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1014A -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1014A
CN115911014A CN202211205140.3A CN202211205140A CN115911014A CN 115911014 A CN115911014 A CN 115911014A CN 202211205140 A CN202211205140 A CN 202211205140A CN 115911014 A CN115911014 A CN 115911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sin
emitting device
emitting element
resin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51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市原良男
光山健太
喜羽大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ch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834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171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a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11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1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6Materials, e.g. epoxy or silicone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4Encapsulatio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66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减少防水树脂引起的发光装置的特性降低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备:包括引脚和树脂构件的树脂封装体,具有主面、背面、侧面部,引脚具有在主面从树脂构件露出的露出区域;发光元件,配置于引脚的露出区域;模塑树脂部,包括密封发光元件的基座部和透镜部。基座部具有:上表面,比树脂封装体的主面靠上方;基座部的侧面部,覆盖树脂封装体的侧面部的一部分,剖视下第一点比第二点靠多个透镜部侧且第二点比第三点靠外侧,第一点是基座部的上表面的最外侧点,第二点是基座部的侧面部的最外侧点,第三点是树脂封装体的侧面部与基座部的侧面部接触的最外侧点,剖视下第一发光元件比第一点靠树脂封装体的背面侧且比第二点靠上方。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发光二极管(LED)为首的发光装置,已知有具有引脚的炮弹型(灯类型)的发光装置、表面安装型的发光装置等。灯类型的发光装置在正面方向具有高的配光,因此适宜使用于如LED显示器那样发光装置作为像素呈矩阵状配置的大型的显示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发光面侧具有透镜的能够进行表面安装的发光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18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的非限定性的作为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提供能够减少防水树脂所引起的发光装置的特性的降低的发光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树脂封装体,其包括多个引脚和对所述多个引脚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树脂构件,所述树脂封装体具有主面、位于所述主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以及位于所述主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侧面部,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具有在所述主面从所述树脂构件露出的露出区域;多个发光元件,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任意引脚的所述露出区域;以及模塑树脂部,其包括密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座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座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形成的多个透镜部,所述多个透镜部包括在俯视下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二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三透镜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位于比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靠上方的位置的上表面、以及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沿着朝向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的方向对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所述基座部的侧面部,
在剖视下,第一点位于比第二点靠所述多个透镜部侧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点位于比第三点靠外侧的位置,所述第一点是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的最外侧点,所述第二点是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的最外侧点,所述第三点是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接触的最外侧点,在剖视下,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比所述第一点靠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侧的位置,且位于比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位置。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树脂封装体,其包括多个引脚和对所述多个引脚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树脂构件,所述树脂封装体在主面具有由所述树脂构件和所述多个引脚规定的一个凹部,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具有在所述一个凹部的内上表面露出的露出区域;
多个发光元件,其包括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任意引脚的所述露出区域;以及
模塑树脂部,其包括密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座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座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形成的多个透镜部,所述多个透镜部包括在俯视下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二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三透镜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工序,准备具备树脂封装体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第一构造体,所述树脂封装体包括树脂构件及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主面,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具有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以及模塑树脂部形成工序,形成密封所述第一构造体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模塑树脂部,所述模塑树脂部形成工序包含:树脂注入工序,向铸造壳体注入树脂材料;浸渍工序,使所述第一构造体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树脂封装体中的包含所述主面的一部分浸渍于所述树脂材料,使所述树脂材料的一部分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铸造壳体的内壁之间沿着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朝向所述第一台阶面爬升;以及固化工序,使所述树脂材料固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减少防水树脂所引起的发光装置的特性的降低的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2A是从y轴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侧视图。
图2B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侧视图。
图2C是从z轴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俯视透视图。
图2D是图2C所示的2D-2D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2E是图2C所示的2E-2E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2F是表示形成有发光元件的树脂封装体的简要俯视透视图。
图2G是表示图2F所示的2G-2G线处的树脂封装体的简要剖视图。
图2H是表示图2F所示的2H-2H线处的树脂封装体的简要剖视图。
图3A是表示使用了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3B是将图3A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4B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4C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4D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4E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4F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4G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5A是表示其他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放大工序剖视图。
图5B是表示其他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放大工序剖视图。
图5C是表示其他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放大工序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其他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图6B是表示其他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图6C是表示其他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图7A是从y轴方向观察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侧视图。
图7B是从x轴方向观察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侧视图。
图7C是从z轴方向观察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俯视图。
图7D是图7C所示的7D-7D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8A是表示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8B是表示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9A是从y轴方向观察变形例2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侧视图。
图9B是从x轴方向观察变形例2的发光装置时的简要侧视图。
图9C是变形例2的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9D是图9C所示的9D-9D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10A是变形例3的发光装置中的树脂封装体及发光元件的简要俯视图。
图10B是图10A所示的10B-10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10C是变形例3的其他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11A是变形例4的发光装置中的树脂封装体及发光元件的简要俯视图。
图11B是变形例4的其他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11C是变形例4的另外发光装置(进一步相对于其他发光装置而言其他的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12是变形例5的发光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变形例5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13B是表示变形例5的发光装置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剖视图。
图14A是变形例6的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透视图。
图14B是图14A所示的14B-14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15A是例示第一发光元件51的发光亮度分布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5B是例示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参考例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4A所示的发光装置中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另一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19A是例示透镜部的排列的侧视图。
图19B是表示透镜部的排列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图19C是表示透镜部的排列的再一例的侧视图。
图20是变形例6的其他发光装置的简要剖视图。
图21是从变形例7的发光装置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
图22A是图2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22B是图22A所示的22B-22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22C是图22A所示的22C-22C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引脚框架、发光元件及凸部的配置关系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4是从变形例7的其他发光装置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
图25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27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
图28A是图27所示的发光装置的简要俯视图。
图28B是图28A所示的28B-28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图28C是表示图27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29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
图30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1000~1003、3000、3001、4000~4005:发光装置、3:防水树脂、10a、10b、11a~13a、11b~13b:引脚、21:第一凹部、21a:第一凹部的内上表面、21c:第一凹部的内侧面、22、23:第二凹部、22a、23a:第二凹部的内上表面、22c、23c:第二凹部的内侧面、30、30a、30b:引脚的露出区域、40:暗色系树脂构件、41:第一树脂部、42、42A~42F:第二树脂部、45a、45b、46~49:凸部、50:发光元件、51:第一发光元件、52:第二发光元件、53:第三发光元件、60:模塑树脂部、61:基座部、61a:基座部的上表面、61b:基座部的侧面部、62:基座部的台阶面、70:透镜部、71:第一透镜部、72:第二透镜部、73:第三透镜部、100:树脂封装体、100a:树脂封装体的主面、100b:树脂封装体的背面、100c:树脂封装体的外侧部、150:反射性构件、151:第一反射性构件、152:第二反射性构件、153:第三反射性构件、180:透光性树脂构件、190: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201~203:元件载置区域、211、212:居间区域、300:第一区域、1000u:界面部、2000:显示装置、Pn:缩颈部、49h:凹陷部、46u、48u、49u:凸部的上表面、P:第一点、Q:第二点、R:第三点、st1:第一台阶面、st2:第二台阶面、wr:连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过,以下说明的发光装置用于将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具体化,只要不存在特定的记载,就不将本公开限定于以下的具体内容。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也能够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而且,图中示出的构件的大小、位置关系等有时为了使说明明确而夸张地表现。
以下的说明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以共用的附图标记表示,有时省略说明。或者,有时对说明中不参照的构成要素不标注附图标记。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或位置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及包含它们的用语的别的用语)。然而,这些用语只不过用于使参照的附图中的相对的方向或位置易懂。只要参照的附图中的“上”、“下”等用语所代表的相对的方向或位置的关系相同即可,在本公开以外的附图、实际的产品、制造装置等中,也可以不是与参照的附图相同的配置。在本公开中“平行”若无其他特殊说明则包括两个直线、边、面等处于0°~±5°程度的范围的情况。另外,在本公开中“垂直”或“正交”若无其他特殊说明则包括两个直线、边、面等处于90°~±5°程度的范围的情况。
在参照轴来说明方向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基准而言是轴的+方向还是-方向这一事项重要时,将轴的+与-予以区别地说明。因此,将x轴的朝向+侧的方向称作“+x方向”,将x轴的朝向-侧的方向称作“-x方向”。同样,将y轴、z轴的朝向+侧的方向称作“+y方向”、“+z方向”,将y轴、z轴的朝向-侧的方向称作“-y方向”、“-z方向”。另一方面,在是沿着哪个轴的方向这一事项重要、且不管是轴的+方向还是-方向的情况下,仅以“轴向”进行说明。另外,将包含x轴及y轴的平面称作“xy面”,将包含x轴及z轴的平面称作“xz面”,将包含y轴及z轴的平面称作“yz面”。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0的简要立体图。图1中一并示出了表示彼此正交的x轴、y轴及z轴的箭头。在本公开的其他附图中也有时图示表示这些方向的箭头。在图1所例示的结构中,发光装置1000的顶视下的外形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矩形形状的外形的各边与图中所示的x轴或y轴平行。z轴与x轴及y轴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发光装置1000的顶视下的外形也可以不是矩形形状。
图2A是从y轴方向观察发光装置1000时的简要侧视图,图2B是从x轴方向观察发光装置1000时的简要侧视图。图2C是从z轴方向观察发光装置1000时的简要俯视透视图。图2D及图2E分别是图2C所示的2D-2D线及2E-2E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如图2C~图2E所示那样,发光装置1000具备:树脂封装体100;多个发光元件50,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以及模塑树脂部60。
树脂封装体100包括多个引脚11a~13b及树脂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构件例如是由暗色系树脂构成的暗色系树脂构件40。在此所说的“暗色系树脂”是在俯视下至少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露出的部分具有暗色系的颜色的树脂。树脂封装体100具有主面100a、位于主面100a的相反侧的背面100b、以及位于主面100a与背面100b之间的树脂封装体100的侧面部(以下称作“外侧部”。)100c。多个引脚11a~13b分别具有在主面100a从暗色系树脂构件40露出的露出区域30。外侧部也有时由模塑树脂部覆盖,也可以不被覆盖而向外侧露出。
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配置于多个引脚11a~13b中的任一者的露出区域30。
模塑树脂部60具有:基座部61,其密封多个发光元件50;以及多个透镜部70,它们位于基座部61的上方。
多个透镜部70与基座部61一体形成。多个透镜部70包括在俯视下与第一发光元件51重叠的第一透镜部71、与第二发光元件52重叠的第二透镜部72、以及与第三发光元件53重叠的第三透镜部73。
如图2A及图2B所示那样,基座部61具有上表面61a和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上表面61a位于比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靠上方的位置。在该例子中,上表面61a是包含形成有透镜部70的起点的面。侧面部61b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沿着朝向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的方向覆盖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一部分。侧面部61b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连续覆盖直至覆盖到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一部分。
如图2D及图2E所示那样,在本说明书中,在沿着与主面100a的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剖视下,将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的最外侧点P称作“第一点”,将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的最外侧点Q称作“第二点”,将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与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接触的最外侧点R称作“第三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剖视下,第一点P位于比第二点Q靠透镜部70侧的位置,且第二点Q位于比第三点R靠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发光元件50的出射侧设置有透镜部70。由此,发光装置1000能够以高的效率向正面方向(+z方向)取出光,因此能够得到高亮度的发光装置1000。
另外,基座部61及树脂封装体100配置为在剖视下第一点P位于比第二点Q靠透镜部70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在通过铸造成形法来形成模塑树脂部60时,容易将模塑树脂部60从铸造壳体拔除。第二点Q优选位于比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靠下方(-z方向)的位置。
而且,基座部61及树脂封装体100配置为在剖视下第二点Q位于比第三点R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使用了发光装置1000的室外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中,在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形成防水树脂时,能够减少防水树脂在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沿着+z方向持续爬升而从上表面61a附着到透镜部70。因此,能够减少由于防水树脂的一部分配置于透镜部70而引起的亮度的降低、配光性的降低。
如图1、图2A及图2B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的上部处模塑树脂部60露出,下部处树脂封装体100露出。在发光装置1000的侧视下,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具有分界1000u。在本说明书中,将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处的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分界1000u称作“界面部”。界面部1000u可能成为容易从外部向发光装置1000内侵入水分的水分侵入部。因此,上述的防水树脂优选配置为至少保护界面部1000u、而且不施加到透镜部7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显示装置及防水树脂的结构,参照图3B而之后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俯视”是指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俯视。“顶视”是指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顶视。“侧视”是指与从俯视下的发光装置的外形的任意侧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侧视。
以下,详细地说明各构成要素。
