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0730A -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0730A
CN115810730A CN202211430546.1A CN202211430546A CN115810730A CN 115810730 A CN115810730 A CN 115810730A CN 202211430546 A CN202211430546 A CN 202211430546A CN 115810730 A CN115810730 A CN 115810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material
negative electrode
particles
negativ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05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05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0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0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0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涉及电池领域。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呈颗粒状,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本申请在大层间距(第一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混合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这种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极片加工性能,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负极活性物质即人们常说的负极材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在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了5%~1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研究表明,在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中,大层间距的活性材料有利于锂离子的脱嵌,提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但是大层间距的活性材料存在在循环中后期存在因极片不断膨胀带来的极片颗粒间距离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的风险,影响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旨在有效改善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呈颗粒状,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大层间距(第一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混合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这种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极片加工性能,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颗粒和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为0.2~0.5,上述质量比下,第二颗粒均匀混合在第一颗粒负极活性物质中,如此,使得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更加充分,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颗粒和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为0.2~0.3,第二颗粒更均匀混合在第一颗粒负极活性物质中,使得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更加充分,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效果最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所述第一颗粒的石墨化度与所述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为0.85~0.9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颗粒的石墨化度与所述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为0.9~0.95,由于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大于第一颗粒,整体上提高了整个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化度,上述两个范围内,使得整个负极活性物质更便于加工,且可以有效改善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为8~16μm;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 为4~8μm,如此,第二颗粒能够充分混合在第一颗粒中,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为 1.2~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为 1.4~1.8,通过进一步限定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此种类型的材料无论是能量密度、循环能力,还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处于表现均衡的负极材料,同时也是促进锂离子电池诞生的主要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系负极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软碳、硬碳和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采用上述物质,二次电池的成本更低、循环性能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负极活性物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远离所述集流体方向上依次叠设在所述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其中之一的材质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如此,第二颗粒能够充分混合在第一颗粒中,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负极极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内部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负极活性物质 200 第一活性物质层
1 第一颗粒 300 集流体
2 第二颗粒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众所周知,负极活性物质即人们常说的负极材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在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了5%~1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然而,研究表明,在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中,大层间距的活性材料有利于锂离子的脱嵌,提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但是大层间距的活性材料存在在循环中后期存在因极片不断膨胀带来的极片颗粒间距离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的风险,影响循环性能。
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是本领域人员的热门研究方向。
例如:现有方案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电芯及电池,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靠近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第二负极活性材料;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集流体之间;以及,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小于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间距。大层间距用以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小层间距用以弥补大层间距带来的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损失,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用以实现在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不损失的基础上提升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同时,对膨胀和动力学也有一定改善。然而,这种方法层间距控制不方便,造成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基于此,发明人从负极活性物质本身出发,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大层间距(第一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如此,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导电性能差,进而影响到电子传导,使得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急剧恶化。
