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6289A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6289A
CN115826289A CN202211356109.XA CN202211356109A CN115826289A CN 115826289 A CN115826289 A CN 115826289A CN 202211356109 A CN202211356109 A CN 202211356109A CN 115826289 A CN115826289 A CN 115826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layer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61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小坪
凌安恺
沈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61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6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6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6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导光板、钣金和缓冲层,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壁,导光板可以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出射,钣金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设置于钣金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具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板,由于背光模组存在翘曲,利用缓冲层的凸起部分抵消背光模组的翘曲,使得缓冲层和显示面板接触的表面较为平坦,降低显示面板的翘曲,避免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降低暗态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对终端设备的显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显示技术领域,主要分为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显示(OLED)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
液晶显示具有画质好,薄型化,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显示,消费性通讯或者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当前液晶显示包括背光模组以及设在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显示面板。
但是当前存在由于背光模组翘曲,进而导致显示面板也产生翘曲,显示面板由于翘曲导致存在应力,在黑态显示下对应产生应力的区域会出现发白发亮现象,导致暗态漏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小暗态漏光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壁;
钣金,所述钣金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钣金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缓冲层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
可选地,从所述背光模组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所述缓冲层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降低。
可选地,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缓冲层为回字形状,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缓冲层的四角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的弯曲程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缓冲层的弯曲程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的压缩率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缓冲层的压缩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的内部具有圆形气泡,所述圆形气泡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弯曲。
可选地,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泡棉胶。
可选地,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层的长度的1/3。
可选地,还包括光学膜层;
所述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钣金和所述导光板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导光板,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壁,导光板可以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出射,钣金,钣金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缓冲层设置于钣金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具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板,由于背光模组存在翘曲,利用缓冲层的凸起部分抵消背光模组的翘曲,使得缓冲层和显示面板接触的表面较为平坦,降低显示面板的翘曲,避免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降低暗态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出现暗态漏光现象原因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沿着图2所示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申请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申请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对终端设备的显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显示技术领域,主要分为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显示(OLED)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
液晶显示具有画质好,薄型化,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显示,消费性通讯或者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参考图1所示,当前液晶显示包括背光模组10以及设在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显示面板20。其中,如图1所示,在背光模组10的钣金上设置缓冲层30,显示面板20和背光模组10可以利用缓冲层30黏结在一起。
在实际应用中,在形成背光模组10上的钣金时,会导致背光模组10产生翘曲,缓冲层30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平坦背光模组的作用,但是不能完全消除背光模组10的翘曲。由于背光模组10产生翘曲,进而导致显示面板也产生翘曲,显示面板由于翘曲导致存在应力,在黑态显示下对应产生应力的区域会出现发白发亮现象,导致暗态漏光。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导光板、钣金和缓冲层,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壁,导光板可以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出射,钣金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设置于钣金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具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板,由于背光模组存在翘曲,利用缓冲层的凸起部分抵消背光模组的翘曲,使得缓冲层和显示面板接触的表面较为平坦,降低显示面板的翘曲,避免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降低暗态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沿着图2所示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背光模组100主要用于为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提供均匀稳定的面光源,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包括背光源110和导光板120,该导光板120可以将背光源110入射的光线转化为面光源并从导光板120的一侧表面出射,可以将该导光板120的出光面一侧称为出光侧。例如,在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100中,该背光模组100的上侧即为出光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源110可以采用多种已知的发光器件。例如,背光源110可以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其中,背光源110优选LED,与传统的CCFL背光相比,LED背光具有亮度高、能耗低等优点,正因如此,LED背光模组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源110可以设置于导光板120的侧壁,或者背光源11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一侧,此时导光板120可以设置于均匀排列的多个光源110的出光侧。在如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是以背光源11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侧壁为例进行的说明,其中,如图3所示,导光板120的侧壁不同于出光侧或出光侧的另一侧,背光源110位于导光板120右侧壁。
