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3381B -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3381B
CN115853381B CN202211545732.XA CN202211545732A CN115853381B CN 115853381 B CN115853381 B CN 115853381B CN 202211545732 A CN202211545732 A CN 202211545732A CN 115853381 B CN115853381 B CN 115853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leaning
oil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5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53381A (zh
Inventor
温一涛
吴韬
蔡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eyi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ey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eyi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ey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57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3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3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3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53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3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属于汽车撑杆技术领域,其由内轴和外管组成,内轴和外管能够相对的轴向滑动以驱使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在本发明中,外管的一端设有润滑组件,该润滑组件具有进油端、进气端、出油端以及排气端;进油端、进气端能够被车载润滑系统供给润滑油和/或气体,并对内轴和外管进行润滑和/或对内轴和进行清洁,并以此来提高撑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撑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撑杆,是一种用在汽车尾门上,且用于承担汽车尾门开启和关闭工作的部件,目前,在配置较高的车辆上一般都会安装电动撑杆来实现尾门的自动启闭。
然而,电动撑杆在活动的过程中,内管和外管之间容易产生刚性摩擦,因此,长期以往极易使得电动撑杆报废。
另外,在电动撑杆打开时,空气中的灰尘极易吸附在内管上,而在电动撑杆关闭时,这些灰尘也会增大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摩擦,从而影响电动撑杆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撑杆及其车载润滑系统,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撑杆,由内轴和外管组成,所述内轴和外管能够相对的轴向滑动以驱使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润滑组件;
其中,所述润滑组件至少具有进油端、进气端、出油端以及排气端;
该进油端、进气端能够被车载润滑系统供给润滑油和/或气体,并对内轴和外管进行润滑和/或对内轴和进行清洁。
优选为:所述润滑组件包括:
端盖,设于外管的一端,且具有供内轴穿过的中心口;
润滑轴承,转动连接于端盖内部,且表面分布有过滤孔;
其中,所述端盖上设有形成进油端的进油嘴、形成进气端的进气嘴、形成排油端的排油嘴以及形成排气端的排气口;
所述端盖内形成有连接进气嘴和排气口的气体腔室,所述排气口分布中心口位置,且用于向内轴喷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在内轴和外管的连接位置设置润滑组件,润滑组件能够被车载的润滑系统提供润滑油或气体,润滑油用于润滑内轴和外管,以减少两者之间产生的刚性摩擦,而气体能够直接的送入气体腔室中,并通过排气口排出,以此来减少内轴打开时吸附在内轴上的灰尘,避免这些杂质来进一步增加内轴和外管之间的工作负担。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载润滑系统,其能够润滑上述的一种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车载润滑系统包括:
油源;
交换体,由外体和内体构成,且内体具有内腔,并和外体之间形成通过进油管与油源连通的外腔;
输出体,内设驱动板,且利用该驱动板将输出体内分为出气腔和出油腔;
驱动器,由分别驱动内体在外体内升降活动的第一驱动器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板在输出体内升降活动的第二驱动器组成;
进气管,连接出气腔和内体;
出油管,由连接外腔和出油腔之间的第一出油管以及与出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管构成;
单向阀,由设于出气腔上的第一单向阀、第一出油管上的第二单向阀、设于第二出油管上的第三单向阀以及设于进气管上的第四单向阀构成;
