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4888A - 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4888A
CN115884888A CN202180052521.XA CN202180052521A CN115884888A CN 115884888 A CN115884888 A CN 115884888A CN 202180052521 A CN202180052521 A CN 202180052521A CN 115884888 A CN115884888 A CN 115884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rticles
fan
droplets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25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库尔勒
J·布雷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Benz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edes Benz Group AG filed Critical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ublication of CN115884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4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41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ventilation devices in the vehicle
    • B60H1/246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ventilation devices in the vehicle loca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vehicle or in or below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48Air-extractors, air-evacuation from the vehicle interi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7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forming a windbreak, e.g. warm air blown on the neck of the passenger of an open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79Head-rests with additional features not related to head-rest positioning, e.g. 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or loudspeak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9/00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e.g. air curt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or integrated in, furni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28)和至少一个能够输送空气经过该流出口(28)的风机(32),由此借助装置(10)能提供由借助该风机(32)所输送的空气在人(16)的口鼻区(22)前方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40),用于排走微滴和/或微粒,其中,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42),其带有至少一个与流出口(28)对置的收集口(44),借助收集口,气幕(4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因而通过气幕(40)排走的且有针对性地被引导至收集口(44)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有针对性地收集。

Description

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 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WO 03/086125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整个人脸孔上产生气幕的装置。在此,该装置是可安装在人头上的头戴配件。DE 92 09 893 U1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呼吸空气的引入或排走的系统。另外,DE 600 35 042T2公开了一种面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一种机动车以及一种方法,从而能很有利地排走微滴或微粒。
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一种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机动车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方法来完成。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具有合适的发明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尤其是,微滴或微粒可以是指其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或微粒。另外,微粒或微滴可以是指其直径小于5微米且因此例如用在气溶胶中的微粒或微滴。如早就已知地,气溶胶是异质混合物,其含有固态悬浮颗粒和/或液态悬浮颗粒和气体,其中尤其是分散地容纳或布置有悬浮颗粒。因此,微滴或微粒例如是液态的或固态的悬浮颗粒。