按照背光源110所处位置的不同,通常将背光源110位于导光板的侧壁的背光模组称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将背光源11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一侧的背光模组称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具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背光源110,从而能够使得显示面板的每个面板矩阵都能得到独立的光源,亮度分布更加均匀,而侧入式背光模组则是通过位于导光板侧边的条状光源给光,搭配导光板与反射结构实现面状出光,与直下式背光模组相比,侧入式背光模组无需设置大量的光源,且具有更低的能耗。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包括钣金130,钣金130可以设置于导光板120的一侧,参考图3所示。钣金130可以用于作为后续和显示面板进行黏结时的承载结构。钣金130可以包括设置于导光板130出光侧的部分和设置于导光板130侧壁的部分。钣金130的材料可以为厚度0.1T、0.15T、0.2T、0.25T、0.3T的铝(AL)/AL合金/SUS系列不锈钢、不锈铁等,以保证支撑强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包括缓冲层140,缓冲层140可以设置于钣金130远离导光板120的一侧。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100可以利用缓冲层140黏结在一起。缓冲层140设置在钣金130上,即缓冲层140设置在背光模组100的外围区域,能够具有平坦背光模组100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缓冲层140具有凸起部分150,凸起部分150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板120。由于在背光模组100在形成钣金130时可能会导致背光模组100产生翘曲,翘曲方向为背离导光板120,进而由于背光模组100产生翘曲,导致和背光模组100黏结的显示面板也产生翘曲,显示面板由于翘曲导致存在应力,在黑态显示下对应产生应力的区域会出现发白发亮现象,导致暗态漏光。
由于背光模组100存在翘曲,可以利用缓冲层140的凸起部分150抵消背光模组的翘曲,使得缓冲层140和显示面板接触的表面较为平坦,提高背光模组100的平整度,进而降低因背光模组100翘曲导致的显示面板的翘曲,避免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降低暗态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在平行于背光板的方向上为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相较于中心区域,边缘区域的翘曲更大,为利用缓冲层140提高和显示面板黏结的平面的平整度,可以将缓冲层140在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设置不同的厚度。从背光模组100的中心区域至背光模组100的边缘区域,缓冲层140在垂直于导光板12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降低,参考图3所示,这样逐渐变化厚度的缓冲层140能够实现抵消由于设置钣金130导致的翘曲,提供较为平整的表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平行于导光板120的一侧表面的方向上,背光模组100的边缘区域包括四个边角。由于背光模组100存在翘曲,通常为碗形翘曲,即四个边角的翘曲更大,在背光模组100的四角位置形变最大,因此可以将缓冲层140设置为回字形状,以在背光模组100的边缘区域,尤其是四角区域设置缓冲层140,并且缓冲层140包括朝向导光板120的凸起部分150,实现对于四角区域内翘曲形变的抵消。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缓冲层14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2,参考图2所示,第一区域141可以为缓冲层140的四角区域。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区域141的长度可以根据缓冲层140的长度进行确定,例如沿着第一方向,第一区域141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缓冲层140的长度的1/3,第一方向平行于背光模组100所在的平面,第一方向可以是矩形结构的背光模组100的长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是矩形结构的背光模组100的宽方向。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边角的翘曲更大,在四角位置形变最大,为形成具有平整表面的缓冲层140,可以设置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二区域142的缓冲层140的弯曲程度,即相较于第二区域142,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的形变更大,以便最终利用形变更大的缓冲层140提供较为平整的表面,降低对显示面板的应力,以降低暗态漏光。
在实际应用中,缓冲层140的材料可以采用泡棉胶。泡棉胶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泡棉胶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防静电EPE,CR,EVA,架桥PE,SBR,EPDM等。泡棉胶具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缓冲层140的材料,形成具有凸起部分150的缓冲层14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实现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二区域142的缓冲层140的弯曲程度,可以具有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的压缩率大于第二区域142的缓冲层140的压缩率,压缩率越大,越容易形变,弯曲程度就越大,因此,第一区域141的压缩率大于第二区域的压缩率,则第一区域141的形变大于第二区域142的形变,最终第一区域141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二区域142的弯曲程度。
作为一种示例,参考图4所示,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可以是高压缩率泡棉胶,第二区域142的缓冲层140可以是低压缩率泡棉胶。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的内部具有圆形气泡,圆形气泡用于实现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弯曲,也就是说,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设置圆形气泡,第二区域142的缓冲层140不设置圆形气泡,由于圆形气泡的存在,第一区域141更容易形变,更容易弯曲,因此,当第一区域141具有圆形气泡时,第一区域141的形变大于第二区域142的形变,最终第一区域141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二区域142的弯曲程度。
作为一种示例,参考图5所示,第一区域141的缓冲层140可以是O形泡棉胶,O形泡棉胶中具有圆形气泡,第二区域142的缓冲层140可以是低压缩率泡棉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还可以包括光学膜层160,光学膜层160设置于钣金130和导光板120之间,参考图6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光学膜层160这样的层级结构,这些层级结构通常与导光板120所在的平面平行且透光,因此,为了区别每个层级结构的两侧,可以将光线出射一侧称为出光侧(即图6中上侧),位于各层级结构上侧的表面即为出光侧表面。利用光学膜层160可以提高背光模组100所发出的面状出射光的质量。
光学膜层160可以是多层膜层结构,光学膜层160可以包括上下两层光扩散片以及位于两层扩散片之间的棱镜片,其中,棱镜片又可以包括具有一定棱镜角度的0度棱镜片和/或90度棱镜片,采用扩散片和棱镜片的组合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背光的亮度。或者,光学膜层160也可以仅包括一层下扩散片,该下扩散片的表面进一步具有棱镜片或棱镜片与增亮膜的组合。具体的,棱镜片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棱镜角度的0度棱镜片与90度棱镜片的组合,或者可以进一步增加具有增亮功能的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反射型增亮膜)。由于DBEF增亮膜以及棱镜片的成本通常较高,考虑到背光模组的总体成本,光学膜层160也可以仅包括多层扩散片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棱镜片表面通常设置有一些棱镜结构,这些棱镜结构的表面与入射光的夹角即为该棱镜片的角度。例如,0度棱镜片是指棱镜结构的表面与入射光平行,而90度棱镜片则是指棱镜结构的表面与入射光垂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还可以包括承载该背光模组100的背板170,该背板170的表面依次设置有反光膜层180以及导光板120,参考图6所示,该导光板120的侧壁设置有背光源110,该背光源110发出的光经反光膜层180、导光板120以及光学膜层160的作用可以形成向上出射的面光源。可以清楚地看到,该面光源的光将分别通过光学膜层160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导光板、钣金和缓冲层,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壁,导光板可以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出射,钣金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设置于钣金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缓冲层具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板,由于背光模组存在翘曲,利用缓冲层的凸起部分抵消背光模组的翘曲,使得缓冲层和显示面板接触的表面较为平坦,降低显示面板的翘曲,避免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降低暗态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背光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如图7所示,包括:背光模组100及显示面板200,其中,背光模组100为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已在前述实施例中做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做赘述。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利用缓冲层140黏结在一起,最终形成显示装置。
