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7294U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57294U CN218457294U CN202221039921.5U CN202221039921U CN218457294U CN 218457294 U CN218457294 U CN 218457294U CN 202221039921 U CN202221039921 U CN 202221039921U CN 218457294 U CN218457294 U CN 2184572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l arm
- aerosol
- liquid source
- generating devic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包括: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接收腔;刺破件,包括:第一旋臂,具有可移动的自由前端,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接收腔时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第一旋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翼部,用于在自由前端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时扩大破裂口;至少一个翼部是沿第一旋臂的厚度方向背离第一旋臂延伸的,以及至少一个翼部背离第一旋臂延伸的最大尺寸大于第一旋臂的厚度尺寸;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在刺破液体源的第一旋臂上设置至少一个翼部,用于在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时扩大破裂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形成可吸入的气溶胶。此类产品的示例为雾化装置,例如有加热式雾化装置或超声雾化装置。其中,加热式雾化装置是通过加热元件加热汽化由毛细元件递送的液体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超声雾化装置,是通过可以往复高频振动的振动部件例如压电陶瓷片通过高频振动打散毛细元件递送的液体变成微粒,形成可吸入的气溶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所述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包括:
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刺破件,包括:
第一旋臂,具有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内的自由前端;所述自由前端被布置成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时能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
所述第一旋臂基本是片状的;所述至少一个翼部是沿所述第一旋臂的厚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旋臂延伸的,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背离所述第一旋臂延伸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旋臂的厚度尺寸;
所述第一旋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翼部,用于在所述自由前端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时扩大破裂口;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包括绕一销轴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至少一个翼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被布置成终止于所述自由前端。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至少一个翼部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至少部分是楔形或锥形的。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至少一个翼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沿或凸起,以阻止液体源的可破裂壁被刺破后朝向破裂口恢复或收拢。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第一磁性元件;
所述第一旋臂是非磁性的,以及所述第一旋臂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被布置成通过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性吸附使所述自由前端朝背离所述敞口的方向偏置。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刺破件还包括:
第二旋臂,被配置为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驱动所述第一旋臂转动,进而使所述自由前端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
销轴,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形成以该销轴为支点的杠杆,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臂驱动所述第一旋臂以所述销轴为轴进行转动。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旋臂上设置有凹槽或空腔。
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刺破件上设置有供所述销轴穿过的销轴孔;
所述销轴孔是具有开口或缺口的不完整的圆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包括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内的自由末端,并被配置为能通过致动所述自由末端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臂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被构造成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由液体源致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臂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旋臂的致动和所述第二旋臂的移动是同时或同步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具有相比其他部分体积增大的部分,以用于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由液体源对该体积增大的部分进行致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被构造成当液体源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由液体源致动进而沿背离所述敞口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形成有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臂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旋臂的延伸长度。
