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2623B -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2623B
CN115902623B CN202310026456.4A CN202310026456A CN115902623B CN 115902623 B CN115902623 B CN 115902623B CN 202310026456 A CN202310026456 A CN 202310026456A CN 115902623 B CN115902623 B CN 115902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lug
brushless motor
workpiec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64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02623A (zh
Inventor
贾睿
邬可军
姚德智
高士鹏
邱金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dong Shan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dong Sha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dong Shan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dong Sha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64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2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2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2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02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2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移料机构、测试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两组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主动带轮,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一从动带轮,且所述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电动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因此,无刷电机是当今最理想的调速电机,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军事,航空航天,医疗等众多的行业。无刷电机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电性能测试,以检验电机的各项性能,避免电机存在质量问题而造成日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目前,在对无刷电机进行测试时,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进行测试,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了测试效率相对较低的缺陷,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无刷电机的产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包括移料机构、测试机构以及送料机构;
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两组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主动带轮,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一从动带轮,且所述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二滑轨,两组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带轮,且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夹爪,所述滑动块上还固定安装有工业摄像机;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测试台与测试电源,所述测试台设置有夹紧模块与导电模块;所述夹紧模块用于夹紧待测工件,所述导电模块能够连通测试电源与待测工件之间的电流,以使得测试电源能够为待测工件提供测试电流;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线、第二传送线以及第三传送线,所述第一传送线用于将待测工件传送至移料机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线用于将测试完毕的工件按测试结果传送至包装工站,所述第三传送线用于将测试完毕的工件按测试结果传送至维修工站。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条一侧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第三滑轨能够嵌入所述导向块内,以使得所述滑条能够沿所述固定板上下滑动;所述滑条的另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齿轮,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模块包括夹紧底座,所述夹紧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紧块,所述夹紧底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夹紧底座内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且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丝杆上配合连接有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模块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筒与第二导筒,所述第一导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柱,且所述第一插接柱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导筒外部,所述第一导筒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柱,且所述第二插接柱能够伸出所述第二导筒外部,所述第二导筒内设置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与所述测试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能够与待测工件的正负电极插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筒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导筒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移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滑移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伸出至第一导筒外部,所述第二拉杆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伸出至第二导筒外部;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杆。