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6608A -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6608A
CN115896608A CN202111168628.9A CN202111168628A CN115896608A CN 115896608 A CN115896608 A CN 115896608A CN 202111168628 A CN202111168628 A CN 202111168628A CN 115896608 A CN115896608 A CN 115896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nite
cooling
steel
controlled
bainit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86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瀚龙
陈�光
张玉龙
金鑫焱
柯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86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6608A/zh
Priority to AU2022355983A priority patent/AU2022355983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22455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6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6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6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4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3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3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氏体钢,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10~0.19%,Si:0.05~0.35%,Mn:1.5~2.2%,B:0.001~0.0035%,Al:0.01~0.05%,Cr;0.05~0.40%,Mo:0.05~0.40%,Fe≥90%。通过合理控制钢中C、Si、Mn、B、Al、Cr、Mo等元素的含量使得钢在制备过程中能自发形成具有组织梯度的相,同时也提升了钢的淬透性,从而可以提高贝氏体钢的强度和成形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冶炼和铸造;热轧;轧后冷却和卷取;酸洗和冷轧;退火。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具有厚度方向上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这种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成形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代汽车“绿色、安全”的发展理念,汽车结构件用钢的强度越来越高,且逐渐对材料提出了在厚度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要求。比如要求材料表层硬度较大,耐磨,或者表层具有较高的组织均匀性,以满足翻边成形需要,但同时又要使得心部具有较高的塑性,使得钢材整体在拉延成形时不发生颈缩和断裂;又或者要求表层具有一层硬度较低的层状结构,来保证材料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但次表层仍要具有均匀的硬质相组织来保证翻边和强度,以及心部具有较软的组织来保证塑性、韧性等,以保证材料既具有较高的强度,还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弯曲、翻边和拉延等综合成形能力。
面对汽车工业越了越多对钢材在厚度方向具有不同组织或性能的要求,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将不同成分或组织的板坯通过焊接、组合轧制等方法,获得具有厚度方向梯度组织的钢铁材料。如中国专利CN201210368300.6和CN201310724615.4等专利,就是利用金属的组合轧制获得厚度方向的层状复合材料。但是这种方法工艺复杂,生产节奏缓慢,成本极高。
也有专利尝试通过采用表层脱碳的方法,获得表层和心部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的钢板或钢带,如利用带钢表面脱碳,形成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脱碳层,使得上、下两个表层组织为纯铁素体或铁素体占比>50%的组织,而心部则为其他单相或复相组织,如马氏体、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自发形成厚度方向组织梯度,获得3层复合组织的高强度钢板,但是一方面,表层和心部的强度或硬度差异过大,表层的强度或硬度过低,不仅大幅度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应用范围(如对表层有高硬度要求、或耐疲劳要求的应用领域,如汽车座椅滑轨、底盘扭力梁等)造成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但是延伸率和扩孔率都不高,即塑性和翻边性能较差;而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只能形成3层复合组织,无法进一步获得更多层的组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获得具有组织梯度的钢板成本高、无法获得超过3层复合组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氏体钢,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10~0.19%,Si:0.05~0.35%,Mn:1.5~2.2%,B:0.001~0.0035%,Al:0.01~0.05%,Cr;0.05~0.40%,Mo:0.05~0.40%,Fe≥90%。
其中,各元素的设计思路如下:
C: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C元素主要控制碳钢中组织相变、碳化物尺寸和贝氏体亚结构形态,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钢中C元素含量低于0.10%,则会导致钢的强度达不到目标要求;而若钢中C元素含量高于0.19%时,则容易生成马氏体组织和粗大的渗碳体,恶化钢板的性能。此外,在本发明中,C元素还会影响贝氏体亚形态结构,C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针状贝氏体。基于此,在本发明中,将C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10~0.19%之间。优选地,C的质量百分比为0.13~0.17%。
Si: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Si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钢板表面质量。当钢中Si元素含量低于0.05%时,难以获得充分的强化效果;而当钢中Si元素含量高于0.35%时,则容易形成氧化铁皮或虎皮纹条状色差,不利于汽车用钢板的表面质量。此外,在本发明中,Si元素还会影响贝氏体亚形态结构,Si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多边形贝氏体,基于此,本发明中将Si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05~0.35%之间。优选地,Si的质量百分比为0.15~0.3%。
