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6328A -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6328A
CN115886328A CN202111003170.1A CN202111003170A CN115886328A CN 115886328 A CN115886328 A CN 115886328A CN 202111003170 A CN202111003170 A CN 202111003170A CN 115886328 A CN115886328 A CN 115886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housing
spac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31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良杰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31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63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5868 priority patent/WO20230303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6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63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M11/005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using ultras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85Inhalators using ultras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05Devices without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41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with movabl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4Liquids
    • A61M2202/0468Liquids non-physiologic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壳体设有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第一空间靠近远端布置;第一空间是电子装置空间,并且容纳电路板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空间靠近近端布置;且第二空间内设有: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接收腔;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分隔电子装置空间和雾化空间,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密封和防水是有利的。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形成可吸入的气溶胶。此类产品的示例为雾化装置,例如有加热式雾化装置或超声雾化装置。其中,加热式雾化装置是通过加热元件加热汽化由毛细元件递送的液体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超声雾化装置,是通过可以往复高频振动的振动部件例如压电陶瓷片通过高频振动打散毛细元件递送的液体变成微粒,形成可吸入的气溶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所述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包括:
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刺破件,包括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内的自由前端;所述刺破件的自由前端被构造成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能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件的自由前端被构造成尖的或薄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包括绕一销轴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包括线性地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偏置元件,被配置为使所述刺破件的自由前端朝背离所述敞口的方向偏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置元件包括磁性体和/或弹性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件的自由前端包括金属或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件的自由前端包括磁性金属或合金,进而通过与所述磁性体的磁性吸附使所述自由前端朝背离所述敞口的方向偏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起,用于在所述自由前端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时扩大破裂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被构造成沿靠近所述自由前端方向的凸起高度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件包括:
第一旋臂,界定所述自由前端;
第二旋臂,被配置为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驱动所述第一旋臂移动,进而使所述自由前端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包括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内的自由末端,并被配置为能通过致动所述自由末端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臂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被构造成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由液体源致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臂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具有相比其他部分体积增大的部分,以用于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由液体源对该体积增大的部分进行致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被构造成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由液体源致动进而沿背离所述敞口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形成有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旋臂的延伸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的延伸长度介于8~15mm;
和/或,所述第一旋臂的延伸长度介于3~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臂和/或第二旋臂基本是呈片状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臂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所述第一旋臂的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
和/或,所述第一旋臂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所述第一旋臂的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振动元件至少包括压电陶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止动卡凸,形成于所述接收腔的内壁上,至少部分对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的液体源提供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刺破件通过该连接件可转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所述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包括:
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刺破件,包括在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配置的自由前端;所述自由前端在第一位置时,朝向所述敞口布置以刺破所述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所述自由前端在第二位置时朝抵靠于所述接收腔的内壁;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所述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包括:
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刺破件,包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配置的自由前端,以及驱动所述自由前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配置的自由末端;以及,
所述自由前端在第一位置时比所述自由末端更靠近所述敞口,以用于至少部分刺破所述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所述自由前端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比所述自由末端更加远离所述敞口;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存储有液体基质的液体源,该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刺破件,包括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内的自由前端;所述刺破件的自由前端被构造成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源被构造成是一次性使用的胶囊的形式。
以上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驱动刺破件的自由前端移动,进而刺破液体源以释放液体基质。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壳体设有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
所述第一空间靠近所述远端布置;所述第一空间是电子装置空间,并且容纳电路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空间靠近所述近端布置;且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
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是不可移动或移除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处于固定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是彼此气密密封的,以阻止液体基质或空气或气溶胶在它们之间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间基本是气密密闭的,以阻止所述壳体表面和/或第一空间内的液体或空气或气溶胶进入所述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构造成能通过水或洗液对所述壳体和/或所述接收腔进行冲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构造成阻止所述容器和/或雾化机构从所述第一腔室移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振动元件至少包括压电陶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振动元件基本是片状或板状,且所述可振动元件被布置成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呈具有角度的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振动元件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角度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近端,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二空间;
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远端,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一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是柔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包括:
刚性内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刚性内层外的柔性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雾化机构气流连通的吸嘴;
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激活所述雾化机构的开关;
所述吸嘴和开关位于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以及,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雾化机构气流连通的吸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端;
用于激活所述雾化机构的开关,形成于所述第一侧端;
所述吸嘴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一距离尺寸;所述第一距离尺寸具有这样的特征使得用户在通过吸嘴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能操作所述开关激活所述雾化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尺寸大于15mm;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尺寸大于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以及,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雾化机构气流连通的吸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端;
用于激活所述雾化机构的开关,形成于所述第一侧端;
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与所述开关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距离尺寸;所述第二距离尺寸具有这样的特征使得用户在通过吸嘴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能操作所述开关激活所述雾化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距离尺寸大于8mm;优选地,所述第二距离尺寸大于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可移除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吸嘴;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吸嘴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插接槽内进而与所述壳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气溶胶输出通道;其中,
所述吸嘴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吸嘴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吸气口;
所述吸嘴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端的至少一个进气口,以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气溶胶输出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至少部分沿着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是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至少部分是倾斜布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是朝向近端倾斜布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
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有:刺破件,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所述刺破件被构造成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能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器还界定有:
液体传递通道,用于将源自于液体源的液体基质传递至所述雾化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腔比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更靠近所述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传递通道包括:
第一区段,靠近并连通所述接收腔;
第二区段,靠近并连通所述雾化机构;
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成沿着与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的至少一个是沿着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延伸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传递通道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沿靠近所述雾化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区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
内壳体,至少部分对所述容器提供支撑或保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具有朝向所述近端延伸的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容器被保持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紧固部件,用于将所述容器紧固于所述内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件例如螺钉、螺栓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盖帽,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接收腔内并遮挡或遮盖所述紧固部件,以将所述紧固部件隐藏在所述容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
内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界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与所述上壳体界定所述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密封元件,定位于内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提供密封;
和/或,第二密封元件,定位于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上壳体之间提供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止动卡凸,位于所述容器内,至少部分用于对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的液体源提供止动。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远端,并且容纳电路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近端,所述上壳体内设有:
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所述上壳体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下壳体是不可移动或移除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构造成阻止所述容器和/或雾化机构从所述上壳体移除。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存储有液体基质的液体源;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远端,并且容纳电路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近端,所述上壳体内设有:
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所述上壳体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下壳体是不可移动或移除的。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分隔电子装置空间和雾化空间,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密封和防水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液体源和吸嘴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移除的示意图;
图3是气溶胶生成系统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液体源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液体源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移除的示意图;
图6是液体源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液体源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后的示意图;
图8是刺破机构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刺破机构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吸嘴和雾化机构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又一个视角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本公开的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可以被表征为气溶胶递送或药物递送制品。因此,这种装置或系统可以被适配以便提供一种或多种可吸入形式或状态的物质(例如,风味剂和/或药物活性成分)。例如,可吸入物质可以基本上呈气溶胶形式(即,气体中细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悬浮液)。相应地,所被雾化的液体基质则可以是包括风味剂和/或药物活性成分形成气溶胶前的液态前体。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液体基质是用于产生可吸入药物的药剂;则气溶胶生成系统是可作为医用的药物递送设备。
图1和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系统通常包括设置在外部主体或外壳(可以被称为壳体)内的数个部件。外部主体或外壳的总体设计可变化,且可限定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总体尺寸和形状的外部主体的型式或配置可变化。通常,类似于纵长的棒状或杆状等形状的主体可由单个一体式壳体形成,或壳体可由两个或更多个可分离的主体形成。例如,气溶胶生成系统可以在一端具有控制主体,该控制主体具备包含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部件(例如,诸如充电电池和/或可充电的超级电容器的蓄电池、以及用于控制该制品的操作的各种电子器件)的壳体,并且在另一端具有能可移除地耦合且包含一次性部分(例如,一次性含液体源、香料筒)的外部主体或外壳。
进一步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中,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以及可以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的液体源20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中,液体源200可以被制备成胶囊、液囊等形式,其内部存储有可被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雾化生成气溶胶的液体基质;在使用中液体源200可以由用户操作将其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或者将其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移除。通常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进行抽吸时,将液体源200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进而可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获取液体源200内的液体基质并雾化生成气溶胶;当液体源200内的液体基质用尽时,则用户可以将液体源200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取出,以便于更换等。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4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中,液体源200大致是被构造成柱状的形状,包括:
外侧壁220,基本呈环形布置;在图4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外侧壁220基本是椭圆柱形的形状;
