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9443A -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9443A
CN115819443A CN202210923547.3A CN202210923547A CN115819443A CN 115819443 A CN115819443 A CN 115819443A CN 202210923547 A CN202210923547 A CN 202210923547A CN 115819443 A CN115819443 A CN 115819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alkyl
rea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35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丽娜
张岚
李晴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35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9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9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9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低,能够结合硼中子俘获疗法靶向治癌。

Description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死因。2015恶性肿瘤发病约392.8万人,死亡约233.8 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二元放疗靶向治癌的新技术。其原理为,将与肿瘤有特异性亲合力的含10B药物注入患者体内,该含硼药物特异浓集在肿瘤内。然后,用超热中子束照射该肿瘤部位,10B原子核俘获热中子生成一个不稳定的复合核11B,11B再自发分裂成一个动能为1.78MeV的α粒子和一个动能为1.01MeV的7Li反冲原子核(反应截面为6.3%);或者一个动能为1.47MeV的α粒子和一个动能为 0.84MeV的7Li反冲原子核并且发射一个能量为0.48MeV的光子(反应截面为93.7%)。因所释放粒子的能量较高,具有高线性能量转换(LET)和低氧增强比的特性,故可以达到高选择、高强度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
7Li反冲原子核和α粒子在生物组织中的射程约5μm和9μm,小于肿瘤细胞直径10μm,因此7Li和α粒子的杀伤作用仅限于摄取10B的细胞及其紧邻的细胞。另一方面,10B(n,α)7Li反应截面达到3840靶恩,远远大于中子与人体正常组织和血液组成核素的反应截面。因此,中子对未摄取10B的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效应可以控制在安全的剂量水平。由此该治疗被誉为细胞水平的放疗,兼具体外放射治疗与体内放射治疗的优良特性,且有效避免常规体外放射治疗和体内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相比于其他治疗肿瘤的技术,BNCT具有特别的优势:
1)BNCT疗法的靶向性
含硼药物具有靶向特性。含硼药物与肿瘤细胞亲和力高,主要被癌变组织吸收,瘤细胞内10B的含量大于正常细胞内10B的含量,因而肿瘤细胞治疗剂量远大于正常细胞的剂量。
2)高传能线密度(LET)特性
传统的放疗χ射线、γ射线等属低LET性质,即对机体的相对生物效应 (RBE)较低,需要氧来增强生物辐射效应,然而由于恶性肿瘤的快速侵袭性生长,瘤组织往往供血不足,而造成局部缺氧,治疗效果相对差。α粒子和7Li粒子为高LET带电粒子,对富氧或缺氧的肿瘤细胞均能产生杀伤效应。即便对质子、碳离子等重离子而言,BNCT核反应生成物α粒子的RBE仍居其首。
3)治疗作用不依赖于癌细胞的状态
化疗、X刀、γ刀和普通放疗一般对处于增殖期(G1,S,G2和M期)的肿瘤细胞产生作用,而对静止期(G0期)肿瘤细胞不敏感。G0期瘤细胞仍能生长是肿瘤复发的根源。基于高LET的BNCT,α粒子和7Li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不依赖于细胞生长周期,同样能杀死静止期的肿瘤细胞。乏氧的肿瘤变成更具抗低LET的γ射线、电子束等常规放疗,而基于BNCT的治疗,对于乏氧癌细胞,只要有足量硼的进入,照杀不误。
4)精细的治疗尺度
迄今癌症疗法中,治疗作用范围精细到微米级别的除中子俘获疗法外,未见其二。外科手术最精准的微创外科,其作用尺度仅限于毫米级别,重离子疗法中的布拉格峰聚焦剂量深度约为2.5~3.0cm。治疗尺寸越精细,造成的副作用相对也越小。
理想的BNCT治疗用含硼靶向药物应满足以下要求:
临床剂量下对人体无毒性;
10B药物对肿瘤组织有高度亲和力,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浓度比能达到4: l~3:l;
每克肿瘤组织中10B药物浓度达到20~35μg;
在治疗期间在肿瘤组织中能保持一定的治疗浓度。
当前,BNCT发展相对迟缓,这与含硼药物研发的相对滞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截止到目前,进入临床使用的含硼药物只有巯基十二硼烷二钠盐(BSH)和对-二羧硼酰苯丙氨酸(BPA),其中BPA在2020年于日本批准上市,为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BNCT含硼药物。含硼药物作为BNCT技术的一个关键突破环节而言,BSH和BPA其效果离要求还相差甚远,存在肿瘤靶向特异性不够,与肿瘤细胞亲合性不足等问题。经深入研究发现BSH对人的胶质瘤样品测得的肿瘤对正常组织中的硼浓度比值,一般均<1(平均0.6),被认为是一种无特异性的硼载体。而BPA,所产生的硼浓度比值一般不大于 2.4,它不能渗进肿瘤细胞的内部成分,因而在细胞内仅为瞬时滞留。此外,对某些肿瘤细胞还存在着不摄取BPA的群体。临床上BNCT主要用于脑部肿瘤、神经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等癌症的治疗,这也主要受限于当前临床可用的含硼药物种类少、适应症有限。因此,开发具有更多适应症、毒性低、靶向性好的硼靶向药物势在必行。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fibroblast,TAF)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稳定,丰富、特异地表达于肿瘤间质。现有的FAP抑制剂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但目前没有可应用于硼中子俘获疗法中的FAP靶向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适于BNCT的化合物的结构单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低,能够结合硼中子俘获疗法靶向治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41
其中,R1为单键、C1~C10直链亚烷基、C2~C10直链亚烯基、C2~C10支链亚烷基、C5~C8亚环烷基、C6~C10亚芳基-C1~C4亚烷基、C1~C4亚烷基-C6~C10亚芳基-C1~C4亚烷基、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42
或C6~C10亚芳基;
R2为羟基、C1~C5直链烷基、C3~C6支链烷基、C5~C8环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C1~C4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43
或 C6~C10芳基;
R3为羟基、C1~C5直链烷基、C3~C6支链烷基、C5~C8环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C1~C4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44
或 C6~C10芳基;
R4为H、F或Cl;
