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7170A - 牙刷及其锚线 - Google Patents

牙刷及其锚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7170A
CN115867170A CN202080101909.XA CN202080101909A CN115867170A CN 115867170 A CN115867170 A CN 115867170A CN 202080101909 A CN202080101909 A CN 202080101909A CN 115867170 A CN115867170 A CN 115867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grooves
anchor
anchor line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19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强
季艳梅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gate Palmolive Co
Original Assignee
Colgate Palmoliv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gate Palmolive Co filed Critical Colgate Palmolive Co
Publication of CN115867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7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4Arranged like in or for tooth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3/00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bristles are fixed or joined in or on the brush body or carrier
    • A46B3/16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bristles are fixed or joined in or on the brush body or carrier by wires or other anchoring means, specially for U-shaped bristle tu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66Toothbrush for cleaning the teeth or den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4Machines for inserting or fixing bristles in bodies
    • A46D3/042Machines for inserting or fixing bristles in bodies for fixing bristles using an anchor or staple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牙刷(100),所述牙刷包括由竹材制成的刷头部分(120)。多个簇孔(130)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120)中,并且刷毛簇(151)定位在所述簇孔(130)中的每个簇孔内并且由锚线(200)固定。所述锚线(200)能够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锚线(200)包括在其第一表面(203)上的多个第一凹槽(210)和在其第二表面(204)上的多个第二凹槽(220)。所述凹槽(210,220)能够具有垂直于其底板(211,221)的侧壁(212,213,222,223)。所述凹槽(210,220)的宽度(WG1,WG2)能够等于所述凹槽(210,220)之间的间距(D2,D5),并且大于所述锚线(200)的厚度(T1)。

Description

牙刷及其锚线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越来越令人担忧,消费者正在寻求购买使用较少塑料的产品。产品主要由塑料制成的行业之一有牙刷行业。产品主要由塑料制成的原因之一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来改善此类塑料牙刷中的簇保持力,从而使刷毛在使用期间不会从牙刷主体上脱落。若寻求使用不同的牙刷基底材料,必须再次考虑刷毛保持力。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改进的毛簇保持力的非塑料牙刷,以及一种用于将刷毛固定到非塑料牙刷上的锚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由竹材制成的刷头部分的牙刷。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中,并且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并且由锚线固定。所述锚线能够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锚线包括在其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凹槽和在其第二表面上的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凹槽能够具有垂直于其底板的侧壁。所述凹槽的宽度能够等于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并且大于所述锚线的厚度。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手柄部分和包括前表面的刷头部分,所述主体由竹材制成;多个簇孔,所述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中,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包括相对于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凹进的底板;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锚线,所述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以将所述刷毛簇固定到所述刷头部分,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邻近所述锚线定位在其中的所述簇孔的所述底板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线轴线,以及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凹槽轴线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相邻第一凹槽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相邻第二凹槽间隔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凹槽宽度,所述凹槽宽度基本上等于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手柄部分和包括前表面的刷头部分,所述主体由纤维素材料制成;多个簇孔,所述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中,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包括相对于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凹进的底板;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锚线,所述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以将所述刷毛簇固定到所述刷头部分,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邻近所述锚线定位在其中的所述簇孔的所述底板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线轴线,以及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凹槽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手柄部分和包括前表面的刷头部分,所述主体由竹材制成;多个簇孔,所述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中,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包括相对于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凹进的底板;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锚线,所述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以将所述刷毛簇固定到所述刷头部分,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邻近所述锚线定位在其中的所述簇孔的所述底板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线轴线、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厚度;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凹槽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凹槽宽度,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基本上等于所述锚线的所述厚度。