顶壁210,位于外侧壁220沿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并在外侧壁220的第一端对外侧壁220进行密封;
可破裂壁240,位于外侧壁220沿轴向方向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外侧壁220的至少部分内部中空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250。或者在实施中,是由外侧壁220、可破裂壁240和顶壁210它们共同界定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250。
在实施中,可破裂壁240至少部分能在挤压或穿刺下破裂或破碎,形成破裂口或破碎口进而使储液腔250内的液体基质流出被雾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210与外侧壁220是由可模制材料通过模制进而耦合和连接的。顶壁210与外侧壁220它们基本都刚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破裂壁240可以是柔性的密封膜、或者刚性的薄膜等。可破裂壁240可以包括金属箔、聚合物薄膜等。
进一步在实施中,顶壁210是供用户在以上操作中通过手指夹持、着力进而对液体源200进行操作的部分;同时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在构造上操作部210具有大于外壁220的横截面积,对于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是有利的。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所示,液体源200还包括:
柔性元件230;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元件230被构造成是围绕或结合于外侧壁220上的环形的;并且柔性元件230是凸出于外侧壁220的表面的。
在一个实施中,柔性元件230用于当液体源200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时,至少部分被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挤压或压缩,进而形成液体源200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过盈配合,使液体源200基本能稳定地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而不发生松脱或松动。
在又一些实施中,柔性元件230还用于当液体源200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时,对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之间的结合缝隙进而密封,以防止在它们之间的缝隙产生漏液等。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中所示,液体源200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时是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的。具体,基本呈椭圆柱状的液体源200是中心对称的;则在实施中,液体源200能以图2中所示的角度,或者以绕轴转动180度的角度后,均能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
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3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主体形状被构造成是柱状的;具体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主体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
进一步根据图中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以及,沿宽度方向相对的左侧端130和右侧端140。在使用中,近端110通常是靠近用户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可包括可由多种不同材料中的任意材料形成的分离的单独的壳体。壳体可由任何适合的结构上完好的材料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壳体可由诸如不锈钢、铝之类的金属或合金形成。其它适合的材料包括各种塑料(例如,聚碳酸酯)、金属电镀塑料(metal-plating over plastic)、陶瓷等等。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壳体构造上包括有:
上壳体11,靠近近端110;和下壳体12,靠近远端120。实施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共同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外壳主体。
进一步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中,由上壳体11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近端110,以及由下壳体12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远端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基本被用户是不可拆卸或不可分离的。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11是刚性的。下壳体12的至少部分表面是柔性的。
进一步根据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下壳体12包括刚性内层121和包覆或形成在刚性内层121外的柔性包覆层122;进而在实施中由刚性内层121提供刚性的支撑和连接,并由柔性包覆层122提供表面柔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内层121可以包括金属、有机聚合物等;柔性包覆层122可以包括硅胶、弹性体、柔性树脂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刚性内层121和柔性包覆层122是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于模具内分别将两种可模制材料注塑后固化形成的。双色注塑获得的刚性内层121和柔性包覆层122基本是不可分离的。
具体在图3所示的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按键开关30,在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按键开关30进而激活或开启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雾化源自于液体源200的液体基质生成可吸入的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开关30布置于下壳体12上;以及按键开关30被布置于左侧端130。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吸嘴20,可移除地耦合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上,以用于供用户通过该吸嘴20抽吸生成的气溶胶。当然基于常规设计,吸嘴20的自由末端上具有吸气口A,用户在抽吸中通过该吸气口A抽吸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可移除地连接于上壳体11上;以及吸嘴20被布置于左侧端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至少部分是柔性的;例如吸嘴20是柔性的硅胶材质制备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呈中空的筒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靠近吸气口A的至少一部分成扁形的形状。具体在图1中,吸嘴20靠近吸气口A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的宽度尺寸w1大于厚度尺寸h1,进而呈扁形形状。同时,吸气口A也是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的扁形形状。同时,吸嘴20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沿靠近吸气口A的方向逐渐减小的。
根据图3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上设置有基本呈圆形的插接槽112;相应地,吸嘴20背离吸气口A的连接部分22,在装配中该连接部分22至少部分插入或伸入至插接槽112内进而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连接。相应地,连接部分22的横截面积小于吸嘴20的最大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槽112的截面基本是圆形的;以及,插接槽112具有大约4~10mm的深度。