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板上还安装有隔磁壳座,所述隔磁壳座内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隔磁壳座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T形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三滑槽伸入至所述隔磁壳座内,且伸入所述隔磁壳座内的T形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N极朝下且S极朝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移块与第二滑移块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与待测工件的正负电极插接时,所述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能够与待测工件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讯,从而获取待测工件内部电器元件所检测到的参数信息;所述电器元件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电流由第一方向通入所述电磁线圈内时,所述电磁线圈能够产生S极朝上且N朝下的磁场,以通过所述电磁线圈吸引所述永磁体向下移动;当电流由第二方向通入所述电磁线圈内时,所述电磁线圈能够产生N极朝上且S朝下的磁场,以通过所述电磁线圈排斥所述永磁体向上移动。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各相定子绕组实施逐级升压法施加电压后,其电路电流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所需的理论时间,并基于所理论时间建立数据库;
通过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
将所述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导入所述数据库中,得到预设理论时间;
采用逐级升压法对所述待测工件施加预设大小电压,并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该待测工件中定子绕组的实时电流值;
当所述实时电流值等于预设电流值后,记录此时的时刻值,从而得到定子绕组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时所需实际时间;
将所述实际时间与预设理论时间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时间大于所述预设理论时间,则将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装置能够自动的对无刷电机完成测试过程,并且在测试过程中能够获取无刷电机内部的参数信号,从而根据这些参数信号判定无刷电机是否存在故障,进而生成相应的测试结果,然后再根据相应测试结果对测试完毕的无刷电机进行分类,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移料机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移料机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夹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测试台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导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隔磁壳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导筒与第二导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电磁线圈排斥永磁体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电磁线圈吸附永磁体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第一传送线;102、第二传送线;103、第三传送线;104、支撑架;105、第一滑轨;106、滑动板;107、第一连接块;108、第一电机;109、第一主动带轮;201、第一从动带轮;202、第一传动带;203、第二滑轨;204、滑动块;205、第二连接块;206、第二电机;207、第二主动带轮;208、第二从动带轮;209、第二传动带;301、固定板;302、滑条;303、夹爪;304、工业摄像机;305、第三滑轨;306、导向块;307、齿条;308、第三电机;309、齿轮;401、测试台;402、夹紧底座;403、第一夹紧块;404、旋转电机;405、螺纹丝杆;406、第二夹紧块;407、安装底板;408、第一导筒;409、第二导筒;501、第一滑移块;502、第一插接柱;503、第一弹簧;504、第二滑移块;505、第二插接柱;506、第二弹簧;507、第一滑槽;508、第二滑槽;509、第一拉杆;601、第二拉杆;602、T形连接杆;603、隔磁壳座;604、电磁线圈;605、第三滑槽;606、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包括移料机构、测试机构以及送料机构。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线101、第二传送线102以及第三传送线103,所述第一传送线101用于将待测工件传送至移料机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线102用于将测试完毕的工件按测试结果传送至包装工站,所述第三传送线103用于将测试完毕的工件按测试结果传送至维修工站。
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与无刷电机的装配产线连机生产,其作为测试工作使用,以对装配完毕的无刷电机进行性能测试,以检验无刷电机的各项性能,避免存在质量问题的无刷电机流出市面。具体来说,第一传送线101与装配产线的末端连接,当装配产线组装完无刷电机后,无刷电机能够顺着第一传送线101被传送至移料机构的下方,然后移料机构将该无刷电机夹持至测试机构上,并通过测试机构进行通电测试,然后测试机构生成相应的测试结果;若测试结果为合格品,则移料机构会将测试完毕的无刷电机夹持至第二传送线102上,然后通过第二传送线102将该无刷电机传送至包装工站上进行打包出厂;若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品,则移料机构会该无刷电机夹持至第三传送线103上,然后通过第三传送线103将该无刷电机传送至维修工站上,进而对该无刷电机进行检修。
如图3所示,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支撑架104,所述支撑架104顶部左右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105,两组所述第一滑轨105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06,所述滑动板10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07,所述支撑架10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8,所述第一电机108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主动带轮109,所述支撑架104的左侧安装有第一从动带轮201,且所述第一主动带轮109与第一从动带轮201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20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202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07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驱动第一电机108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使得第一电机108带动带动第一主动带轮109进行正装或反转运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带202能够在第一主动带轮109与第一从动带轮201之间转动,并且在第一传动带202转动的过程中,又能够拉动第一连接块107一同运动,从而能够拉动滑动板106沿着第一滑轨105上来回滑轨,这样一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08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便能够带动夹爪303沿着测试台401的X轴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