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0137A - 油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00137A CN115900137A CN202211458142.3A CN202211458142A CN115900137A CN 115900137 A CN115900137 A CN 115900137A CN 202211458142 A CN202211458142 A CN 202211458142A CN 115900137 A CN115900137 A CN 1159001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phon tank
- liquid
- siphon
- pipe body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637 fluid replacement therap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却系统,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带有油分离器和油冷却器的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虹吸罐,所述虹吸罐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冷却器进行降温的冷却组件;和当所述虹吸罐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在虹吸罐内产生负压,以从冷媒循环回路中吸取液态冷媒补充至虹吸罐内的补液组件,所述补液组件与所述冷却组件异步工作。旨在避免高度对虹吸罐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为了保证压缩机正常的排气温度,需要对冷冻油进行冷却后供入压缩机以降低排气温度。在采用热虹吸式油冷却系统时,要求虹吸罐内部有一定的制冷剂储存,保证油冷却系统的正常冷却。因此虹吸罐需要安装在比冷凝器更低的位置,将制冷剂存入虹吸罐。但是在大部分机组中,由于整体高度的限制,冷凝器安装高度较低低,此时无法再安装虹吸罐,只能采用风冷或者水冷等其他额外形式的油冷却方式,使得冷却系统异常复杂。
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如何避免高度对虹吸罐的影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油冷却系统,旨在避免高度对虹吸罐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冷却系统,包括带有油分离器和油冷却器的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虹吸罐,所述虹吸罐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冷却器进行降温的冷却组件;和当所述虹吸罐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在虹吸罐内产生负压,以从冷媒循环回路中吸取液态冷媒补充至虹吸罐内的补液组件,所述补液组件与所述冷却组件异步工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液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一端连接于冷媒循环回路中压缩机的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在虹吸罐的顶部,用于在所述虹吸罐内产生负压;和
第二管体,一端连接在虹吸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的出液口上,用于吸取冷凝器出液口排出的液态冷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止回阀。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电磁阀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第三管体,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用于将虹吸罐内的液态冷媒导入至所述油冷却器中;和
第四管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用于将换热后产生的气态冷媒导入虹吸罐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
第五管体,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的进气口处,用于将虹吸罐内的气态冷媒排出,以平衡所述虹吸罐内的压力。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管体上设有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五管体的第二电磁阀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罐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为两个时,分别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
当虹吸罐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打开第一电磁阀门并关闭第二电磁阀门;
当虹吸罐内的液位大于第二液位传感器时,关闭第一电磁阀门并打开第二电磁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虹吸罐上设置冷却组件和补液组件,冷却组件用于实现对油冷却器内高温润滑油进行冷却,补液组件用于当虹吸罐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对虹吸罐内的液态冷媒进行补充,由于其采用的是通过负压的形式完成,因此使得虹吸罐可以安装在相对冷凝器任意高度的位置,使得虹吸罐在冷媒循环回路中,避免了安装高度对虹吸罐的影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冷却系统,包括带有油分离器50和油冷却器90的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虹吸罐80,所述虹吸罐8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冷却器90进行降温的冷却组件;和当所述虹吸罐80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在虹吸罐80内产生负压,以从冷媒循环回路中吸取液态冷媒补充至虹吸罐80内的补液组件,所述补液组件与所述冷却组件异步工作。
具体的,一种油冷却系统,包括带有油分离器50和油冷却器90的冷媒循环回路、虹吸罐80、冷却组件以及补液组件。
其中,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冷凝器20、蒸发器40、节流元件30、以及压缩机10。
冷凝器2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冷凝器20,其主要作用是将气态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
蒸发器4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蒸发器40,其主要作用是将液态冷媒转化成气态冷媒。
节流元件3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节流元件30,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液态冷媒的压力。
压缩机1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离心式压缩机10,其主要作用是将低温的气态冷媒转化成高温的气态冷媒。