所述第一旋臂以所述销轴为轴进行转动的角度小于120度;
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背离所述第一旋臂延伸的最大尺寸介于2.0~5.0mm;
和/或,所述第一旋臂的厚度尺寸0.5~1.5mm。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在刺破液体源的第一旋臂上设置至少一个翼部,用于在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时扩大破裂口。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液体源和吸嘴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移除的示意图;
图3是液体源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气溶胶生成系统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液体源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前的示意图;
图6是液体源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液体源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后的示意图;
图8是刺破机构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刺破机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刺破机构又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1是刺破机构又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本公开的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可以被表征为气溶胶递送或药物递送制品。因此,这种装置或系统可以被适配以便提供一种或多种可吸入形式或状态的物质(例如,风味剂和/或药物活性成分)。例如,可吸入物质可以基本上呈气溶胶形式(即,气体中细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悬浮液)。相应地,所被雾化的液体基质则可以是包括风味剂和/或药物活性成分形成气溶胶前的液态前体。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液体基质是用于产生可吸入药物的药剂;则气溶胶生成系统是可作为医用的药物递送设备。
图1和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系统通常包括设置在外部主体或外壳(可以被称为壳体)内的数个部件。外部主体或外壳的总体设计可变化,且可限定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总体尺寸和形状的外部主体的型式或配置可变化。通常,类似于纵长的棒状或杆状等形状的主体可由单个一体式壳体形成,或壳体可由两个或更多个可分离的主体形成。例如,气溶胶生成系统可以在一端具有控制主体,该控制主体具备包含一个或多个可重复使用的部件(例如,诸如充电电池和/或可充电的超级电容器的蓄电池、以及用于控制该制品的操作的各种电子器件)的壳体,并且在另一端具有能可移除地耦合且包含一次性部分(例如,一次性含液体源、香料筒)的外部主体或外壳。
进一步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中,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以及可以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的液体源20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中,液体源200可以被制备成胶囊、液囊等形式,其内部存储有可被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雾化生成气溶胶的液体基质;在使用中液体源200可以由用户操作将其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或者将其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移除。通常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进行抽吸时,将液体源200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进而可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获取液体源200内的液体基质并雾化生成气溶胶;当液体源200内的液体基质用尽时,则用户可以将液体源200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取出,以便于更换等。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4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中,液体源200大致是被构造成柱状的形状,包括:
外侧壁220,基本呈环形布置;在图4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外侧壁220基本是椭圆柱形的形状;
顶壁210,位于外侧壁220沿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并在外侧壁220的第一端对外侧壁220进行密封;
可破裂壁240,位于外侧壁220沿轴向方向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外侧壁220的至少部分内部中空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250。或者在实施中,是由外侧壁220、可破裂壁240和顶壁210它们共同界定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250。
在实施中,可破裂壁240至少部分能在挤压或穿刺下破裂或破碎,形成破裂口或破碎口进而使储液腔250内的液体基质流出被雾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210与外侧壁220是由可模制材料通过模制进而耦合和连接的。顶壁210与外侧壁220它们基本都刚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破裂壁240可以是柔性的密封膜、或者刚性的薄膜等。可破裂壁240可以包括金属箔、聚合物薄膜等。