所述滑动板106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二滑轨203,两组所述第二滑轨203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4,所述滑动块20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05,所述滑动板1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6,所述第二电机206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二主动带轮207,所述滑动板106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带轮208,且所述第二主动带轮207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208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209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209与所述第二连接块205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驱动第二电机206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使得第二电机206带动带动第二主动带轮207进行正装或反转运动,从而使得第二传动带209能够在第二主动带轮207与第二从动带轮208之间转动,并且在第二传动带209转动的过程中,又能够拉动第二连接块205一同运动,从而能够拉动滑动块204沿着第二滑轨203上来回滑轨,这样一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206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便能够带动夹爪303沿着测试台401的Y轴方向移动。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滑动块20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上滑动连接有滑条302,所述滑条302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夹爪303,所述滑动块204上还固定安装有工业摄像机304。
所述滑条302一侧设置有第三滑轨305,所述固定板301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块306,所述第三滑轨305能够嵌入所述导向块306内,以使得所述滑条302能够沿所述固定板301上下滑动;所述滑条302的另一侧设置有齿条307,所述固定板3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308,所述第三电机308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齿轮309,且所述齿轮309与所述齿条307啮合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第三电机308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从而使得第三电机308带动齿轮309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而在齿轮309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齿轮309与齿条307是啮合传动的,齿轮309便能够驱动齿条307上下滑动,从而使得滑条302能够沿着固定板301上下滑动,这样一来,通过控制第三电机308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正转或反转运动,便能够带动夹爪303沿着测试台401的Z轴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当需要将第一传送线101上的待测试的无刷电机夹持到测试台401的夹紧模块上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08、第二电机206以及第三电机308按照设定好的程序驱动,从而将夹爪303带动至第一传送线101的附近区域上,然后再通过夹爪303夹紧第一传送线101的无刷电机,接着再控制第一电机108、第二电机206以及第三电机308按照设定好的程序驱动,便能够将第一传送线101上的无刷电机夹持至夹紧模块上,从而通过测试机构对该无刷电机进行测试。当测试完毕后,再根据测试结果的不同,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08、第二电机206以及第三电机308执行相应的驱动程序,便能够通过夹爪303将测试完毕的无刷电机夹持到第二传送线102或第三传送线103上,从而对无刷电机完成测试过程。并且,在控制夹爪303夹紧无刷电机的过程中,通过工业摄像机304能够进一步确定第一传送线101上无刷电机所处的位置信息,当无刷电机所处的位置与预设位置出现偏差时,通过工业摄像机304所拍摄到的无刷电机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进行比较,得到位置偏差率,然后控制系统再根据位置偏差率生成纠偏信息,从而对夹爪303的夹紧位置进行修正,从而使得夹爪303能够稳定的夹紧无刷电机,避免在转移无刷电机的过程中因夹持力不稳而发生无刷电机掉落的现象,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6、图7所示,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测试台401与测试电源,所述测试台401设置有夹紧模块与导电模块;所述夹紧模块用于夹紧待测工件,所述导电模块能够连通测试电源与待测工件之间的电流,以使得测试电源能够为待测工件提供测试电流。
所述夹紧模块包括夹紧底座402,所述夹紧底座4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紧块403,所述夹紧底座4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404,所述夹紧底座402内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405,且所述旋转电机404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丝杆40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丝杆405上配合连接有第二夹紧块406;所述第一夹紧块403与第二夹紧块406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404通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移料机构将待测试的无刷电机由第一传送线101上夹持到夹紧模块上后,此时使得旋转电机404启动,从而通过旋转电机404带动螺纹丝杆405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夹紧块406往第一夹紧块403一侧滑动,从而通过第一夹紧块403与第二夹紧块406固定住无刷电机的两侧,从而对待测试的无刷电机完成夹紧固定过程;接着控制导电模块启动,使得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分别与无刷电机的正负电极插接,从而使得测试电源与无刷电机之间的电流导通,然后再通过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获取无刷电机内部参数信息(如电流参数、电压参数、温度参数等),从而判定该无刷电机的性能是否合格。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无刷电机进行导电测试时,需要对无刷电机进行夹紧固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能够顺利和无刷电机的正负电极插接,因为在插接的过程中,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会对无刷电机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因此为了消除这个推力对插接过程的影响,需要对无刷电机进行夹紧固定,从而避免在插接过程中无刷电机发生移位现象,从而影响测试过程。