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6300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6300A
CN115826300A CN202211525398.1A CN202211525398A CN115826300A CN 115826300 A CN115826300 A CN 115826300A CN 202211525398 A CN202211525398 A CN 202211525398A CN 115826300 A CN115826300 A CN 115826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widt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53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张志海
王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53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6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6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6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第一支撑柱;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显示电极,设置在显示电极靠近液晶层一侧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定向发声结构;定向发声结构包括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位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之间的第二支撑柱和胶框组件;第一功能层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电极;第二功能层包括沿背离第一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胶框组件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显示设备中音频信号的输出采用传统的扩散式扬声器,然而分离式的扬声系统需要占据显示面板的较大空间,在目前显示面板窄边框、全面屏的趋势下,分离式扬声系统已经不满足于显示领域的应用需求。
屏幕发声是目前主流的发展趋势,也即将声频定向发声组件和显示面板结合以形成音像一体的显示面板。定向音频传输技术是通过音频信号与超声载波信号调制,由声频定向换能器将该超声波发射到空气中,利用超声在空气中的超强指向性传播和非线性声学效应,在传播一定距离后解调出声频信号,形成具有强指向性的可听声信号,从而达到音频信号定向传播的效果。然而,大多数集成有声频定向发声组件的显示面板都不满足于显示面板轻薄化的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解决本公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第一绝缘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定向发声结构;
所述定向发声结构包括沿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之间的第二支撑柱,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之间且将二者连接的胶框组件;
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胶框组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显示电极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将所述液晶层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周边区,且环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液晶层和所述显示电极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和所述胶框组件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构成所述定向发声结构的振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框组件设置有多个粘结部;多个粘结部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粘结部划分为多个粘结单元;每个粘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粘结部;
所述粘结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粘结单元和第二粘结单元,以及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粘结单元和第四粘结单元;
所述第一粘结单元中的第一粘结部和所述第二粘结单元中的第二粘结部相对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一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一宽度,和与两相邻所述第一粘结部相对设置的两相邻所述第二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二宽度相等;
所述第三粘结单元中的第三粘结部和所述第四粘结单元中的第四粘结部相对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三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三宽度,和与两相邻所述第四粘结部相对设置的两相邻所述第二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四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粘结部和所述第四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五宽度;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粘结部和所述第二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六宽度;所述第五宽度和所述第六宽度相等;
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粘结部和所述第三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七宽度;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粘结部和所述第四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八宽度;所述第七宽度和所述第八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电阻在1Ω~6Ω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彩膜层。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用于制备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和显示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显示电极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液晶层、第一支撑柱、胶框组件和第二支撑柱;
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基板;
在所述胶框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
在所述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液晶层、第一支撑柱、胶框组件和第二支撑柱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周边区,且环绕所述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基板,包括:
提供一第二衬底基板;
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彩膜层。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集成定向发声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版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版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和显示电极同层设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同层设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胶框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整体膜层版图;
