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5459A -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5459A
CN115825459A CN202211557075.0A CN202211557075A CN115825459A CN 115825459 A CN115825459 A CN 115825459A CN 202211557075 A CN202211557075 A CN 202211557075A CN 115825459 A CN115825459 A CN 115825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ample tube
identification
sampl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70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森
王亮
刘亨
于浩
刘澜涛
袁进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70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5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5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5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该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包括控制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控制识别机构对所述样本管进行拍摄获取第一图像信息;解析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所述样本管并将所述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获取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的样本信息。根据样本信息可以得到样本管内的血液样品是否有溶血、黄疸和乳糜的现象及患病严重程度信息,从而识别出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异常样本。

Description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在政策支持和医保覆盖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我国年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和体检人次不断增加,自动流水线将成为医学实验室的首选。常见自动流水线作业的主要环节基本包括:样本输入、样本分拣、离心、开盖、分析、加盖、存储、传输结果、确认和样本复检等环节。
目前市面前处理装置工作流程主要为样品离心后直接进行开盖处理,不对其进行血清质量检测,不能识别出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溶血、脂血、黄疸等异常样本。不能对各个异样样本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并联合分析仪对分析结果修正,以减少分析误差和提高工作效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样本分析环节不能识别出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异常样本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包括:
控制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
控制识别机构获取样本管的第一图像信息;
解析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
将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
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
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信息包括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的步骤包括:
基于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调整机械手的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样本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样本管设置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识别机构获取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允许识别区域存在最大的标识区域为预设标识区域;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标识区域;
若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标识区域,则将标识区域与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
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角度信息控制机械手转动样本管;
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三图像信息;
基于第三图像信息获得样本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大于等于识别区域,则控制机械手转动预设角度;
控制识别机构对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样本管获取第四图像信息;
根据第四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标识区域;
若第四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标识区域,则将标识区域与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
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识别区域,则根据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样本管侧壁未被标识遮盖的部分为留白区域;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的步骤还可以是:
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识别区域,则根据第二图像信息留白区域和/或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样本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设置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未设置标识的区域为留白区域,识别机构获取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时,允许存在最小的留白区域为预设留白区域;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留白区域;
若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留白区域,则将留白区域与预设留白区域进行对比;
若留白区域小于预设留白区域,则根据留白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角度信息控制机械手转动样本管;
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五图像信息;
基于第五图像信息获得样本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样本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设置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未设置标识的区域为留白区域,识别机构获取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时,允许存在最小的留白区域为预设留白区域;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所述留白区域;
若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不存在所述留白区域,则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预设角度;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转动所述预设角度后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六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六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所述留白区域;