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外部因素对测试过程造成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对无刷电机进行导电测试的过程中,若测试台401因受到外界碰撞而产生较大的震动时,无刷电机便会随之产生震动,此时便会出现无刷电机正负电极和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插接不稳的情况,此时不仅会影响测试电流在测试时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测试精度,还会影响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对无刷电机内部参数采集的过程,从而使得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对无刷电机内部电器元件所反馈的参数信息采集偏差或误判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故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无刷电机进行夹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第一夹紧块403与第二夹紧块406夹紧无刷电机两侧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并反馈夹紧力信息,若夹紧力信息达到无刷电机外壳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时,压力传感器会迅速把信息反馈至旋转电机404上,从而使得旋转电机404停止启动并自锁,从而避免第一夹紧块403与第二夹紧块406继续对无刷电机的外壳施压夹紧力,从而避免夹紧模块将无刷电机的外壳夹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8、图9所示,所述导电模块包括安装底板407,所述安装底板40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筒408与第二导筒409,所述第一导筒40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移块501,所述第一滑移块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柱502,且所述第一插接柱502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导筒408外部,所述第一导筒408内设置有第一弹簧503,且所述第一弹簧5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筒408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移块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筒40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移块504,所述第二滑移块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柱505,且所述第二插接柱505能够伸出所述第二导筒409外部,所述第二导筒409内设置有第二弹簧506,且所述第二弹簧50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筒409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移块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与所述测试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能够与待测工件的正负电极插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滑移块501与第二滑移块50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第一导筒408开设有第一滑槽507,所述第二导筒409开设有第二滑槽508,所述第一滑移块5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509,所述第二滑移块50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601;所述第一拉杆509穿过所述第一滑槽507伸出至第一导筒408外部,所述第二拉杆601穿过所述第二滑槽508伸出至第二导筒409外部;所述第一拉杆509与第二拉杆601之间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杆602。
所述安装底板407上还安装有隔磁壳座603,所述隔磁壳座603内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604,所述隔磁壳座603上开设有第三滑槽605,所述T形连接杆602穿过所述第三滑槽605伸入至所述隔磁壳座603内,且伸入所述隔磁壳座603内的T形连接杆602上固定连接有永磁体606,所述永磁体606的N极朝下且S极朝上。
当电流由第一方向通入所述电磁线圈604内时,所述电磁线圈604能够产生S极朝上且N朝下的磁场,以通过所述电磁线圈604吸引所述永磁体606向下移动;当电流由第二方向通入所述电磁线圈604内时,所述电磁线圈604能够产生N极朝上且S朝下的磁场,以通过所述电磁线圈604排斥所述永磁体606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隔磁壳座603由消磁材料制成,通过隔磁壳座603能够避免电磁线圈604所产生的磁场“溢”到外部,进而影响测试过程中的测试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线圈604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单独连接,且在电磁线圈604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电流换向器,通过电流换向器可以改变外部电流流入到电磁线圈604内的方向,进而改变电磁线圈604所产生磁场的磁极方向。具体而言,当使得外部电源中的电流由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正方向)通入电磁线圈604内时,电磁线圈604能够产生S极朝上且N朝下的磁场;当使得外部电源中的电流由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反方向)通入电磁线圈604内时,电磁线圈604能够产生N极朝上且S朝下的磁场。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夹爪303将第一传送线101上的无刷电机夹持到夹紧模块前,需要使得外部电源中的电流由第一方向通入电磁线圈604内,此时电磁线圈604便会产生S极朝上且N朝下的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永磁体606便会被电磁线圈604吸附,这是由于永磁体606的N极朝下且S极朝上,基于磁极异极相吸的原理永磁体606便会被电磁线圈604吸附,从而向下移动;而在永磁体606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又会拉动T形连接杆602沿着第三滑槽605向下移动,从而使得T形连接杆602拉动第一拉杆509沿着第一滑槽507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滑移块501沿着第一导筒408内向下滑动,此时第一插接柱502便会收缩回第一导筒408内部,并且此时第一弹簧503会处于被压缩状态。同理,T形连接杆602还拉动第二拉杆601沿着第二滑槽508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滑移块504沿着第二导筒409内向下滑动,此时第二插接柱505便会收缩回第二导筒409内部,并且此时第二弹簧506会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一来,在通过夹爪303将第一传送线101上的无刷电机夹持到夹紧模块前,便能够使得第一插接柱502收回至第一导筒408内部,并且使得第二插接柱505收回至第二导筒409内部,为夹爪303将无刷电机夹持至夹紧模块时留有足够的上料空间,避免在夹爪303将无刷电机夹持到夹紧模块时,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发生碰撞,提高安全性。