图8a~8g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01、衬底基板;02、液晶显示结构;03、定向发声器件;031、定向发声器件的第一电极;032、定向发声器件的第二电极;04、屏幕;100、显示面板;10、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30、液晶层;40、第一支撑柱;11、第一衬底基板;12、显示电极;13、第一绝缘层;50、定向发声结构;51、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53、第二支撑柱;54、胶框组件;55、第二绝缘层;61、显示区;62、周边区;70、密封组件;541、第一粘结单元;542、第二粘结单元;543、第三粘结单元;544、第四粘结单元;5410、第一粘结部;5420、第二粘结部;5430、第三粘结部;5440、第四粘结部;21、第二衬底基板;22、彩膜层;81、第一偏光片;82、第二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提及的“多个或者若干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相关技术中,显示领域的屏幕发声主要是通过显示面板100内的中框或显示屏幕的振动来发出声音,避免了在屏幕上开孔来实现扬声的做法,从而提高屏占比。目前屏幕发声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悬臂压电陶瓷,例如将压电陶瓷的振动通过悬臂金属传送至中框,通过中框振动发声。这种发声方式由于是中框发声,没有很好的指向性,造成音频传输隐私性不好。另一种是利用传统的电磁激励原理,将激励的振动通过金属传递到屏幕上,通过屏幕的振动发出声音。这种发声方式由于屏幕的振动,声音的指向性有了很好的改善,但隐私性和远距离的定向声音传输仍不能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需求。
图1为现有的一种集成定向发声装置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版图,如图1所示,包括叠置的衬底基板01、显示结构02、定向发声结构03和屏幕04,其制备方式为采用压电薄膜技术,将定向发声结构03制作在显示结构02上,然后放在屏幕04的下方与屏幕04堆叠,通过屏幕04的振动来传播声音,如图1所示,这种堆叠的方式会增加显示面板100的厚度,与目前显示面板100轻薄化的趋势不符。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以及设置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和第一支撑柱40;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显示电极12,设置在显示电极12靠近液晶层30一侧第一绝缘层13;其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定向发声结构50;定向发声结构50包括沿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位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之间的第二支撑柱53,以及位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之间且将二者连接的胶框组件54;第一功能层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第一电极51,第一绝缘层13覆盖第一电极51;第二功能层包括沿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绝缘层55和第二电极52;且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胶框组件54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内。
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定向发声结构50与液晶显示结构02的集成,通过定向发声结构50实现远距离定向音频传输,降低声音衰减程度,进而防止噪音干扰。利用定向发声结构50定向发声,无需带耳机即能实现声音防窥,防止长时间佩戴耳机对听力造成影响。另外,定向发声结构50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液晶显示结构02中的液晶层30和显示电极12也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这种定向发声结构50集成到液晶显示结构02的周边的设计,满足了显示面板100轻薄化的需求。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版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以及设置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和第一支撑柱40;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显示电极12,设置在显示电极12靠近液晶层30一侧第一绝缘层13。这里,第一衬底基板11可以是包含有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路的玻璃基板,显示电极12可以包括像素电极和/或公共电极,显示电极12用于为液晶层30提供偏转电压。
继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定向发声结构50;定向发声结构50包括沿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位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之间的第二支撑柱53,以及位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之间且将二者连接的胶框组件54。第一功能层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第一电极51,第一绝缘层13覆盖第一电极51;第二功能层包括沿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绝缘层55和第二电极52;且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胶框组件54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内。
这里,第二支撑柱53用于支撑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连接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胶框组件54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一起构成空腔,通过对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加载电压,使得第二功能膜层振动,从而带动空腔内气体振动发声。
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例如包括钼Mo、铝Al或铜Cu等。显示电极1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氧化物的材料或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锡(ZTO)等材料;金属材料例如可以是钼Mo、铝Al或铜Cu。第一绝缘层13用于保护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增强电极抗击穿的能力。第二绝缘层55用于保护第二电极52增强第二电极52抗击穿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和显示电极同层设置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61和围绕显示区61的周边区62;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同层设置。显示电极12位于显示区61,第一电极51位于周边区62。
可选地,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的材料相同。
可选地,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可以利用一次工艺制备形成,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备步骤,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同层设置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61和围绕显示区61的周边区62;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同层设置。第一支撑柱40位于显示区61,第二支撑柱53位于周边区62。
可选地,第一支撑柱40和/或第二支撑柱53的材料相同。第一支撑柱40和/或第二支撑柱53的材料可以采用有机膜或树脂类有机材料。
可选地,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的尺寸大小相同。
可选地,同层设置的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可以利用一次工艺制备形成,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备步骤,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的形状、大小、间隔、高度等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出合适的参数,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组件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61和围绕显示区61的周边区62;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且将液晶层30密封的密封组件70;密封组件70位于周边区62,且环绕显示区61;液晶层30位于显示区61。