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是用于将刷毛簇固定到由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牙刷上的锚线,所述锚线包括:锚主体,所述锚主体由包含镍、铜和锌的金属合金形成,所述锚主体包括底端、顶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定轴线;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并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第一凹槽轴线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以间隔开的方式定位,使得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相邻第一凹槽间隔开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凹槽宽度;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中并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第二凹槽轴线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凹槽以间隔开的方式定位,使得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相邻第二凹槽间隔开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对准,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凹槽宽度;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是相同的。
根据下文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外的适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指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意在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本发明将得到更充分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牙刷的前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区域II的近距离视图,示出了牙刷的刷头部分;
图3是图1的牙刷的刷头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将刷毛簇固定到刷头部分的图1的牙刷的锚线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锚线的俯视平面图;
图7是图1的牙刷的刷头部分的前视图,其中省略了刷毛簇以显示定位在刷头部分的簇孔内的锚线;
图7A是示出了当锚线被插入图1的牙刷的刷头部分的簇孔中时锚线的取向的局部透视图;
图8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锚线的平面图;并且
图9是使用图6和图7的锚线和图8的锚线比较图1的牙刷中的毛簇保持力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决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或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说明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旨在结合附图阅读,这些附图将被视为整个书面描述的一部分。在本文中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对方向或定向的任何提及仅旨在方便描述,而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对性术语例如“下”、“上”、“水平”、“垂直”、“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以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理解成参考如稍后描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中所示的定向。这些相对性术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并不要求设备以特定定向构造或操作,除非明确指明如此。术语如“附接”、“附连”、“连接”、“联接”、“互连”以及类似术语是指其中结构彼此或直接或通过居间结构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两者可移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另外明确描述并非如此。此外,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来示出本发明的特征和有益效果。因此,本发明明显不应限于示出可单独或以其它特征组合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的此类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首先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牙刷100。牙刷100包括具有手柄部分110和刷头部分120的主体101。主体101是单个整体构造,使得手柄部分110和刷头部分120是同一整块组件的部分。主体101可由纤维素材料制成,如本文所用的纤维素材料包括木材和包括竹材的植物基材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纤维素材料具体地不包括塑料诸如聚丙烯、聚乙烯等。因此,主体10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竹材制成,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由木材制成,但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主体101不是由任何数量的塑料制成,也不包括任何数量的塑料。如本文所用,术语纤维素材料可包括木质材料及其部分和竹材材料及其部分。
主体101沿纵向轴线A-A从近侧端部102(其形成手柄部分110的近侧端部)延伸到远侧端部103(其形成刷头部分120的远侧端部)。如上所述,手柄部分110和刷头部分120可形成为一体的整体结构,尽管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刷头部分120可从手柄部分110上拆卸,使得当其上的刷毛磨损时可更换刷头部分120。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手柄部分110的远侧端部104作为整体单元直接联接到刷头部分120的近侧端部105。
手柄部分110是主体101的在其使用期间由用户抓握的部分。因此,手柄部分110优选地具有为用户舒适而选择的长度和宽度,使得用户可将他/她的手围绕手柄部分110扣紧,以将牙刷100用于口腔处理,例如刷牙。手柄部分110是细长的,并且可以具有各种轮廓以增强用户舒适度。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手柄部分110的侧表面可以是波浪形的,以允许手柄部分110更舒适地位于用户的手掌和手指内。手柄部分110可以具有平坦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和/或可以包含凸块、脊状部或突起部以增强抓握。手柄部分110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封装或覆盖有抓握材料(诸如热塑性弹性体),以进一步增加其抓握性。因此,在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对手柄部分110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并且本发明不旨在受所有实施方案中附图中所示的手柄部分110的结构或形状的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形成主体101的纤维素材料(例如,木材、竹材)可涂覆有蜂蜡,以防止霉菌生长并延长主体101的寿命,因为其通常在潮湿条件下使用。
参考图1至图4,将描述刷头部分120。刷头部分120从其连接到手柄部分110的近侧端部105延伸到主体101的远侧端部103,该远侧端部也是刷头部分120的远侧端部。刷头部分120沿主体101的纵向轴线A-A延伸。刷头部分120包括前表面123、与第一表面123相对的后表面124以及在前表面123与后表面124之间延伸的外围表面125。外围表面125与前表面123相交的区在本文中可被称为刷头部分120的周边128。