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以及至少一个优选可电驱动的风机。借助风机,空气可以被输送经过流出口,由此借助该装置可提供由借助风机输送的且尤其是被输送经过流出口的空气在人的口鼻区前方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用于尤其是从口鼻区和/或从布置在人口鼻区前方的区域排走微滴。换言之,当输送空气时,由通过风机输送的空气形成的气幕可以通过该装置被有针对性地提供,且因此借助于该装置的风机被输送经过流出口,使得气幕被定向地/有针对性地对准或指向口鼻区,和/或相对于口鼻区取向,使得气幕在口鼻区的前面流过,并且因此在人口鼻的前面流过,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即形成气幕的空气接触口鼻,或者相反,与口鼻间隔开。因此,气幕可以将微滴和/或微粒从口鼻区和/或前述的布置在口鼻区前方的区域排走,从而例如气幕可以阻止微滴和/或微粒靠近、到达或进入口鼻区和进而到达口鼻且进入口鼻。
为了现在能很有利地从口鼻区和/或布置在其前方的区域排走微滴或微粒并由此例如特别有效高效地使其远离或阻止其靠近人的口鼻,本发明规定,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该集中件带有至少一个与流出口对置的收集口,借助收集口,可以有针对性地截留气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借助气幕被排走的且定向地/有针对性地被引导至收集口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这尤其是指,至少部分气幕和进而至少部分的微滴或微粒能够流过收集口且因此经由收集口流入集中件。由此,微粒或微滴没有不受控制地留在内室中且因此无法重新传回到该人或其他人,而是微滴或微粒能有针对性地被排走且因此例如远离一个人和还有其他人。由此可以保持很低的感染风险。本发明尤其基于以下认识:许多疾病可能通过微滴传染的方式经由呼吸被传播,例如像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借助微滴被携带的病原体可能不仅存在于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中,也存在于其微滴直径一般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微滴中。按照最新认知,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和直径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微滴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传染性。以下,微滴和微粒也被统称为颗粒,其中,大颗粒尤其是指其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或微粒,而小颗粒尤其是其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或微粒。大颗粒因其自重而相对快速地竖向下降且因此相对快速地向下沉淀,而小颗粒在很长时间内留在空气中。小颗粒具有比大颗粒明显更小的质量并且能在一个空间例如在机动车内室中随存在于空间内的空气流一起运动。尤其在机动车的内室中,相比于建筑物中的封闭房间,空气流以明显更高的空气速度流动,由此所述颗粒可能快速分布在整个内室中。
机动车通常具有至少一个也称为风嘴的出风器,借此给内室供应空气以由此对内室进行通风。在此情况下,出风器被空气(其形成也称为空气自由射流的空气流)流过。空气自由射流尤其在出风器区域中具有高的速度或流速,其可能导致例如随人的呼吸空气所喷出的颗粒和进而病原体的显著加速。机动车的、尤其是机动车空调设备的当前过滤系统可以过滤在所抽吸的或输送的空气、尤其是新鲜空气或循环空气中的颗粒,其中,该过滤系统通常仅具有下述的分离率,即,细小微粒或前述的小颗粒不能或仅不充分地从空气中被滤出、即可从空气中被分离出。无论可获得用于小颗粒或细小微粒的分离率是多少,都不利的是:随呼吸空气被喷出的颗粒只在长时间驻留在内室中之后才通过排风离开内室,或是随循环空气被吸出内室且被送至过滤器。鉴于此背景,本发明现在允许颗粒在其出现或释放的位置、即在例如是留在机动车内室中的乘客的人的口鼻区域中通过强制气流被引导向收集口并通过收集口被排走。前述的强制气流在此是气幕或形成气幕的且因此尤其从流出口流到收集口的空气,其从口鼻区和/或从布置在其前方的区域排走颗粒,将其引导到接纳口并尤其引导穿过收集口且因此输送入也称为收集件的集中件中。
流出口例如布置在流出面中或者也被称为流出表面,该装置在流出面上或通过流出面可以提供借助风机输送的空气。收集口例如也被称为集中口并且安置在集中面之处或之中,通过它,集中件(收集件)可以截留和尤其接纳至少部分气幕和进而至少部分颗粒。集中面或收集口可以例如是车辆内室边框的一部分,即,例如形成在车辆内室边框中。车辆内室边框尤其是指内饰件,借此至少部分尤其直接界定或框定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机动车的内室。强制气流造成颗粒向集中面或收集口输送并在那里被送走并且例如被分离。所截留的颗粒不会传回至该人,也不会传回至或许留在内室的其他人,因此可以将尤其在机动车行驶期间内的传染风险保持在很低范围内。
优选地,流出口在气幕的流向集中件或收集口的流动方向上与收集口至少部分、尤其是至少绝大部分或完全地重叠,由此所述颗粒能被很好地截留或收集。
为了能特别有效高效地排走颗粒,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设计中规定,该集中件设置有除了所述风机之外的另一风机,其中,以上和以下对第一风机的说明也可以容易地转用至另一风机,反之亦然。如果以下提到风机,则这是指第一风机,除非另有说明。借助另一风机,至少部分的气幕和由此至少部分的借助气幕所排走的且有针对性地被引导至收集口的微滴和/或微粒(颗粒)可被吸入接纳口。换言之,可借助另一风机吸入并由此输送空气。尤其可以借助另一风机从集中件周围抽吸空气并由此输送其经过收集口且进而将其吸入集中件(收集件)中,从而借助另一风机将至少部分气幕和进而至少部分的颗粒从收集口的周围环境吸入收集口且因此能被抽吸经过收集口。
另一实施方式的特点是,该集中件具有用于过滤使用收集口收集的气幕的至少一部分的过滤件。以下,该部分气幕被称为气幕部分。因此至少“流过收集口且因此流入集中件并由此被收集的气幕部分”可以流过过滤件并借助过滤件被过滤,由此可以很有利地使所述颗粒远离人。
在此事实表明特别有利的是,过滤件设计成拦截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和/或微粒并由此将其从所截挡的气幕部分中滤出。由此,例如能安全且有效地避免可能的传染性颗粒传至该人或其他人,从而可将传染风险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
