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9355A -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9355A
CN115869355A CN202310193515.7A CN202310193515A CN115869355A CN 115869355 A CN115869355 A CN 115869355A CN 202310193515 A CN202310193515 A CN 202310193515A CN 115869355 A CN115869355 A CN 115869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insomnia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35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力
肖响
毛敏
陈颖
李琳
邵明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1935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9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9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9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25份,赤芍10‑14份,川芎8‑12份,葛根12‑18份,降香12‑18份,炒酸枣仁12‑18份,红景天4‑8份,灵芝8‑12份,预知子6‑12份;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效果主要是益气通脉、活血化瘀,临床意外观察到对情绪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安神解郁的作用。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加大,慢性病合并焦虑、抑郁或失眠的情况常见,“双心疾病”尤为被重视。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心脏事件或心脏手术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是重大而痛苦的事件,故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共病是心内科的棘手问题。数据统计,有50%的冠心病是由敌意情绪引起的,由心脏病变引起的胸痛为35%,而由心理障碍引起的胸痛为42%,心理导致的胸痛超过了心脏疾患导致的胸痛。《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对有轻中度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对症抗抑郁治疗,症状缓解有效率高达79.4%,提示心内科处理轻中度心理障碍是一种可行的干预模式。然而,目前临床上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均没有明确适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或失眠的药物。
由于尚无适用于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成药及西药,故临床上遇到“双心疾病”患者,医生常常需要在给予冠心病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精神类处方药物。然而现有研究发现,抗抑郁药虽然能减轻抑郁症状,但可能对心血管造成有害影响;安眠药虽然能让患者维持睡眠,但也同时存在服药后的依赖及成瘾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局限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点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25份,赤芍10-14份,川芎8-12份,葛根12-18份,降香12-18份,炒酸枣仁12-18份,红景天4-8份,灵芝8-12份,预知子6-12份。
可选地,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20份,赤芍12份,川芎10份,葛根15份,降香15份,炒酸枣仁15份,红景天6份,灵芝10份,预知子9份。
可选地,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所述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清洗:按照上述的重量配比称取生黄芪、赤芍、川芎、葛根、降香、炒酸枣仁、红景天、灵芝和预知子,并进行清洗;
S2.药物浸泡:清洗后的原料药加无菌冷水至超过药面4-10cm,浸泡1-2小时,得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
S3.原料煎煮:将所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加洁净清水,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1-2份、水8-12份,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30-60分钟,二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15-50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
S4.称量分装:将两次煎煮后得到的混合药液分别过滤,合并滤液,进行药液浓缩,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5-2.0g/ml,即得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浓缩后生药含量优选为1.86g/ml;灭菌后通过医药装袋机装袋,30ml/袋。
可选地,上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中,清洗后原料药加水至超过药面5cm,浸泡1.5小时。
可选地,上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3中,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1份、水10份,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再煎45分钟,二煎为水沸后再煎45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点是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或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可选地,上述的应用,所述药物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可选地,上述的应用,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合剂、丸剂。
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上述的制备方法以及上述的应用中,所述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重视心身同调。本技术为名老中医近40年临床总结出来的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心神失养证的经验方,具有“益气通脉,养心安神”之功。
