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4031B -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4031B
CN115814031B CN202310042722.2A CN202310042722A CN115814031B CN 115814031 B CN115814031 B CN 115814031B CN 202310042722 A CN202310042722 A CN 202310042722A CN 115814031 B CN115814031 B CN 115814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arts
clearing
composition
tox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27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4031A (zh
Inventor
魏秋实
何宪顺
何敏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3100427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4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4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4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4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4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清热解毒方包括大黄、连翘、紫花地丁、黄柏、土茯苓、独活、苦参、宽筋藤,以清热解毒定风为功效,靶向湿热凝结的热毒、定体内游走的风邪、祛邪而不伤正,弥补市面上抗痛风药物的不足与缺陷。

Description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前期的一个重要病理阶段,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痛风患病率为1.1-3%,以中年男性发病最为多见,并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痛风性关节炎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有关节的剧烈疼痛,而且因未及时、规范治疗高尿酸血症,而进展至痛风性肾病期将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身心负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肌肉、韧带处所引起的一种关节炎症性疾病。其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痛风性关节炎启动、进展及缓解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其病理特点是尿酸盐晶体募集的外周巨噬细胞浸润关节腔并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参与炎症的启动,M1型巨噬细胞释放IL-1β、IL-6和TNF-α等致炎性因子和蛋白酶,炎性因子和蛋白酶进一步趋化白细胞,使更多吞噬尿酸钠晶体的白细胞破裂释放出蛋白酶和炎性成分,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炎症呈瀑布式级联放大,患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软骨侵蚀及破坏,引起剧烈的疼痛;在炎症后期则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其分泌Arg、TGF-β1、IL-4、IL-10细胞因子发挥了抗炎作用,促进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其中长期持续性的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尿酸盐结晶在肾小管中沉积,进而出现肾脏靶器官损害,可进展为痛风性肾病。因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疗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体现在精准抗炎、无副降酸、靶向护肾的综合作用上。
当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目的为缓解疾病症状,现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①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止痛药:这两类药物能够缓解部分患者关节疼痛症状,但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而且,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止痛药存在着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大的问题,秋水仙碱还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其中毒量常与体内蓄积剂量相关,长期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能用于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的患者。②糖皮质激素:主要是起到抑制炎症反应作用,但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会增加关节腔感染及骨坏死风险。很多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在疗效性、安全性、适用性比西药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
