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7956A -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7956A
CN115877956A CN202111165406.1A CN202111165406A CN115877956A CN 115877956 A CN115877956 A CN 115877956A CN 202111165406 A CN202111165406 A CN 202111165406A CN 115877956 A CN115877956 A CN 115877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frame
connecting rod
key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4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文雄
邹亚科
长井贤次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4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795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1548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489A1/zh
Priority to EP22874874.5A priority patent/EP4379512A1/en
Priority to KR1020247009435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46591A/ko
Publication of CN115877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7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键盘组件包括键盘主体。键盘主体包括转轴连接件、边框组件和按键。按键为多排,每排按键包括多个按键,按键为于键盘主体的按键槽。边框组件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横杆。按键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每排按键沿第一边框到第二边框的方向排列。每排按键对应设置一个横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随转轴连接件沿朝向或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带动横杆沿每排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按键随横杆的运动向按键槽内或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按键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可通过按键进行输入操作。按键向对应的按键槽运动,可减小按键所占用的键盘组件的厚度空间,以可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以及经济商业活动的增多,笔记本电脑等带有键盘输入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终端产品之一。而作为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部分之一的键盘,除了精美的外观可以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之外,按键的敲击感受也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X)之一。
对于经常使用键盘输入的消费者,特别是在其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很可能整天都要进行大量的键盘输入操作。因此,敲击键盘时的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以及轻薄化的发展,键盘的体积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薄。而键盘的厚度直接影响到键程的大小,这对于保持和改善按键敲击感受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因此,如何使键盘在顺应轻薄便携的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能够为用户提供细腻舒适的使用体验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以使键盘组件满足轻薄便携的设计要求,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轻薄化设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键盘组件,该键盘组件可以包括键盘主体。其中,键盘主体包括转轴连接件、边框组件和按键。转轴连接件与转轴机构连接,且转轴连接件可随转轴机构的运动而运动,具体的,转轴机构在运动时,可带动转轴连接件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在本申请中,按键可为并列设置的多排,每排按键包括多个按键,且每排按键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键盘主体上还设置有按键槽,按键可容置于对应的按键槽。另外,边框组件在具体设置时,其可以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横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可相对设置,且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与转轴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在转轴连接件运动时,可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能够随转轴连接件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上述的多排按键可以位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并且每排按键可沿第一边框到第二边框的方向排列。每排按键可对应设置有由一个横杆,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对转轴连接件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时,可带动横杆沿每排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并且,按键随横杆的运动可向按键槽内运动,或者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基于此,可在键盘组件处于使用状态时,使按键朝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至设定行程,以满足用户敲击输入的使用要求。另外,在不使用键盘组件时,可使按键朝向按键槽内运动,从而使按键露出于按键槽的部分较小,从而使整个键盘组件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以有利于实现键盘组件的薄型化设计。
在本申请中,具体设置第一边框时,第一边框可以包括第一内边框和第一外边框。其中,第一外边框与转轴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内边框位于第一外边框的朝向按键的一侧。第一外边框与第一内边框可联动,具体实施时,在第一内边框和第一外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组件。第一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内边框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外边框相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杆体相铰接,另一端与键盘主体上位置固定的结构件相铰接。这样,在转轴连接件在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一外边框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从而可带动第一内边框沿靠近或者背离第一外边框的方向运动。
相类似的,在具体设置第二边框时,第二边框可以包括第二内边框和第二外边框。其中,第二外边框与转轴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内边框位于第二外边框的朝向按键的一侧。第二外边框与第二内边框可联动,具体实施时,在第二内边框和第二外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组件。第二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内边框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外边框相铰接。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杆体相铰接,另一端与键盘主体上位置固定的结构件相铰接。这样,在转轴连接件在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二外边框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从而可带动第二内边框沿靠近或者背离第一外边框的方向运动。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外边框和第二外边框随转动机构转动沿朝向或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一内边框和第二内边框沿每排按键的排列方向同向运动。这样,可使横杆的一端与第一内边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内边框固定连接,从而使横杆能够沿每排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
