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7422A -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7422A
CN115887422A CN202211731921.6A CN202211731921A CN115887422A CN 115887422 A CN115887422 A CN 115887422A CN 202211731921 A CN202211731921 A CN 202211731921A CN 115887422 A CN115887422 A CN 115887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spinning
release
magnetic
susta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19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桂香
姚慧
张春
杜乐
张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7319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74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7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7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敷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缓释贴采用载药纳米纤维材料,适用于纤维膜在贴敷于皮肤后,在人体运动拉伸下,或在外加磁疗仪等治疗设备条件下,可以促进药物可控释放,从而提高贴片中药物利用率、可控释放的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贴膜包括由中空磁纳米颗粒包裹的药物、由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同轴混纺的纤维,以及用于固定和贴敷的压敏胶构成。本发明的微纳米纤维,在外加交变磁场时可以产生磁响应震动和热效应,进而实现药物释放;同时,纳米纤维贴敷于关节部位后,会随着压力和拉伸作用而实现纤维内部的双层结构解体而促进药物释放,从而促进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敷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缓释贴采用载药纳米纤维材料,适用于纤维膜在贴敷于皮肤后,在人体运动拉伸下,或在外加磁疗仪等治疗设备条件下,可以促进药物可控释放,从而提高贴片中药物利用率、可控释放的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之一,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78.5%(女性和肥胖者比例更高),有关节疼痛、行动受阻和高致残率的特点。2021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6402万,占比18.70%,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素问·脉要精微论》谓“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将楼俯,筋将惫矣”。对OA患者的治疗措施,除少数严重患者采取手术之外,绝大多数患者以口服或注射非甾体消炎药的保守治疗为主,存在肝首过效应、胃肠刺激等副作用,频繁用药还有药物过量甚至成瘾的严重后果。
经皮给药是一种方便、安全的治疗策略,能够以最低计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避免口服用药的药物利用度低和胃肠不适、注射用药的疼痛和“针头恐惧症”等副作用。采用透皮法治疗关节炎,药物可在穿透皮肤后直抵病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扩散过程,但是其弊端在于药物的释放不可控,贴膜中的药物利用率太低,甚至药物达到60以上的释放需要数月之久,这不利于患者方便用药和快速康复。
乌头碱因其优异的镇痛和消炎作用,已被成功用于治疗包括关节炎在内的各类骨科疾病。尽管外用药贴是一种方便的关节治疗策略,但是关节部位的结构特点及伸展需求,使得传统药物贴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不适应。例如,延展性、透气性不够,或所含汤剂易渗漏和挥发,或所含微针结构受力易折断等。
设计一条既符合于使用特点又能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最佳工艺路线,不仅有利于药物的合理使用,更利于千万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陈学思院士等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上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用于骨修复、靶向载药和皮肤修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静电纺丝工艺,借助安全的高压直流电和接收装置,可将实验室阶段的各类粉末样品快速成膜,是生物制剂成型和产业化的常用设备之一。