中医理论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概括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外感风寒暑湿热燥六淫,七情内伤所致,湿热凝结,久蕴不解,化热成毒,攻注手足而作痛;而且风为百病之长,善动而不居,助湿热流注全身,故痛风性关节发病部位可见四肢关节处。目前中医药学界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病理要素主要为湿,因湿为本邪,易与热搏结,下注关节而作痛,因此治疗宜清热除湿。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目前临床上、药厂制剂上所用的中药多为清热利湿之药,并未靶向痛风疾病血分之热毒与体内之风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本发明清热解毒方以清热解毒定风为功效,靶向湿热凝结的热毒、定体内游走的风邪、祛邪而不伤正,弥补市面上抗痛风药物的不足与缺陷。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一种清热解毒组合物,其原料药的质量配比为:大黄8~12份、连翘8~12份、紫花地丁17~23份、黄柏8~12份、土茯苓12~18份、独活12~18份、苦参8~12份、宽筋藤8~12份。
在一些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实例中,其原料药的质量配比为:大黄10份、连翘10份、紫花地丁20份、黄柏10份、土茯苓15份、独活15份、苦参10份、宽筋藤10份。
在一些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实例中,活性分成为原料药的水提物,特别是所有原料药混合后的水提物。
在一些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实例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
在一些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实例中,其剂型为口服制剂。
在一些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实例中,所述口服制剂选自冲剂、散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降尿酸组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改善痛风性肾损伤组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改善痛风性软骨损伤组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的清热解毒组合物能有效抗炎、保护软骨:①免疫组化中发现清热解毒方可显著减低AGA小鼠的踝关节滑膜、软骨的IL-1β、IL-6、TNF-a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促进了IL-4、IL-10、TGF-β1、Arg等抗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了踝关节的炎症肿胀情况;②踝关节HE中发现清热解毒方可减轻尿酸钠诱导的滑膜增生以及炎症细胞浸润;③番红固绿中发现,清热解毒方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尿酸钠晶体造成的软骨侵蚀与破坏。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的清热解毒组合物能有效抑制尿酸生成、重吸收,并促进尿酸排泄,从而降低尿酸水平:①血尿酸指标中发现清热解毒方能有效降低经氧嗪酸钾+酵母膏造模剂引起的高尿酸血症,起到降尿酸作用;②肝脏组织XOD酶指标中,清热解毒方能有效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从而降低血尿酸;③免疫荧光中发现清热解毒方能有效促进肾脏ABCG2蛋白表达、同时抑制URAT1、GLUT9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降低尿酸作用。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的清热解毒组合物能有效改善痛风引起的肾脏损害,从而保护肾脏:①血液指标上发现清热解毒方能有效减轻血肌酐、尿素氮的表达水平,反应了清热解毒方能有效降低尿酸保护肾脏;②肾脏HE中发现痛风方能有效改善肾小管萎缩及肾小管扩张,并减少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③肾脏Masson染色中发现清热解毒方能有效减轻肾脏胶原纤维蛋白沉积,并且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改善了肾小球病变;肾脏PAS染色中发现清热解毒能有效减少肾小球萎缩以及肾小球系膜的增厚,改善了肾小球的病变。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的清热解毒组合物未对肝肾脏器造成损害:①清热解毒方低、中、高三组肝细胞均排列整齐,结构清晰,肝窦未见充血、淤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表现,肝索呈放射状排列;②清热解毒方低、中、高剂量肾脏小管及肾小球并未有坏死等现象,反而能改善痛风疾病所带来的肾损害。综上,这些发现表明清热解毒方能起到精准抗炎、无副降酸、靶向护肾作用,从而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附图说明
图1是踝关节肿胀变化的情况。
图2是踝关节HE染色照片。
图3是踝关节番红固绿染色照片。
图4是踝关节IL-1β免疫组化结果。
图5是踝关节IL-6免疫组化结果。
图6是踝关节TNF-a免疫组化结果。
图7是踝关节IL-4免疫组化结果。
图8是踝关节IL-10免疫组化结果。
图9是踝关节Arg免疫组化结果。
图10是踝关节TGF-β1免疫组化结果。
图11是药物干预后肾功能及肝XOD酶变化趋势,A:血尿酸变化趋势;B:血肌酐变化趋势;C:终末尿素氮变化趋势;D:肝脏XOD酶变化趋势。
图12是肾脏ABCG2蛋白免疫荧光照片。
图13是肾脏URAT1蛋白免疫荧光照片。
图14是肾脏GLUT9蛋白免疫荧光照片。
图15是肾脏ABCG2、URAT1、GLUT9蛋白免疫荧光相对强度。
图16是肾脏HE染色照片。
图17是肾脏Masson染色照片。
图18是肾脏PAS染色照片。
