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7921B -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7921B
CN115897921B CN202310015149.6A CN202310015149A CN115897921B CN 115897921 B CN115897921 B CN 115897921B CN 202310015149 A CN202310015149 A CN 202310015149A CN 115897921 B CN115897921 B CN 115897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r
fixed
spring
rod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51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7921A (zh
Inventor
吕善勇
刘洪刚
庄小杰
刘江
张永彬
陈烈
吴波
崔延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51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7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7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7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7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7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包括楼梯本体和墙体,所述楼梯本体固定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楼梯本体靠近下部的平面板上安装第二台阶件,所述楼梯本体其他台阶上均设置第一台阶件,所述第二台阶件包括一个高度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台阶件包括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且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上下堆叠布置,所述墙体靠近楼梯本体一侧固定导向杆,且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U型滑动框,所述U型滑动框背离墙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扶杆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使用方便,上层楼梯上的第一台阶件中的气囊受到挤压,使第一台阶件的整体高度下降,使相邻的两个第一台阶件之间的高度差有效减小,降低了下楼的难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背景技术
在建设时间较久的老式小区中,人员多通过楼梯进行上下楼。由于资金不足、房屋周边空间较小等原因,导致后续加建电梯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老旧建筑的住户仅通过楼梯这一种方式上下楼。
由于楼梯间台阶之间的垂直高度较大,老年人的腿脚不便,在下楼时容易踏空台阶,导致身体倾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使用方便,上层楼梯上的第一台阶件中的气囊受到挤压,使第一台阶件的整体高度下降,使相邻的两个第一台阶件之间的高度差有效减小,降低了下楼的难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包括楼梯本体和墙体,所述楼梯本体固定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楼梯本体靠近下部的平面板上安装第二台阶件,所述楼梯本体其他台阶上均设置第一台阶件,所述第二台阶件包括一个高度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台阶件包括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且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上下堆叠布置,所述墙体靠近楼梯本体一侧固定导向杆,且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U型滑动框,所述U型滑动框背离墙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扶杆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缓冲结构包括空心框,所述空心框上端设置有气囊和第四弹簧,并且,气囊与空心框连通;所述气囊上端固定有上板,所述上板与第四弹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设置在第四弹簧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框通过管道与间隔一个台阶的空心框连通,所述扶杆组件远离U型滑动框的一端安装竖直设置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下端固定折线杆,所述扶杆组件上安装用于启动电动缸的启动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杆组件包括与U型滑动框固定连接的连接圆杆,所述连接圆杆背离U型滑动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圆杆,所述折叠圆杆外圆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远离连接圆杆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有L型块,所述L型块和第二弹簧均