当夹爪303将无刷电机夹持至夹紧模块上,并且夹紧模块将无刷电机固定住后,使得外部电源中的电流由第二方向通入电磁线圈604内,此时电磁线圈604便会产生N极朝上且S朝下的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永磁体606便会被电磁线圈604排斥,这是由于永磁体606的N极朝下且S极朝上,基于磁极同极相斥的原理永磁体606便会被电磁线圈604排斥,从而向上移动;而在永磁体60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又会拉动T形连接杆602沿着第三滑槽605向上移动,从而使得T形连接杆602拉动第一拉杆509沿着第一滑槽507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滑移块501沿着第一导筒408内向上滑动,此时第一插接柱502便会伸出至第一导筒408外部,此时第一插接柱502便会和无刷电机的正极对接,并且处于被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503在回弹力的作用下会回弹复位,从而进一步为第一插接柱502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得在测试过程中第一插接柱502在与无刷电机的正极插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插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理,T形连接杆602还会拉动第二拉杆601沿着第二滑槽508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滑移块504沿着第二导筒409内向上滑动,此时第二插接柱505便会伸出至第二导筒409外部,此时第二插接柱505便会和无刷电机的负极对接,并且处于被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506在回弹力的作用下会回弹复位,从而进一步为第二插接柱505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得在测试过程中第二插接柱505在与无刷电机的负极插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插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一来,当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分别和无刷电机的正负电极插接时,测试电源中的电流便能够和流通至无刷电机内,从而对无刷电机进行导电测试,并且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获取无刷电机内部电器元件所反馈的参数信息,进而对该无刷电机完成测试评估过程。综上所述,本导电模块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易于控制,且可靠性较好,能够稳定的为无刷电机提供测试电流,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滑移块501与第二滑移块504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滑移块501与第二滑移块504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以对电磁线圈604进行故障诊断。具体而言,当电磁线圈604接通与外部电源的电流接通后,通过红外传感器判定第一滑移块501与第二滑移块504是否位于预设位置上,若不位于,则说明电磁线圈604已经因故障而失去了磁场,从而导致电磁线圈604不能够吸引或排斥永磁体606。当发生该故障后,红外传感器能够把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上,控制系统便会生成警报信息,进而使得用户能够准确、快速的了解故障原因并且其进行检修更换,当发生故障后,不需要人工的排查故障,省去了排查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当所述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与待测工件的正负电极插接时,所述第一插接柱502与第二插接柱505能够与待测工件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讯,从而获取待测工件内部电器元件所检测到的参数信息;所述电器元件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无刷电机的内部会安装有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等电气元件。当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与无刷电机的正负电极插接时,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能够对无刷电机进行导电测试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第一插接柱502和第二插接柱505获取无刷电机内部电器元件所检测到的参数信息,从而使得控制系统根据这些参数信息判断无刷电机的性能是否合格。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各相定子绕组实施逐级升压法施加电压后,其电路电流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所需的理论时间,并基于所理论时间建立数据库;
通过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
将所述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导入所述数据库中,得到预设理论时间;
采用逐级升压法对所述待测工件施加预设大小电压,并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该待测工件中定子绕组的实时电流值;
当所述实时电流值等于预设电流值后,记录此时的时刻值,从而得到定子绕组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时所需实际时间;
将所述实际时间与预设理论时间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时间大于所述预设理论时间,则将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需要说明的是,逐级升压法即是在测试过程中,在预设时间段内逐步升高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两端的电路电压,而当定子绕组电路电压被升高后,其电路电流也会相应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技术是无刷电机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约占电机总造价的25%以上。电机绝缘又被称为无刷电机的心脏。无刷电机中各相定子绕组的主绝缘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无刷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约有一半的电机事故是由电机绝缘系统引起的。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定子绕组中的绝缘体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会出现局部漏电现象,而当漏电电流过大的话,便会引发电机故障,甚至爆炸事故,因此,在对无刷电机进行测试时,检测定子绕组中绝缘体是否发生漏电情况是重要的测试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当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中的绝缘体发生漏电现象后,经过该定子绕组中的电路电流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定子绕组中的绝缘体是否存在故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温度对定子绕组内绝缘体的漏电强度存在一定的影响,温度越高,绝缘体内部离子、分子运动加剧,绝缘体内的水分及其中含有的杂质、盐分等物质也呈扩散趋势,使电导增加,绝缘体电阻降低,故绝缘体漏电强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对定子绕组的绝缘体进行漏电故障测试时,需要把温度测试时的无刷电机内部的环境温度考虑在内,进而提高测试精度。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各相的标准定子绕组实施逐级升压法施加电压后,其电路电流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所需的理论时间,并基于所理论时间建立数据库;然后再通过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获取在测试时无刷电机的内部温度值,并将该内部温度值导入所述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在该内部温度值下,对标准合格的定子绕组采用逐级升压法测试时,其电路电流升高至预设大小电流值所需要的理论时间;然后再采用逐级升压法对待测试的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施加预设大小电压,并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该无刷电机定子绕组的实时电流值,并且当所述实时电流值等于预设电流值后,记录此时的时刻值,从而得到定子绕组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时所需实际时间;若所述实际时间大于所述预设理论时间,此时说明定子绕组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漏电现象,从而导致在对定子绕组采用逐级升压法测试时,定子绕组中电路电流升高至预设电流值的时间过大,说明定子绕组的绝缘体存在漏电现象,则将该无刷电机判定为不合格品。反之,则说明该定子绕组的绝缘体不存在漏电现象,此为合格品。