若所述第六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存在所述留白区域,则将所述留白区域与所述预设留白区域进行对比;
若所述留白区域小于所述预设留白区域,则根据所述留白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所述样本管;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五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五图像信息获得所述样本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运输导轨包括导轨本体、样本管检测件、管座检测件和阻挡机构,样本管设置在管座上;控制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管座检测件检测是否有管座向靠近第一识别区域的方向移动;
若存在管座向靠近第一识别区域的方向移动,则控制样本管检测件检测管座上是否放置有样本管;
若管座上未放置样本管,则阻挡机构不对管座进行阻挡;
若管座上放置有样本管,则控制阻挡机构阻挡管座,使管座停留在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机械手将样本管放回管座;
控制机械手复位;
控制阻挡机构放行管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识别装置,包括
管座,样本管放置于管座上;
运输导轨,用于运输管座;
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用于识别管座上的样本管信息;
识别机构,用于对样本管拍摄,得到图像信息;
机械手,用于夹取样本管,便于识别机构拍摄;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输导轨、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识别机构、机械手动作,控制模块还用于解析识别机构拍摄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控制识别机构对样本管进行拍摄获取第一图像信息;解析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将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不匹配则将该样本管标记为异常样本管,再通过运输导轨将该样本管运送至用于存放异常样本管的异常存储区;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根据样本信息可以得到样本管内的血液样品是否有溶血、黄疸和乳糜的现象及患病严重程度信息,从而识别出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异常样本;此外,该样本信息可用于对分析仪分析结果修正,从而减少分析误差和提高分析仪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8377200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具体地,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包括:
S100,控制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
运输导轨运输放置有样本管的管座至第一识别区域,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其中样本管信息包括管帽颜色、样本管高度和直径,其中样本管信息的获取可以是在样本管向第一识别区域运输的过程中进行获取,也可以是在样本管到达第一识别区域后进行获取,在样本检测前提前获取样本管信息有助于工作人员或检测设备提前了解样本管的尺寸以及该样本管所对应的实验项目。
S200,控制识别机构获取样本管的第一图像信息;
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在机械手动作之前,控制识别机构对样本管进行拍摄,从而获取位于第一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第一图像信息。本实施例通过拍摄获取图像信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通过扫描等方式进行获取。
S300,解析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
在获取第一图像信息之后,再通过控制模块对第一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即通过算法判别样本管的高度信息和直径信息。
S400,将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
第一识别信息和样本管信息中均包括样本管高度和直径的信息,通过将第一识别信息和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用以确认位于持座上的样本管是否正确,避免因为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的实际信息不匹配出现设备无法正常对样本管进行检测或者检测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可以理解的是,样本管信息可以在样本管传送到运输轨道时,由控制模块识别,并记录在控制模块内,或通过用户手动输入到控制模块,并记录在控制模块内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识别信息和样本管信息中均还包括样本管的管帽颜色信息,不同颜色的管帽其所对应的样本管的类别、品种、添加剂、管身材质、适用范围和基本规格不完全相同,例如红色的管帽,对应的血清类无添加剂样本管,绿色对应的是血浆类肝素样本管,紫色对应的是全血类血常规样本管。
S500,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
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相匹配则证明持座上放置的是正确的样本管,反之,如果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不匹配则证明样本管异常,则通过运输导轨将该样本管运送至用于存放异常样本管的异常存储区;机械手能够根据样本管信息对样本管进行抓取,进而提升样本管至第二识别区域,以便识别机构进行拍摄,提高识别准确性。
S600,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
通过获取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以实现对样本的检测,根据样本信息可以得到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相关信息,例如样本管内的血液样品是否有溶血、黄疸和乳糜的现象及患病严重程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控制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控制识别机构对样本管进行拍摄获取第一图像信息;解析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将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不匹配则将该样本管标记为异常样本管,再通过运输导轨将该样本管运送至用于存放异常样本管的异常存储区;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根据样本信息可以得到样本管内的血液样品是否有溶血、黄疸和乳糜的现象及患病严重程度信息,从而识别出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异常样本;此外,该样本信息可用于对分析仪分析结果修正,从而减少分析误差和提高分析仪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样本管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包括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和样本管的管帽的颜色信息;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的步骤包括:
S501,基于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调整机械手的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
其中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包括样本管的高度和管径信息,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样本管的高度信息,控制机械手下降到与样本管匹配的高度,然后再根据管径信息,控制机械手的夹爪开合,使其顺利的夹取到样本管。控制模块通过高度信息和管径信息精准的夹取样本管,使夹取的效率更高,同时,通过管径信息夹取样本管,防止夹持力过大,损坏样本管。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S600的步骤包括:
S601,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S602,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标识区域;
S603,若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标识区域,则将标识区域与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