多个簇孔130形成在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中,其细节在图4中最佳示出。每个簇孔130是形成在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中的孔,其高度小于在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与后表面124之间测量的刷头部分120的厚度。因此,每个簇孔130包括相对于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凹进的底板131和从底板131延伸到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的侧壁132。簇孔130没有完全穿过刷头部分120延伸到后表面124。因此,尽管簇孔130在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中具有开口,但是在刷头部分的后表面124中没有簇孔130的开口。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簇孔130具有圆形横截面区域,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它们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簇孔130的直径可介于1.2mm与2.0mm之间、更具体地介于1.4mm与1.8mm之间、还更具体地介于1.5mm与1.7mm之间、并且甚至更具体地为大约1.6mm。簇孔130可以都具有相同的直径,或者可以在刷头部分120中形成具有不同直径的簇孔130。簇孔130以间隔开的方式布置在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上,每个簇孔被构造成接纳刷毛簇或如下所述的其他类型的牙齿清洁元件。簇孔130的具体位置、布置、图案、间距、直径等并不在所有实施方案中限制本发明。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多个刷毛簇151被锚定到主体101的刷头部分120,使得每个刷毛簇151从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延伸。具体地,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刷毛簇151中的一个刷毛簇定位在簇孔130中的每个簇孔内。图1至图3中只标记了几个刷毛簇151以免杂乱。多个刷毛簇151中的每个刷毛簇位于刷头部分120中的簇孔130中的一个簇孔内,并通过锚线200固定到其上。刷毛簇151共同限定刷毛区域150。
刷毛簇151中的每个刷毛簇包括聚在一起形成刷毛簇151的多根刷毛,然后将该刷毛簇插入形成在刷头部分120中的单个簇孔中。每个刷毛簇151内的刷毛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细丝刷毛、纤维刷毛、尼龙刷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刷毛、螺旋形刷毛、芯-鞘(core-sheath)刷毛、锥形刷毛、端部圆形刷毛等。这些不同刷毛类型的组合可以定位在相同的刷毛簇151中,或者每个刷毛簇151可以仅含有一种刷毛类型。刷毛可以具有包含7mm、8mm和9mm的不同直径。在使用牙刷100进行口腔卫生活动期间,一些刷毛和/或刷毛簇151可以根据需要注入木炭、竹盐或其他天然成分,以给用户的口腔带来益处。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了将刷毛簇151固定到刷头部分120,将刷毛簇151折叠成U形,然后用锚线200将该刷毛簇打入簇孔130中。因此,锚线200位于刷毛簇151的U形弯曲部分155的顶部,并将弯曲部分155夹在锚线200与簇孔130的底板131之间。因此,锚线200并没有被打入簇孔130中,以至于与底板131接触,而是锚丝200与簇孔130的底板131保持间隔开,使得刷毛簇151的刷毛可以在锚线200与簇孔130的底板131之间的锚线200下方通过。锚线200可部分地嵌入刷头部分120的材料内(即,在簇孔130的侧壁132内),以将锚线200固定在簇孔130内的适当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簇孔130具有1.6mm的直径,锚线200具有2.2mm的宽度,使得锚线200的每一端上的0.3mm嵌入其定位于其中的簇孔130的侧壁132内。这导致锚线200牢固地联接到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应当注意,在所有实施方案中都不需要锚线200在刷头部分200中的这种嵌入,并且可以使用粘合剂或其他技术手段经由锚线200的边缘与簇孔130的侧壁132之间的摩擦配合,将锚线200固定到刷头部分120。当锚线200联接到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时,锚线200将刷毛簇151保持在簇孔130内的适当位置。
牙刷制造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是毛簇保持力,其为将刷毛簇151的刷毛从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拆卸所需的力的量度(即,细丝毛簇在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中的保持力)。具体地,如果牙刷100具有较差的毛簇保持力,则刷毛簇151的刷毛在使用期间将更容易从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拆卸,而如果牙刷100具有良好的毛簇保持力,则刷毛簇151的刷毛在使用期间不太可能从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拆卸。如将在下面更详细讨论的,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锚线200已经被特别设计成增加由诸如木材或竹材的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牙刷100中的毛簇保持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包括细丝刷毛的刷毛簇151是联接到刷头部分120并从该刷头部分延伸的唯一的牙齿清洁元件。当然,本发明并非在所有实施方案中都如此限制,并且在一些替代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存在层状或橡胶清洁元件,包含从刷头延伸的橡胶刷毛、弹性突起部、柔性聚合物突起部等。因此,用于清洁、抛光或擦拭牙齿和/或软口腔组织的清洁元件可由其他材料形成,并且设置在刷毛簇151旁边的刷头部分120上。
如最佳地在图3中看出,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由多个刷毛簇151形成的刷毛区域150具有平坦的修剪轮廓。具体地说,从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到刷毛簇151的远侧端152,测得每个刷毛簇151具有相同的高度。因此,刷毛簇151的远侧端152共同位于与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平行的共同平面上。然而,本发明并在所有实施方案中都如此限制,并且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刷毛簇151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以形成不是平坦和平面的波浪形或其它修剪轮廓,如示例性实施方案所示。在所有实施方案中,与簇孔130和刷毛簇151的放置相关的布置、图案、位置、取向、角度和其他特征并不限制本发明,而是可以修改以适合特定目的。
参考图5和图6,将更详细地描述可用于将刷毛簇151固定在牙刷100的簇孔130内的锚线200。锚线200可包括锚主体250。将锚线200中的一个锚线插入包含刷毛簇150的簇孔130中的每个簇孔中,以便以足够的保持力将刷毛簇150固定在簇孔130中,从而限制刷毛簇150的刷毛(如果有的话)在牙刷100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被去除。使用锚线200将刷毛簇151固定到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通常被称为卡钉技术。基本上,刷毛簇151绕锚线200弯曲成U形,以形成刷毛-锚线子组件。然后将刷毛-锚线子组件放入簇孔130中。锚线200与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之间的接合(经由如上所述的锚线200的嵌入、摩擦或任何其他技术手段)确保刷毛簇151保持在簇孔130内。锚线200保持在适当位置的能力通过防止刷毛在牙刷100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从刷头部分120拆卸而有助于刷毛保持。
