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0719A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10719A CN115810719A CN202211396687.6A CN202211396687A CN115810719A CN 115810719 A CN115810719 A CN 115810719A CN 202211396687 A CN202211396687 A CN 202211396687A CN 115810719 A CN115810719 A CN 1158107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ive layer
- active
- composite electrode
- layer
- tern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7
- DVATZODUVBMYHN-UHFFFAOYSA-K lithium;iron(2+);manganese(2+);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Mn+2].[Fe+2].[O-]P([O-])([O-])=O DVATZODUVBMYHN-UHFFFAOYSA-K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6258 condu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3543 active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48 mangane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572 mangane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15645 LiM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13716 LiN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46 lantha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20 van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79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0524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SECXISVLQFMRJM-UHFFFAOYSA-N N-Methylpyrrolidone Chemical compound CN1CCCC1=O SECXISVLQFMR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51 electrolyt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MTRUDSVKNLOMY-UHFFFAOYSA-N Ethylene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OCCO1 KMTRUDSVKNLOM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2851 LiCo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484 inorganic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27 ion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3 transition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134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90 LiPF6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817 Olea europ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KFDQGLPGKXUTMZ-UHFFFAOYSA-N [Mn].[Co].[Ni] Chemical compound [Mn].[Co].[Ni] KFDQGLPGKXUTM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80 active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3 artificial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57 cathode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40 conductive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IEJIGPNLZYLLBP-UHFFFAOYSA-N dimethy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OC IEJIGPNLZYLLB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7 electrode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64 primary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63 secondary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04 soli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6—Electrodes based on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7—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百分之一至十。通过导电包覆材料来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采用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活性层,阻绝第一活性层中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减少产气反应,避免电芯鼓胀,在提高复合电极导电性的同时,降低容量衰减和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两种:三元含锂化合物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适合长续航汽车,但缺点是钴镍等元素价格较高,而且存在安全风险,更容易引发热失控起火。相比于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的安全性会提高很多,而且由于不含稀有过渡金属元素,成本也更低廉。然而,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较低,会导致续航里程短。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出一种既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又具有高安全特性的材料尤为重要。磷酸锰铁锂就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材料。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磷酸铁锂相同,都属于橄榄石晶型,不同点在于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使用Mn原子部分替代Fe原子。磷酸锰铁锂材料不仅能量密度相比于磷酸铁锂能大幅提高,安全性却没有恶化,几乎与磷酸铁锂相当,但是磷酸锰铁锂材料导电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电极,旨在提高电极的综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电极,所述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所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
可选地,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5%。
导电包覆材料的量越多,导电性越好,电池的倍率性能就会越好。但是导电包覆材料含量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活性材料含量就会降低,电极的能量密度也会损失。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5%,例如可以是1.0%、2.0%、3.0%、4.0%、5.0%,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
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时,电池的性能较佳,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例如可以是1.3%、1.5%、1.8%、2.0%、2.3%、2.5%,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导电包覆材料为碳材料。