另外,在横杆沿每排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为了使按键能够随横杆的运动向按键槽内运动,或者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相对应设置的横杆和按键,按键可以包括按键帽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位于按键槽,按键帽盖设于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可用于带动按键帽在朝向或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另外,在横杆上设置有第一抵接结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抵接结构,而横杆在沿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一抵接结构挤压第二抵接结构,从而将升降机构压向按键槽,则按键槽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向按键槽内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抵接结构和第二抵接结构之间的挤压力撤销时,升降机构可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升起,从而可带动按键帽朝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
在本申请中,键盘主体可设置有多个按键槽,横杆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一抵接结构。对于每个按键槽可容置有至少一个抵接结构,示例性的,每个按键槽内可容置有两个抵接结构。以便于对升降机构施加稳定的挤压力。
第一抵接结构和第二抵接结构之间可通过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力的传递,以提高二者之间接触的可靠性。示例性的,可使第一抵接结构具有第一倾斜面,使第二抵接结构具有第二倾斜面,而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对设置。这样,在横杆沿每排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时,第一倾斜面可与第二倾斜面相接触,以使升降机构能够向按键槽内运动。
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键盘主体还可以包括底板和键盘盖板,该键盘盖板盖设于底板,以在底板与键盘主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在该实现方式中,按键槽可设置于键盘盖板。在按键朝向露出按键槽的方向运动至速度减为0时,按键的凸出于键盘盖板的高度最大,此时用户可通过敲击按键实现键盘组件的输入功能。另外,按键在朝向露出按键槽的方向运动至速度减为0时,按键的凸出于键盘盖板的高度最小,此时按键占用的键盘主体的外部空间较小,从而使整个键盘盖板的厚度较小。
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转轴机构能够带动转轴连接件运动,在具体设置转轴机构时,其可以包括转动组件,该转动组件可以包括主轴和连杆,随主轴的转动,连杆沿靠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这样,可使转轴连接件与连杆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杆带动转轴连接件沿靠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
在本申请中,为了实现连杆的滑动,可以使转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主轴与固定件转动连接,连杆与固定件滑动连接。另外,主轴还设置有止挡部,该止挡部的朝向连杆的端面设置有轨迹槽。相对应的,连杆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插设于轨迹槽。这样,在主轴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连接部在轨迹槽内滑动,以推动连杆沿靠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
连杆的滑动除了可采用上述的实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示例性的,转动组件还可以包括摆杆结构,摆杆结构套设于主轴。在沿主轴的径向方向上,摆杆结构与主轴固定连接,且摆杆结构具有突出部。另外,连接杆具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轨迹槽,轨迹槽具有凹陷部。这样,在摆杆结构随主轴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突出部沿轨迹槽滑动,且当突出部伸入凹陷部时,可推动连接杆在滑槽内沿靠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以及第一方面的键盘组件。其中,显示屏与键盘主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在本申请中,转轴机构可与键盘主体固定连接,则转轴机构可为键盘组件的一部分。或者转轴机构并不属于键盘组件,而是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展开时,按键可朝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至设定行程,以满足用户通过按键敲击输入的使用要求。另外,在电子设备闭合时,可使按键朝向按键槽内运动,从而使按键露出于按键槽的部分较小,从而使整个键盘组件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以有利于实现键盘组件的薄型化设计,从而可实现电子设备在该状态下的薄型化设计。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的用户终端,例如笔记本电脑等。
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机以及第一方面的键盘组件,其中,主机与键盘主体可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在本申请中,转轴机构可与键盘主体固定连接,则转轴机构可为键盘组件的一部分。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展开时,按键可朝向露出于按键槽的方向运动至设定行程,以满足用户通过按键敲击输入的使用要求。另外,在电子设备闭合时,可使按键朝向按键槽内运动,从而使按键露出于按键槽的部分较小,从而使整个键盘组件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以有利于实现键盘组件的薄型化设计,从而可实现电子设备在该状态下的薄型化设计。
其中,主机可以为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的用户终端,例如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主体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键盘主体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键盘主体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为闭合状态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横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将横杆安装于键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横杆和按键的配合关系;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横杆和按键的配合关系;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所示的转动组件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为图15中的B-B处的剖面图;
图16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处于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转动组件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a为图18中所示的转动组件的C-C处的剖面图;
图19b和图19c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显示屏;
2-键盘组件;201-键盘主体;2011-按键;20111-按键帽;20112-升降机构;
201121-第二抵接结构;2011211-第二倾斜面;2012-键盘盖板;20121-按键槽;2013-底板;
2014-转轴连接件;
2015-边框组件;20151-第一边框;201511-第一内边框;201512-第一外边框;
20152-第二边框;201521-第二内边框;201522-第二外边框;20153-横杆;
201531-第一抵接结构;2015311-第一倾斜面;
2016-第一连接杆组件;20161-第一连接杆;
201611-第一端;201612-第二端;20162-第二连接杆;201621-第一端;201622-第二端;
2017-第二连接杆组件;
3-转轴机构;301-转动组件;3011-第一固定件;3012-第二固定件;30121-滑轨;
301211-第一限位部;30122-限位结构;3013-主轴;30131-止挡部;301311-轨迹槽;
3014-连杆;30141-连接部;301411-轨迹槽;3014111-凹陷部;30142-第二限位部;
3015-摆杆结构;30151-突出部;
4-支撑部;401-第一支撑板;402-第二支撑板;403-第三支撑板;
5-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首先说明一下本申请提供的键盘组件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便携笔记本电脑、适配手机的小型键盘或计算器等可折叠设备,或者作为轻办公的平板电脑或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的键盘套。
