皿,予以PO配制的脂肪酸混合物刺激24h,诱导成脂质堆积模型后,用中药组合物及对比例含药血清干预24h,分组为C、L、M、H、X、Y、CH组。干预后弃去培养基,PBS清洗2次,胰酶消化细胞,完全培养基中止消化后收集细胞悬液于EP管,2000rpm离心2分钟,用PBS重悬清洗,离心弃去上清,重复两次,得到细胞沉淀。向细胞沉淀加入适量的蛋白裂解液裂解细胞,超声破碎细胞悬液,按南京建成甘油三酯试剂盒说明书测定TG含量,细胞悬液混匀后取5μl加入到工作液中,37℃孵育5分钟,用酶标仪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得出各组细胞内TG含量(图2和图3)。
从图2可看出,PO诱导LO2细胞后(即C组),胞内脂质含量与未经PO诱导的正常对照组(N)相比细胞内TG含量明显增加(100%vs.20%),表明脂质堆积细胞模型造模成功。经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干预24h后,L、M、H组处理的细胞胞内TG含量均值分别为模型组的71.68%、65.47%、44.21%,经单因素ANOVA分析,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经PO诱导的LO2细胞内TG含量,具有降低肝细胞脂质堆积的效果。
从图3可看出,中药含药血清M组干预LO2脂肪堆积模型显著降低胞内TG水平(P<0.05),而对比例1(X组)、对比例2(Y组)、对比例3(CH组)降脂幅度不及M组,与N组相比TG含量百分比分别为81.3%、99.2%、72.3%。
3、为探讨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使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对含药血清干预后的LO2细胞及OA/PA诱导的LO2细胞进行测定。LO2细胞铺板于96孔板,每孔3000个,予以中药含药血清(C、L、M、H)处理LO2细胞24小时,PO诱导LO2细胞及中药含药血清干预(步骤同上)。CCK-8测定:弃去培养基,PBS清洗2遍,加入CCK-8工作液,在培养箱内避光孵育1-2小时,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
从图4可以看出,中药组合物含药血清L、M、H组处理后,LO2细胞及经PO诱导的LO2细胞的细胞活力未见明显下降,均大于正常对照组(C)细胞活力的90%,表明各剂量含药血清对LO2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4、为探讨中药组合物对高脂喂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小鼠的药效作用,选取5-6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对照组(n=5)给予正常饲料喂养,NASH模型组(n=20)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HFHC)喂养,直至32周龄。于第14周龄NASH模型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5)、高剂量组(n=5)、中剂量组(n=5)、低剂量组(n=5),分别每天予以生理盐水、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水煎剂溶液灌胃,正常饲料对照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直至28周龄。中药组合物的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折算,分别为26.325g/kg、17.55g/kg、8.775g/kg。实验过程中,每周记录小鼠体重。在小鼠26周龄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小鼠空腹12小时后,腹腔注射葡萄糖溶液(1g/kg体重),分别于注射第0、30、60、90、120分钟采用剪尾法测量血糖。在小鼠26周龄时,将全部小鼠过量麻醉后处死并取材,同时记录肝脏颜色、大小、重量,测量内脏脂肪重量。取材后进行血糖、TC、TG、HDL-C、LDL-C的血清学指标。
由图5可见,给予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灌胃后小鼠体重逐渐降低,其中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且在干预第9、10周时高剂量组体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小鼠26周龄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模型组血糖峰值明显延迟,提示糖耐量受损,低、中、高剂量组各时刻点血糖值均比模型组降低,且在第30、60、120min时刻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糖耐量受损情况有所改善(图5)。
此外,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合物干预可显著降低小鼠内脏脂肪(附睾脂肪)重量,降低血清葡萄糖、TC、TG、LDL-C水平,且明显提高血清HDL-C水平(图6)。肝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显示肝小叶结构正常且肝细胞规则排列,HFHC喂养的模型组小鼠表现出细胞排列紊乱、明显的脂肪空泡及肝细胞内典型气球样变,且炎症细胞浸润;而给予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干预后,肝脏脂肪病变明显改善,脂肪空泡数量及大小、气球样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细胞排列较规则,且上述变化呈剂量依赖效应(图7)。
应用实施例2
梁某,男,24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史2年余,右胁不适,口干口臭,多汗,疲倦乏力,纳可,夜寐不安,梦多,小便偏黄,大便稀溏,舌质淡有齿痕,苔薄黄,脉沉弦。查ALT:70U/L,UA:692μmol/L,LDL-C:3.18mmol/L;肝胆脾胰彩超示:考虑重度脂肪肝。肝脏剪切波平均值8.27KPa。身高:174cm,体重:93kg,BMI:30.7。西医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中医诊断:肝癖(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处方:党参片:15份,莪术10份,焦山楂:15份,炒薏苡仁:15份,炒山药:15份,鸡内金:10份,重楼:10份,黄芪:15份,栀子:10份,砂仁:5份,香附:10份,炙甘草:5份。7剂。二诊:右胁不适较前明显缓解,口干、多汗、疲倦乏力较前缓解,口臭消失,纳可,夜寐安,小便正常,大便稀溏较前明显改善,身高:174cm,体重:90.5kg,BMI:29.9。守方加减继续治疗2个月后,不适症状基本消除,肝功能、尿酸、血脂等生化指标改善,脂肪肝由重度转为中度,说明药物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组成:党参10~30份、莪术5~15份、焦山楂10~20份、炒薏苡仁10~30份、炒山药10~30份、鸡内金5~20份、重楼5~20份、黄芪10~30份、栀子5~10份、砂仁5~15份、香附5~15份、炙甘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组成:党参10~15份、莪术5~15份、焦山楂10~15份、炒薏苡仁12~20份、炒山药15~20份、鸡内金5~10份、重楼5~10份、黄芪10~20份、栀子5~10份、砂仁5~10份、香附8~12份、炙甘草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党参15份、莪术10份、焦山楂15份、炒薏苡仁15份、炒山药15份、鸡内金10份、重楼10份、黄芪15份、栀子10份、砂仁5份、香附10份、炙甘草5份。