借助静电纺丝工艺装载药物,并通过包裹纳米粒子组成纤维膜,不仅易于药物控制,还可以根据药物特点调整纤维结构和性能,因而在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申请在结合高乌甲素衍生物(LAF、LAH、LAS等)结构特点,将其装载于磁纳米材料纳米粒子内,并在脉冲磁场协助下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得载药微纳米纤维。该纤维具有载药量可调,且能在拉伸或磁场诱导下,实现药物可控释放,因而作为消炎贴在关节炎治疗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对外力拉伸和外加磁场均具有响应性、适用于关节部位贴敷和药物缓释的载药纤维贴。本发明的微纳米纤维,在外加交变磁场时可以产生磁响应震动和热效应,进而实现药物释放;同时,纳米纤维贴敷于关节部位后,会随着压力和拉伸作用而实现纤维内部的双层结构解体而促进药物释放,从而促进疗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包括药物载体、药物和纺丝纤维膜,药物载体为中空磁纳米颗粒,药物为三氟乙酸高乌甲素LAF、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药物载体混入药物形成磁纳米药物载体,在脉冲磁场下由注射器中均匀分散在纺丝纤维膜上。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中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将10 g直径为200-500纳米的Fe3O4颗粒分散在100 mL、摩尔浓度2~5 mol/L的γ-环糊精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离心,在氮气保护下的500℃管式炉内热处理3小时;将热处理后的磁纳米粒子转移至12 mol/L的醋酸溶液中超声0.5-1小时,磁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中空H-Fe3O4磁纳米粒子;
S2、将S1中所制备H-Fe3O4磁纳米粒子分散在镇痛药物LAF的饱和溶液中,抽真空至6~10×10-2 Mpa保持2小时,得到负载LAF的H-Fe3O4磁纳米粒子H-Fe3O4@LAF;
S3、用乙醇EtOH和二氯甲烷DCM按EtOH:DCM:PVP=1:2:7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20~30%的H-Fe3O4@LAF,充分搅拌混合后得PVP/H-Fe3O4@LAF,标记为纺丝液A;
S4、用甲醇MeOH和PVP按照MeOH:PVP=1:9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8~10%的HPMCAS,得到壳层纺丝液PVP/HPMCAS,标记为纺丝液B;
S5、在纺丝进样器处施加脉冲磁场,纺丝液A为核层,纺丝液B为壳层,在脉冲磁场辅助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纺丝纤维膜。
所述中空磁纳米颗粒表面先修饰兼具空腔外亲水、空腔内亲脂性的γ-环糊精,利用其中空圆筒结构与Fe3O4磁纳米颗粒表面的羟基以氢键结合,在碳化后形成基于其分子直径约10埃的空腔,空腔内部的亲脂特性让醋酸通过而刻蚀Fe3O4,在形成中空H-Fe3O4结构后为LAF药物提供通道。
步骤S5中纺丝液A和B的流速为4~8 μL/min,纺丝电压为13~18kV,接收滚筒距离10~15 cm。
步骤S5中脉冲磁场置于进样器出口下方,输出电压综合波为1.2/50 μs,脉冲频次为100~150次/秒,脉冲发生方式为自动异步。
步骤S5中纺丝纤维膜通过压敏胶固定后制得缓释贴,缓释贴贴敷在人体关节等病灶部位。
所述缓释贴应用于人体贴敷后,外加磁疗仪使载药磁纳米粒子的磁响应振动,从而实现药物的释放速率的调节,纺丝纤维膜用于旋转、交变及脉冲等不同磁场类型,且在磁响应频率5~50Hz时磁纳米粒子的较为明显。
将药物贴敷于关节部位后,由于人体运动过程导致的表皮或关节的拉伸或弯曲,可以实现同轴纺丝纤维的断裂,从而促进药物在病灶部位释放。其中,纺丝液A、B同轴纺丝液的比例调节纺丝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在8~30%之间,此拉伸范围会因纤维表面HPMCAS分子不同程度的皲裂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本发明采用脉冲磁场辅助下,促使包埋了药物的磁纳米粒子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均匀分布于纺丝纤维中,获得一种具有在拉伸或/和磁场下可控释放药物的纤维,非常适用于对关节部位进行贴敷治疗。该技术对合成过程简单,纤维结构均匀,贴敷于病灶部位后药物释放效率显著。所得的中空纳米球在经纤维断裂后被压迫开裂,易于药物释放。载体显著的磁响应性,决定了其在磁场诱导下更容易破碎而快速释放药物。相比无脉冲磁场辅助的在纺丝纤维,脉冲磁场辅助下所得纤维中磁纳米粒子和药物被完整包覆且均匀分散,避免了药物载体的团聚和药物分子的洒落。本发明采用同轴纺丝工艺,用相同成分的PVP作为主要分散剂,既使纺丝液成分均一,又可以对中心核层实现完整包覆,使药物只有在纤维通过拉伸或/和磁场诱发下才能释放,从而体现可控释放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载药纺丝纤维膜的合成工艺示意图;
图2 药物载体粒子分别在外力拉伸及交变磁场辅助下完成药物释放后的扫描电镜图;
图3载药纤维经过外力拉伸及交变磁场辅助后的扫描电镜图;
图4磁纳米粒子在载药纺丝前后的磁滞回线示意图;
图5磁纳米粒子及载药纺丝纤维膜的红外谱图;
图6磁纳米粒子经过载药与未经载药条件下所得纺丝纤维膜的热重图;