排气管,形成于所述内体的底部,且自外体穿出并向进气端供气;
其中,所述内体能够在第一驱动器控制下形成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驱动器控制内体上升,并与外体的顶部接触,当输出体的驱动板在第二驱动器驱使下上升时,将出气腔内的气体送入内体中,并经过外腔润滑油的冷却后送入进气端内;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一驱动器控制内体下降,并与外体的顶部分离,油源将润滑油送入外腔时,位于上层的润滑油会溢出并进入内腔,随后从排气管进入进气端中并对气体腔室进行清洁或润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车载润滑系统,其可以安装在车辆上,并为电动撑杆的活动提供的润滑油或者用于除尘的气体,一般的,本发明的车载润滑系统的润滑油能够送入润滑组件内被内轴和外管使用,气体也能够送入润滑组件的气体腔室用而被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润滑系统能够集成“供气”和“供油”于一身,在使用时,润滑油位于外腔中,气体则是位于内腔中,因此,在气体从内腔喷出时,还可以利用润滑油对其进行冷却,并且在喷向内轴时,也能为内轴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同时,该部分气体也能够主要为内轴起到除尘的作用;
不仅如此,在需要对气体腔室润滑(防止生锈)或者疏通(例如异物进入气体腔室内造成堵塞)时,润滑油还能够从外腔进入内腔中,并在气体的作用向使得润滑油在气体腔室内活动,并通过润滑油将异物从气体腔室中推离。
优选为:所述外腔的顶部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能够在内体和外体的顶部接触时对两者的接触面起到密封作用,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若干个密封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外腔的顶部。
若干个驱动轮,分别与各转轴连接;
传动件,传动连接于各驱动轮之间;
其中,任意的驱动轮能够被电机驱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在驱动轮顺时针旋转时,各密封片靠近内体并对内体和外体的接触面密封且夹紧内体;在驱动轮逆时针旋转时,各密封片远离内体并松开内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还在外腔中设置了密封组件,密封组件能够被打开或者关闭,在关闭上,密封组件的密封片与内体和外体的接触面接触,从而来对内腔进行封闭。避免内腔内的杂质进入外腔中而影响润滑油。
优选为: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清洗组件,其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
清洁体容器和清洁剂容器,通过进料口与进气管连通;
电磁组件,设于进气管上,且分别在通电时产生磁磁性和断电时失去磁性;
活塞,在电磁组件的控制下封闭或开启进料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
壳体,安装于进气管上,且缠绕有电磁线圈;
铁芯,设于壳体内,且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性;
复位弹簧,设于壳体内,且连接于活塞和壳体的底部之间。
优选为:所述内体包括:
本体,固定的设于外体内;
端盖,能够被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升降的设于本体的顶部;
其中,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个滑动口,并在端盖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清洁部;
所述传动件在活动时能够带动各清洁部在滑动口处进行往复移动,并对本体内进行清洁。
优选为:所述传动件为与各驱动轮啮合的主齿轮,其中,所述清洁部包括:
清洁体,滑动的设于端盖上,且通过活动于滑动口处的联动块与主齿轮连接;
气流腔,形成于清洁体内,且具有能够与进气管对准的输入端和以倾斜方式向内腔供气的输出端;
过滤部,形成于气流腔的输入端。
优选为:所述清洁体的清洁端与清洁体活动连接,且端盖的内壁边缘设有用于支撑清洁体一端活动的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结构包括:;
环形导轨,安装于端盖上,且内圈形成有环形槽;
若干个安装口,周向分布于环形导轨上;
呼出部,能够升降活动于安装口,并具有限位环;
弹簧,套设于呼出部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环形导轨相抵;
其中,环形槽内活动由供清洁体安装的活动轮,当活动轮与呼出部接触时,能够将呼出部向下压,当活动轮与呼出部分离时,呼出部因弹簧复位;
所述本体内形成有通过呼出部控制移出或缩入本体内壁并能够与清洁体接触的撞击端。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载润滑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供油、供气步骤以及清洁步骤,其中,所述供油、供气步骤包括:
a:在需要供油时,利用第二驱动器控制驱动板升降,并使得出油腔产生负压,将外腔内的润滑油吸入出油腔中,并在驱动板下降时,将出油腔内的润滑油挤出,并将润滑油至进油嘴处完成供油;
b:在需要供气时,利用第二驱动器控制驱动板升降,并使得出气腔产生负压,并将外界的气体吸入出气腔汇总,并在驱动板上升时,将出气腔内的气体挤入内腔中,并在内腔中经过外腔中润滑油的冷却后送入进气嘴中,并由排气口排出吹向内轴,完成对内轴的除尘和冷却;