本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尚未观察到明确不良反应。验方过程中同时发现,本方在缓解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胸闷、胸痛、乏力等临床症状的同时,又对焦虑、抑郁或失眠等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在2022年,申请人通过临床研究,将方剂药味组成固定为黄芪、赤芍、川芎、葛根、降香、酸枣仁、红景天、灵芝、预知子,增强方剂“益气通脉,养心安神”之力,全方兼顾气、血、神,“气血同调,双心同治”。故命名此方为“芪芍通脉安神方”。本方适用于稳定性冠心病(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之后的稳定病程阶段)或辨证为气虚血瘀,心神失养的焦虑、抑郁或失眠者。临床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情绪不佳,心神不宁、失眠等。
申请人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血瘀证是胸痹(冠心病)临床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方中以黄芪为君,其味甘性微温,大补元气,取其补气行气之力, 使气旺以促血行,瘀去脉通,临床应用以生品为多;川芎、赤芍、降香相使为臣,主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佐以葛根生津舒筋、枣仁滋养心神。血瘀日久化热伤津;又心主神志,心气血不充,神志不安,故处方用药应主次分明,取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灵芝扶正固本、预知子活血理气止痛共为佐使。诸药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脉通,进而收获心安、神宁之功,可达到“双心同治,诸症可愈”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技术所采用的方名为:芪芍通脉安神方。
功能:益气通脉,养心安神。
主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有焦虑、抑郁或失眠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心神失养。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心神不宁、失眠。
前期数据挖掘结果表明本方核心组成药物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尚未观察到明确不良反应。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血瘀证是胸痹(冠心病)临床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方中以黄芪为君,其味甘性微温,大补元气,取其补气行气之力, 使气旺以促血行,瘀去脉通,临床应用以生品为多;川芎、赤芍、降香相使为臣,主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佐以葛根生津舒筋、枣仁滋养心神。血瘀日久化热伤津;又心主神志,心气血不充,神志不安,故处方用药应主次分明,取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灵芝扶正固本、预知子活血理气止痛共为佐使。诸药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脉通,进而收获心安、神宁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可通过其正性肌力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等多种机制联合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的目的。川芎在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炎、抗氧化应激等方面表现突出,现代临床实验证实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冠脉的血液循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赤芍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同时实验发现赤芍可阻碍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葛根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缓解血管压力,其中葛根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减少心肌耗氧量,减低血液黏度、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缺血心肌及周围循环血液供应等作用。降香可降低血瘀动物的血液黏度,改善心肌重构,抗血栓、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抗氧化;动物实验证明酸枣仁能够显著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实验性心肌缺血,降低胆固醇。故而该方治疗冠心病证据明确,佐使红景天、灵芝和预知子后,临床收获改善情绪及睡眠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图2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毒理实验中,给药组与溶媒组(未给药组)的小鼠体重变化统计数据;其中,图2中的A、B分别为雄性和雌性小鼠溶媒组0-14天体重统计数据;图2中的C、D分别为雄性和雌性小鼠给药组0-14天体重统计数据。
图3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毒理实验中,给药组与溶媒组(未给药组)的大体剖验证统计数据;其中,图3中的A为小鼠溶媒组的个体数据,图3中的B为小鼠给药组的个体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所使用的试剂和仪器均商购可得,所涉及的表征手段均可参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本文中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g,赤芍10g,川芎8g,葛根12g,降香12g,炒酸枣仁12g,红景天4g,灵芝8g,预知子6g。
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清洗:按照上述的重量配比称取生黄芪、赤芍、川芎、葛根、降香、炒酸枣仁、红景天、灵芝和预知子,并进行清洗;
S2.药物浸泡:清洗后的原料药加无菌冷水至超过药面4cm,浸泡1小时,得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
S3.原料煎煮:将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加洁净清水,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100ml、水800ml,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30分钟,二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15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
S4.称量分装:将两次煎煮后得到的混合药液分别过滤,合并滤液,进行药液浓缩,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5g/ml,灭菌后通过医药装袋机装袋,30ml/袋,即得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的中药组合物或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药物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合剂、丸剂。