图7载药纺丝纤维在自然释放、拉伸应力及磁场辅助下的药物释放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子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
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包括药物载体、药物和纺丝纤维膜,药物载体为中空磁纳米颗粒,药物为三氟乙酸高乌甲素LAF、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药物载体混入药物形成磁纳米药物载体,在脉冲磁场下由注射器中均匀分散在纺丝纤维膜上。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中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将10 g直径为200-500纳米的Fe3O4颗粒分散在100 mL、摩尔浓度2~5 mol/L的γ-环糊精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离心,在氮气保护下的500℃管式炉内热处理3小时;将热处理后的磁纳米粒子转移至12 mol/L的醋酸溶液中超声0.5-1小时,磁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中空H-Fe3O4磁纳米粒子;
S2、将S1中所制备H-Fe3O4磁纳米粒子分散在镇痛药物LAF的饱和溶液中,抽真空至6~10×10-2 Mpa保持2小时,得到负载LAF的H-Fe3O4磁纳米粒子H-Fe3O4@LAF;
S3、用乙醇EtOH和二氯甲烷DCM按EtOH:DCM:PVP=1:2:7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20~30%的H-Fe3O4@LAF,充分搅拌混合后得PVP/H-Fe3O4@LAF,标记为纺丝液A;
S4、用甲醇MeOH和PVP按照MeOH:PVP=1:9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8~10%的HPMCAS,得到壳层纺丝液PVP/HPMCAS,标记为纺丝液B;
S5、在纺丝进样器处施加脉冲磁场,纺丝液A为核层,纺丝液B为壳层,在脉冲磁场辅助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纺丝纤维膜。
所述中空磁纳米颗粒表面先修饰兼具空腔外亲水、空腔内亲脂性的γ-环糊精,利用其中空圆筒结构与Fe3O4磁纳米颗粒表面的羟基以氢键结合,在碳化后形成基于其分子直径约10埃的空腔,空腔内部的亲脂特性让醋酸通过而刻蚀Fe3O4,在形成中空H-Fe3O4结构后为LAF药物提供通道。
步骤S5中纺丝液A和B的流速为4~8 μL/min,纺丝电压为13~18kV,接收滚筒距离10~15 cm。
步骤S5中脉冲磁场置于进样器出口下方,输出电压综合波为1.2/50 μs,脉冲频次为100~150次/秒,脉冲发生方式为自动异步。
步骤S5中纺丝纤维膜通过压敏胶固定后制得缓释贴,缓释贴贴敷在人体关节等病灶部位。
所述缓释贴应用于人体贴敷后,外加磁疗仪使载药磁纳米粒子的磁响应振动,从而实现药物的释放速率的调节,纺丝纤维膜用于旋转、交变及脉冲等不同磁场类型,且在磁响应频率5~50Hz时磁纳米粒子的较为明显。
将药物贴敷于关节部位后,由于人体运动过程导致的表皮或关节的拉伸或弯曲,可以实现同轴纺丝纤维的断裂,从而促进药物在病灶部位释放。其中,纺丝液A、B同轴纺丝液的比例调节纺丝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在8~30%之间,此拉伸范围会因纤维表面HPMCAS分子不同程度的皲裂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实施例1
(1)将10 g直径200纳米的Fe3O4颗粒分散在100 mL、摩尔浓度2 mol/L γ-环糊精溶液,浸泡24小时后离心,在氮气保护下的500℃管式炉内热处理3小时,转移至12 mol/L的醋酸溶液中浸泡2小时,磁分离、洗涤干燥。
(2)所制备中空H-Fe3O4磁纳米粒子分散在30%的LAF溶液中,抽真空至9×10-2 Mpa,保持24小时。
(3)用EtOH:DCM:PVP=1:2:7混合作为溶剂,向此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25%的Fe3O4@LAF,得到PVP/H-Fe3O4@LAF核层纺丝液,计作纺丝液A。
(4)用MeOH:PVP=1:9混合作为溶剂,溶解8%的HPMCAS,均匀搅拌后得PVP/HPMCAS壳层纺丝液,计作纺丝液B。
(5)在脉冲磁场输出电压综合波为1.2/50 μs,脉冲频次为150次/秒,流速为4~8μL/min,纺丝电压为15kV,接收滚筒距离12 cm的条件下,纺丝液A为核层、B为壳层进行同轴静电纺丝。
(6)所制备纺丝纤维膜通过压敏胶固定后得到载药纤维贴。分别在将纤维膜拉伸至原长度的1.2倍,以及在YS2004型磁振热治疗仪辅助下60分钟,测得载药纤维膜中药物释放率为32%和78%。
实施例2
(1)将10 g直径250纳米的Fe3O4颗粒分散在100 mL、摩尔浓度2 mol/L γ-环糊精溶液,浸泡24小时后离心,在氮气保护下的500℃管式炉内热处理3小时,转移至12 mol/L的醋酸溶液中浸泡2小时,磁分离、洗涤干燥。
(2)所制备中空H-Fe3O4磁纳米粒子分散在30%的LAF溶液中,抽真空至9×10-2 Mpa,保持24小时。
(3)用EtOH:DCM:PVP=1:2:7混合作为溶剂,向此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25%的Fe3O4@LAF,得到PVP/H-Fe3O4@LAF核层纺丝液,计作纺丝液A。