[树脂封装体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封装体100是表面安装型的封装体。
图2F是表示形成有发光元件50的树脂封装体100的简要俯视透视图。图2G是图2F所示的2G-2G线处的树脂封装体100的简要剖视图。图2H是表示图2F所示的2H-2H线处的树脂封装体的简要剖视图。
如图2F及图2H所示那样,树脂封装体100具有主面100a、主面100a的相反侧的背面100b、以及位于主面100a与背面100b之间的外侧部100c。在图示的结构中,顶视下的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形状为四边形。主面100a的四边形的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分别包括图2F所示的4个侧部100c1~100c4。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包括在将发光装置1000固定于安装基板时的、各引脚的安装面。在此,背面100b(或引脚的安装面)与xy面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顶视下的主面100a的形状也可以具有四边形以外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具有大致三角形、大致四边形、大致五边形、大致六边形或其他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椭圆形状等具有曲线的形状。
树脂封装体100包括多个引脚11a~13b、以及对多个引脚11a~13b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暗色系树脂构件40。
<树脂封装体100的台阶面>
如图2D所示那样,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暗色系树脂构件40具有第一台阶面st1。第一台阶面st1朝向与主面100a相同的方向。即,第一台阶面st1是朝上(朝向+z方向)的面。第一台阶面st1位于比基座部61的第二点Q靠背面100b侧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台阶面”不限于附加有台阶面的结构,在剖视下具有阶梯状的情况下,是指与阶梯的踏面相当的面。
在图2D所示的例子中,在剖视下,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包括从主面100a侧朝向背面100b侧的第一面p1、位于比第一面p1靠背面100b侧且靠外侧的第二面p2、以及位于第一面p1与第二面p2之间的朝上(朝向+z方向)的第一台阶面st1。如图所示那样,外侧部100c也可以还包括位于第二面p2的背面100b侧的第三面p3、以及位于第二面p2与第三面p3之间的朝上(朝向+z方向)的第二台阶面st2。第三面p3优选位于比第二面p2靠发光装置1000的外侧的位置。更优选的是,随着趋向发光装置1000的外侧,而从第一面p1向第二面p2、第三面p3地配置。
如图2F所示那样,第一台阶面st1也可以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外周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台阶面st1也可以仅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周的一部分。
通过设置第一台阶面st1,能够控制模塑树脂部60的形状。由此,发光装置1000能够使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从模塑树脂部60露出。因而,能够减少安装时的发光装置1000的安装不良(例如在由模塑树脂部60覆盖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的情况下,存在安装时的焊料不沾染的可能性),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可靠性。
从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到树脂封装体100的第一台阶面st的距离(以下称作“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也可以为例如0.2mm以上。或者,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相对于第二点Q的高度Hq的比例Hs/Hq也可以为例如0.2以上。通过使高度Hs或比例Hs/Hq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降低在通过铸造成形法来形成模塑树脂部60时的上述浸渍工序中成为模塑树脂部60的树脂材料爬升到引脚这一情况。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更优选为0.3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5mm。上述比例Hs/Hq更优选为0.4以上。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是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与第一台阶面st1之间的沿着z轴方向的最短距离。第二点Q的高度Hq是剖视下的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与第二点Q之间的沿着z轴方向的最短距离。
另一方面,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也可以为例如1.5mm以下。或者,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相对于第二点Q的高度Hq的比例Hs/Hq也可以为例如0.8以下。通过使高度Hs或比例Hs/Hq为上述范围,从而在模塑树脂部60的形成时的上述浸渍工序中能够确保成为模塑树脂部60的树脂材料开始沿着-z方向爬升的地点与第一台阶面st1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增大通过浸渍工序中的爬升而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树脂材料的最大量(能够沿着-z方向爬升的树脂材料的最大体积),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树脂封装体100。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更优选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7mm以下。上述比例Hs/Hq更优选为0.7以下。
宽度ws1也可以是例如0.1mm以上。更优选为0.15mm以上且0.4mm以下。通过宽度ws1为0.1mm以上,从而在模塑树脂部60的形成时能够减少成为模塑树脂部60的树脂材料的爬升。如图2D所示那样,第一台阶面st1的宽度ws1例如也可以比宽度Wq小,宽度Wq是从基座部61的第二点Q到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为止的、在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平行的面(xy面)上的距离。
在剖视下,树脂封装体100的位于第一台阶面st1的最外侧的点也可以位于比模塑树脂部60的第二点Q靠内侧的位置。这样,模塑树脂部60的侧面部61b比第一台阶面st1向外侧伸出,由此能够减少防水树脂(图3A、图3B)超过侧面部61b的第二点Q而进一步向上方(+z方向)爬升。在图2A中,位于第一台阶面st1的最外侧的点与第三点R一致,所述第三点R是在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处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相接的点。在该情况下,在通过铸造成形法而形成模塑树脂部60时,能够将模塑树脂部60的最下部控制在更低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抑制防水树脂的量的同时,利用防水树脂来覆盖作为水分侵入部的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界面部1000u(图2A等)。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第一台阶面st1的最外侧的点也可以不与第三点R一致。
如图2G所示那样,主面100a的高度Ha是从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到主面100a中的位于最上方的部分为止的沿着z轴方向的距离。第一台阶面st1的高度Hs相对于主面100a的高度Ha的比例Hs/Ha也可以为例如0.5以下。由此,能够增大在模塑树脂部60的形成时的浸渍工序中能够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最大的树脂量(沿着-z方向陆续爬升的树脂材料的体积),因此能够更稳固地固定树脂封装体100。另一方面,比例Hs/Ha也可以为例如0.15以上。由此,容易控制模塑树脂部60的最下端的位置以免模塑树脂部60与引脚11a~13b接触。
在图2G所示的例子中,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暗色系树脂构件40还具有位于比第一台阶面st1靠下方的位置的第二台阶面st2。第二台阶面st2的宽度ws2也可以比第一台阶面的宽度ws1小。宽度ws2为例如0.2mm以下。第二台阶面st2也可以位于比第一台阶面st1靠外侧的位置。
通过设置第二台阶面st2,从而在从铸造壳体沿着-z方向爬升了的树脂材料的一部分在第一台阶面st1未停留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二台阶面st2来止挡在第一台阶面st1没有停留的树脂材料。因此,能够减少模塑树脂部60与多个引脚11a~13b之间的接触。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中的至少位于比第二台阶面st2靠背面100b侧的部分也可以从模塑树脂部60露出。模塑树脂部60的最下端也可以与第二台阶面st2相接。
也可以如图2F所示那样,在顶视下,以包围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方式配置第一台阶面st1,在第一台阶面st1的外侧以包围主面100a及第一台阶面st1的方式配置第二台阶面st2。
<第一凹部21>
如图2F及图2G所示那样,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也可以具有由暗色系树脂构件40和多个引脚11a~13b规定的一个第一凹部21。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引脚的露出区域30。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配置于一个第一凹部21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在一个凹部21内配置有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但也可以在一个凹部配置一个或两个发光元件。
如图2F及2G所示那样,第一凹部21由底面(内上表面)21a和将内上表面21a包围的内侧面21c划定。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是朝上的面(朝向+z侧的面)。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在俯视下被位于比内上表面21a靠上方、且由暗色系树脂构件40构成的面或棱线所包围。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由暗色系树脂构件40构成。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在此为侧面s1、s2)可以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垂直,也可以相对于内上表面21a的铅垂面而倾斜。
如图2F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由引脚11a~13a的一部分和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第一树脂部41构成。内上表面21a由第二树脂部42包围,第二树脂部42具有位于比第一树脂部41靠上方(透镜部70侧)的位置的上表面。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由第二树脂部42的侧面构成。
在图2F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具有在一方向(在此为y轴方向)上较长的平面形状。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包括第一树脂部41和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引脚11a~13a各自的露出区域30a。第一树脂部41位于相邻的两个引脚的露出区域30a之间。在引脚11a~13a的露出区域30a分别配置有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
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也可以还具有由暗色系树脂构件40和多个引脚11a~13b规定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在该例子中,主面100a具有多个(在此为两个)第二凹部22、23。
第二凹部22、23也与第一凹部21同样地,具有内上表面22a、23a及内侧面22c、23c。在俯视下,第二凹部22的内上表面22a由第二树脂部42的上表面包围。另外,在俯视下,第二凹部23的内上表面23a由第二树脂部42的上表面包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21、第二凹部22及第二凹部23在顶视下借助第二树脂部42而彼此分隔。
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2a、23a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引脚的露出区域。引脚的露出区域包括接合导线的连接区域wr,该导线用于将引脚与发光元件50电连接。
在图2F所示的例子中,在顶视下,第二凹部22、23各自分别配置在第一凹部21的-x侧及+x侧。即,第一凹部21位于第二凹部22、23之间。第二凹部22、23分别具有在y轴方向上较长的平面形状。第二凹部22的内上表面22a包括第一树脂部41和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引脚11a~13a的露出区域30b。第一树脂部41位于相邻的两个引脚的露出区域30b之间。引脚11a~13a的露出区域30b分别通过导线而与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正负电极中的一方电连接。同样地,第二凹部23的内上表面23a包括第一树脂部41和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引脚11b~13b的露出区域30b。第一树脂部41位于相邻的两个引脚的露出区域30b之间。引脚11b~13b的露出区域30b分别通过导线而与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正负电极中的另一方电连接。
如图2C~图2E所示那样,也可以在第一凹部21内配置有反射性构件150。反射性构件150例如也可以与各发光元件50的侧面相接。反射性构件150的位置也可以利用第一凹部21的内壁来控制。例如,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与第一凹部21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直接相接。
也可以如图2D所示那样,在第二凹部22、23内例如配置有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由此,能够降低入射到发光装置1000后的外光等在引脚的露出区域30b反射所引起的显示对比度的降低。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也可以使用与暗色系树脂构件40同样的树脂材料及着色剂来形成。作为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例如可以使用例如硅酮树脂材料、环氧树脂材料、环氧改性硅酮树脂材料中添加有碳黑的树脂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各凹部21~23的配置、个数、平面形状等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暗色系树脂构件40>
暗色系树脂构件40为了将发光元件与外部电隔断而具有绝缘性。暗色系树脂构件40中的至少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侧、即发光观测面侧的部分的色优选是黑色、灰色等暗色系。例如,暗色系树脂构件40也可以着色为暗色系。或,暗色系树脂构件40也可以是对白色系树脂印刷暗色系的墨而成的构件。或者,暗色系树脂构件40也可以由暗色系树脂和白色系树脂这两个颜色成形。由此,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能够降低外光等反射所引起的对比度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暗色系”是指在蒙赛尔色系(20色相)中明度4.0以下的颜色。关于色相不特别限定,彩度可以根据需要而任意决定。优选的是明度4.0以下且彩度4.0以下。
如前所述,在图2F及图2G所示的例子中,在主面100a,暗色系树脂构件40包括在第一凹部21及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1a~23a露出的第一树脂部41、以及具有位于比第一树脂部41靠上方(+z方向)的位置的上表面的第二树脂部42。
在该例子中,第二树脂部42在顶视下包括将第一凹部21及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1a~23a包围的树脂部42A(也称作“包围树脂部”)、位于树脂部42A的外侧的树脂部42B(也称作“外侧树脂部”)、以及在第一凹部21与第二凹部22之间及第一凹部21与第二凹部23之间分别配置的一对树脂部42C(也称作“划分树脂部”)。需要说明的是,树脂部42C可以是单数,另外也可以是一对以上。
树脂部42A的上表面位于比树脂部42B、42C的上表面靠上方(+z侧)的位置。通过与树脂部42B、42C的上表面相比提高树脂部42A的上表面,从而例如容易在由树脂部42A规定的区域配置透光性树脂构件180。另外,树脂部42C的上表面例如也可以位于比树脂部42B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树脂部42C的上表面来在发光元件50的上方确保透光性树脂构件180的厚度。另外,通过使树脂部42B的上表面比树脂部42A低,能够增大基座部61中的在树脂部42B上配置的部分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各树脂部的“上表面”是最靠+z侧配置的面。各树脂部的最靠+z侧配置的部分也可以是棱线。在该情况下,各树脂部的最靠+z侧配置的部分(棱线或面)具有上述的位置关系即可。
树脂部42C分别例如是具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矩形的平面形状的壁状部。在俯视下,树脂部42C将第一凹部21与第二凹部22划分开,将第一凹部21与第二凹部23划分开。在俯视下,树脂部42C的长边方向上的各端部也可以与树脂部42A相接。另外,在此,在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一对树脂部42C之间配置有发光元件50。
在俯视下,也可以在一对树脂部42C之间还配置有一对树脂部42D。各树脂部42D位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中的第一树脂部41与树脂部42A之间。树脂部42D分别例如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矩形的平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部42C、42D以包围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的方式相连。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2F所示那样,第一凹部21具有;由一对树脂部42C和一对树脂部42D包围的内上表面21a;以及内侧面21c。内侧面21c由树脂部42C的第一侧面s1和树脂部42D的第一侧面s2构成。第二凹部22、23分别具有:由一对树脂部42C中的一方和树脂部42A包围的内上表面22a、23a;以及内侧面22c、23c。第二凹部22、23的内侧面22c、23c分别由树脂部42C的第二侧面v1和树脂部42A的侧面s3构成。树脂部42A的侧面s3在俯视下位于树脂部42B的相反侧。
如图2G所示那样,各树脂部42C具有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相接的第一侧面s1、位于第二凹部22、23侧的第二侧面v1、上表面u1、以及位于上表面u1与第二侧面v1之间的锥形面t1。如图所示那样,第一凹部21的第一侧面s1也可以还在第一侧面s1与上表面u1之间具有朝上(朝向透镜部70侧)的台阶面。由此,能够通过第一侧面s1的台阶面的高度来控制反射性构件150(图2D)的厚度(z轴方向的厚度)。第二侧面v1的上端的高度也可以比上表面u1及第一侧面s1的台阶面低。能够通过第二侧面v1的上端的高度来控制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图2D)的厚度。锥形面t1从上表面1u倾斜到第二侧面v1的上端。通过设置锥形面t1,从而在形成导线的环时,能够减少导线的环与树脂部42C接触这一情况。
如图2H所示那样,各树脂部42D具有第一凹部21的第一侧面s2和上表面u2。树脂部42D的上表面u2与位于树脂部42C的第一侧面s1与上表面u1之间的台阶面相连,起到与树脂部42C的台阶面同样的效果。各树脂部42D也可以与树脂部42A相连。例如,各树脂部42D也可以是从树脂部42A的侧面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的台阶部分。
暗色系树脂构件40具有能够对多个引脚11a~13b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形状即可,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优选的是,暗色系树脂构件40将多个引脚(在此为3对引脚)一体地固定。通过利用暗色系树脂构件40来稳固地固定各引脚,从而在通过传递成形法而形成模塑树脂部60时,能够减少引脚的振动。
作为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材料,也可以选择热膨胀率小、且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的粘接性优异的材料。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热膨胀率可以与模塑树脂部60的热膨胀率大致相等,也可以考虑来自发光元件50的热的影响而比模塑树脂部60的热膨胀率小。
暗色系树脂构件40例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来形成。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芳香族聚酰胺系树脂、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PPA)、砜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聚酮树脂(PK)、聚碳酸酯树脂、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ABS树脂、PBT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含有玻璃纤维得到的树脂来作为热塑性材料。通过像这样含有玻璃纤维,能够形成具有高刚性且高强度的树脂封装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热塑性树脂是指具有当加热时软化且进一步液状化、当冷却时固化的线状的高分子构造的物质。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存在例如苯乙烯系、丙烯酸系、纤维素系、聚乙烯系、乙烯基、聚酰胺系、氟化碳系的树脂等。
或者,暗色系树脂构件40例如也可以是使用硅酮树脂、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而形成的构件。
在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树脂材料中,也可以添加着色为暗色系的着色剂。作为着色剂,适宜使用各种染料、颜料。具体而言,可举出Cr2O3、MnO2、Fe2O3、碳黑等。着色剂的添加量可以相对于成为母材的树脂材料而例如为0.3%以上且3.0%以下、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作为一例,作为热塑性树脂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向聚邻苯二甲酰胺(PPA)中添加少量碳等暗色系的粒子而得到的树脂材料。
<引脚>
引脚分别作为具有导电性且用于向对应的发光元件50供电的电极来发挥功能。
如图2F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6个引脚11a~13b。引脚11a及引脚11b构成第一引脚对,引脚12a及引脚12b构成第二引脚对,引脚13a及引脚13b构成第三引脚对。
在图2G所例示的结构中,构成第一引脚对的一对引脚11a、11b分别以具有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侧的部分91、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侧的部分92、以及位于该部分91与部分92之间、且沿着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延伸的部分93的方式折弯。引脚11a、11b的部分92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露出,成为将发光装置1000固定于安装基板时的安装面。引脚11a、11b的安装面也可以与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最下表面共面。第二引脚对及第三引脚对也具有与第一引脚对同样的构造。
在图2F所示的例子中,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第一引脚对、第二引脚对及第三引脚对例如在y轴方向上排列。在主面100a,构成各引脚对的两个引脚的端部彼此分隔且对置配置。
第一引脚对~第三引脚对的一方的引脚11a、12a、13a分别在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具有露出区域30a。各露出区域30a包括配置对应的发光元件50的元件载置区域。另外,引脚11a、12a、13a分别在第二凹部22的内上表面22a具有成为连接区域wr的露出区域30b。连接区域wr是通过导线而与对应的发光元件的正负电极电连接的区域。第一引脚对~第三引脚对中的另一方的引脚11b、12b、13b分别在第二凹部23的内上表面23a具有成为连接区域wr的露出区域30。
引脚11a~13b也可以由基材及对基材的表面进行覆盖的金属层构成。基材例如包括铜、铝、金、银、铁、镍、或它们的合金、磷青铜、铁掺杂铜等金属。它们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层叠构造(例如包层材料)。基材也可以使用铜。金属层例如是镀层。金属层例如包括银、铝、镍、钯、铑、金、铜、或它们的合金等。通过引脚11a~13b具有这样的金属层,能够提高光反射性及/或与后述的金属导线等之间的接合性。例如,也可以使用在作为基材的铜合金的表面具有银镀层的引脚。
用于发光装置1000的引脚的配置、形状、根数等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在图示的例子中,使用6个引脚,但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中的两个以上的发光元件50与共用的引脚连接的情况下,引脚的数也可以比6根少。例如,也可以代替上述的引脚11b~13b而设置一个共用引脚。
[发光元件50]
发光元件50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发光元件。各发光元件50的发光波长可以任意选择。