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25g,赤芍14g,川芎12g,葛根18g,降香18g,炒酸枣仁18g,红景天8g,灵芝12g,预知子12g。
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清洗:按照上述的重量配比称取生黄芪、赤芍、川芎、葛根、降香、炒酸枣仁、红景天、灵芝和预知子,并进行清洗;
S2.药物浸泡:清洗后的原料药加无菌冷水至超过药面10cm,并浸泡2小时,得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
S3.原料煎煮:将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加洁净清水,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200ml、水1200ml,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60分钟,二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50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
S4.称量分装:将两次煎煮后得到的混合药液分别过滤,合并滤液,进行药液浓缩,浓缩至生药含量为2.0g/ml,灭菌后通过医药装袋机装袋,30ml/袋,即得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的中药组合物或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药物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合剂、丸剂。
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20g,赤芍12g,川芎10g,葛根15g,降香15g,炒酸枣仁15g,红景天6g,灵芝10g,预知子9g。
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清洗:按照上述的重量配比称取生黄芪、赤芍、川芎、葛根、降香、炒酸枣仁、红景天、灵芝和预知子,并进行清洗;
S2.药物浸泡:清洗后的原料药加无菌冷水至超过药面7cm,浸泡1.5小时,得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
S3.原料煎煮:将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加洁净清水,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100ml、水1000ml,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45分钟,二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30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头晕;
S4.称量分装:将两次煎煮后得到的混合药液分别过滤,合并滤液,进行药液浓缩,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86g/ml,灭菌后通过医药装袋机装袋,30ml/袋,即得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的中药组合物或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药物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合剂、丸剂。
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实施例4
一、临床试验:
在2022年上半年收集40例稳定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合并轻度情绪障碍的门诊患者,观察芪芍通脉安神方(实施例3)对其情绪的改善效果。情绪的评估通过PHQ-9、GAD-7量表测评,睡眠情况通过ISI量表测评。共纳入男性26例,女性14例。
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2)符合轻微、中度焦虑症和(或)抑郁症诊断标准;(3)年龄18-65岁;(4)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正在接受抗焦虑、抑郁药物或安眠药治疗的患者;(2)合并严重心衰或严重肺部疾患、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严重消耗状态或恶性肿瘤等;(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有妊娠计划者。
治疗方案:
对照组:维持患者原有药物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芍通脉安神方,口服,30ml/袋,早晚各一袋,连续服用1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PHQ-9、GAD-7、ISI量表评分。
安全性指标:患者入组前后各采静脉血化验肝肾功,并随时记录不良事件。
患者健康问卷(PHQ-9):
用于评估抑郁相关症状,共由9条目组成,每条评分0~3分,总分值范围0~27分,0~4分为无症状,5~9分为轻度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本研究以5分为临界值,< 5分为不具有抑郁症状,≥5分为有抑郁症状。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评估焦虑相关症状,共由7条目组成,为7条目焦虑症状评估量表,每条评分0~3分,总分值范围0~21分,0~4分为无症状,5~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本研究以5分为临界值,< 5分为不具有焦虑症状,≥5分为有焦虑症状。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是针对失眠症状的程度自评量表,包含7项条目,每条评分0~4分,总分值范围0~28分,0~7分为无症状,8~14分为轻度失眠,15~21分为中度失眠,22~28分为重度失眠。本研究以8分为临界值,< 8分为不具有失眠症状,≥8分为有失眠症状。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包和Graphpad 8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 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正态性,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Median(IQR)表示。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脱落病例最近一次临床结果结转为最终结果进行统计。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 α=0.05,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5
针对实施例4记载的所收集的40例稳定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合并轻度情绪障碍的门诊患者,观察芪芍通脉安神方对其情绪的改善效果,考虑到本申请篇幅限制,选取其中2例进行详述。