4.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水提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除砂仁外的所有原料药物加水煎煮,最后5~10分钟加入砂仁煎煮,得中药水提物。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8.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用于1)~4)中的任一种:
1)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的药物;
2)降低血脂;
3)改善肝功能;
4)治疗脂肪性肝病或肝脏脂质过度蓄积导致的相关疾病;所述肝脏脂质过度蓄积导致的相关疾病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症。
CN202310119184.2A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944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9184.2A CN115944700B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9184.2A CN115944700B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700A CN115944700A (zh) 2023-04-11
CN115944700B true CN115944700B (zh) 2023-11-07

Family

ID=8728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9184.2A Active CN115944700B (zh) 2023-01-19 2023-01-19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470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4510A (zh) * 2017-10-25 2018-03-02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丸型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4558074A (zh) * 2022-03-15 2022-05-31 江苏省中医院 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4510A (zh) * 2017-10-25 2018-03-02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丸型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4558074A (zh) * 2022-03-15 2022-05-31 江苏省中医院 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近况;李景巍;;实用中医药杂志(第09期) *
基于数据挖掘脂肪肝肝郁脾虚证用药规律研究;龚享文;杨钦河;徐拥建;黄进;;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19期) *
探讨健脾消积法治疗肝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思路;胥扬;;四川中医(第0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700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5749B (zh) 一种铁皮石斛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70687B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183A (zh) 一种包含青钱柳叶、绿茶和桑叶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09512971A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6952A (zh) 一种包含青钱柳叶和苦丁茶的保健组合物
CN1957972B (zh) 一种用于补元气、益丹田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77434A (zh) 一种包含葛根和玉竹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09692309B (zh)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祛湿活血中药
CN107854656B (zh) 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944700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99343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77479A (zh) 一种包含石斛和玉竹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12569325B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5056103A (zh) 一种辅助降血脂降胆固醇的馒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871A (zh) 一种治疗酒精性肝损害的中药
CN101011457A (zh)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57827A (zh) 治疗肝胆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US11957726B2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blood sugar
CN102198174B (zh) 滋肾清肝降糖调脂中药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621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发酵制剂
CN106309719A (zh)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组合物
CN116036190B (zh) 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汤剂及其应用
CN104138568A (zh)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32083B (zh) 一种可以预防早期糖脂代谢紊乱的中药茶饮组合物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N115702925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