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L型块靠近连接圆杆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插杆,所述折叠圆杆与连接圆杆相贴合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插杆贯穿第一插槽且延伸至第二插槽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圆杆环形外端套装有圆环,所述圆环外侧端与电动缸固定连接,所述圆环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环上部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螺纹孔且与折叠圆杆外表面贴合,所述锁紧螺栓与螺纹孔螺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内开设有连孔,且连孔内固定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与折叠圆杆外表面贴合,所述限位体背向折叠圆杆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平面内壁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有滑动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在限位体内部,所述限位体背离折叠圆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固定在连孔内部,所述固定块朝向限位体的端面上固定用于关闭电动缸的关闭开关,所述关闭开关与滑动板之间存在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板朝向关闭开关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远离滑动板的一端贯穿固定块且与第二拉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绳设置在第一弹簧外侧,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与折线杆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滑动框远离扶杆组件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与U型滑动框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转板贴合在导向杆外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楼梯本体上端左右两侧位置均固定有圆筒和手柄,所述圆筒和手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圆轮,所述圆轮的环形端面上均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部设置有闭合拉紧绳,所述闭合拉紧绳贯穿圆筒和手柄设置,两个所述圆轮通过闭合设置的闭合拉紧绳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使用方便,具有以下良好的效果:
a.下楼时,上层楼梯上的第一台阶件之高度缓冲结构的气囊受到挤压,使第一台阶件的整体高度下降,相邻的两个第一台阶件之间或相邻的第一台阶件与第二台阶件之间的上平面之间的高度差有效减小,降低了下楼的难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上楼时,电动缸带动折线杆向下移动,对人员所处位置上方的两个第一台阶件向下挤压,减少上层第一台阶件的上平面与下层第一台阶件或第二台阶件的上平面之间的高度差,结合第二台阶件中第四弹簧的反弹力作用,降低了人员上楼的难度,且人员握持扶杆组件上下楼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b.旋转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与折叠圆杆分离,解除折叠圆杆与圆环的锁定,朝着导向杆的方向同步移动圆环、电动缸以及折线杆,直至将圆环移动到连接圆杆上,然后将L型块朝着第二弹簧的方向移动,带动插杆移动,当插杆从连接圆杆内部的第二插槽中移出时,折叠圆杆与连接圆杆之间的锁定解除,沿着转动连接点将折叠圆杆向下翻转,实现对扶杆组件、电动缸以及折线杆进行折叠收纳,避免对不需要扶杆组件的人员的上下楼造成影响。
c.电动缸带动折线杆向下移动,使第二拉绳由松弛转变为绷紧状态,进而带动滑动板朝着关闭开关移动,当滑动板移动至触动关闭开关时,电动缸停止工作,此时折线杆下降至设定高度,相邻两个台阶上的第一台阶件被下压设定高度,由此可以控制人员所在的第二台阶件或第一台阶件与上一台阶上的第一台阶件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在保证老年人能够以较低的难度上楼时,又能使老年人得到区别于平面走路的一定程度的锻炼;此外,第二拉绳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缩短,以达到控制不同台阶高度差的目的,提高楼梯的适用性。
d.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手柄,带动圆轮以及闭合拉紧绳转动,从而带动U型滑动框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调整扶杆组件的位置,方便上下楼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中高度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中U型滑动框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剖面图;