c:在气体腔室堵塞时,油源将润滑油送入外腔中,并使得外腔中的润滑油增多,并部分溢出进入内腔中,随后,利用第二驱动器在步骤b中,将润滑油送入气体腔室中,使得润滑油对气体腔室进行润滑,以减小堵塞物与气体腔室的摩擦力,并配合流动的气体将堵塞物喷出;
所述清洁步骤包括:
d:在对内体进行清洁时,利用第一驱动器控制内体封闭,并使得清洁剂容器对应的电磁组件通电,并使得清洁剂加入进气管中,再向出气腔位置安装外界水管,并通过第二驱动器的控制将水送入内体中;
e:进气管中的水流可以将清洁剂送入内体中,并且在进入内体的过程中,传动件被驱动轮控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交替进行,使得清洁体上的气流腔的输入端间歇的与进气管的输出端对应,并将收集到的水和/或清洁剂以与内腔腔底倾斜的方向甩入内腔的内壁上,而另外的进气管的输出端则将水和/或清洁剂直接加入内腔中,完成清洁剂的添加工作;
f:在步骤e完成后,持续进水一段时间后停止,并在此过程中传动件停止,使得进气管内的水不经过气流腔直接的加入内腔中,随后,再启动传动件,利用传动件带动清洁体活动来对内腔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利用撞击端对清洁体的清洁端进行撞击,使得清洁端进行摇摆,在摇摆过程中完成对内腔内壁的强洗工作;
g:在刷洗工作完成后,排出内腔中的污水,并持续进水,在进水的过程中,传动件持续运行,利用清洁体上的气流端以及清洁体在内腔中活动改变水的流向,以提高清洗效果,完成水洗;
h:在步骤g完成后,利用出气腔向内腔中供气,并将清洁体容器中的干燥剂加入内腔中,对内腔进行干燥,最后完成清洁步骤;
其中,在步骤f、步骤g以及步骤h的过程中,利用传动件带动密封片活动,并敲击内体,使得内体产生轻微振动,利用振动来辅助对内体的刷洗、水洗以及风干工作。
本发明的步骤f中在进水时,传动件停止,可以避免气流腔引导水流将步骤e甩至内腔内壁上的清洁剂冲刷掉,因此,该步骤f中传动件停止;
另外,在步骤f、步骤g以及步骤h不启动密封片带动的振动功能,也是为了避免将内壁上的清洁剂振动而大量的滑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密封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内体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例如:在内体进气时,内腔内部一般存在气体进入的而带有的杂质,在少数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少量进入内腔的润滑油(该部分润滑油用于排出气体腔室内的异物),因此,若不对这些杂质进行清洁,则会影响对内轴的除尘效果,故本发明设置了清洗组件,在本发明的清洗组件下,能够完成对内体的自动清洗、刷洗以及风干等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在撑杆的外管上设置润滑组件,润滑组件能够接收车载润滑系统所提供的润滑油,并对内轴进行除尘,以确保内轴和外管两者的顺畅活动;
2)在本发明中,车载润滑系统将“供油”和“供气”集聚为一体,因此,在对润滑组件进行供气或者供油时,都能够依靠车载润滑系统进行,无需在使用汽车内的供气系统(或空调系统),故能为汽车的供气系统“减负”;另外,在车载润滑系统的使用时,首先,能保证对内轴和外管的润滑,其次,能对内轴进行除尘,另外,本发明的车载润滑系统能够利用润滑油对气体进行冷却,以在喷出时能提供为内轴进行散热,同时润滑油也能够在气体腔室堵塞时,辅助疏通气体腔室;
3)在本发明中,还能够对内体进行清洁,一般的内体作为气体流通的容器,因此,在长期使用时,内体内极易存在杂质,而影响其对内轴的清洁,故本发明在密封组件上设置了能够向内体加入清洁剂和清洁体的容器,清洁剂以及清洁体能够内体的清洗起到辅助作用。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部分得以展现,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更加的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润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中进气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C-C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D-D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中的内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5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撑杆,由内轴10和外管11组成,所述内轴10和外管11能够相对的轴向滑动以驱使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管11的一端设有润滑组件2;其中,所述润滑组件2至少具有进油端、进气端、出油端以及排气端;该进油端、进气端能够被车载润滑系统供给润滑油和/或气体,并对内轴10和外管11进行润滑和/或对内轴和进行清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润滑组件2包括:端盖20,设于外管11的一端,且具有供内轴10穿过的中心口21;润滑轴承22,转动连接于端盖20内部,且表面分布有过滤孔220;其中,所述端盖20上设有形成进油端的进油嘴23、形成进气端的进气嘴24、形成排油端的排油嘴(在本实施例排油嘴为设置在润滑轴承22上的过滤孔)以及形成排气端的排气口25;所述端盖20内形成有连接进气嘴24和排气口25的气体腔室26,所述排气口254分布中心口位置,且用于向内轴10喷气。