油分离器5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油分离器50,其主要作用是对压缩机10排气口处的润滑油和冷媒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使得润滑油和冷媒相互分离。由于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油冷却器9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油冷却器90,其主要作用是对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高温润滑油进行冷却。由于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在冷凝器20上,冷凝器20的输出端连接在节流元件30上,节流元件30的输出端连接在蒸发器40上,蒸发器40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0的输入端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媒循环回路。
油分离器50的输入端连接在压缩机10的输出端上,方便压缩机10排出的气体进入到由分离器内,油分离器50的顶部连接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冷凝器20上。由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有排油管,排油管用于将油分离器50底部的润滑油排出。
油冷却器90的第一输入端与排油管的输出端连通,油冷却器90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在压缩机10上,其可以将油冷却器90内完成冷却的润滑油喷射至压缩机10内,实现对压缩机10的润滑。
虹吸罐8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虹吸罐80,由于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虹吸罐80上设置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可以将虹吸罐80内的液态冷媒导出至油冷却器90的第二输入端,当液态冷媒对由分离器内的高温润滑油进行冷却以后,液态冷媒发生相变,由液态冷媒转换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经过由分离器的第二输出口回到虹吸罐80。从而实现虹吸罐80对油冷却器90内高温润滑油的降温。
虹吸罐80上还设置有补液组件,补液组件用于当虹吸罐80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在虹吸罐80的内部产生负压,从而将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液态冷媒吸入到虹吸罐80内,完成液态冷媒的补充。补液组件与冷却组件不同步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虹吸罐80上设置冷却组件和补液组件,冷却组件用于实现对油冷却器90内高温润滑油进行冷却,补液组件用于当虹吸罐80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对虹吸罐80内的液态冷媒进行补充,由于其采用的是通过负压的形式完成,因此使得虹吸罐80可以安装在相对冷凝器20任意高度的位置,使得虹吸罐80在冷媒循环回路中,避免了安装高度对虹吸罐80的影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液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71,一端连接于冷媒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0的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的顶部,用于在所述虹吸罐80内产生负压;和
第二管体72,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20的出液口上,用于吸取冷凝器20出液口排出的液态冷媒。
具体的,补液组件包括:第一管体71和第二管体72。
第一管体7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材料、合金钢材料等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管体71,具有支撑能力强、耐磨损、抗腐蚀、导热效果好等优点。第二管体72所采用的材料与第一管体71所采用的材料相同,具有相同的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第一管体71的一端连接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0的进气口上,由于压缩机10的进气口的流速较大,因此第一管体71上与压缩机10进气口连接的一端处于负压状态。第一管体71的另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的顶部。
第一管体71与压缩机10进气口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焊接等等。第一管体71与压缩机10进气口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可以提高第一管体71与压缩机10进气口之间连接的强度,提高了第一管体7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当然根据设计的需要,第一管体71与压缩机10进气口之间还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等。第一管体71与压缩机10进气口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可以方便第一管体71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后期的维护。
第一管体71与虹吸罐80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焊接等等。第一管体71与虹吸罐80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可以提高第一管体71与虹吸罐8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第一管体71工作时的稳定性。当然根据设计的需要,第一管体71与虹吸罐80之间还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等。第一管体71与虹吸罐80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可方便第一管体71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后期的维护。
第二管体72的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的底部,第二管体72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20的出液口上,用于吸取冷凝器20出液口排出的液态冷媒。
第二管体72与虹吸罐80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一管体71与虹吸罐80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具有相同的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第二管体72与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20的出液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管体72与虹吸罐80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具有相同的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工作原理为,由于第二管体72的一端连接在压缩机10的进气口上,由于压缩机10进气口的气压较低,此时会在第二管体72内形成一个负压环境,同步使得虹吸罐80内也处于负压环境,此时第二管体72的一端连接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20的出液口上,虹吸罐80内的负压会将冷凝器20出液口处的液态冷媒吸入到虹吸罐80内,从而实现对虹吸罐80的液态冷媒的补充。使得虹吸罐80摆脱安装高度的限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72上设有止回阀74。