验案1:浦某某,女,58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20余年,加重1周以“胸闷待查”入院。患者入院前20年无明显诱因于胸部正中出现胸闷,憋气,无濒死感,不呈持续性,持续30分钟,自行服用30分钟后缓解,无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出冷汗、大汗、头晕黑蒙、晕厥、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发热。未诊治。1周前患者饱餐后再次出现胸闷憋气,程度较前加重,多持续30分钟左右,休息30分钟可缓解。在门诊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ST-T轻度改变。冠状动脉CT示: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前降支近段轻度狭窄。冠脉钙化积分为0。心梗四项(-)。刻下患者纳食可,睡眠可,易醒,晨起乏力,二便调,体重无明显异常。查体BP: 113/67mmHg。心界正常,律齐。查体BP: 113/67mmHg。心界正常,律齐。舌暗苔白,脉沉细略涩。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 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1.胸闷待查,疑为冠心病;2.高脂血症。入院后完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狭窄60%。完善焦虑(GAD-7)、抑郁(PHQ-9)、睡眠(ISI)量表测评,结果显示GAD-7 1分(正常);PHQ-9 3分(正常);ISI 2分(正常),诊断为”冠心病”予以患者抗血小板、降脂等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同时予芪芍通脉安神方14剂,患者14付药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晨起疲乏状态明显减轻,后规律2周随访,病情稳定。
验案2:张某某,女,54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5年余,加重伴胸闷痛1周。“入院。患者入院5年前劳累后于左前胸部位出现疼痛,胸闷,压迫感,无濒死感,不呈持续性,持续10分钟,休息后缓解,无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围难、端坐呼吸、出冷汗、大汗、头晕黑蒙、晕厥、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发热。就诊于我院,行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示:室间隔厚度正常上限 (11mm),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反流:冠状动脉CTA示:冠脉管壁稍毛糙,LAD中远段混合斑块形成,局部管腔狭窄 50-69% 。诊断为“冠心病”,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具休不详) 。近1周间,患者再次于劳累后出现胸闷、憋气、胸痛,伴心慌、之力、汗出,程度较前加重,多持续30分钟,自行服用麝香保心丸后可缓解。刻下患者仍有活动后胸闷、憋气,时有胸痛,伴心慌、手抖、汗出,平性情急躁,容易紧张,口干、口苦,晨起明显,颈部僵硬感,偶有耳鸣,平素怕冷。纳食可,睡眠差,入睡困难,马醒,多梦,平素自行服用枣仁安神颗粒助眠,大便干,3-4日未行,小便不能自制,体重无明显异常。查体: BP:134/90mmHg,心界正常,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舌黯苔白脉沉涩。入院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 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1.冠心病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高脂血症。入院后完善冠脉造影示:LAD狭窄65%;完善焦虑(GAD-7)、抑郁(PHQ-9)、睡眠(ISI)量表测评,结果显示GAD-7 6分(轻度焦虑);PHQ-9 7分(轻度抑郁);ISI 13分(轻度失眠)。给予患者抗血小板、降脂等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同时予芪芍通脉安神方14剂,患者14付药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睡眠明显改善,后规律2周随访,病情稳定。
实施例6
针对所收集的40例稳定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合并轻度情绪障碍的门诊患者,观察芪芍通脉安神方对其情绪的改善效果,并采用实施例4中所记载的判定标准进行效果判定。
具体如下:
联合芪芍通脉安神方与单纯冠心病西医标准治疗组组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基线匀齐:GAD-7(Z=1.624,P=0.113)、PHQ-9(Z=2.001,P=0.053)、ISI(Z=1.818,P=0.077),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GAD-7(Z=2.761,P=0.009)、PHQ-9(Z=3.206,P=0.003)、ISI(Z=3.538,P=0.001)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AD-7=0.009<0.05、PPHQ-9=0.003<0.05、PISI=0.001<0.05);两组间干预前后的主要观察指标的差值治疗组GAD-7(Z=4.005,P<0.001)、PHQ-9(Z=0. 787,P<0.001)、ISI(Z=9.933,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ΔGAD-7<0.001、PΔPHQ-9<0.001、PΔISI<0.001);治疗1个月后,根据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35.0%)。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及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详见表1-表2。
表1为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表1
Figure SMS_1
注:Δ=治疗前-治疗后。
上述表1的统计结果更清晰化的可以图1的统计图显示。
表2为治疗前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
表2
Figure SMS_2
安全性分析:干预及随访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芪芍通脉安神方能明显改善冠心病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及失眠症状,改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评分。与单纯冠心病西医标准治疗相比,联合芪芍通脉安神方在改善GAD-7、PHQ-9、ISI评分及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实施例7
实施例4-实施例5记载了所收集的40例稳定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合并轻度情绪障碍的门诊患者,采用本申请实施例3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后的结果统计。
但实际上,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并非单单只针对冠心病引起的或合并冠心病的情绪障碍/失眠具有疗效,排除了冠心病的情况下,本中药组合物对单独的情绪障碍/失眠病症也具有治疗效果,具体验案如下。
