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8510A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8510A
CN115848510A CN202211143077.5A CN202211143077A CN115848510A CN 115848510 A CN115848510 A CN 115848510A CN 202211143077 A CN202211143077 A CN 202211143077A CN 115848510 A CN115848510 A CN 115848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ross member
floor cross
battery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30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早川大贵
田中刚
来德贵史
杉崎彻哉
篠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4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8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16Arrangement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例如不用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来承挡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该车身后部结构具备:第一底板横梁,其相对于蓄电池配置在车辆前方,且在车宽方向外侧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框架连结;以及第二底板横梁,其相对于所述蓄电池配置在车辆后方,其中,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在端部具备扩宽部,所述扩宽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被扩宽至与所述蓄电池重叠的位置,所述扩宽部与所述后侧框架的交界部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所述蓄电池重叠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21年9月2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21-155759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车身后部结构中,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在后座椅的下方配置有蓄电装置,蓄电装置由配设成格子状的车身的骨架部包围,通过骨架部来保护蓄电装置。车身的骨架部通过在蓄电装置的车宽方向左右侧设置的左右的后侧框架、在蓄电装置的车辆前方设置的第一底板横梁以及在蓄电装置的车辆后方设置的第二底板横梁而形成为格子状。
第一底板横梁及第二底板横梁分别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于左右的后侧框架。由此,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及第二底板横梁来承挡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第66314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里,日本国专利第6631472号公报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在蓄电装置的车辆前方设有第一底板横梁,相对于第一底板横梁在车辆后方隔开间隔而设有第二底板横梁。因此,考虑有因侧面碰撞而例如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第一底板横梁与第二底板横梁之间的后侧框架输入载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考虑有后侧框架向车宽方向内侧(即,蓄电装置侧)发生变形的情况,难以保护蓄电装置,以免受到输入的载荷的影响。
作为其对策,例如考虑有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从而保护蓄电装置,以免受到输入的载荷的影响。然而,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的情况会导致部件件数的增加、大型化,且该情况增加车身的重量,从车身的轻量化等观点出发并不优选。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例如不用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来承挡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后部结构采用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案为车身后部结构(例如,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0),其具备:第一底板横梁(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底板横梁14),其相对于蓄电池(例如,实施方式的蓄电池121、蓄电池模块121)配置在车辆前方,且在车宽方向外侧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后侧框架13)连结;以及第二底板横梁(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底板横梁15),其相对于所述蓄电池配置在车辆后方,其中,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在端部具备扩宽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扩宽部14B),所述扩宽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被扩宽至与所述蓄电池重叠的位置,所述扩宽部与所述后侧框架的交界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交界部88)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所述蓄电池重叠的位置。
根据上述(1)的方案,将第一底板横梁的扩宽部与后侧框架的交界部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蓄电池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由交界部来承受例如因侧面碰撞而从蓄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载荷(以下,也有时称为侧面碰撞载荷)。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从交界部向第一底板横梁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效率良好地传递,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来承挡侧面碰撞载荷。
因而,能够抑制位于蓄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车身侧部(例如,扩宽部、后侧框架等)的变形量,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通过将扩宽部与后侧框架的交界部配置于与蓄电池重叠的位置,由此例如不用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来承挡侧面碰撞载荷。因此,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这里,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考虑有扩宽部(即,第一底板横梁)向后侧框架侧折弯的情况。另一方面,扩宽部通过与后侧框架形成交界部而与后侧框架接触。因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的情况下,能够由后侧框架来支承扩宽部,以便抑制扩宽部的折弯(倒塌)。
由此,能够通过后侧框架来抑制因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而使扩宽部向后侧框架侧(即,蓄电池侧)折弯的情况,能够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的中央侧传递。另外,通过抑制扩宽部的倒塌,由此也能够通过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使扩宽部适当地变形来吸收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冲击能量。因而,即便对于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也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扩宽部在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表面具有朝向车辆后方而向上倾斜的倾斜面(例如,实施方式的倾斜壁52)。
根据上述(2)的方案,在扩宽部的前表面形成有倾斜面。因此,例如在扩宽部的前表面处,在倾斜面与另一面的交叉部能够形成棱线,该棱线形成为V字状且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由此,能够增加第一底板横梁的棱线。因而,能够将输入到第一底板横梁的端部(即,扩宽部)的侧面碰撞载荷效率良好地向第一底板横梁的中央侧传递。