根据本文阐述的本发明,锚线200可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锚线200可由包含镍、铜和锌的金属合金制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金属合金可包含镍、铜、铅和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金属合金可包含8重量%-15重量%的镍和50重量%-70重量%的铜。在另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金属合金可包含11重量%-12重量%的镍和61重量%-62重量%的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金属合金的剩余部分由锌制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能存在少量的铅,例如介于0.1重量%和2重量%之间,或者大约0.3重量%的铅,剩余部分由锌形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金属合金可包含所述重量百分比的铜和镍以及其他金属材料。然而,根据本文阐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用于形成牙刷100的锚线200的金属合金包含至少10重量%的镍。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金属合金包含镍,并且具体地不包括任何黄铜。镍是比黄铜硬的金属。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本文所述的锚线200由包含镍但不包含黄铜的金属合金制成时(与包含黄铜的金属合金相比),由纤维素材料诸如竹材制成的牙刷中的毛簇保持力得到改善。图9所示和下文所述的曲线图进一步示出了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的锚线200的增加的毛簇保持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锚线200是在相对的主表面上具有凹槽的双面凹槽锚,其中凹槽是正方形或矩形的。锚线200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尽管锚线200将定位在其中的簇孔的形状和尺寸可决定改变锚线200的形状,如应该理解的那样。锚线200包括底端201、顶端202、从底端201延伸到顶端202的第一表面203、从底端201延伸到顶端202的第二表面204、在底端201与顶端202之间以及在第一表面203与第二表面204之间延伸的第一侧端205,以及在底端201与顶端202之间以及在第一表面203与第二表面204之间延伸的第二侧端206。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可被认为是锚线200的主表面,因为它们是具有最大表面积的表面。锚线200沿第一锚线轴线B-B从底端201延伸到顶端202,并且沿垂直于第一锚线轴线B-B的第二锚线轴线C-C从第一侧端205延伸到第二侧端206。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顶端201和底端202被倒角。也就是说,顶端201包括端壁281、从端壁281延伸到第一表面203的第一倾斜壁282和从端壁281延伸到第二表面204的第二倾斜壁283。第一倾斜壁282和第二倾斜壁283中的每一者以斜角与端壁281相交,该斜角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是钝角。类似地,底端202包括端壁292、从端壁281延伸到第一表面203的第一倾斜壁292和从端壁291延伸到第二表面204的第二倾斜壁293。第一壁292和第二壁293中的每一者都以斜角与端壁291相交,该斜角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是钝角。使得它们每个都包括端壁和从端壁延伸到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的两个成角度的壁。
顶端202,尤其是底端201的倒角有多种好处。首先,这降低了当子组件被插入簇孔130中时,锚线200将折断刷毛束151的刷毛的可能性。具体地,因为刷毛能够缠绕第一倾斜壁292和第二倾斜壁293,所以接触刷毛的拐角(即,第一倾斜壁292和第二倾斜壁293与端壁291之间的拐角)不像如果省略倾斜壁292、293并且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直接连接到端壁291时那样尖锐。此外,如本文所述,锚线200旨在用于由纤维素材料诸如木材或竹材制成的牙刷中。众所周知,当将结构打入其中时,这种纤维素材料可能会裂开(例如,当将钉子敲入木材中时,它会使木材裂开,但是弄平钉子的尖头有助于减少这种裂开)。这里实现了相同的结果,这可确保锚线200插入簇孔130不会导致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的纤维素材料裂开或以其他方式损坏。
简要参考图4和图7A,锚线200定位在簇孔130中,使得锚线200的底端201邻近簇孔130的底板131,尽管锚线200的底端201与簇孔130的底板131间隔开,使得刷毛可穿过锚线200与底板131之间的空间。锚线200的顶端202相对于刷头部分120的前表面123凹进。锚线200的第一侧端205和第二侧端206邻接或嵌入簇孔130的侧壁132内(在下面描述的图7中最佳示出),以将锚线200联接到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
再次参考图5和图6,锚线200具有从底端201到顶端202测量的长度L1和从第一侧端205到第二侧端206测量的宽度W1。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宽度W1大于长度L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宽度W1可介于2.0mm与2.4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2.2mm。此外,长度L1可介于1.8mm与2.2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2.0mm。锚线200还具有从第一表面203到第二表面204测量的厚度T1。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厚度T1介于0.26mm与0.30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28mm。在这个意义上和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大约”包括(正或负)5%的公差。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长度L1可正好是2.2mm,宽度W1可正好是2.0mm,厚度T1可正好是0.28mm。
锚线200包括形成在第一表面203中的多个第一凹槽210和形成在第二表面204中的多个第二凹槽220。第一凹槽210中的每个第一凹槽沿垂直于第一锚线轴线B-B且平行于第二锚线轴线C-C的凹槽轴线D-D(图中仅标出了其中的一者)延伸。换句话说,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中的每一者从锚线200的第一侧端205延伸到锚线200的第二侧端206。因此,多个第一凹槽210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220中的每个第二凹槽从第一侧端205到第二侧端206延伸锚线200的整个宽度W1。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中的每一者具有在凹槽轴线D-D的方向上测量的长度,该长度等于锚线200的宽度W1。
此外,因为锚线200定位在簇孔130内,其中锚线200的底端201邻近簇孔130的底板131,所以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在平行于刷头部分120的平面并垂直于簇孔130的轴线的方向上水平延伸。这在锚线200与簇孔130的侧壁132之间产生附加的摩擦。第二凹槽220中的每个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210中的一个第一凹槽对准,如图6最佳所示。因此,在从锚线200的底端201到锚线200的顶端202的方向上移动,在第一表面203中有第一凹槽210的地方,在第二表面204中也有第二凹槽220。换句话说,垂直于锚线200的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且与第一凹槽210中的一个第一凹槽相交的任何轴线也将与第二凹槽220中的一个第二凹槽相交,反之亦然。垂直于锚线200的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4且不与第一凹槽210中的一个第一凹槽相交的任何轴线也不会与第二凹槽220中的一个第二凹槽相交。
第一凹槽210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包括底板211、从底板211延伸到第一表面203的第一侧壁212和从底板211延伸到第一表面203的第二侧壁213。底板211相对于锚线200的第一表面203凹进。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3垂直于底板211,这使得第一凹槽210具有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因此,在底板211与第一凹槽210的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3的相交处形成90°角,尽管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3与底板211相交处的拐角可由于如图6所示的制造过程而稍微变圆。无论如何,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3仍然相对于底板211垂直地延伸。
第一凹槽210具有从第一凹槽210的底板211到锚线200的第一表面203测量的第一凹槽深度D1。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深度D1为大约0.05mm(术语大约包括正负5%的公差)。