在此事实表明特别有利的是,过滤件尤其是在借助另一风机经由收集口被吸入集中件中的且由此所输送的气幕部分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另一风机的下游。由此可以保证气幕部分或通过气幕部分形成的空气的安全过滤。
为了能很有针对性地和可靠地排走颗粒,在本发明的其它设计中规定,该收集口通过尤其是设计成刚性的管路件构成或界定。在此事实表明特别有利的是,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导风件。导风件相对于管路件可运动、尤其是可枢转,由此借助导风件可以改变、即调节流过流出口的、即借助风机所输送的形成气幕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优选地,导风件设计成是自身刚性的或形状稳定的。例如导风件可以设计成尤其是自身刚性的或形状稳定的板片,其具有纵向延伸方向。例如板片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于借助第一风机输送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
另一实施方式的特点是流出口和收集口布置在机动车内室中。机动车因此可以是该装置的组成部分。此实施方式尤其基于以下认识:相比于建筑物中的大空间,尤其是机动车的、尤其是汽车的内室可以是小且尤其自身闭合的空间,可能有传染性的颗粒(在未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的情况下)能在该空间内快速传播。可能有传染性的且例如由人喷出的颗粒的这种顺畅快速传播现在可以通过本发明被有效高效地避免,从而在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机动车的内室中的传染风险可被保持在很低范围内。
为了能够将流出口和/或收集口布置成很靠近人的口鼻区且因此有针对性地排走该颗粒,在本发明的其它设计中规定,流出口和/或收集口、尤其是直接界定流出口或收集口的通道件布置在设于机动车内室中的座椅装置或设于尤其直接界定内室的机动车内饰件、尤其是在车辆竖向上向上至少部分尤其直接界定内室的内车顶上。前述的尤其直接界定流出口的通道件可以例如是前述的管路件。
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特点是,该装置是本身就是一个组装的单元,其本身就是能可逆分离地固定在人头上。人因此可以在该装置安装于人头上的状态下承载并携带该装置,从而颗粒不仅在人位于机动车内室中时可被排走,也在人位于机动车内室外且例如四处走动时被排走。由此可以将也在除了机动车内室之外的其它空间内的传染风险保持很低。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机动车,其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机动车内室中的座位,供被称为机动车乘客的人使用。这意味着人可坐在座位上并因此留在内室中,尤其在机动车行驶期间。该座位例如通过布置在内室中的座椅装置构成,其可以是连排座,或也可以是单座。
为了在此能很有效高效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和因此将在机动车内室中的传染风险保持很低,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规定,机动车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颗粒)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安置在机动车内室中的、即通入内室的流出口以及至少一个可以输送空气经过流出口的风机。由此,该装置可以在内室中提供通过借助风机输送的空气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的且形成在坐在座位上的人的口鼻区前方的气幕,借助气幕可以尤其从口鼻区和/或从布置在口鼻区前方的区域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由此,也统称为颗粒的微粒和/或微滴可以远离人的口和鼻或有针对性地自此被排走,使得例如或许其它留在内室中的人不会被第一人所喷出的颗粒感染。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优点和有利设计应被视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优点和有利设计,或反之。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装置和/或用于操作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机动车的方法。该方法因此尤其包括:借助风机输送流过流出口的空气,从而该装置提供由借助风机输送的空气而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且在人口鼻区的前面形成的用于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气幕。气幕或其流动方向例如在一个由车辆横向和车辆竖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例如气幕或其流动方向在车辆横向上、相对于车辆横向倾斜地或在车辆竖向上尤其是从下向上延伸。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以及结合图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图中被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在各自所指明的组合中、也在其它组合中或单独地可采用,而没有脱离发明范围,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有目的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该装置的管路件位于使用位置;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该管路件位于收藏位置;
图4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该装置的管路件位于使用位置;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该管路件位于收藏位置;