键盘作为办公和游戏等使用场景的主要输入设备,用户对其各种特性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为顺应目前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键盘的厚度也越来越小,这就使得键盘上按键的行程越来越小。当用户敲击键盘时,按键在被按到最底端时,通常会触碰到键盘的支撑结构,这样会给用户带来撞击硬物的感觉,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用户的手指疲劳,用户体验较差。
本申请提供的键盘组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在通过按键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按键能够升起并露出于键盘组件的表面;而在不需要使用键盘组件时,按键能够降落并隐藏于键盘组件。从而在能够实现应用有该键盘组件的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的同时,还可以使其在通过键盘组件进行输入操作时,保持甚至改善按键的行程,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为了便于对本申请提供的键盘组件,以及应用有该键盘组件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解,接下来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它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它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参照图1a,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展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且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的状态。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1和键盘组件2,显示屏1与键盘组件2通过转轴机构3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可认为是键盘组件2一部分。或者,转轴机构3并不属于键盘组件2,而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组件,显示屏1与键盘组件2均可与该转轴机构3转动连接。
通常情况下,显示屏1可用于实现显示功能,其可对于通过键盘组件2输入的内容进行显示。键盘组件2可以包括键盘主体201,键盘主体201可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功能。键盘主体201可以包括按键2011、键盘盖板2012和底板2013,键盘盖板2012盖设于底板2013,以在底板2013与键盘盖板20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键盘盖板2012设置有按键槽(图1a中未示出),按键2011可安装于按键槽,且按键2011可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设置,以便于通过敲击按键2011来实现其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当闭合电子设备时,显示屏1可朝向键盘主体201的按键2011的方向转动。
另外,在键盘主体201内还可以设置有控制电路、电池或者一些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者指纹传感器等)等,其中,控制电路的设置可为键盘主体201提供电路控制的功能,传感器的设置可提供信号触发等功能。另外,键盘主体201中的电池可在无外部供电时用于维持键盘主体201的正常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1b,图1b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2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键盘组件2,键盘组件2可以包括键盘主体201。另外,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支撑部4。键盘主体201和支撑部4可以通过转轴机构3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可与键盘主体201固定连接,其可认为是键盘组件2一部分。或者,转轴机构3并不属于键盘组件2,而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组件,支撑部4与键盘主体201均可相对于该转轴机构3转动。
支撑部4可由多个支撑板相连接形成,示例性的,支撑部4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2和第三支撑板403。第二支撑板402位于第一支撑板401和第三支撑板403之间,第二支撑板40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01的背离键盘组件2的表面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板403相铰接。另外,第三支撑板403可沿朝向或者背离键盘组件2的方向滑动。
在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的状态,支撑部4的第一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2和第三支撑板403的围绕转轴机构3设置的部分围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在电子设备展开以及闭合的过程中,该三角支撑结构能够实现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并且还可使电子设备的支撑部4和键盘组件2之间的相对转动过程较为平稳,从而可使电子设备的结构较为可靠。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当闭合电子设备时,第一支撑板401可朝向键盘组件2的按键2011的方向转动。
参照图1c,图1c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组件2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主机5和键盘组件2。其中,主机5和键盘组件2可拆卸连接。在本申请中,主机5为具有完整结构和功能的产品,该主机5在与键盘组件2拆卸后,仍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子设备进行使用,例如主机5可以是平板电脑。本申请的主机5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显示屏、电池模块以及计算存储模块等。另外,主机5还可以设置有与外部设备进行匹配的触点或者连接器接口,例如,弹簧针(pogo pin),USB、Type-A或者Type-C等连接接口,以实现主机5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又或者主机5可以具有蓝牙以及wifi等功能模块,以实现其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在本申请中,不对主机5的类型进行具体的限定,其可以但不限于为前述提到的平板电脑或者PDA等。
在该实施例中,键盘组件2可以包括键盘主体201,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支撑部4,键盘主体201和支撑部4可以通过转轴机构3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可与键盘主体201固定连接,其可认为是键盘组件2一部分。或者,转轴机构3并不属于键盘组件2,而是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组件,支撑部4与键盘主体201均可相对于该转轴机构3转动。
支撑部4可由多个支撑板相连接形成,示例性的,支撑部4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2和第三支撑板403,其中,第一支撑板401可用于对主机5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能够对安装于键盘组件2的主机5与第一支撑板401之间进行固定,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支撑板401中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图1c中未示出),并在主机5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可相吸附。在本申请中,第一磁性元件可以为带有磁性的元件,也可以为本身不带有磁性,但是能够被带有磁性的元件吸附的元件。相类似的,第二磁性元件可以为带有磁性的元件,也可以为本身不带有磁性,但是能够被带有磁性的元件吸附的元件。只要能够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的相互吸附固定即可。第二支撑板402位于第一支撑板401和第三支撑板403之间,第二支撑板40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401的背离键盘主体201的表面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板403相铰接。另外,第三支撑板403可沿朝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
在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的状态,支撑部4的第一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2和第三支撑板403的围绕转轴机构3设置的部分围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在键盘组件2展开以及闭合的过程中,该三角支撑结构能够实现对主机5的稳定支撑,并且还可使键盘组件2的支撑部4和键盘主体201之间的相对转动过程较为平稳,从而可使键盘组件2的结构较为可靠。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当闭合电子设备时,主机5可朝向键盘主体201的按键2011的方向转动。
