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1647A -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1647A
CN115911647A CN202211438198.2A CN202211438198A CN115911647A CN 115911647 A CN115911647 A CN 115911647A CN 202211438198 A CN202211438198 A CN 202211438198A CN 115911647 A CN115911647 A CN 115911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battery module
exhaust duct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8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少镇
周建兵
刘承勇
邓小邑
陈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81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16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1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16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2167 priority patent/WO202410372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以降低热失控扩散的风险,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电池模组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第一排气管道,其中,机箱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电池单体包括电池盖板和防爆阀,电池盖板设置有通孔,防爆阀用于封堵该通孔;第一排气管道通过第一排气口与机箱的外部连通,且第一排气管道设置有与各个电池单体的通孔连通的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覆盖有耐热膜,耐热膜的开启压力小于防爆阀的开启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可作为负荷平衡装置和备用电源应用于数据中心中,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储能系统通常可设置于集装箱或者机房内,其可包括多个储能机柜,每个储能机柜内又可包括多个电池模组,而每个电池模组又可由多个电池单体连接形成。储能机柜内部的电池单体普遍使用磷酸铁锂,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概率的热失控风险,而当前锂电类储能产品基本未采用防热失控扩散方案,若其中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热量会很快传递到相邻的电池单体,诱发相邻的电池单体也发生热失控。热量一旦扩散,整个电池模组、甚至整个储能机柜都会相继发生热失控,严重影响储能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以降低热失控扩散的风险,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可包括机箱、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第一排气管道,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第一排气管道设置于机箱内,且机箱可设置有第一排气口。电池单体可包括电池盖板和防爆阀,电池盖板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将电池单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防爆阀覆盖于该通孔并将其封堵。第一排气管道可通过第一排气口与机箱的外部连通,且第一排气管道设置有与各个电池单体的通孔连通的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覆盖有耐热膜,且耐热膜的开启压力小于防爆阀的开启压力。这样,当防爆阀在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作用下开启后,该压力也必然会将耐热膜打开,从而使得电池单体内部的高温气体顺利进入第一排气管道内,并通过第一排气管道排至机箱的外部,减小热量在机箱内的扩散。并且,对于整个电池模组来说,即使同个电池模组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出现故障而向第一排气管道内排气,第一排气管道内的高温气体在流经正常的电池单体时,耐热膜可以减少高温气体通过进气口传递给正常的电池单体的热量,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热失控扩散的风险,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耐热膜可以粘接固定于进气口处。耐热膜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等绝热材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可以设置有隔热垫,以减少电池单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降低电池模组内部热失控扩散的风险。
示例性地,隔热垫可以但不限于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气凝胶毡、真空板等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绝缘支架,该绝缘支架可连续覆盖于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盖板,第一排气管道可固定在绝缘支架上,以提高其在机箱内的安装便利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绝缘支架还可包括背向电池盖板凸起的拱起部,拱起部朝向电池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底壁,该底壁可与电池盖板接触设置,且底壁对应各个电池单体的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避让孔,第一排气管道可嵌设于拱起部与底壁内,这样既方便第一排气管道的安装固定,也可以利用底壁将电池盖板与第一排气管道进行电气隔离,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耐热膜具体可设置于底壁的内壁,并覆盖避让孔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绝缘支架还可以包括位于拱起部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每个电池单体的电池盖板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一极柱背离电池单体的一侧,且第一固定部与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一极柱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孔;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二极柱背离电池单体的一侧,且第二固定部与每个电池单体的第二极柱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孔。