进一步在实施中,顶壁210是供用户在以上操作中通过手指夹持、着力进而对液体源200进行操作的部分;同时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在构造上操作部210具有大于外壁220的横截面积,对于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是有利的。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所示,液体源200还包括:
柔性元件230;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元件230被构造成是围绕或结合于外侧壁220上的环形的;并且柔性元件230是凸出于外侧壁220的表面的。
在一个实施中,柔性元件230用于当液体源200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时,至少部分被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挤压或压缩,进而形成液体源200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过盈配合,使液体源200基本能稳定地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而不发生松脱或松动。
在又一些实施中,柔性元件230还用于当液体源200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时,对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之间的结合缝隙进而密封,以防止在它们之间的缝隙产生漏液等。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中所示,液体源200接收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时是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的。具体,基本呈椭圆柱状的液体源200是中心对称的;则在实施中,液体源200能以图2中所示的角度,或者以绕轴转动180度的角度后,均能接收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
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4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主体形状被构造成是柱状的;具体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主体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
进一步根据图中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以及,沿宽度方向相对的左侧端130和右侧端140。在使用中,近端110通常是靠近用户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可包括可由多种不同材料中的任意材料形成的分离的单独的壳体。壳体可由任何适合的结构上完好的材料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壳体可由诸如不锈钢、铝之类的金属或合金形成。其它适合的材料包括各种塑料(例如,聚碳酸酯)、金属电镀塑料(metal-plating over plastic)、陶瓷等等。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壳体构造上包括有:
上壳体11,靠近近端110;和下壳体12,靠近远端120。实施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共同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外壳主体。
进一步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中,由上壳体11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近端110,以及由下壳体12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远端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基本被用户是不可拆卸或不可分离的。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11是刚性的。下壳体12的至少部分表面是柔性的。
进一步根据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下壳体12包括刚性内层121和包覆或形成在刚性内层121外的柔性包覆层122;进而在实施中由刚性内层121提供刚性的支撑和连接,并由柔性包覆层122提供表面柔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内层121可以包括金属、有机聚合物等;柔性包覆层122可以包括硅胶、弹性体、柔性树脂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刚性内层121和柔性包覆层122是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于模具内分别将两种可模制材料注塑后固化形成的。双色注塑获得的刚性内层121和柔性包覆层122基本是不可分离的。
具体在图1至图4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按键开关30,在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按键开关30进而激活或开启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雾化源自于液体源200的液体基质生成可吸入的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开关30布置于下壳体12上;以及按键开关30被布置于左侧端130。
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4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吸嘴20,可移除地耦合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上,以用于供用户通过该吸嘴20抽吸生成的气溶胶。当然基于常规设计,吸嘴20的自由末端上具有吸气口A,用户在抽吸中通过该吸气口A抽吸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可移除地连接于上壳体11上;以及吸嘴20被布置于左侧端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至少部分是柔性的;例如吸嘴20是柔性的硅胶材质制备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呈中空的筒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靠近吸气口A的至少一部分成扁形的形状。具体在图1中,吸嘴20靠近吸气口A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的宽度尺寸w1大于厚度尺寸h1,进而呈扁形形状。同时,吸气口A也是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的扁形形状。同时,吸嘴20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沿靠近吸气口A的方向逐渐减小的。