由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知道,在电子设备通过键盘组件2进行输入操作时,按键2011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而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若按键2011依然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则按键2011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的部分也会占用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空间。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按键2011升降的方案,以在按键2011处于使用状态下,按键2011能够从对应的按键槽升起,并能够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以便于用户通过敲击按键2011进行输入操作。在该状态下,可通过对按键的行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来提升用户敲击按键2011的体验。另外,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按键2011可朝向按键槽运动,以减小按键2011的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的高度,甚至可使按键2011完全隐藏于对应的按键槽内,从而可减小按键2011占用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空间,以实现电子设备在该状态下的减薄设计。
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提供的键盘主体20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键盘主体201上的按键2011可为并列设置的多排,每排按键2011包括多个按键2011,另外,每排按键201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照图3a,图3a展示了本申请提供的键盘主体20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图3a中省略了图2中所示的按键2011以及键盘盖板2012等结构,以便于展示键盘主体201的内部结构。由图3a可以看出,键盘主体201的一个端部可以设置有转轴连接件2014,该转轴连接件2014可以但不限于呈长条结构设置。另外,该转轴连接件2014可与转轴机构3相连接,并随转轴机构3的转动,转轴连接件2014可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3b,图3b为图3a中所示的键盘主体201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键盘主体201还可以包括边框组件2015,该边框组件2015包括第一边框20151、第二边框20152和横杆20153。其中,第一边框20151和第二边框20152相对设置,且第一边框20151和第二边框20152均与转轴连接件2014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联接。这样,在转轴连接件2014随转轴机构3运动的同时,可带动第一边框20151和第二边框20152随转轴连接件2014同步运动。
参照图4,图4为将图2中的键盘主体201的键盘盖板2012去掉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以看出,并列设置的多排按键2011位于第一边框20151和第二边框20152之间。并且每排按键2011沿第一边框20151到第二边框20152的方向排列。
参照图5,图5为图4所示的键盘主体201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横杆20153为多个,对应每排按键分别设置有一个横杆20153,且横杆20153的长度方向与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相同。另外,横杆20153可设置于相对应设置的按键2011的朝向如图3a所示的转轴机构3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对应的按键2011的背离转轴机构3的一侧,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中,第一边框20151和第二边框20152可带动横杆20153在其长度方向上移动。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图6,图6为图5中所示的键盘主体20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在本申请中,第一边框20151包括第一内边框201511和第一外边框201512,第一内边框201511和第一外边框201512并排设置,且第一内边框201511位于第一外边框201512的朝向按键2011的一侧。另外,第一外边框201512用于与如图3a所示的转轴连接件2014固定连接,第一内边框201511与多个横杆20153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联接。而第一外边框201512和第一内边框201511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杆组件2016连接。
参照图7,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在本申请中,该第一连接杆组件2016包括第一连接杆20161和第二连接杆20162。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一端201611与第一内边框201511相铰接,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二端201612与第一外边框201512相铰接。其中,第一连接杆20161与第一内边框201511和第一外边框201512均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销轴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一端201621与第一连接杆20161的杆体相铰接,第一连接杆20161的杆体为其位于第一端201611和第二端201612之间的部分。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二端201622可与键盘主体201的其它结构件相铰接。值得一提的是,该键盘主体201的其它结构件可为键盘主体201上的位置固定的任何结构件。在本申请中,位置固定的结构件是指无论键盘组件处于何种工作状态时,位置始终不发生变化的结构件,示例性的,图2中所示的键盘盖板2013即为键盘主体201上的位置固定的结构。相类似的,第二连接杆20162与第一连接杆20161和键盘主体201的结构件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另外,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二端201622可位于第一端201621的背离第一内边框201511的一侧。
可继续参照图6,在本申请中,第二边框20152可以包括第二内边框201521和第二外边框201522,第二内边框201521和第二外边框201522并排设置,且第二内边框201521位于第二外边框201522的朝向按键的一侧。另外,第二外边框201522用于与如图3a中所示的转轴连接件2014固定连接,第二内边框201521与多个横杆20153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联接。而第二外边框201522和第二内边框201521之间可通过第二连接杆组件2017连接,该第二连接杆组件2017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与第一边框20151侧相类似的,在本申请中,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内边框201521相铰接,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外边框201522相铰接。其中,第三连接杆与第二内边框201521和第二外边框201522均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销轴铰接连接。第四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杆体相铰接,第二端可与键盘主体201的其它结构件相铰接,示例性的,可与键盘盖板2012相铰接。相类似的,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和键盘主体201的结构件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另外,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四连杆的第二端可位于第一端的背离第二内边框201521的一侧。
可继续参照图7,图7中用XY轴坐标系表示了第一边框20151和横杆20153的运动方向。其中,Y轴的正向指向转轴机构3(图7中未示出,可参照图3a),X轴的正向指向第二边框20152(图7中未示出,可参照图6),另外,在本申请中,X轴的正向指向可与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以应用有图7所示的键盘组件2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为例,对于第一边框20151带动横杆20153移动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电子设备由图7所示的展开状态向闭合状态转动时,转轴机构3可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向Y轴的正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外边框201512向Y轴的正向移动,则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二端201612随之向Y轴的正向移动。由于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二端201622位于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二端201612的Y轴的正向,则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二端201612沿Y轴的正向的移动,即为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二端201612沿朝向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二端201622的方向的运动。另外,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二端201622与键盘主体201的结构固定连接,则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二端201622始终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且第二连接杆20162只能绕第二端201622转动。
