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6901B -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 Google Patents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6901B
CN115836901B CN202310177758.1A CN202310177758A CN115836901B CN 115836901 B CN115836901 B CN 115836901B CN 202310177758 A CN202310177758 A CN 202310177758A CN 115836901 B CN115836901 B CN 115836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milling
transmission member
talar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77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6901A (zh
Inventor
王亚松
张帅
常默
葛珍珍
孔东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777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6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6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6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的底部相连通的铣削口;第一铣刀,包括可转动穿设在壳体上的第一转轴及设置在第一转轴底部的第一刀体,第一转轴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刀体能够外露于铣削口;第二铣刀,包括可转动穿设在壳体上的第二转轴及设置在第二转轴底部的第二刀体,第二刀体外露于铣削口,第一转轴的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轴线平行,第一转轴能够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在竖向方向上保持位置不变,第二转轴能沿横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距骨前滑车面的切割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背景技术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活动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以及距骨滑车构成。胫骨的下关节面以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冂”形的关节窝,以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实现踝关节的活动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踝关节置换术是采用人工踝关节假体代替踝关节受损关节面的一种外科手术。在人工踝关节假体代替前,需要剥离开患者的肌肉组织以将踝关节暴露,并使距骨滑车从“冂”形关节窝中脱出,再利用锯片等工具对距骨滑车面进行切割。
然而,由于踝关节暴露的面积较小,采用上述的工具切割距骨滑车面,极易伤及剥离开的肌肉组织,增加了距骨前滑车面的切割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距骨前滑车面的切割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的底部相连通的铣削口;第一铣刀,包括可转动地穿设在壳体上的第一转轴及设置在第一转轴底部的第一刀体,第一转轴的上端为动力输入端,第一转轴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刀体能够外露于铣削口;第二铣刀,包括可转动地穿设在壳体上的第二转轴及设置在第二转轴底部的第二刀体,第二刀体外露于铣削口,第一转轴的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轴线平行,第一转轴能够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在竖向方向上保持位置不变,第二转轴能沿横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铣刀还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周并与第一转轴止转配合的第一传动件,第二铣刀还包括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周并与第二转轴止转配合的第二传动件,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配合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沿竖向方向移动时,第一转轴通过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配合带动第二铣刀沿横向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包括球台和圆锥台的其中一个,第二传动件包括球台和圆锥台中的另一个,球台侧壁和圆锥台的侧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包括球台,第二传动件包括圆锥台,圆锥台的横截面尺寸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球台和圆锥台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摩擦片。
进一步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槽,第二转轴穿设于第一条形槽内,第二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处套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与第一限位板的上表面止挡配合。
进一步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槽,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第二转轴能够沿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还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件,第二转轴的外周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转轴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液压杆。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第二转轴的上端插设于滑槽内并沿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两个第二铣刀,两个第二铣刀分别设置在第一铣刀的相对两侧,第一铣刀与两个第二铣刀均驱动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壳体、第一铣刀以及第二铣刀,在铣削距骨滑车面时,将壳体固定放置在距骨滑车面的上方,通过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能够利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能够利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刀体转动,由于第二刀体外露于铣削口,从而可以使第二刀体铣削距骨滑车面,并且,第二转轴沿横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能够在横向方向上利用第二刀体对距骨滑车面进行铣削。