可选地,密封组件70可以是光学胶,用于粘结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从而密封液晶层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5所示,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同层设置。胶框组件54位于周边区62。密封组件70与胶框组件54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地,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的材料相同。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的材料均为光学胶(OCA)。
可选地,同层设置的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可以利用一次工艺制备形成,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备步骤,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电极52和第二绝缘层55构成定向发声结构50的振膜。具体地,第二支撑柱53、胶框组件54、第一绝缘层13和第二绝缘层55一起构成空腔,对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加载电压,振膜振动,从而带动空腔内气体振动发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胶框组件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胶框组件54设置有多个粘结部;多个粘结部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空气通过空气流通通道进入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所示,多个粘结部划分为多个粘结单元;每个粘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粘结部。粘结单元包括沿第一衬底基板11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粘结单元541和第二粘结单元542,以及沿第一衬底基板11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粘结单元543和第四粘结单元544。这里,第一衬底基板11长度方向,也即第一方向X。第一衬底基板11宽度方向也即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第一粘结单元541中的粘结部为第一粘结部5410,第二粘结单元542中的粘结部为第二粘结部5420,第三粘结单元543中的粘结部为第三粘结部5430,第四粘结单元544中的粘结部为第四粘结部5440。
继续参照图6所示,第一粘结单元541中的第一粘结部5410和第二粘结单元542中的第二粘结部5420相对设置;两相邻第一粘结部541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一宽度W1,和与两相邻第一粘结部5410相对设置的两相邻第二粘结部542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二宽度W2相等。这里第一粘结部5410和第二粘结部5420相对设置,且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相等,也即能够形成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且宽度相同的空气流通通道,有利于气体流通,提高声音传播效率,有利于定向发声。
继续参照图6所示,第三粘结单元543中的第三粘结部5430和第四粘结单元544中的第四粘结部5440相对设置;两相邻第三粘结部543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三宽度W3,和与两相邻第四粘结部5440相对设置的两相邻第二粘结部542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四宽度W4相等。这里第三粘结部5430和第四粘结部5440相对设置,且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相等,也即能够形成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且宽度相同的空气流通通道,有利于气体流通,提高声音传播效率,有利于定向发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所示,两相邻的第一粘结部5410和第四粘结部544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五宽度W5;两相邻的第一粘结部5410和第二粘结部542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六宽度W6;第五宽度W5和第六宽度W6相等。这里第五宽度W5和第六宽度W6相等,也即能够形成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且宽度相同的空气流通通道,有利于气体流通,提高声音传播效率,有利于定向发声。
继续参照图6所示,两相邻的第二粘结部5420和第三粘结部543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七宽度W7;两相邻的第二粘结部5420和第四粘结部5440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八宽度W8;第七宽度W7和第八宽度W8相等。这里第七宽度和第八宽度相等,也即能够形成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且宽度相同的空气流通通道,有利于气体流通,提高声音传播效率,有利于定向发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宽度相等可以理解为宽度大致相等,允许存在一定的制备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由于定向发声器件03和液晶显示结构02叠置,因此,定向发声器件03的第一电极031和第二电极032均采用透明电极,以达到透光的效果。这里第一电极031和第二电极032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得到,电阻在10~70Ω之间,但较大的电阻容易造成信号传输延迟,从而影响定向发声效果。本公开实施例设置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的电阻在1Ω~6Ω之间。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定向发声结构50位于周边区62,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无需采用透明电极(例如ITO),可以直接采用金属作为导电材料,能够形成较小电阻的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加快信号导通避免延迟,提高电场均匀化,有利于降低功耗,提高定向发声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向发声结构50的腔厚在5um~20u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层30的液晶盒厚在3um~5u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液晶层30一侧的彩膜层22。彩膜层22位于显示区61。第二衬底基板21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彩膜层22、液晶层30、第一支撑层、以及密封结构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整体膜层版图,为了方便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整体结构可以参见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偏光片81和第二偏光片82,其中,第一偏光片81设置在第一基板10背离第二基板20的一侧,第二偏光片82设置在第二基板20背离第一基板10的一侧。第一偏光片81和第二偏光片82用于滤光,且与液晶层30一起进行显影。
第二偏光片82与第二绝缘层55和第二电极52一起,共同作为定向发声结构50的振膜,由于振膜越轻薄,振动效果越好,因此,本公开实施例设置的第二偏光片82的厚度小于第一偏光片81的厚度。可选地,第二偏光片82的厚度位于45um~55um之间,实现超薄第二偏光片82,从而实现超薄振膜。
第一偏光片81可以包括沿第一基板10指向第二基板20方向依次设置的三醋酸纤维素酯TAC膜、聚乙烯醇PVA膜、TAC膜和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PSA膜。第二偏光片82可以包括沿第二基板20指向第一基板10方向依次设置的TAC膜、PVA膜、TAC或聚环戊二烯OPC膜。对TAC进行纳米硬化HC处理,HC是一种第一偏光片81的表面处理方式,防止偏光片被划伤。
以上是对显示面板100各个结构的详细说明。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主要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显示面板100。图8a~8g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a~8g所示,具体包括步骤S11~S15,其中:
S11、提供一第一衬底基板11,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形成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具体参见图8a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61和围绕显示区61的周边区62,显示电极12位于显示区61,第一电极51位于周边区62。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51、显示电极12可以通过网版印刷的方式制备得到。
