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127A -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127A
CN115866127A CN202211514345.XA CN202211514345A CN115866127A CN 115866127 A CN115866127 A CN 115866127A CN 202211514345 A CN202211514345 A CN 202211514345A CN 115866127 A CN115866127 A CN 115866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folding
content
folded
b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43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瀚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43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6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折叠屏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常亮屏区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可折叠终端设备由内屏操作切换为外屏操作或由外屏操作切换为内屏操作的时,显示内容不具有连续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通常有两块屏幕,例如具有折叠屏的折叠手机,包括一块内屏和一块外屏,外屏在折叠状态时供用户使用,内屏在展开状态下供用户使用。
如此,用户在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时,由内屏操作切换为外屏操作或由外屏操作切换为内屏操作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显示内容不具有连续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使得用户在使用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时,折叠屏在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或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具有连续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
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所述常亮屏区域,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所述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在所述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所述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所述第二版式与所述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所述消息内容;
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
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所述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对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所述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所述第二版式与所述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所述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对所述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
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
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所述常亮屏区域,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所述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在所述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所述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所述第二版式与所述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所述消息内容;
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
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所述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对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所述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所述第二版式与所述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所述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对所述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
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在调用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通过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所述常亮屏区域,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由于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折叠部分未被完全覆盖,未被完全覆盖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且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因此使得在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展开或由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换或变换,使得显示内容具有连续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A至图2F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在展开状态下终端设备的六视图;
图3A至图3F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在折叠状态下终端设备的六视图;
图4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在折叠状态下界面的显示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在展开状态下界面的显示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同步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是用于区别终端设备不同的折叠部分,而不是用于描述折叠部分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定。
首先,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对本申请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描述,目前,具有折叠屏的手机通常有两块屏幕,包括一块内屏和一块外屏,外屏在折叠状态时供用户使用,内屏在展开状态下供用户使用。但设置两块屏幕分别用于折叠与展开状态,在增加成本的同时挤占了本就十分有限的内部堆叠空间,给用户的交互与日常使用体验带来的体验并不高,性价比较低。且现有竖向折叠手机上下两部分基本等大,上部偏重,在开合与握持使用时有头重脚轻的不适感。此外,由于展开状态下内屏和外屏不处于同一平面,即用户无法同时使用外屏和内屏,会使得手机的屏幕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或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屏幕上的显示内容没有连续性,给用户造成不好的视觉体验和使用体验。例如,在导航功能下,手机的内屏和外屏之间发生切换时,影响用户的使用。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折叠部分未被完全覆盖,未被完全覆盖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且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因此使得在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展开或由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换或变换,使得显示内容具有连续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10-S120。
S110、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
其中,折叠操作可以为用户直接对终端设备进行折叠的操作,也可以为对折叠操作对应的触发按钮的触发操作。