R5为H、F或Cl;
上述n1、n2和n3独立地为1、2、3、4、5、6、7、8、9或10。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里,部分基团的定义如下所述,其余基团的定义如其他任一方案所述(以下简称为“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1可为单键。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2可为羟基。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3可为羟基。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4可为F或Cl。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4可为F。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5可为F或Cl。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R5可为F。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可为化合物I-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5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2、式3、式4、式5或式6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52
其中,R51为C1~C4烷基;
式3所示的化合物中,R32为C1~C3烷基;R33为C1~C3烷基;R34为C1~C3烷基;
式5所示的化合物中,R52为C1~C3烷基;R53为C1~C3烷基;R54为C1~C3烷基;R55为C1~C3烷基;
R1、R2、R3定义如上所述。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2-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61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3-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62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4-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63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5-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64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6-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6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溶剂中,将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式a所示的化合物在酰胺化试剂存在下进行如下所示的酰胺化反应,制得式I所示的化合物,即可,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71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酰胺化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酰胺化反应可在氧气存在下进行。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酰胺化试剂可为N,N,N',N'-四甲基氯甲脒六氟磷酸盐(TCFH)和1-甲基咪唑的组合。
其中,所述溶剂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用的溶剂。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溶剂可为乙腈。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可为上述化合物6-1。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摩尔体积比可为 0.121mol/L。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酰胺化试剂中的N,N,N',N'- 四甲基氯甲脒六氟磷酸盐(TCFH)的摩尔比可为0.845。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酰胺化试剂中的1-甲基咪唑的摩尔体积比可为2.417mol/L。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反应温度可为25℃。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反应条件可为搅拌反应2小时。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所述的分离依次可为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柱层析。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酸化可为使用三氟乙酸酸化。优选1%的三氟乙酸酸化。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萃取可为乙酸乙酯萃取。优选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洗涤可为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优选等体积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干燥可为无水硫酸钠干燥。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柱层析使用的展开剂可为石油醚,乙酸乙酯。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酸化可为使用1%的三氟乙酸酸化;所述的萃取可为等体积的乙酸乙酯3次萃取;所述的洗涤可为等体积的碳酸氢钠溶液2 次洗涤;所述的干燥可为无水硫酸钠干燥;所述的柱层析使用的展开剂可为石油醚,乙酸乙酯。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可为式I-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8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式I-2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在溶剂中,将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式D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制得式2所示的化合物;
(2)在溶剂中,将式2所示的化合物与式B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制得式3所示的化合物;
(3)在溶剂中,将式3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制得式4 所示的化合物;
(4)在溶剂中,将式4所示的化合物与式C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制得式5-2所示的化合物;
(5)在溶剂中,将式5-2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制得式 6-2所示的化合物;
(6)在溶剂中,将式6-1所示的化合物与式A所示的化合物在酰胺化试剂存在下进行如下所示的酰胺化反应,制得式I-2所示的化合物,即可,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091
