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0652B -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0652B
CN115930652B CN202310034242.1A CN202310034242A CN115930652B CN 115930652 B CN115930652 B CN 115930652B CN 202310034242 A CN202310034242 A CN 202310034242A CN 115930652 B CN115930652 B CN 115930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plates
column
heat exchangers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42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30652A (zh
Inventor
朱春光
王朝晖
许健
旷金国
陆春富
罗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905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7645A/zh
Priority to CN202310034242.1A priority patent/CN115930652B/zh
Priority to CN202311192780.XA priority patent/CN117190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0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0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30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0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1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heat-exchanging means being enclosed in one contai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24F5/002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us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for stor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24F2005/0032Systems storing energy during the n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20/0065Details, e.g. particular heat storage tank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tanks
    • F28D2020/0069Distributing arrangements; Fluid deflec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20/0065Details, e.g. particular heat storage tank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tanks
    • F28D2020/0086Part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其中,蓄冷设备包括:容器,限定出容纳池;换热水,设于容纳池内;多个换热器,设于容纳池内,换热器配置为用于对换热水进行降温,各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各换热器之间间隔布置;列分隔板,设于各列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换热器的列的方向布置;行分隔板,设于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换热器的行的方向布置;换热管路,包括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进液管道与出液管道沿平行于各换热器的列的方向相对布置于容器的两端。该方案中,换热器会一个一个依次进行融冰,热水无法绕过当前换热器而到达下一个换热器,从而避免了“千年冰”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普及率逐年增长,电力消耗增长迅速,高峰电力紧张,离峰电力又得不到充分应用。因此,如何转移高峰电力需求,“移峰填谷”,平衡电力供应,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就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重视解决的问题。采用“分时电价”政策以及某些鼓励性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使用离峰电力的积极性。这就使离峰蓄冷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利用冰的相变潜热进行冷量的储存,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
在发达国家,60%以上的建筑物都已使用冰蓄冷技术。美国芝加哥一个城市区域供冷系统,6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共有4个冷站,城市集中供冷。其中芝加哥城市供冷三号冷站蓄冰量是12.5万冷吨时,电力负荷438兆瓦,每日制冰4700吨。从美、日、韩等国家应用的情况看,冰蓄冷技术在空调负荷集中、峰谷差大、建筑物相对聚集的地区或区域都可推广使用。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新增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约8亿~9亿平方米,为冰蓄冷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巨大市场。我国每年公共建筑新增面积约3亿平方米,如30%的新建公共建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全国每年可节约15亿千瓦时所对应的电价差值,所节约金额高达约10亿元。
现有技术中,将用于制冷的换热器设于装满换热水的池中,当夜间电价低时,换热器工作并对换热水进行降温,使得换热水结冰。当白天电价高时换热器停止工作,并且将换热水的冷量带走,以用作空调或其它行业供冷。常规的盘管外融冰系统,将整个蓄冰池作为一个整体,一般从冰池的一端输入高温水,从另一端提取低温水,利用高温水在水池内的自然对流换热融冰。但这种融冰方式由于换热器的盘管外表面冰层不均匀,易形成水流死角,从而使冰槽局部形成难以融化的冰层(千年冰)。为了解决此问题,常规的盘管外融冰系统通常采取搅拌措施,以促进冰的融化。采用了搅拌措施的外融冰系统,整个蓄冰水池内的换热水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实现冷量的梯级利用,导致供冷能力下降,冷量的能源利用品味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能够使得各个换热器上的结冰被充分融化,不易出现“千年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蓄冷设备,包括:
容器,限定出容纳池;
换热水,设于所述容纳池内;
多个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池内,所述换热器配置为用于对所述换热水进行降温,各所述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各所述换热器之间间隔布置;
列分隔板,设于各列所述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所述换热器的列的方向布置;
行分隔板,设于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所述换热器的行的方向布置;
换热管路,包括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出液管道沿平行于各所述换热器的列的方向相对布置于所述容器的两端;
其中,所述列分隔板以及所述行分隔板具有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在所述分隔状态下,所述列分隔板分隔各列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所述换热水的流通、所述行分隔板用于分隔行之间的所述换热水的流通,在所述非分隔状态下,所述列分隔板使各列所述换热器附近的所述换热水导通、各行所述换热器附近的所述换热水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行所述换热器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行分隔板;
每列所述换热器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列分隔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列分隔板以及所述行分隔板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分隔板上下平移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列分隔板上下平移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
或;
所述行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列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列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行分隔板与所述容器的底壁连接,且所述行分隔板能够向下收缩至行程内的任意位置;所述列分隔板与所述容器的底壁连接,且所述列分隔板能够向下收缩至行程内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分隔板的密度小于所述换热水的密度,所述列分隔板的密度小于所述换热水的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分隔板横向弯折堆叠布置,且所述行分隔板包括多个第一子条形板,在所述非分隔状态下,多个所述第一子条形板呈波浪形弯折堆叠,所述行分隔板还包括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上端连接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子条形板,所述第一拉绳的下端位于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一拉绳通过拉拽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子条形板从而实现对所述行分隔板的收缩;
所述列分隔板横向弯折堆叠布置,且所述列分隔板包括多个第二子条形板,在所述非分隔状态下,多个所述第二子条形板呈波浪形弯折堆叠,所述列分隔板还包括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上端连接最上方的所述第二子条形板,所述第二拉绳的下端位于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二拉绳通过拉拽最上方的所述第二子条形板从而实现对所述列分隔板的收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冷设备还包括中间分隔板,所述中间分隔板设置于每行所述换热器之间,且所述中间分隔板的上端高出所述换热水的液面,所述中间分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容器的底部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分隔板配置为能够朝上进行收缩。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峰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蓄冷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蓄冷设备包括容器、换热水、多个换热器、列分隔板、行分隔板以及换热管路。容器限定出容纳池。换热水设于容纳池内。多个换热器设于容纳池内,换热器配置为用于对换热水进行降温,各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各换热器之间间隔布置。列分隔板设于各列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换热器的列的方向布置。行分隔板设于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换热器的行的方向布置。换热管路包括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进液管道与出液管道沿平行于各换热器的列的方向相对布置于容器的两端。其中,列分隔板以及行分隔板具有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在分隔状态下,列分隔板分隔各列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水的流通、行分隔板用于分隔行之间的换热水的流通,在非分隔状态下,列分隔板使各列换热器附近的换热水导通、各行换热器附近的换热水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中,利用列分隔板来阻止各列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水的流通,即同列换热器之间,换热水只能沿平行于列的方向流通。由于行分隔板分隔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换热器的间隙,当所有行分隔板处于分割状态时,使得由进液管道流出的热水流向出液管道的过程中,其无法在同行的两个换热器之间的间隙内流通,热水必须经过前一个换热器后才能到达后一个换热器,即换热器会一个一个依次进行融冰,热水无法绕过当前的换热器而到达下一个换热器,从而避免了某个角落的换热器上的冰块永不融化的问题,避免了“千年冰”的现象发生,提升了冰块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提出的分段融冰的方法,亦可通过交错利用行分隔板的分隔状态,逐个融化不同行换热器的冰层。