在锁屏状态下,第一预设内容可以包括:屏幕壁纸、通知消息等等;在唤醒状态时,第一预设内容可包括应用程序的图标、应用程序的使用时的显示界面等等。
可选的,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在常亮屏区域为细长条形状的情况下,竖向的滑动操作会比较困难,故可在终端设备中设置指纹键,旨在方便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并可以在折叠后使用其触控识别的功能对显示区域信息上下滑动操作。如对触控功能的指纹键进行辅助的上下翻动操作以实现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其中,折叠屏可使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屏幕,折叠后露出的常亮屏区域的消息通知可使用熄屏显示技术AOD(Always on Display),由于OLED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点都能单独发光,并具有显示纯黑内容时几乎不耗电的特性,因此可以仅点亮OLED屏幕上的部分像素点用于显示信息和通知等内容,而其他像素点则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黑色),以减小终端设备的耗电量。
S120、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
其中,折叠屏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第二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常亮屏区域,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第二预设内容可以为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的显示板式进行更改得到的内容,也可以为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进行缩放得到的内容,还可以为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的内容等等。
示例性的,图2A至图2F以终端设备是手机为例对折叠屏进行示例性性说明,参照图2A至图2F所示,为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六视图。其中,图2A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B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左视图,图2C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D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仰视图,图2E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右视图,图2F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3A至图3F为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六视图,其中,图3A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B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左视图,图3C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D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仰视图,图3E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右视图,图3F为示例性终端设备在在折叠状态下的后视图。
其中,该终端设备的折叠屏包括屏幕组件与对应的屏幕周圈压条配件,上机身(第一折叠部分对应的机身)包括金属中框、玻璃电池盖、摄像头玻璃镜片、金属摄像头装饰件、闪光灯罩、音量键、指纹键、卡托与内部电子元器件,上机身与下机身(第二折叠部分对应的机身)之间为转轴模组部分,转轴模组部分包括内部转轴组件与外部金属转轴盖,转轴模组可采用成熟的类水滴屏双转轴结构,位于整机的中上部,整体呈现的效果为折叠状态下,上下机身可完全闭合(区别于三星转轴),上机身与下机身通过内部的双转轴进行连续并围绕轴心旋转,使终端设备可发生折叠。上机身与下机身的各个装配件之间通过点胶、结构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并连接。
其中,终端设备的尺寸和常亮屏区域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示例性的,上述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尺寸可以为长:161.4mm*宽:74.5mm*厚:6.2mm(最薄处),以及8mm(最厚处,不包括镜头凸起部分);折叠状态下的尺寸为长:89.7mm*宽:74.5mm*厚:14.2mm(转轴处);下机身比上机身长13.2mm,会露出10mm长的内屏显示区域(常亮屏区域)用于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例如可容纳1.2*5个图标(一整排图标+一些缩略图标)的显示与操作;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中的指纹键的尺寸为长:15mm*宽:2.7mm,方便使用者进行指纹识别,并可以在折叠后使用其触控识别的功能对显示区域信息上下滑动操作,例如,触控该指纹键的上半部分,实现常亮屏区域显示内容的上滑,触控该指纹键的下半部分,实现常亮屏区域显示内容的下滑。该终端设备的外观面为玻璃和金属材质。
终端设备如此设计,可实现上薄下厚、上轻下重、上短下长的整体机身结构,使得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时呈上薄下厚的楔形,类似与老款折叠手机的外观结构,折叠状态下整体厚度较为均匀,握持感较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折叠状态下的上机身和下机身的段差,更易于用户常亮屏区域的操作,且能有效减低终端设备的重心,让展开折叠屏的操作过程更省力、流畅,展开使用时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折叠屏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第二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常亮屏区域,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由于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折叠部分未被完全覆盖,未被完全覆盖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且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因此使得在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展开或由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换或变换,使得显示内容具有连续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的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可对当前终端设备的屏幕上的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显示内容显示于常亮屏区域。对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可包括:对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的大小进行调整、显示位置进行调整、对要显示的应用程序的数量进行调整、对锁屏壁纸或动画的调整和对显示板式进行调整等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其中,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可以为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在应用图标的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将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应用图标缩小,并改变板式,如第一版式为2行*3列的显示板式,将其调整为1行的第二版式显示于常亮屏区域;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也可以为进入某一个应用程序对应消息的详情预览内容等等。进一步的,响应于用户对该行应用图标的滑动操作,隐藏该6个应用图标,显示另外6个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
类似的,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其中,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可理解为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的逆操作,获取第二预设内容的过程可理解为获取第一预设内容的逆过程。
示例性的,以熄屏状态下的屏幕壁纸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4A和图4B所示,图4A为终端设备的折叠屏在折叠状态下常亮屏区域的显示内容,包括壁纸飞机、日期和时间,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飞机向上移动并生成尾部喷气效果,形成飞机沿第一方向飞行的动画场景,第一方向为折叠屏的展开方向,同时常亮屏区域显示的时间、通知信息等也会向上移动,可选的,可改变显示版式。此外,还可以为从折叠状态的小树苗到展开状态后生长为参天大树;从折叠状态下的小鲤鱼到展开状态下经过跃龙门动画后变为巨龙的动态壁纸等等,这里不一一举例。