另外,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也向在第一底板横梁的车辆前方设置的前底板传递。
这里,例如第一底板横梁的端部(扩宽部)位于后侧车门用的开口部中的后下部。因此,通过在扩宽部的前表面形成倾斜面,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车室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脚下空间。由此,能够在乘员相对于车室上下车时使乘员容易进行上下车。
(3)在上述(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具有由所述前表面与从所述前表面朝向车辆后方形成的顶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上侧件顶部61)的交叉部形成的棱线(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棱线92),所述棱线具有:第一外侧棱线(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外侧棱线95),其由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顶部的交叉部形成;以及第一中央侧棱线(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中央侧棱线96),其由所述前表面中的所述倾斜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例如,实施方式的中央侧前壁54)与所述顶部的交叉部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外侧棱线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央侧棱线向车辆后方偏置。
根据上述(3)的方案,使第一底板横梁的棱线中的倾斜面侧(扩宽部侧)的第一外侧棱线比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第一中央侧棱线向车辆后方偏置。因此,能够使第一外侧棱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接近蓄电池侧。由此,能够由第一外侧棱线来承受例如因侧面碰撞而从蓄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并向第一中央侧棱线效率良好地传递。即,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效率良好地传递。
(4)在上述(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外侧棱线从所述蓄电池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蓄电池外侧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外侧端部121a)开始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央侧棱线向车辆后方偏置,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具有另一棱线(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棱线93),所述另一棱线由所述前表面中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倾斜面的下方的另一面(例如,实施方式的外侧前壁53)的交叉部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一外侧棱线的下方。
根据上述(4)的方案,在棱线中的第一外侧棱线的下方形成有另一棱线。因此,能够由第一外侧棱线及另一棱线来承受例如因侧面碰撞而从蓄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更加效率良好地传递。
(5)在上述(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扩宽部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后侧框架重叠的部分(例如,实施方式的最大扩宽部14C)的车辆前后方向宽度(例如,实施方式的车辆前后方向宽度W1)设定得最大。
根据上述(5)的方案,在扩宽部中的与后侧框架重叠的部分将车辆前后方向宽度设定得最大。因此,例如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能够使扩宽部与后侧框架接触或者接近。由此,能够由后侧框架来抑制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扩宽部向后侧框架侧的折弯(倒塌)。因而,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效率良好地传递,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来承挡侧面碰撞载荷。
而且,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后侧框架来抑制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扩宽部向后侧框架侧的倒塌。因此,能够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效率良好地传递。另外,通过抑制扩宽部的倒塌,由此还能够通过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使扩宽部(尤其是将车辆前后方向宽度设定得最大的部位)适当地变形来吸收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冲击能量。
(6)在上述(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具备由所述第一底板横梁、所述第二底板横梁及所述后侧框架包围来配置所述蓄电池的收容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收容部16),所述收容部具备从所述第二底板横梁的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收容后端部的左外端部114a)与所述扩宽部连结的侧壁(例如,实施方式的收容侧壁119)。
根据上述(6)的方案,具备由第一底板横梁、第二底板横梁及后侧框架包围的收容部。在该收容部中配置蓄电池,使收容部的侧壁从第二底板横梁的端部与扩宽部连结。因此,例如能够将输入到扩宽部侧的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传递,并经由收容部的侧壁向第二底板横梁传递。
即,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向第一底板横梁及第二底板横梁效率良好地传递。由此,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及第二底板横梁来支承侧面碰撞载荷。因而,能够抑制位于蓄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车身侧部(例如,扩宽部、后侧框架等)的变形量,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7)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以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向车辆上方使高度(例如,实施方式的高度H)增高的方式形成,所述扩宽部设定得最高。
根据上述(7)的方案,将第一底板横梁中的扩宽部设定得最高。因而,能够较大地确保扩宽部的截面积而提高强度、刚性。由此,能够通过侧面碰撞载荷使扩宽部适当地变形来吸收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冲击能量。因而,能够抑制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另外,将第一底板横梁以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向车辆上方使高度增高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将第一底板横梁中的扩宽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中央部的高度比扩宽部抑制得低。由此,在第一底板横梁的中央部能够确保供蓄电池的配线类通过的空间。
(8)在上述(5)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具备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及所述第二底板横梁连接且覆盖所述蓄电池的上部的金属制的蓄电池罩(例如,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罩18),所述蓄电池罩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罩外侧端部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跨所述倾斜面而进行连接的车宽外侧连接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左右的车宽外侧连接部134),所述车宽外侧连接部具有:后侧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后侧固定部137),其与所述后侧框架连接;以及前侧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前侧固定部136),其在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中的位于车辆前方侧的所述前表面处与所述倾斜面的下方部位连接。
