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9484A -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9484A
CN115859484A CN202310155540.6A CN202310155540A CN115859484A CN 115859484 A CN115859484 A CN 115859484A CN 202310155540 A CN202310155540 A CN 202310155540A CN 115859484 A CN115859484 A CN 115859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ness
stress range
point
historica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55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59484B (zh
Inventor
邓长华
王珺
吴丹
穆朋刚
张允涛
庞勇
李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1555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9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5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9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若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封闭区域时,确定在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能够根据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来预测发动机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环境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考核液体火箭发动机在试车或飞行过程中的历史力学环境适应性,通常在振动台上采用随机振动试验的方法来模拟发动机所经历的历史力学环境。振动试验一般根据标准、实测、仿真或者其他型号类推的方法来指定规范谱。由于实际环境的复杂性及试验的局限性,如边界条件模拟的困难,采用规范谱并不能真实再现发动机实际工作时所经历的历史力学环境,带来的问题就是无法根据振动试验结果来可靠判定发动机真实工作时或者在新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是否在已通过试验的考核范围内,以及发动机真实工作时或者在新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其可靠工作的最长时间是多少。因此,亟需一种可以预测发动机在新的力学环境条件下是否可以可靠工作的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无法根据振动试验结果来可靠判定发动机真实工作时或者在新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是否在已通过试验的考核范围内,以及发动机真实工作时或者在新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其可靠工作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能够根据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来预测发动机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以评估发动机工作的力学环境是否在试验考核范围内,或者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最长可以可靠工作多长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包括:
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开始,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
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得到目标折线段;
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
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得到目标直线段;
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包括:
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
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排序模块,用于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第一绘制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第二绘制子模块,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开始,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循环子模块,用于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得到目标折线段;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
第四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得到目标直线段;
第五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第二方面提供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400-电子设备;410-处理器;420-通信接口;430-存储器;440-通信线路;500-芯片;540-总线系统。
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阈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的结合,a和c的结合,b和c的结合,或a、b和c的结合,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包括模数转换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在本申请中,可以首先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步骤102: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在本申请中,可以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步骤103: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步骤104: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在本申请中,上述步骤1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A1: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开始,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
子步骤A2: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子步骤A3: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子步骤A4: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得到目标折线段;
子步骤A5: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
子步骤A6: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得到目标直线段;
子步骤A7: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步骤105: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在本申请中,可以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步骤106: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能够根据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来预测发动机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以评估发动机工作的力学环境是否在试验考核范围内,或者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最长可以可靠工作多长时间。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包括模数转换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在本申请中,定义发动机的力学环境适应度F为:
Figure SMS_1
;其中,E为时间t内循环应力峰值频次的期望值,p为循环应力范围S的概率密度函数;k为修正系数;
P的具体公式为:
Figure SMS_2
其中,为了使得公式更加清晰,使用D1、D2、D3、Z、Q、R和mn指代更具体的公式,并无特殊含义,m0为mn中的n等于0等于0时的积分值,其具体指代的公式分别为:
Figure SMS_3
;/>
Figure SMS_4
Figure SMS_5
Figure SMS_6
Figure SMS_7
Figure SMS_8
其中,为了使得公式更加清晰,使用r、Xm和E指代更具体的公式,m1为mn中的n等于1时的积分值,m2为mn中的n等于2时的积分值,m4为mn中的n等于4时的积分值,r、Xm和E并无特殊含义,其具体指代的公式分别为:
Figure SMS_9
Figure SMS_10
Figure SMS_11
Figure SMS_12
(/>
Figure SMS_13
);
Figure SMS_14
式中G(f)为频率f处的单边位移PSD(功率谱密度)值,q为标准化功率谱密度,Δf为频率间隔,k为位移转换为应力时的常数。
在本申请中,计算标准化功率谱密度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E1:将功率谱密度谱以预设点数为一个区间进行分割,计算每一个区间的平均值。
在本申请中,预设点数可以是10、20、50等整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做具体调整。
子步骤E2:将子步骤E1分割出来的每一个区间的平均值分别进行四次方。
子步骤E3:将所有区间四次方后的数值相加,计算平均值。
子步骤E1:将子步骤E3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开四次方,得到的数值就是该PSD谱的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在本申请中,由于试验或者实测的PSD谱通常为加速度功率谱,可以采用下式将加速度功率谱密度转换为位移功率谱密度:
Figure SMS_15
式中
Figure SMS_16
为单边加速度功率谱。
实际中一般为三个互相垂直方向的PSD谱,在计算时采用下式进行近似:
Figure SMS_17
;/>
式中
Figure SMS_18
、/>
Figure SMS_19
、/>
Figure SMS_20
分别为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值,kx、ky、kz分别为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功率谱密度值权重系数,如果某方向无数据或者未测试数据,将该方向PSD谱赋0。实际应用时,PSD谱应为产品对接面上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可以为规范谱,也可以为实测谱。
步骤202: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
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坐标记为(Fi,Si)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F,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S。