发光元件50的俯视下的形状为例如矩形。发光元件50的尺寸无特别限制。发光元件50的纵向及横向的长度例如为10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例如,发光元件50在俯视下具有一边为320μm的正方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50包括发出第一光的第一发光元件51、发出与第一光相比位于短波长侧的第二光的第二发光元件52、以及发出与第二光相比位于短波长侧的第三光的第三发光元件53。各发光元件50的发光波长也可以选择为在多个发光元件50的点亮时能够得到白色或电灯泡色的混色光。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发光元件51是发出红色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52是发出绿色的绿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53是发出蓝色的蓝色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数量及发光色的组合是一例,不限定于该例子。3个发光元件50也可以发出相同的波长的光。
作为蓝色、绿色的发光元件,可以采用使用了ZnSe、氮化物系半导体(InXAlYGa1-X- YN、0≤X、0≤Y、X+Y≤1)的发光元件。例如,也可以使用在蓝宝石等支承基板上形成有包含GaN的半导体层的发光元件。作为红色的发光元件,可以使用GaAs、AlInGaP、AlGaAs系的半导体等。例如,也可以使用在硅、氮化铝、蓝宝石等支承基板上形成有包含AlInGaP的半导体层的发光元件。而且,也可以使用由除此以外的材料构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组成、发光色、大小、个数等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
另外,通过在由氮化物系半导体等构成的半导体芯片的周围配置对半导体芯片的发光进行波长变换的荧光体,能够得到任意的发光。在本说明书中,“发光元件50”不仅包括由氮化物系半导体等构成的半导体芯片,还包括由半导体芯片及荧光体构成的元件。作为荧光体,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由铈活化了的钇·铝·石榴石、由铈活化了的镥·铝·石榴石、由铕及/或铬活化了的含氮铝硅酸钙(可以由锶置换钙的一部分)、由铕活化了的塞隆、由铕活化了的硅酸盐、由铕进行了活化的铝酸锶、由锰进行了活化的氟化硅酸钾等。作为一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也可以均具有发蓝色光的半导体芯片。在该情况下,在这些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两个中,在半导体芯片的周围配置荧光体,由此能够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色互不相同。
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可通过树脂、焊料、导电性糊剂等接合构件而接合于多个引脚11a~13b中的任意引脚中的露出区域30。
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也可以分别配置于3个不同的引脚(在此为引脚11a、12a、13a)的露出区域30a。由此,能够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的散热路径彼此分离开,因此能够将在各发光元件50产生的热量效率良好地散出。
如图2D所示那样,第一发光元件51的正负电极分别通过由导线81a、81b构成的一对导线81而与第一引脚对中的引脚11a及引脚11b电连接。导线81a的一端与引脚11a的露出区域30a的一部分(连接区域wr)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元件51的正负电极的一方连接。另外,导线81b的一端与引脚11b的露出区域30b的一部分(连接区域wr)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元件51的正负电极的另一方连接。同样地,如图2C所示那样,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的正负电极分别通过一对导线82、83而与第二引脚对及第三引脚对的各引脚电连接。
导线81~83可以使用金、银、铜、铂、铝或它们的合金的金属线。其中,尤为优选使用具备优异的延展性的金导线、反射率比金导线高的金银合金导线。
在图2C所示的结构中,在从y轴方向的侧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彼此重叠。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配置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例如,在俯视下,位于y轴方向的中央的一个发光元件也可以从将其他两个发光元件的中心连结的线偏移地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的侧视下,3个发光元件中的仅两个发光元件彼此重叠。
[反射性构件150]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俯视下,在各发光元件50的周边配置有反射性构件150。反射性构件150将从各发光元件50的侧面发出的光反射并向发光元件50的上方引导。由此,能够提高从发光元件50发出的光的利用效率。
在本说明书中,“反射性构件150位于发光元件50的周边”是指包括在俯视下反射性构件150位于与发光元件50的侧面接近的位置的情况。反射性构件150可以与发光元件50的侧面直接相接,也可以不与发光元件50的侧面直接相接。优选的是,反射性构件150与发光元件50的侧面相接。反射性构件150更优选在俯视下包围发光元件50的侧面。反射性构件150优选与发光元件50的侧面全部相接而设置。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发光元件50出射的光的沿着±x方向及±y方向的漏光。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性构件150与发光元件50的侧面接近配置即可,也可以不在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整体配置。例如,也可以准备侧面由反射性构件150覆盖的发光元件50,将发光元件50配置于内上表面21a(参照图10C)。由此,能够减小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中的配置反射性构件150的区域的面积。通过减小配置反射性构件150的区域的面积,能够减少在制造工序中产生的对发光元件50施加的应力,减少发光元件50从引脚11的浮起。
如图2C~图2E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0在俯视下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具备位于第一发光元件51的周边的第一反射性构件151、位于第二发光元件52的周边的第二反射性构件152、以及位于第三发光元件53的周边的第三反射性构件153。
通过配置第一反射性构件151~第三反射性构件153,从而能够将来自各发光元件50的侧面的光向发光元件50侧反射而从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向发光装置1000的正面方向(+z方向)出射光。因此,在顶视下,能够缩小来自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光出射的光源面的尺寸(点光源化)。点光源化是指从发光元件50的侧面出射的光处于10%以下的状态。因此,通过使发光元件50点光源化,能够使透镜部70各自的平面形状小型化。因此,通过透镜部70的小型化,能够减少发光装置1000的尺寸。通过将来自各发光元件50的光的出射方向控制在期望的范围,能够减少在透镜部70的内表面发生的全反射所引起的光损失。透镜部70的内表面是从发光元件50出射后的光从内侧入射的表面。透镜部70的内表面有时称作发光装置1000中的外表面。因此,能够维持发光装置1000的光取出,能够向正面方向高效率地取出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性构件151~第三反射性构件153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一个第一凹部21内。由此,能够利用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来控制第一反射性构件151~第三反射性构件153的位置,因此能够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周边配置反射性构件150。优选的是,在主面100a中的除了第一凹部21以外的区域,未形成反射性构件150。
如图2C所示那样,在第一凹部21内,第一反射性构件151、第二反射性构件152及第三反射性构件153也可以彼此相连。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反射性构件151~153也可以彼此分离开地配置。
第一反射性构件151~第三反射性构件153分别可以也配置于引脚的露出区域30a与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下表面之间。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凹部21内预先涂布反射性构件(例如包含光反射性物质的树脂),并在反射性构件之上配置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从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出射的光向-z方向的漏光。另外,不需要用于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接合于主面100a的贴片(die bond)树脂。
反射性构件150例如是反射性树脂。反射性树脂包括成为母材的树脂和分散于树脂的光反射性物质。作为母材,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改性硅酮树脂、将它们混合而成的树脂、或玻璃等透光性材料。从耐光性及成形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作为母材优选选择硅酮树脂。
作为光反射性物质,可以使用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钛酸钾、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莫来石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氧化钛。反射性构件150中的光反射性物质的浓度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反射性构件150作为光反射性物质而优选包含氧化钛。另外,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为了减少母材的树脂的热所引起的膨胀收缩而包含玻璃填料等。玻璃填料的浓度优选比0重量%大且比40重量%小。需要说明的是,光反射性物质、玻璃填料等的浓度不限定于此。
反射性构件150只要是对从发光元件5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构件即可。反射性构件150优选由针对从发光元件5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率为80%以上的材料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是遮挡从发光元件50发出的光的构件。例如,作为反射性构件150,可以使用由金属构成的单层或多层膜、或将两种以上的电介质层叠多层而成的多层膜(电介质多层膜)。作为电介质多层膜,例如也可以使用DBR(distributed Braggreflector:分布式布拉格反射)膜。
[透光性树脂构件180]
如图2D及图2E所示那样,发光装置1000也可以在反射性构件150及发光元件50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还具备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作为透光性树脂构件180的材料,可以使用与模塑树脂部60同样的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脲醛树脂、硅酮树脂等。尤其优选的是,模塑树脂部60使用环氧树脂,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使用硅酮树脂。由此,能够实现耐热、耐光、强度等的提高。另外,也可以是,模塑树脂部60使用苯基硅酮树脂,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使用乙基硅酮树脂。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耐热、耐光等的提高。
在图示的例子中,透光性树脂构件180配置于由在+z方向上第二树脂部42中高度最高的树脂部42A包围的区域内。由此,能够利用树脂部42A的上表面来在由树脂部42A包围的区域整体形成具有一定的厚度的透光性树脂构件180。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也可以覆盖发光元件50、反射性构件150及树脂部42C。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优选距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具有40μm至180μm的厚度。上述厚度更优选为50μm至140μm。上述厚度进一步优选为60μm至100μm。
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例如可以配置为覆盖反射性构件150及发光元件50。例如,也可以配置于由树脂部42C和树脂部42D包围的区域。在该情况下,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也可以利用在剖视下位于一对树脂部42C的第一侧面s1与上表面u1之间的台阶部来配置。例如,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也可以配置为覆盖上述台阶部但不覆盖上表面u1。透光性树脂构件180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的界面可能成为从发光元件50出射了的光入射的面(入射面)。作为透光性树脂构件180,可使用高耐热性及高耐候性优异的树脂(例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环氧改性硅酮树脂)。
[模塑树脂部60]
模塑树脂部60包括基座部61和多个透镜部70。基座部61与透镜部70一体成形。
<基座部61>
如图2A~图2E所示那样,模塑树脂部60中的基座部61覆盖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及多个发光元件50。基座部61具有密封发光元件50、并且将与基座部61一体形成的透镜部70保持于规定的位置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部61例如具有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上方的上表面61a。上表面61a也可以比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大一圈。
基座部61具有在侧视下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向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方向延伸的侧面部61b。侧面部61b覆盖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至少一部分。
侧面部61b优选仅覆盖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一部分。即,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一部分优选从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露出。如图所示那样,例如,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也可以在比第一台阶面st1靠背面100b侧的位置从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露出。
基座部61中的位于最靠-z方向的位置的最下端优选设计为位于比外侧部100c中的引脚11a~13b所露出的部分靠上方的位置、且模塑树脂部60与引脚11a~13b不直接接触。由此,模塑树脂部60的一部分不配置为局部地覆盖引脚11a~13b的安装面。因此,能够通过模塑树脂部60来降低安装面的面积的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剖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优选位于比第一点P靠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侧(-z侧)、且位于比第二点Q靠上方(+z侧)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第一发光元件51也可以位于第一点P与第二点Q之间。由此,能够减小第一发光元件51与第一透镜部71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同样地,也可以是,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也在剖视下位于比第一点P靠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侧、且位于比第二点Q靠上方的位置。
在图2D、图2E所示的剖视下,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中的从第一点P到第二点Q的部分不具有弯折部。不具有弯折部是指在从第一点P到第二点Q的部分处不包含在剖视下折弯的形状。侧面部61b中的从第一点P到第二点Q的部分也可以是相对于背面100b(在此为与xy面平行)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与xy面所成的角度例如也可以是5°以上且45°以下。由此,在后述的固化工序中,铸造壳体120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的起模变得容易。如图所示那样,在剖视下,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中的位于第一点P与第二点Q之间的部分也可以是直线状(即、将第一点P与第二点Q连结的线段)。在剖视下,第二点Q也可以位于比第一点P靠外侧的位置。在剖视下,第三点R也可以位于比第一点P靠内侧的位置。
另外,通过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配置于比第二点Q靠上方的位置,从而能够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充分远离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界面部1000u。
在剖视下,第二点Q优选位于比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靠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侧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第二点Q也可以位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与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之间。由此,能够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充分远离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界面部1000u。
在剖视下,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中的从第二点Q到第三点R的部分优选呈凹状弯曲。在图2D、图2E所示的例子中,在剖视下,侧面部61b的外侧面中的位于第二点Q与第三点R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第一部分”。)S的整体朝向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而呈凸状(朝外呈凹状)地弯曲。通过外侧面的第一部分S包含弯曲部,能够更有效地减少配置于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的防水树脂从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爬升而到达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这一情况。另外,通过第一部分S弯曲,能够增大剖视下的第一部分S的长度,因此第一部分S与防水树脂之间的粘接面积增加,能够提高防水树脂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的密接性。而且,若第一部分S为弯曲面,则在该弯曲面之上容易保持防水树脂。例如,在剖视下,模塑树脂部60的外侧面中的与防水树脂接触的部分的最上端可以是第二点Q(参照图3B),也可以是外侧面的第一部分S上的任意点。
通过增大剖视下的第一部分S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其理由如以下所述。当从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与防水树脂之间的接触部分的最上端侵入水分时,侵入的水分在模塑树脂部60的外侧面的第一部分S与防水树脂之间朝向下方(-z方向)流动。该水分的一部分当到达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界面部1000u(图2A等)时,存在从界面部1000u侵入发光装置1000的内部而使发光装置1000的特性降低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当增大剖视下的第一部分S的长度时,能够加长从防水树脂与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之间的接触部分的最上端侵入的水分到达界面部1000u为止的路径,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水分的侵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点R的高度Hr优选小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高度Ha的1/2。第三点R的高度Hr为第三点R与背面100b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由此,能够将成为水分侵入部的界面部1000u配置于发光装置1000的更靠下方(-z侧)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防水性能。
参照图2D,剖视下的第一部分S的长度例如可通过第二点Q的高度Hq、第三点R的高度Hr、及第二点Q与第三点R之间的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最短距离)Hx等来调整。作为一例,通过使第三点的高度Hr相对于第二点Q的高度Hq的比例Hr/Hq为0.8以下、优选为0.7以下,能够确保第一部分S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模塑树脂部60与引脚之间的接触,比例Hr/Hq可以设定为0.2以上、优选为0.4以上。
第二点Q与第三点R之间的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Hx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0.05mm以上、优选为0.1mm以上。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防水树脂爬升到比第一部分S靠上方的位置这一情况。另外,通过加长距离Hx,能够增大剖视下的第一部分S的长度。另一方面,从发光装置1000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距离Hx例如也可以为0.5mm以下、优选为0.3mm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减少配置于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的防水树脂的爬升。如后述那样,具有上述的截面形状的侧面部61b能够利用模塑树脂部形成时的树脂材料的爬升而容易地形成。
在剖视下,模塑树脂部60的第二点Q优选位于比树脂封装体100的第一台阶面st1靠上方(+z侧)的位置、且位于比主面100a靠下方(-z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模塑树脂部60的最下端与引脚11a~13b接触。由此,能够确保对发光装置1000进行安装时的安装基板与引脚11a~13b之间的安装面。
如图2D所示那样,从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到模塑树脂部60的第二点Q的距离(第二点Q的高度)Hq为0.6mm以上且1.9mm以下、更优选为0.7mm以上且1.4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75mm以上且1.1mm以下。若第二点Q的高度Hq为0.6mm以上,则在通过铸造成形法形成模塑树脂部60时的浸渍工序中,能够增大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的引脚安装面与成为模塑树脂部60的树脂材料向-z方向开始爬升的地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少树脂材料的一部分到达引脚安装面,因此能够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若第二点Q的高度Hq为1.9mm以下,则能够利用模塑树脂部60来更稳固地固定树脂封装体100。
如图2D所示那样,在剖视下,从基座部61的第二点Q到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为止的在与主面100a平行的面(xy面)上的距离即宽度Wq为0.2mm以上且0.6mm以下,更优选为0.4mm以上且0.5mm以下。另外,例如,宽度Wq和与主面100a平行的方向上的树脂封装体100的第一面p1的最大宽度W1之比为0.1以上且0.5以下。在图示的例子中,树脂封装体100具有从主面100a趋向背面100b侧而在与主面100a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变大的形状。
若比例Wq/W1为0.1以上,则在通过铸造成形法而形成模塑树脂部60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确保位于铸造壳体内的树脂封装体100与铸造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因此,注入到铸造壳体后的树脂材料中的空隙容易从铸造壳体与树脂封装体100的侧部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放出。
若树脂封装体100与铸造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过于小,则在使树脂封装体100浸渍于铸造壳体内时,能够爬升到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树脂材料的最大量、即从上述间隙爬升、且不到达引脚的树脂材料的最大量变小。其结果是,存在不能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上配置充分的树脂材料、或者树脂材料的量比规定的范围多而难在第一台阶面st1减少树脂材料的爬升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若增大第一台阶面st1的宽度,则也能够形成具有期望的形状的基座部61。与此相对,在使W1的大小固定了的情况下,若Wq/W1为0.1以上,则树脂封装体100与铸造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变大,因此能够实现期望的形状的树脂材料的爬升量的范围也变大。因此,能够形成具有期望的形状的基座部61。另外,容易调整树脂材料的量,因此能够提高能够对模塑树脂部60的形状进行控制的第一台阶面st1的设计的自由度。宽度Wq优选设计为成为例如0.4mm以上。另一方面,在使W1的大小固定了的情况下,若Wq/W1为0.5以下,则能够将发光装置1000的尺寸抑制得小。