参照图8,图8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连接杆20161和第二连接杆20162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对比图7和图8可以看出,在键盘组件2由图7所示的展开状态向图8所示的闭合状态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20161和第二连接杆20162在X轴方向上的夹角减小,则第一连接杆20161的第一端201611和第二连接杆20162的第一端201621均沿X轴的正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内边框201511沿X轴的正向移动,各个横杆20153在第一内边框201511的带动下沿朝向第二边框20152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过程中,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在X轴方向上的夹角增大,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杆的第一端均沿X轴的正向移动,以带动第二内边框201521沿X轴的正向移动,各个横杆20153在第二内边框201521的带动下沿背离第一边框20151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电子设备由图8所示的闭合状态向图7所示的展开状态转动时,各个横杆20153即在第一内边框201511和第二内边框201521的带动下沿X轴的负向移动。
由于在本申请中,在键盘组件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外边框201512和第二外边框201522可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内边框201511和第二内边框201521沿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同向运动,以使横杆20153可随之沿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往返移动。又每个横杆20153对应一排按键2011设置,基于此,为了实现按键2011在应用有该键盘组件2的电子设备处于不同折叠状态下的升降,可通过在横杆20153和对应的按键2011之间设置挤压机构,以通过横杆20153的往返移动挤压并推动按键2011进行升降。
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图9,图9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的横杆2015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横杆20153可设置有第一抵接结构201531,该第一抵接结构201531可为多个,其具体可根据与该横杆20153对应设置的按键2011的数量进行设置。在本申请该实施例中,第一抵接结构201531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构2015311。另外,多个第一抵接结构201531的第一倾斜面构2015311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可参照图10,图10展示了将横杆20153安装于键盘主体20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键盘主体201具有多个按键槽20121,且对应每个按键槽20121可容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抵接结构201531,例如图10所示,每个按键槽20121内可容置有两个第一抵接结构201531。
在本申请中,按键2011可包括如图8所示的按键帽20111和如图11所示的升降机构20112。其中,按键帽20111可用于提供承载按压力的按压面,升降机构20112设置于按键帽20111和底板2013之间,按键帽20111覆盖且固定于升降机构20112,以起到对升降机构20112的保护作用。当未对按键2011施加作用力时,按键帽20111与底板2013之间的间距最大,当按键2011朝向底板2013运动,并减速到零时,按键帽20111与底板2013之间的间距最小。另外,当按键帽20111与底板2013之间的间距最大时,升降机构20112处于展开的状态,当按键帽20111与底板2013之间的间距最小时,升降机构20112处于折叠的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利用升降机构20112来带动按键帽20111在朝向或者露出按键槽20121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可以理解的是,该升降机构20112一方面可提供使按键帽20111沿露出按键槽20121的方向运动的驱动力,另一方面还要为与底板2013的间距最大时的按键帽20111提供支撑力。
在本申请中,不对升降机构20112的具体结构形式进行限定,升降机构20112示例性的可为图11所示的剪刀脚式,也可以为例如蝶式等其它可能的结构形式。该升降机构20112可容置于如图10所示的按键槽20121内,且升降机构20112设置有第二抵接结构201121,该第二抵接结构201121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2011211。另外,每个升降机构20112可以有多个第二抵接结构201121,例如图11所示,每个升降机构20112可设置有两个第二抵接结构201121。当每个升降机构20112有多个第二抵接结构201121时,该多个第二抵接结构201121的第二倾斜面2011211的倾斜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照图12,图12展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有键盘组件2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杆20153和按键2011的配合关系。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便于表达横杆20153和按键2011的配合省略了按键帽20111。另外,与图7相比,图12中的键盘组件2的视图角度进行了调整,但是,在图12和图17中,Y轴和X轴的指向相同。
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中,针对相对应设置的横杆20153和按键2011,位于同一按键槽20121内的如图9所示的横杆20153的第一抵接结构201531的第一倾斜面构2015311与如图11所示的升降机构20112的第二抵接结构201121的第二倾斜面2011211可相对设置,且第二倾斜面2011211相对于第一倾斜面构2015311位于X轴的正向。另外,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第一倾斜面构2015311和相对设置的第二倾斜面2011211可间隔设置;或者第一倾斜面2015311和第二倾斜面2011211相接触,但二者之间没有挤压力,或者挤压力较小。此时,升降机构20112处于升起的状态,则整个按键2011可凸出于如图2所示的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以便于通过敲击按键2011来实现键盘组件2的输入功能。
由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知道,当电子设备由图12所示的展开状态向闭合状态转动时,横杆20153可沿X轴的正向移动,而第二抵接结构201121的第二倾斜面2011211相对于第一抵接结构201531的第一倾斜面构2015311位于X轴的正向。则在横杆20153沿X轴正向移动时,可使第一倾斜面2015311对第二倾斜面2011211施加挤压力。可参照图13,图13展示了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横杆20153和按键2011的配合关系。由图13可以看出,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升降机构20112在第一倾斜面2015311对第二倾斜面2011211施加的挤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按键帽20111沿朝向按键槽20121的方向运动,以使按键2011可以降落于对应的按键槽20121内。从而使按键2011在该状态下凸出于键盘盖板的表面的高度较小,以使键盘组件2在该闭合状态下的厚度较小,以顺应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的要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当电子设备由闭合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动时,横杆20153沿X轴负向移动,则第一倾斜面2015311对第二倾斜面2011211施加的挤压力越来越小,升降机构20112可带动按键帽20111由对应的按键槽20121内升起,并使按键帽20111能够凸出于如图2所示的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以用于实现按键2011的功能。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边框组件2015包括两个边框,以通过两个边框的配合运动来带动横杆20153的运动,以提高横杆20153运动的稳定性。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边框组件2015可以只包括一个边框,例如只包括第一边框,以通过该一个边框随转轴连接件2014的运动来带动横杆20153运动,从而可简化边框组件2015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为第一边框和横杆20153设置运动轨道,来保证其运动的稳定性。