导电包覆材料为碳材料,作为包覆材料的多孔碳中含有缺陷和含氧官能团,这些缺陷和含氧官能团能催化电解液分解,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碳材料,通过碳材料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设置在内层,另外的活性层设置在外层,如此,避免直接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大面积暴露在外,降低设有碳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导电情况下的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通过层状活性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的碳材料的包覆量,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以解决传统配方中添加的少量导电碳难以满足导电性的要求。
导电包覆材料的量越多,导电性越好,电池的倍率性能就会越好。但是导电包覆材料含量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活性材料含量就会降低,电极的能量密度也会损失。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例如可以是1.0%、2.0%、3.0%、4.0%、5.0%、6.0%、7.0%、8.0%、9.0%、10.0%,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复合电极还包括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三活性层设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第一活性层之间;
和/或,所述复合电极还包括第四活性层,所述第四活性层设于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之间。
本申请中,在满足第二活性层遮盖第一活性层的基础上,复合电极还包括第三活性层4,第三活性层设于集流体1与第一活性层2之间,此时,也能实现上述的效果,其中,第三活性层的材料不做限定。
还可以理解的是,复合电极还包括第四活性层5,第四活性层设于第一活性层2与第二活性层3之间,此时,也能实现上述的效果,其中,第四活性层5的材料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的侧周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活性层2被遮盖的面积越多,第一活性层中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面积会越少,为了进一步减少第一活性层中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第二活性层覆盖第一活性层,也即,第二活性层将第一活性层暴露在外的结构都遮盖住,例如,第二活性层不仅可以遮盖第一活性层的表面,还可以遮盖第一活性层的侧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层还包括三元材料,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80%。
为了提高复合电极的能量密度,第一活性层还包括三元材料,且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80%,例如,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可以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30%、40%、50%、60%、70%、80%,其中,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不能过低和过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过低会导致三元材料质量过高,电池的安全性降低,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过高会导致三元材料质量过低,能量密度不足。
可选地,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平均粒径Dv50的范围值为0.2um-1um。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离子传导能力很差,颗粒太大,锂离子传输路径长,动力学性能差,若颗粒尺寸做的很小,动力学性能好,但是加工性差,很难在集流体上进行涂布,因此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平均粒径Dv50可以为0.2um、0.3um、0.4um、0.5um、0.6um、0.7um、0.8um、0.9um、1um,具体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MnxFeyM1-x-yPO4,式中,0.2≤x≤0.8;0.1≤y≤0.5;0≤1-x-y≤0.2,M表示掺杂元素,可选地包括Al、Cu、Mg、Zn、Ni、Ti、V、Zr、Co、Ga、Sn、Sb、Nb和Ge中的至少一种。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MnxFeyM1-x-yPO4,式中,0.2≤x≤0.8;0.1≤y≤0.5;0≤1-x-y≤0.2,M表示掺杂元素,可选地包括Al、Cu、Mg、Zn、Ni、Ti、V、Zr、Co、Ga、Sn、Sb、Nb和Ge中的至少一种。磷酸锰铁锂材料中锰的摩尔占比为20%-80%,性能比较好,例如,磷酸锰铁锂材料中锰的摩尔占比可以是20%、30%、40%、50%、60%、70%、80%,具体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活性层总厚度的20%-80%。
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活性层总厚度的20%-80%,例如可以是20%、30%、40%、50%、60%、70%、80%,具体不做限定。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厚度不能过低和过高,例如,当其他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厚度过低会导致三元材料厚度过高,电池的安全性降低,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厚度过高会导致三元材料厚度过低,能量密度不足。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
随着压实密度的上升,活性层的体积密度会上升,孔隙率会下降,比表面积上升,接触电阻下降,电极电解液界面膜SEI阻抗会降低,电荷交换阻抗下降。较低的压实密度反而会造成放电比容量低的问题,这主要是较高的孔隙率造成部分颗粒形成绝缘状态,无法参与充放电,而高压实密度的电极有更高的断裂强度,从而避免在循环过程中电极颗粒脱落,形成绝缘状态颗粒。高的压实密度可以明显使电极的孔径和孔隙的分布更加均匀,导电剂和粘结剂分布更加均匀,降低电极的接触电阻和电荷交换阻抗,增大能够参与反应的活性面积,从而显著的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活性层需要有合适的压实密度,以提高活性层的性能。基于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基于磷酸锰铁锂材料和三元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大于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为3.0g/cm3-4.5g/cm3,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为2.2g/cm3-3.0g/cm3。
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基于磷酸锰铁锂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范围为2.2g/cm3-3.0g/cm3,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在该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基于三元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范围为3.0g/cm3-4.5g/cm3,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在该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钴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CoO2,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
由于磷酸锰铁锂的压实密度低,导致在单位面积基材上涂布的活性材料更少,最终整体的能量密度相比于LFP体系优势不明显;而三元材料的克容量和压实密度普遍较高,通过调控第一活性层与第二活性层的材料来调控复合电极的能量密度,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低成本的电芯。
为此,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二活性层可以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第二活性层还可以包括三元材料与钴酸锂的混合,具体不做限定。当然,除了三元材料与钴酸锂之外,第二活性层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用于正极的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的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的平均粒径Dv50的范围值为0.5um-20um。