<透镜部70>
透镜部70具有控制出射的光的方向及分布的配光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透镜部70分别具有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向上方突出的凸形状。各透镜部70的平面形状例如是椭圆形或圆形。在图示的例子中,各透镜部70的平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沿着x轴方向延伸,短轴沿着y轴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得到在x轴方向上宽且在y轴方向上窄的配光。具有这样的配光的发光装置1000可特别适宜使用于LED显示器等显示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从x轴方向或y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透镜部70的外缘也可以除了椭圆弧状或弧状等的曲线部分以外,还具有直线部分。直线部分也可以位于曲线部分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之间。例如,透镜部70也可以具有在圆台之上配置有球体的一部分(例如半球)的形状、在椭圆台之上配置有椭圆体的一部分的形状等。
多个透镜部70分别与发光元件50中的一个建立对应关系而配置。
各透镜部70的光轴也可以与对应的发光元件50的中心(发光面的中心)一致。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配光的控制性。
需要说明的是,各透镜部70的俯视下的形状及配置可考虑光的配光性、会聚性等而适当选择。另外,透镜部的截面形状也不限定于凸状。透镜部例如也可以是凹状或菲涅尔透镜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51发出的第一光透过第一透镜部71而从发光装置1000的出射面出射。第一光的出射的方向及分布由第一透镜部71控制。同样地,第二发光元件52发出的第二光透过第二透镜部72,第三发光元件53发出的第三光透过第三透镜部73。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分别控制第二光及第三光的配光。
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的点亮时,透过第一透镜部71、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后的光混合而成的光例如是白色。
图2C所示的例子中,在俯视下,第一透镜部71、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在y轴方向上排列。在俯视下,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中心也可以配置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状。需要说明的是,透镜部70的配置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第一透镜部71、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中的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位于中央的透镜部的中心也可以不位于将其他两个透镜部的中心连结的线上。
<模塑树脂部60的材料>
模塑树脂部60包含具有透光性的母材。模塑树脂部60优选在多个发光元件50各自的峰值波长下具有90%以上的光透射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光取出效率。
作为模塑树脂部60的母材,可适宜使用环氧树脂、脲醛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改性硅酮树脂等改性硅酮树脂等、耐候性及透光性优异的热固化性树脂、玻璃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模塑树脂部60也可以含有光漫射材料以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光的质的均匀性。通过模塑树脂部60含有光漫射材料,从而能够通过使从发光元件50放出的光漫射来抑制光的强度不均。作为这样的光漫射材料,可适宜使用氧化钡、钛酸钡、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等无机构件、三聚氰胺树脂、CTU胍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等有机构件。
模塑树脂部60也可以含有各种填料。具体的材料与光漫射材料同样,但中位粒径(D50)与光漫射材料不同。在本说明书中填料是指中位粒径为100n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填料。当透光性树脂中含有这样的粒径的填料时,除了利用光散射作用改善发光装置1000的色度不均以外,能够提高透光性树脂的耐热冲击性、缓和树脂的内部应力。
基座部61的表面粗糙度不特别限定,从提高显示对比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是大的表面粗糙度。例如基座部61的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可以粗面化。优选的是,至少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中的在俯视下不与多个透镜部70重叠的部分被进行了粗面化。也可以是,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的外表面也被粗面化。上表面61a的表面粗糙度与侧面部61b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加工的容易性出发,上表面61a及侧面部61b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优选相同。基座部61的表面粗糙度大,由此能够使太阳光等外光在基座部61的表面散射,能够抑制反射强度。由此,发光装置1000能够构成为不容易发生由外光反射引起的对比度的降低。
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中的在俯视下未与多个透镜部70重叠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也可以比例如透镜部70的表面粗糙度大。这样的构造例如通过在形成包含基座部61及透镜部70的模塑树脂部60之后,对基座部61的表面的规定区域进行喷射加工等粗面化加工来得到。或,在模塑树脂部60的形成中,也可以使用内表面的一部分被进行了粗面化的铸造壳体(参照图4)。例如,通过预先使铸造壳体的内表面中的形成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的部分粗面化,能够增大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中的在俯视下未与多个透镜部70重叠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该内容将在之后详细叙述。
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4μm以上且5μm以下。更优选的是,Ra为0.8μm以上且3μm以下。也可以是,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的外表面的Ra也为与上述同样的范围。Ra可以依据JIS B 0601-2001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而测定。具体而言,Ra在如下情况时由下式表示,该情况是指,从粗糙度曲线沿着其中心线的方向抽出测定长度L的部分,将该抽出部分的中心线设为X轴,将纵倍率的方向设为Y轴,将粗糙度曲线设为y=f(x)。
Figure BDA0003871841800000311
在Ra的测定中,可以使用接触式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激光显微镜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基恩士制激光显微镜VK-250。
基座部61优选在多个发光元件50各自的峰值波长下具有90%以上的光透射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装置1000的光取出效率。
(显示装置2000)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例如可适用于室外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以下,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的一例。
图3A是表示显示装置2000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显示装置2000包括印刷基板等基板1、在基板1上呈二维排列的多个发光装置2、以及防水树脂3。图3A所示的发光装置2与参照图1、图2~图2H而说明的发光装置1000在透镜部的配置上不同,但除此以外能够具有同样的构造。作为发光装置2,也可以使用参照图1、图2~图2H而说明的发光装置1000。图3B是在作为发光装置2而使用图1、图2~图2H所示的发光装置的情况的将显示装置2000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防水树脂3覆盖基板1的表面及显示装置2000的侧面的一部分。防水树脂3防止水分向发光装置2的内部的侵入,保护端子部、发光元件。
在图示的结构中,来自显示装置2000的外部的水分例如容易从树脂封装体100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的界面部(包含第三点R)1000u侵入发光装置2的内部。因此,防水树脂3优选从发光装置2的侧面的最下部覆盖到位于比成为水分侵入部的树脂封装体100与模塑树脂部60之间的界面部靠上方的部分。另一方面,防水树脂3的最上端优选位于比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靠下方的位置。这是因为,若防水树脂3配置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透镜部70,则存在来自发光装置2的光的取出效率降低、或者由透镜部70进行的配光控制性降低的可能性。
防水树脂(例如硅酮树脂)3通常在基板1上安装有多个发光装置2之后涂布。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光装置2的剖视下,成为水分侵入部的第三点R位于比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的最外侧点即第二点Q靠透镜部70侧的位置,因此防水树脂3容易配置为覆盖发光装置2的侧面中的从最下部至少到第三点R的区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水分从模塑树脂部60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界面部1000u的侵入。另外,发光装置1000的侧面(基座部61的外表面)如檐部那样伸出到第二点Q,因此防水树脂3不容易在发光装置2的侧面上超过第二点Q而爬升。因此,能够降低防水树脂3的一部分配置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透镜部70的情况。例如,在剖视下,防水树脂3的最上端也可以位于比界面部1000u靠上方且比第二点Q靠下方的位置。换言之,基座部61的侧面中的位于比第二点Q靠上方的部分也可以从防水树脂3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以室外显示器用的显示装置2000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显示装置2000的用途不特别限定。另外,即便在出于防水以外的目的而利用树脂覆盖发光装置2的侧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发光装置2的侧面的形状来控制树脂的配置,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发光装置1000的制造方法]
以下,说明发光装置100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图4A~图4G分别是用于说明发光装置1000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剖视图,示出了图2C所示的2D-2D线处的截面。
(第一工序:树脂封装体100的准备)
在第一工序中,如图4A所示那样,准备包含暗色系树脂构件40及多个引脚的树脂封装体100。树脂封装体100可通过传递模塑成形、嵌件成形等而形成。在此,说明通过传递模塑法来形成树脂封装体100的方法。
首先,准备包含多个引脚的引脚框架。在该例子中,引脚框架对于一个封装体包含3对引脚。各引脚对包括分隔配置的引脚10a、10b。
接着,准备模具,在模具内配置引脚框架。之后,将着色为暗色系后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注入模具内,通过冷却而使其固化。由此,得到利用暗色系树脂构件40来保持多个引脚10a、10b的树脂封装体100。
树脂封装体100的构造与参照图2F~图2H而前述了的构造同样。树脂封装体100中的暗色系树脂构件40配置为划定第一凹部21、第二凹部22、23。另外,暗色系树脂构件40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具有第一台阶面st1。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结构在本工序中可通过模具的形状而形成。
(第二工序:发光元件50的安装)
在第二工序中,如图4B所示那样,向树脂封装体100安装多个发光元件50。首先,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在各引脚对处的一方的引脚10a的露出区域30的一部分,例如使用导电性糊剂来接合发光元件50。接下来,利用一对导线80来将各发光元件50的正负电极分别与引脚10a、10b的露出区域30的一部分电连接。
(第三工序:反射性构件150及透光性树脂构件180的形成)
在第三工序中,如图4C所示那样,在各发光元件50的周边形成反射性构件150及透光性树脂构件180。
首先,使用喷嘴而向树脂封装体100的第一凹部21内赋予成为反射性构件的第一树脂材料之后,使第一树脂材料固化,由此得到反射性构件150。
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向第二凹部22、23内赋予着色为暗色系的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从而形成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使用多个喷嘴,同时赋予第一树脂材料和成为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的树脂材料,并使其同时固化。由于能够同时进行作业,因此能够简化工序。另外,也可以赋予第二暗色系树脂,在使其固化之后,赋予第一树脂材料。
接着,向由第二树脂部42的树脂部42A规定的区域内,以覆盖发光元件50、反射性构件150及树脂部42C的方式赋予成为透光性树脂构件的第二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由此得到透光性树脂构件180。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以比固化温度低的温度对成为反射性构件、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的树脂材料进行加热而使其临时固化,在成为反射性构件、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的临时固化体之上,配置成为透光性树脂构件的第二树脂材料。之后,也可以以固化温度以上的温度对成为反射性构件、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的临时固化体及第二树脂材料进行加热而使其正式固化。或者,也可以是,在使成为反射性构件、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及透光性树脂构件的树脂材料临时固化了的状态下,形成模塑树脂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用于形成模塑树脂部的固化工序中,使这些树脂材料正式固化。这样,得到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配置有发光元件50、反射性构件150及透光性树脂构件180的第一构造体110。
(第四工序:模塑树脂部60的形成)
在第四工序中,例如使用铸造成形法来形成模塑树脂部60。模塑树脂部60的基座部61及透镜部70例如一体地形成。模塑树脂部60的基座部及透镜部70也可以分体。
·铸造壳体120的准备
首先,如图4D所示那样,准备具有开口部120p、上部空腔121、以及多个下部空腔130的铸造壳体120。上部空腔121具有底面121b、及从底面121b连续形成的内壁121c。开口部120p位于底面121b的相反侧(-z侧)。各下部空腔130从上部空腔121的底面121b向与开口部120p相反一侧的方向(+z侧)突出。
上部空腔121具有与基座部的一部分对应的形状。例如,上部空腔121的底面121b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图2D)对应,内壁121c具有与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图2D)的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在从开口部120p侧观察时的铸造壳体的顶视下,底面121b的周缘e1位于比内壁121c的上端e2靠内侧的位置。
下部空腔130具有与透镜部对应的形状。在此,多个下部空腔130是包括成为第一透镜部的第一空腔、成为第二透镜部的第二空腔及成为第三透镜部的第三空腔在内的3个下部空腔。
·第三树脂材料的注入工序
接下来,如图4E所示那样,向多个下部空腔130分别注入将热固化性树脂作为母材的第三树脂材料142。
在此,作为第三树脂材料142的母材,使用环氧树脂。向下部空腔130和上部空腔121注入第三树脂材料142。向上部空腔121注入的第三树脂材料142的注入量优选设定为比上部空腔121和下部空腔130的合计的体积小。由此,能够将后面的浸渍工序中的第三树脂材料142的爬升抑制为能够由第一台阶面st1控制的量。如图所示那样,第三树脂材料142也可以具有与开口部120p的周缘相接的凹状的上表面。另一方面,若第三树脂材料142的注入量过于少,则在后面的浸渍工序中,不能使第三树脂材料142爬升。因此,第三树脂材料142的注入量设定为比如下量多,该量通过从上部空腔121的容积减去树脂封装体100中的浸渍的部分的体积而得到。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向下部空腔130注入第三树脂材料142,在进行临时固化之后,向上部空腔121注入第三树脂材料142。
·浸渍工序
接下来,如图4F所示那样,使第一构造体110朝下而使第一构造体110的一部分浸渍于铸造壳体120内的第三树脂材料142。具体而言,多个发光元件50分别以在俯视下与多个下部空腔130中的对应的一个重叠的方式,使第一构造体110中的发光元件50及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浸渍于第三树脂材料142。
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与铸造壳体120的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隔(缝隙)d。间隔d与图2D所示的宽度Wq对应。间隔d是在剖视下内壁121c的上端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之间的与xy面平行的距离。
通过使第一构造体110浸渍,从而如图4F中箭头800所示那样,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与铸造壳体120的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之间,第三树脂材料142的一部分沿着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朝向第一台阶面st1爬升。
第三树脂材料142的爬升由于设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第一台阶面st1而降低。如图4F所示那样,第三树脂材料142的爬升由第一台阶面st1止挡。例如,第三树脂材料142的进行了爬升的部分的上端142e(最远离铸造壳体120的位置的端部(-z方向))也可以与第一台阶面st1相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树脂材料142的形状不限定于图4F所示的形状。第三树脂材料142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三树脂材料142的量、间隔d、使第一构造体110浸渍的深度、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的形状等而不同。也可以例如如图5A所例示那样,第三树脂材料142的进行了爬升的部分的上端142e与第一台阶面st1局部地相接。或者,如图5B所示那样,第三树脂材料142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比第一台阶面st1靠下方(+z侧)的位置。另外,如图5C所示那样,第三树脂材料142的一部分也可以超过第一台阶面st1而到达第二台阶面st2。即便在该情况下,也由第一台阶面st1限制第三树脂材料142的爬升,因此能够降低第三树脂材料142爬升至例如与引脚10a、10b接触这一情况。
·固化工序
在使第一构造体110浸渍于第三树脂材料142的状态下,使第三树脂材料142固化。固化工序以第三树脂材料142的母材的固化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在固化之后,取下铸造壳体120。由此,如图4G所示那样,形成包含对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进行覆盖的基座部61和多个(在此为3个)透镜部70在内的模塑树脂部60。模塑树脂部60的透镜部70和基座部61由第三树脂材料142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将第三树脂材料142向下部空腔130和上部空腔121连续注入,但也可以是,在向下部空腔130注入之后,使向下部空腔130注入后的第三树脂材料142临时固化,之后,向上部空腔121注入第三树脂材料142,并使临时固化了的下部空腔130和向上部空腔121注入后的第三树脂材料142正式固化。
模塑树脂部60的第一点P也可以是对应于上部空腔121的底面121b与内壁121c之间的角部的点。第二点Q也可以是与上部空腔121的开口部120p的上端对应的点。第三点R也可以是与第三树脂材料142的进行了爬升的部分的上端142e对应的点。
在图5A~图5C所示的例子中也是,通过使第三树脂材料142固化而形成模塑树脂部60之后,与第三树脂材料142的进行了爬升的部分的上端142e对应的点可成为第三点R。将由图5A~图5C所示的第三树脂材料142形成的模塑树脂部60分别示于图6A~图6C中。
之后,从引脚框架切断引脚11a~13b而个片化,由此得到发光装置100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在第一构造体的浸渍工序中,能够利用树脂材料的爬升来形成具有期望的形状的模塑树脂部60。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制造工序数的增大。
可以对发光装置实施各种变形例。例如,关于发光元件的构造·配置、树脂封装体的构造·形态、模塑树脂部的结构等,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形态。可以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形态以外的形态适宜地用于本公开的发光装置。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发光装置的变形例。以下,主要说明与发光装置1000不同的点,关于与发光装置1000同样的构造,省略说明。另外,在表示变形例的各图中,为了易懂,对于与发光装置1000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变形例1)
图7A是从y轴方向观察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1001时的简要侧视图,图7B是从x轴方向观察发光装置1001时的简要侧视图。图7C是发光装置1000的简要俯视图。图7D分别是图7C所示的7D-7D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发光装置1001与图2A~图2G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不同点在于,模塑树脂部60的基座部61具有台阶。
在本变形例中,在剖视下,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的外侧面在第一点P与第二点Q之间包括朝向与主面100a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以下称作“基座台阶面”。)62。基座部61的侧面部61b的外侧面在剖视下呈阶梯状,基座台阶面62是与阶梯的踏面相当的面。在该例子中,基座台阶面62位于比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在顶视下,基座台阶面62在基座部61的外周形成。
如图7D所示那样,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到基座台阶面62为止的沿着z轴方向的距离h1也可以比从包含第二点Q的xy面到基座台阶面62为止的沿着z轴方向的距离h2大。距离h2例如也可以是0.1mm以上且0.3mm以下。与主面100a平行的方向上的基座台阶面62的宽度w1也可以比从基座部61的第二点Q到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为止的在与主面100a平行的面(xy面)上的距离即宽度Wq小。宽度w1例如也可以为0.1mm以上且0.4mm以下。
本变形例中的树脂封装体100也可以还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与外侧部100c之间具有相对于主面100a倾斜的锥形面100t。锥形面100t位于比基座部61的第二点Q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下,基座台阶面62也可以与锥形面100t重叠。
锥形面100t是相对于主面100a(在此为xy面)向-z方向以例如35°以上且45°以下的角度θt倾斜的面。锥形面100t相对于xy面的倾斜角度θt比外侧部100c中的与锥形面100t相接的部分的倾斜角度θc小。
如图7C所示那样,在俯视下,锥形面100t也可以在树脂部42A的外侧与树脂部42A相接配置。
本变形例中的第一树脂部41、作为第二树脂部的树脂部42A、42C、42D的构造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与前述的发光装置1000同样,也可以与前述的发光装置1000不同。如图7D所示那样,树脂部42C也可以不具有位于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与上表面u1之间的朝上的台阶面。
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在基座部61形成基座台阶面62,能够使用铸造成形法来形成空隙进一步减少了的模塑树脂部。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
图8A及图8B分别是表示采用铸造成形法的模塑树脂部的形成方法的工序剖视图。
图8A表示向铸造壳体120的下部空腔130及上部空腔121注入第三树脂材料142的工序。如图所示那样,在本变形例中,铸造壳体120的上部空腔121的内壁具有与基座部61的基座台阶面62(图7D)对应的台阶面123。第三树脂材料142的量例如可以设定为比从上部空腔121的底面121b到台阶面123为止的体积大、且比上部空腔121整体的体积小。由此,注入到上部空腔121后的第三树脂材料142具有与台阶面123的内侧的端部相接的凸状的上表面。