参考图1-3,本实施例的原理为:在供气时,车载润滑系统将气体送入气体腔室中,并从排气口喷出,对内轴进行除尘,即:在内轴与外管伸出时(为电动撑杆打开的状态),此时尾门打开,空气的灰尘易吸附在内轴上,在内轴与外管收缩的过程中,供气开始,并通过排气口对内轴进除尘,而内轴缩入的过程可以使得供气对内轴的各个位置进行除尘,以确保内轴与外管的活动不受内轴上的杂质影响;在润滑时,车载润滑系统将润滑油自进油嘴送入,并经过润滑轴承上过滤孔的过滤从而与内轴接触,从而达到对内轴的润滑,以确保内轴和外管顺畅的活动。在本实施例中,端盖可以与外管的端部螺纹连接,在必要时,能够将端盖拆卸下来进行维护。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载润滑系统,其能够向实施例1的润滑组件供油和/或供气,在本实施例,车载润滑系统包括:油源30(装油润滑油的容器,必要时,还可以设有油泵,油泵用于将润滑油送入外腔内);交换体,由外体31和内体32构成,且内体32具有内腔320,并和外体31之间形成通过进油管33与油源30连通的外腔310;输出体34,内设驱动板340,且利用该驱动板340将输出体34内分为出气腔341和出油腔342;驱动器,由分别驱动内体32在外体31内升降活动的第一驱动器35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板340在输出体34内升降活动的第二驱动器36组成,第一驱动器34和第二驱动器36可以是电动推杆;进气管37,连接出气腔341和内体32;出油管,由连接外腔310和出油腔342之间的第一出油管381以及与出油腔342连通的第二出油管382构成;单向阀,由设于出气腔341上的第一单向阀391、第一出油管381上的第二单向阀392、设于第二出油管382上的第三单向阀393以及设于进气管37上的第四单向阀394构成;排气管32a,形成于所述内体32的底部,且自外体31穿出并向进气端供气;
其中,所述内体32能够在第一驱动器35控制下形成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驱动器35控制内体32上升,并与外体31的顶部接触,当输出体34的驱动板340在第二驱动器36驱使下上升时,将出气腔341内的气体送入内体32中,并经过外腔310润滑油的冷却后送入进气端内;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一驱动器35控制内体32下降,并与外体31的顶部分离,油源30将润滑油送入外腔310时,位于上层的润滑油会溢出并进入内腔320,随后从排气管32a进入进气端中并对气体腔室进行清洁或润滑。
在本实施例中,进油管、进气管以及出油管均设有控制阀30a。
在本实施例中,内体32上具有密封盖32b,且第一驱动器35用于驱动密封盖32b升降,且本实施例所说的第一驱动器35控制内体上升是为了封闭内体34,而控制内体下降,是为了打开内体32的顶端,即: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不具有本实施例的密封盖,而第一驱动器35控制内体上升时,可以使得内体顶部敞开的开口与外腔的顶部接触从而封闭内体,而在内体下降时,则使得内体顶部敞开的开口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本实施例的密封盖35b连通,并用于向内腔内供气。
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在供油时,打开控制阀,第二驱动器首先控制驱动板上升,并使得出油腔的容积扩大,并将外腔内的润滑油送入出油腔中,第二驱动器再控制驱动板下降,并将出油腔内的润滑油自第二出油管排出,并送入润滑组件内进行使用;在供气时,打开控制阀,第二驱动器首先控制驱动板下降,并使得排气腔的容积扩大,并从外界吸入空气,随后,第二驱动器再控制驱动板上升,并将排气腔内的气体自进气管送入内腔中,经过外腔内润滑油的冷却后,再从排气管送入气体腔室中,最终喷向内轴,完成对内轴的除尘(还可以进行散热)。
值得提及的是:在气体腔室中存在异物造成堵塞时,可以通过油泵将润滑油送入外腔中(此时关闭出油管上的控制阀),外腔中的润滑油液面上升,并在打开密封盖的状态下,润滑油部分进入内腔中,随后关闭密封盖,当润滑油流动至排气管时,通过第二驱动器的控制向内腔内供气,将润滑油送入气体腔室中,可以使得润滑油润滑气体腔室,减少异物与气体腔室的摩擦,从而配合气体将异物从排气端排出,以此来杜绝气体腔室堵塞。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用润滑油,还在排油腔和油源之间设置了回油管30c(回油管上也设置了控制阀30a),在需要将外腔和/或排油腔内润滑油回收时,可以启动回油管将润滑油送入油源中。
实施例3,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腔310的顶部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能够在内体32和外体31的顶部接触时对两者的接触面起到密封作用;即,在本实施例中,顶板42(含密封盖32b)可视为外体31的顶部,且在密封盖32b和内体32接触时,两者的接触位置形成有供密封组件卡入的环形密封槽4a。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若干个密封片40,通过转轴41转动连接于所述外腔310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外腔310的顶部设有能够被第一驱动器35控制的顶板42,密封盖32b设于顶板42上,密封片40与顶板42转动连接;若干个驱动轮43,分别与各转轴41连接;传动件44(在本实施例中为传动带),传动连接于各驱动轮43之间;其中,任意的驱动轮43能够被电机驱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在驱动轮43顺时针旋转时,各密封片40靠近内体32并对内体32和外体31的接触面密封且夹紧内体32;在驱动轮43逆时针旋转时,各密封片40远离内体并松开内体32。