第一凹槽210具有从第一侧壁212到第二侧壁213测量的第一凹槽宽度WG1。因此,第一凹槽宽度WG1是在平行于第一锚线轴线B-B并且垂直于凹槽轴线D-D和第二锚线轴线C-C的方向上测量的。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210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具有相同的第一凹槽宽度WG1。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宽度WG1可介于0.28mm与0.32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30mm。如上所述,本文使用的术语“大约”包括所提供的值或尺寸的正负5%的公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宽度WG1大于锚线200的厚度T1。
第一凹槽210彼此间隔开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是在第一锚线轴线B-B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凹槽210中的一个第一凹槽与第一凹槽210中的紧邻的一个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仅包括第一凹槽210中的相邻一个第一凹槽之间的空间并且不包括第一凹槽210的宽度的任何部分。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可介于0.28mm与0.32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30mm(大约包括正/负5%的公差)。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宽度WG1和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上相等的(该术语基本上允许公差,使得第一凹槽宽度WG1和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中的一者可比另一个大5%)。
此外,多个第一凹槽210包括最靠近锚线200的底端201和顶端202定位的最端部凹槽。最靠近锚线200的底端201的最端部凹槽与锚线200的底端201间隔开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尽管图中未示出,最靠近锚线200的顶端202的最端部凹槽也与锚线200的顶端202间隔开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介于0.22mm与0.28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25mm(大约包括正/负5%的公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锚线200可具有以下尺寸:大约0.3mm的第一凹槽宽度WG1、大约0.3mm的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大约0.28mm的厚度T1、大约0.05mm的第一凹槽深度D1,以及大约0.25mm的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
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宽度WG1和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是相同的。此外,第一凹槽宽度WG1和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大于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第一凹槽宽度WG1与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的比率可介于1.1:1与1.3:1之间。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宽度WG1与第一凹槽深度D1的比率可介于5:1与8:1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介于5.5:1与6.5:1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锚线200的厚度T1与第一凹槽深度D1的比率可大于4:1且小于6:1。
第二凹槽220具有与第一凹槽210相同的结构、形状、大小等。第二凹槽220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底板221、从底板221延伸到第二表面204的第一侧壁222和从底板221延伸到第二表面204的第二侧壁223。底板221相对于锚线200的第二表面204凹进。第一侧壁222和第二侧壁223垂直于底板221。因此,在底板221与第二凹槽220的第一侧壁222和第二侧壁223的相交处形成90°角,尽管第一侧壁222和第二侧壁223与底板221相交处的拐角可由于如图6所示的制造过程而稍微变圆。无论如何,第一侧壁222和第二侧壁223仍然相对于底板221垂直地延伸。
第二凹槽220具有从第二凹槽220的底板221到锚线200的第二表面204测量的第二凹槽深度D4。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深度D4为大约0.05mm(大约包括正/负5%的公差)。第二凹槽220的第二凹槽深度D4可与第一凹槽210的第一凹槽深度D1相同。
第二凹槽220具有在平行于第一锚定轴线B-B并垂直于凹槽轴线D-D和第二锚定轴线C-C的方向上从第一侧壁222到第二侧壁223测量的第二凹槽宽度WG2。第二凹槽220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相同的第二凹槽宽度WG2。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宽度WG2可介于0.28mm与0.32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30mm。如上所述,本文使用的术语“大约”包括所提供的值或尺寸的正负5%的公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宽度WG2可等于第一凹槽宽度WG1,并且可大于厚度T1。
第二凹槽220彼此间隔开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是在第一锚定轴线B-B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凹槽220中的一个第二凹槽与第二凹槽220中的紧邻一个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仅包括第二凹槽220中的相邻一个第二凹槽之间的空间并且不包括第二凹槽220的宽度的任何部分。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可介于0.28mm与0.32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30mm(大约包括正/负5%的公差)。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宽度WG2和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上相等的(该术语基本上允许公差,使得第二凹槽宽度WG2和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中的一者可比另一个大5%)。第二凹槽宽度WG2也可与第一凹槽宽度WG1相同,并且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可与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2相同。
此外,多个第二凹槽220包括最靠近锚线200的底端201和顶端202定位的最端部凹槽。最靠近锚线200的底端201的第二凹槽的最端部凹槽与锚线200的底端201间隔开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尽管图中未示出,最靠近锚线200的顶端202的第二凹槽的最端部凹槽也与锚线200的顶端202间隔开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介于0.22mm与0.28mm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为大约0.25mm(大约包括正/负5%的公差)。因此,第二凹槽220的尺寸和它们之间的间距以及相对于底端201和顶端202的间距与上面为第一凹槽210提供的相同。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与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3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锚线200可具有以下尺寸:大约0.3mm的第二凹槽宽度WG2、大约0.3mm的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大约0.28mm的厚度T1、大约0.05mm的第二凹槽深度D4,以及大约0.25mm的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