其中,所述溶剂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用的溶剂。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所述反应可在氧气存在下进行;所述溶剂可为甲醇;所述式D所示的化合物可为甲醇;所述反应中可在二氯亚砜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温度可为80℃;所述反应时间可为4小时;所述反应可通过加水淬灭;所述反应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所述分离可依次为调节反应液PH和过滤。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8mol/L;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式D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8mol/L;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二氯亚砜的摩尔体积比可为6.6mol/L;所述反应液PH可用碳酸氢钠调节。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所述反应可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所述溶剂可为四氢呋喃;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可为上述化合物2-1;所述式B所示的化合物可为三甲基乙炔基硅;所述反应中还可在双(三苯基膦)氯化钯(Ⅱ)、碘化亚铜和三乙胺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温度可为50℃;所述反应时间可为3小时;所述反应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所述分离提纯可依次为过滤反应液、稀释、萃取、洗涤、干燥、过滤、浓缩和纯化。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278mol/L;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与式B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0.5;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与三甲基乙炔基硅的摩尔比可为 20;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与碘化亚铜的摩尔比可为20;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与三乙胺的摩尔比可为0.67;所述分离提纯中的萃取为乙酸乙酯萃取;所述分离提纯中的纯化为柱层析纯化。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分离提纯中的柱层析纯化中,展开剂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所述反应可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可为上述化合物3-1;所述溶剂可为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所述反应中可在氟化钾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温度可为室温;所述反应时间可为12小时;所述反应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所述分离提纯可依次为过滤反应液、稀释、萃取、洗涤、干燥、过滤、浓缩、打浆、过滤和干燥。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3所示的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45mol/L;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与氟化钾的摩尔比可为0.33;所述分离提纯中的萃取为乙酸乙酯萃取;所述分离提纯中的打浆为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打浆。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所述反应可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所述溶剂可为甲苯;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可为上述化合物4-1;所述式C所示的化合物可为频那醇硼烷;所述反应中可在羰基氯氢三(三苯基膦)钌(II)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温度可为50℃;所述反应时间可为14小时;所述反应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所述分离提纯可依次为过滤反应液、稀释、萃取、洗涤、干燥、过滤、浓缩和纯化。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47mol/L;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与式C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0.26;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与羰基氯氢三(三苯基膦)钌(II) 的摩尔比可为71;所述分离提纯中的萃取为乙酸乙酯萃取;所述分离提纯中的纯化为柱层析纯化。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分离提纯中的柱层析纯化中,展开剂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所述反应可在氧气存在下进行;所述溶剂可为1,4-二氧六环;所述式5-2所示的化合物可为上述化合物5-1;所述反应中可在盐酸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温度可为85℃;所述反应时间可为12小时;所述反应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所述分离提纯可依次为萃取反应液、分液、干燥、打浆、过滤和干燥。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式5-2所示的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59mol/L;所述盐酸浓度为6mol/L;所述式5-2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的摩尔体积比可为0.39mol/L;所述分离提纯中的萃取为乙酸乙酯萃取;所述分离提纯中的打浆为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浆。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步骤(6)中的反应条件可参考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的反应条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物质X和药用辅料;所述的物质X为上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质X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物质X为上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的药物为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为放疗靶向药物。