在第二刀体铣削距骨滑车面后,利用第一转轴沿竖向方向移动,进而可以使第一刀体沿竖向移动,以利用第一刀体对第二刀体未铣削的区域进行铣削,可以完成距骨滑车面的铣削从而将滑车面铣平。相比于采用锯片进行切割的方式,可以从剥离开的患者的肌肉组织位置放置该铣平工具,并利用壳体将肌肉组织和滑车面进行隔离,因此,不会伤及肌肉组织,进而使距骨滑车面的铣平难度减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的第一铣刀和第二铣刀的装配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的第一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的第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容纳腔;12、铣削口;13、滑槽;
20、第一铣刀;21、第一转轴;22、第一刀体;23、第一传动件;231、球台;
30、第二铣刀;31、第二转轴;311、轴承;32、第二刀体;33、第二传动件;331、圆锥台;
40、第一限位板;41、第一条形槽;42、限位环;
50、第二限位板;51、第二条形槽;
60、弹性件;61、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壳体10、第一铣刀20以及第二铣刀30,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容纳腔11的底部相连通的铣削口12;第一铣刀20包括可转动地穿设在壳体10上的第一转轴21及设置在第一转轴21底部的第一刀体22,第一转轴21的上端为动力输入端,第一转轴21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刀体22能够外露于铣削口12;第二铣刀30包括可转动地穿设在壳体10上的第二转轴31及设置在第二转轴31底部的第二刀体32,第二刀体32外露于铣削口12,第一转轴21的轴线和第二转轴31的轴线平行,第一转轴21能够驱动第二转轴31转动,第二转轴31在竖向方向上保持位置不变,第二转轴31能沿横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壳体10、第一铣刀20以及第二铣刀30,在铣削距骨滑车面时,将壳体10固定放置在距骨滑车面的上方,通过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进而能够利用第一转轴21带动第二转轴31转动,进而能够利用第二转轴31带动第二刀体32转动,由于第二刀体32外露于铣削口,从而可以使第二刀体32铣削距骨滑车面,并且,第二转轴31沿横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能够在横向方向上利用第二刀体32对距骨滑车面进行铣削。在第二刀体32铣削距骨滑车面后,利用第一转轴21沿竖向方向移动,进而可以使第一刀体22沿竖向移动,以利用第一刀体22对第二刀体32未铣削的区域进行铣削,可以完成距骨滑车面的铣削从而将滑车面铣平。相比于采用锯片进行切割的方式,可以从剥离开的患者的肌肉组织位置放置该铣平工具,并利用壳体10将肌肉组织和滑车面进行隔离,因此,不会伤及肌肉组织,进而使距骨滑车面的铣平难度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刀体22铣削距骨滑车面时,既可以利用第一铣刀20驱动第二转轴31沿横向方向移动,也可以只通过第一转轴21带动第二转轴31转动,并利用其它结构使第二转轴31沿横向移动,例如齿轮和齿条相啮合的方式。
其中,竖向方向指的是壳体10的高度方向,横向方向指的是壳体10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转轴21的轴线与第二转轴31的轴线平行,进而可以使第一刀体22和第二刀体32相平行,以使铣削后的距骨滑车面能够为平面结构。
其中,可以为第二刀体32设置限位结构,以使第二刀体32和第一刀体22具有相同的高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铣刀20还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周并与第一转轴21止转配合的第一传动件23,第二铣刀30还包括套设在第二转轴31的外周并与第二转轴31止转配合的第二传动件33,第一转轴21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23和第二传动件33的配合带动第二转轴31转动,第一转轴21沿竖向方向移动时,第一转轴21通过第一传动件23和第二传动件33的配合带动第二铣刀30沿横向方向移动。通过第一传动件23和第二传动件33相配合,以使第一转轴21转动时带动第二转轴31转动并沿横向方向移动,具有驱动结构简化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21转动时,可以使其沿竖向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二铣刀30转动并沿横向方向移动,以对距骨滑车面进行铣削。
其中,第一转轴21为D型轴,第一传动件23具有贯穿设置的D型孔,D型轴穿设在D型孔中形成止转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动件23包括球台231和圆锥台331的其中一个,第二传动件33包括球台231和圆锥台331中的另一个,球台231侧壁和圆锥台331的侧壁相贴合。采用球台231和圆锥台331相配合的驱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其中,在第一转轴21驱动第二转轴31转动时,球台231和圆锥台331采用点接触的方式进行动力传输。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动件23包括球台231,第二传动件33包括圆锥台331,圆锥台331的横截面尺寸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的球台231和圆锥台331,具有运动路径简化,便于控制的优点。
具体地,在第一转轴21转动时,可以控制其沿竖向方向向下移动,进而使第二铣刀30转动时并沿横向方向朝向壳体10的侧壁移动。并且,当第二刀体32铣削完成后,可以直接控制第一刀体22对距骨滑车面进行铣削,而不需要多余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球台231和圆锥台33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摩擦片。利用摩擦片能够增强球台231和圆锥台33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以使球台231和圆锥台331之间的动力传动更加可靠。
其中,摩擦片可以采用碳纤维材质,具有轻量化和环保的优点。