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汇流排,汇流排设置于绝缘支架背离电池盖板的一侧,其可包括多个导电部,每个导电部可用于电连接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对于该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导电部可与其中一个电池单体的第一极柱通过第一开孔电连接,以及与另外一个电池单体的第二极柱通过第二开孔电连接,如此即可利用多个导电部将电池模组内的各个电池单体进行串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排气管道的材质可以为镀锌钢材。镀锌钢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因而可以提高第一排气管道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机柜,该储能机柜可包括柜体、第二排气管道以及多个如前述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的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和第二排气管道设置于柜体内。柜体可设置有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管道可通过第二排气口与柜体的外部连通,且第二排气管道分别与各个电池模组的第一排气口连通。这样,电池模组内的电池单体将高温气体排至第一排气管道后,可由第一排气管道通过第一排气口输送向第二排气管道,进一步由第二排气管道通过第二排气口排至柜体的外部。在这个过程中,储能机柜内的各个电池模组排出的高温气体被限制在第二排气管道内,因此各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量传递有限,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储能机柜内部热失控扩散的风险。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排气管道可设置有与各个电池模组的第一排气口分别对应的连接管,且第二排气管道可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与各个第一排气口连通。示例性地,延伸管的端部可以焊接于对应的电池模组的第一排气口处。或者,延伸管的端部可设置有凸缘,凸缘与对应的电池模组的机箱可通过紧固件连接,这时,各个连接管端部的凸缘与对应的电池模组的机箱之间可以挤压设置有密封圈,以减小高温气体在连接处泄露的风险。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可包括集装箱、第三排气管道以及多个如前述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的储能机柜,多个储能机柜及第三排气管道设置于集装箱内。集装箱可设置有第三排气口,第三排气管道可通过第三排气口与集装箱的外部连通,且第三排气管道分别与各个储能机柜的第二排气口连通。这样,第二排气管道通过第二排气口将高温气体输送向第三排气管道后,可进一步由第三排气管道通过第三排气口排至集装箱的外部。在这个过程中,集装箱内的各个储能机柜排出的高温气体被限制在第三排气管道内,因此各个储能机柜之间的热量传递有限,这样可以有效减小集装箱内部热失控扩散的风险。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三排气管道可以包括主路管道和多个支路管道,多个支路管道与多个储能机柜一一对应设置,支路管道的一端与储能机柜的第二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主路管道连通,主路管道与第三排气口连通,这种设计有利于简化第三排气管道的结构,节省第三排气管道在集装箱内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单体的热失控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池模组;11-机箱;111-第一排气口;12-电池单体;121-电池盖板;1211-通孔;
122-电池壳;123-第一极柱;124-第二极柱;125-防爆阀;13-隔热垫;14-绝缘支架;
141-第一固定部;1411-第一开孔;142-第二固定部;1421-第二开孔;143-拱起部;
1431-内层结构;1432-外层结构;144-底壁;1441-避让孔;15-汇流排;151-导电部;
16-第一排气管道;161-进气口;162-耐热膜;
100-储能机柜;20-柜体;21-第二排气口;30-第二排气管道;31-连接管;
1000-储能系统;200-集装箱;201-第三排气口;300-第三排气管道;310-主路管道;
320-支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实施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储能系统可通过一定介质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将所存能量释放发电的设备,其可作为负荷平衡装置和备用电源应用于数据中心中,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或者也可以作为动力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为汽车的行驶提供动力。
以数据中心中所应用的储能系统为例,储能系统通常可置于集装箱或者机房内,储能系统可包括多个储能机柜,每个储能机柜内又可包括多个电池模组,而每个电池模组又可由多个电池单体串联形成。储能机柜内部的电池单体普遍使用磷酸铁锂,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概率的热失控风险。其中,热失控风险是指机柜中的电池单体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的电池自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起火、爆炸现象,引发热失控的原因通常包括挤压、针刺、短路、过充以及过热等等。
参考图1所示,图1为电池单体的热失控过程示意图。当前,锂电类储能产品基本未采用防热失控扩散方案,若其中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热量会很快传递到相邻的电池单体,诱发相邻的电池单体也发生热失控。热量一旦扩散,整个电池模组、甚至整个储能机柜都会相继发生热失控,严重影响储能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及储能机柜和储能系统,以降低热失控扩散的风险,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参考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电池模组10可以包括机箱11以及多个电池单体12,多个电池单体12设置于机箱11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单体12可以沿机箱1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电池单体12之间可通过隔热垫13间隔,以减少电池单体12之间的热量传递,降低电池模组10内部热失控扩散的风险。示例性地,隔热垫13可以但不限于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气凝胶毡、真空板等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2和图3所示,电池单体12可以包括电池盖板121、电池壳122以及电芯(图中未示出),电池盖板121与电池壳122可以固定连接并形成密封腔体,电芯即设置于密封腔体内。电池盖板121上可设置有第一极柱123和第二极柱124,其中,第一极柱123和第二极柱124可分别为正极柱和负极柱。这时,第一极柱123可与电芯的正极端电连接,第二极柱124可与电芯的负极端电连接。在具体的实现中,电池盖板121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贯穿电池盖板121,第一极柱123可通过第一安装孔与电芯的正极端电连接,第二极柱124可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电芯的负极端电连接。另外,电池盖板121还可设置有注液孔,该注液孔可以贯穿电池盖板,以便于将电解液通过该注液孔注入至电池单体的内部。