S12、在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13。具体参见图8b所示,第一绝缘层13位于显示区61和周边区62。第一绝缘层13用于保护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增强电极抗击穿能力。
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13可以通过薄膜涂覆工艺制备得到。
S13、在第一绝缘层13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形成液晶层30、第一支撑柱40、胶框组件54和第二支撑柱53。
具体地,首先,如图8c所示,在第一绝缘层13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形成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第一支撑柱40位于显示区61,第二支撑柱53位于周边区62,且第一支撑柱40用于支撑第二基板20和第一绝缘层13。
之后,如图8d所示,在第一绝缘层13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形成胶框组件54和密封组件70。密封组件70位于周边区62,且围绕显示区61。第一支撑柱40用于支撑第二基板20和第一绝缘层13,与密封组件70一起形成容纳液晶层30的空间,之后,在该空间内形成液晶层30。
S14、在液晶层30和第一支撑柱40背离第一绝缘层13的一侧形成第二基板20。具体参见图8e所示。
S15、在胶框组件54和第二支撑组背离第一绝缘层13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二绝缘层55和第二电极52。具体参见图8f所示。第二绝缘层55用于保护第二电极52,增强第二电极52抗击穿能力。第二绝缘层55可以通过薄膜涂覆工艺制备得到。第二电极52可以通过网版印刷的工艺制备得到。
上述步骤S11~S15,实现了定向发声结构50与显示结构的集成,通过定向发声结构50实现远距离定向音频传输,降低声音衰减程度,进而防止噪音干扰。利用定向发声结构50定向发声,无需带耳机即能实现声音防窥,防止长时间佩戴耳机对听力造成影响。另外,定向发声结构50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显示结构中的液晶层30和显示电极12也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这种定向发声结构50集成到显示结构的周边的设计,满足了显示面板100轻薄化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同层。如图8a所示,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可以利用一次工艺制备形成,例如可以利用网版印刷工艺,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形成同等厚度的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这里,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的材料相同。利用一次工艺同时形成第一电极51和显示电极12,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备步骤,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同层。如图8c所示,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可以利用一次工艺制备形成,利用掩膜版进行曝光、显影,并对显影后的图案进行刻蚀,以得到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这里,利用一次工艺同时形成第一支撑柱40和第二支撑柱53,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备步骤,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绝缘层13背离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形成密封组件70;密封组件70位于周边区62,且环绕显示区61。
可选地,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同层。如图8d所示,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可以利用一次工艺制备形成,利用利用掩膜版进行曝光、显影,并对显影后的图案进行刻蚀,以得到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这里,利用一次工艺同时形成密封组件70和胶框组件54,能够有效地节省制备步骤,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14,具体地,第二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和彩膜层22,形成第二基板20的制备步骤包括提供一第二衬底基板21;在第二衬底基板21上形成彩膜层22。这里,第二衬底基板21例如可以为聚酰亚胺CPI膜、TAC膜的柔性衬底。具体包括提供一第三衬底基板,在第三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衬底基板21,在第二衬底基板21背离第三衬底基板上形成彩膜层22,得到第三基板结构,将第三基板结构与S13制备得到的结构对合,例如将第三基板结构与液晶层30和第一支撑柱40背离第一绝缘层13的一侧对合,并去除第三衬底基板,形成第二基板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15,可以单独制备包含第二绝缘层55和第二电极52的结构,之后将该结构与第二支撑柱53和胶框组件54背离第一绝缘层13的一侧对合,形成一体结构。例如,可以提供一第四衬底基板,在第四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52,在第二电极52背离第四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55,得到第四基板结构,将第四基板结构与S14制备得到的结构对合,例如将第四基板结构与第二支撑柱53和胶框组件54背离第一绝缘层13的一侧对合,并去除第四衬底基板,形成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52和第二绝缘层55构成定向发声结构50的振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g所示,在S15形成的结构的基础上,在第一基板10背离第二基板20的一侧形成第一偏光片81;在第二基板20背离第一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二偏光片82。第一偏光片81和第二偏光片82可以通过薄膜涂覆工艺进行制备。
第一偏光片81包括沿第一基板10指向第二基板20方向依次形成的TAC膜、PVA膜、TAC膜和PSA膜。利用PSA膜实现第一偏光片81与第一衬底基板11的粘结。第二偏光片82可以包括沿第二基板20指向第一基板10方向依次设置的TAC膜、PVA膜、TAC或OPC膜。利用TAC或COP膜实现第二偏光片82与第二电极52、第二绝缘层55以及第二基板20的粘结。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偏光片81和第二偏光片82,其中,第一偏光片81设置在第一基板10背离第二基板20的一侧,第二偏光片82设置在第二基板20背离第一基板10的一侧。第一偏光片81和第二偏光片82用于滤光,且与液晶层30一起进行显影。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车载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第一绝缘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定向发声结构;
所述定向发声结构包括沿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之间的第二支撑柱,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功能层之间且将二者连接的胶框组件;
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胶框组件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显示电极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将所述液晶层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周边区,且环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液晶层和所述显示电极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和所述胶框组件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构成所述定向发声结构的振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胶框组件设置有多个粘结部;多个粘结部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粘结部划分为多个粘结单元;每个粘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粘结部;
所述粘结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粘结单元和第二粘结单元,以及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粘结单元和第四粘结单元;
所述第一粘结单元中的第一粘结部和所述第二粘结单元中的第二粘结部相对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一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一宽度,和与两相邻所述第一粘结部相对设置的两相邻所述第二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二宽度相等;