图6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中圆环和折叠圆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中圆环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中圆筒、手柄以及闭合拉紧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楼梯本体;2.墙体;3.扶杆组件;4.导向杆;5.电动缸;6.折线杆;7.第一台阶件;8.第二台阶件;31.U型滑动框;32.连接圆杆;33.折叠圆杆;34.第二弹簧;35.L型块;36.插杆;37.转板;38.第三弹簧;41.圆筒;42.手柄;43.闭合拉紧绳;51.圆环;52.锁紧螺栓;53.限位体;54.滑动板;55.第一拉绳;56.固定块;57.关闭开关;58.第一弹簧;59.第二拉绳;81.上板;82.气囊;83.第四弹簧;84.空心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7是本申请所述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发明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的主视图。老旧建筑的楼梯包括楼梯本体1以及墙体2,楼梯本体1固定在墙体2的内侧面上,楼梯本体1靠近下部的平面板上安装有第二台阶件8,楼梯本体1的其他台阶上均设置第一台阶件7,第二台阶件8包括一个高度缓冲结构,第一台阶件7包括两个高度缓冲结构,并且,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上下堆叠布置。
进一步地,墙体2靠近楼梯本体1一侧固定的导向杆4,导向杆4上滑动安装有U型滑动框31,U型滑动框31背离墙体2的端面上固定有扶杆组件3。
图4示出的U型滑动框31远离扶杆组件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板37,如图5所示,转板37与U型滑动框3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三弹簧38,转板37贴合在导向杆4外端面,U型滑动框31的内壁上开设弹簧槽,第三弹簧38远离转板37的一端延伸至弹簧槽内部,且与弹簧槽内壁相连接。
静止状态下,第三弹簧38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第三弹簧38的弹力作用在转板37上,使转板37紧压在导向杆4外表面,实现导向杆4与U型滑动框31的锁定。需要移动扶杆组件3时,人员握持扶杆组件3并将扶杆组件3朝着远离导向杆4的方向移动,使转板37受到挤压朝着U型滑动框31内壁方向转动,直至转板37转动至与导向杆4平行。此时,可推动扶杆组件3沿着导向杆4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了便捷式移动以及锁定的功能。为了提高扶杆组件3移动的顺滑效果,可在转板37朝向导向杆4的端面上固定若干滚轮,提高移动顺滑效果。
进一步地,高度缓冲结构包括空心框84,如图3所示,空心框84上端固定气囊82和第四弹簧83且气囊82与空心框84连通,气囊82和第四弹簧83均匀布置在空心框84上,气囊82上端固定上板81,上板81与第四弹簧83顶端固定连接,气囊82设置在第四弹簧83外侧;
进一步地,空心框84通过管道与间隔一个台阶的空心框84连通,扶杆组件3远离U型滑动框31的一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电动缸5,电动缸5下端固定有折线杆6,扶杆组件3上安装有用于启动电动缸5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与电动缸5串联连接。
具体地,下楼时,图1中b1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上平面与楼梯本体1的上部平面板高度相同,人员的一只脚从楼梯本体1的上部平面板上移动到b1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上,等同于平面之间的移动,然后,人员的另一只脚也从楼梯本体1的上部平面板上移动到b1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上,b1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受到人员的重力作用,使b1位置第一台阶件7中高度缓冲结构的气囊82受到挤压,从而使高度缓冲结构的上板81向下移动,第一台阶件7的整体高度下降。此时b1位置第一台阶件7的上平面与b2位置第一台阶件7的上平面之间的高度差有效减小,然后,人员可将两只脚分别转移到b2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上,以降低下楼时台阶与台阶之间的高度差,降低了下楼的难度,消除下楼的安全隐患。
老年人上楼前,可将折线杆6、电动缸5、扶杆组件3以及U型滑动框31同步沿着导向杆4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人员从楼梯本体1的下部平面板上移动到第二台阶件8上,然后,手部握持扶杆组件3并将扶杆组件3朝着远离导向杆4的方向移动,使转板37受到挤压朝着U型滑动框31内壁方向转动,直至转板37转动至与导向杆4平行。此时,可推动扶杆组件3沿着导向杆4进行移动,待将折线杆6推动到b3和b4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上侧时停止,被压缩的第三弹簧38推动转板37转动,使U型滑动框31朝着远离扶杆组件3的方向移动直至自然停止。静止状态下,第三弹簧38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第三弹簧38的弹力作用在转板37上,使转板37紧压在导向杆4外表面,实现导向杆4与U型滑动框31的锁定,实现了便捷式移动以及锁定的功能;
然后,人员按压电动缸5的开关按钮,使电动缸5工作带动折线杆6向下移动,折线杆6向下移动与b3和b4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接触并对两个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向下挤压,因上部第一台阶件7中的其中一个高度缓冲结构内的空心框84与间隔一个台阶的空心框84连通,即b4位置第一台阶件7中的其中一个高度缓冲结构内的空心框84与第二台阶件8中的空心框84连通,故而该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中的气囊82内部的气体连通,对b4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进行挤压时,该位置的气囊82的气体通过管道流动到第二台阶件8中的空心框84中,将第二台阶件8位置的上表面顶高。