另外,电池模组10还可以包括绝缘支架14和汇流排15,绝缘支架14可以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12的电池盖板121上,汇流排15则设置于绝缘支架14背离电池盖板121的一侧。具体实施时,绝缘支架14可包括覆盖各个电池单体12的第一极柱123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41,以及覆盖各个电池单体12的第二极柱124设置的第二固定部142,第一固定部141对应各个电池单体12的第一极柱12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孔1411。第二固定部142对应各个电池单体12的第二极柱12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孔1421。汇流排15可包括多个导电部151,每个导电部151可用于将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2进行电连接,对于该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2,导电部151可与其中一个电池单体12的第一极柱123通过第一开孔1411电连接,以及与另外一个电池单体12的第二极柱124通过第二开孔1421电连接,如此即可利用多个导电部151将电池模组10内的各个电池单体12进行串联。
例如,对于图3中所示的电池单体12,左侧的导电部151可用于将该电池单体12的第一极柱123与前一个电池单体12的第二极柱124电连接,右侧的导电部151可用于将该电池单体12的第二极柱124与后一个电池单体12的第一极柱123电连接。这时,导电部151可大致呈Z形结构。
在电池单体12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芯的正、负极端与电解液会不断地发生副反应而产生气体,如前所述,电池单体12内部是由电池壳122与电池盖板121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因此随着气体的不断积累,电池单体12内部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为了防止电池单体12因内部压力过大而出现安全问题,电池盖板121上还可以设置有防爆阀125,当电池单体12发生故障,导致其内部的压力大于防爆阀125的开启压力时,防爆阀125就会开启,从而将电池单体12内部的气体排出,以降低电池单体12的温度,并实现泄压的目的,放置电池单体12进一步发生爆炸等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将防爆阀125安装于电池盖板121时,电池盖板121可设置有将电池单体12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孔1211,防爆阀125可焊接固定于电池盖板121的一侧表面,并对该通孔1211进行封堵。示例性地,该通孔1211可位于第一极柱123与第二极柱124之间。防爆阀125可以设置于电池盖板121朝向电池单体12内部的一侧,或者也可以设置于电池盖板121背向电池单体12内部的一侧,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对通孔1211的封堵即可,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以防爆阀125设置于电池盖板121朝向电池单体12内部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机箱11上可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11,以及,机箱11内可设置有第一排气管道16,该第一排气管道16可通过第一排气口111与机箱11外部连通,同时还分别与各个电池单体12的电池盖板121上所设置的通孔1211连通。当电池单体12的防爆阀125开启后,电池单体12内部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通孔1211进入第一排气管道16内,进一步通过第一排气管道16排至机箱11的外部。示例性地,第一排气管道16可以采用耐腐蚀性较强的镀锌钢材制备而成,以提高第一排气管道16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道16可设置有与各个电池单体12的通孔1211所连通的进气口161,电池单体12内的高温气体可依次通过电池盖板121的通孔1211和对应的进气口161进入第一排气管道16内。另外,第一排气管道16的各个进气口161处可分别设置有耐热膜162,耐热膜162可覆盖进气口161设置。示例性地,耐热膜162可以粘接固定于进气口161处,且耐热膜16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等绝热材料。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单体12内部与第一排气管道16之间通过防爆阀125和耐热膜162两道屏障间隔开来,在具体的实现中,耐热膜162的开启压力小于防爆阀125的开启压力,这样,当防爆阀125在电池单体12内部的压力作用下开启后,该压力也必然会将耐热膜162打开,从而使得电池单体12内部的气体顺利进入第一排气管道16内。对于整个电池模组10来说,即使同个电池模组10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12出现故障而向第一排气管道16内排气,第一排气管道16内的高温气体在流经正常的电池单体12时,由于耐热膜162的隔热作用,可以防止高温气体通过进气口161将热量传递给正常的电池单体12,从而减小热量在整个电池模组10内扩散的风险,提高电池模组1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道16可以沿各个电池单体12的排列方向延伸,即沿机箱1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于将第一排气管道16与各个电池单体12的通孔1211进行连通。以及,机箱11的第一排气口111可设置于机箱11朝向电池盖板121设置的一侧侧壁,这时,第一排气管道16位于电池盖板121与机箱11的该侧侧壁之间,从而便于将第一排气管道16与第一排气口111进行连通。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道16可以设置于绝缘支架14上,以提高其在机箱11内的安装便利性。在具体的实现中,绝缘支架14可以包括背向电池盖板121凸起的拱起部143,该拱起部143可沿机箱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拱起部143朝向电池盖板121的一侧设置有底壁144,这样,拱起部143与底壁144可以合围形成一个管状结构,第一排气管道16即可以嵌设于该管状结构内。底壁144与各个电池单体12的电池盖板121可以接触设置,且底壁144对应各个电池单体12的通孔1211的位置可分别设置有避让孔1441,以使通孔1211与第一排气管道16之间贯通。这时,拱起部143与底壁144所形成的管状结构可以看作为包括内层和外层两层结构,第一排气管道16为位于内层结构1431和外层结构1432之间的夹层,耐热膜162具体可以设置于底壁144的内壁,并覆盖避让孔1441设置。采用这种设计,既方便第一排气管道16的安装固定,也可以利用底壁144将电池盖板121与第一排气管道16进行电气隔离,从而提高电池模组1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绝缘支架14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包覆第一排气管道16成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绝缘支架14与第一排气管道16的连接牢靠性,另外还可以省去后续的组装工序,从而有助于简化电池模组10整体的制备工艺。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机柜的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2和图4所示,储能机柜100可以包括柜体20以及多个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模组10,多个电池模组10设置于柜体20内。示例性地,多个电池模组10可以沿柜体20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柜体20上可设置有第二排气口21,以及,柜体20内还可设置有第二排气管道30,该第二排气管道30可通过第二排气口21与柜体20外部连通,此外还分别与各个电池模组10的第一排气口111连通。示例性地,第二排气管道30的材质也可以选用镀锌钢材。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内的电池单体12将高温气体排至第一排气管道16后,可由第一排气管道16通过第一排气口111输送向第二排气管道30,进一步由第二排气管道30通过第二排气口21排至柜体20的外部。在这个过程中,储能机柜100内的各个电池模组10排出的高温气体被限制在第二排气管道30内,因此各个电池模组10之间的热量传递有限,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储能机柜100内部热失控扩散的风险。