(4)用MeOH:PVP=1:9混合作为溶剂,溶解10%的HPMCAS,均匀搅拌后得PVP/HPMCAS壳层纺丝液,计作纺丝液B。
(5)在脉冲磁场输出电压综合波为1.2/50 μs,脉冲频次为120次/秒,流速为6 μL/min,纺丝电压为15kV,接收滚筒距离12 cm的条件下,纺丝液A为核层、B为壳层进行同轴静电纺丝。
(6)所制备纺丝纤维膜通过压敏胶固定后得到载药纤维贴。分别在将纤维膜拉伸至原长度的1.2倍,以及在YS2004型磁振热治疗仪辅助下60分钟,测得载药纤维膜中药物释放率为35%和82%。
实施例3
(1)将10 g直径300纳米的Fe3O4颗粒分散在100 mL、摩尔浓度2 mol/L γ-环糊精溶液,浸泡24小时后离心,在氮气保护下的500℃管式炉内热处理3小时,转移至12 mol/L的醋酸溶液中浸泡2小时,磁分离、洗涤干燥。
(2)所制备中空H-Fe3O4磁纳米粒子分散在30%的LAF溶液中,抽真空至10×10-2 Mpa,保持24小时。
(3)用EtOH:DCM:PVP=1:2:7混合作为溶剂,向此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30%的Fe3O4@LAF,得到PVP/H-Fe3O4@LAF核层纺丝液,计作纺丝液A。
(4)用MeOH:PVP=1:9混合作为溶剂,溶解9%的HPMCAS,均匀搅拌后得PVP/HPMCAS壳层纺丝液,计作纺丝液B。
(5)在脉冲磁场输出电压综合波为1.2/50 μs,脉冲频次为150次/秒,流速为8 μL/min,纺丝电压为13kV,接收滚筒距离10 cm的条件下,纺丝液A为核层、B为壳层进行同轴静电纺丝。
(6)所制备纺丝纤维膜通过压敏胶固定后得到载药纤维贴。分别在将纤维膜拉伸至原长度的1.2倍,以及在YS2004型磁振热治疗仪辅助下60分钟,测得载药纤维膜中药物释放率为39%和88%。
结合实施例具体效果说明如下:
1、载药纺丝纤维膜的制备工艺
该设计的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步骤1中,将H-Fe3O4分散在20~30%的LAF浓溶液中,抽真空至6×10-2~10×10-2,使H-Fe3O4空腔内载满LAF药物分子。步骤2,将乙醇(EtOH)和二氯甲烷(DCM)按照体积比3:7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为8~10%的PVP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20~30%的上述Fe3O4@LAF,充分搅拌混合后得PVP/Fe3O4@LAF,核层纺丝液A;分别将5%的PVP 和HPMCAS溶解在体积比1:9 的MeOH-DCM溶剂中,配制为壳层纺丝液B;在脉冲磁场辅助下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纺织得到尺寸均一的载药微纳米纤维。步骤3,将所得载药微纳米纤维用压敏胶固定后,制成贴膜,贴膜面积和形状可以根据贴敷部位调整。
2、磁纳米粒子在外力拉伸及交变磁场影响前后的形貌变化
图2为纤维中的H-Fe3O4载体在载药及药物控释前后的扫描电镜(SEM)图。可以看出,载药H-Fe3O4中空磁纳米粒子形貌规则,孔隙度明显(a)。纤维中的Fe3O4@LAF在经过外力拉伸完成药物释放后,脱落出来的载体中空结构有明显破损(b),这有利于药物的快速释放。在交变磁场辅助完成药物释放后(c),中空结构解体明显,说明磁场辅助控释更有利于药物快速释放。
3、载药纤维在药物释放前后的形貌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脉冲磁场辅助下所得纺丝纤维形貌规整,内部载药纳米颗粒分布均匀(a)。与此对照的是,无脉冲磁场辅助下纺丝纤维,磁纳米颗粒外溢,脱落在纤维表层,且破损和药物损失较多(b)。将载药纤维经过外力拉伸后,纤维会因为断裂和压缩而使载药粒子脱落破碎,从而释放药物(c)。在交变磁场辅助下,纤维中载药颗粒的破损更加明显,通过纤维表层脱落和溢出(d),完成药物释放。
4、磁纳米粒子在载药纺丝前后的饱和磁化强度
图4为载药H-Fe3O4中空磁纳米粒子(a)及装载药物后的复合纤维(b)的磁滞回线图(VSM)。可以看出,样品都表现出了典型的超顺磁性能,矫顽力与余磁可忽略。随着H-Fe3O4中空磁纳米粒子完成装载药物的过程,饱和磁化强度从47.76 emu/g(H-Fe3O4)降低到功能化纤维复合材料的30.33 emu/g,这一方面是PVP和HPMCAS对H-Fe3O4包覆对结果,同时也证实了药物被装载成功。
5、磁纳米粒子及载药纺丝纤维膜的红外谱图对照
图5为磁纳米粒子H-Fe3O4(a)及载药纺丝纤维膜(b)的红外谱图。图中578 cm-1处出现较强的Fe-O键震动峰;在1653 cm-1,1687 cm-1和2943 cm-1分别为C=C,C=O和C-H的震动峰;1034 cm-1和1343 cm-1处分别为C-OH的伸缩振动峰和C-OH上OH键的弯曲振动峰;3435cm-1处的吸收峰为材料中残留的羟基基团和被吸附的水分子引起。从对照的红外谱图看出,所得载药纺丝纤维膜兼具H-Fe3O4磁纳米粒子、PVP和HPMCAS的特征峰,说明在脉冲磁场辅助下,载药H-Fe3O4纳米粒子被成功包覆在由PVP和HPMCAS构成的纤维结构中。
6、载药(a)和未经载药(b)纺丝纤维膜的热失重对照
用热重分析法测定了载药(a)和未经载药(b)纺丝纤维膜的热失重,见图6。可以看出,在30~100℃期间有明显的脱水,这一方面是纺丝纤维吸附的游离态水分子的脱去引起,另一方面是有机化合物晶格内的水分子脱去导致。因为载药后H-Fe3O4纳米粒子中药物分子LAF大量存在的原因,热失重过程中,从250℃开始便有了明显的热重损失,这与LAF作为高乌甲素盐的分解温度一致。与此同时,载体H-Fe3O4中载药量也可以通过TG曲线估算,相对未载药时H-Fe3O4被PVP/HPMCAS通过脉冲磁场辅助所制备的复合纤维,载药纤维在255℃之后的失重即可归于所包裹药物的分解,a、b曲线纵向值之差即意味着所包覆药物LAF碳化和脱水的质量损失。