参考图5-7,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内体在供气时的密封性,在外腔中设置了密封组件,并且该密封组件能够在不影响实施例2的使用完成对内体的密封,其原理在于:在密封时,电机控制驱动轮顺时针旋转,并利用传动带带动各个驱动轮同时活动,随后各个密封片在驱动轮的控制下靠近内体并完成对内体和密封盖接触位置的密封,同理,在分开时,可以驱使驱动轮逆时针旋转。在本实施例利用传动件可以实现各个密封片的同步运行,使得密封和密封片分离的工作更加的便捷。
实施例4,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8-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37上设有清洗组件,其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洁体容器52和清洁剂容器53,通过进料口54与进气管37连通;电磁组件,设于进气管37上,且分别在通电时产生磁磁性和断电时失去磁性;活塞55,在电磁组件的控制下封闭或开启进料口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壳体60,安装于进气管37上,且缠绕有电磁线圈;铁芯61,设于壳体60内,且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性;复位弹簧62,设于壳体60内,且连接于活塞55和壳体60的底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体容器52可以装有清洁体(一般是颗粒状干燥剂),清洁剂容器内可以装有清洁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体32包括:本体,固定的设于外体31内;端盖(即:本实施例的密封盖32b),能够被所述第一驱动器35控制升降的设于本体的顶部;其中,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个滑动口63,并在端盖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清洁部7;所述传动件44在活动时能够带动各清洁部7在滑动口63处进行往复移动,并对本体内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32b(即:端盖)通过连接轴32d与顶板42连接,且在连接轴32d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传动件44,本实施例的传动接44为齿轮,并且能够与驱动轮(也是齿轮)啮合。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1-12),还可以在顶板42上设置支撑轴42a,并在传动件44上设有供支撑轴42a活动的限位口42b,传动件44通过支撑轴42a支撑在顶板4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44为与各驱动轮啮合的主齿轮,其中,所述清洁部7包括:清洁体70,滑动的设于端盖(即:密封盖32b)上,且通过活动于滑动口63处的联动块71与主齿轮(即:传动件44)连接,清洁体70上具有清洗刷70a,相邻滑动口63之间形成有滑动腔室(滑动腔室形成于端盖内,且两端与相邻的滑动口内壁连通),并在各滑动腔室内活动有能够与联动块71接触的密封部,各密封部在联动块71活动时,在滑动腔室内活动,并封闭滑动口的其他区域,即:密封部71a可以确保在联动块71活动的同时,来增加内体的密封性;气流腔72,形成于清洁体70内,且具有能够与进气管37对准的输入端72a和以倾斜方式向内腔320供气的输出端72b,即:进气管37与端盖的连接处37g具有8个,且分别分为X组和Y组。过滤部(过滤网,图未示出),形成于气流腔72的输入端。
参考图8-13,本实施例的原理是:在对内体进行清洗时,端盖(即:密封盖)与内体的顶部接触,并封闭内体,此时,与清洁剂容器对应的电磁组件通电,并打开对应的进料口,使得清洁剂进入进气管中,并在第一单向阀位置连接水源,在第二驱动器控制驱动板启动时,将水抽入排气腔中,并通过进气管送入内体中,在水流活动的同时,将清洁剂带入内体中,随后,在控制传动件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活动时,利用清洁体(以及清洁刷)对内体的内壁进行刷洗,从而完成对内体的清洗;
值得说明的是:在对内体的清洗过程中,传动件被驱动轮控制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活动,因此密封片也会在靠近和远离内体之间进行活动,并且,可以利用密封片轻微的敲击内体来使得内体振动,以此来辅助对内体进行清洁,提高清洁效果;
不仅如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气管的输出端具有若干个且分别与端盖连接,且本实施例进气管与端盖的连接处具有8个且分为两组,即:当清洁剂加入内体时,可以通过这8个连接处加入,并且,在清洁体活动时,清洁体上的气流腔的输入端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分别与X组对应或者与Y组对应,并且将从X组连接端送入内体内的清洁剂或从Y组连接端送入内体内的清洁剂首先进入气流腔中,并且在气流腔中活动的过程中,从气流腔的输出端甩至内体的内壁上,即:本实施例清洁剂不仅能够直接通过进气管与端盖的连接端加入内体中(直接接入内体中是竖直掉落在内体中)或者进入气流腔中,并通过气流腔的输出端以与内腔底部倾斜的角度甩入内腔中,以此来增加清洁剂在内腔中的分布面积,并在此状态下,再通过清洁体对内腔进行刷洗时,可以提高清洗的效果以及清洗的效率;
另外,在清洗完毕后,在对内体进行风干时,也可以通过X组连接端和Y组连接端的同时进气,即:在清洁体的气流腔不与X组连接端以及Y组连接端对应时,进气管自各连接端向内体送入垂直的气体,并且在清洁体的气流腔与X组连接端或Y组连接端对应时,进气管的气体部分以垂直的方向向内腔中送入气体,另一部分则进入气流腔中以倾斜的角度,并且伴随着清洁体的活动,可以使得送入内腔中的气体围绕内腔的内壁活动,以此来提高风干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排气管还可以通过阀门连接有排污管,该阀门只在对内体进行清洁时打开,以排出内体中的杂质,且排气管上也应当设置阀门,避免在清洁时污水进入气体腔室中。