此外,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
将所述内部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偏差率;
判断所述温度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偏差率;
若大于,则将该工件标判定为不合格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并且将获得的内部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进行比较,此时得到一个温度偏差率,当改温度偏差率越接近于1时说明在测试过程中无刷电机内部的温度符合要求,此时将该无刷电机判定为合格品,将该无刷电机夹持至第二传送线上;而当该温度偏差率越接近于0时说明在测试过程中无刷电机内部温度变化很大,说明在对该无刷电机进行导电测试过程中,其内部温度值不符合要求,此时将该无刷电机判定不合格品,将该无刷电机夹持至第三传送线上。在测试过程中,无刷电机内部产热的因素有很多,而若当产热量过大时,其内部的温度便会急剧上升,由于温度升高会使得无刷电机内部的绝缘体逐渐融化,从而使得绝缘体失去绝缘性能,从而使得无刷电机内部发生短路,此时温度会进一步升高当温度到达了绝缘体的着火点时,便会使得无刷电机内部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在测试的过程中,若温度偏差率大于预设偏差率,则说明该无刷电机的性能不合格,且其内部的绝缘体也有可能发生了损坏,故将该无刷电机判定为不合格品。综上,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无刷电机的内部温度值来进一步判定无刷电机的温度性能是否合格,能够有效的降低无刷电机在出厂后由于温度性能不合格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内部各电器元件所反馈的参数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能否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待测工件内部各电器元件所反馈的参数信号;
若不能,则将该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若能,则获取在该预设时间内参数信号的阻断次数,并判断阻断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阻断次数;
若大于,则将该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无刷电机进行导电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内部各电器元件所反馈的参数信号,从而根据这些参数信号判定无刷电机内部的电器元件是否存在故障;其中,所述参数信号为温度传感器所反馈的通讯信号、电流传感器所反馈的通讯信号以及电压传感器所反馈的通讯信号等。举例来说,在测试的过程中,若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在和无刷电机的正负电极插接时,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不能够接收到电压传感器所反馈的参数信号,则说明该无刷电机内部的电压传感器存在故障;而若在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与电压传感器通讯过程中,无刷电机内部的电压传感器所反馈的参数信号是断断续续的状态,且在预设时间内仅仅能够接收到一定次数的电压传感器所反馈的参数信号,此时说明该无刷电机内部的电压传感器同样发生了局部故障。这样一来,通过本判定基准便能够有效的判定出无刷电机内部各电器元件是否存在故障,避免存在故障的无刷电机流出,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并且测试过程快捷高效,能够提高测试效率。
此外,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神经网络建立训练模型,并将预先训练好的各电器元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温度导入所述训练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模型库;
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在测试过程中待测工件内部的最大温度值;
将所述待测工件内部的最大温度值导入所述模型库中,并将所述待测工件内部的最大温度值与各电器元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温度进行一一比较;
判断某电器元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待测工件内部的最大温度值是否大于;
若是,则将该电器元件进行标记,并将该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电器元件的组成材质以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各电器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也不同,当无刷电机内部的温度大于该最大温度后,电器元件便会被烧坏。因此,在对无刷电机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在测试过程中无刷电机内部的最大温度值,然后将无刷电机内部的最大温度值与各电器元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温度进行一一比较;若无刷电机内部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某一个或多个电器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值,则说明在测试过程中,由于无刷电机内部发生了高温,从而已经导致这些电器元件被烧坏,此时将该无刷电机判定为不合格品,将其夹持至第三传送线上。这样一来,通过该判定基准便能够避免出现误判的现象,因为无刷电机产生高温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在测试过程中的任一时间段内,而在这一时间段前,若测试机构已经根据各电器元件所反馈的参数信号判定出各电器元件不存在故障(该判定基准在上文已提出),但是经过这一判定步骤后,若无刷电机内部突然发生了高温情况,此时无刷电机内部的电器元件便存在烧坏的可能,此时此前已经判定为合格的电器元件便有可能会被烧坏,从而变成不合格品,而通过本判定步骤,便能够很好的避免这种误判现象,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移料机构、测试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两组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一主动带轮,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一从动带轮,且所述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组第二滑轨,两组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从动带轮,且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夹爪,所述滑动块上还固定安装有工业摄像机;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测试台与测试电源,所述测试台设置有夹紧模块与导电模块;所述夹紧模块用于夹紧待测工件,所述导电模块能够连通测试电源与待测工件之间的电流,以使得测试电源能够为待测工件提供测试电流;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线、第二传送线以及第三传送线,所述第一传送线用于将待测工件传送至移料机构下方,所述第二传送线用于将测试完毕的工件按测试结果传送至包装工站,所述第三传送线用于将测试完毕的工件按测试结果传送至维修工站;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各相定子绕组实施逐级升压法施加电压后,其电路电流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所需的理论时间,并基于所理论时间建立数据库;