Mn: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Mn元素为钢中组织相变的控制元素之一,还会影响贝氏体亚形态结构,Mn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多边形贝氏体。但需要注意的是,钢中Mn元素含量不宜过高,当钢中Mn元素含量过高时,会恶化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基于此,在本发明将Mn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1.5~2.2%之间。优选地,Mn的质量百分比为1.7~2.1%。
B: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B元素不仅有利于钢中贝氏体的形成,还会影响钢板的强度与成形性能,同时也会影响贝氏体亚形态结构。当B含量越高,越容易获得针状贝氏体,钢板强度越高,也越容易形成脆性硼化物,影响钢板的扩孔率。基于此,在本发明中,将B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001~0.0035%之间。
Al: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Al元素仅作为脱氧元素加入钢中,其可以除去钢中的O元素,以保证钢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将Al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01~0.05%之间。虽然在一些现有技术中Al元素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和抑制碳化物析出元素而大量(≥0.1%)加入钢中,以期望带来固溶强化作用,或通过Al的添加来改变相变温度(如A1,A3)、贝氏体形成动力学和碳化物析出动力学来改变钢材的相变,形成残余奥氏体或无碳贝氏体,并最终提高钢材强度。但本发明现有的成分控制和工艺调节已可以获得综合成形性能良好的贝氏体钢,添加大量Al元素所诱发形成的无碳贝氏体反而会破坏厚度方向形成贝氏体组织梯度,还会造成成本上升和连铸生产难度的大幅提升,因此在本发明中,将Al的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01~0.05%之间,以避免成本升高或连铸制造难度大幅增加,保证厚度方向的贝氏体组织梯度能够形成。
Cr和Mo: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Cr和Mo不仅可以与C形成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析出相,能进一步提升钢板的强度,更影响CCT曲线中珠光体和铁素体的孕育期,可以提高钢板的淬透性,从而可以与退火工艺中的钢板冷却速率配合设计,以控制厚度方向的组织梯度形成和不同的厚度比例。基于此,在本发明中,将Cr和Mo的质量百分比控制为:0.05%≤Cr≤0.40%,0.05%≤Mo≤0.40%。
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钢中C、Si、Mn、B、Al、Cr、Mo等元素的含量使得钢在制备过程中能自发形成具有组织梯度的相,同时也提升了钢的淬透性,从而可以提高贝氏体钢的强度和成形性能。
进一步地,在上述贝氏体钢中,还包括Ti和Nb中的至少一种,其中,Ti和Nb的质量百分比需要满足:Nb≤0.1%,Ti≤0.15%。
Ti和Nb: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Ti和Nb作为可选合金元素,可以将其添加进钢中,从而形成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析出相,并细化组织晶粒,进一步提升钢板的强度和成形性能。基于此,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将Nb和Ti的质量百分比分别控制为:Nb≤0.1%,Ti≤0.15%。上述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增加材料的成本,综合考虑到性能与成本控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优选地添加Nb和Ti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贝氏体钢,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10~0.19%,Si:0.05~0.35%,Mn:1.5~2.2%,B:0.001~0.0035%,Al:0.01~0.05%,Cr;0.05~0.40%,Mo:0.05~0.4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在上述不可避免的杂质中,P≤0.015%,S≤0.004%。
P和S均为钢中的杂质元素,在技术条件允许情况下,为了获得性能更好且质量更优的调质钢,应尽可能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含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需要满足以下关系:R=(Mn+Si)/(12*C+160*B),其中,0.9≤R≤1.2,式中的各化学元素均代入该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百分号前面的数值。
在本发明中,定义了R=(Mn+Si)/(12*C+160*B),经过实验发现,若用此公式进行计算,需要将R值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即0.9≤R≤1.2,才能得到期望的具有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板/钢带结构。其中,C和B元素越高,越有利于形成针状贝氏体;而Mn和Si元素越高,越有利于形成块状贝氏体。因此,通过合理设计C和B、与Mn和Si的含量,就能使钢板和钢带在成分设计上处于既有利于形成针状贝氏体又有利于形成块状贝氏体的临界状态,即本公式中0.9≤R≤1.2的状态。继而通过与优化的退火工艺相匹配,就能够最终在钢板中形成厚度方向的组织梯度。此外,由于C、B元素含量虽低,但对贝氏体形成及其形态的影响更强,因此在公式中需要配以较大的系数,来平衡Mn和Si的高含量,毕竟Mn、Si元素对贝氏体形成及其形态的影响要显著弱于C、B元素。在本设计中,0.9≤R≤1.2的水平为最适合形成梯度组织的临界水平,若R过高,则导致梯度组织中的块状层厚度过大而针状层厚度过小,甚至无针状层而导致组织在厚度方向不存在梯度;而若R过低,则导致梯度组织中的针状层厚度过大而块状层厚度过小,甚至无块状层而导致组织在厚度方向不存在梯度。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将R控制为0.9≤R≤1.2,从而保证钢中在厚度方向存在组织梯度和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需要满足以下关系:Q=(C+Cr+Mo+Mn/2)/R,其中,1.15≤Q≤1.5,计算时代入元素质量百分比百分号前的数值。
在本发明中,定义了Q=(C+Cr+Mo+Mn/2)/R,可以进一步指导钢的成分设计,经过实验发现,当1.15≤Q≤1.5时,钢具有适宜的淬透性以及组织梯度形成能力。因组织的梯度或其层状结构分布于钢板和带钢的厚度方向,因此,钢板和钢带的淬透性同样是厚度方向梯度组织形成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本申请中,C、Cr、Mo、Mn都影响钢板和钢带的淬透性,这些元素含量越高,淬透性越强。但是,由于Mn含量比其他元素高一个数量级,且对淬透性的影响相对较弱,故在本公式中,对Mn设计了1/2的系数。由于针状贝氏体和块状贝氏体在退火工艺中的生成温度略有差异,其中针状贝氏体生成温度更低,而块状贝氏体生成温度更高,因此钢板的淬透性越高,越有利于形成针状贝氏体而不利于形成块状贝氏体,反之亦然。因此,为保证钢板和钢带中针状贝氏体与块状贝氏体的在厚度方向上的占比能形成一个合适的三明治比例,当钢板的成分设计更有利于形成块状贝氏体,即R值较高时,需要配以更高的淬透性来促进针状贝氏体形成;而当钢板的成分设计更有利于形成针状贝氏体,及R值较低时,则需要配以较低的淬透性了促进块状贝氏体形成;因此,Q值的分子即为代表带钢淬透性的合金含量,越高代表淬透性越强;而分母选取能代表组织中块状贝氏体与针状贝氏体形成能力的R值,其分子与分母的比值,即Q值则直接影响退火过程中块状层与针状层的形成能力与最终比例。若Q值过小,则代表块状贝氏体形成能力过强,最终组织中很难形成针状贝氏体,也就难以形成梯度组织;而若Q值过大,则代表针状贝氏体形成能力过强,最终组织中很难形成块状贝氏体,同样难以形成梯度组织。