验案3:李某某,女,59岁,主因“间断胸闷2年,伴心悸1年”以“胸闷待查”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于心前区出现胸闷,无胸痛,持续时间不定,休息后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前出热汗、大汗,头晕、黑蒙,1年前出现心悸。同时伴有耳鸣、声响、时间长,口干,胃内嘈杂,时有呃逆,纳食可,睡眠差,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再睡,醒后疲乏,二便调,体重无明显异常。查体:血压155/99mmHg,心率81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涩。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1.胸闷待查2.高血压病1级(高危) 3.糖尿病 4.失眠。入院后完善心梗四项、生化、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等化验及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完善焦虑(GAD-7)、抑郁(PHQ-9)、睡眠(ISI)量表测评,结果显示GAD-7 4分(正常);PHQ-9 7分(轻度抑郁);ISI 12分(轻度失眠)考虑为“心脏X综合征”,故在患者常规降脂、降压、降糖基础上,予芪芍通脉安神方14剂,患者14付药后胸闷较前明显减轻,抑郁情绪及睡眠情况明显改善,醒后疲乏状态缓解,后规律每2周随访,病情稳定。
实施例8
以实施例3记载的原料配比,将本申请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9种原料药组分任意去除一种,细分出多个实验组,分别为实施例1组(以实施例1记载的原料配比制备)、实施例2组(以实施例2记载的原料配比制备)、实施例3组、对比组1-对比组9,其中:
组1-组9:分别去除了原料药中的生黄芪、赤芍、川芎、葛根、红景天、降香、灵芝、炒酸枣仁、预知子(例:对比组1无黄芪,对比组9无预知子),形成的新的组合物,并验证了其针对GAD-7、PHQ-9、ISI的改善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SMS_3
本申请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即芪芍通脉安神方,由9种中药组分原料复配得到,此9种中药组分相互影响、缺一不可,为了验证其关联性,申请人以实施例3的配比为基础,按照以下分组方式调整了中药组合物的组合方式,即对比组1-对比组9分别为减少了本中药组合物中的一味药物,形成的新的组合物,并验证了其针对的总有效率,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SMS_4
实施例9
为了验证本中药组合物的安全性,申请人还按照以下方法进行了毒理实验,具体为:
采用最大耐受量法,取SD大鼠共40只,设溶媒对照组及给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芪芍通脉安神方(即如实施例3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给药剂量为74.4 g/kg/day,单日给药2次,采用灌胃给药,给药前禁食约13个小时,给药体积20 ml/kg/次,药后3h给予饲料。观察给药后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及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表现程度、发展过程、动物死亡前的特征及死亡时间。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每天观察2次,观察期结束剖检动物,观察主要脏器改变。
1、分组方法:
检疫期最后1天,使用Provantis10.5.0.3系统根据动物体重按分层随机化分组。雌雄动物分别进行分组,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SMS_5
2、给药剂量:
组合物浓度为1.86 g/ml,每次1袋,一日两次,总用量为60ml(111.6g),成人体重按60kg计算,人临床拟用剂量约为1.86 g /kg(111.6g/60kg)。人和大鼠折算系数按6计算,折算成大鼠等效剂量为11.16 g /kg。具体剂量与分组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SMS_6
3、结果汇总
1)笼旁观察:
试验期间,溶媒对照组、给药组所有动物笼旁观察均未见异常。
2)体重:
试验期间,芪芍通脉安神方给药组雌雄鼠各时间段体重均正常增长,与溶媒对照组动物体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如图2所示。
3)大体解剖:
对观察期结束时存活的动物进行大体剖检,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胃肠等脏器的体积、颜色、质地等大体观察均未见异常,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15-25份,赤芍10-14份,川芎8-12份,葛根12-18份,降香12-18份,炒酸枣仁12-18份,红景天4-8份,灵芝8-12份,预知子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生黄芪20份,赤芍12份,川芎10份,葛根15份,降香15份,炒酸枣仁15份,红景天6份,灵芝10份,预知子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4.一种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清洗: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生黄芪、赤芍、川芎、葛根、降香、 炒酸枣仁、红景天、灵芝和预知子,并清洗;
S2.药物浸泡:清洗后的原料药加无菌冷水至超过药面4-10cm,浸泡1-2小时,得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
S3.原料煎煮:将所述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加洁净清水,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1-2份、水8-12份,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30-60分钟,二煎为水沸后转文火再煎15-50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
S4.称量分装:将两次煎煮后得到的混合药液分别过滤,合并滤液,进行药液浓缩,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5-2.0g/ml,即得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清洗后原料药加水至超过药面5cm,浸泡1.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按体积计,取含有原料药的浸泡液1份、水10份,进行两次煎煮,头煎为水沸后再煎45分钟,二煎为水沸后再煎45分钟,分别滤渣,再混合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汤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合剂、丸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以及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情绪障碍和/或失眠是由冠心病引起的轻度情绪障碍和/或失眠。
CN202310193515.7A 2023-03-03 2023-03-03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15869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3515.7A CN115869355A (zh) 2023-03-03 2023-03-03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3515.7A CN115869355A (zh) 2023-03-03 2023-03-03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9355A true CN115869355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6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3515.7A Pending CN115869355A (zh) 2023-03-03 2023-03-03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93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865A (zh) * 2008-06-26 2009-12-30 陈梅 一种通阳益气的保健茶