图19是肝脏HE染色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根据中医“邪即入,则以逐秽为第一义”辨证施治的理论,巧妙地结合不同药物性味归经、功效的差别,突破常规,以清热解毒立法,创造性地将具清热解毒泻下功效的大黄和具清热燥湿功效的黄柏以及其他加强清热解毒的连翘、苦参、土茯苓、紫花地丁中药,加上辛、温的独活,辛、苦的宽筋藤,增加了方中祛风止痛通络功效。组方用药覆盖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热毒炽盛之证。方中,大黄为君,黄柏、苦参、独活为臣、连翘、紫花地丁、土茯苓、宽筋藤为佐使。方中大黄清热泻下,利湿解毒,逐瘀通经,通利三焦之湿热,为方中之领;臣以黄柏、苦参、独活辅以清热解毒燥湿为功,其中黄柏走肝胆大肠肾膀胱经,善清下焦湿热;苦参清热燥湿利尿,引湿邪从小便而出;独活走肝肾肺经,定体表善行之风,清体内下行之湿,兼有止痛解表之功,随君药将风湿之邪从下焦分利而出,化解湿热下注关节的疼痛及郁热;佐以连翘、紫花地丁、土茯苓、宽筋藤以巩固清热解毒疗效及收除湿通络之功,方中连翘、紫花地丁行心肝经,行清热解毒为功,兼收火热上炎之功;土茯苓、宽筋藤除湿利关节,协助君药祛关节之湿。本方一君三臣四佐助,共奏清热解毒定风之功。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ex Bal£.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1.的干燥根和根茎。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et Yuan的干燥根。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宽筋藤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以藤茎入药。
实施例1:
取大黄10g、连翘10g、紫花地丁20g,黄柏10g,土茯苓15g,独活15g,苦参10g,宽筋藤10g,将上述药材放入煎煮容器中,加10倍体积蒸馏水没过药物后,充分浸泡1小时候后,煎煮0.5小时,纱布过滤,药渣再加5倍体积蒸馏水再次煎煮,煮沸0.5小时后,纱布过滤。将两次滤液均匀混合,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相应的生药量。
实施例2:
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原料药质量配比为:
大黄9份、连翘12份、紫花地丁19份、黄柏9份、土茯苓12份、独活17份、苦参12份、宽筋藤19份。
实施例3:
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原料药质量配比为:
大黄8份、连翘11份、紫花地丁23份、黄柏8份、土茯苓18份、独活12份、苦参10份、宽筋藤11份。
实施例4:
清热解毒组合物的原料药质量配比为:
大黄12份、连翘8份、紫花地丁17份、黄柏12份、土茯苓15份、独活18份、苦参8份、宽筋藤12份。
痛风性关节炎小鼠造模及清热解毒方的治疗效果:
实验方案:①C57BL/6J小鼠(20-22g)随机分为7组:A空白组、B模型组、C别嘌醇组、D依托考昔组、E清热解毒方低剂量组、F清热解毒方中剂量组、G清热解毒方高剂量组(n=10)。清热解毒方为实施例1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按照体表面积计算法,20g小鼠与人体表面积之比是0.0026,成人体质量按60kg来计算,即小鼠等效量为15.167g/kg,高剂量为30.334g/kg,低剂量为7.584g/kg;相应小鼠别嘌醇等效用量为15.167mg/kg,依托考昔等效用量为18.2mg/kg。
②将1mg氧嗪酸钾和10g酵母膏溶解在20ml羧甲基纤维素中,用超声清洗机充分超声震碎60min,形成混悬液。按小鼠体重0.1ml/10g进行灌胃,每日1次,造模时间为35天,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每7天眼眶采血监测血尿酸水平;空白组用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进行灌胃(剂量同0.1ml/10g)。
③第29天是将1g尿酸钠盐溶于20ml无菌羧甲基纤维素中,用超声清洗机充分超声震碎60min,形成尿酸钠盐溶液,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消毒后往小鼠双踝关节注射80ul尿酸钠盐溶液;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组小鼠注射前后、及注射后12h、24h、48h、72h踝关节直径记录肿胀程度。
④第29天在注射后尿酸钠2h后进行药物灌胃治疗(A、B组灌服羧甲基纤维素,C组灌服别嘌醇,D组灌服依托考昔,E-G灌服相应浓度剂量的清热解毒方),灌胃体积均为0.1ml/10g,药物灌胃治疗时间为7天。
⑤第35天灌胃2h后处死小鼠,每组分别采集小鼠血液、踝关节、肝肾标本,血液离心得到血清进行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测定,踝关节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免疫组化(IL-1β、IL-6、TNF-a、IL-4、IL-10、Arg、TGF-β1)测定;肝脏研磨测量XOD酶活性、HE染色;肾脏进行免疫荧光(ABCG2、URAT1、GLUT9)测定、HE、Masson、PAS染色。
小鼠踝关节注射方法:小鼠麻醉后常规伏消毒,在小鼠双侧踝关节外侧后方,将注射针针口斜面与胫骨成45°夹角插入踝关节腔,将配制好的浓度为50mg/ml的尿酸钠盐溶液80ul注入关节腔内,空白组用相同剂量的无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同法注射,以关节囊对侧鼓胀为注入标准,从而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
实验结果:
(1)抗炎作用上:①用药治疗前3天踝关节肿胀程度相比中,与B组相比,D组依托考昔能显著减低关节肿胀(P<0.001),并且清热解毒方低中高剂量同能有效减轻踝关节肿胀,其中以中高剂量两者最优(P<0.001)(图1);②踝关节HE染色中,清热解毒方均能有效减轻关节滑膜增生,以中剂量效果最优(图2);③番红固绿染色中,模型组关节软骨排列紊乱,软骨面轻微破坏,可见失染现象,经清热解毒方干预后,上述病理现象得到改善,其中清热解毒方中剂量对抗软骨侵蚀及破坏效果最优(图3);⑤踝关节IHC中,经造模后,模型组中的IL-1β、IL-6、TNF-a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上升(图4-图6),经清热解毒方处理后,上述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抑制及减少;并且在抗炎因子中IL-4、IL-10、Arg、TGF-β1得到上升,有效抗炎(图7-图10)。