基于上述分析,发明人在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后发现,将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均匀地混合到第一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中,能够使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相互之间都充分接触,提高传导效率,进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具体地,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出一种负极活性物质100,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呈颗粒状,包括第一颗粒1和第二颗粒2,所述第一颗粒1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颗粒2的粒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大层间距(第一颗粒1)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混合第二颗粒2的负极活性物质,这种第二颗粒2的负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极片加工性能,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本申请对于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配比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颗粒和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为0.2~0.5,例如0.2、0.3、0.4、0.5 等,上述质量比下,第二颗粒均匀混合在第一颗粒负极活性物质中,如此,使得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更加充分,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颗粒和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为0.2~0.3,例如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等,第二颗粒更均匀混合在第一颗粒负极活性物质中,使得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更加充分,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效果最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所述第一颗粒的石墨化度与所述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为0.85~0.97,例如可以是 0.85、0.87、0.89、0.90、0.92、0.94、0.95、0.97等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颗粒的石墨化度与所述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为0.9~0.95,例如可以是 0.90、0.91、0.92、0.93、0.94、0.95等等,由于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大于第一颗粒,整体上提高了整个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化度,上述两个范围内,使得整个负极活性物质更便于加工,且可以有效改善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石墨化度计算公式为: G=(0.3440-d002)/(0.3440-0.3354)×100%,其中,d002为石墨层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为8~16μm,例如可以是8μm、 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16μm等等;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为4~8μm,例如可以是4μm、5μm、6μm、7μm、8μm等等,如此,第二颗粒能够充分混合在第一颗粒中,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颗粒的粒径大于第二颗粒的粒径,第一颗粒的Dv50和第二颗粒的Dv50不同时为8μm,此外,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为Dv50,粒径Dv50 的测试采用方法:采用粒度测试仪测试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平均粒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为 1.2~2.0,例如可以是1.2、1.3、1.4、1.5、1.6、1.7、1.8、1.9、2.0等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为1.4~1.8,例如可以是1.4、1.5、1.6、1.7、1.8等等,通过进一步限定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此种类型的材料无论是能量密度、循环能力,还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处于表现均衡的负极材料,同时也是促进锂离子电池诞生的主要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系负极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软碳、硬碳和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人造石墨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天然石墨,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石墨,一般以石墨片岩、石墨片麻岩、含石墨的片岩及变质页岩等矿石出现;软炭是热处理温度达到石墨化温度后,材料具有较高的石墨化程度,易石墨化的炭,研究发现,软碳负极材料具有低而平稳的充放电电位平台,充放电容量大且效率高、循环性能好的优点;硬碳是指难以被石墨化的碳,研究发现,硬碳材料均具有很高的可逆比容量,一般为500~700mAH。低或非石墨化的硬碳也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硬碳结构稳定且充放电循环寿命长,且碳锂电位能够高于0.2V,安全性能更好。可以克服石墨化炭充电成锂化石墨反应活性性高,一旦发生内短会引起严重放热反变,产生爆炸的风险;中间相炭微球(MCMB)作为负极材料具有如下优点:中间相炭微球是一种球形颗粒,它能够紧密堆积而形成高密度电极;中间相炭微球具有较低的表面积,减少了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表皮反应;中间相炭微球内部晶体结构呈径向排列,意味着其表面存在许多暴露着的石墨晶体边缘,从而使MCMB能够大电流密度充放电;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和热处理条件可控制MCMB晶体结构,从而获得性能最佳的材料。采用上述物质,二次电池的成本更低、循环性能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负极极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负极活性物质。
本申请实施例中,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涂层。其中负极涂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负极涂层还包括粘合剂,粘合剂包括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丁苯橡胶、丙烯酸 (酯)化的丁苯橡胶、环氧树脂或尼龙等,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负极涂层还可以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包括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粉、金属纤维、铜、镍、铝、银或聚亚苯基衍生物等,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负极集流体包括但不限于:铜箔、镍箔、不锈钢箔、钛箔、泡沫镍、泡沫铜或覆有导电金属的聚合物基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300和在远离所述集流体300方向上依次叠设在所述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200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200质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其中之一的材质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100。如此,第二颗粒能够充分混合在第一颗粒中,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负极的制备:将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材料按一定比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敷于负极集流体上、烘干,采用滚压机对涂布好的负极进行冷压、裁片、焊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负极极片,具备了上述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负极极片。