进一步在图1所示更加优选的实施中,吸嘴20的自由末端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左侧端130的距离d1具有这样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使用户的嘴唇在吸气口A上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同时能顺畅地按压或操作按键开关30。或者吸嘴20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与按键开关30的距离d2具有这样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使用户的嘴唇在吸气口A上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同时能顺畅地按压或操作按键开关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的自由末端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左侧端130的距离d1大于15mm;更加优选地,距离d1大于20mm;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中,距离d1为34mm。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与按键开关30的距离d2大于8mm;更加优选地,距离d2大于12mm;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中,距离d2为17mm。
进一步根据图3中所示,吸嘴20的轴向或延伸方向是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时呈夹角的;从而使吸嘴20是呈倾斜的布置的,并且是相对是朝近端110倾斜的,进而也是能远离按键开关30,使用户在抽吸中顺畅操作按键开关30是有利的。
进一步参见图2中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接收腔510,靠近近端110,并该接收腔510在近端110处是敞开的或者是在近端110处是敞口的;进而在使用中,液体源200能可移除地通过近端110处接收于接收腔510。
进一步根据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还设有:
可充电的电芯150,用于供电;电芯150基本是容纳在下壳体12内的;
充电接口124,位于远端120;在使用中通过该充电接口124对电芯150进行充电;以及,
电路板160,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工作。
进一步参见图5至图10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雾化机构40,用于雾化由液体源200提供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本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中,以上雾化机构40至少包括可振动元件42,通过机械振动将传递至可振动元件42上的液体基质雾化成气溶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可振动元件42可以是通常的片状的超声振动部件或者是片状的压电陶瓷;或者是例如CN112335933A号专利提出的超声波雾化片等。这些可振动元件42在使用中通过高频振动(优选振动频率为1.7MHz~4.0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属于超声频段)将液体基质打散而产生微粒自然悬浮的气溶胶,并输出至吸嘴20。
在通常的实施中,以上雾化机构40特别是可振动元件42是由用户通过操作按键开关30进而激活或启动的。
进一步根据图5至图10的优选实施,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容器50,靠近近端110;基本上在装配后该容器50是位于上壳体11内的。在实施中,由该容器50内的空间至少部分界定用于接收和容纳液体源200的接收腔5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容器50还形成有液体传递通道520,用于将源自于液体源200的液体基质传递至雾化机构40,特别是可振动元件42。
在布置上,容器50和雾化机构40均被容纳和保持于上壳体11内;容器50相对靠近右侧端140,雾化机构40相对靠近左侧端130。
进一步根据图5至图10所示,容器50内界定的接收腔510相比液体传递通道520更靠近近端110。容器50内还设有:
刺破机构60,至少部分裸露于接收腔510内的,用于当液体源200接收至接收腔510内时,刺破机构60能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从而在刺破后使液体源200内的液体基质释放至液体传递通道520。
在图9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刺破机构60包括:
刺破件,用于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在该实施中,刺破件是可动方式设置于容器50内的,特别地是可转动地。
刺破件至少包括细长延伸的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具有角度。根据图中所示,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具有的角度是大于90度的钝角。
连接件63,用于将该刺破机构60稳定安装和连接在容器50内。具体,容器50内设置有插接孔55,连接件63上具有插脚部632,在装配中由该插脚部632插入至插接孔55内进而与容器50稳定连接。连接件63还具有基座部631,该基座部631主要是用于装配刺破件的;在图中,基座部63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刺破件的装配槽633。
销轴64,依次贯穿基座部631上的第一安装孔634、以及刺破件上的第二安装孔613;进而装配后通过销轴64将刺破件稳定地连接和保持在连接件63的基座部631上;并且装配后刺破件能以销轴64为轴转动。
在以上实施中,刺破机构60在装配后刺破机构60是不可拆卸的;进而刺破机构60至少是不可以从接收腔510内移除或伸出至敞口外的,对于在使用中防止刺破机构60对用户的手指产生刺伤等,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同时,刺破机构60基本是远离接收腔510的敞口而靠接接收腔510的背离敞口的内底壁上的;对阻止用户在更换液体源200中接触刺破机构60是有利的,避免在操作中划伤或刺伤用户的手指,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第一旋臂610是伸缩式线性移动的设置;能通过线性移动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613基本是位于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的连接部位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臂610大致是薄片的形状;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被构造成是较薄的或锋利或楔形尖端的形状,进而在使用中由该自由前端611进行刺破是有利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臂610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起612。具体第一凸起612是位于第一旋臂610厚度方向的两侧表面的。以及,第一凸起612至少部分沿靠近自由前端611方向的凸起高度是逐渐降低的;进而使第一凸起612靠近自由前端611的至少部分是倾斜的。则当自由前端611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后,通过第一凸起612扩大可破裂壁240的破裂口是有利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旋臂620具有背离第一旋臂610的自由末端;第二旋臂620在自由末端处具有体积增大的部分621。体积增大的部分621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倾斜布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刺破件至少部分包括金属;或者,第一旋臂610包括金属;使第一旋臂610包括金属材质的自由前端611,能具有适合的硬度和加工便利性,对于刺破是有利的。
进一步参见图5至图7所示,容器50上还设置有偏置元件,用于通过偏置力使第一旋臂610朝第一位置偏置或复位。具体地,在图中包括磁性体53;则对应地,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包括磁性金属或合金;进而通过磁性体53可将第一旋臂610磁性吸附进而稳定结合于容器50的内表面上。在可选的实施中,磁性金属或合金包括有铁、钴、镍或含有它们中至少一种的合金,例如不锈钢、铁铝合金、波莫合金等。
或者在又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以上磁性体53可以被替换成扭簧、弹簧等弹性件,通过弹性力将第一旋臂610朝背离近端110的方向进行复位;使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基本是背离近端110方向偏置或偏压的。
进一步参见图5至图7所示,容器50内还设置有止动卡凸54;当液体源200接收至接收腔510内时,液体源200是抵靠在止动卡凸54上提供止动。当然,主要是由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20抵靠在止动卡凸54上。
进一步在实施中刺破机构60对液体源200的刺破过程参见图5至图7所示。具体:
图5中示出了液体源200未接收至容器50的接收腔510之前刺破机构60的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下,刺破件的第一旋臂610被磁性体53磁性吸附进而是稳定贴附或结合于容器50的内表面的;第一旋臂610基本是水平的。以及在第一位置下,第二旋臂620相对更靠近近端110,相对于第一旋臂610呈翘起的状态。
图6示出了液体源200部分接收至接收腔510与第二旋臂620接触的一个状态的示意图;用于沿着图中箭头R3所示方向将液体源200置入接收腔510时,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10先接触第二旋臂620的自由末端并形成抵靠。用户继续沿R3所示方向操作液体源200深入接收腔510,会对第二旋臂620的自由末端形成按压,则使第二旋臂620绕销轴64沿箭头R41所示转动;同时,第二旋臂620对应地驱动第一旋臂610沿箭头R42所示绕销轴64转动。
进一步根据图6和图9中所示,通过体积增大的部分621对于提升与液体源200的刚性的外侧壁210的接触或抵靠面积是有利的。以及,液体源200部分接收至接收腔510的操作中,第二旋臂620的转动方向R41是远离近端110的,第一旋臂610的转动方向R42是朝向或靠近近端110的。
图7示出了液体源200完全接接收至接收腔510内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在该第二位置中,液体源200抵靠在止动卡凸54上形成止动;第二旋臂620被液体源200按压至与容器50的内表面上结合或贴附;并且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后伸入至储液腔250内,以释放液体基质。而在该实施中,第一旋臂610相对翘起而比第二旋臂620更靠近近端110。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旋臂610和/或第二旋臂62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转动角度小于90度。
在图9所示的更加优选的实施中,第二旋臂620的延伸长度h3比第一旋臂610的延伸长度h2更长;基于类似杠杆的原理,用户在将液体源200接受至接收腔510内时,通过按压第二旋臂620驱动第一旋臂610的转动和刺破是更省力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中,第二旋臂620的延伸长度h3介于8~15mm;第一旋臂610的延伸长度h2介于3~8mm。
根据以上,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形成以销轴64为支点的杠杆;并且第二旋臂620在第一旋臂610驱动下以销轴64为中心或支点转动。当然,第一旋臂610的致动或移动与第二旋臂620的移动时同时的或者同步的。
根据图9中所示的优选实施,第一旋臂610和/或第二旋臂620均是呈细长的片状。以及,第一旋臂610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第一旋臂610的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相近地,第二旋臂620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第二旋臂620的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臂610的延伸长度h2能保证在操作中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是不被抵靠或接触液体源200的外侧壁210的。或者,自由前端611被构造成具有圆弧形或楔形的切口,以避让液体源200的外侧壁210。
进一步参见图10所示,液体传递通道520包括有:
第一区段5210,靠近并连通接收腔510;
第二区段5220,靠近并连通雾化机构40。
进一步在图10所示的实施中,第一区段5210和第二区段5220基本是呈角度的;根据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第一区段5210和第二区段5220之间呈大于90度的钝角。以及,第一区段5210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区段5220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区段5210至少部分的内径沿靠近第二区段5220的方向逐渐减小;则第一区段5210大致是被构造成漏斗形状。以及,第一区段5210基本是倾斜设置的,进而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是具有夹角的。
进一步地,第一区段5210至少部分的内径沿靠近第二区段5220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及,第一区段5210基本是倾斜设置的。同样地,可振动元件42也是倾斜布置的;进而可振动元件42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是具有夹角的。
进一步参见图10所示,雾化机构40的可振动元件42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压电陶瓷片等基本是垂直于第二区段5220的。
进一步参见图10所示,雾化机构40还包括有:
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3,分别从可振动元件42的两侧夹持将可振动元件42稳定保持。
并且进一步根据图3和图10,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3均是大致环形的形状。其中:
第一支架41相对靠近液体传递通道520的第二区段5220布置;并且第一支架41的环形中孔是与第二区段5220的出口是相对和连通的;以用于供液体基质沿图中箭头R1所示供应至可振动元件42。
第二支架42,相对靠近吸嘴20布置;第二支架42的环形中孔是与吸嘴20的内部气溶胶输出通道23连通的;则可振动元件42雾化液体基质生成的气溶胶沿图中箭头R1所示通过第二支架42的环形中孔输出至吸嘴20的气溶胶输出通道23内。
进一步参见图10所示,上壳体11还界定有用于容纳和保持雾化机构40的保持空间113;雾化机构40基本是被容纳和保持在保持空间113内的。
进一步在图10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雾化机构40与液体传递通道520的紧密衔接;第一支架41具有至少部分凸出的接头部411;雾化机构40装配至保持空间113内时,由该接头部411至少部分围绕和包围在形成第二区段5220的壁上从而稳定装配。
图10的一个实施例中,界定第二区段5220的壁上还设置有密封元件5221,当接头部411围绕和包围在形成第二区段5220的壁上时,密封元件5221对它们的结合缝隙提供密封。
相近地,第二支架42上也设置有密封元件44,用于当雾化机构40装配于保持空间113内时,在保持空间113的内壁与雾化机构40之间提供密封。
在装配后参见图3所示,吸嘴20的连接部分22是抵靠在雾化机构40的第二支架42上的。当然,雾化机构40在装配后是不可拆卸的。
在抽吸中气流的流动参见图3中所示,吸嘴在靠近连接部分2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进气口21。外部空气沿图中箭头R2所示,由进气口21进入吸嘴20的气溶胶输出通道23内,并携带气溶胶输出通道23内的气溶胶输出至吸气口A处被用户吸入。
进一步参见图11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内壳体13,该内壳体13与下壳体12共同界定基本位于下壳体12内的封闭的第一空间123;该第一空间123是用于安装电芯150和/或电路板160的空间。并且内壳体13至少部分由下壳体12围绕,并且在它们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133,进而在它们之间提供密封。
进一步地,内壳体13的至少部分还由上壳体11围绕和包围;并且在它们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元件132,以在它们之间提供密封。
进一步在图11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壳体13还与上壳体11之间界定形成有第二空间134;在实施中,该第二空间134是用于容纳和装配容器50和/或雾化机构40的空间。以及,内壳体13还具有至少部分位于上壳体11内的凸台131;当然,凸台131是朝向近端110凸出的。容器50的上设置有由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螺钉孔55,并通过螺钉56或者类似的紧固部件穿过该螺钉孔55后连接至凸台131;进而使容器50被稳定的紧固安装和保持在上壳体11内。
更进一步地,螺钉孔55内还设置有柔性的盖帽57,并且装配后该盖帽57至少部分伸入至容器50的接收腔510内。盖帽57一方面对螺钉孔55进行遮盖或密封,以阻止螺钉56或者类似的紧固部件显露于容器内,进而阻止接收腔510的液体基质流向螺钉56造成腐蚀等;又一方面,盖帽57的柔性在与液体源200抵靠时,柔性接触对液体源200的接收和移除有利的。
同样地,容器50在近端110处与上壳体11结合的部位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58,以在它们之间提供密封。
在实施中,第一空间123基本是被密闭和密封的;第二空间134基本也是被密闭和密封的。以及,第一空间123和第二空间134之间是彼此气密密封的。在使用中,壳体表面或接收腔510内的或外部的气溶胶、液体基质、空气等基本是无法进入至第一空间123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内壳体13均被设置成是阻止用户进行拆卸的。则它们基本相比彼此是不可移动和移除,同样地,由它们界定的各功能空间也是相对彼此固定而处于固定位置的。