具体的,第二管体72上设置有止回阀74,通过设置止回阀74,防止虹吸罐80内的液态冷媒流入到冷凝器20的出液口处。保证虹吸罐80内液态冷媒稳定,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71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管体71的第一电磁阀门73。
具体的,第一管体71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管体71的第一电磁阀门73,通过第一电磁阀门73的打开或关闭,实现补液组件的打开或关闭,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第三管体102,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8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90,用于将虹吸罐80内的液态冷媒导入至所述油冷却器90中;和
第四管体101,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9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80,用于将换热后产生的气态冷媒导入虹吸罐80内。
具体的,冷却组件包括第三管体102和第四管体101。第三管体102的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上,第三管体102的另一端连接在油冷却器90上,第三管体102用于将虹吸罐80内的液态冷媒导入到油冷却器90中,从而使得液态冷媒与油冷却器90中的高温润滑油进行换热,实现对油冷却器90内高温润滑油的降温。
第四管体101的一端连接在油冷却器90上,第四管体101的另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上,通过第四管体101将油冷却器90内的气态冷媒导出至虹吸罐80内,从而实现冷却循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
第五管体103,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80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20的进气口处,用于将虹吸罐80内的气态冷媒排出,以平衡所述虹吸罐80内的压力。
具体的,第五管体103的一端连接在虹吸罐80的顶部,第五管体103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凝器20的进气口处,第五管体103用于将虹吸罐80内的气态冷媒排出到冷凝器20的进气口处,实现虹吸罐80内气态冷媒的冷凝,同时方便平衡虹吸罐80内的压力。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管体103上设有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五管体103的第二电磁阀门104。
具体的,第五管体103上设有打开或关闭第五管体103的第二电磁阀门104,通过第二电磁阀门104打开或关闭第五管体103实现对冷却组件的打开或关闭。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可以想到的是,第二电磁阀门104和第一电磁阀门73之间不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罐80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为两个时,分别为第一液位传感器120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10,
当虹吸罐80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120时,打开第一电磁阀门73并关闭第二电磁阀门104;
当虹吸罐80内的液位大于第二液位传感器110时,关闭第一电磁阀门73并打开第二电磁阀门104。
具体的,虹吸罐80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为两个时,分别为第一液位传感器120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10。当虹吸罐80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120时,表示当前虹吸罐80内的液位较低,此时打开第一电子阀门使虹吸罐80内处于负压状态,负压状态会使冷凝器20出口的液态冷媒进入到虹吸罐80内,实现对虹吸罐80内液态冷媒的补充。当液态冷媒的高度大于第二液位传感器110时,表示当前液态冷媒的高度已经满足预设条件,此时关闭第一电磁阀门73暂停对虹吸罐80液态冷媒的补充,同时打开第二电磁阀门104,实现虹吸罐80内压力的平衡,方便虹吸罐80内气态冷媒的排出,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油冷却系统,包括带有油分离器和油冷却器的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虹吸罐,所述虹吸罐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冷却器进行降温的冷却组件;和当所述虹吸罐内液态冷媒低于预设值时,在虹吸罐内产生负压,以从冷媒循环回路中吸取液态冷媒补充至虹吸罐内的补液组件,所述补液组件与所述冷却组件异步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一端连接于冷媒循环回路中压缩机的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在虹吸罐的顶部,用于在所述虹吸罐内产生负压;和
第二管体,一端连接在虹吸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的出液口上,用于吸取冷凝器出液口排出的液态冷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止回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电磁阀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第三管体,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用于将虹吸罐内的液态冷媒导入至所述油冷却器中;和
第四管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冷却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用于将换热后产生的气态冷媒导入虹吸罐内。
6.如权利要求2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
第五管体,一端连接于所述虹吸罐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的进气口处,用于将虹吸罐内的气态冷媒排出,以平衡所述虹吸罐内的压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体上设有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五管体的第二电磁阀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罐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为两个时,分别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
当虹吸罐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打开第一电磁阀门并关闭第二电磁阀门;
当虹吸罐内的液位大于第二液位传感器时,关闭第一电磁阀门并打开第二电磁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58142.3A CN115900137A (zh) | 2022-11-21 | 2022-11-21 | 油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58142.3A CN115900137A (zh) | 2022-11-21 | 2022-11-21 | 油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00137A true CN115900137A (zh) | 2023-04-04 |
Family