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键盘组件2,按键2011在处于使用状态下,可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敲击操作。在该状态下,可通过对按键2011的行程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用户的敲击使用要求,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转轴机构3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在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每排按键2011相对应设置的横杆20153沿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移动,以通过横杆20153和按键2011之间的抵接结构的相互挤压作用力,使按键2011能够向对应的按键槽20121内运动,从而减小按键2011的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的高度,甚至可使按键2011完全隐藏于对应的按键槽20121内。在将该将键盘组件2应用于电子设备时,通过按键2011向对用的按键槽20121内的运动,可减小按键2011占用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空间,以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在该状态下的减薄设计。
在本申请中,为了使转轴机构3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可使转轴连接件2014与转轴机构3的可转动件进行连接,以便于在该可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运动。具体实施时,转轴机构3可包括转动组件301,可参照图14,图14为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301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0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键盘主体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连接。另外,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可作为整个转动组件301的支撑件,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间隔设置,转动组件301的其它结构均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连接。
可继续参照图14,在本申请中,转动组件301还可以包括主轴3013,主轴3013可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其中,主轴3013与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转动连接,则主轴3013可相对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转动。
另外,可参照图15,图15为图14所示的转动组件301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主轴3013的位于第二固定件3012的背离第一固定件301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止挡部30131,该止挡部30131可实现对主轴3013的沿轴向方向的限位,以减小主轴3013沿轴向方向的窜动,从而提高整个转动组件301的运动稳定性。
可继续参照图15,在本申请中,转动组件301还可以包括连杆3014,第二固定件3012设置有滑轨30121,连杆3014可容置于该滑轨30121,且可沿滑轨30121滑动。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连杆3014从滑轨30121中脱落,可继续参照图15,转动组件301还可以包括限位结构30122,该限位结构30122与第二固定件3012固定连接,且将连杆3014限位于滑轨30121内,从而可提高连杆3014运动的可靠性。
另外,在转动组件301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连杆3014在滑轨30121内的滑动,可在连杆3014的朝向第二固定件3012的一侧具有连接部30141。由于转动组件301的其它结构可随主轴3013转动而转动,因此,在本申请中,可将连杆3014通过连接部30141与主轴3013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图16a,图16a为图15中的B-B处的剖面图。由前述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知道,主轴3013的位于第二固定件3012的背离第一固定件3011的一侧设置有止挡部30131。可参照图16a,在止挡部30131的朝向连杆3014的端面可设置有轨迹槽301311,连杆3014的连接部30141可插设于该轨迹槽301311内。这样,在主轴3013转动的过程中,连杆3014的连接部30141可沿轨迹槽301311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轨迹槽301311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连杆3014的运动轨迹的设计,示例性的,可以在转动组件301处于图16a所对应的状态时,使连杆3014能够隐藏于第二固定件3012。另外,可参照图16b,图16b为转动组件301处于另一工作状态时,连杆3014与止挡部3013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转动组件301处于图16b所示的状态时,连杆3014可由第二固定件3012伸出。例如,在将该转动组件301用于如图3a所示的键盘组件2时,应用有该键盘组件2的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过程中,主轴3013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连杆3014可沿朝向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相反的,当电子设备由闭合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主轴3013沿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连杆3014可沿远离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将该转动组件301用于键盘组件时,应用有该键盘组件的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过程中,主轴3013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连杆3014可沿背离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相反的,当电子设备由闭合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主轴3013沿逆时针的方向转动,连杆3014可沿朝向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
可参照图3a,在本申请中,转轴机构3可设置于键盘主体的一个端部,且转轴机构3可沿第一边框20151到第二边框20152的方向延伸,又由于连杆3014可随主轴3013的转动沿朝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因此,在本申请中,可将键盘主体201的转轴连接件2014与连杆3014固定连接,从而在连杆3014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以实现横杆20153的沿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按键2011的沿朝向或者背离对应的按键槽20121的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中,为了提高转轴连接件2014运动的稳定性,可以在转轴机构3中设置多个转动组件301。例如在图3a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可以设置有两个转动组件301,该两个转动组件301可设置于转轴机构3的延伸方向的两个端部。这样,两个转动组件301的连杆3014可均与转轴连接件2014固定连接,且通过合理设置,使两个连杆3014同步且同向运动来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运动,以提高转轴连接件2014的运动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键盘组件2的运动稳定性。
在本申请中,转动组件301除了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方式外,还可参照图17,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301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01也包括第一固定件3011、第二固定件3012和主轴3013,主轴3013穿设于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且主轴3013可相对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转动。