进一步地,上述贝氏体钢具有两层表层组织和一层心部组织,心部组织在两层表层组织之间。
进一步地,贝氏体钢中,心部组织的体积占贝氏体钢体积的20%~50%,剩余为表层组织。
进一步地,表层组织包括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心部组织包括块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
进一步地,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表层组织体积的99%以上,块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心部组织体积的99%以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贝氏体钢中,参考图1,在钢板或钢带的厚度方向存在3层结构,自一侧表面至另一侧表面的组织分别为:
表层组织2:为针状层,即以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25%~40%。
心部组织1:为块状层,即以块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20%~50%。
表层组织2:为针状层,即以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25%~40%。
3层区域在贝氏体钢厚度方向上的占比总和为100%。
进一步地,上述贝氏体钢还具有两层复相层,上述两层表层组织和一层心部组织组成中间层,中间层在两层复相层之间。
进一步地,贝氏体钢中,复相层的体积占贝氏体钢体积的2%~10%,剩余为中间层。
进一步地,复相层包括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其中多边形铁素体占复相层体积的50%以下,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复相层体积的99%以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贝氏体钢中,参考图2,若在钢板或钢带的厚度方向存在5层结构,自一侧表面至另一侧表面的组织分别为:
复相层3:为以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其中多边形铁素体组织<50%),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1%~5%。
表层组织2:为针状层,即以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25%~40%。
心部组织1:为块状层,即以块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25%~40%。
表层组织2:为针状层,即以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25%~40%。
复相层3:为以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为主的组织(其中多边形铁素体组织<50%),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该区域相比例总量≥99%。在厚度方向的占比为1%~5%。
5层区域占比总和为100%。其中,针状层硬度最大,复相层硬度最小。
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粒状碳化物析出相的直径≤5μm。限制碳化物析出相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扩孔率恶化。当碳化物析出相尺寸>5μm时,在钢板承受扩孔翻边变形时或检测扩孔率时,容易在碳化物与基体的结合处发生开裂,造成钢板扩孔率降低及扩孔翻边性能的恶化。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1000MPa,屈服强度≥800MPa,扩孔率≥40%,断裂延伸率≥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冶炼和铸造;
热轧;
轧后冷却和卷取;
酸洗和冷轧;
退火。
由于不采用常见的表层脱碳的方式来制备具有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本发明中贝氏体钢不存在表层强度和硬度大幅低于心部的问题。
进一步地,控制上述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满足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在热轧步骤中,控制加热温度为1100~1230℃,精轧开轧温度为1050~1180℃,精轧终轧温度为870~930℃;
在轧后冷却和卷取步骤中,控制冷却速率为30~150℃/s,控制卷取温度为540~620℃:
在冷轧步骤中,控制冷轧压下率≥30%。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退火前工艺步骤主要是为了获得成分和原始组织均匀的钢板或钢带,以保证后续的退火工艺实施时能够满足组织和性能的均匀稳定,而对钢板的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退火工艺。
在介绍退火工艺前,需先介绍以下概念:
由于本发明意在设计钢板/钢带厚度方向的梯度组织,故钢板或钢带不可避免或故意地会在厚度方向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但由于钢板或钢带的连续生产模式的限制,温度检测与控制只能针对上下表面温度,无法检测厚度方向的其他位置温度。而对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不做额外区分,按相同工艺处理,均称为表面温度。下文中提及的温度及冷速均指表面温度和由表面温度计算得到的冷速。需要指出的是,冷却时,根据表面温度、冷速、冷却时的喷射气体压强(代表冷却能力)和钢板的淬透性来控制钢板或钢带的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
进一步地,退火步骤依次包括加热段,缓冷段,快冷段,控冷段和空冷段,控制冷却速率在缓冷段,快冷段,控冷段三个阶段满足:控冷段<缓冷段<快冷段。
进一步地,在加热段,以≤5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均热温度840~950℃,然后保温,控制保温时间为60~180秒。
在加热段,需要控制以≤50℃/s的加热速率加热贝氏体钢至均热温度840~950℃并保温60~180s。其中,若加热段的加热速率>50℃/s,或保温时间<60s,都会造成带钢组织的均匀性较差,影响后续厚度方向梯度组织的形成。此外,若温度低于上述均热温度下限,则带钢无法获得足够多的贝氏体组织(无论是针状贝氏体还是块状贝氏体)。进一步地,加热速率优选为5~50℃/s。而若保温时间>180s,或进一步地,若均热温度高于950℃,都会造成带钢晶粒粗大,导致钢的成形性能恶化。
本发明中,为了形成厚度方向上具有3层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在缓冷段,以Q~10*Q℃/s的缓冷速率冷却至缓冷温度720~800℃;其中,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满足关系:Q=(C+Cr+Mo+Mn/2)/R,1.15≤Q≤1.5,R=(Mn+Si)/(12*C+160*B),0.9≤R≤1.2,式中的各化学元素均代入该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百分号前面的数值。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向贝氏体钢表面喷射冷却气体的方法来实现缓冷。示例性地,冷却时,通过向贝氏体钢的表面喷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控制冷却气体喷射压强为0.2*Q~Q kPa,控制冷却气体喷射的保持时间为5~20秒。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液体冷却等方式来达到缓冷的目的,只要能够以Q~10*Q℃/s的缓冷速率冷却至缓冷温度720~800℃即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钢板或钢带在宽度方向达到温度均匀,厚度方向温度较不均匀,但各位置都不发生组织转变。