S604,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S605,根据角度信息控制机械手转动样本管;
S606,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三图像信息;
S607,基于第三图像信息获得样本信息。
其中样本管的侧壁贴有标识,标识记录了样本的待测试项目等信息,定义样本管有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未被标识遮盖的部分为留白区域,识别机构获取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即识别区域拍摄图像后,样本管在图像上所占的区域。若识别区域内存在过多的标识区域,则会影响样本的检测,无法准确识别样本管内的样本信息。因此,预先在控制模块内设置有一个预设标识区域,即,识别机构能够顺利识别样本信息的情况下,允许存在的最大标识区域。
当识别机构拍摄图像后,经过识别,发现不存在标识区域或标识区域小于等于预设标识区域,则可以直接进行对样本管内样本信息的识别;若发现存在标识区域,且大于预设识别区域时,则需要控制机械手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标识区域小于等于预设标识区域,让识别机构能够顺利识别样本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预设标识区域与标识区域进行对比时,是通过两者的面积进行对比。预设标识区域的面积可以为零,也可以为其他的值。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S604的步骤包括:
S6041,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大于等于识别区域,则控制机械手转动预设角度;
S6042,控制识别机构对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四图像信息;
S6043,根据第四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标识区域;
S6044,若第四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标识区域,则将标识区域与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
S6045,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识别区域,则根据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大于等于识别区域,即图像识别到的全是标识区域,此时,在控制模块内预设一个控制机械手旋转的角度,例如30°、45°、60°、75°、90°;可以理解的是,该角度不包括360°或360°的整数倍。旋转预设角度的目的是将留白区域旋转到识别机构的识别区域内。同时,在控制模块中预设一个旋转次数,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纪录旋转的次数,若超过了预设次数,则标记该样本管为异常样本管,再通过运输导轨将该样本管运送至用于存放异常样本管的异常存储区。预设次数可以为机械手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旋转次数。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S604的步骤包括:
S6041',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识别区域,则根据第二图像信息留白区域和/或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第二图像信息中标识区域与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若标识区域大于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识别区域,则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图像信息获得角度信息,而不用进行旋转预设角度的工序,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施例以通过识别区域和/或标识区域的面积信息,来获得角度信息进行具体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角度信息。
同一种样本管类型,在第二识别区域内,样本管的高度是固定的,通过上述分析第二图像信息,得到留白区域和标识区域的面积信息,这样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留白区域和标识区域所占样本管横截面的弧长,然后在换算弧长为所占样本管横截面的角度,即可得到应该控制样本管旋转多少角度。或者,识别机构在拍摄样本管图像时,每次拍摄的图像所占样本管的面积信息是固定的,即所占样本管的横截面角度也是固定的,通过计算留白区域与标识区域的面积比值,就可换算得出样本管需要旋转的角度。同时在获得面积信息时,也能得到留白区域与标识区域的位置关系,如,留白区域位于标识区域的左边,或者留白区域位于标识区域的右边。在得到角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就可以得出,机械手需要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多少距离,才能够使识别机构能够顺利识别到留白区域内的样本信息。比如,留白区域在标识区域的左边,且标识区域所占样本管横截面的角度为10°,控制机械手逆时针转动10°,就可以将留白区域都位于识别区域内。再比如,识别区域所占样本管的横截面的角度为30°,留白区域在标识区域的右边,且留白区域所占样本管横截面的角度为10°,控制机械手顺时针转动20°,就可以将留白区域都位于识别区域内。
参见图5,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时,允许存在最小的留白区域为预设留白区域;图5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S604的步骤包括:
S6041”,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S6042”,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留白区域;
S6043”,若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留白区域,则将留白区域与预设留白区域进行对比;
S6044”,若留白区域小于预设留白区域,则根据留白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S6045”,根据角度信息控制机械手转动样本管;
S6046”,控制识别机构对位于第二识别区域的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五图像信息;
S6047”,基于第五图像信息获得样本信息。
若留白区域大于预设留白区域,则证明控制模块能够根据识别机构拍摄的图像,能够顺利解析出样本信息;若留白区域小于预设留白区域,则需要控制机械手根据留白区域所占样本管的横截面的角度,来旋转相应的交底,使识别机构拍摄的样本管图像信息,能够使控制模块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具体获得相应的角度信息过程,与实施例四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S6043”-S6044”的步骤还可以是:
S6043”',若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不存在留白区域,则控制机械手转动预设角度;
S6044”',控制识别机构对转动预设角度后的样本管获取第六图像信息;
S6045”',根据第六图像信息,判断样本管是否存在留白区域;
S6046”',若第六图像信息中的样本管存在留白区域,则将留白区域与预设留白区域进行对比;
S6047”',若留白区域小于预设留白区域,则根据留白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若第二图像信息中,不存在留白区域,即图像识别到的全是标识区域,此时,在控制模块内预设一个控制机械手旋转的角度,例如30°、45°、60°、75°、90°;可以理解的是,该角度不包括360°或360°的整数倍。旋转预设角度的目的是将留白区域旋转到识别机构的识别区域内。同时,在控制模块中预设一个旋转次数,在旋转的过程中,同时纪录旋转的次数,若超过了预设次数,则标记该样本管为异常样本管,再通过运输导轨将该样本管运送至用于存放异常样本管的异常存储区。预设次数可以为机械手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旋转次数。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尺寸信息包括高度信息和管径信息;S501的步骤包括:
S5011,根据高度信息控制机械手移动第一位移至能够夹取到样本管的位置;
S5012,根据管径信息控制机械手夹取样本管;
S5013,根据高度信息控制机械手上升第二位移将样本管举升至第二识别区域。
由于不同规格的样本管高度并不相同,因此放置在管座上的样本管其管帽所在的高度也并不相同,如果机械手均下降相同的高度对样本管进行抓取,可能会出现可以抓取到管帽高度较高的样本管却无法抓取到管帽高度较低的样本管,因此机械手移动第一位移至能够夹取到样本管,第一位移并不是不变的,而是与高度信息相适配,通过高度信息控制机械手移动第一位移至能够夹取到样本管的位置,保证机械手能够准确抓取到样本管;机械手统一抓取样本管的管帽并将样本管举升至第二识别区域,如果机械手举升的高度一致,可能会导致高度不同的样本管中,只有部分样本管能顺利被机械手举升至第二识别区域,因此在机械手完成抓取样本管后,需要再根据高度信息控制机械手上升第二位移,第二位移的尺寸与高度信息相适配,保证不同高度的样本管均能被举升至第二识别区域中。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运输导轨包括导轨本体、样本管检测件、管座检测件和阻挡机构,样本管设置在管座上;S100的步骤包括:
S101,控制管座检测件检测是否有管座向靠近第一识别区域的方向移动;
S102,若存在管座向靠近第一识别区域的方向移动,则控制样本管检测件检测管座上是否放置有样本管;
S103,若管座上未放置样本管,则阻挡机构不对管座进行阻挡;
S104,若管座上放置有样本管,则控制阻挡机构阻挡管座,使管座停留在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
通过管座检测件检测是否有管座靠近第一识别区域,若不存在管座靠近第一识别区域,则重复步骤S101,若存在管座靠近第一识别区域,则控制样本管检测件检测管座上是否放置有样本管,若管座上未放置样本管,则阻挡机构不对管座进行阻挡;若管座上放置有样本管,则阻挡机构阻挡管座,同时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提高检测效率。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S600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700,控制机械手将样本管放回管座;
S800,控制机械手复位;
S900,控制阻挡机构放行管座。
控制模块获取到样本信息后,控制机械手将样本管放回管座,机械手复位,同时阻挡机构放行该管座,接着重复S101的步骤。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的步骤。
此外,参见图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识别装置1,识别装置1包括管座11、运输导轨13、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14、识别机构15、机械手16和控制模块,样本管12放置于管座11上;运输导轨用于运输管座11;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用于识别管座11上的样本管信息;识别机构用于对样本管12拍摄,得到图像信息;机械手用于夹取样本管12,便于识别机构15拍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输导轨13、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14、识别机构15、机械手16动作,控制模块还用于解析识别机构15拍摄的图像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运输导轨13上方设置有第一识别区域171和第二识别区域172,第二识别区域172位于第一识别区域171的上方且识别机构15位于第二识别区域172内,其中,运输导轨13包括导轨本体131、样本管检测件、管座检测件和阻挡机构132。
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171,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控制识别机构对样本管进行拍摄获取第一图像信息;解析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将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不匹配则将该样本管标记为异常样本管,再通过运输导轨13将该样本管运送至用于存放异常样本管的异常存储区;若第一识别信息与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16位置以夹取样本管并将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172;获取位于第二识别区域172的样本管的样本信息,根据样本信息可以得到样本管内的血液样品是否有溶血、黄疸和乳糜的现象及患病严重程度信息,从而识别出对检测误差影响较大的异常样本;此外,该样本信息可用于对分析仪分析结果修正,从而减少分析误差和提高分析仪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
控制识别机构获取所述样本管的第一图像信息;
解析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识别信息;
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样本管信息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所述样本管信息匹配,则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所述样本管并将所述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
获取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的样本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所述则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调整机械手位置以夹取所述样本管并将所述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机械手的位置以夹取所述样本管并将所述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所述样本管设置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所述识别机构获取所述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所述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所述样本信息,允许所述识别区域存在最大的所述标识区域为预设标识区域;所述获取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标识区域;
若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存在所述标识区域,则将所述标识区域与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
若所述标识区域大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所述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所述样本管;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三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图像信息获得所述样本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标识区域大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所述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标识区域大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且大于等于所述识别区域,则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预设角度;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转动所述预设角度后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四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所述标识区域;
若所述第四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存在所述标识区域,则将所述标识区域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进行对比;
若所述标识区域大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所述识别区域,则根据所述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样本管侧壁未被标识遮盖的部分为留白区域;所述若所述标识区域大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则根据所述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标识区域大于所述预设标识区域,且,小于所述识别区域,则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的留白区域和/或所述标识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设置所述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未设置所述标识的区域为留白区域,所述识别机构获取所述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 述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时,允许存在最小的所述留白区域为预设留白区域;所述获取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所述留白区域;
若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存在所述留白区域,则将所述留白区域与所述预设留白区域进行对比;