根据上述(8)的方案,将覆盖蓄电池的上部的金属制的蓄电池罩与第一底板横梁及第二底板横梁连接。另外,将蓄电池罩的车宽外侧连接部跨倾斜面而进行连接。通过使蓄电池罩为金属制,由此能够提高蓄电池罩的强度、刚性。因此,能够由强度、刚性高的车宽外侧连接部来加强扩宽部的倾斜面,从而能够提高倾斜面(即,第一底板横梁)的强度、刚性。
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经由扩宽部及车宽外侧连接部向金属制的蓄电池罩传递,能够由蓄电池罩来支承侧面碰撞载荷。因而,能够抑制侧面碰撞载荷引起的第一底板横梁的变形,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另外,将蓄电池罩的车宽外侧连接部中的后侧固定部与后侧框架连接。后侧框架与第二底板横梁连接。因此,能够将第一底板横梁、后侧框架及第二底板横梁通过蓄电池罩进行连接。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向由第一底板横梁、后侧框架、第二底板横梁及蓄电池罩构成的蓄电池周边的构件传递。因而,能够提高相对于侧面碰撞载荷的蓄电池周边的构件的强度、刚性,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9)在上述(8)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具备: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梁36),其由所述前表面及所述顶部形成;以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下梁37),其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连接,其中,所述后侧框架具备将上部的开口闭塞的后侧框架上侧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后侧框架上侧件28),所述后侧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框架上侧件、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及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根据上述(9)的方案,将蓄电池罩的后侧固定部连接于与后侧框架上侧件、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后侧固定部、后侧框架上侧件、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这四个构件重叠并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将四个构件重叠并连接的连接部的强度、刚性,能够提高侧面碰撞载荷的传递效率。
因而,能够使侧面碰撞载荷向后侧固定部(即,蓄电池罩)、后侧框架上侧件、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这四个构件效率良好地传递。由此,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另外,通过将后侧固定部、后侧框架上侧件、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这四个构件重叠并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四个构件的连接部的强度、刚性。因此,能够由四个构件的连接部来支承例如从在蓄电池罩的上部配置的后座椅输入的载荷,能够提高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乘坐舒适度。
(10)在上述(9)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具备:上侧件主体(例如,实施方式的上侧件主体41),其形成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主要部分;以及增强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增强件42),其与所述上侧件主体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端部上表面,其中,所述增强件的刚性比所述上侧件主体的刚性设定得高,所述增强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内端部42b)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横梁端部延伸到比所述扩宽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10)的方案,将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端部上表面由与上侧件主体不同体的增强件形成。而且,将增强件的强度、刚性比上侧件主体设定得高。此外,使增强件的内端部延伸到比扩宽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通过增强件能够将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中的端部上表面的强度、刚性设定得高。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端部上表面是包含于扩宽部的部位。由此,能够将扩宽部的强度、刚性设定得高。
另外,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端部上表面与蓄电池罩的后侧固定部、后侧框架上侧件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这三个构件重叠并连接,与这三个构件一起形成连接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四个构件的连接部的强度、刚性,能够提高后侧框架与蓄电池罩的连接刚性。
因此,通过将扩宽部的强度、刚性设定得高,而且提高后侧框架与蓄电池罩的连接刚性,由此能够使例如相对于侧面碰撞载荷的蓄电池的保护性能提高。
而且,将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端部上表面由与上侧件主体不同体的增强件形成。因此,例如通过选择与其他机型对应的其他增强件,由此能够在不同机型中共用上侧件主体。由此,通过与其他机型对应而选择增强件,由此能够在不同机型中共用构成第一底板横梁的主要部分的上侧件主体及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例如不用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来承挡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结构将蓄电池罩分解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从车辆后方的下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2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2的VIII部放大后的俯视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第一底板横梁和蓄电池收容部分解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将图1的X部放大后的俯视图。
图11是从图6的车身后部结构将蓄电装置及后侧框架分解了的俯视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第一底板横梁及第二底板横梁上连接有蓄电池罩的立体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将车身后部结构适用于具备行驶用的电动马达的混合动力车等电动机动车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在其他各种各样的机动车中适用车身后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后部结构是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对左侧的各构成构件及右侧的各构成构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右侧的各构成构件的详细说明。
<车身后部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身后部结构10例如具备:左右的下边梁12;在下边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左右的后侧框架13;在后侧框架13的车辆前方配置的第一底板横梁(前横梁)14;在比第一底板横梁14靠车辆后方的位置配置的第二底板横梁(后横梁)15;以及在第一底板横梁14与第二底板横梁15之间且在后侧框架13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蓄电池收容部(收容部)16、蓄电装置17及蓄电池罩18。
以下,也有时将左下边梁12简记为“下边梁12”,将左后侧框架13简记为“后侧框架13”。
<下边梁>
如图1、图3、图4所示,下边梁12例如相对于前底板22在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边梁12例如通过内下边梁24及外下边梁25而形成为矩形闭合截面,是构成车身骨架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
在左下边梁12与右下边梁12之间设有前底板22。前底板22的后端部与后述的第一底板横梁14连接,前底板22相对于第一底板横梁14设置在车辆前方侧。前底板22形成车室的地板面。
在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连接有后侧框架13。
<后侧框架>