图6是该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截面侧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沿图7所示的剖切线A-A的截面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装置局部的截面侧视示意图。
在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零部件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透视示意图中示出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10的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微滴和微粒也统称为颗粒,因此当以下提到颗粒时是指微滴和/或微粒。尤其在图1中可以看到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机动车的内室12的局部,其中,装置10可以包括该机动车或反之,因此所述装置10的至少一部分可安置在机动车内室中。可以从图1中看到,在机动车的内室12中设置有在此设计成单座的座椅装置14,其提供至少或正好一个座位,以供也称为乘客的人16使用。人16坐在座位上并因此坐在座椅装置14上。座椅装置14具有靠背18,人16的后背可靠在靠背上。此外,座椅装置14包括头枕20,人16的头21可靠在头枕上。还可以在图1中看到人16的口鼻区22,人16的口24和鼻26处于该口鼻区22中。
人16可以通过其鼻26和其口24呼吸、尤其是吸入和呼出,因此人16通过其鼻26和其口24可呼出和进而喷出微滴和/或微粒、即颗粒。微滴和微粒能例如与内室12中的空气一起如此形成气溶胶,即,颗粒分散于空气中。如以下还将详细解释地,可以借助装置10来避免颗粒可能过于快速地分散于整个内室12中。为此,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口28,其例如布置或形成在流出面30之处或之中。另外,装置10包括也称为辅助风机的风机32,它尤其是作为机动车的通风设备、尤其是空调机的设置用于内室12通风的主风机之辅助来设置。风机32包括风机叶轮34,其例如可相对于风机32的壳体36转动。通过风机叶轮34的转动,空气借助风机32被输送且尤其被输送经过流出口28。优选地,风机32可电驱动。这尤其是指,风机32具有在图1中看不到的电动机,借助该电动机可以在使用电能的情况下驱动风机叶轮34并由此使其相对于壳体36转动。通过使风机叶轮34转动,风机32尤其从内室12抽吸空气,这在图1中由箭头38表示。借助风机32首先被抽吸的且由此被输送的空气被输送经过流出口28并从风机32被如此送走,即,借助装置10提供或可提供由借助风机32输送的空气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的且在人16的口鼻区22前面形成的、在图1中由箭头40表示的气幕,其用于尤其从口鼻区22和/或从设于口鼻区22前方的区域排走微滴和/或微粒。尤其是,箭头40表示气幕或形成气幕的空气所流动的流动方向。在此尤其是可以从图1中看到,气幕或其流动方向在一个由车辆横向(y方向)和车辆竖向(z方向)形成的平面内且因此例如相对于车辆横向平行或倾斜地延伸。尤其规定流出口28在车辆竖向上如此布置,即,流出口28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口24和/或鼻26的高度。此外,流出口28紧邻口鼻区22布置且因此离鼻26和口24并不远。例如流出口28或流出面30可以布置在机动车车顶区处,其中,内室12在车辆竖向上朝上至少部分、尤其是至少绝大部分地或完全地通过车顶部来界定。
为了能有效高效地排走颗粒(微滴和/或微粒)和进而有效高效地避免颗粒过于快速地在内室12中分散,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42,其带有至少一个或多个与流出口28相对的收集口44,收集口例如布置在集中面46之处或之中。集中面46例如在一个由车辆纵向(x方向)和车辆竖向(z方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依据箭头40可以看到,气幕或形成气幕的空气是强制气流,其至少基本上在车辆横向上尤其是向外运动并且在此尤其是朝着收集口44运动。强制气流通过风机32来产生,其如箭头38所示地抽吸紧邻流出口28的空气,并且输送该空气经过也简称为通道的风道48,因此通过风道48输送至流出口28并因此输送经过流出口28。风道48尤其具有流出口28,经由该流出口,借助风机32输送的且被输送经过风道48的空气能流出风道48。风道48和流出口28分别尤其是直接通过装置10的优选自身刚性的管路件构成或界定。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管路件例如是风机32的壳体36。因此,借助风机32输送的空气可以经由流出口28流出壳体36。
也称为收集件的集中件42具有另一个优选自身刚性的管路件49,其可以是集中件42的另一壳体。在此,也称为进入口的收集口44尤其是直接由管路件49界定。借助收集口44,气幕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借助气幕被排走且被有针对性地引导至收集口44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可被有目的地尤其如此收集,即,至少也称为气幕部分的部分气幕和进而借助气幕被引导至收集口44的颗粒能够流过收集口44并因此通过收集口44流入集中件42和因此尤其是流入管路件49。为此,所述颗粒例如借助气幕部分被输送经过收集口44,因此被输送入集中件42或管路件49。由此能防止所述颗粒传回到人16或传回到或许留在内室12中的其他人,从而可保持很低的传染风险。
可以看到,收集口44在车辆横向上与流出口28对置,因为前述的强制气流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此在车辆横向上向外行进。换言之,随着呼气喷出的颗粒通过强制气流而被输送离开口鼻区22或设于该口鼻区前方的区域并送至集中件42,因此被输送通过收集口44。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集中件42具有除了风机32和机动车的主风机之外额外设置的另一风机50,以上和以下关于风机32的说明可转用到另一风机,或反之。在此,风机50具有另一风机叶轮52,其相对于管路件49(它例如是风机50的另一壳体)可转动。通过风机叶轮52相对于管路件49进行的转动,风机50尤其从收集口44的环境中抽吸空气。在此,风机50可以设计成电动风机,因此具有可驱动风机叶轮52以进而相对于管路件49转动的另一电动机。借助另一风机50、尤其是借助另一风机叶轮52,至少前述的气幕部分并且至少借助气幕部分所输送的颗粒因此可被吸入收集口44并因此输送经过收集口44并由此可经由收集口44将其吸入集中件42中或可将其输送入集中件中。