7、载药纺丝纤维中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速率
复合纤维的载药和释药速度与纤维中H-Fe3O4结构、纤维的拉伸和磁场辅助密切相关。图7分别为载药纺丝纤维在自然释放(a),拉伸(b)和磁场辅助(c)的药物释放曲线对照。随着H-Fe3O4孔隙率及复合纤维中H-Fe3O4@LAF含量的增大,载药量也随之增多。在相同载药量的情况下,自然缓慢释放明显缓慢,60分钟内仅有22.04%的药物释放。但在拉伸和磁场辅助下药物会可控释放,且速率明显高于自然缓释,分别达到了40.5%和90.07%,这也是本发明相比于传统药物贴膜的优势所在。此外,不同载药量下的药物释放速率略有区别。从下表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中H-Fe3O4@LAF含量对药物释放有直接影响,同比载药了越大则药物释放量越大。载体及药物含量均较小时,药物分子的释放可能受纤维结构的阻止较大,从而影响药物释放比例。增加载体及药物在纤维中的含量,需要在脉冲磁场辅助下才能完成,以便使磁性载体和其内装载的药物被外加脉冲磁力分散在纤维结构中。
不同药物含量样品在磁场辅助下的6小时药物释放对比说明

Claims (8)

1.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载体、药物和纺丝纤维膜,药物载体为中空磁纳米颗粒,药物为三氟乙酸高乌甲素LAF、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药物载体混入药物形成磁纳米药物载体,在脉冲磁场下由注射器中均匀分散在纺丝纤维膜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中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将10 g直径为200-500纳米的Fe3O4颗粒分散在100 mL 、摩尔浓度2~5 mol/L的γ-环糊精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离心,在氮气保护下的500℃管式炉内热处理3小时;将热处理后的磁纳米粒子转移至12 mol/L的醋酸溶液中超声0.5-1小时,磁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中空H-Fe3O4磁纳米粒子;
S2、将S1中所制备H-Fe3O4磁纳米粒子分散在镇痛药物LAF的饱和溶液中,抽真空至6~10×10-2 Mpa保持2小时,得到负载LAF的H-Fe3O4磁纳米粒子H-Fe3O4@LAF;
S3、用乙醇EtOH和二氯甲烷DCM按EtOH:DCM:PVP=1:2:7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20~30%的H-Fe3O4@LAF,充分搅拌混合后得PVP/H-Fe3O4@LAF,标记为纺丝液A;
S4、用甲醇MeOH和PVP按照MeOH:PVP=1:9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加入质量分数8~10%的HPMCAS,得到壳层纺丝液PVP/HPMCAS,标记为纺丝液B;
S5、在纺丝进样器处施加脉冲磁场,纺丝液A为核层,纺丝液B为壳层,在脉冲磁场辅助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纺丝纤维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磁纳米颗粒表面先修饰兼具空腔外亲水、空腔内亲脂性的γ-环糊精,利用其中空圆筒结构与Fe3O4磁纳米颗粒表面的羟基以氢键结合,在碳化后形成基于其分子直径约10埃的空腔,空腔内部的亲脂特性让醋酸通过而刻蚀Fe3O4,在形成中空H-Fe3O4结构后为LAF药物提供通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纺丝液A和B的流速为4~8 μL/min,纺丝电压为13~18kV,接收滚筒距离10~15 c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脉冲磁场置于进样器出口下方,输出电压综合波为1.2/50 μs,脉冲频次为100~150次/秒,脉冲发生方式为自动异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纺丝纤维膜通过压敏胶固定后制得缓释贴,缓释贴贴敷在人体关节等病灶部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贴应用于人体贴敷后,外加磁疗仪使载药磁纳米粒子的磁响应振动,从而实现药物的释放速率的调节,纺丝纤维膜用于旋转、交变及脉冲等不同磁场类型,磁纳米粒子磁响应频率5~50Hz。
8.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A、B同轴纺丝液的比例调节纺丝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在8~30%。