实施例5,同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体70的清洁端(即:清洁刷70a)与清洁体70活动连接,且端盖(即密封盖32b)的内壁边缘设有用于支撑清洁体70一端活动的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结构8包括:环形导轨80,安装于端盖上,且内圈形成有环形槽81;若干个安装口82,周向分布于环形导轨80上;呼出部83,能够升降活动于安装口82,并具有限位环830;弹簧84,套设于呼出部83上,且弹簧8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830和环形导轨80相抵;其中,环形槽81内活动由供清洁体70安装的活动轮85,当活动轮85与呼出部83接触时,能够将呼出部83向下压,当活动轮85与呼出部83分离时,呼出部83因弹簧84复位;所述本体内形成有通过呼出部83控制移出或缩入本体内壁并能够与清洁体70的清洁刷70a接触的撞击端,所述撞击端由纵向撞击部860和横向撞击部861构成,且纵向撞击部860和横向撞击部861的适配端设为曲面,使得纵向撞击部860在受到呼出部压力时,能够将横向撞击部861顶出,而横向撞击部861上设置了复位弹簧862,可以使得横向撞击部861复位,该复位弹簧862的一端与横向撞击部861上的复位块8610相抵,复位块8610和复位弹簧862均设于形成于内体中的复位槽8611中。
参考图14-1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内体的清洗效果,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撞击部,撞击部能够在呼出部的控制下自内体的内壁中伸出,并撞击清洗刷,使得清洗刷远离内体,其目的是:
由于清洗刷与清洗体活动连接,因此,在清洗体活动时,由于惯性。清洗刷会偏离清洗体保持静止时的状态,并在活动时,清洗刷与内体的内壁接触进行刷洗,当清洗刷受到撞击部的撞击后,清洗刷首先远离内体的内壁,随后因其自身重力又向内体的内壁靠近,并在与内体接触时,可以重重的与内体的内壁接触并刷洗,其可以达到对内体内壁的“强刷洗”效果,从而来提高对内体的清洗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的导轨结构旨在为清洁体的一端提供支撑,即:清洁体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导轨与联动块的“双重稳定”,以此来提高清洁体的稳定性,并且利用导轨结构内的呼出部来控制撞击部,达到驱使清洁刷的目的,以此在稳定清洁体的同时,来控制清洁刷的目的,而清洁刷摆动会造成清洁体的晃动,因此,原先仅通过联动块来支撑清洁体以及达不到本实施例的要求,故通过导轨结构既可以稳定清洁体,还能够达到控制清洁刷活动的目的,从而实现一举两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电动撑杆,由内轴(10)和外管(11)组成,所述内轴(10)和外管(11)能够相对的轴向滑动以驱使汽车尾门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电动撑杆能够被车载润滑系统润滑,所述外管(11)的一端设有润滑组件(2);
其中,所述润滑组件(2)至少具有进油端、进气端、出油端以及排气端;
该进油端、进气端能够被车载润滑系统供给润滑油和/或气体,并对内轴(10)和外管(11)进行润滑和/或对内轴(10)和进行清洁;
车载润滑系统包括:
油源(30);
交换体,由外体(31)和内体(32)构成,且内体(32)具有内腔(320),并和外体(31)之间形成通过进油管(30)与油源(30)连通的外腔(310);
输出体(34),内设驱动板(340),且利用该驱动板(340)将输出体(34)内分为出气腔(341)和出油腔(342);
驱动器,由分别驱动内体(32)在外体(31)内升降活动的第一驱动器(35)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板(340)在输出体(34)内升降活动的第二驱动器(36)组成;
进气管(37),连接出气腔(341)和内体(32);
出油管,由连接外腔(310)和出油腔(342)之间的第一出油管(381)以及与出油腔(342)连通的第二出油管(382)构成;
单向阀,由设于出气腔(341)上的第一单向阀(391)、第一出油管(381)上的第二单向阀(392)、设于第二出油管(382)上的第三单向阀(393)以及设于进气管(37)上的第四单向阀(394)构成;
排气管(32a),形成于所述内体(32)的底部,且自外体(31)穿出并向进气端供气;
其中,所述内体(32)能够在第一驱动器(35)控制下形成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第一驱动器(35)控制内体(32)上升,并与外体(31)的顶部接触,当输出体(34)的驱动板(340)在第二驱动器(36)驱使下上升时,将出气腔(341)内的气体送入内体(32)中,并经过外腔(310)润滑油的冷却后送入进气端内;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一驱动器(35)控制内体(32)下降,并与外体(31)的顶部分离,油源(30)将润滑油送入外腔(310)时,位于上层的润滑油会溢出并进入内腔(320),随后从排气管(32a)进入进气端中并对气体腔室进行清洁或润滑;
所述外腔(310)的顶部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能够在内体(32)和外体(31)的顶部接触时对两者的接触面起到密封作用,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若干个密封片(40),通过转轴(41)转动连接于所述外腔(310)的顶部;