二次电池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隔离膜,也包括正极极片、隔离膜和电解液。二次电池可以是电池单体,以锂离子电池为例,锂离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移动来工作。柱形电池单体中三层材料的薄膜结构被卷绕成柱形形状的电极组件,而在长方体电池单体中薄膜结构被卷绕或者叠置成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极组件。
在通常的电池单体结构中,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被容纳在电池单体的外壳中,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外壳包括外壳和端盖。外壳包括由多个壁形成的容纳腔以及开口。端盖布置在开口处以封闭容纳腔。除了电极组件之外,容纳腔中还容纳有电解液。电极组件中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包括极耳。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极耳通过连接构件与位于电池单体外部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电极端子一般包括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对长方体电池单体而言,电极端子一般设置在端盖部分。多个电池单体经由电极端子而被串联和/或并联在一起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场合。
以卷绕方式组合成形的电芯所组成的电池,称为卷绕电池。卷绕电池也称为电芯,电池业内人士称为卷芯。相对于平板电池而言,卷绕式电池采用只有1mm左右的极板高压卷绕而成,通过特殊的工艺手段使得电池具有了许多特点超强的高倍率放电能力,最大放电倍率为18C~30C;卓越的高低温性能,可在-55℃~150℃下工作;平稳的高输出电压,更高的能量密度;结构坚固,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无游离电解液(如采用胶体酸),可任意方向放置工作;可以进行快速充电,40分钟内可充入95%以上的电量(1C充电);超长寿命,设计浮充寿命可达8年以上;极高的耐小电流深放电能力。
用于本申请的电解液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可用于本申请的隔离膜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隔离膜;本申请的正极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正极。
本申请提出的二次电池,具备了上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二次电池可以是电池模块,电池模块是为了从外部冲击、热、振动等中保护电池单体,将一定数目的二次电池电连接在一起并放入一个框架中而形成的。常用的电池模块一般包括两块端板,两块端板之间排布有多个电池单体(二次电池)。设置有电池模块输出极的端板又称输出极端板,未设置电池模块输出极的端板又称非输出极端板。
二次电池也可以是电池包,在一些电池生产加工技术中,将多个电池单体先整合为电池模块,然后将电池模块封装于电池的箱体中,形成电池包。电池包内可封装一排多个电池模块,也可封装多排多个电池模块,多排多个电池模块的排列方式可以是双排多列、多排双列、多排多列等。以封装双排多列电池模块的电池包为例,每一列第一个端板一般为头部输出极端板,两排电池模块间相邻的两块端板为中部非输出极端板,每一列最后一个端板为尾部非输出极端板,头部输出极端板和其中一个中部非输出极端板属于第一排电池模块,其中一个中部非输出极端板和尾部输出极端板属于第二排电池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锂离子电池。
本申请提出的用电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车辆、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车辆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
本申请提出的用电装置,具备了上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1至13及对比例1至10的负极活性物质参数如下表1:
表1实施例1至13及对比例1至10的负极活性物质参数
Figure BDA0003944811570000101
将实施例实施例1至13及对比例1至10的负极活性物质按照下列方法制成负极极片:
将负极活性物质、丁苯橡胶(简称SBR)、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简称CMC) 按96.3%:2.0%:1.7%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敷于负极集流体铜箔上、烘干,采用滚压机对涂布好的负极进行冷压、裁片、焊接。
需要说明,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为石墨,实施例12和13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成分分别对应与实施例1和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负极极片时,实施例12和13的负极浆料在涂覆到负极集流体上之前,先在负极极片上涂覆一层石墨;对比例9和10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成分分别对应与对比1和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负极极片时,对比例9和10的负极浆料在涂覆到负极集流体上之前,先在负极极片上涂覆一层石墨。
将上述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电解液以及隔离膜组装成扣式电池,并测定循环容量保持率,测定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锂离子电池,保证每一例至少有2个平行样。首先,将电池置于25℃恒温环境中搁置1小时。再以2C的充电倍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充至3.65V后转为恒压充电,充电电流低于0.05C时停止充电,搁置5分钟,然后用1C的放电倍率将电池恒流放电至2.5V,搁置5分钟,上述流程循环特定圈数(此处1000圈),容量保持率的计算:第n圈的容量保持率=第n圈放电容量/第二圈放电容量*100%。
测试结果如下表2:
表2 实施例1至13及对比例1至10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定
Figure BDA0003944811570000111
Figure BDA0003944811570000121
由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比例和实施例的对比,通过实施例1至13,可以看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第二颗粒石墨均匀混合在第一颗粒中,可以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循环容量保持率;通过实施例3、4和 5可以看到,将第二颗粒和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比,以及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Dv50比设定在最优区间可进一步改善电池循环容量保持率。
通过对比例3和4可以看到,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Dv50比过大或过小都会恶化循环容量保持率,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Dv50比过大,第二颗粒起不到改善循环后期电子传导的作用,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Dv50比过小不利于锂离子传导,对循环容量保持率改善有限。通过对比例5和6可以看到,第二颗粒和第一颗粒的混合质量比过大或过小都对循环容量保持率改善有限,第二颗粒和第一颗粒的混合质量比过小,第二颗粒起不到改善循环后期电子传导的作用,第二颗粒石墨和大层间距石墨的混合质量比过大,第二颗粒表面副反应增多。通过对比例7和8可以看到,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过大或过小都对循环容量保持率改善有限,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过大,第二颗粒起不到改善循环后期电子传导的作用,大层间距石墨和第二颗粒石墨的石墨化度之比过小不利于锂离子传导。
本申请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集流体之间涂覆了另一层任意一种石墨,即此负极极片含两层活性物质层,本申请涉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为第二活性物质层。通过对比例9、10分别对应和实施例12、13的对比可以看到,第二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第二颗粒石墨均匀混合在第一颗粒中,可以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循环容量保持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负极活性物质,在大层间距(第一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混合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这种第二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极片加工性能,增加负极活性物质颗粒间的接触,能改善电池循环中后期因极片颗粒间距增大导致的电子传导中断导致的循环失效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呈颗粒状,且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和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为0.2~0.5;和/或,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所述第一颗粒的石墨化度与所述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为0.85~0.9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颗粒和所述第一颗粒的质量之比为0.2~0.3;和/或,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所述第一颗粒的石墨化度与所述第二颗粒的石墨化度之比为0.9~0.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为8~16μm;和/或,