在本变形例中,在将第三树脂材料142的量设定为小于上部空腔121的体积的同时,利用台阶面123而能够控制为第三树脂材料142的上表面成为凸状。
从上部空腔121的底面121b到台阶面123为止的沿着z轴方向的距离c1(与基座部的距离h1相当)也可以比从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的上端到台阶面123为止的沿着z轴方向的距离c2(与基座部的距离h2相当)大。由此,能够在抑制上部空腔121的尺寸(体积)的同时,在上部空腔121收容期望的量的第三树脂材料142,且使其上表面为凸状。
图8B表示使包括树脂封装体100及发光元件50的第一构造体110浸渍于注入到上部空腔121后的第三树脂材料142中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第三树脂材料142具有凸状的上表面,因此能够减少伴随包括树脂封装体100的第一构造体110的浸渍而在第三树脂材料142产生的空隙v的发生。更详细而言,这是因为,通过第三树脂材料142的上表面为凸状,从而树脂封装体100的中央部比周缘部先接触第三树脂材料142。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树脂封装体100具有锥形面100t,因此能够增大在上部空腔121内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与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之间的部分的体积。随着使树脂封装体100更深地浸渍,从而在第三树脂材料142中产生的空隙v沿着图8B中所示的箭头801从上部空腔121的中央部(位于所浸渍的树脂封装体100的中央部与上部空腔121的底面121b之间的部分)朝向内壁121c侧移动。到达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的附近后的空隙v沿着图8B中所示的箭头802从树脂封装体100与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的上端之间向上方的空间逃逸。因此,第三树脂材料142中的空隙v沿着箭头802移动时的空隙v的通道变宽,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空隙v。
当上部空腔121具有台阶面123时,在比台阶面123靠下方(+z侧)的位置空隙v的通道容易变窄。在该情况下,通过增大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的上端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之间的间隔d,能够确保空隙v的通道。另外,通过在树脂封装体100设置锥形面100t,能够不使上部空腔121的体积增加(即使基座部的尺寸增加)而确保空隙v的排放通道。
与主面100a平行的方向上的台阶面123的宽度(与模塑树脂部的台阶面的宽度w1相当)也可以设定为比上部空腔121的内壁121c的上端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之间的间隔d小。由此,能够在内壁121c与树脂封装体100的外侧部100c之间确保空隙v的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锥形面100t而得到的效果不依赖于上部空腔的形状。例如,即便在上部空腔不具有台阶面的情况下,通过在树脂封装体设置锥形面100t,也能够得到容易排放空隙的效果。
(变形例2)
图9A及图9B分别是变形例2的发光装置1002的简要侧视图,图9C是发光装置1002的俯视透视图。图9D是图9C所示的9D-9D线处的简要剖视图。发光装置1002的立体图与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的简要图同样。
发光装置1002与变形例1的发光装置1001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位于第一凹部21与第二凹部22、23之间的树脂部42F的上表面比位于其外侧的树脂部42E的上表面高。
在本变形例中,在主面100a上,暗色系树脂构件40包括:第一树脂部41,其位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以及第二树脂部42,其在俯视下包围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且具有位于比第一树脂部41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的上表面。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俯视下,第二树脂部42包括:树脂部42E(有时称作“第三树脂部”。);以及位于树脂部42E与第一树脂部41之间的树脂部(有时称作“第四树脂部”。)42F。树脂部42F的上表面位于比树脂部42E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树脂部42E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一树脂部41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也可以是,在顶视下,在树脂部42E的外侧形成有锥形面100t。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9D所示那样,基座部61中的位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的部分(以下称作“上表面部”。)的厚度在树脂部42F上薄、且在第一树脂部41上及树脂部42E上厚。基座部61的上表面部除了在俯视下与树脂部42F重叠的部分以外能够具有充分的厚度T。因此,在俯视下,能够减小基座部61的上表面部的厚度变小的部分的面积的比例,因此能够确保基座部61的强度。
在图9C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由树脂部42F包围。树脂部42F的位于内上表面21a侧的侧面成为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
树脂部42F例如包括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的一对壁状部和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的一对壁状部,这些壁状部在俯视下划定四边形的内上表面21a的各边。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2a、23a分别由树脂部42F及树脂部42E包围。例如,树脂部42E包括在俯视下位于树脂部42E的-x侧及+x侧的一对壁状部。树脂部42E的各壁状部以在俯视下划定四边形的内上表面22a、23a的4边中的除了位于树脂部42F侧的1边以外的3边的方式延伸。即,在俯视下,内上表面22a、23a的4边中的1边由树脂部42F划定,其他3边由树脂部42E划定。树脂部42F的截面形状不特别限定,如图9D所示那样,树脂部42F可以具有与图2G所示的树脂部42C同样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与图7D所示的树脂部42C同样的形状。
(变形例3)
图10A是表示变形例3的发光装置1003中的发光元件及树脂封装体的简要俯视透视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的10B-10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图10C是表示变形例3的其他发光装置1003a中的发光元件、树脂封装体及透镜部的简要俯视图。
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1003、1003a与图2A~图2G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的树脂封装体100不同点在于,在一个第一凹部21内还配置有用于引线接合的连接区域wr。
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发光装置1003中,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包括在俯视下沿着y轴方向排列的3个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和两个居间区域211、212。元件载置区域201~203经由居间区域211、212而彼此相连。元件载置区域201包括配置第一发光元件51的区域。同样地,元件载置区域202包括配置第二发光元件52的区域。元件载置区域203包括配置第三发光元件53的区域。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分别也可以还包括将对应的发光元件与一对引脚连接的连接区域wr。居间区域211在y轴方向上位于元件载置区域201与元件载置区域202之间。居间区域211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比元件载置区域201、202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小。同样地,居间区域212在y轴方向上位于元件载置区域202与元件载置区域203之间。居间区域212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比元件载置区域202、203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小。
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可以在第一凹部21内配置有反射性构件。反射性构件至少配置于各元件载置区域201~203。也可以是,反射性构件也配置于居间区域211、212。
图10C所示的发光装置1003a与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发光装置1003不同点在于,元件载置区域201~203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与居间区域211、212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如图所示那样,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仅配置于第一凹部21中的各元件载置区域201~203。这样的构造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即,将侧面预先由反射性构件150覆盖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配置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由此,在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上,能够仅在与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接近的区域配置反射性构件150。另外,也可以是,在未配置侧面预先由反射性构件150覆盖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区域中,配置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
(变形例4)
图11A是表示变形例4的发光装置1004中的发光元件及树脂封装体的简要俯视透视图。图11B及图11C分别是表示变形例4的其他发光装置1004a、1004b中的发光元件、树脂封装体及透镜部的简要俯视图。
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1004、1004a、1004b与上述的发光装置1000~1003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未设置第一凹部21。即,在本变形例中,配置发光元件的区域未由具有比第一树脂部41高的上表面的树脂部包围。在制造发光装置1004、1004a、1004b时,优选将侧面预先由反射性构件覆盖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参照图10C)。
在图11A所示的发光装置1004中,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暗色系树脂构件40具有多个凸部45a、45b。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两个凸部45a、45b,但凸部的数量不特别限定。主面100a包括第一区域300,该第一区域300位于除了配置有凸部45a、45b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第一区域300包括多个引脚11a~13b各自的露出区域和第一树脂部41。凸部45a、45b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一区域300靠上方(+z方向)的位置。
凸部45a、45b彼此分隔。在该例子中,凸部45b与凸部45a的+x侧隔开间隔而配置。凸部45a、45b分别具有夹着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及居间区域211、212而彼此对置的侧壁。这些侧壁规定第一区域300的周缘的一部分。第一区域300的周缘的其他一部分(在此,位于-y侧及+y侧的部分)也可以由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周缘规定。
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在第一区域300中配置于多个引脚11a~13b中的任意引脚的露出区域30。第一区域300也可以包含连接区域wr。
在图11A所示的发光装置1004中,第一区域300可以与变形例3中的第一凹部的内上表面同样地包括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和居间区域211、212。在俯视下,凸部45a具有侧壁,该侧壁规定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及居间区域211、212各自的例如位于比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靠左侧(-x侧)的部分的周缘。凸部45b具有侧壁,该侧壁规定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及居间区域211、212各自的例如位于比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靠右侧(+x侧)的位置的部分的周缘。
本变形例中的凸部45a、45b的俯视下的形状、由凸部45a、45b规定的第一区域300的俯视下的形状等不限定于图11A所示的例子。例如,在图11B所示的发光装置1004a中,以在第一区域300中元件载置区域201~203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与居间区域211、212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的方式构成凸部45a、45b。如图11B所示那样,凸部45a、45b各自的第一区域300侧的侧面也可以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另外,凸部45a、45b各自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在y轴方向上大致恒定。
发光装置1004a也可以包括彼此分隔配置的多个凸部而代替凸部45a。同样地,也可以包括彼此分隔配置的多个凸部而代替凸部45b。多个凸部分别也可以位于对应的一个引脚上、且具有规定元件载置区域201~203的周缘的侧面。在俯视下,各凸部的y轴方向的宽度也可以比对应的引脚的宽度大。
图11C所示的发光装置1004b与图11B所示的发光装置1004a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在第一区域300的+x侧及-x侧分别具有第二凹部22、23。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2a、23a包括用于引线接合的连接区域wr。在俯视下,凸部45a、45b分别也可以为包围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2a、23a的环状。在俯视下,第二凹部22、23分别例如也可以以包含多个(在此为3个)引脚的连接区域wr的方式沿着y轴方向延伸。在该例子中,第二凹部22的内上表面22a包括用于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电连接于引脚11a~13a的连接区域wr。第二凹部23的内上表面23a包括用于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电连接于引脚11b~13b的连接区域wr。各第二凹部22、23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在y轴方向上大致恒定。另外,第一区域300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在y轴方向上大致恒定。
(变形例5)
图12是发光装置1005中的简要立体图。
发光装置1005与上述的发光装置1000~1003不同点在于,透镜部70被着色为与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色同系颜色。
通过在发光元件50的上方(+z方向)配置被着色为与发光元件50的发光色同系颜色的透镜部70,从而在发光元件50的点亮时不会妨碍发光色,在发光元件50的熄灭时,能够减少位于发光元件50的周围的反射性构件、引脚的露出表面处的外光反射所引起的显示对比度的降低。
而且,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全部熄灭了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透镜部71、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的颜色的减色法混合,第一透镜部71、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看起来是比着色的颜色暗的颜色、即明度低的颜色。其结果是,发光装置1005的出射面看起来暗,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对比度。
发光装置1005的模塑树脂部60可以例如通过铸造成形法来制造。
图13A及图13B分别是表示采用铸造成形法的模塑树脂部60的形成方法的工序剖视图。
如图13A所示那样,向所准备的铸造壳体120中的3个下部空腔130分别注入被着色为与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色同系颜色的树脂材料,并使其临时固化,由此得到临时固化体141a。接着,如图13B所示那样,向临时固化体141a之上注入透光性的第三树脂材料142。之后,与参照图4F而前面叙述过的工序同样地,进行将包括树脂封装体及发光元件的第一构造体浸渍于第三树脂材料142的浸渍工序。接着,通过使着色了的树脂材料的临时固化体141a和透光性的第三树脂材料142正式固化,来得到模塑树脂部60。关于此外的工序,与参照图4A~图4G而上面叙述过的方法同样。另外,关于使用的树脂材料、铸造壳体的构造等,也与上述的材料、构造同样。
(变形例6)
图14A是变形例6的发光装置3000的简要俯视图,图14B是图14A所示的14B-14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变形例6的发光装置3000与图1、图2A~图2H所示的发光装置1000及图7A~图7D所示的发光装置1001不同点在于:将多个发光元件50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俯视下与其他发光元件非平行配置这点;以及使多个透镜部70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的顶点的高度与其他透镜部的顶点的高度不同这点。
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二发光元件52及第三发光元件53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此为第三发光元件53)的矩形中的各边与其他发光元件(在此为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矩形中的各边非平行。
由此,如以下详细叙述那样,能够提高发光装置3000的配光控制性,能够实现期望的配光。
[发光元件的构造及配置]
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具有位于多个引脚11a~13b侧的第一面、位于与第一面相反一侧(即透镜部侧)的第二面、以及位于第二面的两个电极。需要说明的是,说明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中正负电极(正极及负极)这两方位于第二面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一方位于第一面、且另一方位于第二面。
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第二面上,配置有两个电极(正负电极)ce1、ce2。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中,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各自的两个电极ce1、ce2在矩形形状的第二面中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角部(即对角的角部)分别配置。与此相对,第三发光元件53中的两个电极ce1、ce2在矩形形状的第二面中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的中央附近分别配置。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色不特别限定,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发光元件51是发红色的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52是发蓝色的蓝色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53是发绿色的绿色发光元件。
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在假想的线m0上配置为一列。在此,线m0是将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俯视下的中央点C1~C3连结的线。构成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矩形的平面形状的4个边(在此为构成第二面的矩形形状的外缘的4个边)均与线m0非平行。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分别也可以配置为第二面的矩形形状的外缘的1组对边与线m0形成45°的角度。另一方面,第三发光元件53的矩形的平面形状中的1组对边(在此为第二面的矩形形状的外缘中的1组对边)与线m0平行。
在本说明书中,在俯视下,将发光元件的矩形形状的外缘的各边与线m0所成的角度中的最小的角度α称作“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为45°。
在具有发光元件和位于发光元件的上方且覆盖发光元件的透镜的发光装置中,若透镜的尺寸变小,则发光装置的配光容易受到发光元件的近场的配光特性的影响。因此,存在基于透镜的曲率调整进行的发光装置的配光控制变得困难的情况。发光元件的近场的配光特性例如能够根据发光元件中的电极的位置、电极尺寸等构造而变化。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考虑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电极的位置、更详细而言考虑反映了这些发光元件的第二面中的电极的位置等的发光亮度分布,来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期望的配光(指向特性)的发光装置3000。
以下,具体说明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分布与俯视下的发光元件的配置之间的关系。
图15A及图15B分别是例示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三发光元件53的第二面51a、53a的发光亮度分布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在图15A及图15B中,将发光亮度高的区域用白色示出,将与白色所示的区域相比发光亮度较低的区域用黑色表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二面51a、53a中的白色所示的发光亮度高的区域称作“发光部”,将黑色所示的发光亮度低的区域称作“非发光部”。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电极通过导线而连接于引脚。
如图15A所示那样,第一发光元件51的第二面51a的发光亮度分布包括发光部611和与发光部611相比亮度较低的非发光部612。非发光部612位于彼此相对的两个角部。非发光部612的位置与电极ce1、ce2(图14A)的位置对应。在本说明书中,“非发光部”不仅包括第二面中的未发光的区域,还包括由于形成电极而不出射光的区域、成为导线的影子而看起来暗的区域。当使第二面51a的最大亮度为100%时,发光部611的亮度为40%以上且100%以下,非发光部612的亮度为0%以上且小于40%。在该例子中,将第二面51a的未形成电极的两个角部连结的对角线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611a比将形成有电极的两个角部连结的对角线处的宽度611b大。需要说明的是,“对角线处的发光部的宽度”是指由对角线截取的发光部的长度、即在俯视下发光部中的与对角线重叠的部分的长度。
第二发光元件52在与第一发光元件51同样的位置具有电极。因此,关于第二发光元件52的发光亮度分布,也可以是,与第一发光元件51同样地,将第二面中的未形成电极的两个角部连结的对角线处的发光部的宽度比将形成有电极的两个角部连结的对角线处的发光部的宽度大。
如图15B所示那样,第三发光元件53的第二面53a的发光亮度分布包括发光部611和位于相对的两个边的中央附近且与发光部611相比亮度较低的非发光部612。图15B中的第三发光元件53的非发光部612的位置与图14A中的电极ce1、ce2的位置对应。将第二面53a的未形成电极的两个边的中央部连结的线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611c比将形成有电极的两个边的中央部连结的线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611d大。需要说明的是,“将中央部连结的线处的发光部的宽度”是指将两个边的中央部连结的线所截取的发光部的长度、即在俯视下发光部中的与将两个边的中央部连结的线重叠的部分的长度。
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优选配置于将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俯视下的中央点C1~C3连结的线m0上。也可以是,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第二面的中心配置于线m0上。
图16是表示具有参照图15A及图15B而说明的发光亮度分布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参考例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图14A及图14B所示的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300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配置的俯视图。在图16及图17中,仅示出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第二面51a~53a及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省略了透镜部等其他构成要素。另外,在这些图中,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中分别一并示出了通过第二面的中心、且从线m0起顺时针成45°的角度的假想的线m1、以及通过第二面的中心、且从线m0起顺时针成135°的角度的假想的线m2。另外,在图17中,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中分别用虚线示出通过第二面的中心、且与线m0正交的假想的线m3。在图16及图17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第二面的中心与第一透镜部~第三透镜部的中央点C1~C3一致。