同时,b3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受到挤压,其上表面被下压,待第二台阶件8的上表面与b3位置第一台阶件7的上表面之间高度差达到合适高度后,通过电动缸5的开关按钮关闭电动缸5,人员从第二台阶件8上转移到b3位置的第一台阶件7上。
该设计减少b3位置第一台阶件7的上平面与第二台阶件8的上平面之间的高度差,结合第二台阶件8中第四弹簧83的反弹力作用,降低了人员上楼的难度,然后人员再次启动电动缸5,带动折线杆6向上移动至合适距离后停止,然后再次推动扶杆组件3向上移动,以此类推,实现低难度上楼。
人员下楼时也可推动扶杆组件3,通过扶杆组件3能够对人员的身体进行限位,避免人员倾倒。
图6和图7中,扶杆组件3包括与U型滑动框31固定连接的连接圆杆32,开关按钮设置在连接圆杆32上,连接圆杆32背离U型滑动框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叠圆杆33,转动连接点在U型滑动框31和折叠圆杆33的底部,折叠圆杆33外圆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远离连接圆杆32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34,第二弹簧34另一端固定L型块35,L型块35和第二弹簧34均设置在滑槽内部。第二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使插杆36稳定的设置在折叠圆杆33以及连接圆杆32内部,L型块35靠近连接圆杆32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插杆36,折叠圆杆33与连接圆杆32相贴合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杆36贯穿第一插槽且延伸至第二插槽内部。
折叠圆杆33环形外端套装有圆环51,如图8所示,圆环51外侧端与电动缸5固定连接,圆环51上端开设有螺纹孔,圆环51上部设置有锁紧螺栓52,锁紧螺栓52穿过螺纹孔且与折叠圆杆33外表面贴合,锁紧螺栓52与螺纹孔螺合连接,通过旋转锁紧螺栓52,使锁紧螺栓52紧贴在折叠圆杆33外表面,实现折叠圆杆33与圆环51的锁定。
图1所示为扶杆组件3的使用状态,不需要借助扶杆组件3上下楼时,旋转锁紧螺栓52,使得锁紧螺栓52与折叠圆杆33分离,解除折叠圆杆33与圆环51的锁定,然后朝着导向杆4的方向同步移动圆环51、电动缸5以及折线杆6,直至将圆环51移动到连接圆杆32上,然后将L型块35朝着第二弹簧34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插杆36移动。
当插杆36从连接圆杆32内部的第二插槽中移出时,折叠圆杆33与连接圆杆32之间的锁定解除,可沿着转动连接点将折叠圆杆33向下翻转,实现对扶杆组件3、电动缸5以及折线杆6的折叠收纳,避免对不需要扶杆组件3的人员的上下楼造成的影响。
图9中,圆环51内开设有连孔,且连孔内固定有限位体53,限位体53与折叠圆杆33外表面贴合,限位体53背向折叠圆杆33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平面内壁固定有第一弹簧58,第一弹簧58另一端固定有滑动板54,滑动板54滑动安装在限位体53内部,限位体53背离折叠圆杆3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56,并且固定块56固定在连孔内部,固定块56朝向限位体53的端面上固定有用于关闭电动缸5的关闭开关57,关闭开关57与滑动板54之间存在间隙,滑动板54朝向关闭开关57的一端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拉绳55,若干个第一拉绳55远离滑动板54的一端均贯穿固定块56且与同一个第二拉绳59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拉绳55设置在第一弹簧58外侧,第二拉绳59另一端与折线杆6固定连接,开关按钮、关闭开关57以及电动缸5串联连接。
按压开关按钮以启动电动缸5,电动缸5工作带动折线杆6向下移动,折线杆6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拉绳59的一端向下移动,使得第二拉绳59由松弛转变为绷紧状态;折线杆6继续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拉绳59拉动第一拉绳55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板54朝着关闭开关57移动。当滑动板54移动至触动关闭开关57时,电动缸5停止工作,此时折线杆6下降至设定高度,相邻两个台阶上的第一台阶件7被下压至设定高度。由此可以控制人员所在的第二台阶件8或第一台阶件7与上一台阶上的第一台阶件7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使得老年人可以轻松上楼时,又能使老年人得到区别于平面走路的锻炼;
为了提高控制的精确效果,可以在第二拉绳59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数字标签,以此直观的进行展示。需要缩短第二拉绳59的长度时,可将第二拉绳59局部对折,并将对折部与非对折部以打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减少第二拉绳59的使用长度,以此达到控制不同台阶高度差的目的,提高楼梯的适用性。