在某一方案中,所述的放疗靶向药物为硼中子俘获疗法药物。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术语具有如下含义:
术语“烷基”是指具有指定的碳原子数(例如C1~C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仲丁基等。
术语“亚烷基”是指具有指定的碳原子数(例如C1~C4)的直链或支链的,通过两个位点与其它基团连接的二价烷基。亚烷基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2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22
等。
术语“亚烯基”是指具有指定的碳原子数(例如C2~C4)的直链或支链的,通过两个位点与其它基团连接的二价烯基。亚烯基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23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24
等。
术语“环烷基”是指具有指定的碳原子数(例如C5~C8)的、仅由碳原子组成的、饱和的单环环状基团。环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
术语“芳基”是指具有指定的碳原子数(例如C6~C10)的、仅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基团,其为单环或多环,且每个环均具有芳香性(符合休克尔规则)。芳基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等。
术语“亚芳基”是指具有指定的碳原子数(例如C6~C10)的、仅由碳原子组成的通过两个位点与其它基团连接的二价环状基团,其为单环或多环,且每个环均具有芳香性(符合休克尔规则)。亚芳基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25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26
等。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相对无毒、安全、适合于患者使用)酸或碱反应得到的盐。当化合物中含有相对酸性的官能团时,可以通过在合适的惰性溶剂中用足量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碱与化合物的游离形式接触的方式获得碱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碱加成盐包括但不限于钠盐、钾盐、钙盐、铝盐、镁盐、铋盐、铵盐等。当化合物中含有相对碱性的官能团时,可以通过在合适的惰性溶剂中用足量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与化合物的游离形式接触的方式获得酸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盐、硫酸盐、甲磺酸盐等。具体参见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Properties,Selection,and Use(P.Heinrich Stahl,2002)。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低,能够结合硼中子俘获疗法靶向治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的A549细胞、HepG2细胞、U87MG细胞、SCC9细胞、 A375细胞均来源于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库;
下述实施例中
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商为上海东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BS的生产商为上海双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DMEM高糖培养液的生产商为上海东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本发明化合物I-1的制备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41
1、制备化合物I-1
I-1的制备路线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42
第一步:化合物1(50g,198mmol)溶于甲醇(250ml),室温下缓慢加入二氯亚砜(30ml),反应液在80℃反应4小时。反应液加水(50ml)淬灭,用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过滤,收集固体。得到白色化合物2-1,收率 93%。
化合物2-1的鉴定数据如下:LC-MS:M(C11H8BrNO2)=266.09(m/z), [M+H]+267.2
第二步:化合物2-1(37.0g,139mmol)、三甲基乙炔基硅(b)(27.3g, 278mmol)溶于四氢呋喃(500ml),然后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Pd(PPh3)2Cl2 (4.88g,6.95mmol)、CuI(1.32g,6.95mmol)、Et3N(208mmol,29.0mL)。反应液在氮气保护下50℃反应3小时。反应液过滤后收集,加水(100ml)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250ml/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两次 (100ml/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柱层析纯化(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到化合物3-1,为黄色固体,收率96%。
化合物3-1的鉴定数据如下:LC-MS:M(C16H17NO2Si)=283.40(m/z), [M+H]+284.2
第三步:化合物3-1(38g,134mmol)溶于甲醇(150ml)和二氯甲烷 (150ml),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氟化钾(23.4g,402mmol),反应液室温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液过滤后收集,加水(100ml)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250ml/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两次(100ml/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粗品在室温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打浆 (1:3,30ml)30分钟。过滤干燥得到化合物4-1,为黄色固体,收率53%。
化合物4-1的鉴定数据如下:LC-MS:M(C13H9NO2)=211.22(m/z), [M+H]+ 212.0
第四步:化合物4-1(15g,71mmol)溶于甲苯(150ml),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羰基氯氢三(三苯基膦)钌(II)(16971-33-8)(1g,1mmol)、频那醇硼烷(c)(35.3g,275mmol)。反应液氮气保护下在50℃搅拌反应14小时。反应液过滤后收集,加水(50ml)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100ml/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两次(50ml/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柱层析纯化(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到化合物 5-1,为黄色固体,收率85%。
化合物5-1的鉴定数据如下:LC-MS:M(C19H22BNO4)=339.2(m/z), [M+H]+ 340.0