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宽度WG2和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是相同的。此外,第二凹槽宽度WG2和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D5大于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第二凹槽宽度WG2与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D6的比率可介于1.1:1与1.3:1之间。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凹槽宽度WG2与第二凹槽深度D2的比率可介于5:1与8:1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介于5.5:1与6.5:1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锚线200的厚度T1与第二凹槽深度D4的比率可大于4:1且小于6:1。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锚线200可具有从第一凹槽210中的一个第一凹槽的底板211到与第一凹槽210对准的第二凹槽220中的一个第二凹槽的底板221测量的第二厚度T2。第二厚度T2与第一凹槽深度和第二凹槽深度之和的比率(T2:(D1+D4))可在1.5:1和2.5:1的范围内,更具体地介于1.5:1与2.0:1之间,并且还更具体地为大约1.8:1。此外,锚线200的厚度T1与第二厚度T2的比率可介于1.3:1与1.8:1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介于1.5:1与1.6:1之间。最后,第一凹槽宽度WG1或第二凹槽宽度WG2与厚度T2的比率可在1.5:1至1.8:1的范围内,并且更具体地介于1.6:1与1.7:1之间。
参见图7,示出了牙刷100的刷头部分120,其中省略了刷毛簇。此外,在图7中,锚线200中的一个锚线被示出定位在簇孔130中的每个簇孔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锚线200中的每个锚线以相同的取向定位在簇孔130中的一个簇孔内。因此,当锚线200设置在簇孔130内时,多个锚线200中的每个锚线的第二锚线轴线C-C彼此平行。此外,尽管未示出,凹槽轴线D-D平行于第二锚线轴线C-C,因此也如图7所示取向。此外,锚线200中的每个锚线定位在簇孔130中的每个簇孔内,使得第二锚线轴线C-C和凹槽轴线D-D倾斜于牙刷100及其刷头部分120的纵向轴线A-A。更具体地,锚线200的第二锚线轴线C-C和凹槽轴线D-D形成斜角θ1,其中刷头部分120的纵向轴线为A-A至少10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斜角θ1为至少15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斜角θ1介于10度与20度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介于12度与18度之间,并且更具体地介于14度与16度之间,并且还更具体地为大约15度。
图8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锚线300,该锚线先前已知已经用于由纤维素材料诸如竹材制成的牙刷上。图8的锚线300由黄铜或包含黄铜且不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锚线300是双槽锚线,因为其两个面上都有类似于锚线200的凹槽。然而,锚线300的凹槽的侧壁不垂直于锚线300的凹槽的底板。因此,凹槽具有梯形形状而不是正方形/矩形形状。在不旨在受理论束缚的情况下,据信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形成锚线200并且使得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具有垂直于其底板的壁的组合导致牙刷100由于较强的镍材料而具有改善的毛簇保持力,并且锚线200与簇孔130的侧壁132之间的摩擦增加。
参考图9,提供了示出使用图8的锚线300和使用图5和图6的锚线200由竹材制成的牙刷100的毛簇保持力的曲线图。可以看出,锚线200的平均毛簇保持力是41.6N,而锚线300的平均毛簇保持力是30.4。这示出了与现有技术的锚线200用于牙刷100中以将刷毛簇150保持在簇孔130中相比,当锚线300用于牙刷100中以将刷毛簇150保持在簇孔130中时,在毛簇保持力方面有显著的改进。
通篇使用的范围用作描述范围内的每个值的简略表达方式。范围内的任何值均可以选为范围的端点。另外,本文中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如果本公开中的定义与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的定义发生冲突,则以本公开为准。
虽然已关于具体示例(包含执行本发明的当前优选模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存在上文所述的系统和技术的众多变化和置换。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它实施方案并且可以进行结构和功能修改。因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当广义地解释为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

Claims (30)

1.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手柄部分和包括前表面的刷头部分,所述主体由竹材制成;
多个簇孔,所述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中,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包括相对于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凹进的底板;
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
锚线,所述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以将所述刷毛簇固定到所述刷头部分,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
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邻近所述锚线定位在其中的所述簇孔的所述底板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线轴线,以及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凹槽轴线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相邻第一凹槽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相邻第二凹槽间隔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凹槽宽度,所述凹槽宽度基本上等于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底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具有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底板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测量的第一凹槽深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从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底板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第二凹槽深度,所述第一凹槽深度和所述第二凹槽深度是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深度和所述第二凹槽深度中的每一者的比率介于5:1与8: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邻近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的所述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和邻近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的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一个第二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间隔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和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大于所述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的比率介于1.1:1与1.3.1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与所述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的比率介于1.1:1与1.