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连接。以下,也有时将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称作“框架前端部13a”。后侧框架13相对于蓄电池收容部16及第二底板横梁15设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向车辆后方延伸。后侧框架13具备后侧框架下侧件27和在后侧框架下侧件27的上部配置的后侧框架上侧件28。后侧框架下侧件27具有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和下侧件框架主体部(未图示)。
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连接。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配置在比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下侧件内壁31及下侧件底部32形成为截面L字状。下侧件内壁31的上侧凸缘31a从下方与蓄电池收容部16的左收容端部115(后述)及后底板35连接。
后底板35设置在左后侧框架13与右后侧框架13之间。后底板35与后述的第二底板横梁15连接,后底板35相对于第二底板横梁15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后底板35例如形成行李室的地板面。
下侧件底部32的外侧凸缘32a从下方与内下边梁24的底部连接。因此,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即,下侧件内壁31及下侧件底部32)与内下边梁24的内侧壁24a一起形成为上部开口的截面U字状。另外,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由下侧件增强件33来加强。
而且,未图示的下侧件框架主体部形成为上部开口的截面U字状。
即,由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及下侧件框架主体部形成的后侧框架下侧件27形成为截面U字状而上部开口。后侧框架下侧件27的上部的开口由后侧框架上侧件28来闭塞。
具体而言,后侧框架上侧件28的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的内侧凸缘28b(也参照图8)从上方与蓄电池收容部16的左收容端部115(后述)及后底板35连接。另外,后侧框架上侧件28的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的外侧凸缘28c(也参照图8)从上方与内下边梁24的顶部连接。其结果是,由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及内下边梁24的内侧壁24a形成的截面U字状的上部开口被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闭塞。
由此,通过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内下边梁24的内侧壁24a及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形成截面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及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形成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即,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与内下边梁24的内侧壁24a一起形成为截面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从上方与第一底板横梁14连接(参照图7)。
而且,后侧框架上侧件28具有从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的后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侧件框架主体部(未图示)。该上侧件框架主体部闭塞未图示的下侧件框架主体部的上部开口。由此,通过下侧件框架主体部及上侧件框架主体部来形成截面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下侧件框架主体部及上侧件框架主体部形成后侧框架13的框架主体部。即,后侧框架13的框架主体部形成为截面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由未图示的框架主体部形成的闭合截面与由下侧件框架前端部27a及内下边梁24的内侧壁24a形成的闭合截面连通。即,后侧框架13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是构成车身骨架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
<第一底板横梁>
如图3、图5所示,在左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及右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连接(连结)有第一底板横梁14。第一底板横梁14沿车宽方向延伸而在与左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及右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抵接的状态下进行连接,由此架设于左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及右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另外,第一底板横梁14相对于蓄电池收容部16及蓄电装置17(参照图2)配置在车辆前方。
如图3、图6、图7所示,第一底板横梁14具备第一上梁(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36和在第一上梁36的下方配置的第一下梁(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37。第一上梁36形成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上部。第一下梁37与第一上梁36连接而形成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下部。
<第一上梁>
第一上梁36具备上侧件主体41和在上侧件主体41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的增强件42(也参照图9)。上侧件主体41形成第一上梁36的主要部分。上侧件主体41具备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和在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的车辆后方设置的第二上侧件主体部45。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具有上侧件前壁(前表面)47、在上侧件前壁47的下部设置的第一上侧件凸缘48及在上侧件前壁47的上部设置的第一顶部凸缘49。
上侧件前壁47相对于前底板22朝向上方立起。另外,上侧件前壁47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于左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及右下边梁12的后端部12a(参照图2)。
第一上侧件凸缘48从上侧件前壁47的下边朝向车辆前方形成,且从下方与前底板22连接。第一顶部凸缘49从上侧件前壁47的上边朝向车辆后方形成。
即,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通过上侧件前壁47、第一上侧件凸缘48及第一顶部凸缘49形成为截面曲柄状。
如图7、图8所示,上侧件前壁47在车宽方向的左外侧端部及右外侧端部具有上侧件前壁外端部51。上侧件前壁外端部51具有倾斜壁(倾斜面)52和倾斜壁52的下方的部位(倾斜面的下方的另一面)53。以下,也有时将上侧件前壁47中的倾斜壁52的下方的部位53称为“外侧前壁53”。倾斜壁52从外侧前壁53的上边朝向车辆后方而向上倾斜。
如图6、图8所示,在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的车辆后方,沿着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设有第二上侧件主体部45。第二上侧件主体部45具有上侧件后壁57、在上侧件后壁57的下部设置的第二上侧件凸缘58及在上侧件后壁57的上部设置的第二顶部凸缘59。
上侧件后壁57相对于上侧件前壁47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车辆后方。上侧件后壁57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与车宽方向左外侧及车宽方向右外侧的伸长部72(通过图3、图7后述)连接。
第二上侧件凸缘58从上侧件后壁57的下边朝向车辆后方形成。第二顶部凸缘59从上侧件后壁57的上边朝向车辆前方形成。
即,第二上侧件主体部45通过上侧件后壁57、第二上侧件凸缘58及第二顶部凸缘59形成为截面曲柄状。
第二上侧件主体部45的第二顶部凸缘59从下方与第一顶部凸缘49连接。其结果是,通过第一顶部凸缘49及第二顶部凸缘59形成上侧件主体41的上侧件顶部(顶部)61。
即,上侧件主体41通过上侧件前壁47、上侧件后壁57、上侧件顶部61、第一上侧件凸缘48及第二上侧件凸缘58而形成为大致截面礼帽状。
如图7至图9所示,在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具体而言,为上侧件前壁47的外端部及第一顶部凸缘49的外端部)连接有增强件42。即,第一上梁3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表面由与上侧件主体41不同体的增强件42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侧件前壁47的外端部包含倾斜壁52。
增强件42具有第一增强件部65和在第一增强件部65的上部设置的第二增强件部66。第一增强件部65沿着上侧件前壁47中的外端部的上部从车辆后方与该上侧件前壁47连接。第二增强件部66从第一增强件部65的上边朝向车辆后方形成,并从下方与第一顶部凸缘49的外端部连接。