第五步:化合物5-1(20g,59mmol)、溶于1,4-二氧六环(100ml),缓慢加入盐酸(6mol/L,150ml)。反应液在85℃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三次(80ml/次)。收集水相,冷冻干燥,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室温下打浆30分钟。过滤,干燥后得到化合物6-1,为黄色固体,收率 91%。
化合物6-1的结构鉴定数据如下:LC-MS:M(C12H10BNO4)=243.03(m/z), [M+H]+244.1
第六步:化合物6-1(8g,29mmol)、化合物a(18.9g,15.7mmol)溶于乙腈(240ml),缓慢加入N,N,N',N'-四甲基氯甲脒六氟磷酸盐(TCFH)(9.6g, 34.3mmol)、1-甲基咪唑(12ml,12.4g)。反应液在25℃搅拌反应2小时。用 1%的三氟乙酸调节反应液的pH至5,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三次(500ml/ 次)。合并有机相,用碳酸氢钠溶液洗两次(200ml/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后,柱层析纯化(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到产物I-1,为黄色固体,收率46%。
2、结构鉴定
化合物I-1的LC-MS、NMR鉴定数据如下:
LC-MS:M(C19H17BF2N4O4)=414.18(m/z),[M+H]+415.2
1H NMR:(400MHz,DMSO-d6)δ9.18-9.15(m,1H),8.98(d,J=4.4Hz, 1H),8.29(s,1H),8.09-7.60(m,5H),7.45-7.40(m,1H),6.36-6.32(m,1H),5.22 (d,J=9.6Hz,1H),4.34-4.16(m,4H),2.97-2.83(m,2H).
F NMR:(400MHz,DMSO-d6)δ-95.054,-103.651。
实施例2:化合物I-1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每孔1*104个细胞, 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过夜,吸走培养基,用PBS(0.01mol/L)清洗细胞 2次。将化合物I-1加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含有化合物I-1的溶液,化合物I-1的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750μg/ml。取 100μl加入待测细胞孔板中,待药物处理细胞48小时后,用移液枪吸走细胞培养基,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加入CCK8工作溶液100uL,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2小时;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计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化合物I-1的低细胞毒性是BNCT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保证肿瘤细胞内硼浓度最大化。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I-1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对于A549细胞的IC50为458.1μg/ml,满足硼中子俘获治疗对含硼药物低毒的要求。
表1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
化合物I-1浓度(μg/ml) 对A549细胞抑制率
0 0.00%
100 1.90%
250 15.24%
500 58.55%
750 83.92%
实施例3:化合物I-1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每孔1*104个细胞, 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过夜,吸走培养基,用PBS(0.01mol/L)清洗细胞 2次。将含化合物I-1加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含有化合物I-1的溶液,化合物I-1的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750μg/ml。取100μl加入待测细胞孔板中,待药物处理细胞48小时后,用移液枪吸走细胞培养基,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加入CCK8工作溶液100uL,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2小时;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计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化合物I-1的低细胞毒性是BNCT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保证肿瘤细胞内硼浓度最大化。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I-1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对于HepG2细胞的IC50为340.1μg/ml,满足硼中子俘获治疗对含硼药物低毒的要求。
表2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HepG2细胞抑制率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71
Figure BDA0003778667650000181
实施例4:化合物I-1对U87MG细胞的细胞毒性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87MG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每孔1*104个细胞, 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过夜,吸走培养基,用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将化合物I-1加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含有化合物I-1的溶液,化合物I-1的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750μg/ml。取 100μl加入待测细胞孔板中,待药物处理细胞48小时后,用移液枪吸走细胞培养基,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加入CCK8工作溶液100uL,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2小时;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计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化合物I-1的低细胞毒性是BNCT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保证肿瘤细胞内硼浓度最大化。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I-1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对于U87MG细胞的IC50为411.8μg/ml,满足硼中子俘获治疗对含硼药物低毒的要求。
表3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U87MG细胞抑制率
化合物I-1浓度(μg/ml) 对U87MG细胞抑制率