根据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上设置有基本呈圆形的插接槽112;相应地,吸嘴20背离吸气口A的连接部分22,在装配中该连接部分22至少部分插入或伸入至插接槽112内进而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连接。相应地,连接部分22的横截面积小于吸嘴20的最大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槽112的截面基本是圆形的;以及,插接槽112具有大约4~10mm的深度。
进一步在图1所示更加优选的实施中,吸嘴20的自由末端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左侧端130的距离d1具有这样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使用户的嘴唇在吸气口A上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同时能顺畅地按压或操作按键开关30。或者吸嘴20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与按键开关30的距离d2具有这样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使用户的嘴唇在吸气口A上进行抽吸时,用户的手指同时能顺畅地按压或操作按键开关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的自由末端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左侧端130的距离d1大于15mm;更加优选地,距离d1大于20mm;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中,距离d1为34mm。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0沿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与按键开关30的距离d2大于8mm;更加优选地,距离d2大于12mm;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中,距离d2为17mm。
进一步根据图4中所示,吸嘴20的轴向或延伸方向是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时呈夹角的;从而使吸嘴20是呈倾斜的布置的,并且是相对是朝近端110倾斜的,进而也是能远离按键开关30,使用户在抽吸中顺畅操作按键开关30是有利的。
进一步参见图2中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接收腔510,靠近近端110,并该接收腔510在近端110处是敞开的或者是在近端110处是敞口的;进而在使用中,液体源200能可移除地通过近端110处接收于接收腔510。
进一步根据图5至图10的优选实施,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容器50,靠近近端110;基本上在装配后该容器50是位于上壳体11内的。在实施中,由该容器50内的空间至少部分界定用于接收和容纳液体源200的接收腔5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容器50内还具有液体传递通道520,用于将源自于液体源200的液体基质传递至雾化机构40,特别是可振动元件42。
进一步根据图4中所示,容器50内界定的接收腔510相比液体传递通道520更靠近近端110。以及,液体传递通道520是弯折或倾斜的。布置上,容器50和雾化机构40均被容纳和保持于上壳体11内;容器50相对靠近右侧端140,雾化机构40相对靠近左侧端130。
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4所示,容器50内还设置有止动卡凸54;当液体源200接收至接收腔510内时,液体源200是抵靠在止动卡凸54上提供止动。当然,主要是由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20抵靠在止动卡凸54上。当然,液体源200接收至接收腔510内或移除中,均至少部分由接收腔510的内表面提供引导和支撑。
进一步根据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内还设有:
可充电的电芯150,用于供电;电芯150基本是容纳在下壳体12内的;
充电接口124,位于远端120;在使用中通过该充电接口124对电芯150进行充电;以及,
电路板160,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工作。
进一步参见图4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雾化机构40,用于雾化由液体源200提供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本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中,以上雾化机构40至少包括可振动元件42,通过机械振动将传递至可振动元件42上的液体基质雾化成气溶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可振动元件42可以是通常的片状的超声振动部件或者是片状的压电陶瓷;或者是例如CN112335933A号专利提出的超声波雾化片等。这些可振动元件42在使用中通过高频振动(优选振动频率为1.7MHz~4.0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属于超声频段)将液体基质打散而产生微粒自然悬浮的气溶胶,并输出至吸嘴20。
在通常的实施中,以上雾化机构40特别是可振动元件42是由用户通过操作按键开关30进而激活或启动的。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雾化机构40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加热液体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的。例如雾化机构40包括:
毛细元件例如纤维棉、海绵体、多孔陶瓷体、多孔玻璃等,以通过毛细作用吸取由液体传递通道520传递的液体基质;以及,加热元件,结合于毛细元件上,以加热毛细元件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在抽吸中气流的流动参见图4中所示,吸嘴在靠近上壳体11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进气口21。外部空气沿图中箭头R2所示,由进气口21进入吸嘴20的气溶胶输出通道23内,并携带气溶胶输出通道23内的气溶胶输出至吸气口A处被用户吸入。
进一步根据图4至图8所示,容器50内还设有:
刺破机构60,至少部分裸露于接收腔510内的,用于当液体源200接收至接收腔510内时,刺破机构60能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从而在刺破后使液体源200内的液体基质释放至液体传递通道520,如图4和图7中箭头R1所示。
进一步根据图5至图11所示,刺破机构60包括:
刺破件,用于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在该实施中,刺破件是可动方式设置于容器50内的,特别地是可转动地。