这样,增强件42与上侧件前壁47中的外端部的上部及第一顶部凸缘49的外端部连接,由此形成第一上梁36中的端部上表面部(端部上表面)。增强件42例如通过使板厚比上侧件主体41形成得厚或者使用强度、刚性比上侧件主体41高的材质,由此将强度、刚性设定得比上侧件主体41高。而且,增强件42的第一增强件部65和第二增强件部66形成为截面V字状。由此,增强件42的强度、刚性被设定得更高。
这里,第二增强件部6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端部中的车辆后方的增强件后端部66a从第一顶部凸缘49的外端部49a向车辆后方伸出。通过第一顶部凸缘49的外端部49a及第二增强件部66,使第一上梁36的上侧件顶部外端部67从上侧件顶部61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连续地形成。
<第一下梁>
如图3、图6、图7所示,第一下梁37具备下侧件中央部71和在下侧件中央部71的车宽方向两端设置的伸长部72。下侧件中央部71形成第一下梁37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下侧件中央部71从下方与第一上梁36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36a(以下,也有时称为上侧件中央部36a)连接。
具体而言,下侧件中央部71具有在上侧件中央部36a的下部设置的中央底部74、在中央底部74的车辆后方设置的中央后壁75、在中央底部74的车辆前方设置的第一中央凸缘76、以及在中央后壁75的上部设置的第二中央凸缘77。
需要说明的是,上侧件中央部36a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第一上梁36的左侧的上侧件外端部36b与右侧的上侧件外端部36b之间,且与各上侧件外端部36b连续地形成。
中央底部74配置在上侧件中央部36a处的上侧件前壁47的下方且配置在与上侧件顶部61对置的位置。中央后壁75从中央底部74的后边向上方立起而相对于上侧件前壁47在车辆后方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中央凸缘76从中央底部74的前边向车辆前方伸出。第二中央凸缘77从中央后壁75的上边朝向车辆后方形成。
即,下侧件中央部71通过中央底部74、中央后壁75、第一中央凸缘76及第二中央凸缘77形成为截面曲柄状。
下侧件中央部71中,第一中央凸缘76从下方与上侧件中央部36a的第一上侧件凸缘48连接,而且,第二中央凸缘77从下方与上侧件中央部36a的第二上侧件凸缘58连接。
由此,通过上侧件中央部36a及下侧件中央部71使第一底板横梁14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14A(以下,也有时称为横梁中央部14A)形成为截面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在下侧件中央部71中的车宽方向的左端部(端部)及右端部(端部)连接有伸长部72。伸长部72在车宽方向上形成第一下梁37的左侧下侧件端部(下侧件端部)及右侧下侧件端部(下侧件端部)。
伸长部72具有在上侧件前壁外端部51的下部设置的伸长底部81、在伸长底部81的车辆后方设置的伸长后壁82、在伸长底部81的车辆前方设置的第一伸长凸缘83、以及在伸长后壁82的上部设置的第二伸长凸缘84。
伸长底部81配置在上侧件前壁外端部51(即,倾斜壁52及外侧前壁53)的下方且配置在相对于上侧件顶部外端部67向车辆前方侧偏置(位移)了的位置。伸长后壁82从伸长底部81的后边立起成朝向车辆后方而朝上倾斜的状态。
伸长后壁82相对于位于车辆前方侧的上侧件前壁外端部51在车辆后方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伸长凸缘83从伸长底部81的前边朝向车辆前方形成。第二伸长凸缘84从伸长后壁82的上边朝向车辆后方形成。
伸长部72的第一伸长凸缘83从下方与上侧件外端部36b的第一上侧件凸缘48连接。而且,伸长部72的第二伸长凸缘84从下方与上侧件顶部外端部67的后端部(具体而言为第二增强件部66)连接。
因此,通过上侧件前壁外端部51、上侧件顶部外端部67及伸长部72,在第一底板横梁14中的车宽方向的左外端部及右外端部将扩宽部14B形成为截面菱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扩宽部>
如图2、图5所示,扩宽部14B在车宽方向上与横梁中央部14A的左端部及右端部连续地形成。通过左侧的扩宽部14B、右侧的扩宽部14B及横梁中央部14A来形成第一底板横梁14。即,第一底板横梁14具备左侧的扩宽部14B、右侧的扩宽部14B及横梁中央部14A。
这样,第一底板横梁14通过左侧的扩宽部14B、右侧的扩宽部14B及横梁中央部14A(换言之,第一上梁36及第一下梁37)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连续的矩形闭合截面。即,第一底板横梁14是构成车身骨架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
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一底板横梁14以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向上方(车辆上方)使高度H(也参照图6、图7)增高的方式形成,扩宽部14B设定得最高。
扩宽部14B例如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后述的蓄电池模块121重叠的位置P1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设置,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W(也参照图6)比横梁中央部14A扩宽。
而且,扩宽部14B中,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框架13的前端13b重叠的部分14C(以下,也有时称为最大扩宽部14C)的车辆前后方向宽度W1(也参照图7)设定得最大。
如图3、图7、图9所示,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在触抵于扩宽部14B的伸长后壁82的状态下与扩宽部14B的伸长后壁82连接。通过扩宽部14B的伸长后壁82与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的连接,由此形成扩宽部14B与后侧框架13的交界部88。交界部8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即,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蓄电池模块121(后述)重叠了区域E的位置。
这里,在扩宽部14B的上侧件顶部外端部67及倾斜壁52上连接有增强件42的主要部分42a。另外,增强件42的内端部42b连接于第一上侧件主体部44中的与扩宽部14B相邻的上侧件前壁47及第一顶部凸缘49。因而,增强件42的内端部42b从第一底板横梁14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横梁端部(即,扩宽部14B的外端部)延伸到比扩宽部14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第一棱线及第二棱线>
如图9、图10所示,第一底板横梁14具有第一棱线(棱线)92和比第一棱线92靠车辆前方形成的第二棱线(另一棱线)93。第一棱线92由上侧件前壁47与第一顶部凸缘49的交叉部形成。第一棱线92具有在车宽方向外侧形成的第一外侧棱线95和在第一外侧棱线95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的第一中央侧棱线96。
第一外侧棱线95由上侧件前壁47的倾斜壁52与第一顶部凸缘49(即,上侧件顶部61)的外端部49a的交叉部形成。第一中央侧棱线96由上侧件前壁47中的倾斜壁5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中央侧前壁)54与第一顶部凸缘49的交叉部形成。
如图8、图10所示,第一外侧棱线95相对于第一中央侧棱线96向车辆后方偏置(位移)。另外,第一外侧棱线95从后述的蓄电池模块121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蓄电池外侧端部121a相对于第一中央侧棱线96向车辆后方偏置。第一外侧棱线95从第一中央侧棱线96向车辆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出。
第二棱线93由倾斜壁52与外侧前壁53的交叉部形成。第二棱线93位于第一外侧棱线95的下方。
<第二底板横梁>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底板横梁15相对于包括后述的蓄电池模块121等的蓄电装置17配置在车辆后方。第二底板横梁15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与左后侧框架13和右后侧框架13连结。
具体而言,第二底板横梁15具备形成该第二底板横梁15的上部的第二上梁101和形成第二底板横梁15的下部的第二下梁102。第二上梁101兼用作后述的蓄电池收容部16的收容后端部114。第二下梁102与第二上梁101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二上梁101通过上角部103以向车辆前方且上方突出的方式折弯而形成为截面L字状。第二下梁102通过下角部106以向车辆后方且下方突出的方式折弯而形成为大致截面L字状。
第二上梁101的下端部104与第二下梁102的下凸缘107连接。另外,第二上梁101的后凸缘105与第二下梁102的后凸缘108连接。由此,第二底板横梁15通过第二上梁101及第二下梁102形成为矩形闭合截面。第二底板横梁15是构成车身骨架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需要说明的是,后底板35的前端部从上方与后凸缘105连接。
<蓄电池收容部、蓄电装置>
如图2、图6、图11所示,蓄电池收容部16由第一底板横梁14、第二底板横梁15、左后侧框架13及右后侧框架13包围。在蓄电池收容部16收容有蓄电装置17。具体而言,蓄电池收容部16具有收容主体部112、在收容主体部112的车辆前方设置的收容前端部113、在收容主体部112的车辆后方设置的收容后端部114、以及在收容主体部112的车宽方向两端设置的收容端部115。