具体的,显示面板200可以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在内的各种非自发光显示器件,由于这一类显示面板自身并不发光,因此需要设置具有良好性能的背光模组。相应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在如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200是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的说明。
液晶显示面板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双折射特性来显示图像。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两个基板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基板表面形成有产生电场的电极,在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材料,然后通过向基板表面的电极施加电压从而产生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因此可以控制两个基板的透光量,从而获得期望显示的图像。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利用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于背光模组的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壁;
钣金,所述钣金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钣金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缓冲层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背光模组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所述缓冲层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缓冲层为回字形状,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缓冲层的四角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的弯曲程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缓冲层的弯曲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的压缩率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缓冲层的压缩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的内部具有圆形气泡,所述圆形气泡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区域的缓冲层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泡棉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层的长度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膜层;
所述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钣金和所述导光板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211356109.XA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826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6109.XA CN115826289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6109.XA CN115826289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6289A true CN115826289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6109.XA Pending CN115826289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628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562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5003413U (zh) * 2015-08-31 2016-01-27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270618U (zh) * 2016-11-17 2017-06-2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108363230A (zh) * 2018-03-01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88539A (zh) * 2019-08-29 2019-11-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9907A (zh) * 2019-09-26 2019-1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176015A (zh) * 2020-01-06 2020-05-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965892A (zh) * 2020-08-06 2020-11-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562A (zh) * 2008-02-25 2009-09-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5003413U (zh) * 2015-08-31 2016-01-27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270618U (zh) * 2016-11-17 2017-06-2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108363230A (zh) * 2018-03-01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88539A (zh) * 2019-08-29 2019-11-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9907A (zh) * 2019-09-26 2019-1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176015A (zh) * 2020-01-06 2020-05-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965892A (zh) * 2020-08-06 2020-11-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0046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20060215075A1 (en) Backlight Module of LCD Device
US20050243573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688238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20320624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689158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26249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7026167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0237956A1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6378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15826289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470323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US20240019627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US2023014638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system
US202200191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1859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US10895781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CN108983500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653349U (zh) 透明显示屏和电视机
CN21711298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311618B (zh)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及显示模组
US1198282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KR20110056015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