在具体的实现中,第二排气管道30可以沿各个电池模组10的排列方向延伸,也即沿柜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于将第二排气管道30与各个电池模组10的第一排气口111进行连通。另外,第二排气管道30可设置有与柜体20内的各个电池模组10的第一排气口111对应的连接管31,连接管31可以焊接于对应的电池模组10的第一排气口111处,从而使第一排气口111通过对应的连接管31与第二排气管道30连通。
或者,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连接管31的端部设置凸缘,凸缘与对应的电池模组10的机箱11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将第二排气管道30与各个电池模组10相对固定,并实现第二排气管道30与各个电池模组10的第一排气口111的连通。这时,各个连接管31端部的凸缘与对应的电池模组10的机箱11之间可以挤压设置有密封圈,以减小高温气体在连接处泄露的风险。示例性地,密封圈可以采用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如包括但不限于为橡胶、石墨、石棉等等。
参考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储能系统1000可以包括集装箱200以及多个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机柜100,多个储能机柜100设置于集装箱200内。示例性地,多个储能机柜100在集装箱200内可以阵列设置,如图5中示出了多个储能机柜100呈四行两列布置的情况。应当理解的是,图5中储能机柜100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仅作为示意,其并不对储能系统1000的内部结构构成限定。
集装箱200上可设置有第三排气口201,以及,集装箱200内还可设置有第三排气管道300,该第三排气管道300可通过第三排气口201与集装箱200外部连通,此外还分别与各个储能机柜100的第二排气口21连通。示例性地,第三排气管道300的材质也可以选用镀锌钢材。采用这种设计,电池模组内的电池单体将高温气体排至第一排气管道后,可由第一排气管道通过第一排气口输送向第二排气管道,进一步由第二排气管道通过第二排气口21输送向第三排气管道300,最后由第三排气管道300通过第三排气口201排至集装箱200的外部。在这个过程中,集装箱200内的各个储能机柜100排出的高温气体被限制在第三排气管道300内,因此各个储能机柜100之间的热量传递有限,这样可以有效减小集装箱200内部热失控扩散的风险。
具体实施时,第三排气管道300可以包括主路管道310和多个支路管道320,多个支路管道320与多个储能机柜100一一对应设置,支路管道320的一端与储能机柜100的第二排气口21连通,另一端与主路管道310连通,主路管道310与第三排气口201连通,这种设计有利于简化第三排气管道300的结构,节省第三排气管道300在集装箱200内的占用空间。此时,各个储能机柜100排出的高温气体可通过各自对应的支路管道320向主路管道310汇集,最后由第三排气口20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路管道320可以焊接于对应的储能机柜100的第二排气口21处,以此实现第三排气管道300与第二排气口21的连通。或者,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支路管道320远离主路管道310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凸缘,凸缘与对应的储能机柜100的柜体可以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从而将第三排气管道300与各个储能机柜100相对固定,并实现第三排气管道300与各个储能机柜100的第二排气口21的连通。这时,各个支路管道320端部的凸缘与对应的储能机柜100的柜体之间可以挤压设置有密封圈,以减小高温气体在连接处泄露的风险。类似地,此处的密封圈也可以采用橡胶、石墨、石棉等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第一排气管道,其中,
所述机箱设置有第一排气口;
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盖板和防爆阀,所述电池盖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防爆阀用于封堵所述通孔;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机箱的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设置有与各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通孔连通的进气口,每个所述进气口处覆盖有耐热膜,所述耐热膜的开启压力小于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连续覆盖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池盖板,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包括背向所述电池盖板凸起的拱起部,所述拱起部朝向所述电池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底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电池盖板接触设置,且所述底壁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
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嵌设于所述拱起部与所述底壁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膜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内壁,且所述耐热膜覆盖所述避让孔。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拱起部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池盖板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极柱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极柱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极柱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二极柱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孔;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背离所述电池盖板的一侧,所述汇流排包括多个导电部,每个所述导电部用于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所述导电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极柱通过所述第一开孔电连接,所述导电部与另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二极柱通过所述第二开孔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材质为镀锌钢材。
8.一种储能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第二排气管道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
所述柜体设置有第二排气口;