例如经由收集口44被吸入集中件42中的气幕部分和进而颗粒可以借助另一风机50被输送经过集中件42(收集件)且因此尤其是经过管路件49。换言之,风机50可以抽吸随设计成横向流的强制气流一起到达集中件42的颗粒并且经由收集口44吸入并例如从内室12送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集中件42具有过滤件54,借此能过滤经由收集口44流入集中件42且例如流过集中件42的气幕部分或形成气幕部分的空气,尤其是以如下方式,即,借助过滤件54从形成气幕部分的空气中滤出、即分离出容纳在形成气幕部分的空气中的且通过收集口44被吸入集中件42且因此被截留的颗粒。为此,例如过滤件54设计用于拦截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和/或微粒并由此将之从截留的气幕部分中滤出。在流经集中件42的气幕的流动方向上,过滤件54布置在风机叶轮52的下游,即,布置在风机叶轮52之后。例如,借助过滤件54而被过滤的空气或流过集中件42的空气可以从集中件42流出,尤其经过过滤件54又流入内室12,或者流过集中件42的空气通过一个通入机动车环境的排出口被排出到机动车的周围环境中,从而禁止流过集中件42的空气从装置10直接通入内室12。
集中面46或收集口44可以例如设计成门饰件的一部分或形成在门饰件中,借此例如朝着内室12地至少部分地装饰机动车的门、尤其是侧门。这尤其是指,借助门饰件,朝着内室12至少部分、尤其是至少绝大部分地或完全地装饰门骨架。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流出口28对应配属有可调的导流件57,其也称为导风件。导流件57相对于壳体36可移动、尤其是可枢转,从而可以通过使优选自身刚性的导风件相对于壳体36进行运动、尤其是枢转来改变流过流出口28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换言之,通过使导流件57相对于壳体36运动,借助风机32所输送的空气流过流出口28且因此流出壳体36时所沿的流动方向被改变或变化、即被调节。由此该气幕或强制气流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准乘客的鼻26和口24。例如各导流件57依据人16的坐姿或座椅装置14的座椅位置、即依据座椅装置14的座椅设定借助致动器被调节。换言之,座椅装置14具有在图1中看不到的座面件,人16能以其臀部放到其上或人16以其臀部坐在其上。靠背18在此相对于座面件可调节和/或头枕20相对于靠背18和/或相对于座面件可调节,即可运动。头枕20、靠背18和座面件是座椅装置14的座椅部分,在这里,所述座椅装置14的其中两个所述座椅部分可彼此相对运动,即,可相对彼此运动到不同的位置并且相对彼此被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尤其是,座椅部分可以借助驱动装置、尤其是电驱动装置彼此相对运动。在此优选规定,各导流件57借助尤其可电驱动的致动器、尤其自动地依据座椅部分相对于彼此运动到的位置而相对于壳体36被运动,从而各导流件57尤其是关于其相对于壳体36的位置尤其自动地适配于座椅部分相对于彼此运动到的相应位置。由此能确保气幕在人16的口鼻区22之处或前方掠过,使得所述颗粒可被有效高效地以及有针对地排走。换言之,导流件57借助致动器尤其自动地且依据座椅部分的相对彼此进行的移动而相对于壳体36运动。
图2和3示出装置10或机动车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流出口28由优选自身刚性的管路件56尤其是直接形成或界定。在此,管路件56可运动地尤其如此保持在座椅装置14、尤其是靠背18上,即,管路件56并且该流出口28随之绕枢轴58可以相对于座椅装置14、尤其相对于靠背18枢转。这意味着,管路件56绕枢轴58可相对于座椅装置14枢转,而管路件56被保持在座椅装置14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枢轴58至少基本在车辆横向上延伸。管路件56在此分别直接界定风道48和其流出口28,从而风道48和流出口28可绕枢轴58相对于座椅装置14枢转。管路件56在此可相对于座椅装置14在至少一个如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与至少或正好一个如图3所示的收藏位置之间运动、尤其是枢转。例如风机32安置在座椅装置14上、尤其是在座椅装置14中。在此尤其可以想到,风机32安置在靠背18之处且尤其是靠背中。在此,例如壳体36(借助风机32可使得形成气幕的空气被输送经过该壳体)与例如布置在壳体36下游的风道48流通相连。
在如图3所示的收藏位置,例如管路件56至少基本齐平地贴靠座椅装置14、尤其是靠背18。
座椅装置14可以在内室12中相对于界定内室12的机动车结构运动,其中,该结构优选是自承载车身。因为管路件56以及优选还有风机32比如不是固定于结构的、即相对于该结构不可运动的,而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管路件56以及优选还有风机固定于座椅上,即,保持在座椅装置14上,故管路件56和风机可以随座椅装置14一起尤其是相对于该结构运动。因此如果例如座椅装置14尤其是在车辆纵向上相对于该结构被运动,则管路件56和风机随座椅装置14一起运动,从而管路件56和风机32能随之运动到座椅装置14相对于该结构的不同座椅位置。替代地或附加地,座椅装置14并且该管路件56和风机32随之可以在车辆竖向上相对于该结构被运动。不同的座椅高度或不同的乘坐乘客的不同的躯干长度例如可以通过管路件56的尤其相对于靠背18的不同转动角度而被涵盖。换言之可以想到,装置10具有尤其是可电驱动的另一致动器,借此管路件56尤其是可以在使用电流的情况下绕枢轴58相对于座椅装置14枢转。由此,管路件56可以相对于座椅装置14运动尤其是枢转到不同位置,在此,优选规定,管路件56可以被固定在其相对于座椅装置14的不同位置。由此该管路件56尤其是可以关于其相对于座椅装置14的枢转角度适配于不同体型的乘客。
可以从图2和图3中看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省掉集中件和进而收集口。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流出口28布置在机动车的内室12中。
图4和5示出装置10或机动车的第三实施方式。尤其是,第三实施方式例如是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因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设有流出口28以及带有收集口44的集中件42。不同于第二实施方式,管路件56可运动且尤其可枢转地保持在头枕20上来代替保持在靠背18上。在此,以上和以下关于管路件56和流出口28的说明也能容易地转用到管路件49和收集口44。这例如意味着,尤其直接形成收集口44的管路件49能可运动地、尤其是可枢转地保持在座椅装置14上并且在此例如在头枕20上。因此,例如集中件42或管路件49和收集口44如此可运动地保持在座椅装置14、尤其是头枕20上,即,管路件49和进而收集口44可绕枢轴58相对于座椅装置14在至少一个如图4所示的使用位置和至少一个如图5所示的收藏位置之间枢转。相应的情况可以套用到具有流出口28的管路件56。