连接件65,用于将该刺破机构60稳定安装和连接在容器50内。连接件65的构造参见图11所示,连接件65呈纵长延伸的销钉状等;具体地,连接件65包括:
位于长度方向一端的插脚部655;对应地,容器50内设置有插接孔55,以及该插接孔55是凸出于容器50的内表面的环形壁551界定的;在装配中由插脚部655插入至插接孔55内,进而使刺破机构60与容器50紧固连接;
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夹臂651和第二夹臂652,设置于连接件65背离插脚部655的另一端;第一夹臂651和第二夹臂652之间界定有装配槽653,以用于装配和连接刺破件。
以及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连接件65的插脚部655是通过铆压或过盈等方式插入至插接孔55内并紧固的;则在装配后,刺破机构60在装配后是不可从容器50内拆卸的;以及,刺破机构60至少是不可以从接收腔510内移除或伸出至敞口外的,对于在使用中防止刺破机构60对用户的手指产生刺伤等,提升装置的安全性是有利的。
以及装配后,刺破机构60是由连接件65紧固于接收腔510远离敞口的内底壁上的;对阻止用户在更换液体源200中接触刺破机构60是有利的,避免在操作中划伤或刺伤用户的手指,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为便于刺破件与连接件65的连接,进一步根据图4至图11所示,刺破机构60还包括:
销轴64,贯穿第一夹臂651/第二夹臂652上的销轴孔654、以及刺破件上的销轴孔616;进而装配后通过销轴64将刺破件稳定地连接和保持在连接件63的第一夹臂651和第二夹臂652之间;并且装配后刺破件能以销轴64为轴在装配槽653内转动。
以及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中,刺破件是刚性或硬质的;例如刺破件是由金属、合金、陶瓷或工程塑料等硬质性的材质制备的。进一步参见图4至图11所示,刺破件的构造至少包括:
细长延伸的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具有角度。根据图8中所示,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具有的夹角α是大于90度的钝角。
以及,刺破件的销轴孔616是位于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的;则装配后,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能以穿过销轴孔616的销轴64为轴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由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优选的均是薄的、或者片状的形状。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是三角尖端的形状,对于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是有利的。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旋臂610具有背离第二旋臂620的自由前端611;该自由前端611是自由端,能绕销轴64为轴以弧形的移动轨迹进行转动。以及,第二旋臂620具有背离第一旋臂610的自由末端621。
以及,容器50内设置有偏置元件,用于通过偏置力使第一旋臂610朝第一位置偏置或复位。具体地,在图中包括磁吸元件53;则对应地,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处设置有磁吸元件617;进而通过磁吸元件617与磁吸元件53的磁性吸附,可将第一旋臂610进而稳定朝向容器50的内表面上偏压。在可选的实施中,磁吸元件53是磁体;磁吸元件617是磁体或能被磁体吸附的磁性金属或合金,例如磁性金属或合金包括有铁、钴、镍或含有它们中至少一种的合金,例如不锈钢、铁铝合金、铁镍合金等。
具有以上刺破件的刺破机构60对液体源200的刺破过程参见图5至图7所示。具体:
图5中示出了液体源200未接收至容器50的接收腔510之前刺破机构60的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下,刺破件的第一旋臂610被磁性体53磁性吸附进而是稳定贴附或结合于容器50的内表面的;第一旋臂610基本是水平的。以及在第一位置下,第二旋臂620相对更靠近近端110,相对于第一旋臂610呈翘起的状态。
图6示出了液体源200部分接收至接收腔510与第二旋臂620接触的一个状态的示意图;用于沿着图中箭头R3所示方向将液体源200置入接收腔510时,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10先接触第二旋臂620的自由自由末端612并形成抵靠。用户继续沿R3所示方向操作液体源200深入接收腔510,会对第二旋臂620的自由末端612形成按压,则使第二旋臂620绕销轴64沿箭头R41所示背离近端110转动;同时,第二旋臂620对应地驱动第一旋臂610沿箭头R42所示绕销轴64朝向近端110转动。
图7示出了液体源200完全接接收至接收腔510内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在该第二位置中,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10抵靠在止动卡凸54上形成止动;第二旋臂620被液体源200按压至与界定插接孔55的凸出的环形壁551上抵靠或贴附;并且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后伸入至储液腔250内,以释放液体基质。而在该实施中,第一旋臂610相对翘起而比第二旋臂620更靠近近端110。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旋臂610和/或第二旋臂62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转动角度小于90度;或者在更多的变化实施中,可以使第一旋臂610和/或第二旋臂62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转动角度更大,例如可以增加到最大旋转角度为120度;对于增加刺破面积是有利的。
以及进一步当液体源200被消耗完成以后,能由用户将液体源200从接收腔510内移除;则移除之后,通过磁吸元件617与磁吸元件53的磁性吸附使刺破件复位至图5中的第一位置状态。
或者在又一个变化的实施中,以上磁性体53可以被替换成扭簧、弹簧等弹性件,通过弹性力将第一旋臂610朝背离近端110的方向进行复位;使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基本是背离近端110方向偏置或偏压的。
进一步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旋臂610的长度尺寸d20为5~10mm;第二旋臂620的长度尺寸d30为5~15mm。以及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二旋臂620的长度尺寸d30大于第一旋臂610的长度尺寸d20。则基于类似杠杆的原理,用户在将液体源200接受至接收腔510内时,通过按压第二旋臂620驱动第一旋臂610的转动和刺破是更省力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臂610的延伸长度d20能保证在操作中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是不被抵靠或接触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10的。以及在实施例中,以及,第二旋臂620的长度尺寸d30能保持在操作中第二旋臂620的自由末端621能被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10接触和按压。