CN202211731921.6A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874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1921.6A CN115887422A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1921.6A CN115887422A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7422A true CN115887422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3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1921.6A Pending CN115887422A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742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823A (zh) * 2000-01-28 2003-02-12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电纺丝的药物组合物
WO2009064964A2 (en) * 2007-11-15 2009-05-22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witchable nano-vehicle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CN102225209A (zh) * 2011-06-26 2011-10-26 东南大学 一种纳米磁粒复合系统的制备方法
CN107049994A (zh) * 2017-03-27 2017-08-1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多功能控释抗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090925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皮肤烧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1680A (zh) * 2018-07-27 2018-11-02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聚乳酸/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025599A (zh) * 2019-04-24 2019-07-19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抗衰老研究中心、山东省新技术制药研究所) 一种布洛芬透皮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WO2021243796A1 (zh) * 2020-06-04 2021-12-09 青岛大学 具有双药负载和分阶缓释功能的新型纳米纤维血管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823A (zh) * 2000-01-28 2003-02-12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公司 电纺丝的药物组合物
WO2009064964A2 (en) * 2007-11-15 2009-05-22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witchable nano-vehicle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CN102225209A (zh) * 2011-06-26 2011-10-26 东南大学 一种纳米磁粒复合系统的制备方法
WO2018090925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皮肤烧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9994A (zh) * 2017-03-27 2017-08-1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多功能控释抗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1680A (zh) * 2018-07-27 2018-11-02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聚乳酸/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025599A (zh) * 2019-04-24 2019-07-19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抗衰老研究中心、山东省新技术制药研究所) 一种布洛芬透皮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WO2021243796A1 (zh) * 2020-06-04 2021-12-09 青岛大学 具有双药负载和分阶缓释功能的新型纳米纤维血管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IXIANG TENG等: "Lappaconitine trifluoroacetate contained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rous membranes: Characterization,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ransdermal application",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 3 December 2019 (2019-12-03), pages 110515 *