例如,将第一行的行分隔板置于非分隔状态,其余行分隔板置于分隔状态,由进液管道流出的热水流向出液管道的过程中,因换热器的流通阻力远大于换热器之间的流通通道,大部分热水将绕过第一行换热器,从第一行换热器两侧的流通通道流通,并进入第二行的换热器,从而优先融化第二行换热器的冰层。以此类推,可以通过改变不同行的行分隔板的分隔状态,分段融化不同行换热器的冰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蓄冷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行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蓄冷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蓄冷设备10;
容器100;容纳池110;
换热水200;
行分隔板310;第一子条形板311;第一拉绳312;列分隔板320;中间分隔板330;
换热器400;
进液管道510;出液管道52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技术中,将用于制冷的换热器设于装满换热水的池中,当夜间电价低时,换热器工作并对换热水进行降温,使得换热水结冰。当白天电价高时换热器停止工作,并且将换热水的冷量带走,以用作制冷。常规的盘管外融冰系统,将整个蓄冰池作为一个整体,一般从冰池的一端输入高温水,从另一端提取低温水,利用高温水在水池内的自然对流换热融冰。但这种融冰方式由于换热器的盘管外表面冰层不均匀,易形成水流死角,从而使冰槽局部形成难以融化的冰层(千年冰)。为了解决此问题,常规的盘管外融冰系统通常采取搅拌措施,以促进冰的融化。采用了搅拌措施的外融冰系统,整个蓄冰水池内的换热水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实现冷量的梯级利用,导致供冷能力下降,冷量的能源利用品味降低。
本申请人通过反复地实验以及数值模拟计算论证后发现,出现“千年冰”的原因是由于进液管道流出的热水在流向出液管道的路径中,不经过有些位于角落的换热器,故即使有些换热器上的冰块还未融化,但是热水无法与其进行有效地热交换,也无法在一个融冰周期内使冰块融化。
鉴于此,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冷设备10,该蓄冷设备10包括容器100、换热水200、多个换热器400、列分隔板320、行分隔板310以及换热管路。
容器100限定出容纳池110,容纳池110内容纳有换热水200。具体实施过程中,容器100可以为由混凝土制造成的建筑,例如,容器100可以由钢筋混凝土搭建成一个能够容纳换热水200的容纳池1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容器100也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布等材料搭建成的能够容纳换热水200的容纳池110。容器100可以开放设置也可以封闭设置,在本实施中,容器100上端开放设置。
换热器400用于对换热水200进行降温,以在晚上电价低的时候对换热水200降温至结冰。降温完成后,每个换热器400的盘管外壁面均会形成一层冷凝冰,白天将冰融化,即可以用于对外界进行降温,从而相当于把晚上
的电量储存起来白天使用。各个换热器400呈矩形阵列排布,沿行的方向,5各换热器400被分成了若干列。沿列的方向,各换热器400被分成了若干排。
示例性地,参见图1,具有两个容纳池110,每个容纳池110内的具有八个换热器400,且八个换热器400分布呈四排两列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容纳池110,每个容纳池110内的具有多个换热器400,且多个换热器400分布呈多排多列布置。
0换热管路能够将容纳池110内的冷水导出至外界制冷设备,以用于对外界进行供冷。换热管路包括进液管道510以及出液管道520,进液管道510与出液管道520沿平行于各换热器400的列的方向相对布置于容器100的两端。与外界制冷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换热水200变成热水,热水被进液管道510
导入至容纳池110内。热水与冰块换热后又重新变回冷水,冷水被出液管道5 520导向外界制冷设备,如此循环。在容纳池110内,热水的流动方向平行于各换热器400的行的方向。
参见图1,列分隔板320设于各列换热器400之间,且平行于各换热器400的列的方向布置。行分隔板310设于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换热器400之间,
且平行于各换热器400的行的方向布置。其中,列分隔板320以及行分隔板0 310具有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在分隔状态下,列分隔板320分隔各列换
热器400之间的换热水200的流通、行分隔板310用于分隔行之间的换热水200的流通。且列分隔板320使得不同列之间的换热水200不会相互流通。行分隔板310仅用于阻止换热水200沿列的方向穿过两个相邻的换热器400之
间的间隙。在非分隔状态下,列分隔板320使各列换热器400附近的换热水5 200导通、各行换热器400附近的换热水200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中,利用列分隔板320来阻止各列换热器400之间的换热水200的流通,即同列换热器400之间,换热水200只能沿平行于列的方向流通。由于行分隔板310分隔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换热器400的间隙,
使得由进液管道510流出的热水流向出液管道520的过程中,其无法在同行0的两个换热器400之间的间隙内流通,热水必须经过前一个换热器400后才能到达后一个换热器400,即换热器400会一个一个依次进行融冰,热水无法绕过当前的换热器400而到达下一个换热器400,从而避免了某个角落的换热器400上的冰块永不融化的问题,避免了“千年冰”的现象发生,提升了冰块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提出的分段融冰的方法,亦可通过交错利用行分隔板310的分隔状态,逐个融化不同行换热器400的冰层。例如,将第一行的行分隔板310置于非分隔状态,其余行分隔板310置于分隔状态,由进液管道流出的热水流向出液管道的过程中,因换热器400的流通阻力远大于换热器400之间的流通通道,大部分热水将绕过第一行换热器400,从第一行换热器400两侧的流通通道流通,并进入第二行的换热器400,从而优先融化第二行换热器400的冰层。以此类推,可以通过改变不同行的行分隔板310的分隔状态,分段融化不同行换热器400的冰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行换热器400中,每相邻两个换热器40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行分隔板310。每列换热器40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列分隔板320。当具有八个换热器400,且八个换热器400呈四行两列排布时,至少设置一个列分隔板320、四个行分隔板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列分隔板320以及行分隔板310均由隔热材料制成。该方案中,分隔板不仅能够分隔换热水200,还能够防止热水的热量外溢,从而能够进一步使换热器400按照顺序进行融冰。
