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3233A -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3233A
CN115863233A CN202211687389.2A CN202211687389A CN115863233A CN 115863233 A CN115863233 A CN 115863233A CN 202211687389 A CN202211687389 A CN 202211687389A CN 115863233 A CN115863233 A CN 115863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otary seat
embedding
spacing block
embedding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73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tech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tech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tech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tech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73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3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3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32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两嵌合转座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之间设置有间隔块;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远离间隔块的一侧与嵌合转座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靠向间隔块的一侧延伸进间隔块内与间隔块转动连接。双工位同时作业,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114724999A,公告日为2022年07月08日,专利名称为一种二极管入料座,包括入料座本体,入料座本体靠向震盘输送轨道的一侧开设有嵌合转座安装槽,嵌合转座安装槽内设置有嵌合转座,入料座本体的底部与嵌合转座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让位槽,安装让位槽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嵌合转座连接,嵌合转座的四侧面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座,滑座上安装有推拉电机,推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Z形抵接杆;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滑座和嵌合转座安装槽之间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和滑座之间的位置凸设有限位块,Z形抵接杆贯穿限位块并且其自由端延伸进限位槽内。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单产品让位槽设置,每次仅能单个二极管作业,工作效率低;并且,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还设置T形滑轨槽11、滑座13、推拉电机12、限位块14、Z形抵接杆15、限位槽16等结构,导致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结构复杂,取料结构的行程需要因应这些结构的位置而调整结构进行避让,以避免发生干涉,导致设备整体改动较大,适用度低。鉴于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双工位同时作业,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所述入料座本体内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嵌合转座安装槽,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之间设置有间隔块;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远离所述间隔块的一侧与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靠向所述间隔块的一侧延伸进所述间隔块内与所述间隔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所述第二嵌合转座靠向所述间隔块的一侧转轴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间隔块位于两侧转轴的下方相对两侧均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所述入料座本体内腔底部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连通的驱动机构安装槽;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向座、滑块、旋转电机、第三伞齿轮,所述导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内底部,所述导向座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座的长度;所述导向座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凸设有限位凸条从而形成导向滑轨;所述滑块对应活动嵌合设置在所述导向滑轨内;所述旋转电机对应安装在所述滑块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二伞齿轮配合的第三伞齿轮;所述入料座本体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推拉驱动电机,所述入料座本体的底部与所述让位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轴让位孔,所述推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拉轴,所述推拉轴的自由端依次贯穿所述推拉轴让位孔和让位孔与所述导向座底部连接。
进一步,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与所述转轴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远离所述间隔块的一侧与所述单向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两侧所述限位凸条靠向导向滑轨的一侧均形成有链条状凹凸面A,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凸条对应的两侧面均形成有与所述链条状凹凸面A配合的链条状凹凸面B。
进一步,所述间隔块内靠向两侧所述产品让位槽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吹气腔;所述横向吹气腔与两侧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连通;所述横向吹气腔靠向两侧出气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中空弧形压紧凸粒,所述弧形压紧凸粒的外侧面与所述横向吹气腔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横向吹气腔靠近两侧所述弧形压紧凸粒的位置均设置有凸块,两侧所述凸块均通过拉簧与对应一侧的所述弧形压紧凸粒连接;所述间隔块内与所述横向吹气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横向吹气腔构成垂直关系并且连通的竖向吹气腔,所述竖向吹气腔通过气管连接气源。
进一步,所述弧形压紧凸粒靠向所述凸块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漏气孔。
进一步,各所述产品让位槽内均设置有承放板,所述承放板与所述产品让位槽底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处于最大张开状态时,承放板与产品让位槽的槽口之间的深度设置为M,产品的厚度设置为L,L>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可实现双工位同时作业,并且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上不同尺寸的产品让位槽可实现自动变换,确保入料座本体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导向座的俯视图。