图10中,楼梯本体1上端左右两侧位置均固定有圆筒41和手柄42,圆筒41和手柄42内部均转动连接圆轮,圆轮环形端面上均开设线槽,线槽内部设置闭合拉紧绳43,闭合拉紧绳43贯穿圆筒41和手柄42,两个圆轮通过闭合设置的闭合拉紧绳43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人员借助扶杆组件3下楼时,会将扶杆组件3带到最低位置,而上楼时,则会将扶杆组件3带到最高位置,若人员处于楼梯底部而扶杆组件3处于最高位置或者若人员处于楼梯上部而扶杆组件3处于最低位置时,人员皆不能适用扶杆组件3,为解决该问题,人员可握持所处位置对应的手柄42,然后通过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手柄42,带动圆轮以及闭合拉紧绳43转动,从而带动U型滑动框31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调整扶杆组件3的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上层楼梯上的第一台阶件中的气囊受到挤压;使第一台阶件的整体高度下降;使相邻的两个第一台阶件之间的高度差有效减小;降低了下楼的难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梯本体(1)和墙体(2),所述楼梯本体(1)固定在墙体(2)的内侧面上,所述楼梯本体(1)靠近下部的平面板上安装第二台阶件(8),所述楼梯本体(1)其他台阶上均设置第一台阶件(7),所述第二台阶件(8)包括一个高度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台阶件(7)包括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且两个高度缓冲结构上下堆叠布置,所述墙体(2)靠近楼梯本体(1)一侧固定导向杆(4),且导向杆(4)上滑动安装有U型滑动框(31),所述U型滑动框(31)背离墙体(2)的端面上设置有扶杆组件(3);所述高度缓冲结构包括空心框(84),所述空心框(84)上端设置有气囊(82)和第四弹簧(83),并且,气囊(82)与空心框(84)连通;所述气囊(82)上端固定有上板(81),所述上板(81)与第四弹簧(8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82)设置在第四弹簧(83)的外侧;所述空心框(84)通过管道与间隔一个台阶的空心框(84)连通,所述扶杆组件(3)远离U型滑动框(31)的一端安装竖直设置的电动缸(5),所述电动缸(5)下端固定折线杆(6),所述扶杆组件(3)上安装用于启动电动缸(5)的启动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组件(3)包括与U型滑动框(31)固定连接的连接圆杆(32),所述连接圆杆(32)背离U型滑动框(31)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圆杆(33),所述折叠圆杆(33)外圆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远离连接圆杆(32)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另一端固定有L型块(35),所述L型块(35)和第二弹簧(34)均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L型块(35)靠近连接圆杆(32)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插杆(36),所述折叠圆杆(33)与连接圆杆(32)相贴合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插杆(36)贯穿第一插槽且延伸至第二插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圆杆(33)环形外端套装有圆环(51),所述圆环(51)外侧端与电动缸(5)固定连接,所述圆环(51)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环(51)上部设置有锁紧螺栓(52),所述锁紧螺栓(52)穿过螺纹孔且与折叠圆杆(33)外表面贴合,所述锁紧螺栓(52)与螺纹孔螺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51)内开设有连孔,且连孔内固定有限位体(53),所述限位体(53)与折叠圆杆(33)外表面贴合,所述限位体(53)背向折叠圆杆(33)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平面内壁固定有第一弹簧(58),所述第一弹簧(58)另一端固定有滑动板(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54)滑动安装在限位体(53)内部,所述限位体(53)背离折叠圆杆(3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56)且固定块(56)固定在连孔内部,所述固定块(56)朝向限位体(53)的端面上固定用于关闭电动缸(5)的关闭开关(57),所述关闭开关(57)与滑动板(54)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54)朝向关闭开关(5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拉绳(55),所述第一拉绳(55)远离滑动板(54)的一端贯穿固定块(56)且与第二拉绳(5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绳(55)设置在第一弹簧(58)外侧,所述第二拉绳(59)另一端与折线杆(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滑动框(31)远离扶杆组件(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板(37),所述转板(37)与U型滑动框(3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8),所述转板(37)贴合在导向杆(4)外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本体(1)上端左右两侧位置均固定有圆筒(41)和手柄(42),所述圆筒(41)和手柄(42)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圆轮,所述圆轮的环形端面上均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内部设置有闭合拉紧绳(43),所述闭合拉紧绳(43)贯穿圆筒(41)和手柄(42)设置,两个所述圆轮通过闭合设置的闭合拉紧绳(43)连接在一起。