ID=8648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58142.3A Pending CN115900137A (zh) | 2022-11-21 | 2022-11-21 | 油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00137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47607A1 (en) * | 2012-03-22 | 2013-09-26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Electronics cooling using lubricant return for a shell-and-tube style evaporator |
CN106766305A (zh) * | 2017-01-12 | 2017-05-31 | 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螺杆制冷压缩机系统 |
CN109028629A (zh) * | 2018-06-12 | 2018-12-18 | 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二氧化碳载冷剂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
CN109654761A (zh) * | 2019-01-31 | 2019-04-19 | 山东欧菲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温变频变流量低温螺杆涡旋机组,系统及方法 |
CN209386610U (zh) * | 2019-01-03 | 2019-09-13 | 安徽美乐柯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虹吸油冷却回路 |
CN110567205A (zh) * | 2019-10-12 | 2019-12-13 | 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螺杆并联压缩机组虹吸油冷却系统 |
CN211424774U (zh) * | 2019-12-18 | 2020-09-04 | 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虹吸储液装置 |
CN211552140U (zh) * | 2020-01-16 | 2020-09-22 | 吴家伟 | 一种兼具贮液器和洗涤式油分功能的立式虹吸罐 |
CN215216748U (zh) * | 2021-07-08 | 2021-12-17 | 安徽美乐柯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虹吸油冷却的蒸发冷螺杆低温冷水机组 |
-
2022
- 2022-11-21 CN CN202211458142.3A patent/CN11590013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47607A1 (en) * | 2012-03-22 | 2013-09-26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Electronics cooling using lubricant return for a shell-and-tube style evaporator |
CN106766305A (zh) * | 2017-01-12 | 2017-05-31 | 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螺杆制冷压缩机系统 |
CN109028629A (zh) * | 2018-06-12 | 2018-12-18 | 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二氧化碳载冷剂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
CN209386610U (zh) * | 2019-01-03 | 2019-09-13 | 安徽美乐柯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虹吸油冷却回路 |
CN109654761A (zh) * | 2019-01-31 | 2019-04-19 | 山东欧菲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温变频变流量低温螺杆涡旋机组,系统及方法 |
CN110567205A (zh) * | 2019-10-12 | 2019-12-13 | 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螺杆并联压缩机组虹吸油冷却系统 |
CN211424774U (zh) * | 2019-12-18 | 2020-09-04 | 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虹吸储液装置 |
CN211552140U (zh) * | 2020-01-16 | 2020-09-22 | 吴家伟 | 一种兼具贮液器和洗涤式油分功能的立式虹吸罐 |
CN215216748U (zh) * | 2021-07-08 | 2021-12-17 | 安徽美乐柯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虹吸油冷却的蒸发冷螺杆低温冷水机组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军;: "热虹吸油冷却系统:数学模型与理论计算篇", 制冷与空调, no. 05, 28 October 2009 (2009-10-28), pages 25 - 28 * |
李宪光: "热虹吸桶的应用与选型", 制冷, no. 04, 25 December 2004 (2004-12-25)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22559B2 (en) | Refrigerant level management in heat exchangers of an HVAC chiller | |
CN104896779A (zh) | 涡轮制冷机 | |
US10948220B2 (en) | Two-stage compressor | |
US3180567A (en) | Compressor anti-slugging device | |
JP2014190614A (ja) | ターボ冷凍機 | |
US20160208790A1 (en) | Compressor | |
CN104949369A (zh) | 涡轮制冷机 | |
JP2019015471A (ja) | 圧縮式冷凍機 | |
CN115900137A (zh) | 油冷却系统 | |
EP0676598B1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oi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screw compressor | |
CA3105808A1 (en) | Cooling system with flooded low side heat exchangers | |
JP5993332B2 (ja) | ターボ冷凍機 | |
CN215892838U (zh) | 压缩机系统 | |
CN112762641B (zh) | 回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210861811U (zh) | 一体式压缩机油虹吸油冷并联机组 | |
CN214039042U (zh) | 一种带喷液冷却的油温控制系统 | |
WO2021012676A1 (zh) | 制冷装置 | |
JPH0317179Y2 (zh) | ||
CN210638329U (zh) | 引射系统及冷水机组的回油系统、冷水机组 | |
CN210345962U (zh) | 一种制冷剂节流膨胀油冷却装置 | |
CN209181302U (zh) | 一种撬块式盐水冷水机组 | |
CN112923605A (zh) |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引射热虹吸多功能回油装置 | |
CN104949368A (zh) | 涡轮制冷机 | |
CN219976794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21505324U (zh) | 一种制冷剂储液罐与油分离器组合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