类似的,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形成的动画可以为飞机延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飞行、参天大树变为小树苗、巨龙变为小鲤鱼等等。使用户与终端设备的交互具备高级感和流畅性,同时提供对应的交互逻辑性,如从小屏到大屏、从简略到详细,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对折叠屏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进行选择,以减少对折叠屏的无效操作的(折叠或展开)频率,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
另一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示例性的,该情况下,假设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包括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图标,即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为多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图标,则可根据该多个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内的使用频率和/或使用时长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应用程序,将预设数量的目标应用程序以第二版式显示于常亮屏区域。例如,以第一版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为5行*4列的的应用程序图标,则可根据该20个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内的使用频率选择5个目标应用程序,以一整排的第二版式显示于常亮屏区域。
再一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示例性的,展开状态下,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包括:消息提醒框和对应的消息内容,消息提醒框和对应的消息内容显示于第一折叠部分,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对消息提醒框、消息内容的字号进行缩小,显示于常亮屏区域。类似的,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消息提醒框和消息内容的字号进行放大,并显示于第一折叠部分。
又一种情况下,当前界面为进入某一应用程序后的显示界面,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将折叠前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选择性显示于折叠后的常亮屏区域;相应的,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点亮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获取常亮屏区域显示内容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其它内容,将该应用程序的其它内容显示于展开后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
示例性的,该应用程序可以为地图导航相关的应用程序或者音乐播放应用程序。例如,折叠屏在折叠状态时,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为导航应用程序中用户正在前进的方向、行程进度等内容,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保持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不变,获取该导航应用程序的其它辅助功能,如缩略行程地图、对应的详细路况信息,将获取到的辅助功能以适应于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的大小显示,相应的,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保持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不变,隐藏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可防止用户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带来的安全隐患。又例如,在折叠屏在折叠状态时,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为音乐播放程序的播放进度、暂停、进行音乐切换的控件等,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保持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不变,获取该音乐播放程序的其它辅助功能,如歌词、图像等,将获取到的辅助功能以适应于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的大小显示。相应的,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保持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不变,隐藏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显示的内容。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所示,在步骤S11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510至S520。
S510、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
示例性的,预设功能可包括wifi、蓝牙、定位等功能等系统功能,响应于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终端设备唤醒对应的应用程序或目标部件,目标部件可包括充电模块、wifi开关、蓝牙开关等;获取终端设备的wifi连接状态、蓝牙连接状态、定位开启与否等状态。
或者,预设功能可以包括其它非系统应用程序的功能,如导航功能、音乐播放功能、计时功能、相机的参数调整功能等等。
S520、在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示例性的,结合上述示例,在终端设备正在充电的情况下,系统电池电量管理应用程序获取充电进度与对应的充电速率,并显示充电图标,以及以绿色呼吸效果进度条和数字、文字等形式在常亮屏区域进行显示;或者,通过获取系统WIFI、蓝牙部件获取对应的可连接设备信息,并在常亮屏区域横向显示多个设备名称的气泡图标,用户通过对蓝牙、WIFI图标被划动靠近对应的可连接设备图标即可完成连接;或者,若终端设备正在执行下载任务,则获取下载进度与对应的下载速度,并以蓝色呼吸效果进度条和数字、文字等形式在常亮屏区域进行显示;或者,获取系统运动程序反馈的用户的每日运动时间、步行距离,通过展示底部行走小人动画和对应的数值在常亮屏区域进行显示;或者,获取系统通话或录音软件对应的通话、录音时间进度与音量,并通过跳动的音量柱状折线图在常亮屏区域进行显示。
或者,在常亮屏区域显示导航功能对应的图标、快速应答功能图标、行程进度、转弯方向和距离等信;或者显示音乐播放程序的图标和正在播放音乐的状态;或者显示闹钟对应进行快速时间设置的图标和闹钟提醒状态;或者显示倒计时功能对应的功能图标和倒计时的状态;或者显示通讯类程序的功能图标、如接电话对应的功能图标、挂断电话对应的功能图标、录音对应的功能图标、外放声音对应的功能图标等,以及显示各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或者在常亮屏区域显示调整相机参数的功能图标,如调整曝光度、白平衡、滤镜模式、焦距、闪光灯开启与否、自拍多功能LED补光灯等功能分别对应的图标,以及当前的曝光度状态、白平衡状态、滤镜模式状态、焦距、闪光灯开启与否等状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包括:在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显示该显示内容。
示例性的,折叠的角度越大,用户可正视的屏幕区域越小,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进行显示。
以拍照功能作为示例对该步骤进行说明:在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的过程中,进入专业拍摄模式,折叠屏在折叠前显示的快捷参数调整页面向上拓展出更多的可操作选项,对应的拍摄画面比例也转变为全屏。示例性的,在折叠屏展开第一预设角度,如1-120゜时,点亮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显示拍摄画面;折叠屏展开第二预设角度,如121-180゜时,点亮第一折叠部分,使整个屏幕显示拍摄画面;而在展开角度为0°,即完全闭合时进行熄屏或进入主摄自拍模式。
其中,为了实现终端设备的入主摄自拍模式,在第一折叠部分的背面(图2E中的210)做了电镀镜面效果,可理解为终端设备的上机身的电池盖部分做了电镀镜面效果,用于显示主摄自拍模式下获取的预览图像。主摄自拍模式对应50mm焦段,并通过陀螺仪、距离感应器等获取的数据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可使得拍摄的照片效果与背面镜面反射观察到的图面效果接近一致。此外,可通过常亮屏区域显示高亮度的不同预设图片,以实现在光线条件不佳情况下的补光、打光效果,相比于常规的闪光灯补光有更丰富的可操作空间。
此外,可为相机进入主摄自拍模式设置对应的快捷键,如点击电源键三次,也可设置对应的拍摄手势进入倒计时拍照或立即拍照,如设置V字手势;出于功能多样性的考虑,可以预先设置其他对应的个性化效果,如不同的画风滤镜、超广角(鱼眼畸变效果)、长焦(虚化)、闪光灯补光等,部分效果可以通过电致变色的电镀区进行效果的模拟显示。
为了使拍摄的图片效果接近于镜面区域反射画面的肉眼观察效果,可通过终端设备背面设置的环境光传感器与距离传感器,并结合主摄拍摄图像的眼部识别功能,将主摄自拍模式下的相机焦距自动对焦到自拍使用者的眼睛处,让图像焦距更接近肉眼观察图像效果。其中,通过距离传感器、陀螺仪获取摄像头至使用者眼睛处的距离、角度,自动调整相机拍摄内容的范围,根据镜面反射原理,观察镜面中图像距离为实际距离的两倍,并在距离、角度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测得人眼进大远小的透视参数,对后摄画面的畸变进行调整,此外,通过获取环境光参数,消除环境光对镜头和镜面区域影响的差异性,最大限度的使让终端设备的拍摄图片效果接近用户在镜面区域观察到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包括:响应于用户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目标应用程序。