(2)降尿酸作用上:①用药治疗1周后,空白组血尿酸维持在基线水平,与前4周相比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尿酸比第4周时继续升高;别嘌醇组能明显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P<0.0001);并且清热解毒方低中高计量三者对血尿酸水平也起到降低作用,不同剂量对比中,中剂量降尿酸效果更佳(P<0.001);而依托考昔组血尿酸水平比第4周继续升高,无降酸作用(P=0.998)(图11A)。②尿酸转运体蛋白ABCG2免疫荧光中:空白组、模型组、依托考昔组、别嘌醇组、清热解毒方低剂量组表达无增加;清热解毒方中高剂量均能上调ABCG2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后荧光强度差异分别为:P<0.001,P=0.009),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佳(图12)。③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1免疫荧光中:清热解毒方中剂量均能有效抑制URAT1表达(P=0.016);而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依托考昔组及低高剂量组并未抑制其表达(图13)。④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免疫荧光中:各组均未抑制其表达(图14)。⑤荧光强度显示,清热解毒方中剂量能有效促进ABCG2表达,并能抑制URAT1(图15)。⑥肝脏黄嘌呤氧化酶中:模型组比空白组明显上升,而别嘌醇组则明显下降;清热解毒方低中高剂量均能抑制其表达,其中以高剂量效果最佳;依托考昔组并不能抑制XOD酶表达(图11B)。所以,清热解毒方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其潜在机制可能为促进肾脏ABCG2蛋白表达,增加尿酸排泄,并且抑制URAT1表达,减少尿酸重吸收入血,同时兼能抑制肝脏XOD酶的表达,进而减少尿酸的生成。综合以上结果,以清热解毒方中剂量效果最佳,通过减少尿酸生成和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自身尿酸水平。
(3)护肾上:①用药治疗1周后,空白组血肌酐维持在基线水平,与前4周相比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肌酐与第4周相比时继续升高;别嘌醇组能明显有效降低血肌酐水平;并且清热解毒方低中高计量三者对血肌酐水平也起到降低作用,不同剂量对比中,中剂量降低血肌酐效果更佳;而依托考昔组血肌酐水平比第4周继续升高,无降血肌酐作用(图11C)。②用药治疗1周后,模型组血尿素氮水平比空白组明显升高;相比于模型组,别嘌醇组能有效降低尿素氮水平;并且清热解毒方低中高计量三者对尿素氮水平也起到降低作用,不同剂量对比中,中剂量降低尿素氮效果更佳;而依托考昔组相比模型组中,尿素氮水平无变化,无降尿素氮作用(图11D)。③肾脏HE染色中,空白组中肾脏结构清晰,肾小管未见扩张,肾小管间质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饱满,无萎缩;而模型组肾脏小管可见扩张、且刷状缘消失;肾小管间质可见有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可见明显萎缩;经治疗后,别嘌醇组中肾小管扩张明显改善、刷状缘可见;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同时肾小球萎缩成度明显改善,未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并且痛风方低、中、高剂量组中肾小管扩张、肾小球萎缩均有明显改善,两组肾小管刷状缘可见,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明显改善,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佳;而依托考昔组中肾小管有所扩张,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肾小球萎缩未见改善(图16)。④肾脏Masson染色中,空白组中肾组织基本正常,无胶原纤维蓝色染色,肾小球无萎缩、基底膜无增厚;模型组可见肾间质和肾小球的胶原纤维蓝色染色,蛋白沉积显著增加,成纤维化改变,其中肾小球明显萎缩,基底膜明显增厚;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组中肾间质和肾小球的胶原纤维蓝色染色明显减少,蛋白沉积明显减少,纤维化改变得到有效改善,肾小球萎缩明显改善,基底膜仍有增厚,但不及模型组;并且,痛风方低、中、高剂量组中肾间质和肾小球胶原纤维染色减少,蛋白沉积减少,成纤维化程度减轻,肾小球萎缩和基底膜增厚有所改善,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佳;而依托考昔组中肾间质和肾小球的胶原纤维蓝色染色未见明显改变,蛋白沉积无改善,成纤维化改变,肾小球萎缩和基底膜增厚无改善,与模型组相仿(图17)。⑤肾脏PAS染色中,正常组中肾组织基本正常,肾小球无萎缩、系膜无增厚;模型组中可见肾小球明显萎缩,肾小球系膜明显增厚;经用药治疗后,别嘌醇组肾小球萎缩、系膜增厚有所改善;并且痛风方低、中、高剂量组中肾小球萎缩和系膜增厚也相应得到改善,其中效果上以中剂量效果最佳;但依托考昔组肾小球萎缩和系膜增厚则未见改善。所以,清热解毒方能通过降低尿酸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从而减轻尿酸盐对肾脏的损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图18)。
(4)药物安全性上:清热解毒方未对肝肾造成损害(见图19),并且清热解毒方能治疗高尿酸引起的肾病病变。
以上是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可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的局限。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清热解毒组合物,其原料药的质量配比为:大黄8~12份、连翘8~12份、紫花地丁17~23份、黄柏8~12份、土茯苓12~18份、独活12~18份、苦参8~12份、宽筋藤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解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的质量配比为:大黄10份、连翘10份、紫花地丁20份、黄柏10份、土茯苓15份、独活15份、苦参10份、宽筋藤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热解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热解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为口服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热解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选自冲剂、散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软胶囊剂。