通过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获取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
将所述待测工件的内部温度值导入所述数据库中,得到预设理论时间;
采用逐级升压法对所述待测工件施加预设大小电压,并通过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获取该待测工件中定子绕组的实时电流值;
当所述实时电流值等于预设电流值后,记录此时的时刻值,从而得到定子绕组升高至预设电流值时所需实际时间;
将所述实际时间与预设理论时间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时间大于所述预设理论时间,则将工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一侧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第三滑轨能够嵌入所述导向块内,以使得所述滑条能够沿所述固定板上下滑动;所述滑条的另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配合连接有齿轮,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模块包括夹紧底座,所述夹紧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紧块,所述夹紧底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夹紧底座内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且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丝杆上配合连接有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电机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模块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筒与第二导筒,所述第一导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柱,且所述第一插接柱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导筒外部,所述第一导筒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柱,且所述第二插接柱能够伸出所述第二导筒外部,所述第二导筒内设置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移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与所述测试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能够与待测工件的正负电极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筒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导筒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移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滑移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伸出至第一导筒外部,所述第二拉杆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伸出至第二导筒外部;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上还安装有隔磁壳座,所述隔磁壳座内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隔磁壳座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T形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三滑槽伸入至所述隔磁壳座内,且伸入所述隔磁壳座内的T形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N极朝下且S极朝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块与第二滑移块上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与待测工件的正负电极插接时,所述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柱能够与待测工件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讯,从而获取待测工件内部电器元件所检测到的参数信息;所述电器元件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流由第一方向通入所述电磁线圈内时,所述电磁线圈能够产生S极朝上且N朝下的磁场,以通过所述电磁线圈吸引所述永磁体向下移动;当电流由第二方向通入所述电磁线圈内时,所述电磁线圈能够产生N极朝上且S朝下的磁场,以通过所述电磁线圈排斥所述永磁体向上移动。
CN202310026456.4A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902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6456.4A CN115902623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6456.4A CN115902623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2623A CN115902623A (zh) 2023-04-04
CN115902623B true CN115902623B (zh) 2023-05-30

Family

ID=85735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6456.4A Active CN115902623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262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7245A (ja) * 2002-08-14 2004-03-11 Toshiba Corp 交流回転電機の巻線導体温度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RU2436081C1 (ru) * 2010-07-15 2011-12-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Алта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И.И. Ползунова" (АлтГТУ) Способ 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изоляции обмоток асинхронного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я