示例性的,折叠屏在展开状态下,通过预设操作,如多指拖动、长按拖动等将终端设备屏幕上显示的应用程序图标拖动至常亮屏区域,作为目标应用程序。其中,目标应用程序不会被系统内存清理,在展折叠屏的展开、折叠、熄屏、亮屏状态下皆点亮并优先显示,同时可以设置为在静音或勿扰模式下允许发声或震动,以对用户进行工作任务提醒,即目标应用程序的显示优先级最高。目标应用程序在常亮屏区域进行显示时,可显示对应的缩略显示内容。
折叠屏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进行切换时,将常亮屏区域的显示内容设置为整个手机优先级最高的待处理状态区,折叠屏在折叠或展开的状态下,处于待处理状态下的信息通知都优先在常亮屏区域常亮并置于顶层显示,以通知用户以及供用户进行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作为对上述方法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该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装置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600包括:
控制模块610,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
显示模块620,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
其中,折叠屏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第二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常亮屏区域,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模块610,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在图6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触发模块710,用于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720,用于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在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模块610,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模块610,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模块620,还用于在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显示显示内容。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模块620,还用于响应于用户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目标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通过执行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由于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折叠部分未被完全覆盖,未被完全覆盖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且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因此使得在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展开或由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换或变换,使得显示内容具有连续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其实现原理与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及存储在存储器820上并可在处理器8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10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势交互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上运行。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电子设备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6所示的控制模块610和显示模块62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其中,折叠屏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第二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常亮屏区域,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在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显示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目标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通过执行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由于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折叠部分未被完全覆盖,未被完全覆盖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且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因此使得在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展开或由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换或变换,使得显示内容具有连续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其实现原理与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其中,折叠屏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第二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常亮屏区域,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在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第二版式与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获取折叠屏折叠前,在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第一版式与折叠屏的尺寸匹配;对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显示显示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对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常亮屏区域显示目标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由于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因此可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二折叠部分未被完全覆盖,未被完全覆盖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且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因此使得在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展开或由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时,终端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换或变换,使得显示内容具有连续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其实现原理与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
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所述常亮屏区域,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一屏幕内容,所述第一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在所述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所述第一屏幕内容的各元素,所述第二版式与所述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消息查阅操作,以横向滚动的方式显示所述消息内容;
响应于用户对预设控件的触发操作,以翻页的方式显示消息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下,响应于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操作,获取预设功能的状态;