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的状态切换形式可以视实际需求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上下平移从而在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列分隔板320上下平移从而在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上下收缩从而在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列分隔板320上下收缩从而在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该方案中,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的占用空间更少,更便于状态切换。
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的收缩形式视实际需求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与列分隔板320内通过充放气的方式进行收缩和舒张。例如,当需要进行分隔时,可以往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内进行充气,让分隔板张开从而进行分隔。当需要进行收缩时,可以将分隔板内的空气排出,分隔板自然收缩上浮或下沉,从而停止分隔。采用充放气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方便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的状态切换,另一方面,还能够便于进行隔热,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内充满空气时能够有效进行隔热。
行分隔板310与列分隔板320进行收缩时,两者可以均朝上收缩、也可以均朝下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上下收缩从而在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列分隔板320上下收缩从而在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行分隔板310与容器100的底壁连接,且行分隔板310能够向下收缩至行程内的任意位置。列分隔板320与容器100的底壁连接,且列分隔板320能够向下收缩至行程内的任意位置。该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均朝下进行收缩,该方案中,即使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朝下收缩一小段距离,而由于热水密度小,其分布于上方,故热水也能够流向容纳池110的任意位置,该方案能够便于在非分隔状态下方便热水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的密度小于换热水200的密度,列分隔板320的密度小于换热水200的密度。该方案能够使得朝下拉拽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即可以实现对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的状态切换。使得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的状态切换更加容易实现。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行分隔板310横向弯折堆叠布置,且行分隔板310包括多个第一子条形板311,在非分隔状态下,多个第一子条形板311呈波浪形弯折堆叠,行分隔板310还包括第一拉绳312,第一拉绳312的上端连接最上方的第一子条形板311,第一拉绳312的下端位于容器100的底部,第一拉绳312通过拉拽最上方的第一子条形板311从而实现对行分隔板310的收缩。列分隔板320横向弯折堆叠布置,且列分隔板320包括多个第二子条形板,在非分隔状态下,多个第二子条形板呈波浪形弯折堆叠,列分隔板320还包括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上端连接最上方的第二子条形板,第二拉绳的下端位于容器100的底部,第二拉绳通过拉拽最上方的第二子条形板从而实现对列分隔板320的收缩。该方案中,由于行分隔板310与列分隔板320的面密度均小于换热水200,故第一拉绳312不拉拽第一子条形板311时,行分隔板310呈上浮状态,各第一子条形板311最终将呈竖向并排布置的结构设置,行分隔板310整体呈板状。当第一拉绳312拉拽最上方的第一子条形板311时,各第一子条形板311彼此弯折堆叠布置,从而行分隔板310朝下收缩。同样地,第二拉绳不拉拽第二子条形板时,列分隔板320呈上浮状态,各第二子条形板最终将呈竖向并排布置的结构设置,列分隔板320整体呈板状。当第二拉绳拉拽最上方的第二子条形板时,各第二子条形板彼此弯折堆叠布置,从而列分隔板320朝下收缩。
拉拽第一拉绳312以及第二拉绳可以通过电机自动拉拽,例如,在行分隔板310下方设置电机,第一拉绳312的下端缠绕于电机的转轴上,电机转动即可拉拽第一拉绳312。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蓄冷设备10还包括中间分隔板330,中间分隔板330设置于每行换热器400之间,且中间分隔板330的上端高出换热水200的液面,中间分隔板330的下端与容器100的底部间隔布置,或中间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或连通装置。因热水的密度小,冷水的密度大,热水浮于冷水上方,与冷水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该方案中,中间分隔板330上端高出换热水200的液面,使得热水无法穿过中间分隔板330,而中间分隔板330的下端与容器100的底壁之间间隔布置,或中间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或连通装置,使得当上端的热水与冷水和冰块充分换热后,前一个换热器400的冰块全部融化完毕,热水到达中间分隔板330的下端时热水能够穿过中间分隔板330与容器100的底部间隙或中间分隔板330底部的连通孔或连通装置,从而继续融化后一个换热器400上的冰块,这样的结构布置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换热器400的顺序融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分隔板330配置为能够朝上进行收缩。中间分隔板330的收缩方式可以参考行分隔板310以及列分隔板320,这里不做赘述。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峰系统,该电力调峰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蓄冷设备10。具体地,电力调峰系统还可以包括降温设备,降温设备用于对外界进行降温,由蓄冷设备10导出的冷水经由降温设备进行换热后倒回至容纳池110中。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限定出容纳池;