刘坤: "Fe3O4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 广州化工, vol. 42, no. 4, 28 February 2014 (2014-02-28), pages 66 - 68 *
李杰: "基于电纺纳米纤维的经皮给药系统研究", 万方, 19 January 2022 (2022-01-19) *
王香梅等: "同轴静电纺丝技术装备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 no. 11, 31 December 2011 (2011-12-31), pages 15 - 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Electrospun borneol-PVP nanocomposites
CN103893815B (zh) 一种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烫伤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7171B (zh) 含硅磁性中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254017B2 (ja) 放出可能なドーパントを有するセラミック粒子を含有するナノファイバーマット
CN106601338A (zh) 一种具有功能化的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1779A (zh) 一种皮肤烧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0229B (zh) 一种能智能控制药物释放的形状记忆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4641A (zh) 一种两相释药的多层载药纳米纤维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9994B (zh) 一种多功能控释抗炎镇痛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31739B (zh) 一种载盐酸多西环素的gtr/gbr复合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70917B (zh) 生物黏附载药纳米纤维膜的电纺制备方法
Danti et al. Lithium niobate nanoparticles as biofunctional interface material for inner ear devices
CN103611192B (zh) 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和丝素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05938A (zh) 一种生物相容的纳米导电纤维及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Alum-borneol-PVP drug-loaded 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She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VA-co-PE drug-loaded nanofiber membrane by electrospinning technology
CN115887422A (zh) 一种高乌甲素膝骨关节镇痛缓释贴及其制备方法
Sun et al. Fabrication of epirubicin loaded core/shell electrospun fibers with effective transdermal sustained-release properties
Qian et al. Triple-component drug-loaded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using a modified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KR101033278B1 (ko) 전기방사를 이용한 개선된 폴리비닐알코올 나노섬유 멤브레인의 제조방법
CN109646706A (zh)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防瘢痕覆膜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2178663B (zh) 一种纳米镇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0862B (zh) 一种近红外激发的核壳结构复合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Sun et al. Cell-Incorporated Bioactiv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made by Concurrent Cell Electrospinning and Emulsion Electrospinning
Nuryantini et al. Electrospun polyvinylpyrrolidone as a carrier for leaves extracts of Anredera cordifolia (Ten.) Steen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