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为4~8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为1.2~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的Dv50和所述第二颗粒的Dv50之比为1.4~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材质包括碳系负极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系负极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软碳、硬碳和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在远离所述集流体方向上依次叠设在所述集流体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其中之一的材质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
1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负极极片。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2211430546.1A 2022-11-15 2022-11-15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Pending CN115810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0546.1A CN115810730A (zh) 2022-11-15 2022-11-15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0546.1A CN115810730A (zh) 2022-11-15 2022-11-15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0730A true CN115810730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3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0546.1A Pending CN115810730A (zh) 2022-11-15 2022-11-15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07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7548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1261834A (zh) * 2020-03-25 2020-06-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437293A (zh) * 2021-06-21 2021-09-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4975867A (zh) * 2021-02-23 2022-08-30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该负极的二次电池
CN115148960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包含该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7548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1261834A (zh) * 2020-03-25 2020-06-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975867A (zh) * 2021-02-23 2022-08-30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该负极的二次电池
CN115148960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包含该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电子装置
CN113437293A (zh) * 2021-06-21 2021-09-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6136B2 (en) Porous carbonized composite material for high-performing silicon anodes
US20150000118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raphene-incorporated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y
JP7230221B2 (ja) 負極活性材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関連する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並びに装置
KR20210064360A (ko) 양극 첨가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양극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리튬이온전지
US20120121988A1 (en) Negative activ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US11901557B2 (en)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secondary battery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econdary battery
CN108987697A (zh) 一种高比能量的橄榄石型磷酸锰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020678A (zh)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66988B (zh)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4095941A1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785537B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用途及极片的修饰方法
EP3955348B1 (en)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secondary battery
Chen et al. Synthesis of Li 2 FeSiO 4/C and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aqueous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6435503A (zh) 负极材料层、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电池包、用电设备
CN11536032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6936732A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5810730A (zh)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hikkannanavar et al.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s in Batteries and Charging Technologies
CN116779778B (zh)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储能装置和用电装置
CN115832214A (zh) 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KR20230098560A (ko) 인조흑연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이 인조흑연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및 전기기기
CN117976825A (zh) 硅氧负极的预反歧化处理方法、预反歧化硅氧负极、半电池、全电池
CN117976819A (zh) 负极极片、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KR20220041356A (ko) 리튬 몰리브데늄 화합물이 코팅된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35215A (ko) 개질 흑연의 제조 방법, 이차 전지,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