另外,参照图18,图18为图17中所示的转动组件301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动组件301也设置有连杆3014,且连杆3014可沿第二固定件3012滑动。但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的主轴3013带动连杆3014沿第二固定件3012滑动的方式不同。具体实施时,首先,可参照图18,第二固定件3012设置有滑轨30121,连杆3014可容置于该滑轨30121,且可沿滑轨30121滑动。另外,为避免连杆3014从滑轨30121中脱落,滑轨30121的侧壁上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01211,连杆3014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0142,第二限位部30142可与第一限位部301211相卡接,且可在第一限位部301211内滑动。其中,第一限位部301211可为滑槽,第二限位部30142可为凸起,以使凸起可与滑槽相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01211也可为凸起,而第二限位部30142可为凹槽。这样,第一限位部301211和第二限位的配合,可为连杆3014沿滑轨30121的滑动提供导向的作用,从而可提高连杆3014运动的可靠性。
在转动组件301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连杆3014在滑轨30121内的滑动,可继续参照图18,转动组件301还可以设置有摆杆结构3015,该摆杆结构3015可以设置于第二固定件3012的背离第一固定件3011的一侧。摆杆结构3015可套设于主轴3013,另外,在沿主轴3013的径向方向上,摆杆结构3015与主轴3013固定连接,以使摆杆结构3015可随主轴3013同步转动。
参照图19a,图19a为图18中所示的转动组件301的C-C处的剖面图。连杆3014具有连接部30141,且连接部30141可设置有轨迹槽301411。另外,摆杆结构3015具有突出部30151,该突出部30151可插设于该轨迹槽301411,且可与该轨迹槽301411的槽壁相接触。这样,在主轴3013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摆杆结构3015同步转动,从而使摆杆结构3015的突出部30151沿轨迹槽301411的槽壁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轨迹槽301411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连杆3014的运动轨迹的设计,示例性的,可以在转动组件301处于如图19a所示的第一工作状态时,使摆杆结构3015的突出部30151与轨迹槽301411的背离键盘主体的槽壁相抵接,从而使连杆3014能够隐藏于第二固定件3012。另外,可参照图19b,图19b为转动组件301处于由第一工作状态到第二工作状态的中间状态时,连杆3014的突出部30151在轨迹槽301411内的相对位置。由图19b可以看出,对应于该中间状态,轨迹槽301411可设置有一个凹陷部3014111,突出部30151可伸入该凹陷部3014111。在转动组件301由图19b所示的中间状态下,继续使其向第二工作状态运动的过程中,突出部30151可挤压凹陷部3014111的侧壁,以推动连杆3014向朝向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参照图19c,图19c为转动组件301处于展开状态时,连杆3014的突出部30151在轨迹槽301411内的相对位置。在转动组件301处于图19c所示的展开状态时,连杆3014可由第二固定件3012向靠近键盘主体201的方向伸出。例如,在将该转动组件301用于键盘组件2时,应用有该键盘组件2的电子设备由闭合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连杆3014可沿朝向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相反的,当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过程中,连杆3014可在滑轨30121内沿背离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
在本申请该实施例中,仍可将键盘主体201的转轴连接件2014与连杆3014固定连接,以在连杆3014沿朝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201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以实现横杆20153的沿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按键2011的沿朝向或者背离对应的按键槽20121的运动。
在本申请中,通过转轴机构3的主轴3013的转动带动连杆3014沿朝向或者背离键盘主体201的方向滑动,并将转轴连接件2014与连杆3014固定连接,以通过连杆3014的滑动带动转轴连接件2014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横杆20153沿每排按键2011的排列方向的运动。这样,可通过横杆20153与对应的按键2011之间的抵接结构来实现按键2011的沿向按键槽20121内,或者向露出于按键槽20121的方向运动。以使按键2011在处于使用状态下,可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敲击操作;并在不使用键盘组件2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按键2011能够向对应的按键槽20121内运动,从而减小按键2011的凸出于键盘盖板2012的表面的高度,甚至可使按键2011完全隐藏于对应的按键槽20121内。在将该将键盘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时,通过按键2011向对用的按键槽20121内的运动,可减小按键2011占用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空间,以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在该状态下的减薄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对于转轴机构3的介绍,只是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给出的示例性的说明。在本申请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中可以只设置一个固定件,此时,主轴3013可与该固定件转动连接。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的主轴3013还可以不依赖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3011和第二固定件3012设置。只要主轴3013能够转动,且在主轴3013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连杆3014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3的方向运动即可。
另外,转轴机构3还可以采用其它任意可能的设置方式,只要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键盘组件2的转轴连接件2014沿朝向或者背离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即可。在此不对其进行一一介绍,但其均应理解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组件包括键盘主体和转轴机构,其中:
所述键盘主体包括转轴连接件、边框组件和按键,所述转轴连接件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且所述转轴机构运动带动所述转轴连接件沿朝向或背离所述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
所述按键为并列设置的多排,每排所述按键包括多个所述按键,所述按键容置于所述键盘主体上的按键槽;
所述边框组件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横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转轴连接件固定连接;多排所述按键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且每排所述按键沿所述第一边框到所述第二边框的方向排列;
每排所述按键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横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随所述转轴连接件沿朝向或背离所述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带动所述横杆沿每排所述按键的排列方向运动;所述按键随所述横杆的运动向所述按键槽内运动,或者向露出于所述按键槽的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第一内边框和第一外边框,所述第一外边框与所述转轴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边框位于所述第一外边框的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所述第一内边框和所述第一外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边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边框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杆体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键盘主体上位置固定的结构件相铰接;
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二内边框和第二外边框,所述第二外边框与所述转轴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边框位于所述第二外边框的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所述第二内边框和所述第二外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边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边框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杆体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键盘主体上位置固定的结构件相铰接;