所述第三粘结单元中的第三粘结部和所述第四粘结单元中的第四粘结部相对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三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三宽度,和与两相邻所述第四粘结部相对设置的两相邻所述第二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第四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粘结部和所述第四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五宽度;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粘结部和所述第二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六宽度;所述第五宽度和所述第六宽度相等;
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粘结部和所述第三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七宽度;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粘结部和所述第四粘结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第八宽度;所述第七宽度和所述第八宽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电阻在1Ω~6Ω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彩膜层。
12.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和显示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显示电极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液晶层、第一支撑柱、胶框组件和第二支撑柱;
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基板;
在所述胶框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二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
在所述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液晶层、第一支撑柱、胶框组件和第二支撑柱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周边区,且环绕所述显示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基板,包括:
提供一第二衬底基板;
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彩膜层。
15.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525398.1A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826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5398.1A CN115826300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5398.1A CN115826300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6300A true CN115826300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5398.1A Pending CN115826300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63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9472A (zh) * 2023-09-15 2023-10-24 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发声屏的制作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06465U (zh) * 2013-03-20 2013-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US20210227332A1 (en) * 2020-01-19 2021-07-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iezoelectric assembly, screen component,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784241A (zh) * 2021-08-24 2021-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43673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定向发声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24459A (zh) * 2022-03-10 2022-07-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06465U (zh) * 2013-03-20 2013-09-1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
US20210227332A1 (en) * 2020-01-19 2021-07-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iezoelectric assembly, screen component,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784241A (zh) * 2021-08-24 2021-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43673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定向发声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24459A (zh) * 2022-03-10 2022-07-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9472A (zh) * 2023-09-15 2023-10-24 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发声屏的制作工艺
CN116939472B (zh) * 2023-09-15 2023-12-08 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发声屏的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4334B2 (en) Sound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612609B1 (ko) 표시장치
JP4831205B2 (ja) 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11430412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10187538B (zh) 显示装置
JP2000152385A (ja) 圧電振動板および圧電スピーカ
CN110308579B (zh) 一种刚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351402A (zh) 一种显示模组、移动终端
WO200612637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67556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838766B2 (en) Speaker and microphone integrated display panel
JP2002232542A (ja) 携帯用通信機器
CN111403461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190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7461724B2 (ja) 表示装置
CN114143673B (zh) 一种屏幕定向发声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263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678210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07124634A (ja) 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CN218886804U (zh) 显示装置
WO2023035265A1 (zh) 发声装置、屏幕发声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63389B (zh) 屏下发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56399A (zh) 定向发声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033317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7672094A (zh) 一种定向发声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