所述第二排气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柜体的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分别与各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排气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设置有与各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排气口分别对应的连接管,且所述第二排气管道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与各个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
所述延伸管的端部焊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排气口处;或者
所述延伸管的端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对应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机箱通过紧固件连接。
10.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的第三排气管道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储能机柜,其中,
所述集装箱设置有第三排气口;
所述第三排气管道通过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集装箱的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三排气管道分别与各个所述储能机柜的第二排气口连通。
CN202211438198.2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Pending CN1159116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8198.2A CN115911647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PCT/CN2023/102167 WO2024103729A1 (zh) 2022-11-16 2023-06-25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8198.2A CN115911647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1647A true CN11591164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8198.2A Pending CN115911647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1647A (zh)
WO (1) WO202410372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7795A (zh) * 2023-06-25 2023-07-25 深圳市天富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储能柜及储能系统
WO2024103729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4362B1 (ko) * 2019-02-12 2024-05-07 한화에어로스페이스 주식회사 전지 시스템
CN111668422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1864307A (zh) * 2020-08-28 2020-10-30 深圳市璞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
CN215680882U (zh) * 2021-06-16 2022-01-28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
CN215527822U (zh) * 2021-09-08 2022-01-14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115911647A (zh) * 2022-11-16 2023-04-04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3729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CN116487795A (zh) * 2023-06-25 2023-07-25 深圳市天富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储能柜及储能系统
CN116487795B (zh) * 2023-06-25 2023-11-21 深圳市宾迪奇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储能柜及储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3729A1 (zh) 2024-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11647A (zh)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机柜及储能系统
WO2018105878A1 (en) Battery system
CN113611948A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1584978A (zh) 电池模组
CN210040418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模块流体分配结构
CN213026259U (zh) 一种蓄能电池模组、电池蓄能系统及车辆
CN204857899U (zh) 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
WO2018080182A1 (ko) 전지 모듈
US9865896B2 (en) Stack assembly comprising flexible compression force mat
WO2023072224A1 (zh) 圆柱电芯模组
CN210607385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2209701U (zh) 一种防热扩散的液冷板和液冷系统
CN114421086A (zh) 一种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
CN112490538A (zh) 一种带有集成液冷板和石墨片的浸泡式液冷电池模组
EP3637537B1 (en) Bypass tube for a cooling circuit of a vehicle battery pack
CN219498074U (zh) 动力电池箱体、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774561U (zh) 电芯模块、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1009041U (zh) 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系统和电池包
CN220042108U (zh) 一种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N219393554U (zh) 电池包结构、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16980730U (zh)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18827688U (zh) 线束隔离板、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220544159U (zh) 电池包
CN216720131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20821738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