0 0.00%
100 28.75%
250 42.13%
500 60.45%
750 70.31%
实施例5:化合物I-1对SCC9细胞的细胞毒性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CC9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每孔1*104个细胞, 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过夜,吸走培养基,用PBS(0.01mol/L)清洗细胞 2次。将含化合物I-1加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含有化合物I-1的溶液,化合物I-1的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750μg/ml。取100μl加入待测细胞孔板中,待药物处理细胞48小时后,用移液枪吸走细胞培养基,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加入CCK8工作溶液100uL,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2小时;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计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化合物I-1的低细胞毒性是BNCT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保证肿瘤细胞内硼浓度最大化。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I-1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对于SCC9细胞的IC50为289.1μg/ml,满足硼中子俘获治疗对含硼药物低毒的要求。
表4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SCC9细胞抑制率
化合物I-1浓度(μg/ml) 对SCC9细胞抑制率
0 0
100 3.36%
250 27.01%
500 72.96%
750 76.69%
实施例6:化合物I-1对A375细胞的细胞毒性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每孔1*104个细胞, 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过夜,吸走培养基,用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将含化合物I-1加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含有化合物I-1的溶液,化合物I-1的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750μg/ml。取100μl加入待测细胞孔板中,待药物处理细胞48小时后,用移液枪吸走细胞培养基,PBS(0.01mol/L)清洗细胞2次,加入CCK8工作溶液100uL,将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2小时;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计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化合物I-1的低细胞毒性是BNCT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保证肿瘤细胞内硼浓度最大化。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I-1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对于A375细胞的IC50为586.5μg/ml,满足硼中子俘获治疗对含硼药物低毒的要求。
表5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A375细胞抑制率
化合物I-1浓度(μg/ml) 对A375细胞抑制率
0 0
100 21.02%
250 27.62%
500 49.77%
750 68.70%

Claims (13)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11
其中,R1为单键、C1~C10直链亚烷基、C2~C10直链亚烯基、C2~C10支链亚烷基、C5~C8亚环烷基、C6~C10亚芳基-C1~C4亚烷基、C1~C4亚烷基-C6~C10亚芳基-C1~C4亚烷基、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12
或C6~C10亚芳基;
R2为羟基、C1~C5直链烷基、C3~C6支链烷基、C5~C8环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C1~C4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13
或C6~C10芳基;
R3为羟基、C1~C5直链烷基、C3~C6支链烷基、C5~C8环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C1~C4烷基-C6~C10芳基-C1~C4烷基、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14
或C6~C10芳基;
R4为H、F或Cl;
R5为H、F或Cl;
所述n1、n2和n3独立地为1、2、3、4、5、6、7、8、9或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a)所述的R1为单键;
b)所述的R2为羟基;
c)所述的R3为羟基;
d)所述的R4为F或Cl;
e)所述的R5为F或C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I-1: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21
4.一种如式2、式3、式4、式5或式6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22
其中,R51为C1~C4烷基;
式3所示的化合物中,R32为C1~C3烷基;R33为C1~C3烷基;R34为C1~C3烷基;
式5所示的化合物中,R52为C1~C3烷基;R53为C1~C3烷基;R54为C1~C3烷基;R55为C1~C3烷基;
R1、R2、R3定义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a)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2-1: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31
b)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3-1: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32
c)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4-1: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33
d)所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5-1: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34
e)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为化合物6-1: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35
6.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溶剂中,将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式a所示的化合物在酰胺化试剂存在下进行如下所示的酰胺化反应,制得式I所示的化合物,即可,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3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a)所述的酰胺化反应在常压下进行;