根据以上,第一旋臂610和第二旋臂620之间形成以销轴64为支点的杠杆;并且第二旋臂620在第一旋臂610驱动下以销轴64为中心或支点转动。当然,第一旋臂610的致动或移动与第二旋臂620的移动时同时的或者同步的。
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旋臂610和/或第二旋臂620均是呈细长的片状。以及,第一旋臂610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第一旋臂610的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相近地,第二旋臂620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第二旋臂620的宽度尺寸大于厚度尺寸。
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是厚度逐渐减小的,进而在自由前端611处形成尖端。
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一旋臂610具有相背离的上侧壁612和下侧壁613;上侧壁612是平坦的;下侧壁613上设置有装配孔615,以用于安装上述磁吸元件617。
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二旋臂620背离第一旋臂610的自由末端621是非尖端的形状,以防止自由末端621刺破液体源200。
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二旋臂620具有朝向近端110的上侧壁622;以及该上侧壁622是弯曲的弧形,以用于在图6所示过程中被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按压的过程中减小摩擦是有利的。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第二旋臂620在靠近末端621处具有厚度或体积增大的部分623;该厚度或体积增大的部分623对于提升液体源200刚性的外侧壁210的抵靠或按压接触体积是有利的。以及第二旋臂620还具有背离上侧壁622的下侧壁624,该下侧壁624是平坦延伸的。以及,第二旋臂620在下侧壁624内设置有凹槽或空腔625,对于使形成的杠杆在第二旋臂620这一端减重,对于液体源200移除后通过磁性力使刺破件复位是容易的。
以及在图中的具体实施中,第一旋臂610的厚度为0.5~1.5mm,并且第一旋臂610的厚度是恒定的。以及在图中的具体实施中,第二旋臂620的厚度或体积增大的部分623的厚度为1.2~2mm;而第二旋臂620其他部分的厚度为0.5~1.5mm,与第一旋臂610相同。
以及在图中优选的实施中,沿气雾生成装置100的纵向方向,第二旋臂620的宽度尺寸是非恒定的;具体地在图中的优选实施中,第二旋臂620的宽度尺寸在靠近自由末端621的部分是逐渐减小的。以及,第一旋臂610的宽度尺寸基本是恒定的。
以及根据图9至图11所示,刺破件还包括:
翼部630,主要位于第一旋臂610厚度方向的两侧的,并由第一旋臂610的厚度方向背离第一旋臂610延伸形成的;以及翼部630基本是平坦延伸的板状或片状等形状;以及,翼部630基本是平行于第一旋臂610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即翼部630基本是平行于第一旋臂610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界定的平面的。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翼部630是相对于第一旋臂610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界定的平面呈角度的倾斜布置的。
以及,翼部630在靠近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处的宽度尺寸是逐渐减小的,则使翼部630在靠近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处呈楔形形状,以及翼部630是终止于自由前端611的;同时,使翼部630在靠近第一旋臂610的自由前端611处的端面632处是与长度方向呈具有角度的倾斜设置。在使用中,翼部630用于由前端611刺破液体源200的可破裂壁240后,通过翼部630扩大可破裂壁240的破裂口是有利的。
以及,进一步地在翼部630上还设置有通孔631;以用于当第一旋臂610和翼部630刺入至液体源200内后,在液体源200的液体从被自由前端611和翼部630的楔形端刺破的部位流出的同时,空气能从通孔631进入至液体源200内,以减缓或部分消除液体源200内产生的负压使液体的流出顺畅。以及,液体源200内的压力适当时,通孔631还能用于提供液体源200内的液体流向接收腔510内的通道路径,以提升液体基质的流出效率。
以及在图中优选的实施中,翼部630的长度尺寸基本是等于第一旋臂610的长度的,大约为6~12mm;或者,翼部630的长度尺寸可以稍微比第一旋臂610的长度略微更长一些,例如8~15mm。以及翼部630沿第一旋臂610的厚度背离第一旋臂610延伸的宽度尺寸在楔形部分是逐渐减小为0的;而在非楔形部分,翼部630沿第一旋臂610的厚度背离第一旋臂610延伸的宽度尺寸最大值大约为2.0~5.0mm,翼部63的宽度尺寸最大值大于第一旋臂610的厚度。
以及在实施中,第一旋臂610、第二旋臂620和翼部630它们是由可模制材料一体模制的。
以及在图中优选的实施中,通孔631的形状是方形或矩形的孔;以及,通孔631的长度为3.0~5.0mm;以及通孔631的宽度为1.5~3.0mm。
以及,翼部630沿宽度方向背离第一旋臂610的边沿处设置有凸沿或凸起633;以用于支撑或抵靠可破裂壁240被刺破后形成的破裂口,阻止可破裂壁240被刺破的部分朝向破裂口恢复或收拢,以维持或保持破裂口的大小。凸沿或凸起633的凸起高度约为1.0mm。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9至图11所示,翼部630在朝向连接件6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止动凸起634;该止动凸起634用于当刺破件被液体源200按压至图7中所示的第二位置时,由止动凸起634抵靠至界定插接孔55的环形壁551的顶端,从而使刺破件在第二位置能稳定保持。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刺破件的销轴孔616是具有直径的不完整的圆孔。销轴孔616是不完整的圆孔,是因为在销轴孔616形成有开口或缺口6161。则在开口或缺口6161处,是没有被制备刺破件的材料围绕和遮挡的;装配至第一夹臂651和第二夹臂652之间后,可以具有更广的转动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雾化来自液体源的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所述液体源包括可破裂壁;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腔,具有敞口;液体源能通过该敞口可移除地接收于所述接收腔;
刺破件,包括:
第一旋臂,具有可移动地布置于所述接收腔内的自由前端;所述自由前端被布置成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时能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以释放液体基质;