如之前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指明地,管路件49可以界定另一风道,其可被经由收集口44流入集中件42且由此流入管路件49和因此流入另一风道的气幕部分或形成气幕部分的空气流过。在此可以想到,风道48和另一风道通过连接通道60流通相连,其中,连接通道60至少部分、尤其至少绝大部分地或完全地在座椅装置14内、尤其在头枕20内延伸。通过将管路件56和49、尤其是可运动且更尤其是可枢转地保持在头枕20上,流出口28和收集口44可以布置得特别靠近口鼻区22,尤其是至少在管路件56、49的如图4所示的使用位置。风机32(它可以是送风机组)在此例如布置或安装在头枕20中。风机32输送形成气幕的空气经过风道48和进而经过管路件56,进而经过流出口28,由此形成强制气流或气幕。输送空气经过风道48和因此经过流出口28的同一风机通过尤其在车辆横向上与流出口28对置的收集口44至少抽吸气幕部分或至少形成气幕部分的空气,将其吸入另一风道并穿过另一风道,从而借助于将空气输送经过流出口28的同一风机将颗粒经由收集口44吸入集中件42中。结果,风机输送该颗粒经过另一风道和进而经过管路件49。例如在也称为横向风道的连接通道60中设置过滤件54,借此能从先后流过另一风道和连接通道60的空气中滤出所述颗粒。因此可以看到,通过风道48、另一风道和连接通道60闭合形成一个循环,在该循环中或通过该循环,使用风机32输送的空气能够被循环。
但可以容易地想到省掉连接通道60。在此情况下,例如流过收集口44的且因此经由收集口44流入另一风道且流过该另一风道的空气以及因此流过收集口44、经由收集口44流入另一风道且流过该另一风道的颗粒尤其在另一风道的一端被分离,并且新空气借助风机32和/或借助另一风机50尤其按自由抽吸的方式被供给另一风道和进而管路件49。因此可以想到,借助除了风机32之外额外设置的风机50将部分气幕和进而颗粒经由收集口44吸入另一风道和进而管路件49中并使其输送经过管路件49。
如已经指明地,管路件56、49能够可运动、尤其是可枢转地保持在座椅装置14、尤其是头枕20上,或者管路件56和49无法相对于座椅装置14运动。
图6示出装置10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装置10是本身就是一个组装的单元,其本身是可逆分离地能被固定在人16的头21上,尤其以也称为头戴式耳机的头戴配件或耳麦的形式。管路件56、49在此作为各个箍,其也被称为口鼻箍。装置10可以例如还具有尤其保持在麦克风箍62上的麦克风64和至少一个扬声器66。如例如在具有连接通道60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那样,可以借助同一风机32(其将用于形成气幕的空气输送经过风道48和进而经过管路件56和因此经过流出口28)将至少气幕部分或至少形成气幕部分的空气经由收集口44吸入另一风道和进而管路件49中。风道48和其它风道在此例如通过设有风机32的连接通道60彼此流体连通。在此,在连接通道60中设置过滤件54,过滤件布置在风机叶轮34的下游或风机32的下游。例如人16可以将尤其是自身刚性的且至少界定连接通道60的箍68安放在头21上,因此将装置10可逆分离地固定在头21上。
可以看到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装置10是便携式装置,其即便在内室12外也可由人16携带。在此优选规定,该装置10具有例如设计成电池的蓄能器,用于储蓄电能或电流,其中,该蓄能器可被充以电能。风机32、尤其是其电动机在此可借助来自蓄能器的电能运行。连接通道60例如是空气软管,借此将风道48和其它风道和进而该流出口28和收集口44流体连接。
在省去集中件42和相应的基础设施例如另一风机50、可选的过滤件54和另一风道和进而管路件49的实施方式中,从流出口28流出的空气如保护人16和/或其它人以免受喷出颗粒影响的气幕一样尤其如此地起效,即,借助气幕使颗粒远离鼻26和口24。尤其是通过借助集中件42来至少部分拦截气幕,使得不仅人16本身可以被保护以免受自其它人喷出的颗粒的影响,其它人也可以被保护以免受人16喷出颗粒的影响。
图7和8示出装置10或机动车的第五实施方式。可以从图7中看到在车辆竖向上朝上至少部分界定内室12的内车顶70的局部。内车顶70是装饰件,借此例如在车辆竖向上向下且因此朝向内室12至少部分装饰该结构的白车顶。风机32安置在内车顶70上并且可以如在图7中由箭头72表示地从内室12尤其是在车辆竖向上向上抽吸空气。借助风机32被吸入的空气被输送经过风机32、尤其是经过其壳体36和进而经过由壳体36界定的风道48,并且在形成气幕的情况下如在图7中由箭头40表示地被输送经过流出口28,进而经由流出口28从壳体36或风道48被送出。在此结合箭头40可以看到,气幕或其流动方向在由车辆横向和车辆竖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并且在此在车辆竖向上从上向下延伸。气幕在人16的口鼻区22前方掠过并因此例如保护人16免受其它人喷出的微粒的影响。例如风机32被设计成径向风机,其在风机叶轮34的轴向上抽吸空气并在风机叶轮34的径向上送其离开风机叶轮34。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借助风机叶轮34被抽吸和输送的空气来自内室12。
最后,图9示出该装置10或机动车的第六实施方式。在图9中,白车顶的车顶件用74标示。可以看到内车顶70在车辆竖向上如此与车顶件74间隔,即,在车辆竖向上在内车顶70与车顶件74之间设置空隙76。在沿车辆竖向向上尤其直接通过车顶件74且在车辆竖向上向下尤其是直接通过内车顶70而设置/界定的空隙76内,风机32被至少部分、尤其是至少绝大部分地或完全地设置其中。可以看到风机32或风机叶轮34并不直接从内室12抽吸空气,而代之以从空隙76来抽吸空气,输送该空气经过壳体36并且输送其经过流出口28。风道48通过该流出口28尤其是直接通入内室12,从而流过流出口28且因此经由流出口28流出风道48的空气如在图9中由箭头40表示地形成气幕。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借助风机32输送的空气在真正的内室12外且在此在车顶件74和起到顶饰作用的内车顶70之间区域内被抽吸。流出口28例如是狭窄的空气缝,风机32经该空气缝将借助风机32而被输送的空气吹出壳体36。由此出现近似在车辆竖向上、指向下的空气流,其作为气幕在人16的鼻26和口24的前方起效且因此保护人16以免吸入由留在内室12中的其它人的呼气所喷出的微滴和/或微粒。