则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可以整体用水或洗液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水或空气是无法渗入至第一空间123内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空间123的长度比第二空间134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3)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壳体设有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
所述第一空间靠近所述远端布置;所述第一空间是电子装置空间,并且容纳电路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空间靠近所述近端布置;
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以及,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是不可移动或移除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处于固定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是彼此气密密封的,以阻止液体基质或空气或气溶胶在它们之间的流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基本是气密密闭的,以阻止所述壳体表面和/或第一空间内的液体或空气或气溶胶进入所述第二空间。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构造成能通过水或洗液对所述壳体和/或所述接收腔进行冲洗。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构造成阻止所述容器和/或雾化机构从所述第一腔室移除。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延伸长度。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包括: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振动元件至少包括压电陶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振动元件基本是片状或板状,且所述可振动元件被布置成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呈具有角度的倾斜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振动元件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角度小于90度。
13.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近端,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二空间;
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远端,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一空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是柔性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
刚性内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刚性内层外的柔性外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雾化机构气流连通的吸嘴;
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激活所述雾化机构的开关;
所述吸嘴和开关位于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端。
1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以及,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雾化机构气流连通的吸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端;
用于激活所述雾化机构的开关,形成于所述第一侧端;
所述吸嘴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一距离尺寸;所述第一距离尺寸具有这样的特征使得用户在通过吸嘴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能操作所述开关激活所述雾化机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尺寸大于15mm。
1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以及,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雾化机构气流连通的吸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端;
用于激活所述雾化机构的开关,形成于所述第一侧端;
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与所述开关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距离尺寸;所述第二距离尺寸具有这样的特征使得用户在通过吸嘴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能操作所述开关激活所述雾化机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尺寸大于8mm。
21.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除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吸嘴;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吸嘴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插接槽内进而与所述壳体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气溶胶输出通道;其中,
所述吸嘴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吸嘴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吸气口;
所述吸嘴上还设置至少一个进气口,以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气溶胶输出通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至少部分沿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2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有:刺破件,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外壁以释放液体基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所述刺破件被构造成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能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外壁。
2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界定有:
液体传递通道,用于将源自于液体源的液体基质传递至所述雾化机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腔比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更靠近所述近端。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递通道包括:
第一区段,靠近并连通所述接收腔;
第二区段,靠近并连通所述雾化机构;
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成沿着与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的至少一个是沿着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延伸长度。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递通道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沿靠近所述雾化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区段。
3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内壳体,至少部分对所述容器提供支撑或保持。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具有朝向所述近端延伸的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容器被保持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紧固部件,用于将所述容器紧固于所述内壳体。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帽,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接收腔内并遮挡或遮盖所述紧固部件,以将所述紧固部件隐藏在所述容器内。