图3为横向吹气腔、竖向吹气腔、弧形压紧凸粒相对结构关系剖面视图。
图4为产品让位槽内带承放板的相对结构关系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为:入料座本体10、连接杆11、推拉驱动电机12、第三伞齿轮13、推拉轴14、滑块15、推拉轴让位孔16、旋转电机17、导向座18、第二伞齿轮19、单向轴承20、转轴21、第二嵌合转座22、第一伞齿轮23、气管24、横向吹气腔25、弧形压紧凸粒26、第一嵌合转座27、限位凸条28、让位孔29、竖向吹气腔30、漏气孔31、间隔块32、嵌合转座安装槽34、驱动机构安装槽33、凸块35、产品让位槽36、承放板37、缓冲弹簧38、链条状凹凸面A39、拉簧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4所示,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10,入料座本体10内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嵌合转座安装槽34,两嵌合转座安装槽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36;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之间设置有间隔块32;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21;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远离间隔块32的一侧与嵌合转座安装槽3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靠向间隔块32的一侧延伸进间隔块32内与间隔块32转动连接;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靠向间隔块32的一侧转轴21安装有第一伞齿轮23,间隔块32位于两侧转轴21的下方相对两侧均通过连接杆11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伞齿轮23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9;入料座本体10内腔底部与两嵌合转座安装槽3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两嵌合转座安装槽34连通的驱动机构安装槽33;驱动机构安装槽33内设置有导向座18、滑块15、旋转电机17、第三伞齿轮13,导向座18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安装槽33内底部,导向座18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孔29,让位孔29的长度小于导向座18的长度;导向座18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凸设有限位凸条28从而形成导向滑轨;滑块15对应活动嵌合设置在导向滑轨内;旋转电机17对应安装在滑块15上表面,旋转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两第二伞齿轮19配合的第三伞齿轮13;入料座本体10的底部与驱动机构安装槽3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推拉驱动电机12,入料座本体10的底部与让位孔2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轴让位孔16,推拉驱动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拉轴14,推拉轴14的自由端依次贯穿推拉轴让位孔16和让位孔与导向座18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嵌合转座安装槽34与转轴21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轴承20,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远离间隔块32的一侧与单向轴承20转动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设置单向轴承20,使转轴21仅能单向转动,避免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出现回转的情况,从而确保每次调整产品让位槽36的精确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侧限位凸条28靠向导向滑轨的一侧均形成有链条状凹凸面A39,滑块15与限位凸条28对应的两侧面均形成有与链条状凹凸面A39配合的链条状凹凸面B。通过这样结构设置,确保滑块15位移的精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间隔块32内靠向两侧产品让位槽36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吹气腔25;横向吹气腔25与两侧嵌合转座安装槽34连通;横向吹气腔25靠向两侧出气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中空弧形压紧凸粒26,弧形压紧凸粒26的外侧面与横向吹气腔25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横向吹气腔25靠近两侧弧形压紧凸粒26的位置均设置有凸块35,两侧凸块35均通过拉簧40与对应一侧的弧形压紧凸粒26连接;间隔块32内与横向吹气腔2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横向吹气腔25构成垂直关系并且连通的竖向吹气腔30,竖向吹气腔30通过气管24连接气源。弧形压紧凸粒26靠向凸块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漏气孔31。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当二极管放置在产品让位槽36内后,气源向竖向吹气腔30填充气体,气体进入横向吹气腔25后促使两侧弧形压紧凸粒26靠向产品让位槽36的方向移动从而伸出横向吹气腔25外与二极管相抵接触,从而将二极管固定在产品让位槽36内,避免作业时发生晃动,影响作业质量。当二极管取料时,气源停止供气,两弧形压紧凸粒26在拉簧40的作用力下复位至横向吹气腔25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产品让位槽36内均设置有承放板37,承放板37与产品让位槽36底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38;缓冲弹簧38处于最大张开状态时,承放板与产品让位槽36的槽口之间的深度设置为M,产品的厚度设置为L,L>M。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取料的时候通过缓冲弹簧38提供缓冲作用力,避免压合产品,确保取料质量。
当需要调整产品让位槽36时,操作步骤如下:
1、推拉驱动电机12通过推拉轴14带动滑块15移动至第一嵌合转座27对应的一侧的相应位置;
2、旋转电机17动力输出,促使第三伞齿轮13转动,第三伞齿轮13转动带动第二伞齿轮19同步转动,第二伞齿轮19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23同步转动,第一伞齿轮23转动带动转轴21转动,从而使第一嵌合转座27转动既定角度;
3、第一嵌合转座27完成产品让位槽36的调整后,推拉驱动电机12通过推拉轴14带动滑块15移动至第二嵌合转座22对应的一侧的相应位置;
4、旋转电机17动力输出,促使第三伞齿轮13转动,第三伞齿轮13转动带动第二伞齿轮19同步转动,第二伞齿轮19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23同步转动,第一伞齿轮23转动带动转轴21转动,从而使第二嵌合转座22转动既定角度;
5、随后,推拉驱动电机12通过推拉轴14带动滑块15复位至起始位置。
本发明设置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可实现双工位同时作业;并且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上不同尺寸的产品让位槽可实现自动变换,仅采用一旋转电机17和一推拉驱动电机12可对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进行产品让位槽的变换,简化结构,节省设备成本,并且确保入料座本体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座本体(10)内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嵌合转座安装槽(34),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36);