此步骤控制缓冷速率,是为了使钢板或钢带在宽度方向达到均匀的温度,控制温度则是为了带钢各位置都不发生相变,若温度过低,则有可能使奥氏体相变分解形成铁素体或珠光体,温度过高则不利于下一段冷却的高精度控制,进而不利于获得厚度方向的梯度组织。而控制冷却气体喷射至钢板或带钢表面的压强和控制保持时间,都是为了控制在带钢厚度方向的冷却不均匀,若冷却气体喷射至钢板或带钢表面的压强小于0.2*Q kPa或保持时间低于5秒,都意味着冷却能力的不足,虽然带钢表面冷到设定温度,但大部分的表层以下的区域都处于较高的温度,不利于下一步在厚度方向形成梯度组织,或下一阶段形成的梯度组织中针状贝氏体区域过小;而高于Q kPa或保持时间大于20秒,则会造成冷却能力过大,使带钢心部温度接近甚至达到表面温度,也不利于下一步在厚度方向形成梯度组织,或下一阶段形成的梯度组织中块状贝氏体区域过小。
本发明中,为了形成厚度方向上具有5层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在缓冷段,以Q~10*Q℃/s的缓冷速率冷却至缓冷温度620~700℃;其中,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满足关系:Q=(C+Cr+Mo+Mn/2)/R,1.15≤Q≤1.5,R=(Mn+Si)/(12*C+160*B),0.9≤R≤1.2,式中的各化学元素均代入该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百分号前面的数值。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向贝氏体钢表面喷射冷却气体的方法来实现缓冷。示例性地,冷却时,通过向贝氏体钢的表面喷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控制冷却气体的喷射压强为0.05*Q~0.15*Q kPa,控制冷却气体喷射的保持时间为5~15秒。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液体冷却等方式来达到缓冷的目的,只要能够使贝氏体钢以Q~10*Q℃/s的缓冷速率冷却至缓冷温度620~700℃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此步骤中,冷却至620~700℃是为了保证钢板或钢带的表面进入铁素体转变温度区间,并通过一定时间的保温,使得钢板或钢带能够在表面区域形成一定含量的铁素体,为最终形成表层的复相层做准备;低于或高于该温度都不能保证带钢表面形成一定含量的铁素体。同样,保持时间过短,或冷速过快,将造成带钢表面铁素体来不及生成,而最终导致表层复相层无法形成;而相反,若保持时间过长,或者冷速过慢,将导致带钢表面形成的铁素体含量过多,厚度过厚,不仅不利于表层复相层的形成,更会导致在快冷段浅表层无法形成足量的针状贝氏体,即影响后续针状层的形成。
而冷却气体喷射至钢板或带钢表面的压强为0.05*Q~0.15*Q kPa,是为了控制带钢表面形成多边形铁素体的厚度,在该压强范围内,并且保持时间也符合设定范围时,钢板或钢带实际上只有表层区域冷却到620~700℃并进入铁素体相区,而其他区域温度仍然高于700℃并不发生铁素体转变(由于铁素体形成同样会释放相变潜热)。但若喷射冷却气体的压强过高,将导致钢板或钢带的浅表层甚至心部温度也随之下降,不利于后续针状层和块状层的形成。而若喷射冷却气体的压强过低,则不利于表层稳定的形成一定量的多边形铁素体,导致表层无法形成稳定的形成复相层。
缓冷结束之后,在快冷段,不论是为了形成厚度方向上具有3层还是5层梯度组织的贝氏体钢,均需要控制以10*Q~20*Q℃/s的快冷速率冷却至快冷温度400~540℃。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向贝氏体钢表面喷射冷却气体的方法来实现快冷。在此阶段,冷却时需要向贝氏体钢的表面喷射两次冷却气体,控制冷却气体的第一喷射压强为0.3*Q~1.5*Q kPa,控制冷却气体的第一保持时间为1~7秒;控制冷却气体的第二喷射压强为0.08*Q~0.2*Q kPa,控制冷却气体的第二保持时间为5~10秒。同样地,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液体冷却等方式来达到缓冷的目的,只要在此阶段能够使贝氏体钢以10*Q~20*Q℃/s的快冷速率冷却至快冷温度400~540℃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冷却气体为还原性惰性气体,还原性惰性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1%~8%。还原性惰性气体温度控制为5~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钢板或钢带的冷却是通过向其表面喷射还原性惰性气体来进行的,其中还原性由氢气实现。本发明中,惰性气体是指不会在实验条件下与贝氏体钢发生化学反应影响钢的组织的气体。具体地,出于节省成本考虑,惰性气体全部采用氮气。还原性惰性气体中氢气的含量与温度可进一步控制,具体见表2。在贝氏体钢的冷却过程中通过控制喷射气体的压强、冷却气体中氢气的含量和冷却气体的温度等来控制冷却能力或冷却强度,具体数值需要根据钢板或钢带的淬透性来确定。对同一实施例来说,通常情况下,冷却气体中的氢气含量和冷却气体温度在退火工艺中保持不变,此时冷却强度、冷速与喷射气体压强成正相关,如实施例1,在缓冷段,冷却气体喷射压强为0.6kPa,缓冷段冷却速率为12.5℃/s;而在快冷段,冷却气体第一喷射压强为1kPa,对应的冷速为19.2℃/s。而对于不同实施例来说,冷却能力和冷却速度则与冷却气体喷射压强,冷却气体中的氢气含量和冷却气体温度都相关,冷却气体中的氢气含量越高,冷却气体温度越低,冷却气体喷射压强越大,则冷却能力越强,冷却速度越快。示例性地,如实施例7和实施例9,冷却气体温度相同,但其中实施例9的冷却气体中的氢气含量更高,冷却气体喷射压强更大,对应的冷却能力和冷却速度也就越大。
具体地,控制此阶段反应的快冷温度和快冷速率,都是为了使该阶段钢板和钢带处于贝氏体相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钢板或钢带形成足量的贝氏体;而快冷速率控制在10*Q~20*Q℃/s,是为了使快冷速率尽可能的贴近贝氏体相区CCT曲线的鼻温区域,使贝氏体转变更充分,速率更快。因为钢板或钢带从最初的冶炼阶段开始,在长流程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局部区域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从而会出现有些区域碳当量较低,或奥氏体过冷较小,而有些区域碳当量较高,或奥氏体过冷程度较大,若冷速小于设定范围,会出现碳当量较低或奥氏体过冷较小的区域因冷速过慢而进入珠光体转变区域,或贝氏体转变速率过慢而导致转变不充分;同样若冷速高于设定范围,会出现碳当量较低或奥氏体过冷较大的区域绕过贝氏体相区进入马氏体相区,或贝氏体转变速率过慢而使转变不充分;这些都会最终导致无法形成厚度方向梯度组织。
在影响快冷段进行的所有因素中,冷却气体喷射至钢板或带钢表面的压强更为重要。首先控制压强为0.3*Q~1.5*Q kPa,并保持1~7秒,是为了在钢板或钢带的厚度方向心部区域以外形成针状贝氏体层,而随着这些区域因发生贝氏体相变而释放相变潜热,带钢厚度方向心部区域的温度会高于表层和次表层,从而为心部区域形成块状贝氏体而做准备。此时,若冷喷射气体压强或保持时间低于设定范围,都不利于表层和次表层形成针状贝氏体,而喷射压强或保持时间高于设定范围,会使得冷却能力过强而导致带钢厚度方向的心部区域也形成针状贝氏体,故都无法形成厚度方向的梯度组织。之后进一步地将喷射压力降低至降低为0.08*Q~0.2*Q kPa,并维持5~10秒,一方面使得表层和次表层仍然能得到有效的冷却而不断形成针状贝氏体,另一方面则通过冷却气体压强的降低,配合表层和次表层相变释放的潜热,使得带钢厚度方向的心部区域温度不继续降低甚至小幅度升高,保证带钢心部形成块状贝氏体。并最终形成厚度方向具有组织梯度的钢板或钢带。