步骤203: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步骤204: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在本申请中,可以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F0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S0,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步骤205: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在本申请中,可以将步骤202得到的所有点(Fi,Si)按照Si降序排序,如果存在Si相同的点,则只保留Fi最小的点而舍去其它点,最后形成新的一组点(F1,S1)、(F2,S2)、(F3,S3)、……(FN,SN)。
步骤206: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在本申请中,上述步骤206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A1: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F1,S1)开始,控制横坐标F1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S2的纵坐标值;
子步骤A2: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F2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F1,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子步骤A3: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F2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F1,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子步骤A4: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FN,SN),得到目标折线段;
子步骤A5: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Fmax
子步骤A6: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Fmax,得到目标直线段;
子步骤A7: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步骤207: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F0,S0)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Fc
步骤208: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在本申请中,取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记为第一适应度Fc,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记为T0,则在该试验条件下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最长时间为T0×F0/Fc,将计算得到的最长时间标记在图中(F0,S0)旁。
步骤209: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其中,非可靠工作状态也即是发动机无法适应该待预测力学环境,工作可靠性可能无法得到保障。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子步骤A1-A7可以形成封闭区域L,根据步骤207,可以确定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K在封闭区域内,则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
本申请能够根据已进行过的发动机能够适应的力学环境规范谱或者实测谱,来预测发动机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以评估发动机工作的力学环境是否在试验考核范围内,或者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最长可以可靠工作多长时间。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3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排序模块303,用于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第三确定模块304,用于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第四确定模块305,用于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第五确定模块306,用于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第一绘制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第二绘制子模块,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开始,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循环子模块,用于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得到目标折线段;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
第四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得到目标直线段;
第五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可以通过第一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第二确定模块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排序模块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第三确定模块,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第四确定模块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第五确定模块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能够根据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来预测发动机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力学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以评估发动机工作的力学环境是否在试验考核范围内,或者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最长可以可靠工作多长时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可以实现如图1-3任一所示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
如图5所示,上述处理器410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如图5所示,上述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通信线路440。通信线路440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可选的,如图5所示,上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20。通信接口4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420可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可选的,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30。存储器430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如图5所示,存储器430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30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40与处理器410相连接。存储器430也可以和处理器410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处理器4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如图5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图5中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芯片50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410。
可选的,如图6所示,该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420和存储器430,存储器4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存储器43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如图6所示,处理器410控制终端设备中任一个的处理操作,处理器41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如图6所示,存储器4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例如应用中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40。
如图6所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功能。
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执行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终端、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包括:
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开始,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
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得到目标折线段;
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
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得到目标直线段;
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包括:
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