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10),其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28)和至少一个能够输送空气经过该流出口(28)的风机(32),由此借助该装置(10)能提供由借助该风机(32)所输送的空气在人(16)的口鼻区(22)前方形成的且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40),以用于排走微滴和/或微粒;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42),该集中件带有至少一个与该流出口(28)对置的收集口(44),借助于该收集口,该气幕(40)的至少一部分和因而通过该气幕(40)排走的且被有针对性地引导至该收集口(44)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有针对性地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集中件(42)具有除了该风机(32)以外额外设置的另一风机(50),借助该另一风机,所述气幕(40)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和因而通过该气幕(40)排走的且被有针对性地引导至该收集口的微滴和/或微粒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吸入该收集口(4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集中件(42)具有用于过滤所述气幕(40)的借助该收集口(44)所收集的至少一部分的过滤件(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过滤件(54)设计用于拦截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和/或微粒并由此从该气幕(40)的被收集部分中滤除。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流出口(28)通过管路件(36,56)构成,其中,该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导风件(57),该导风件能相对于该管路件(36,56)运动、尤其是枢转,由此流过该流出口(28)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能被改变。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流出口(28)和该收集口(44)布置在机动车的内室(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流出口(28)和/或该收集口(44)布置在设于该机动车的内室(12)中的座椅装置(14)上或在车辆竖向上向上地至少部分界定该内室(12)的内车顶(7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装置(10)本身是一个组装的单元,该单元本身能可逆分离地固定在人(16)的头(20)上。
9.一种机动车,其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该机动车的内室(12)中的、供人(16)使用的座位,其特征在于,该机动车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10),该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内室(12)中的流出口(28);和
-至少一个风机(32),借此能够输送空气经过该流出口(28),由此借助该装置(10)在该内室(12)中能提供由借助该风机(32)输送的空气在坐在座位上的人(16)的口鼻区(22)前方形成的且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40),以用于排走微滴和/或微粒。
10.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装置(10)和/或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的方法。
CN202180052521.XA 2020-08-25 2021-07-23 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Pending CN1158848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005186.3 2020-08-25
DE102020005186.3A DE102020005186A1 (de) 2020-08-25 2020-08-25 Vorrichtung zum gezielten Abführen von Tröpfchen und/oder Partikeln, insbesondere im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PCT/EP2021/070700 WO2022042965A1 (de) 2020-08-25 2021-07-23 Vorrichtung zum gezielten abführen von tröpfchen und/oder partikeln, insbesondere im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4888A true CN115884888A (zh) 2023-03-31

Family

ID=7739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2521.XA Pending CN115884888A (zh) 2020-08-25 2021-07-23 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4482A1 (zh)
EP (1) EP4204245A1 (zh)
CN (1) CN115884888A (zh)
DE (1) DE102020005186A1 (zh)
WO (1) WO20220429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3965A1 (de) 2022-10-25 2024-04-25 Mercedes-Benz Group AG Konditioniervorrichtung zum Konditionieren eines Innenraumbereiches in einem Innenraum eines Kraftwag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1162A (en) * 1969-02-20 1970-05-12 Johnson & Johns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solating a patient zone