快冷段结束之后,不论是为了得到厚度方向上具有三层或者五层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都需要再进行控冷步骤。在控冷段,控制控冷速率≤Q℃/s,保持控冷时间为100~200秒,在控冷段结束时贝氏体钢的控冷温度≥350℃。
通过对钢板或带钢的长时间控冷,使各贝氏体相变充分结束,在设定温度下,让组织比较缓慢地稳定生成,保证形成厚度方向具有组织梯度的钢板或钢带。在此阶段,若控冷速率高于设定值或最终钢板或钢带的控冷温度低于设定值,都会造成组织中马氏体的形成,恶化钢板或钢带的成形性能。
在控冷段结束之后,使贝氏体钢空冷至室温。就得到了厚度方向具有组织梯度的钢板或钢带。空冷段对贝氏体钢的组织不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得到具有五层组织梯度的贝氏体钢,只需控制缓冷段的冷却参数不同,就可在原有的三层梯度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表层形成复相层而得到厚度方向上具有五层梯度组织的钢板或钢带。随后,再经快冷段、控冷段,则贝氏体钢的其他区域同样也会按厚度方向位置的差异而发生针状贝氏体或块状贝氏体。最终,可以形成表层含有铁素体的复相层,浅表层的针状层和心部的块状层,获得具有组织梯度的5层结构的钢板或钢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贝氏体钢通过合理的元素成分设计,特别是通过合理控制钢中C、Si、Mn、B元素的含量,并合理控制钢中C、Cr、Mo、Mn元素的含量来优化钢的淬透性,使得钢在制备过程中能自发形成具有组织梯度的相,提高了贝氏体钢的强度和成形性能。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氏体钢的制造方法,通过精细的退火步骤设计,特别是冷却阶段的冷却气体压强和温度的控制,能够使具有合适化学成分的钢板/钢带在本发明的退火条件下自发形成三层或五层的组织梯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1000MPa,屈服强度≥800MPa,扩孔率≥40%,断裂延伸率≥12%。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厚度方向上3层结构的钢带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厚度方向上5层结构的钢带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7中针状层(上部)与复相层(下部)之间过渡位置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针状层(上部)与块状层(下部)之间过渡位置的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6
本发明中实施例1-14的贝氏体钢采用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1、冶炼和铸造。
步骤2、热轧:控制加热温度为1100~1230℃,精轧开轧温度为1050~1180℃,精轧终轧温度为870~930℃。
步骤3、轧后冷却和卷取:控制冷却速率为30~150℃/s,控制卷取温度为540~620℃。
步骤4、酸洗去除氧化铁皮。
步骤5、冷轧:控制冷轧压下率≥30%,以达到要求目标厚度。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冷轧后钢板或钢带的厚度≤2.2mm。
步骤6、退火。
对比例1-6的贝氏体钢也是通过冶炼、连铸,热轧、轧后冷却和卷取,酸洗和冷轧,退火步骤制备得到的,钢的化学成分和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具体参见表1-2。
表1列出了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3的贝氏体钢的各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表1.(%,余量为Fe和除了P、S以外的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钢种 C Si Mn B Al Cr Mo Nb Ti P S R值 Q值
实施例1 A 0.155 0.22 1.75 0.001 0.01 0.18 0.18 0.002 0.003 0.01 0.001 0.98 1.43
实施例2 B 0.165 0.35 2.15 0.001 0.03 0.05 0.40 0.004 0.002 0.008 0.001 1.17 1.45
实施例3 C 0.125 0.05 1.85 0.002 0.02 0.31 0.13 0.003 0.11 0.008 0.001 1.04 1.43
实施例4 D 0.10 0.1 1.65 0.003 0.02 0.12 0.35 0.08 0.02 0.006 0.001 1.04 1.34
实施例5 E 0.15 0.29 2.2 0.0025 0.03 0.21 0.11 0.001 0.15 0.009 0.001 1.13 1.39
实施例6 F 0.13 0.3 1.9 0.0035 0.02 0.27 0.15 0.002 0.004 0.012 0.001 1.04 1.45
实施例7 G 0.135 0.35 1.6 0.002 0.04 0.25 0.1 0.04 0.002 0.015 0.003 1.01 1.28
实施例8 H 0.145 0.2 2 0.002 0.01 0.15 0.12 0.003 0.004 0.013 0.002 1.07 1.32
实施例9 I 0.19 0.42 2.1 0.0015 0.05 0.13 0.08 0.002 0.004 0.011 0.001 1.00 1.45
实施例10 J 0.18 0.37 2.05 0.001 0.03 0.08 0.19 0.004 0.005 0.007 0.001 1.04 1.41
实施例11 K 0.14 0.25 1.95 0.003 0.02 0.07 0.23 0.02 0.08 0.009 0.001 1.02 1.39
实施例12 L 0.145 0.12 1.7 0.001 0.02 0.07 0.22 0.002 0.003 0.008 0.002 0.93 1.39
实施例13 M 0.12 0.15 1.9 0.0025 0.03 0.40 0.05 0.08 0.04 0.005 0.001 1.11 1.36
实施例14 N 0.11 0.07 1.75 0.0015 0.01 0.11 0.27 0.1 0.01 0.002 0.001 1.17 1.17
对比例1 O <![CDATA[<u>0.08</u>]]> <![CDATA[<u>0.3</u>]]> <![CDATA[<u>1.3</u>]]> 0.002 0.02 0.25 0.22 0.003 0.02 0.01 0.002 <![CDATA[<u>1.25</u>]]> <![CDATA[<u>0.96</u>]]>
对比例2 P <![CDATA[<u>0.21</u>]]> 0.22 1.8 0.003 0.03 0.3 0.2 0.004 0.002 0.012 0.003 0.67 2.39
对比例3 Q 0.17 0.15 1.71 0.002 0.02 <![CDATA[<u>0.42</u>]]> 0.05 0.02 0.002 0.008 0.003 <![CDATA[<u>0.79</u>]]> <![CDATA[<u>1.90</u>]]>
表2列出了实施例1-14的贝氏体钢及对比例1-6的对比钢的具体工艺参数。
表2.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6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具体工艺参数
Figure BDA0003290498360000141
实施例1-5、8、10-11都得到了厚度方向3层组织结构,上下表层均为针状层,心部为块状层;实施例6-7、9、12-14都得到了厚度方向5层组织结构,上表下表均为复相层,上次表和下次表为针状层,心部为块状层。在本申请贝氏体钢的组织中,针状层的硬度最大,复相层的硬度最小,块状层的硬度处于针状层和复相层之间。因此,对于3层复合的材料,上下表层的针状层可以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屈服强度,而中部的块状层又保证了材料具有比较高的韧塑性,因此可以用于对材料表面硬度或疲劳极限有高要求,同时又对材料整体的韧塑性有较高要求的汽车零部件,如汽车座椅滑轨,底盘扭力梁等结构件;而对于5层复合的材料,上下表层相对较软的复相层可以使得表层具有较好的局部成形能力,而紧接着的较硬的针状层和心部的块状层又赋予材料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因此可以用于制备对强度和综合成形能力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如汽车底盘的控制臂、三角臂等。