在图16所示的参考例中,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矩形形状的第二面的两个边(1组对边)与线m0平行。在图16所示的参考例中,在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中,线m1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比线m2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小。在本说明书中,“线m1(或线m2)处的发光部的宽度”是指在俯视下由线m1(或线m2)截取的发光部的长度、即在俯视下发光部中的与线m1(或线m2)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例如,在图16所示的第一发光元件51中,线m1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是由线m1截取的发光部611的长度611e,线m2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是由线m2截取的发光部611的长度611f。因此,在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中,线m1上的发光分布(包括线m1、且与第二面垂直的截面的发光分布)与线m2上的发光分布(包括线m2、且与第二面垂直的截面的发光分布)能够不同。第一发光元件51的在线m1上的半值角(指向角)能够比在线m2上的半值角例如小约6.6°(例如,第三发光元件53的在线m1上的半值角(指向角)与在线m2上的半值角(指向角)之差例如为约1.6°)。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线m1上与线m2上之间的半值角(指向角)所示的配光的差简称作“配光差”。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发光元件53中,线m1上的发光部611的宽度与线m2上的发光部611的宽度大致相同。因此,第三发光元件53的配光差能够被抑制为比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小。
当将如本参考例这样配置的发光装置适用于显示装置时,图像的颜色、影像等显示特性有时受到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配光差的影响。例如,第一发光元件51(例如红色发光元件)的在线m1上的配光窄(半值角小),因此当从线m1的方向观察使用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时,有时发生红色变弱等图像的紊乱。
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3000中,如图17所示那样,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各自的矩形形状的第二面51a、52a的两个边(1组对边)分别配置为相对于线m0成45°的角度。即,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为45°。由此,在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各自中,能够使线m1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与线m2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之差与参考例相比较小。在该例子中,能够使线m1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与线m2上的发光部611的宽度大致相同。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线m1上的配光与线m2上的配光之差。由此,能够将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近场的配光特性给发光装置3000的配光带来的影响抑制得更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配光控制性。
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配置为能够减线m1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与线m2处的发光部611的宽度之差即可。例如,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也可以配置为在俯视下其电极不与线m1及线m2重叠(即,电极从线m1、m2上偏移)。或,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也可以配置为其发光部611的俯视下的形状关于线m0及/或线m3而大致对称(线对称)。
通过使用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3000,可实现由配光差引起的图像的颜色·影像的紊乱被进一步减少了的显示装置。
如图14A及图17所示那样,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电极ce1、ce2优选配置于线m0上。由此,在俯视下,能够使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电极ce1、ce2之间连结的方向、即在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中发光部的宽度相对变小的方向与对应的透镜部的短轴一致,且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的发光部的宽度相对大的方向与对应的透镜部的长轴一致。这样,通过相对于各发光元件51~53的发光部的宽度增大对应的透镜部71~73的尺寸,能够减少透镜部71~73的内表面上的全反射,向透镜部71~73取入更多的光。因此,能够提高从各发光元件向对应的透镜取入光的取入效率,因此能够提高光取出效率。
图18是表示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配置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图1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电极的位置与图17所示的例子不同。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在俯视下,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电极配置于通过各发光元件的矩形形状的第二面的中心、且从线m0起向顺时针成90°的角度的线m3上。在俯视下,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电极间连结的方向也可以与对应的透镜部的长轴一致。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线m1上及线m2上之间产生的配光差。
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俯视下的形状也可以为正方形。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如图17或图18所例示那样配置,能够进一步减少各发光元件中的线m1上及线m2上的配光差。
需要说明的是,俯视下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可以与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波长无关而根据该发光元件中的电极的位置等来设定。另外,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可以根据该发光元件的平面形状、电极的位置·电极形状等而在0°~45°的区间选择。在发光元件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且在彼此相对的两个角部具有电极的情况下,该发光元件的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也可以比0°大且小于45°。
[透镜部的尺寸及形状]
在本变形例中,第一透镜部71、第二透镜部72及第三透镜部73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的顶点的高度与其他透镜部的顶点的高度不同。
在图14B所示的例子中,第三透镜部73的顶点T3的高度HL3比第一透镜部71的顶点T1的高度HL1及第二透镜部72的顶点T2的高度HL2大。第一透镜部71的顶点T1的高度HL1及第二透镜部72的顶点T2的高度HL2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中的顶点T1~T3的高度HL1~HL3是指各顶点T1~T3距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的高度、即顶点T1~T3与基座部61的上表面61a之间的最短距离。在图示的例子中,顶点T1~T3的高度HL1~HL3是各透镜部71~73中的凸形状的顶点与底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另外,俯视下的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尺寸(短轴方向的宽度WS1~WS3、长轴方向的宽度WL1~WL3)也可以互不相同。在此,第三透镜部73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3比第一透镜部71及第二透镜部72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1、WS2大,第三透镜部73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3比第一透镜部71及第二透镜部72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1、WL2大。俯视下的第一透镜部71及第二透镜部7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
在图14B所示的例子中,各透镜部71~73的尺寸也可以被调整为从该透镜部出射的光具有期望的配光。例如,也可以是,透镜部的长轴上的半值角为100°以上且120°以下,短轴上的半值角为50°以上且70°以下。第一透镜部71及第二透镜部72的顶点T1、T2的高度HL1、HL2是0.3mm~0.5mm、例如0.40mm,第三透镜部73的顶点T3的高度HL3是0.4mm~0.6mm、例如0.50mm。另外,第一透镜部71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1为0.6mm~1.0mm、例如0.8mm,第一透镜部71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1为1.0mm~1.4mm、例如1.2mm。第二透镜部72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2为0.6mm~1.0mm、例如0.8mm,第二透镜部72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2为1.0mm~1.4mm、例如1.2mm。第三透镜部73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3为0.8mm~1.2mm、例如1.0mm,第三透镜部73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3为1.4mm~1.8mm、例如1.6mm。
如前所述,在从x轴方向及/或y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外缘也可以除了曲线部分以外还包括直线部分。作为一例,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各透镜部71~73包括直线部分,在从x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各透镜部71~73不包括直线部分。另外,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侧视图中的外缘的形状也可以互不相同。例如,也可以是,在从y轴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的外缘包括直线部分,其他透镜部的外缘不包括直线部分。
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的曲率也可以与其他透镜部的曲率不同。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曲率也可以互不相同。或者,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曲率。在本说明书中,“透镜部的曲率”是在包括透镜部的顶点且沿着透镜部的长轴方向或短轴方向的截面中,透镜部的外缘中的包括顶点的曲线部分的曲率。
根据本变形例,根据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发光亮度分布,来分别调整对应的透镜部70的尺寸(例如顶点T1~T3的高度HL1~HL3、短轴方向的宽度WS1~WS3、长轴方向的宽度WL1~WL3)、曲率等,由此能够提高穿过对应的透镜部71~73而从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分别出射的光的配光控制性。另外,通过组合如下两个结构,能够提高发光装置3000的配光控制性,提高光取出效率,所述两个结构是指:使在前述的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中发光部的宽度相对变小的方向与对应的透镜部的短轴一致,且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的发光部的宽度相对变大的方向与对应的透镜部的长轴一致的结构;以及根据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各自的发光亮度分布,来增大对应的透镜部70的尺寸的结构。
例如,在缩窄从某发光元件穿过透镜部而出射的光的配光的情况下,首先调整该透镜部的曲率。也可以是,在仅通过曲率的调整而不能充分缩窄配光的情况下,使透镜部的尺寸比其他透镜部大。或者也可以是,不改变该透镜部的曲率而增大透镜部的尺寸。
在某发光元件(在此为第三发光元件53)的配光比其他发光元件的配光宽的情况下,使与第三发光元件53对应的第三透镜部73的尺寸(例如透镜部73的顶点的高度HL3)比其他透镜部71、72大,由此能够缩窄穿过第三透镜部73而出射的光(在此为绿色光)的配光。例如,在如图17所示那样第三发光元件53的线m0上的配光比第一发光元件51及第二发光元件52的线m0上的配光宽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与第三发光元件53对应的第三透镜部73的顶点的高度HL3比其他透镜部71、72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第三透镜部73的尺寸比第一透镜部71及第二透镜部72大,但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尺寸的大小关系不特别限定。这些透镜部71~73的尺寸可以根据各发光元件的电极位置等所引起的发光亮度分布来设定。
优选的是,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中的顶点的高度最大的透镜部(以下称作“最大透镜部”。)在俯视下配置于将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沿着一方向排列的列(以下称作“透镜列”)的一端。在图14A所示的例子中,在由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构成的透镜列的一端(在此为最靠+y侧的端)配置有作为最大透镜部的第三透镜部73。由此,能够减少从其他透镜部出射的光中的被最大透镜部遮挡(来自其他透镜部的光向最大透镜部入射而其出射方向变化)的光的比例。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在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顶点的高度互不相同的情况下,将最大透镜部配置于透镜列的一端,将顶点的高度最小的透镜部(以下称作“最小透镜部”。)配置于透镜列的另一端。
在将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用于例如室外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发光装置的3个透镜部70a~70c沿着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光出射的面)中的垂直方向配置。在从下方仰视这样的显示面的情况下,若如图19A所例示那样最大透镜部70a位于透镜列的中央,则从位于透镜列的上端的透镜部70b朝向下方(观察者侧)的光的一部分向最大透镜部70a入射,难以向观察者侧出射。与此相对,若如图19B所示那样将最大透镜部70a配置于透镜列的上端,则与图19A所示的例子相比,能够减少从透镜列的上端的透镜部(最大透镜部)70a去往下方的光中的入射到其他透镜部70b、70c的光的比例。因此,能够使从3个透镜部70a~70c分别去往下方的光更高效地向观察者侧出射。
在3个透镜部70a~70c的顶点的高度互不相同的情况下,优选如图19C所示那样,将最大透镜部70a配置于透镜列的上端,将最小透镜部70c配置于透镜列的下端。由此,能够减少从透镜列的上端的透镜部(最大透镜部)70a及位于中央的透镜部70b去往下方的光中的被其他透镜部遮挡的光的比例。
图20是本变形例的其他发光装置3001的简要剖视图,示出了包含线m0且与yz面平行的截面。
在发光装置3001与图14A及图14B所示的发光装置3000中,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形状及尺寸不同。发光装置3001被调整了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形状·尺寸等,以具有比发光装置3000窄的配光(即高的指向性)。在该例子中,发光装置3001的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尺寸(顶点的高度HL1~HL3、短轴方向的宽度WS1~WS3、以及长轴方向的宽度WL1~WL3)比发光装置3000大。另外,发光装置30001的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曲率比发光装置3000中的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曲率小。
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各透镜部71~73的尺寸也可以被调整为从该透镜部出射的光具有期望的配光。例如,也可以是,透镜部的长轴上的半值角为80°以上且小于100°,短轴上的半值角为35°以上且小于50°。第一透镜部71及第二透镜部72的顶点T1、T2的高度HL1、HL2为0.6mm~0.8mm、例如0.7mm,第三透镜部73的顶点T3的高度HL3为0.8mm~1.0mm、例如0.9mm。另外,第一透镜部71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1为0.8mm~1.2mm、例如1.0mm,第一透镜部71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1为1.2mm~1.6mm、例如1.4mm。第二透镜部72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2为0.8mm~1.2mm、例如1.0mm,第二透镜部72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2为1.3mm~1.7mm、例如1.5mm。第三透镜部73的短轴方向的宽度WS3为1.0mm~1.4mm、例如1.2mm,第三透镜部73的长轴方向的宽度WL3为1.6mm~2.0mm、例如1.8m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根据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使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配置(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与其他发光元件不同即可,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的尺寸也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也可以是,根据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发光亮度分布,使第一透镜部71~第三透镜部73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的尺寸与其他透镜部不同即可,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相对于线m0的倾斜角α彼此相同。
(变形例7)
图21是从变形例7的发光装置4000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立体图。图22A是从变形例7的发光装置4000去除模塑树脂部后的简要俯视图。图22B及图22C分别是图22A所示的22B-22B线、22C-22C线处的简要剖视图。
变形例7的发光装置4000与图14A及图14B所示的发光装置3000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位于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的第一树脂部41包括至少一个凸部46。在俯视下,凸部46至少位于第一发光元件51与第二发光元件52之间、或者第二发光元件52与第三发光元件53之间。在俯视下,凸部46与第一凹部21的内侧面21c分隔配置。
在图22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凹部21内,第一树脂部41包括彼此分隔配置的多个(在此为4个)凸部46。多个凸部46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多个发光元件50中的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之间。各凸部46例如具有矩形形状的上表面。各凸部46的上表面46u位于比引脚的露出区域30靠上方的位置。第一树脂部41中的除了凸部46以外的部分例如与引脚的露出区域30大致共面。大致共面在容许范围包括尺寸公差、制造公差、构件公差所引起的误差。
各凸部46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反射性构件150相接。凸部46的上表面46u也可以从反射性构件150露出。通过从配置于第一凹部21内的反射性构件150露出各凸部46的上表面46u,从而在俯视下,反射性构件150具有多个与各凸部46对应的孔。由此,能够减少由反射性构件150进行的外光反射所引起的显示对比度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凸部46的上表面46u也可以由透光性树脂构件180覆盖。凸部46的上表面46u也可以由透光性树脂构件180覆盖。配置于第一凹部21内的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在俯视下具有多个与各凸部46对应的孔。
根据本变形例,在俯视下,能够在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中的除了形成有凸部46的区域以外的区域配置反射性构件150。由此,能够减少反射性构件150的体积。因而,能够减少在制造工序中产生的对发光元件50施加的应力,降低发光元件50从引脚11浮起的情况。另外,通过第一树脂部具有凸部,能够在反射性构件150形成有与凸部46对应的孔或槽、在隔着凸部46而彼此分隔的两个以上的区域配置反射性构件150。因此,在发光装置4000的制造时或安装时,能够减少在反射性构件150与发光元件50之间产生的应力所引起的不良状况。
在图22C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位于比凸部46的上表面46u靠上方(+z侧)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元件51~第三发光元件53的上表面的高度也可以互不相同。如前所述,向第一凹部21内赋予例如第一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反射性构件150。此时,若凸部46的上表面46u位于比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靠上方(+z侧)的位置,则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凸部46之间的第一树脂材料的一部分有可能由于表面张力而爬升到发光元件50上。其结果是,存在在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的整体或一部分上配置反射性构件150而发光装置4000的亮度降低的情况。在本变形例中,凸部46的上表面46u位于比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靠下方(-z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降低成为反射性构件150的第一树脂材料爬升到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这一情况。因此,能够减少由第一树脂材料的爬升引起的发光装置4000的亮度的降低。
凸部46的上表面46u与露出区域30之间的z轴方向上的距离k1例如为0.1mm。在凸部46的上表面46u与xy面非平行的情况下,距离k1是从露出区域30到凸部46的上表面46u中的最靠+z侧配置的部分为止的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与露出区域30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比上述距离k1大,例如为0.12mm~0.2mm。
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俯视下,至少一个凸部46位于多个引脚中的相邻的两个引脚之间,且包含与相邻的两个引脚的至少一方重叠的部分。例如,凸部46在俯视下与露出区域30的一部分重叠配置。由此,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制造时,能够由凸部46固定引脚框架,以免引脚框架从暗色系树脂构件40浮起。
在图22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凹部21内配置有4个凸部46。4个凸部46包括在俯视下位于第一发光元件51与第二发光元件52之间的两个凸部461、462、以及位于第二发光元件52与第三发光元件53之间的两个凸部463、464。在俯视下,凸部461配置为其一部分与引脚11a重叠。同样地,在俯视下,凸部462、463分别与引脚12a局部地重叠,凸部464配置为与引脚13a局部地重叠。图23是分别例示引脚框架F1与凸部46之间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例如,引脚框架F1中,在俯视下配置发光元件51~发光元件53的区域的宽度与配置发光元件51~发光元件53的区域的-x侧的区域的宽度不同。通过引脚框架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不同,能够增加树脂封装体100与引脚框架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够提高树脂封装体100与引脚框架之间的密接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俯视下配置发光元件51~发光元件53的区域的宽度与配置发光元件51~发光元件53的区域的-x侧的区域的宽度也可以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凸部46的数量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本变形例的发光装置4000在第一凹部21内具有至少一个凸部46即可,也可以具有5个以上的凸部46。
以下,说明变形例7的其他发光装置4001~4005。以下,主要说明与发光装置4000不同的点,关于与发光装置4000同样的构造及效果省略说明。