收容主体部112具有收容底部117、在收容底部117的车辆后方设置的收容后壁118、以及在收容底部117的车宽方向两端设置的收容侧壁(侧壁)119。收容底部117在蓄电装置17的下方大致水平地配置。收容前端部113从收容底部117的前边朝向车辆前方形成。收容前端部113从上方与第一上梁36的第二上侧件凸缘58(即,第一底板横梁14)连接。
另外,收容后壁118从收容底部117的后边朝向上方形成。收容后壁118配置在蓄电装置17的车辆后方。在收容后壁118的上边形成有收容后端部114。收容后端部114兼用作第二底板横梁15的第二上梁101。即,收容后壁118与第二上梁101(第二底板横梁15)连接。
在收容底部117的左端部朝向上方形成有左收容侧壁119。左收容侧壁119配置在蓄电装置17(具体而言,后述的蓄电池模块121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蓄电池外侧端部121a)的车宽方向左外侧。在左收容侧壁119的上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左收容端部115。以下,也有时将左收容端部115简记为“收容端部115”,将左收容侧壁119简记为“收容侧壁119”。
收容端部115的后端部115a与收容后端部114(即,第二底板横梁15)的左外端部(端部)114a连结。另外,收容端部115的前端部115b从上方与增强件42(即,扩宽部14B)连接。而且,收容端部115从下方与左后侧框架13的框架前端部13a连接。
即,收容侧壁119经由收容端部115从第二底板横梁15的左外端部朝向车辆前方而与扩宽部14B连结。
右收容端部115及右收容侧壁119与左收容端部115及左收容侧壁119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因此,省略右收容端部115及右收容侧壁119的详细说明。
这样,蓄电池收容部16的外周与第一底板横梁14、第二底板横梁15、左后侧框架13及右后侧框架13连接。在蓄电池收容部16中收容(配置)有蓄电装置17。
蓄电装置17例如具备蓄电池模块121、未图示的鼓风风扇、高电压接线板122及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123等。蓄电池模块121例如具备多个蓄电池单体124。蓄电池单体124例如通过多个电池单元(未图示)沿车宽方向层叠而形成。以下,也有时将蓄电池模块121简记为“蓄电池121”。
<蓄电池罩>
如图1、图12所示,蓄电池收容部16的开口部16a由蓄电池罩18从上方覆盖。蓄电池罩18是由金属材料以覆盖蓄电装置17的上部的方式形成的金属制的罩。蓄电池罩18与第一底板横梁14及第二底板横梁15连接。
具体而言,蓄电池罩18具有位于蓄电装置17的上部的罩主体131、在罩主体13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设置的前侧连接部132、在罩主体13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设置的后侧连接部133、以及在罩主体131的车宽方向两端设置的车宽外侧连接部(车宽外侧连接部)134。
需要说明的是,左车宽外侧连接部134及右车宽外侧连接部134是大致左右对称的部位。因此,以下,将左车宽外侧连接部134简记为“车宽外侧连接部134”来详细说明,省略右车宽外侧连接部134的说明。
罩主体131从蓄电装置17向上方鼓出。前侧连接部132例如通过螺栓141、螺母(未图示)等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紧固连结而固定(连接)于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上侧件前壁47。
后侧连接部133例如通过螺栓、螺母(双方未图示)等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紧固连结而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横梁15的第二上梁101。
如图7、图12、图13所示,车宽外侧连接部134在车宽方向左外侧(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于罩主体131的左端部(即,罩外侧端部)。车宽外侧连接部13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跨倾斜壁52而进行连接。具体而言,车宽外侧连接部134具有固定于上侧件前壁47的前侧固定部(前侧连接部)136和从前侧固定部136的上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后侧固定部(后侧连接部)137。
前侧固定部136例如通过螺栓145、螺母146等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紧固连结而固定(连接)于上侧件前壁47中的位于倾斜壁52的下方的部位(即,外侧前壁53)。
后侧固定部137连接于后侧框架上侧件28的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第一上梁36的第二增强件部66及第一下梁37的第二伸长凸缘84这三个构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后侧固定部137例如通过螺栓147、螺母148等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紧固连结而固定(连接)于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第二增强件部66及第二伸长凸缘8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结构10,能够获得以下的作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车身的左侧结构详细进行说明,省略右侧结构的详细说明。
如图7、图8所示,将第一底板横梁14的扩宽部14B与后侧框架13的交界部88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蓄电池121在区域E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由交界部88来承受例如因侧面碰撞而从蓄电池121的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载荷F1(以下,也有时称为侧面碰撞载荷F1)。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从交界部88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效率良好地传递,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14来承挡侧面碰撞载荷F1。
因而,能够抑制位于蓄电池12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车身侧部(例如扩宽部14B、后侧框架13、下边梁12等)的变形量,能够抑制蓄电池121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121。这样,通过将扩宽部14B与后侧框架13的交界部88配置于与蓄电池121重叠的位置,由此例如不用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后侧框架13,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14来承挡侧面碰撞载荷F1。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这里,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的情况下,考虑有扩宽部14B(即,第一底板横梁14)向后侧框架13侧折弯的情况。另一方面,扩宽部14B通过与后侧框架13形成交界部88而与后侧框架13接触。因此,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的情况下,能够由后侧框架13来支承扩宽部14B,以便抑制扩宽部14B的折弯(倒塌)。
由此,能够通过后侧框架13来抑制因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而使扩宽部14B向后侧框架13侧(即,蓄电池121侧)折弯的情况,能够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中央侧传递。另外,通过抑制扩宽部14B的倒塌,由此也能够通过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使扩宽部14B适当地变形来吸收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引起的冲击能量。因而,即便对于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也能够抑制蓄电池121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121。
另外,如图7、图10所示,在扩宽部14B的前表面形成有倾斜壁52。因而,例如在扩宽部14B的前表面处,倾斜壁52与外侧前壁53的交叉部形成为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V字状。即,通过该交叉部,能够形成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棱线(棱线)93。由此,能够增加第一底板横梁14的棱线。因而,能够将输入到第一底板横梁14的端部(即,扩宽部14B)的侧面碰撞载荷F1效率良好地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中央侧传递。
另外,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也向在第一底板横梁14的车辆前方设置的前底板22传递。
这里,例如第一底板横梁14的端部(扩宽部14B)位于后侧车门用的开口部中的后下部。因此,通过在扩宽部14B的前表面形成倾斜壁52,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车室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脚下空间。由此,能够在乘员相对于车室上下车时使乘员容易进行上下车。