3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内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界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与所述上壳体界定所述第二空间。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元件,定位于内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提供密封;
和/或,第二密封元件,定位于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之间,以在所述内壳体与上壳体之间提供密封。
4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动卡凸,位于所述容器内,至少部分用于对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的液体源提供止动。
4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远端,并且容纳电路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近端,所述上壳体内设有:
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以及,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所述上壳体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下壳体是不可移动或移除的。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被构造成阻止所述容器和/或雾化机构从所述上壳体移除。
43.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液体基质的液体源;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远端,并且容纳电路板和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近端,所述上壳体内设有:
容器,至少部分界定接收腔,液体源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以及,
可振动元件,被配置为产生振动以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所述上壳体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下壳体是不可移动或移除的。
CN202111003170.1A 2021-08-30 2021-08-30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ending CN115886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170.1A CN115886328A (zh) 2021-08-30 2021-08-30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CT/CN2022/115868 WO2023030324A1 (zh) 2021-08-30 2022-08-30 气雾生成系统及气雾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170.1A CN115886328A (zh) 2021-08-30 2021-08-30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6328A true CN115886328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41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3170.1A Pending CN115886328A (zh) 2021-08-30 2021-08-30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6328A (zh)
WO (1) WO20230303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71482U (zh) * 2016-06-16 2016-11-09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
CN207252789U (zh) * 2017-09-30 2018-04-20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液态电子烟
CN108308724B (zh) * 2018-05-03 2021-06-01 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多种烟弹、具有多种加热方式的电子烟具
CN208798705U (zh) * 2018-08-30 2019-04-30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块化烟具
JP2021029137A (ja) * 2019-08-20 2021-03-0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液体型電子たばこ装置
WO2021133851A1 (en) * 2019-12-23 2021-07-01 Pax Labs, Inc. Vaporizer cartridge
CN213639644U (zh) * 2020-07-07 2021-07-09 深圳雷炎科技有限公司 可磁性连接的烟杆、烟弹和电子烟
CN215958319U (zh) * 2021-08-30 2022-03-08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83561U (zh) * 2021-08-30 2022-07-19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0324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58319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20200316317A1 (en) Nebulizer device
CA2203926C (en)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6085740A (en)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2540462B2 (ja) 小形超音波噴霧器
US20090301472A1 (en) Aerosol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JPH02243166A (ja) 吸入器
CN213587424U (zh) 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1744668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6983561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20220400746A1 (en) Ultrasonic mist inhaler
CN115886328A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457294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721044A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8073462U (zh) 储液器、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4145492A (zh) 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178267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807060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US20220400745A1 (en) Ultrasonic mist inhaler
CN114588417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9951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42795B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084U (zh)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US10806868B1 (en) Mesh nebulizer systems
CN215938629U (zh) 方便拆装的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