如图1和图4所示,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板40,第一限位板4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槽41,第二转轴31穿设于第一条形槽41内,第二转轴3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处套设有限位环42,限位环42与第一限位板40的上表面止挡配合。利用第一限位板40和限位环42相配合,在球台231驱动圆锥台331转动时,可以防止第二转轴31沿竖向向下移动,进而可以防止第二刀体32沿竖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1上还套设有限制圆锥台331向下移动的限位环,第一转轴21上还套设有限制球台231向上移动的限位环。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壳体10内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50,第一限位板40和第二限位板50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限位板5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槽51,第二转轴3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条形槽41和第二条形槽51,第二转轴31能够沿第一条形槽41和第二条形槽51的延伸方向移动。利用第一条形槽41和第二条形槽51可以对第二转轴31形成导向作用,使第二转轴31沿第一条形槽41和第二条形槽51的延伸方向移动。
其中,第一限位板40和第二限位板50均沿横向延伸。
如图1所示,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还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件60,第二转轴31的外周套设有轴承311,轴承311的内圈与第二转轴31连接,轴承311的外圈与弹性件60的一端连接,弹性件60的另一端与壳体10连接。利用弹性件60可以为第二转轴31提供回复力,使第二转轴31由靠近壳体10的侧壁自动复位至壳体10的中部。
其中,轴承311的外圈还套设有导向圈,以防止轴承311的外圈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0为液压杆61。采用液压杆61,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3,第二转轴31的上端插设于滑槽13内并沿滑槽13的延伸方向移动。利用滑槽13可以为第二转轴31提供导向作用,使第二转轴31沿滑槽13的延伸方向移动,不发生偏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1的上端设置有端部轴承,端部轴承位于滑槽13内并与滑槽13的槽底相贴合,进而可以防止第二转轴31在竖向方向上发生移动。
如图1所示,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两个第二铣刀30,两个第二铣刀30分别设置在第一铣刀20的相对两侧,第一铣刀20与两个第二铣刀30均驱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利用两个第二铣刀30同时对距骨滑车面进行铣削,并仅通过第一铣刀20即可进行驱动,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长方体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
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相连通的铣削口(12);
第一铣刀(20),包括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壳体(10)上的第一转轴(2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1)底部的第一刀体(22),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上端为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一转轴(21)沿竖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刀体(22)能够外露于所述铣削口(12);
第二铣刀(30),包括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壳体(10)上的第二转轴(31)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1)底部的第二刀体(32),所述第二刀体(32)外露于所述铣削口(12),所述第一转轴(21)的轴线和第二转轴(31)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21)能够驱动第二转轴(31)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1)在所述竖向方向上保持位置不变,所述第二转轴(31)能沿横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铣刀(20)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1)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1)止转配合的第一传动件(23),所述第二铣刀(30)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31)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转轴(31)止转配合的第二传动件(33),所述第一转轴(21)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23)和第二传动件(33)的配合带动第二转轴(31)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1)沿所述竖向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转轴(21)通过第一传动件(23)和第二传动件(33)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铣刀(30)沿所述横向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23)包括球台(231)和圆锥台(331)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件(33)包括所述球台(231)和所述圆锥台(331)中的另一个,所述球台(231)侧壁和所述圆锥台(331)的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23)包括所述球台(231),所述第二传动件(33)包括所述圆锥台(331),所述圆锥台(331)的横截面尺寸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球台(231)和所述圆锥台(33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摩擦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板(40),所述第一限位板(40)上设置有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槽(41),所述第二转轴(31)穿设于所述第一条形槽(41)内,所述第二转轴(3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处套设有限位环(42),所述限位环(42)与所述第一限位板(40)的上表面止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50),所述第一限位板(40)和所述第二限位板(50)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50)上设置有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槽(51),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条形槽(41)和所述第二条形槽(51),所述第二转轴(31)能够沿所述第一条形槽(41)和所述第二条形槽