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7.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得到一一对应的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排序模块,用于对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按照应力范围降序排序,若存在所述历史应力范围相同的点,保留对应的所述历史适应度最小的点,得到更新后的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多个点按照预设规则做连线处理,确定发动机可靠工作的封闭区域;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封闭区域确定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不在所述封闭区域时,确定在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处于非可靠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应力范围的基准计算标准为均方根值或标准化功率谱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发动机所有已经通过考核的试验、试车或飞行的历史力学环境的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历史应力范围,其中,每一个所述历史力学环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点表示,点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点的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第一绘制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所述历史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历史应力范围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相同颜色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得到一一对应的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所述平面图的横坐标表示所述历史适应度,所述纵坐标表示所述历史应力范围;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准计算标准计算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下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预测适应度及对应的所述预测应力范围,得到对应的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
第二绘制子模块,将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以点坐标的形式通过不同于所述历史力学环境的颜色绘制在所述平面图上;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一个点开始,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
循环子模块,用于循环所述控制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下画直线,直至所述直线的纵坐标值等于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第二个点的纵坐标值,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小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水平左拐直至到达所述第二个点;若所述第二个点的横坐标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直线的横坐标值,控制所述直线处于停止状态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目标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中的最后一个点,得到目标折线段;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集合和所述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对应的所有点中横坐标最大的点的横坐标值为最大适应度值;
第四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在所述目标折线段的收尾点上分别向右画直线直至横坐标等于所述最大适应度值,得到目标直线段;
第五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直线段右端的尾部相连,形成所述发动机可靠工作的所述封闭区域;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适应度和应力范围点处设置一条水平直线与所述封闭区域相交,将左侧交点的横坐标值设置为第一适应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预测力学环境条件对应的待预测点对应的试验时间、所述第一适应度和所述预测适应度,确定所述可靠工作最长时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
CN202310155540.6A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859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5540.6A CN115859484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5540.6A CN115859484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9484A true CN115859484A (zh) 2023-03-28
CN115859484B CN115859484B (zh) 2023-07-14

Family

ID=8565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5540.6A Active CN115859484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94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1044A1 (en) * 2011-03-21 2013-07-2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stress domain
CN107368858A (zh) * 2017-07-28 2017-11-21 中南大学 一种智能环境运载机器人识别楼层的参数化测量多模型智能融合方法
CN108388726A (zh) * 2018-02-11 2018-08-10 浙江大学 一种考虑多目标多约束性能均衡的机械结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
CN111950099A (zh) * 2020-08-03 2020-11-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设备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2504029A (zh) * 2020-11-30 2021-03-1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固体双基推进剂小火箭加速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CN114861519A (zh) * 2022-03-07 2022-08-05 成都理工大学 复杂地质条件下初始地应力场加速优化反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1044A1 (en) * 2011-03-21 2013-07-2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stress domain
CN107368858A (zh) * 2017-07-28 2017-11-21 中南大学 一种智能环境运载机器人识别楼层的参数化测量多模型智能融合方法
CN108388726A (zh) * 2018-02-11 2018-08-10 浙江大学 一种考虑多目标多约束性能均衡的机械结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
CN111950099A (zh) * 2020-08-03 2020-11-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设备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2504029A (zh) * 2020-11-30 2021-03-1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固体双基推进剂小火箭加速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CN114861519A (zh) * 2022-03-07 2022-08-05 成都理工大学 复杂地质条件下初始地应力场加速优化反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COSTA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syngas powered reciprocating engine equipping a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nit" *
吴丹: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及应用" *
柳强 等: "基于Kriging模型和NSGA-Ⅱ的航空发动机管路卡箍布局优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9484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3519B (zh) 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和装置
TWI571737B (zh) 軟體測試系統、方法及其非暫態電腦可讀取紀錄媒體
JP6893531B2 (ja) 要求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1897660B (zh) 模型部署方法、模型部署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210296B2 (en) Adaptive bug-search depth for simple and deep counterexamples
CN111736951A (zh) 自动驾驶的仿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5230A (zh) 一种晶圆制程良率分析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635034B (zh) 训练数据重采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71787B (zh)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191114B (zh) 用于验证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13964B (zh) 数据校验加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46293B2 (en) Testing pre and post system call exits
US10725895B2 (en)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test coverage
CN115859484A (zh) 一种发动机力学环境适应性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49470A (zh) 一种芯片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12559A (zh) 测试硬件管理软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892010B2 (en) Persistent command parameter table for pre-silicon device testing
CN115550178A (zh) 一种智慧网关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5858256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388564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56286A (zh)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86888B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的三温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44423B (zh) 基于验证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489851B (zh) 内存芯片的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89303A (zh) 一种平台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