b)所述的酰胺化反应在氧气存在下进行;
c)所述酰胺化试剂为N,N,N',N'-四甲基氯甲脒六氟磷酸盐(TCFH)和1-甲基咪唑的组合;
d)所述溶剂为乙腈;
e)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为
Figure FDA0003778667640000041
f)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摩尔体积比为0.121mol/L;
g)所述反应温度为25℃;
h)所述反应条件为搅拌反应2小时;
i)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反应产物的分离,所述的分离依次为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柱层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a)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酰胺化试剂中的N,N,N',N'-四甲基氯甲脒六氟磷酸盐(TCFH)的摩尔比为0.845;
b)所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酰胺化试剂中的1-甲基咪唑的摩尔体积比为2.417mol/L;
c)所述的酸化为使用三氟乙酸酸化;
d)所述的萃取为乙酸乙酯萃取;
e)所述的洗涤为碳酸氢钠溶液洗涤;
f)所述的干燥为无水硫酸钠干燥;
g)所述的柱层析使用的展开剂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a)所述的酸化为使用1%的三氟乙酸酸化;
b)所述的萃取为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
c)所述的洗涤为等体积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物质X和药用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质X为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1.一种物质X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质X为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的药物为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质X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为放疗靶向药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质X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疗靶向药物为硼中子俘获疗法药物。
CN202210923547.3A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819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3547.3A CN115819443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3547.3A CN115819443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9443A true CN115819443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3547.3A Pending CN115819443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94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Endoplasmic reticulum targeted AIE bioprobe as a highly efficient inducer of immunogenic cell death
JP5053277B2 (ja) Bnctに有用なホウ素化合物
JP5831912B2 (ja) シクロ環含有アミノ酸骨格結合ホウ素化合物
CN113845551B (zh) 一种具有光动力抗三阴乳腺癌活性的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83493B (zh) 一种99m锝标记配合物及其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WO2020103392A1 (zh) 一种以7-脱氮腺嘌呤碱基为母核的18f-pet/ct示踪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443A (zh) 一种含烯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92091A (zh) 一种含吲哚乙酸核心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5353527A (zh) 一种含硼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6410216A (zh) 小分子硼药、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WO2013123745A1 (zh) 齐多夫定喹啉共轭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肝癌之应用
CN114177177B (zh) 一种乏氧肿瘤选择性激活前药的制备方法
CN114656453A (zh) 七甲川吲哚花菁-tempo化学偶链小分子和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辐射防护制剂的应用
CN111423497B (zh) 拮抗肽、其共聚物及纳米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24580B (zh) 类α-氨基酸三氟化硼化物在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应用
CN114555607A (zh) 一类靶向蛋白质水解通路的功能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004372A (zh) 一种免疫多肽及其应用
CN113024557A (zh) 一种Peganumine A生物碱结构简化物及其应用
EP2319850A1 (en) Optically active -amino acid into which bsh is introduced and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the same
CN113004268B (zh) 一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噻唑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0183471B (zh) 一种哌嗪类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436925B (zh) 间二苯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73608B (zh) 一种唾液酸衍生物的用途
CN115260199B (zh) 一种苯并咪唑并吡嗪-3-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U2551539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орированных порфирин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