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预设功能图标以及所述预设功能图标对应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二屏幕内容,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对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的元素进行筛选,在所述常亮屏区域以第二版式显示所述第二屏幕内容筛选后的各元素,所述第二版式与所述常亮屏区域的尺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
获取所述折叠屏折叠前,在所述折叠屏显示的第三屏幕内容,所述第三屏幕内容的元素以第一版式显示,所述第一版式与所述折叠屏的尺寸匹配;
对所述第三屏幕内容进行缩放,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缩放后的第三屏幕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的过程中,基于折叠的角度,获取对应的显示内容;
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的目标应用程序的选择操作,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所述常亮屏区域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9.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折叠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及第二折叠部分的非常亮屏区域黑屏,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常亮屏区域显示第一预设内容;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折叠屏的展开操作,控制所述折叠屏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点亮,并显示第二预设内容;
其中,所述折叠屏包括: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长度,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未被覆盖的区域为所述常亮屏区域,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共处同一平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在调用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
CN202211514345.XA 2022-11-29 2022-11-29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866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4345.XA CN115866127A (zh) 2022-11-29 2022-11-29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4345.XA CN115866127A (zh) 2022-11-29 2022-11-29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127A true CN115866127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7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4345.XA Pending CN115866127A (zh) 2022-11-29 2022-11-29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61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2165A (zh) * 2023-09-19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拍照操作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983A (zh) * 2014-05-23 2016-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折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01809A (zh) * 2019-02-28 2019-06-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5907A (zh) * 2018-05-04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折叠式显示装置
WO2022241621A1 (en) * 2021-05-17 2022-1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ldable-slid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983A (zh) * 2014-05-23 2016-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折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5907A (zh) * 2018-05-04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09901809A (zh) * 2019-02-28 2019-06-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41621A1 (en) * 2021-05-17 2022-1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ldable-slid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2165A (zh) * 2023-09-19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拍照操作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2165B (zh) * 2023-09-19 2024-02-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拍照操作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3152B2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カメラ効果
CN111124561B (zh) 应用于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56461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0427B (zh) 显示页面元素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JP2020194555A (ja) コンテキスト特化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N113727017B (zh) 拍摄方法、图形界面及相关装置
KR102140295B1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카메라 효과들
CN109496425A (zh)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
US20150071043A1 (en) Relative Clock Time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ive Clock Time Display Program
CN113114841B (zh) 动态壁纸获取方法、装置
CN106200917B (zh) 一种增强现实的内容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866127A (zh) 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169290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942607B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3656118A (zh) 一种灭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47768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020455A1 (zh) 壁纸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85454B (zh) 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10402A (zh) 一种穿戴设备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穿戴设备
WO2022228042A1 (zh)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JP3672089B2 (ja) 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用の三次元アイコン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媒体、通信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11694535B (zh) 闹钟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4690984B (zh) 一种灭屏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525783A (zh) 图片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28808A (zh) 虚拟宠物的外观编辑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