对比例1-3因为成分设计不符合发明要求,未能得到具有厚度方向梯度组织的钢板或钢带。其中对比例1因为R值过高只得到了纯块状层组织,对比例2-3因R值过低只得到了纯针状层组织。对比例4-6采用钢种A,虽然成分设计符合要求,但是制造工艺中退火工艺不符合发明要求,未能得到具有厚度方向梯度组织的钢板或钢带。其中,对比例4因为在缓冷段的冷却气体压强大于设计值,导致钢板或钢带的全厚度方向都形成了较大比例的铁素体,并且在快冷段,同样因为冷却气体压强大于设计值,导致钢板或钢带的全厚度方向都形成了针状贝氏体而无法形成块状贝氏体,且由于钢板或钢带中已优先形成了一定较大比例的铁素体,导致部分过冷奥氏体中富碳而不发生贝氏体转变,反而会在最终空冷段转变为新鲜马氏体,故钢板或钢带不仅无法形成厚度方向的梯度组织,成形性也较差。而对比例5由于在快冷段的冷却气体压强大于设计值,故只能得到纯针状贝氏体组织,而相应地,对比例6由于在快冷段的冷却气体压强小于设计值故只得到了纯块状层组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下表层区域,具体为针状层(上部)与复相层(下部)之间过渡位置的金相组织照片(扫描电镜拍摄)。在图片上部,即更靠近心部的区域,组织为典型的针状贝氏体,代表该区域开始进入针状层;而在图片下部,即更靠近下表面的区域,包含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弥散析出的纳米级、亚微米级或微米级的粒状碳化物析出相,代表该区域开始进入表层的复相层。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心部靠上表层的区域,具体为针状层(上部)与块状层(下部)之间过渡位置的金相组织照片(扫描电镜拍摄);在图片上部,即更靠近上表面的区域,组织中包含大量的典型的针状贝氏体,代表该区域开始进入针状层;而在图片下部,即更靠近心部的区域,大量贝氏体转变为块状多边形的形貌,即该区域内形成大量块状贝氏体,代表该区域开始进入块状层。
表3列出了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6的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取沿横向JIS 5#拉伸试样测定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采用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方式进行测试。取板中部区域测定钢的扩孔率。扩孔率采用扩孔试验测定,通过使用凸模把中心带孔的试件压入凹模,使试件中心孔扩大,直到板孔边缘出现颈缩或贯穿裂纹为止。由于试件中心原始孔的制备方式及对应的原始孔边部质量对扩孔率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影响,因此,试验及测试方法按ISO/DIS 16630标准中规定的扩孔率测试方法执行,中心原始孔采用一次冲压落料制孔形式,对应为原始孔边部质量最差的加工方式。相应地,若中心原始孔采用二次冲压落料制孔,或者采用钻孔或铰孔的形式,则相应的扩孔率会在表中的数值基础上增加20%;若中心原始孔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制孔,相应的扩孔率会在表中的数值基础上增加50%;若中心原始孔采用激光落料的方式制孔,相应的扩孔率会在表中的数值基础上增加80%。
表3.实施例1-14及对比例1-6的贝氏体钢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断裂延伸率/% 扩孔率/% 断裂延伸率*10+扩孔率/%
实施例1 812 1019 14.3 52 195
实施例2 855 1085 12.5 45 170
实施例3 803 1011 15.2 55 207
实施例4 801 1006 16 58 218
实施例5 860 1075 13 44 174
实施例6 806 1009 14.5 50 195
实施例7 818 1002 14.7 55 202
实施例8 830 1066 13.6 42 178
实施例9 860 1080 13 45 175
实施例10 845 1068 13.8 45 183
实施例11 841 1065 13.7 45 182
实施例12 822 1033 14.4 40 184
实施例13 815 1042 14.1 42 183
实施例14 800 1004 16.2 40 202
对比例1 631 946 16.8 45 213
对比例2 922 1132 7.2 41 113
对比例3 892 1028 8.4 60 144
对比例4 652 1065 14.2 17 159
对比例5 883 1014 9.1 65 156
对比例6 722 1022 14.1 23 164
由表3可以看出,当钢板或钢带的成分与工艺满足设计要求时,所有的实施例都能得到屈服强度≥800MPa,抗拉强度≥1000MPa,断裂延伸率≥12%,扩孔率≥40%的力学性能,此外由于钢板或钢带在厚度方向成梯度组织,使材料兼具较好的综合成形性能,即拉延性和扩孔翻边性均较好,体现为断裂延伸率和扩孔率均比较高,所有实施例的(断裂延伸率*10+扩孔率)≥170%。
而当成分或工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则无法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如对比例1,因为C、Mn含量低于下限,而导致材料的强度偏低;对比例2,由于C含量高于上限,导致材料强度过大而成形性极差;对比例3,由于R值低于设计下限,导致钢板或钢带无法形成心部的块状层,组织全部为针状贝氏体,虽然扩孔率极高,但是断裂延伸率较差;而类似的对比例5,由于工艺不符合设计要求(见上文),导致组织同样全部为针状贝氏体,因此也是扩孔率极高,但是断裂延伸率较差;这两组对比例都因为成形能力过于“偏科”而导致综合成形能力较差(断裂延伸率*10+扩孔率)<170%。而对比例4和6也是因为工艺不符合设计要求(见上文),无法形成厚度方向的梯度组织,故也是表现为成形能力过于“偏科”而导致综合成形能力较差(断裂延伸率*10+扩孔率)<170%。
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10~0.19%,Si:0.05~0.35%,Mn:1.5~2.2%,B:0.001~0.0035%,Al:0.01~0.05%,Cr;0.05~0.40%,Mo:0.05~0.40%,Fe≥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i和Nb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b≤0.1%,Ti≤0.15%。
3.一种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10~0.19%,Si:0.05~0.35%,Mn:1.5~2.2%,B:0.001~0.0035%,Al:0.01~0.05%,Cr;0.05~0.40%,Mo:0.05~0.4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中,P≤0.015%,S≤0.00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满足以下关系:R=(Mn+Si)/(12*C+160*B),其中,0.9≤R≤1.2,计算时代入元素质量百分比百分号前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需要满足以下关系:Q=(C+Cr+Mo+Mn/2)/R,其中,1.15≤Q≤1.5,计算时代入元素质量百分比百分号前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具有两层表层组织和一层心部组织,所述心部组织在所述两层表层组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钢中,所述心部组织的体积占所述贝氏体钢体积的20%~50%,剩余为所述表层组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组织包括