CN104865526A (zh) * 2015-06-10 2015-08-26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在直流永磁无刷电机内的运行参数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5548879A (zh) * 2015-12-01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温升的自动测试方法、电路和电机
CN105807223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试验电流/时间的检测及保护方法
CN206975183U (zh) * 2017-07-27 2018-02-06 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一种电机绝缘状态诊断装置
CN109029946A (zh) * 2018-06-28 2018-12-1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耐久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12285531A (zh) * 2020-10-14 2021-01-29 山西睿动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调节器测试装置
CN114779021A (zh) * 2022-04-07 2022-07-22 华能南京燃机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机组发电机定子绝缘水平检测方法
CN114966215A (zh) * 2022-07-28 2022-08-30 广东天原施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新材料产品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5382799A (zh) * 2022-10-28 2022-11-25 西安弘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9201A1 (de) * 2001-04-19 2002-10-24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essen der Wicklungstemperatur eines Antriebsmotor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7245A (ja) * 2002-08-14 2004-03-11 Toshiba Corp 交流回転電機の巻線導体温度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RU2436081C1 (ru) * 2010-07-15 2011-12-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Алта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И.И. Ползунова" (АлтГТУ) Способ 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изоляции обмоток асинхронного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я
CN105807223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试验电流/时间的检测及保护方法
CN104865526A (zh) * 2015-06-10 2015-08-26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在直流永磁无刷电机内的运行参数检测电路及方法
CN105548879A (zh) * 2015-12-01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温升的自动测试方法、电路和电机
CN206975183U (zh) * 2017-07-27 2018-02-06 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一种电机绝缘状态诊断装置
CN109029946A (zh) * 2018-06-28 2018-12-1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耐久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12285531A (zh) * 2020-10-14 2021-01-29 山西睿动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调节器测试装置
CN114779021A (zh) * 2022-04-07 2022-07-22 华能南京燃机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机组发电机定子绝缘水平检测方法
CN114966215A (zh) * 2022-07-28 2022-08-30 广东天原施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新材料产品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5382799A (zh) * 2022-10-28 2022-11-25 西安弘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电机绝缘检测装置;李博文 等;《科技创新与应用》(第22期);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2623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82799B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1512873B (zh) 线圈架装置
CN103972138A (zh) 用于拾取,放置和压迫半导体元件的装置
CN115902623B (zh) 一种无刷电机测试用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3011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壳体检测用旋转机构
CN102798835A (zh) 用在电能表校验装置中的单表位自动接驳装置及接驳方法
US5740600A (en) Electric motor stator winding bo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e
CN209264937U (zh) 一种表磁测试机
CN117074926B (zh) 一种fct测试夹具快速定位装置
US6545243B1 (en) Dynamic weld power termination for hot-staking armature commutators
CN109444645B (zh) 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4035046B (zh) 一种微型电机性能的并行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15985800U (zh) 基于RaspberryPi的PCB缺陷板高精确度检测仪
CN210436025U (zh) 电热丝自动化整形用的保护器夹具结构
CN211718463U (zh) 一种电锁开关耐久试验装置
CN112285531A (zh) 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调节器测试装置
CN110673018A (zh) 一种无外引出线芯片级器件测试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30664B (zh) 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20087367U (zh) 自动打高压测试装置
CN110850285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
CN116500538B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性能检测系统
CN1532557A (zh) 电化学元件的电子测量与测试配置的故障跟踪方法与装置
CN216098473U (zh) 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试用装夹工装
CN220635373U (zh) 测试装置及重力分选机
CN220914725U (zh) 一种电子线束端子压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