换热水,设于所述容纳池内;
多个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池内,所述换热器配置为用于对所述换热水进行降温,各所述换热器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各所述换热器之间间隔布置;
列分隔板,设于各列所述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所述换热器的列的方向布置;
行分隔板,设于同行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器之间,且平行于各所述换热器的行的方向布置;
换热管路,包括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出液管道沿平行于各所述换热器的列的方向相对布置于所述容器的两端;
其中,所述列分隔板以及所述行分隔板具有分隔状态以及非分隔状态,在所述分隔状态下,所述列分隔板分隔各列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所述换热水的流通、所述行分隔板用于分隔行之间的所述换热水的流通,在所述非分隔状态下,所述列分隔板使各列所述换热器附近的所述换热水导通、各行所述换热器附近的所述换热水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行所述换热器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行分隔板;
每列所述换热器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列分隔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列分隔板以及所述行分隔板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分隔板上下平移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列分隔板上下平移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
或;
所述行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列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列分隔板上下收缩从而在所述分隔状态以及所述非分隔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行分隔板与所述容器的底壁连接,且所述行分隔板能够向下收缩至行程内的任意位置;所述列分隔板与所述容器的底壁连接,且所述列分隔板能够向下收缩至行程内的任意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分隔板的密度小于所述换热水的密度,所述列分隔板的密度小于所述换热水的密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分隔板横向弯折堆叠布置,且所述行分隔板包括多个第一子条形板,在所述非分隔状态下,多个所述第一子条形板呈波浪形弯折堆叠,所述行分隔板还包括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上端连接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子条形板,所述第一拉绳的下端位于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一拉绳通过拉拽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子条形板从而实现对所述行分隔板的收缩;
所述列分隔板横向弯折堆叠布置,且所述列分隔板包括多个第二子条形板,在所述非分隔状态下,多个所述第二子条形板呈波浪形弯折堆叠,所述列分隔板还包括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上端连接最上方的所述第二子条形板,所述第二拉绳的下端位于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二拉绳通过拉拽最上方的所述第二子条形板从而实现对所述列分隔板的收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冷设备还包括中间分隔板,所述中间分隔板设置于每行所述换热器之间,且所述中间分隔板的上端高出所述换热水的液面,所述中间分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容器的底部间隔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分隔板配置为能够朝上进行收缩。
10.一种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蓄冷设备。
CN202310034242.1A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Active CN115930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0518.1A CN11753764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2310034242.1A CN115930652B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2311192780.XA CN11719077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4242.1A CN115930652B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2780.XA Division CN11719077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2311190518.1A Division CN11753764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0652A CN115930652A (zh) 2023-04-07
CN115930652B true CN115930652B (zh) 2023-10-13

Family

ID=8665096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0518.1A Pending CN11753764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2311192780.XA Pending CN11719077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2310034242.1A Active CN115930652B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0518.1A Pending CN11753764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2311192780.XA Pending CN117190775A (zh) 2023-01-10 2023-01-10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753764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1141A (zh) * 2007-05-22 2008-11-26 曹树梁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产品