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从所述底端到所述顶端测量的长度和从第一侧端到第二侧端测量的宽度,所述宽度大于所述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主体沿纵向轴线从近侧端部延伸到远侧端部,并且其中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一个簇孔内,使得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凹槽轴线以斜角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纵向轴线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斜角介于10°与2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对于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的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一个第二凹槽对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厚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具有深度,并且其中所述锚线的所述厚度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深度的比率大于4:1并且小于6: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厚度,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大于所述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金属合金包含镍、铜和锌,所述镍占所述金属合金的8重量%-15重量%,并且所述铜占所述金属合金的50重量%-7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镍占所述金属合金的11重量%-12重量%,并且所述铜占所述金属合金的61重量%-62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凹槽宽度为大约0.3mm,其中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为大约0.3mm,其中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所述锚线的厚度为大约0.28mm,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大约0.05mm,并且其中最靠近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和所述顶端定位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和所述顶端之间的距离为大约0.25mm。
16.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手柄部分和包括前表面的刷头部分,所述主体由纤维素材料制成;
多个簇孔,所述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中,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包括相对于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凹进的底板;
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
锚线,所述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以将所述刷毛簇固定到所述刷头部分,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
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邻近所述锚线定位在其中的所述簇孔的所述底板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线轴线,以及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凹槽轴线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凹槽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相邻第一凹槽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相邻第二凹槽间隔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和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是相同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凹槽深度,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凹槽深度的比率介于5:1与8:1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包括第一端部凹槽和第二端部凹槽,所述第一端部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间隔开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并且所述第二端部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顶端间隔开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和所述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中的每一者的比率介于1.1:1与1.3:1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纤维素材料包括竹材。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厚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凹槽宽度,并且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大于所述厚度。
23.一种牙刷,所述牙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手柄部分和包括前表面的刷头部分,所述主体由竹材制成;
多个簇孔,所述多个簇孔形成在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中,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包括相对于所述刷头部分的所述前表面凹进的底板;
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
锚线,所述锚线定位在所述簇孔中的每个簇孔内,以将所述刷毛簇固定到所述刷头部分,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由包含镍的金属合金制成;
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包括邻近所述锚线定位在其中的所述簇孔的所述底部的底端、与所述底端相对的顶端、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线轴线、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厚度;
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线中的每个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凹槽轴线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一者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线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凹槽宽度,其中所述凹槽宽度大于所述锚线的所述厚度。
24.一种用于将刷毛簇固定到由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牙刷上的锚线,所述锚线包括:
锚主体,所述锚主体由包含镍、铜和锌的金属合金制成,所述锚主体包括底端、顶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从所述底端延伸到所述顶端的第一锚定轴线;
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并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第一凹槽轴线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凹槽以间隔开的方式定位,使得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相邻第一凹槽间隔开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凹槽宽度;
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中并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第二凹槽轴线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凹槽以间隔开的方式定位,使得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相邻第二凹槽间隔开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一个第一凹槽对准,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锚定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二凹槽宽度;