DE2903921C2 (de) 1979-02-02 1984-04-19 Drägerwerk AG, 2400 Lübeck Atemschutzhaube
US4658707A (en) 1985-09-27 1987-04-21 Hawkins Vernon F Automatic air purifier for vehicles
JP3301109B2 (ja) * 1991-11-14 2002-07-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座席用空調装置
JPH05278452A (ja) * 1992-04-03 1993-10-26 Nippondenso Co Ltd 座席用空調装置
DE9209893U1 (de) 1992-07-23 1994-01-20 Geisen Bernhard System zur Dekontamination von Atem- oder Außenluft
US6257235B1 (en) 1999-05-28 2001-07-1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ace mask with fan attachment
JP2001239820A (ja) * 2000-02-29 2001-09-04 Denso Corp 車両用空気清浄装置
WO2003086125A1 (en) 2002-04-08 2003-10-23 Joseph Manne Air curtain
US20140102442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Roger D. Wilson Facial accessory system
WO2015140776A1 (en) 2014-03-18 2015-09-24 Oxie Innovations Inc. Smart, personal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DE102017001202A1 (de) 2017-02-09 2018-08-09 Audi Ag Luftreinigungsvor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CN107676918B (zh) * 2017-09-18 2023-02-28 东南大学 一种防交互感染的医护人员风帘防护装置
JP7092014B2 (ja) 2018-12-04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用気流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94482A1 (en) 2023-09-21
WO2022042965A1 (de) 2022-03-03
EP4204245A1 (de) 2023-07-05
DE102020005186A1 (de)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9797B2 (en) Personal ventilation in an aircraft environment
JP6655057B2 (ja) 車両用空気浄化装置
JP6669845B1 (ja) 感染抑制装置
US8206475B2 (en) Entrainment air flow control and filtration devices
US8393573B2 (en) Cabin air supply apparatus with filtered air
EP3284621A2 (en)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
US20090163131A1 (en) Personal environment airflow controller
EP3988849A1 (en) Personal venti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sanitized air to personal breathing space
CN115884888A (zh) 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EP3929086A1 (en)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JP2008179264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EP4112471A1 (en) Ventilation assembly in an aircraft
US20190160416A1 (e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US20220057094A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ir capsules around passengers in vehicl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492741A (zh) 用于机动车的座椅和机动车
KR102668847B1 (ko) 열차 객실 내 비말 차단 공조 시스템
KR102593024B1 (ko) 마이크로 제트 기류를 통한 철도역사 승강장 내 비말 감염 억제 공조 시스템
CN204870634U (zh) 儿童汽车座
KR102613973B1 (ko) 스위핑 유동을 이용한 공기중 감염 방지 장치 및 그 장치가 장착된 차량
EP3988452A1 (en) Headrest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ting assemblies
WO2022012831A1 (de) Vorrichtung zur luftreinigung
KR20240018737A (ko) 하강기류 공조 시스템
CN114379788A (zh) 用于向个人呼吸空间递送消毒空气的个人通风设备和方法
KR20220057258A (ko) 차량 내 방역용 비말 흡입장치
JP2023056646A (ja) 感染抑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