CN102764340A (zh) * 2012-08-14 2012-11-0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38429A (zh) * 2013-05-11 2014-11-12 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血不足型冠心病的药物
CN111195340A (zh) * 2020-03-06 2020-05-2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50220A (zh) * 2020-05-19 2020-07-28 云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13018405A (zh) * 2020-12-31 2021-06-25 杭州鸿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865A (zh) * 2008-06-26 2009-12-30 陈梅 一种通阳益气的保健茶
CN102764340A (zh) * 2012-08-14 2012-11-0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38429A (zh) * 2013-05-11 2014-11-12 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血不足型冠心病的药物
CN111195340A (zh) * 2020-03-06 2020-05-2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50220A (zh) * 2020-05-19 2020-07-28 云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13018405A (zh) * 2020-12-31 2021-06-25 杭州鸿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E-JIAN ZHANG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Evidence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
YUN ZHANG等: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stragalus mongholicus and Salvia miltiorrhiza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dentifi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 *
朱春临: "暖期医方论治胸痹暨黄力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 *
熊鑫等: "国医大师阮士怡以"双心同调,形神并重"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英" *
祝洪艳等: "参芪五味子片对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 *
郭丛丛等: "冠心病治疗的中成药合理应用浅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4924A (zh) 一种养心安神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01305A (zh) 治疗肝郁脾虚湿盛型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3209218B (zh) 治疗儿童室性早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316051B (zh) 养血化痰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69355A (zh) 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情绪障碍和/或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10292607B (zh) 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室肥厚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230457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WO2020233459A1 (zh) 一种改善记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4084A (zh) 一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833055A (zh) 一种治疗“三高”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91829B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CN114848775B (zh) 一种治疗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制剂和应用
CN101244139B (zh) 预防或辅助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2347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3413445B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324134A (zh) 一种改善微循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59302B (zh) 用于治疗胃肠动力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2836320B (zh)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药丸
CN115957265B (zh)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的中药外治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06744A (zh) 一种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组合药物
CN115089676B (zh) 一种含青叶胆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中的应用
CN106361984A (zh) 九味止血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91513A (zh)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肥胖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18001362A (zh)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或pci术后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与应用
CN110585337A (zh) 一种用于补气血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