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所述心部组织包括块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所述表层组织体积的99%以上,所述块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占所述心部组织体积的99%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两层复相层,所述两层表层组织和一层心部组织组成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在所述两层复相层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钢中,所述复相层的体积占所述贝氏体钢体积的2%~10%,剩余为所述中间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相层包括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其中多边形铁素体占所述复相层体积的50%以下,所述多边形铁素体、针状贝氏体和粒状碳化物析出相共占所述复相层体积的99%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1000MPa,屈服强度≥800MPa,扩孔率≥40%,断裂延伸率≥12%。
1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冶炼和铸造;
热轧;
轧后冷却和卷取;
酸洗和冷轧;
退火。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步骤依次包括加热段,缓冷段,快冷段,控冷段和空冷段,控制冷却速率控冷段<缓冷段<快冷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冷段,以Q~10*Q℃/s的缓冷速率冷却至缓冷温度720~800℃;其中,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满足关系:Q=(C+Cr+Mo+Mn/2)/R,1.15≤Q≤1.5,R=(Mn+Si)/(12*C+160*B),0.9≤R≤1.2,式中的各化学元素均代入该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百分号前面的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所述贝氏体钢的表面喷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控制所述冷却气体的喷射压强为0.2*Q~Q kPa,控制所述冷却气体喷射的保持时间为5~20秒。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冷段,以Q~10*Q℃/s的缓冷速率冷却至缓冷温度620~700℃;其中,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满足关系:Q=(C+Cr+Mo+Mn/2)/R,1.15≤Q≤1.5,R=(Mn+Si)/(12*C+160*B),0.9≤R≤1.2,式中的各化学元素均代入该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的百分号前面的数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所述贝氏体钢的表面喷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控制所述冷却气体的喷射压强为0.05*Q~0.15*QkPa,控制所述冷却气体喷射的保持时间为5~15秒。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快冷段,以10*Q~20*Q℃/s的快冷速率冷却至快冷温度400~54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所述贝氏体钢的表面喷射两次冷却气体进行冷却,控制所述冷却气体的第一喷射压强为0.3*Q~1.5*QkPa,控制所述冷却气体的第一保持时间为1~7秒;控制所述冷却气体的第二喷射压强为0.08*Q~0.2*Q kPa,控制所述冷却气体的第二保持时间为5~10秒。
23.根据权利要求18、20或22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为还原性惰性气体,所述还原性惰性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1%~8%,控制所述还原性惰性气体的温度为5~50℃。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冷段,控制控冷速率≤Q℃/s,保持控冷时间为100~200秒,在所述控冷段结束时所述贝氏体钢的控冷温度≥350℃。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段,以≤5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均热温度840~950℃,然后保温,控制保温时间为60~180秒。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满足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热轧步骤中,控制加热温度为1100~1230℃,精轧开轧温度为1050~1180℃,精轧终轧温度为870~930℃;
在所述轧后冷却和卷取步骤中,控制冷却速率为30~150℃/s,控制卷取温度为540~620℃;
在所述冷轧步骤中,控制冷轧压下率≥30%。
CN202111168628.9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96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628.9A CN115896608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AU2022355983A AU2022355983A1 (en) 2021-09-30 2022-09-29 Bainite ste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PCT/CN2022/122455 WO2023051668A1 (zh) 2021-09-30 2022-09-29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628.9A CN115896608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6608A true CN115896608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3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8628.9A Pending CN115896608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6608A (zh)
AU (1) AU2022355983A1 (zh)
WO (1) WO202305166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8002A (en) * 1993-11-04 1996-04-16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Spring steel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CN103695771A (zh) * 2013-12-03 2014-04-0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抗拉强度610MPa级热轧高强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4107785A (zh) * 2020-08-27 2022-03-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高屈强比的吉帕级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7439A (ja) * 1992-04-07 1993-11-02 Nippon Steel Corp 延性の優れたMo−V系超高張力電縫鋼管