若所述留白区域小于所述预设留白区域,则根据所述留白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所述样本管;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五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五图像信息获得所述样本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的侧壁设置有标识,设置所述标识的区域为标识区域,未设置所述标识的区域为留白区域,所述识别机构获取所述样本管图像信息的区域为识别区域 述识别机构能顺利识别出样本信息时,允许存在最小的所述留白区域为预设留白区域;所述获取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所述留白区域;
若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不存在所述留白区域,则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预设角度;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转动所述预设角度后的所述样本管获取第六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六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样本管是否存在所述留白区域;
若所述第六图像信息中的所述样本管存在所述留白区域,则将所述留白区域与所述预设留白区域进行对比;
若所述留白区域小于所述预设留白区域,则根据所述留白区域获取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转动所述样本管;
控制所述识别机构对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进行拍摄并获取第五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五图像信息获得所述样本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信息包括高度信息和管径信息;所述基于所述样本管整体的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机械手的位置以夹取所述样本管并将所述样本管移动至第二识别区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移动第一位移至能够夹取到所述样本管的位置;
根据所述管径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夹取所述样本管;
根据所述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上升第二位移将所述样本管举升至所述第二识别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导轨包括导轨本体、样本管检测件、管座检测件和阻挡机构,所述样本管设置在所述管座上;所述控制运输导轨运输样本管至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样本管信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管座检测件检测是否有管座向靠近所述第一识别区域的方向移动;
若存在所述管座向靠近所述第一识别区域的方向移动,则控制所述样本管检测件检测所述管座上是否放置有所述样本管;
若所述管座上未放置所述样本管,则阻挡机构不对所述管座进行阻挡;
若所述管座上放置有所述样本管,则控制所述阻挡机构阻挡所述管座,使所述管座停留在所述第一识别区域,通过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获取所述样本管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位于所述第二识别区域的所述样本管的样本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机械手将所述样本管放回所述管座;
控制所述机械手复位;
控制所述阻挡机构放行所述管座。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信息识别方法。
12.一种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样本管内的样本,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座,所述样本管放置于所述管座上;
运输导轨,用于运输所述管座;
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用于识别所述管座上的样本管信息;
识别机构,用于对所述样本管拍摄,得到图像信息;
机械手,用于夹取所述样本管,便于所述识别机构拍摄;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运输导轨、所述样本管信息读取机构、所述识别机构、所述机械手动作,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解析所述识别机构拍摄的图像信息。
CN202211557075.0A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Pending CN115825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7075.0A CN115825459A (zh)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7075.0A CN115825459A (zh)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5459A true CN115825459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7075.0A Pending CN115825459A (zh)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54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7880B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AU20082034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location of areas of interest within a sample in an imaging system
EP3155368B1 (en) Drawer vision system
US700667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location of areas of interest within a sample in an imaging system
US4761075A (en) Cellular analysis system
US7846384B2 (en) Sample distribution apparatus/system
JP4890998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CN105637370A (zh) 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
JP6937884B2 (ja) 試料管頭部円の学習ベース画像エッジ強調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5825459A (zh) 样本信息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识别装置
JP2024506649A (ja) 単一の画像取込みデバイスを使用して検体容器の3d中心位置を識別するように適用され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474396B2 (ja) 自動採血管判別装置、該自動採血管判別装置を用いた採血管照合装置、該自動採血管判別装置用の教師データ取得装置を備えた自動採血管準備装置、及び該採血管照合装置を備えた自動採血管準備装置
JP6971288B2 (ja) 管の自動ハンドリング
CN219039077U (zh) 样本信息识别装置和全自动样本分析系统
CN116165390A (zh) 样本检测系统和样本检测方法
JP6696172B2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分析システム
US2024013390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adapted to identify 3d center location of a specimen container using a single image capture device
CN212975914U (zh) 一种传感器自动检测、筛选、分档装置
US20240102934A1 (en) Test Strip Carri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 Strip Detection
EP4329937A1 (en) Warning system for a decapping/capping system
CN111536869B (zh) 快速检测零部件的方法及系统
US2022039047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calibration of foreground illumination for sample container characterization
WO2023157836A1 (ja) 検査システム
JPH0323868B2 (zh)
US202401446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ing a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