若干个驱动轮(43),分别与各转轴(41)连接;
传动件(44),传动连接于各驱动轮(43)之间;
其中,任意的驱动轮(43)能够被电机驱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在驱动轮(43)顺时针旋转时,各密封片(40)靠近内体(32)并对内体(32)和外体(31)的接触面密封且夹紧内体(32);在驱动轮(43)逆时针旋转时,各密封片(40)远离内体并松开内体(32);
所述进气管(37)上设有清洗组件,其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
清洁体容器(52)和清洁剂容器(53),通过进料口(54)与进气管(37)连通;
电磁组件,设于进气管(37)上,且分别在通电时产生磁磁性和断电时失去磁性;
活塞(55),在电磁组件的控制下封闭或开启进料口(54);
所述电磁组件包括:
壳体(60),安装于进气管(37)上,且缠绕有电磁线圈;
铁芯(61),设于壳体(60)内,且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性;
复位弹簧(62),设于壳体(60)内,且连接于活塞(55)和壳体(60)的底部之间;
所述内体(32)包括:
本体,固定的设于外体(31)内;
端盖,能够被所述第一驱动器(35)控制升降的设于本体的顶部;
其中,所述端盖上设有若干个滑动口(63),并在端盖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清洁部(7);
所述传动件(44)在活动时能够带动各清洁部(7)在滑动口(63)处进行往复移动,并对本体内进行清洁;
所述润滑组件(2)包括:
端盖(20),设于外管(11)的一端,且具有供内轴(10)穿过的中心口(21);
润滑轴承(22),转动连接于端盖(20)内部,且表面分布有过滤孔(220);
其中,所述端盖(20)上设有形成进油端的进油嘴(23)、形成进气端的进气嘴(24)、形成排油端的排油嘴以及形成排气端的排气口(25);
所述端盖(20)内形成有连接进气嘴(24)和排气口(25)的气体腔室(26),所述排气口(25)分布中心口位置,且用于向内轴(10)喷气;
所述传动件(44)为与各驱动轮啮合的主齿轮,其中,所述清洁部(7)包括:
清洁体(70),滑动的设于端盖上,且通过活动于滑动口(63)处的联动块(71)与主齿轮连接;
气流腔(72),形成于清洁体(70)内,且具有能够与进气管(37)对准的输入端(72a)和以倾斜方式向内腔(320)供气的输出端(72b);
过滤部,形成于气流腔(72)的输入端;
所述清洁体(70)的清洁端与清洁体(70)活动连接,且端盖的内壁边缘设有用于支撑清洁体(70)一端活动的导轨结构(8),所述导轨结构(8)包括:
环形导轨(80),安装于端盖上,且内圈形成有环形槽(81);
若干个安装口(82),周向分布于环形导轨(80)上;
呼出部(83),能够升降活动于安装口(82),并具有限位环(830);
弹簧(84),套设于呼出部(83)上,且弹簧(8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830)和环形导轨(80)相抵;
其中,环形槽(81)内活动由供清洁体(70)安装的活动轮(85),当活动轮(85)与呼出部(83接触时,能够将呼出部(83)向下压,当活动轮(85)与呼出部(83)分离时,呼出部(83)因弹簧(84)复位;
所述本体内形成有通过呼出部(83)控制移出或缩入本体内壁并能够与清洁体(70)接触的撞击端;
车载润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供油、供气步骤以及清洁步骤,其中,所述供油、供气步骤包括:
a:在需要供油时,利用第二驱动器控制驱动板升降,并使得出油腔产生负压,将外腔内的润滑油吸入出油腔中,并在驱动板下降时,将出油腔内的润滑油挤出,并将润滑油至进油嘴处完成供油;
b:在需要供气时,利用第二驱动器控制驱动板升降,并使得出气腔产生负压,并将外界的气体吸入出气腔中,并在驱动板上升时,将出气腔内的气体挤入内腔中,并在内腔中经过外腔中润滑油的冷却后送入进气嘴中,并由排气口排出吹向内轴,完成对内轴的除尘和冷却;
c:在气体腔室堵塞时,油源将润滑油送入外腔中,并使得外腔中的润滑油增多,并部分溢出进入内腔中,随后,利用第二驱动器在步骤b中,将润滑油送入气体腔室中,使得润滑油对气体腔室进行润滑,以减小堵塞物与气体腔室的摩擦力,并配合流动的气体将堵塞物喷出;
所述清洁步骤包括:
d:在对内体进行清洁时,利用第一驱动器控制内体封闭,并使得清洁剂容器对应的电磁组件通电,并使得清洁剂加入进气管中,再向出气腔位置安装外界水管,并通过第二驱动器的控制将水送入内体中;
e:进气管中的水流可以将清洁剂送入内体中,并且在进入内体的过程中,传动件被驱动轮控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交替进行,使得清洁体上的气流腔的输入端间歇的与进气管的输出端对应,并将收集到的水和/或清洁剂以与内腔腔底倾斜的方向甩入内腔的内壁上,而另外的进气管的输出端则将水和/或清洁剂直接加入内腔中,完成清洁剂的添加工作;
f:在步骤e完成后,持续进水一段时间后停止,并在此过程中传动件停止,使得进气管内的水不经过气流腔直接的加入内腔中,随后,再启动传动件,利用传动件带动清洁体活动来对内腔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利用撞击端对清洁体的清洁端进行撞击,使得清洁端进行摇摆,在摇摆过程中完成对内腔内壁的强洗工作;
g:在刷洗工作完成后,排出内腔中的污水,并持续进水,在进水的过程中,传动件持续运行,利用清洁体上的气流端以及清洁体在内腔中活动改变水的流向,以提高清洗效果,完成水洗;
h:在步骤g完成后,利用出气腔向内腔中供气,并将清洁体容器中的干燥剂加入内腔中,对内腔进行干燥,最后完成清洁步骤;
其中,在步骤f、步骤g以及步骤h的过程中,利用传动件带动密封片活动,并敲击内体,使得内体产生轻微振动,利用振动来辅助对内体的刷洗、水洗以及风干工作。