而且,如图9、图10所示,使第一底板横梁14的第一棱线92中的倾斜壁52(即,扩宽部14B)侧的第一外侧棱线95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第一中央侧棱线96向车辆后方偏置。因此,能够使第一外侧棱线9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接近蓄电池121侧。由此,能够由第一外侧棱线95来承受例如因侧面碰撞而从蓄电池121的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F1并向第一中央侧棱线96效率良好地传递。即,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中央侧效率良好地传递。
此外,如图8、图10所示,在第一外侧棱线95的下方形成有第二棱线93。因此,能够由第一外侧棱线95及第二棱线93来承受例如因侧面碰撞而从蓄电池121的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F1。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中央侧更加效率良好地传递。
此外,如图7、图8所示,将扩宽部14B的最大扩宽部14C以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框架13的前端13b重叠的方式形成,将最大扩宽部14C的车辆前后方向宽度W1在扩宽部14B中设定得最大。因此,例如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使扩宽部14B与后侧框架13的前端13b接触或者接近。
由此,能够由后侧框架13来抑制侧面碰撞载荷F1引起的扩宽部14B向后侧框架13侧的折弯(倒塌)。因而,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中央侧效率良好地传递,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14来承挡侧面碰撞载荷F1。
而且,在例如因侧面碰撞而输入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后侧框架13来抑制侧面碰撞载荷F2引起的扩宽部14B向后侧框架13侧的倒塌。因此,能够将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向第一底板横梁14的中央侧效率良好地传递。另外,通过抑制扩宽部14B的倒塌,由此也能够通过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使扩宽部14B(尤其是最大扩宽部14C)适当地变形来吸收过度的侧面碰撞载荷F2引起的冲击能量。
另外,如图2、图11所示,将蓄电池收容部16以由第一底板横梁14、第二底板横梁15、左后侧框架13及右后侧框架13包围的方式形成。在该蓄电池收容部16配置蓄电池121,使蓄电池收容部16的收容侧壁119经由收容端部115从第二底板横梁15的左外端部114a朝向车辆前方而与扩宽部14B连结。
因此,例如能够将输入到扩宽部14B侧的侧面碰撞载荷F1向第一底板横梁14传递,并经由蓄电池收容部16的收容侧壁119向第二底板横梁15传递。
即,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向第一底板横梁14及第二底板横梁15效率良好地传递。由此,能够由第一底板横梁14及第二底板横梁15来支承侧面碰撞载荷F1。因而,能够抑制位于蓄电池12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车身侧部(例如扩宽部14B、后侧框架13、下边梁12等)的变形量,能够抑制蓄电池121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121。
而且,如图7、图9、图10所示,将第一底板横梁14中的扩宽部14B的高度H设定为最高。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扩宽部14B的截面积而提高强度、刚性。由此,能够通过侧面碰撞载荷F1使扩宽部14B适当地变形来吸收侧面碰撞载荷F1引起的冲击能量。因而,能够抑制侧面碰撞载荷F1引起的蓄电池121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
另外,将第一底板横梁14以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向车辆上方使高度H增高的方式形成。因此,在第一底板横梁14中,能够将比扩宽部14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横梁中央部14A的高度H(也参照图6)比扩宽部14B的高度H抑制得低。由此,能够在横梁中央部14A确保供蓄电池121的配线类通过的空间。
此外,如图1、图12所示,将覆盖蓄电池121的上部的金属制的蓄电池罩18与第一底板横梁14及第二底板横梁15连接。另外,将蓄电池罩18的车宽外侧连接部134跨倾斜壁52而进行连接(也参照图7)。通过使蓄电池罩18为金属制,由此能够提高蓄电池罩18的强度、刚性。因此,能够由强度、刚性高的车宽外侧连接部134来加强扩宽部14B的倾斜壁52,从而提高倾斜壁52(即,第一底板横梁14)的强度、刚性。
由此,能够使侧面碰撞载荷F1经由扩宽部14B及车宽外侧连接部134向金属制的蓄电池罩18传递,能够由蓄电池罩18来支承侧面碰撞载荷F1。因而,能够抑制侧面碰撞载荷F1引起的第一底板横梁14的变形,能够抑制蓄电池121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121。
另外,如图12、图13所示,将蓄电池罩18的车宽外侧连接部134中的后侧固定部137例如通过螺栓147、螺母148等进行紧固连结而连接于后侧框架13(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后侧框架13与第二底板横梁15连接。因此,能够将第一底板横梁14、后侧框架13及第二底板横梁15通过蓄电池罩18进行连接。
由此,能够将侧面碰撞载荷F1向由第一底板横梁14、后侧框架13、第二底板横梁15及蓄电池罩18构成的蓄电池周边的构件传递。因而,能够提高相对于侧面碰撞载荷F1的蓄电池121(参照图10)的周边构件的强度、刚性,能够抑制蓄电池121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121。
这里,后侧框架上侧件28的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第一上梁36的第二增强件部66及第一下梁37的第二伸长凸缘8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将车宽外侧连接部134的后侧固定部137例如通过螺栓147、螺母148等进行紧固连结而从上方连接于上侧件框架前端部28a、第二增强件部66及第二伸长凸缘84重叠的位置。
因此,能够将后侧固定部137、后侧框架上侧件28、第一上梁及第一下梁这四个构件重叠并例如通过螺栓147、螺母148等进行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将四个构件重叠并连接的连接部154的强度、刚性,能够提高侧面碰撞载荷F1的传递效率。
因而,能够使侧面碰撞载荷F1向后侧固定部137(即,蓄电池罩)、后侧框架上侧件28、第一上梁36及第一下梁37这四个构件效率良好地分散并传递。由此,能够抑制蓄电池121(参照图10)的损伤(变形)而保护蓄电池121。
而且,通过将后侧固定部137、后侧框架上侧件28、第一上梁36及第一下梁37这四个构件重叠并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四个构件的连接部154的强度、刚性。由此,能够由四个构件的连接部154来支承例如从在蓄电池罩18的上部配置的后座椅(未图示)输入的载荷,能够提高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乘坐舒适度。
此外,如图9、图12,图13所示,将第一上梁36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表面由与上侧件主体41不同体的增强件42形成。而且,将增强件42的强度、刚性设定得比上侧件主体41高。此外,使增强件42的内端部42b延伸至比扩宽部14B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第一上梁36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上表面通过增强件42而将强度、刚性设定得高。第一上梁36的端部上表面是包含于扩宽部14B的部位。由此,能够将扩宽部14B的强度、刚性设定得高。
另外,第一上梁36的增强件42与蓄电池罩18的后侧固定部137、后侧框架上侧件28及第一下梁37这三个构件重叠并进行连接,与这三个构件一起形成连接部154。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四个构件的连接部154的强度、刚性,能够提高后侧框架13与蓄电池罩18的连接刚性。
这样,通过将扩宽部的强度、刚性设定得高,而且提高后侧框架13与蓄电池罩18的连接刚性,由此能够使例如相对于侧面碰撞载荷F1的蓄电池121的保护性能提高。
而且,将第一上梁36的端部上表面由与上侧件主体41不同体的增强件42形成。因而,例如通过选择与其他机型对应的不同的增强件,由此能够在不同机型中共用上侧件主体41。由此,通过与其他机型对应而选择增强件,由此能够在不同机型中共用构成第一底板横梁的主要部分的上侧件主体41及第一下梁37。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各固定部136、137通过螺栓145、147、螺母146、148等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紧固连结而被固定(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固定构件来固定各固定部136、137。例如,可以取代螺栓145、147、螺母146、148而使用小螺钉等。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具备:
第一底板横梁,其相对于蓄电池配置在车辆前方,且在车宽方向外侧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框架连结;以及
第二底板横梁,其相对于所述蓄电池配置在车辆后方,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在端部具备扩宽部,所述扩宽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被扩宽至与所述蓄电池重叠的位置,
所述扩宽部与所述后侧框架的交界部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与所述蓄电池重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宽部在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表面具有朝向车辆后方而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具有由所述前表面与从所述前表面朝向车辆后方形成的顶部的交叉部形成的棱线,
所述棱线具有:
第一外侧棱线,其由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顶部的交叉部形成;以及
第一中央侧棱线,其由所述前表面中的所述倾斜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与所述顶部的交叉部形成,
所述第一外侧棱线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央侧棱线向车辆后方偏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侧棱线从所述蓄电池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蓄电池外侧端部开始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央侧棱线向车辆后方偏置,
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具有另一棱线,所述另一棱线由所述前表面中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倾斜面的下方的另一面的交叉部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一外侧棱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宽部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后侧框架重叠的部分的车辆前后方向宽度设定得最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具备由所述第一底板横梁、所述第二底板横梁及所述后侧框架包围来配置所述蓄电池的收容部,
所述收容部具备从所述第二底板横梁的端部与所述扩宽部连结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以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朝向车辆上方使高度增高的方式形成,所述扩宽部设定得最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具备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及所述第二底板横梁连接且覆盖所述蓄电池的上部的金属制的蓄电池罩,
所述蓄电池罩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罩外侧端部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跨所述倾斜面而进行连接的车宽外侧连接部,
所述车宽外侧连接部具有:
后侧固定部,其与所述后侧框架连接;以及
前侧固定部,其在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中的位于车辆前方侧的所述前表面处与所述倾斜面的下方的部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横梁具备:
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其由所述前表面及所述顶部形成;以及
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其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连接,
所述后侧框架具备将上部的开口闭塞的后侧框架上侧件,
所述后侧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后侧框架上侧件、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及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下侧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具备:
上侧件主体,其形成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主要部分;以及
增强件,其与所述上侧件主体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上侧件的端部上表面,
所述增强件的刚性比所述上侧件主体的刚性设定得高,
所述增强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端部从所述第一底板横梁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横梁端部延伸到比所述扩宽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CN202211143077.5A 2021-09-24 2022-09-20 车身后部结构 Pending CN1158485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5759 2021-09-24
JP2021155759A JP2023046913A (ja) 2021-09-24 2021-09-24 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8510A true CN115848510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1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3077.5A Pending CN115848510A (zh) 2021-09-24 2022-09-20 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1105A1 (zh)
JP (1) JP2023046913A (zh)
CN (1) CN11584851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01105A1 (en) 2023-03-30
JP2023046913A (ja) 2023-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2051B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023962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09383257B (zh) 车辆侧部构造
CN1105883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JP7126552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配置構造
CN110239628B (zh) 车辆后部构造
US8813888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7408927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8131133A (ja) 車体の下部構造
US5184868A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CN110588303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088597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10861479A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6997525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15871429A (zh) 车体构造
CN114851822A (zh) 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
US20230311999A1 (en) Vehicle base structure
CN115489621A (zh) 车身结构
US20240034141A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115848510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14028868U (zh) 车身后部构造
US20220169312A1 (en) Dash Pan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WO2019198752A1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14056438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22097814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