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之间设置有间隔块(32);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21);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远离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与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靠向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延伸进所述间隔块(32)内与所述间隔块(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所述第二嵌合转座(22)靠向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转轴(21)安装有第一伞齿轮(23),所述间隔块(32)位于两侧转轴(21)的下方相对两侧均通过连接杆(11)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23)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9);所述入料座本体(10)内腔底部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连通的驱动机构安装槽(33);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33)内设置有导向座(18)、滑块(15)、旋转电机(17)、第三伞齿轮(13),所述导向座(18)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33)内底部,所述导向座(18)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孔(29),所述让位孔(29)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座(18)的长度;所述导向座(18)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凸设有限位凸条(28)从而形成导向滑轨;所述滑块(15)对应活动嵌合设置在所述导向滑轨内;所述旋转电机(17)对应安装在所述滑块(15)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二伞齿轮(19)配合的第三伞齿轮(13);所述入料座本体(10)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3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推拉驱动电机(12),所述入料座本体(10)的底部与所述让位孔(2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轴让位孔(16),所述推拉驱动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拉轴(14),所述推拉轴(14)的自由端依次贯穿所述推拉轴让位孔(16)和让位孔与所述导向座(18)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与所述转轴(21)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轴承(20),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远离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与所述单向轴承(2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限位凸条(28)靠向导向滑轨的一侧均形成有链条状凹凸面A(39),所述滑块(15)与所述限位凸条(28)对应的两侧面均形成有与所述链条状凹凸面A(39)配合的链条状凹凸面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块(32)内靠向两侧所述产品让位槽(36)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吹气腔(25);所述横向吹气腔(25)与两侧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连通;所述横向吹气腔(25)靠向两侧出气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中空弧形压紧凸粒(26),所述弧形压紧凸粒(26)的外侧面与所述横向吹气腔(25)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横向吹气腔(25)靠近两侧所述弧形压紧凸粒(26)的位置均设置有凸块(35),两侧所述凸块(35)均通过拉簧(40)与对应一侧的所述弧形压紧凸粒(26)连接;所述间隔块(32)内与所述横向吹气腔(2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横向吹气腔(25)构成垂直关系并且连通的竖向吹气腔(30),所述竖向吹气腔(30)通过气管(24)连接气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压紧凸粒(26)靠向所述凸块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漏气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产品让位槽(36)内均设置有承放板(37),所述承放板(37)与所述产品让位槽(36)底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38);所述缓冲弹簧(38)处于最大张开状态时,承放板与产品让位槽(36)的槽口之间的深度设置为M,产品的厚度设置为L,L>M。
CN202211687389.2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Withdrawn CN115863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7389.2A CN115863233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7389.2A CN115863233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3233A true CN115863233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7389.2A Withdrawn CN115863233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32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4919A (zh) 一种大型3d打印设备成型缸
CN115863233A (zh)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CN106553063A (zh) 压缩机钢阀板一体化生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56634A (zh) 增材制造设备的下供粉装置及其供粉方法、增材制造设备
CN202953554U (zh) 一种取放料组合件
CN110668181A (zh) 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
CN208976833U (zh) 粉末供料装置
CN102826382B (zh) 一种取放料组合件
CN106239959A (zh) 一种用于高速叠片机的叠片凸轮压紧装置
CN211386901U (zh) 一种大型3d打印设备成型缸
CN112620809A (zh) 一种磁性材料生产用切片设备
CN111196035A (zh) 一种3d打印机上的挤出成型机头
CN211279174U (zh) 一种新型陶瓷砖的切割装置
CN216227179U (zh) 一种铝单板剪板机
CN219114873U (zh) 一种凹模模组
CN113787400B (zh) 一种汽车定转子冲片去毛刺装置
CN219153343U (zh) 一种桥切机机头装置
CN214236548U (zh) 一种铝型材下料装置
CN216133852U (zh) 一种设有翻转机构的芯片接合装置
CN113619881B (zh) 包装机用旋转刀封装置
CN220681787U (zh) 纸袋封舌切废排废装置
CN217674862U (zh) 一种用于铝锭生产的防磨损输送带
CN114541936B (zh) 一种中空玻璃胶带封边生产线
CN217801915U (zh) 一种覆膜机的自动切膜装置
CN219378755U (zh) 一种弹性悬浮式冲压供料装置及移动供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