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
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包括底板、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底板延伸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底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是相同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锚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包括第一端部凹槽和第二端部凹槽,所述第一端部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底端间隔开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所述第二端部凹槽与所述锚线的所述顶端间隔开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凹槽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和所述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的比率和所述第二凹槽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至端部间隔距离的比率介于1.1:1与1.3:1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锚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每个第一凹槽具有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底板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一表面测量的第一凹槽深度,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每个第二凹槽具有从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底板到所述锚线的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第二凹槽深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深度的比率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深度的比率介于5:1与8:1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锚线,其中所述锚主体包括从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锚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测量的厚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和所述第二凹槽宽度大于所述锚线的所述厚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锚线,其中所述金属合金包含8重量%-15重量%的镍和50重量%-70重量%的铜。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牙刷,其中所述金属合金包含11重量%-12重量%的镍和61重量%-62重量%的铜。
CN202080101909.XA 2020-06-17 2020-06-17 牙刷及其锚线 Pending CN1158671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96485 WO2021253261A1 (en) 2020-06-17 2020-06-17 Toothbrush and anchor wire theref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7170A true CN115867170A (zh) 2023-03-28

Family

ID=7926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1909.XA Pending CN115867170A (zh) 2020-06-17 2020-06-17 牙刷及其锚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10247A1 (zh)
EP (1) EP4030963A4 (zh)
CN (1) CN115867170A (zh)
WO (1) WO202125326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1757A (zh) * 2023-04-12 2023-07-28 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异味化妆刷毛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46136A1 (en) * 1995-06-12 1997-12-11 Anchor Advanced Products, Inc. Brush for improved tuft retention and anchor wire therefor
BE1012911A3 (nl) * 1999-09-28 2001-05-08 Boucherie Nv G B Borstel, alsmede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dergelijke borstel.
JP2001309818A (ja) * 2000-04-28 2001-11-06 Lion Corp ブラシ
DE10163729A1 (de) * 2001-12-21 2003-07-10 Zahoransky Anton Gmbh &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Bürsten
US20060242779A1 (en) 2005-04-28 2006-11-02 Accurate Wire, Inc. Brush with stapled tufts
KR20140094332A (ko) * 2013-01-22 2014-07-30 박성우 칫솔모 고정용 앵커 이형 평선
JP6906313B2 (ja) 2017-01-17 2021-07-21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CN206896059U (zh) * 2017-06-20 2018-01-19 贝尔纳塑料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牙刷
SE542754C2 (en) 2018-06-14 2020-07-07 Tepe Munhygienprodukter Ab Toothbrush handle, toothbrush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CN111248611A (zh) 2018-11-30 2020-06-09 顾如民 一种竹质的牙刷手柄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1757A (zh) * 2023-04-12 2023-07-28 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异味化妆刷毛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1757B (zh) * 2023-04-12 2023-10-20 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异味化妆刷毛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0963A1 (en) 2022-07-27
EP4030963A4 (en) 2023-02-22
WO2021253261A1 (en) 2021-12-23
US20230210247A1 (en)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0144B2 (en) Oral care implement
US8042217B2 (en) Toothbrush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U2011376849B2 (en) Toothbrush
EP2509464B1 (en) Toothbrush
US20100223746A1 (en) Novel device
US20110219558A1 (en) Toothbrush
CN103957744A (zh) 牙刷
CN115867170A (zh) 牙刷及其锚线
CN110573043B (zh) 牙刷
CN110113963B (zh) 牙刷
CN218605529U (zh) 口腔护理器具
JP6452220B2 (ja) 歯ブラシ
AU2015200111B2 (en) Toothbrus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