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边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边框和所述第二外边框随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沿朝向或背离所述转轴机构的方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内边框和所述第二内边框沿每排所述按键的排列方向同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针对相对应设置的所述横杆与所述按键,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按键槽,所述按键帽盖设于所述升降机构;
所述横杆设置有第一抵接结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第二抵接结构,所述横杆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抵接结构挤压所述第二抵接结构,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按键帽向所述按键槽内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主体设置有多个所述按键槽,所述横杆设置有多个第一抵接结构,对于每个所述按键槽容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抵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抵接结构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主体还包括底板和键盘盖板,所述键盘盖板盖设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键盘盖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按键槽设置于所述键盘盖板。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轴和连杆,随所述主轴的转动,所述连杆沿靠近或者背离所述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所述转轴连接件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主轴还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朝向所述连杆的端面设置有轨迹槽;
所述连杆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轨迹槽,所述主轴转动带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轨迹槽内滑动,并推动所述连杆沿靠近或者背离所述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摆杆结构,所述摆杆结构套设于所述主轴,在沿所述主轴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摆杆结构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摆杆结构具有突出部;
所述连杆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轨迹槽,所述轨迹槽具有凹陷部;所述摆杆结构随所述主轴转动,带动所述突出部沿所述轨迹槽滑动,且当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时,推动所述连杆在所述滑轨槽内沿靠近或者背离所述键盘主体的方向滑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组件,其中: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键盘主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组件,其中:所述主机与所述键盘主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主机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键盘主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
CN202111165406.1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877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406.1A CN115877956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21548 WO2023051489A1 (zh) 2021-09-30 2022-09-27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EP22874874.5A EP4379512A1 (en) 2021-09-30 2022-09-27 Keyboar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247009435A KR20240046591A (ko) 2021-09-30 2022-09-27 키보드 조립체 및 전자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406.1A CN115877956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7956A true CN115877956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406.1A Pending CN115877956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79512A1 (zh)
KR (1) KR20240046591A (zh)
CN (1) CN115877956A (zh)
WO (1) WO20230514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8093A (en) * 1995-12-12 1998-06-16 Dell U.S.A., L.P. Technique for minimizing the height of a portable computer
CN104201030A (zh) * 2014-08-29 2014-12-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CN108206112B (zh) * 2016-12-16 2021-04-20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键盘及移动终端
CN107678559B (zh) * 2017-11-22 2024-04-0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装置
CN107765879B (zh) * 2017-11-22 2024-04-0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装置
CN108062167B (zh) * 2017-12-29 2024-01-0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装置
CN108346542B (zh) * 2018-03-21 2024-01-0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79512A1 (en) 2024-06-05
KR20240046591A (ko) 2024-04-09
WO2023051489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7090B2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装置
US6798649B1 (en) Mobile computer with foldable keyboard
US9678535B2 (en) Moveable keyboard lattic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3746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t and tilt slide mechanism
CN101627346B (zh) 电子设备
EP2194693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9003607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pplied to rotary shafts
US201101578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70094842A1 (en) Hinge having auto-return auto-turning functions
US9152184B2 (en) Hybrid computer
US9069457B2 (en) Portable terminal
US7486503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
US201602184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5877956A (zh) 一种键盘组件及电子设备
US831504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797730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2228158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EP3535772B1 (en) Low-profile keyboard
CN111050044B (zh) 电子设备
CN111684389B (zh) 用于处理、发送和接收信息、声音和视频的便携式设备
CN103117026A (zh) 具有实体按键的显示装置
CN212305466U (zh) 摄像翻转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46209A1 (zh) 电子设备
CN216927505U (zh) 一种可翻折变形式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