图24是从变形例7的其他发光装置4001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立体图。发光装置4001与图21及图22A~图22C所示的发光装置4000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位于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2a、23a的第一树脂部41包括至少一个凸部47。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在俯视下,凸部47与第二凹部22、23的内侧面21c分隔配置。
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在此为4个)凸部47彼此分隔地配置于第二凹部22、23各自的内部。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位于比各凸部47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凸部47的上表面的高度也可以与凸部46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
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各凸部47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相接。各凸部47的上表面从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露出。需要说明的是,各凸部47的上表面也可以由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覆盖。例如,配置于第二凹部22、23内的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也可以具有多个在俯视下与多个凸部47对应的孔。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在俯视下在第二凹部22、23的内上表面21a中的除了形成有凸部47的区域以外的区域配置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由此,能够减少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的体积。另外,能够在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形成有孔或槽、在隔着凸部47而彼此分隔的两个以上的区域配置有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因此,能够减少在发光装置4001的制造时或安装时产生的应力的影响。例如,能够减小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的体积变化所引起的导线与引脚之间的接合部被施加的应力。
在俯视下,各凸部47优选配置为其一部分与对应的引脚重叠。由此,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制造时,能够利用凸部47来固定引脚框架,以免引脚框架从暗色系树脂构件40浮起。
图25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4002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立体图。图26是从发光装置4002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俯视图。发光装置4002与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4001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具备第一凹部21和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6个)第三凹部24。各第三凹部24包括用于引线接合的连接区域wr。
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暗色系树脂构件40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包括4个凸部48。各凸部48配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凹部24之间,并与树脂部42A、42C相接。各凸部48的上表面48u的高度与凸部46的上表面46u的高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各凸部48的上表面48u可以比凸部46的上表面高,也可以比凸部46的上表面低。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凹部24分别由树脂部42A、42C和凸部48规定。在各第三凹部24的内上表面24a配置有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优选至少覆盖多个引脚11a~13b。
在发光装置4002中,通过设置凸部48,能够将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分开配置于彼此分隔的6个第三凹部24内。因此,在发光装置4002的制造时或安装时,能够减少产生的应力的影响。另外,在俯视下,以将树脂部42A、42C相连的方式配置凸部48,由此能够减少发光装置4002的制造时或安装时的树脂封装体100的翘曲。
图27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4003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立体图。图28A是从发光装置4003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俯视图。图28B是图28A所示的28B-28B线处的简要剖视图。发光装置4003与图21及图22A~图22C所示的发光装置4000不同点在于,位于第一凹部21的内部的至少一个凸部49的上表面49u位于比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凸部49的上表面49u的高度与将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包围的第二树脂部42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凸部49的上表面49u的高度、以及第二树脂部42的上表面的高度例如可以由从树脂封装体100的背面100b到该上表面为止的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规定。通过凸部49的上表面49u位于比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在此为与第二树脂部42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从而在第一凹部21内容易控制配置反射性构件150的区域。
发光装置4003的树脂封装体100的构造是在图10C所示的发光装置1003b的树脂封装体100设置有凸部49的构造。
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凹部21内配置有多个(在此为两个)凸部49。两个凸部49包括在俯视下位于元件载置区域201、202之间的凸部491、以及位于元件载置区域202、203之间的凸部492。各凸部491、492与第一凹部21的侧壁即第二树脂部42分隔配置。
在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分别配置有反射性构件150。在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分别配置的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由凸部49彼此分隔。由此,在制造时或安装时,能够减少产生的应力的影响。例如,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反射性构件150的膨胀及/或收缩而施加于发光元件50的应力。因而,能够减少发光元件50与引脚11a、12a、13a之间的剥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分别配置的反射性构件150也可以在第一凹部21中连续形成。
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凸部49的至少上表面49u从反射性构件150露出。由此,能够减少在俯视下反射性构件150在第一凹部21的内上表面21a中所占的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的对比度。在第一凹部21内,在反射性构件150上配置透光性树脂构件180的情况下,凸部49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从透光性树脂构件180露出。凸部49的露出部分也可以与模塑树脂部相接。需要说明的是,凸部49的上表面也可以由透光性树脂构件180覆盖。
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的俯视下,各凸部49的一部分包含与多个引脚重叠的部分。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凸部491包括在俯视下与引脚11a、11b、12a、12b分别重叠的部分和位于这些引脚之间的部分。凸部492包括在俯视下与引脚12a、12b、13a、13b分别重叠的部分和位于这些引脚之间的部分。由此,在树脂封装体100的制造时,能够利用凸部491、492来减少引脚框架从暗色系树脂构件40的浮起。
在图28C所示的例子中,各凸部49的侧面具有朝向与主面100a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49st。在剖视下,各凸部49具有阶梯状的侧面,台阶面49st是与阶梯的踏面相当的朝上的面。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优选位于比台阶面49st靠上方的位置。通过设置比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低的台阶面49st,能够降低反射性构件150爬升到发光元件50的上表面这一情况。作为一例,凸部49的上表面49u与露出区域30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k2为0.2mm,凸部49的台阶面49st与露出区域30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k3为0.1mm。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台阶面49st配置为在俯视下包围凸部49的上表面49u。在俯视下,凸部49的台阶面49st的外缘的形状也可以与凸部49的上表面49u的外缘的形状相似。台阶面49st也可以配置于在俯视下凸部49的侧面中的与发光元件50相对的侧面。以下,参照图28A来说明凸部49的平面形状。凸部49包括y轴方向的宽度分别不同的第一宽度部、第二宽度部及第三宽度部。第一宽度部与发光元件50相对。第二宽度部位于发光元件50的+x侧及-x侧,配置为在俯视下夹着发光元件50。第三宽度部在俯视下位于x轴方向的最端部。第一宽度部与第二宽度部相比y轴方向的宽度较小。第二宽度部与第三宽度部相比y轴方向的宽度较大。第一宽度部与第三宽度部相比y轴方向的宽度较大。由此,在俯视下,能够将第一宽度部与发光元件50接近地配置。由此,能够减少配置于第一宽度部与发光元件50之间的反射性构件150的体积。因而,能够减少在制造工序中产生的对发光元件50施加的应力,使发光元件50不容易从引脚11浮起。另外,在俯视下,能够增大从第三宽度部到第二树脂部42为止的y轴方向的距离。由此,能够增大连接区域wr的区域。因而,能够使连接区域与导线之间的接合容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宽度部与第三宽度部也可以具有相同的y轴方向的宽度。
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树脂部42具有朝向与主面100a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42st。台阶面42st在俯视下配置于第二树脂部42的内侧面与内上表面21a之间。在图示的例子中,台阶面42st配置为包围树脂封装体100。台阶面42st的高度也可以与凸部49的台阶面49st的高度相同。
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元件载置区域201由第二树脂部42的内侧面和凸部491的侧面规定,元件载置区域202由凸部491、492的侧面规定,元件载置区域203由第二树脂部42的内侧面和凸部492的侧面规定。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在俯视下,元件载置区域201~203分别包括对应的发光元件50所位于的部分Pd和位于部分Pd的+x侧及-x侧的两个缩颈部Pn。缩颈部Pn和部分Pd由在俯视下第二树脂部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的不同规定。在图28A所示的例子中,在俯视下,各缩颈部Pn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比部分Pd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小。由此,容易利用毛细管现象来将成为反射性构件150的第一树脂材料经由缩颈部Pn而配置于与各发光元件50接近的区域。以下,参照图28A来说明第二树脂部42。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树脂部42包括与发光元件50相对的宽度窄部和与宽度窄部相比y轴方向上的宽度较宽的宽度宽部。在此,作为第二树脂部42的宽度宽部,示出了包括向+y方向延伸出的部分的例子。不过,第二树脂部42的宽度宽部也可以包括向-y方向延伸出的部分。第二树脂部42的宽度宽部配置为与凸部49的第二宽度部相对。由此,规定了缩颈部Pn和部分Pd。两个第二树脂部42的宽度宽部配置为夹着发光元件50。
以下,参照图28C,以元件载置区域202为例,说明反射性构件150的配置方法的一例。在发光装置4003中,例如,能够将位于元件载置区域202的+x侧及-x侧的区域(成为连接区域wr的区域)分别用作配置喷嘴的喷嘴配置区域700,该喷嘴用于配置第一树脂材料。当向喷嘴配置区域700配置喷嘴而喷出第一树脂材料时,第一树脂材料如箭头701所示那样通过毛细管现象而穿过缩颈部Pn而流入元件载置区域202的部分Pd内。从缩颈部Pn流入了的第一树脂材料绕转流入第二发光元件52的侧面与凸部491、492的侧面之间。这样,能够在第二发光元件52的侧面与凸部491、492的侧面之间的间隔配置反射性构件150。凸部49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反射性构件150直接相接。凸部49的侧面也可以从反射性构件150露出。
第二树脂部42的表面积增加与存在缩颈部Pn相应的量,因此能够增加与模塑树脂部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存在缩颈部Pn,能够提高模塑树脂部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粘接力,因此能够使模塑树脂部更稳定地固定于树脂封装体100。
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凹部21内,在由各凸部49的侧面中的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部分和第二树脂部42的侧面规定的区域配置有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能够利用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来覆盖多个引脚11a~13b。因此,能够提高发光装置4003的对比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配置第二暗色系树脂构件190。
图29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4004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立体图。发光装置4004与图27及图28A、28B所示的发光装置4003不同点在于,在树脂封装体100的主面100a上,至少一个凸部49的上表面49u具有凹陷部49h。
模塑树脂部也可以包括位于各凸部49的凹陷部49h的内部的部分。凹陷部49h的内部也可以与透光性树脂构件180相接。也可以是,在凹陷部49h的内部的一部分配置有透光性树脂构件180,在凹陷部49h的内部的其他一部分配置有模塑树脂部。凹陷部49h的内表面也可以与模塑树脂部相接。例如,在模塑树脂部的形成时,也可以以填充各凸部49的凹陷部49h的方式赋予成为模塑树脂部的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由此,能够提高模塑树脂部与树脂封装体100之间的粘接力(锚定效果)。因此,能够使模塑树脂部更稳定地固定于树脂封装体100。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凹陷部49h的内上表面例如在俯视下具有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部分与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部分交叉的十字型的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锚定效果。顶视下的第一凹部21的开口部的形状例如为大致矩形形状。大致矩形形状包括矩形。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凹部21的外缘的长方形的角部已取圆角(角部圆角四边形)。另外,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树脂部42为直线。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树脂部42的俯视下的y轴方向的宽度恒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部21的开口部的形状中的、第二树脂部42的一部分也可以具有变形的形状。例如,在俯视下,第二树脂部42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包含曲线、在俯视下具有椭圆形状。
图30是从变形例7的另外发光装置4005去除了模塑树脂部的简要立体图。发光装置4005与图29所示的发光装置4004不同点在于,在俯视下,配置于树脂封装体100的第一凹部21内的两个凸部49各自的外缘为矩形。在俯视下,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各凸部49的凹陷部49h的外缘为矩形。
根据发光装置4005,能够使各元件载置区域201~203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比发光装置4004大。因此,例如,将侧面预先由反射性构件150覆盖的发光元件50配置于各元件载置区域201~203是比较容易的。
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在与yz面平行的截面中,凹陷部49h的开口部的宽度比凹陷部49h的底部(内上表面)的宽度大。由此,容易向凹陷部49h的内部填充成为模塑树脂部的树脂材料。需要说明的是,凹陷部49h的开口部的宽度可以与凹陷部49h的底部的宽度相同,也可以比凹陷部49h的底部的宽度小。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凹陷部49h的内侧面是相对于xz面而倾斜的平面。凹陷部49h具有例如V字形的截面形状。
本说明书公开了以下的项目所述的发光装置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项目1]
一种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
树脂封装体,其包括多个引脚和对所述多个引脚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树脂构件,所述树脂封装体具有主面、位于所述主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以及位于所述主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侧面部,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具有在所述主面从所述树脂构件露出的露出区域;
多个发光元件,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任意引脚的所述露出区域;以及
模塑树脂部,其包括密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座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座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形成的多个透镜部,
所述多个透镜部包括在俯视下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二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三透镜部,
所述基座部具有位于比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靠上方的位置的上表面、以及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沿着朝向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的方向对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所述基座部的侧面部,
在剖视下,
第一点位于比第二点靠所述多个透镜部侧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点位于比第三点靠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点是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的最外侧点,所述第二点是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的最外侧点,所述第三点是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接触的最外侧点,
在剖视下,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比所述第一点靠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侧的位置,且位于比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位置。
[项目2]
根据项目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中的从所述第二点到所述第三点的部分具有呈凹状弯曲的外侧面。
[项目3]
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的一部分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露出。
[项目4]
根据项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
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比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点靠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侧的位置。
[项目5]
根据项目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到所述第一台阶面为止的距离相对于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到所述模塑树脂部的所述第二点为止的距离的比例为0.2以上且0.8以下。
[项目6]
根据项目4或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还具有位于比所述第一台阶面靠下方的位置的第二台阶面,
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台阶面的宽度大。
[项目7]
根据项目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最外侧的点位于比所述模塑树脂部的所述第二点靠内侧的位置。
[项目8]
根据项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的外侧面在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包括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
[项目9]
根据项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封装体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之间还具有相对于所述主面倾斜的锥形面,
所述锥形面位于比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位置。
[项目10]
根据项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点到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为止的在与所述主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是所述树脂封装体中的位于比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部分的在与所述主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0.1以上且0.5以下。
[项目11]
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具有由所述树脂构件和所述多个引脚规定的一个凹部,所述一个凹部的内上表面包括所述多个引脚各自的所述露出区域,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
[项目12]
一种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
树脂封装体,其包括多个引脚和对所述多个引脚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树脂构件,所述树脂封装体在主面具有由所述树脂构件和所述多个引脚规定的一个凹部,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具有在所述一个凹部的内上表面露出的露出区域;
多个发光元件,其包括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任意引脚的所述露出区域;以及
模塑树脂部,其包括密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座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座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形成的多个透镜部,所述多个透镜部包括在俯视下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二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三透镜部。
[项目13]
根据项目11或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一反射性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二反射性构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三反射性构件。
[项目14]
根据项目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一个凹部内,所述第一反射性构件、所述第二反射性构件及所述第三反射性构件彼此相连。
[项目15]
根据项目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上,所述树脂构件包括:
第一树脂部,其位于所述一个凹部的所述内上表面;以及
第二树脂部,其在俯视下包围所述一个凹部的所述内上表面。
[项目16]