CN202211545732.XA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853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5732.XA CN115853381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5732.XA CN115853381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3381A CN115853381A (zh) 2023-03-28
CN115853381B true CN115853381B (zh) 2023-08-08

Family

ID=8566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5732.XA Active CN115853381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3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8029B (zh) * 2023-06-06 2024-08-13 温州市路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型静音汽车尾门电动撑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891A (zh) * 2012-07-18 2015-08-05 博泽(哈尔施塔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螺杆驱动装置
CN207568399U (zh) * 2017-11-22 2018-07-03 安普勒格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汽车尾门支撑杆
CN111032451A (zh) * 2017-08-30 2020-04-17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牌板灯单元以及具备车牌板灯单元的车辆
CN214091489U (zh) * 2020-11-18 2021-08-31 天津盛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舱盖支撑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77703A1 (de) * 2010-04-15 2011-10-19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Türstrukturmodu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891A (zh) * 2012-07-18 2015-08-05 博泽(哈尔施塔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螺杆驱动装置
CN111032451A (zh) * 2017-08-30 2020-04-17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牌板灯单元以及具备车牌板灯单元的车辆
CN207568399U (zh) * 2017-11-22 2018-07-03 安普勒格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汽车尾门支撑杆
CN214091489U (zh) * 2020-11-18 2021-08-31 天津盛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舱盖支撑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3381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53381B (zh) 一种电动撑杆及车载润滑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9629501B (zh) 一种机场清扫车
CN112870867A (zh) 一种高效过滤粉尘颗粒的装置
CN106214065A (zh) 一种带防护漆的真空除尘器
CN220884616U (zh) 一种报废汽车的预处理生产线
CN209976599U (zh) Dpf清洗机
CN208659198U (zh) 一种墙面清洁机器人
CN205732138U (zh) 空滤清洁机
CN204544572U (zh) 一种可自动清渣式无泵水幕伸缩喷漆房
CN207126319U (zh) 一种高效环保惯性除尘器
CN214763996U (zh) 一种高效过滤粉尘颗粒的装置
CN2421118Y (zh) 旋转吊钩式抛丸机
CN208913884U (zh) 一种抛丸机
CN112228609A (zh) 一种液压支架先导式安全阀
CN207155582U (zh) 一种履带式喷砂清理机
KR102518318B1 (ko) 기존 상용화 전동차 1편성을 4량 1편성으로 개조한 고속형 양방향 공기정화전동열차
CN215669280U (zh) 一种铁轨污染清除车
CN220298287U (zh) 一种矿用气动履带式平板车
CN213699291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通风除尘设备
CN108786361A (zh) 清扫车用除尘装置及具有该除尘装置的清扫车
CN220927211U (zh) 一种卧式轧车的废液回收结构
CN220927210U (zh) 一种卧式轧车的清洗机构
CN218932983U (zh) 一种垃圾清扫运输一体式垃圾车
CN116281249B (zh) 一种废气废渣处理系统
CN218090700U (zh) 铁路道床清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