CN102914187A (zh) * 2012-08-16 2013-02-06 张伟 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
CN104236361A (zh) * 2014-10-13 2014-12-2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蜂窝肋板储热换热装置
CN106123661A (zh) * 2016-06-24 2016-11-16 赵耀华 一种微热管阵列板相变蓄放热方法与系统
CN111351165A (zh) * 2016-08-17 202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
CN112846685A (zh) * 2019-11-12 2021-05-28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发夹状热交换管的排列装置
CN112964124A (zh) * 2021-04-09 2021-06-15 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传热翅片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14172432U (zh) * 2021-01-12 2021-09-10 山东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冰蓄冷用热量交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1141A (zh) * 2007-05-22 2008-11-26 曹树梁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产品
CN102914187A (zh) * 2012-08-16 2013-02-06 张伟 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
CN104236361A (zh) * 2014-10-13 2014-12-2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蜂窝肋板储热换热装置
CN106123661A (zh) * 2016-06-24 2016-11-16 赵耀华 一种微热管阵列板相变蓄放热方法与系统
CN111351165A (zh) * 2016-08-17 202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
CN112846685A (zh) * 2019-11-12 2021-05-28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发夹状热交换管的排列装置
CN214172432U (zh) * 2021-01-12 2021-09-10 山东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冰蓄冷用热量交换装置
CN112964124A (zh) * 2021-04-09 2021-06-15 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传热翅片的自动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7645A (zh) 2024-02-09
CN117190775A (zh) 2023-12-08
CN115930652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6620B2 (ja) 大気開放型蓄熱槽
WO2020209981A2 (e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O2008027041A1 (en) Multisection water storage tank with thermal stratification for thermal 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s
CN115930652B (zh)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111998710A (zh) 温度分层型卧式多槽水储能系统
CN109830784A (zh) 基于热泵原理应用于圆柱形电池的复合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0852070B2 (en) Latent heat storage module and latent heat storage apparatus
JP5325281B2 (ja) 大気開放型蓄熱槽
CN203760594U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温控系统
CN107764112A (zh) 一种平板热管、制作方法及相变蓄放热装置
EP0414834B1 (en) Thermal storage apparatus
CN115790030B (zh) 蓄冷设备及电力调峰系统
CN209418731U (zh) 一种基于热泵原理应用于圆柱形电池的复合热管理系统
CN214746162U (zh) 一种相变材料蓄冷设备
CN111351165A (zh) 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
JP3309282B2 (ja) 蓄熱槽を備える空調システムの設計方法
CN205566012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给水泵电机空水冷却器
CN213021145U (zh) 一种温度分层型卧式多槽水储能装置
Robadey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new PCM heat exchanger for domestic hot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control
Narayanan et al. Design of Simulation Model for Novel Solar Thermal Storage Tank.
JPH06117665A (ja) 蓄熱槽構造
Xueqing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Study of R410A Direct Evaporation Ice-Storage System Using Divided Storage Tank
CN101907410A (zh) 一种板式蓄冰槽
US20230082570A1 (en) Density controlled phase-changing material (pcm) spheres for increased heating power and optimal delivery temperature in hot-water tanks
CN108106479B (zh) 一种蓄热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热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