CN101254527B (zh) * 2008-02-01 2010-12-08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的方法
CN102337482B (zh) * 2010-07-23 2013-11-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屈服强度900MPa级贝氏体型高强韧钢板
CN102071362A (zh) * 2011-01-26 2011-05-25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及生产方法
CN102162065B (zh) * 2011-03-27 2012-08-22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50MPa低碳贝氏体工程机械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3183B (zh) * 2013-04-18 2016-03-30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960MPa级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26111B (zh) * 2013-10-17 2015-04-08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屈服强度900MPa级热轧板带钢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8002A (en) * 1993-11-04 1996-04-16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Spring steel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CN103695771A (zh) * 2013-12-03 2014-04-0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抗拉强度610MPa级热轧高强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4107785A (zh) * 2020-08-27 2022-03-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高屈强比的吉帕级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355983A1 (en) 2024-04-04
WO2023051668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2339B1 (en) High yield-ratio, high-strength cold rolled steel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EP3009527B1 (en) High-strength cold-rolled steel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902862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strength galvanized steel sheet with excellent formability
JP5163356B2 (ja) 歪時効硬化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熱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41414B1 (ko) 버링 가공성이 우수한 고피로강도 강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EP2749668B1 (en) Hot coil for line pi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A3133435A1 (en) High strength and high formability steel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A2086283C (en) Low-yield-ratio high-strength hot-rolled steel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2691730C (en) High strength hot rolled thick steel sheet excellent in strength and toughness after heat treat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615191B1 (en) High-strength cold-rolled steel sheet having excellent stretch flange properti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EP1293581A1 (en) Steel pipe for use in reinforcement of automobil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EP1918395A1 (en) Seamless steel pip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A2731908A1 (en) Thick-walled high-strength hot rolled steel sheet with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toughn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20140129365A (ko) 양호한 스탬핑성을 갖는 저밀도 강
CN106011644A (zh) 高伸长率冷轧高强度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21068A (ko) 강관 및 강판
CN100374586C (zh) 具有良好的形状可固定性的高强度热轧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JPH06293910A (ja) 穴拡げ性と延性に優れた高強度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2053935A (ja) 歪時効硬化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冷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469278B1 (ko) 열간성형용 강재, 열간성형 부재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EP1325966B1 (en) Super-high strength cold-rolled steel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1303186A (ja) バーリング加工性に優れる複合組織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06642B2 (ja) 歪時効硬化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熱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00039738A (ko) 강관 및 강판
JP2002115025A (ja) 形状凍結性に優れた高伸びフランジ性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