(51)的延伸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还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件(60),所述第二转轴(31)的外周套设有轴承(311),所述轴承(311)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转轴(31)连接,所述轴承(311)的外圈与所述弹性件(60)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6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0)为液压杆(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3),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上端插设于所述滑槽(13)内并沿所述滑槽(13)的延伸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铣刀(30),两个所述第二铣刀(3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铣刀(2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铣刀(20)与两个所述第二铣刀(30)均驱动连接。
CN202310177758.1A 2023-02-17 2023-02-17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Active CN115836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7758.1A CN115836901B (zh) 2023-02-17 2023-02-17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7758.1A CN115836901B (zh) 2023-02-17 2023-02-17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901A CN115836901A (zh) 2023-03-24
CN115836901B true CN115836901B (zh) 2023-07-04

Family

ID=8558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7758.1A Active CN115836901B (zh) 2023-02-17 2023-02-17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69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511A (zh) * 2002-01-11 2006-04-05 沃尔德马连接两合公司 铣削髋臼的外科手术器械
DE202013002940U1 (de) * 2013-03-26 2014-06-27 Cleo Gesellschaft Für Technisches Design Mbh Vorrichtung für medizinische und dentalmedizinische Zwecke
CN110522493A (zh) * 2019-08-14 2019-12-03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开颅手术用颅骨铣刀
WO2020056419A1 (en) * 2018-09-16 2020-03-19 Ignite Orthopedics Llc Bone reamer and methods of use
CN115607229A (zh) * 2022-11-18 2023-01-17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型距骨钻孔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6890B2 (en) * 2018-02-02 2020-12-08 Orthosoft Ulc Robotic surgery planar cut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511A (zh) * 2002-01-11 2006-04-05 沃尔德马连接两合公司 铣削髋臼的外科手术器械
DE202013002940U1 (de) * 2013-03-26 2014-06-27 Cleo Gesellschaft Für Technisches Design Mbh Vorrichtung für medizinische und dentalmedizinische Zwecke
WO2020056419A1 (en) * 2018-09-16 2020-03-19 Ignite Orthopedics Llc Bone reamer and methods of use
CN110522493A (zh) * 2019-08-14 2019-12-03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开颅手术用颅骨铣刀
CN115607229A (zh) * 2022-11-18 2023-01-17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型距骨钻孔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901A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71045B2 (en) Power operated rotary excision tool
EP0554959B1 (en) Apparatus for milling bone
CN107007319B (zh) 胫骨单髁截骨装置
CN201519800U (zh) 便携式切割机
EP3082622B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steuerbaren verstellung der abtragsleistung von handgeführten material- und gewebetrennenden werkzeugen mit effektoren
CN115836901B (zh) 距骨滑车面铣平工具
CN102029431A (zh) 便携式切割机
SE8801527D0 (sv) Verktygsfeste for stansverktyg
CN110393574B (zh) 具有适时辅助切割功能的钩状神经剥离子
CN105476713A (zh) 一种基于底托避让套管式防缠绕微创减压机械手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CN111035483A (zh) 手术工具
CN102407381A (zh) 便携式切割机
CN112677345A (zh) 二氧化锆切割时的义齿排版装置
CN102029430A (zh) 便携式切割机
DE102020005075A1 (de) Trennschleifer
CA2894339A1 (en) Power operated rotary excision tool
DE3367551D1 (en) Plane
CN112629970B (zh) 金银花定量分析装置
CN114948077A (zh) 截骨工具
CN211560554U (zh) 手术工具
JP7392950B2 (ja) 生体組織採取器具、生体組織採取装置、および生体組織の採取方法
CN208808587U (zh) 一种骨科用手术刀
CN207915520U (zh) 一种电动组织取材刀
CN115919403B (zh) 膝关节手术导航定位装置及具有其的膝关节截骨装置
CN221013405U (zh) 一种微创切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