根据项目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所述第二树脂部包括第三树脂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树脂部与所述第一树脂部之间的第四树脂部,所述第四树脂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三树脂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三树脂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树脂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项目17]
根据项目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第一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比所述第一光短波长侧的第二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出比所述第二光短波长侧的第三光,
所述第一透镜部被着色为与所述第一光同系颜色,所述第二透镜部被着色为与所述第二光同系颜色,所述第三透镜部被着色为与所述第三光同系颜色。
[项目18]
根据项目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镜部分别具有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凸形状。
[项目19]
根据项目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分别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
在俯视下,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所述矩形中的各边与其他发光元件的所述矩形中的各边非平行。
[项目20]
根据项目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部及所述第三透镜部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中的顶点的高度比其他透镜部的顶点的高度大。
[项目21]
根据项目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分别具有位于所述多个引脚侧的第一面、位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面的至少一个电极,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各自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极配置于将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部及所述第三透镜部的俯视下的中央点连结的线上。
[项目22]
根据项目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包括至少一个凸部,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至少一个凸部靠上方的位置。
[项目23]
根据项目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包括至少一个凸部,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树脂部的所述上表面的高度相同。
[项目24]
根据项目2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树脂部具有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
[项目25]
根据项目2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台阶面靠上方的位置。
[项目26]
根据项目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所述上表面具有凹陷部。
[项目27]
根据项目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所述至少一个凸部包括位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相邻的两个引脚之间的部分、以及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引脚中的至少一方重叠的部分。
[项目28]
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
准备工序,准备具备树脂封装体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第一构造体,所述树脂封装体包括树脂构件及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主面,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具有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以及
模塑树脂部形成工序,形成密封所述第一构造体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模塑树脂部,
所述模塑树脂部形成工序包含:
树脂注入工序,向铸造壳体注入树脂材料;
浸渍工序,使所述第一构造体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树脂封装体中的包含所述主面的一部分浸渍于所述树脂材料,使所述树脂材料的一部分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铸造壳体的内壁之间沿着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朝向所述第一台阶面爬升;以及
固化工序,使所述树脂材料固化。
[项目29]
根据项目28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浸渍工序中,利用所述第一台阶面来止挡所述树脂材料的爬升。
[项目30]
根据项目2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的反射性构件,
所述反射性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侧面相接,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所述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反射性构件露出。
[项目31]
根据项目3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
所述反射性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一反射性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二反射性构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三反射性构件,所述第一反射性构件、所述第二反射性构件及所述第三反射性构件彼此相连,
所述反射性构件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凸部对应的孔。
[项目32]
根据项目22、30及3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包括多个凸部,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多个凸部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之间。
[项目33]
根据项目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上,所述树脂构件包括:
第一树脂部,其位于所述一个凹部的所述内上表面;以及
第二树脂部,其在俯视下包围所述一个凹部的所述内上表面,
所述第二树脂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树脂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第一树脂部包括至少一个凸部,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项目34]
根据项目23或3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有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的反射性构件,
所述反射性构件包括在隔着所述至少一个凸部而彼此分隔开的两个以上的区域中配置的多个部分。
[项目35]
根据项目22、23、30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所述至少一个凸部与所述第二树脂部分隔开。
[项目36]
根据项目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树脂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树脂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能够适宜使用于各种用途的发光装置。尤其是,适宜使用于LED显示器等显示装置。LED显示器例如利用于布告板、大型电视、广告、交通标识、立体显示器、照明器具等。

Claims (29)

1.一种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
树脂封装体,其包括多个引脚和对所述多个引脚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树脂构件,所述树脂封装体具有主面、位于所述主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以及位于所述主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侧面部,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具有在所述主面从所述树脂构件露出的露出区域;
多个发光元件,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任意引脚的所述露出区域;以及
模塑树脂部,其包括密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座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座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形成的多个透镜部,
所述多个透镜部包括在俯视下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二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三透镜部,
所述基座部具有位于比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靠上方的位置的上表面、以及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沿着朝向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的方向对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所述基座部的侧面部,
在剖视下,
第一点位于比第二点靠所述多个透镜部侧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点位于比第三点靠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点是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的最外侧点,所述第二点是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的最外侧点,所述第三点是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接触的最外侧点,
在剖视下,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比所述第一点靠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侧的位置,且位于比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中的从所述第二点到所述第三点的部分具有呈凹状弯曲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的一部分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
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比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点靠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到所述第一台阶面为止的距离相对于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背面到所述模塑树脂部的所述第二点为止的距离的比例为0.2以上且0.8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还具有位于比所述第一台阶面靠下方的位置的第二台阶面,
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台阶面的宽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最外侧的点位于比所述模塑树脂部的所述第二点靠内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侧面部的外侧面在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包括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封装体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之间还具有相对于所述主面倾斜的锥形面,
所述锥形面位于比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剖视下,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点到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为止的在与所述主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是所述树脂封装体中的位于比所述第二点靠上方的部分的在与所述主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0.1以上且0.5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具有由所述树脂构件和所述多个引脚规定的一个凹部,所述一个凹部的内上表面包括所述多个引脚各自的所述露出区域,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第一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比所述第一光短波长侧的第二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出比所述第二光短波长侧的第三光,
所述第一透镜部被着色为与所述第一光同系颜色,所述第二透镜部被着色为与所述第二光同系颜色,所述第三透镜部被着色为与所述第三光同系颜色。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镜部分别具有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凸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分别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
在俯视下,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所述矩形中的各边与其他发光元件的所述矩形中的各边非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部及所述第三透镜部中的至少一个透镜部中的顶点的高度比其他透镜部的顶点的高度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分别具有位于所述多个引脚侧的第一面、位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面的至少一个电极,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各自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极配置于将所述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部及所述第三透镜部的俯视下的中央点连结的线上。
17.一种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
树脂封装体,其包括多个引脚和对所述多个引脚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定的树脂构件,所述树脂封装体在主面具有由所述树脂构件和所述多个引脚规定的一个凹部,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具有在所述一个凹部的内上表面露出的露出区域;
多个发光元件,其包括配置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任意引脚的所述露出区域;以及
模塑树脂部,其包括密封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座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座部的上方且与所述基座部一体形成的多个透镜部,所述多个透镜部包括在俯视下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一透镜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二透镜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重叠的第三透镜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一个凹部内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一反射性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二反射性构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周边的第三反射性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一个凹部内,所述第一反射性构件、所述第二反射性构件及所述第三反射性构件彼此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上,所述树脂构件包括:
第一树脂部,其位于所述一个凹部的所述内上表面;以及
第二树脂部,其在俯视下包围所述一个凹部的所述内上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所述第二树脂部包括第三树脂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树脂部与所述第一树脂部之间的第四树脂部,所述第四树脂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三树脂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三树脂部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树脂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包括至少一个凸部,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至少一个凸部靠上方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包括至少一个凸部,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树脂部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树脂部具有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台阶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台阶面靠上方的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所述上表面具有凹陷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主面的俯视下,所述至少一个凸部位于所述多个引脚中的相邻的两个引脚之间,且包括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引脚中的至少一方重叠的部分。
28.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
准备工序,准备具备树脂封装体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第一构造体,所述树脂封装体包括树脂构件及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主面,在所述树脂封装体的侧面部,所述树脂构件具有朝向与所述主面相同的方向的第一台阶面;以及
模塑树脂部形成工序,形成密封所述第一构造体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模塑树脂部,
所述模塑树脂部形成工序包含:
树脂注入工序,向铸造壳体注入树脂材料;
浸渍工序,使所述第一构造体中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树脂封装体中的包含所述主面的一部分浸渍于所述树脂材料,使所述树脂材料的一部分从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铸造壳体的内壁之间沿着所述树脂封装体的所述侧面部朝向所述第一台阶面爬升;以及
固化工序,使所述树脂材料固化。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浸渍工序中,利用所述第一台阶面来止挡所述树脂材料的爬升。
CN202211205140.3A 2021-09-30 2022-09-29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9110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2285 2021-09-30
JP2021-162285 2021-09-30
JP2022024239 2022-02-18
JP2022-024239 2022-02-18
JP2022-083491 2022-05-23
JP2022083491A JP2023051716A (ja) 2021-09-30 2022-05-23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1014A true CN11591101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1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5140.3A Pending CN115911014A (zh) 2021-09-30 2022-09-29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22599282.4U Active CN219085974U (zh) 2021-09-30 2022-09-29 发光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9282.4U Active CN219085974U (zh) 2021-09-30 2022-09-29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5815A1 (zh)
CN (2) CN11591101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5974U (zh) 2023-05-26
US20230095815A1 (en)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86194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379634B2 (ja) Ledパッケージモジュール
US10355183B2 (en) LED package
US9698319B2 (en) LED package with lead terminals having protrusions of differing width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EP2711995B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4744178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
US8613533B2 (en) Optical sheet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having the same
JP5158472B2 (ja) 半導体発光装置
US8288785B2 (en) Lead frame having light-reflecting layer,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the lead frame,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EP1900040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WO2012001938A1 (ja) 発光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11393965B2 (en) Light-emitting unit and surface-emission light source
KR20180017903A (ko) 광원 모듈,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12002909B2 (en) Surface-mounted multi-color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7014948B2 (ja)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
JP5350947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
JP2008010562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CN219626661U (zh) 发光装置
CN219085974U (zh) 发光装置
JP2023051716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06437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95546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7256417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655464B1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그 제조방법 및 조명시스템
JP7256418B2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