CN202310015149.6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Active CN115897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5149.6A CN115897921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5149.6A CN115897921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7921A CN115897921A (zh) 2023-04-04
CN115897921B true CN11589792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573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5149.6A Active CN115897921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792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69311U (zh) * 2019-11-05 2020-08-28 林银莲 一种折叠楼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8012A (ja) * 2002-09-18 2004-04-08 Pal Co Ltd 手すり一体型笠木
JP4511411B2 (ja) * 2005-04-28 2010-07-28 株式会社シマブン 管構造体及び管構造体を利用した手すり
JP2007146635A (ja) * 2005-10-31 2007-06-14 Hiromi Fujii 階段昇降用補助器具
CA2661101C (en) * 2009-04-03 2010-02-23 A.H. Vanderburgh Elevating device for a staircase
CN103253580A (zh) * 2013-03-22 2013-08-21 王成标 一种适合于在既有台阶式楼梯处安装使用的自动扶梯
CN107500174B (zh) * 2014-08-07 2019-05-24 郑永如 平步上楼气动电梯
CN205419429U (zh) * 2016-02-22 2016-08-03 河南广度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平步楼梯
CN108382967B (zh) * 2018-02-23 2019-08-13 深圳市朗奥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厂家大数据实现故障排除的楼梯自动升降装置
JP6682744B2 (ja) * 2018-02-28 2020-04-15 トー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手すり
CN210141564U (zh) * 2019-06-10 2020-03-1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电设备及其显像模块
CN211200971U (zh) * 2019-10-25 2020-08-07 西安开顿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扶手
CN111109755A (zh) * 2020-03-10 2020-05-08 郑牧之 气动平步登楼靴
CN213418279U (zh) * 2020-07-22 2021-06-11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便携式滑轨楼梯扶手
CN214879037U (zh) * 2021-05-18 2021-11-26 江西德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机
CN216718478U (zh) * 2021-12-17 2022-06-10 辽宁省朝阳水文局 一种用于水文测验的水流测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69311U (zh) * 2019-11-05 2020-08-28 林银莲 一种折叠楼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7921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4753B (zh) 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
KR101133159B1 (ko) 턱을 승강하는 이동식 체어
CN115897921B (zh) 一种老旧建筑的楼梯
CN107500174B (zh) 平步上楼气动电梯
CN208200078U (zh) 一种可调节操作面板高度的电梯
CN206645674U (zh) 双面滑道式楼梯升降装置
CN106821072B (zh) 一种含内置式凳子的台盆柜
CN20987206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步行梯代步器
CN111270818A (zh) 一种助老楼梯扶手及使用方法
CN208361646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电梯绳头固定装置
CN210884798U (zh) 一种建筑民用电梯楼层启停缓冲结构
CN211268928U (zh) 一种拐杖
CN112252956A (zh) 一种能够在爬升时增加爬升高度的梯子
CN105438927A (zh) 一种导轨站立式简易电梯及其使用方法
KR20200130067A (ko) 비상탈출장치
CN205257726U (zh) 一种导轨站立式简易电梯
CN111498759B (zh) 一种电动上下楼机构、上下楼系统及应用
JP2009102172A (ja) 多目的自動昇降ステップシステム
CN216403495U (zh) 一种鞋底升降式步行上下楼辅助器
CN220745038U (zh) 一种辅助上楼机
CN115554623B (zh) 一种隐藏式自重下降逃生梯
CN110206244B (zh) 一种方便轮椅上楼的升降楼梯
CN108671498B (zh) 一种高跷式登高器的使用方法
CN112777453B (zh) 一种基于摩擦自锁的楼道登楼辅助装置
CN212174179U (zh) 旧楼加装电梯楼内上楼斜坡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