所述第一旋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翼部,用于在所述自由前端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时扩大破裂口;
所述第一旋臂基本是片状的;所述至少一个翼部是沿所述第一旋臂的厚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一旋臂延伸的,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背离所述第一旋臂延伸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旋臂的厚度尺寸;
雾化机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翼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被布置成终止于所述自由前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翼部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至少部分是楔形或锥形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翼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沿或凸起,以阻止液体源的可破裂壁被刺破后朝向破裂口恢复或收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磁性元件;
所述第一旋臂是非磁性的,以及所述第一旋臂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被布置成通过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性吸附使所述自由前端朝背离所述敞口的方向偏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件还包括:
第二旋臂,被配置为当液体源通过所述敞口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时驱动所述第一旋臂转动,进而使所述自由前端朝向所述敞口移动以至少部分刺破液体源的可破裂壁;
销轴,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形成以该销轴为支点的杠杆,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臂驱动所述第一旋臂以所述销轴为轴进行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臂上设置有凹槽或空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件上设置有供所述销轴穿过的销轴孔;
所述销轴孔是具有开口或缺口的不完整的圆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臂以所述销轴为轴进行转动的角度小于120度;
和/或,所述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翼部背离所述第一旋臂延伸的最大尺寸介于2.0~5.0mm;
和/或,所述第一旋臂的厚度尺寸0.5~1.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39921.5U CN218457294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39921.5U CN218457294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57294U true CN218457294U (zh) | 2023-02-10 |
Family
ID=8513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39921.5U Active CN218457294U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57294U (zh)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21039921.5U patent/CN2184572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316317A1 (en) | Nebulizer device | |
CN215958319U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AU711059B2 (en) |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EP2258428B1 (en) | Aerosol delivery systems | |
US6085740A (en) |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RU2559171C2 (ru) | Системы ингалятора с бесконсервантной разовой дозой | |
US20090301472A1 (en) | Aerosol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 |
EP2114498A2 (en) | Inhaler | |
JP2006212203A (ja) | 吸入装置、及び液剤吐出カートリッジ | |
ES2919125T3 (es) | Dispositivo de nebulización de aerosoles aséptico de dosis unitaria | |
CA2222519A1 (en)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 |
CN216983561U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WO2023030324A1 (zh) | 气雾生成系统及气雾生成装置 | |
KR20240037245A (ko) | 푸시 이젝션에 의한 액적 전달 장치 | |
CN218457294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EP4031218A1 (en) | Ultrasonic mist inhaler | |
CN115721044A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18073462U (zh) | 储液器、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
EP2277576A1 (en) | Inhaler | |
KR102571204B1 (ko) |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CN221284676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6831320A (zh) | 储液器、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5996649A (zh) | 尼古丁吸入器 | |
JP2004350976A (ja) | 肺吸引用液滴吐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