6.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
7.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降尿酸组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
8.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改善痛风性肾损伤组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
9.清热解毒组合物在制备改善痛风性软骨损伤组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解毒组合物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
CN202310042722.2A 2023-01-28 2023-01-28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Active CN115814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2722.2A CN115814031B (zh) 2023-01-28 2023-01-28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2722.2A CN115814031B (zh) 2023-01-28 2023-01-28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4031A CN115814031A (zh) 2023-03-21
CN115814031B true CN115814031B (zh) 2023-06-23

Family

ID=85520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2722.2A Active CN115814031B (zh) 2023-01-28 2023-01-28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403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8955A (zh) * 2017-09-06 2017-12-15 大连医科大学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8955A (zh) * 2017-09-06 2017-12-15 大连医科大学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林棉;戴卫波;梅全喜;;新中医(0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4031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6779A1 (zh) 化湿败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病毒药物
WO2021227614A1 (zh) 一种用于清肺化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549113A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4031B (zh)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清热解毒组合物
CN101850094B (zh) 一种中药贴膏剂
CN104435977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肝损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8156A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5124B (zh) 一种治疗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51617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剂
CN115040565B (zh) 一种降肌酐的灌肠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29188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病的药物
CN110755489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52394B1 (ko) 급성 및 만성 기관지염의 치료용 약제의 제조에 있어서곤약 및 그 추출물의 용도
CN1241596C (zh) 治疗膀胱炎的口服中药制剂
CN114848746B (zh) 具有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作用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9172596A (ja) 痛風を治療するための薬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CN115252731B (zh) 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85432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解毒益肾药物中的应用
CN109718283B (zh) 一种平喘化痰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295B (zh) 治疗风湿热型痛风的减毒增效中药片
CN106177250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63434A (zh) 一种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16688070A (zh) 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421688A (zh) 一种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32367A (zh) 野菠萝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