可以理解的是,颗粒太大锂离子传输路径长,动力学性能差,若颗粒尺寸做的很小,动力学性能好,但是加工性差,很难在集流体上进行涂布。因此,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的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的平均粒径Dv50可以为0.5um、1um、2um、3um、4um、5um、6um、7um、8um、9um、10um、11um、12um、13um、14um、15um、16um、17um、18um、19um、20um,具体不作限定。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所述三元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NiaCobN(1-a-b)O2,式中,N可选地包括Mn、Zr、Al、B、Ta、Mo、W、Nb、Sb、La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35≤a<1.0,0≤b≤0.35,0≤1-a-b≤0.35。
三元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NiaCobN(1-a-b)O2,式中,N可选地包括Mn、Zr、Al、B、Ta、Mo、W、Nb、Sb、La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35≤a<1.0,0≤b≤0.35,0≤1-a-b≤0.35。根据镍含量的不同,三元材料可以分为低镍三元材料、中镍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以及根据是否含钴元素,三元材料还可以分为无钴三元材料,其中钴元素可由其他金属元素替代,本申请中,三元材料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所述第一活性层和所述第二活性层中的三元材料相同。
理论上,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中的三元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最好是相同,相同的优势是两活性层的嵌锂量接近,膨胀程度一样,有利于极片的稳定。
可选地,所述三元材料包括5系单晶三元材料、5系多晶三元材料、6系单晶三元材料、6系多晶三元材料、7系单晶三元材料、7系多晶三元材料、8系单晶三元材料、8系多晶三元材料、9系单晶三元材料、9系多晶三元材料、或无钴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中的三元材料具体不做限定,可以是5系单晶三元材料、5系多晶三元材料、6系单晶三元材料、6系多晶三元材料、7系单晶三元材料、7系多晶三元材料、8系单晶三元材料、8系多晶三元材料、9系单晶三元材料、9系多晶三元材料、或无钴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包括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所述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占所述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94%-97%;
和/或,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包括三元材料,所述三元材料占所述第二活性层总质量的95-98%。
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一活性物质包括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94%-97%,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该范围内(例如可以是94%、95%、96%、97%,具体不作限定),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活性层,其中,粘结剂含量可以为1.8%、2%、2.5%、3%等,导电剂含量可以是1.8%、2%、2.5%等。
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二活性物质包括三元材料,三元材料占第二活性层总质量的95-98%,三元材料在该范围内(95%、96%、97%、98%,具体不作限定),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活性层,其中,粘结剂含量可以为1.5%、2%、2.5%等,导电剂含量可以是1.8%、2%、2.5%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分别形成为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所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
通过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形成多层的复合结构,在烘干后,经过冷压,可以得到复合电极。并且,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分别形成为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通过设计的复合电极,复合电极包括多层活性层,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导电包覆材料,通过导电包覆材料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设置在内层,另外的活性层设置在外层,如此,避免直接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大面积暴露在外,降低设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导电情况下的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
可选地,在所述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再在第一活性物质层上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复合电极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准备集流体,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通过烘干机构,烘干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后,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变成第一活性层,再在第一活性层上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后,在集流体上得到两层活性层,通过冷压机构,对极片进行冷压,将该集流体经过冷压,使集流体上的活性层被压实,得到一定厚度的复合电极。
可选地,在所述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同时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与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同时进行烘干,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同时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可以提高涂布效率,降低烘干的能耗,也即将两次烘干简化为一次烘干,并且,同时涂布不会在两层之间形成界面,两层活性层的相容性好,结构更稳定。
可选地,所述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的过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先涂覆一层底涂,再在所述底涂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
先在集流体上涂布一层高粘的涂层,再涂布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用于增强活性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力。
可选地,在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90℃-120℃,所述冷压的压力为20吨-40吨,所述冷压的温度为15℃-35℃。
为了有效去除浆料中的溶剂,采用烘干的温度为90℃-120℃,例如,可以是90℃、100℃、110℃、120℃。为了将活性层压实至合适密度,冷压的压力为20吨-40吨,例如可以是20吨、25吨、30吨、35吨、40吨,具体不作限定,同时,在常温下进行冷压,简化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离膜及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极片为所述的复合电极。
由于上述的复合电极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电芯的优势,采用该复合电极制备的电池性价比更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所述的电池。
用电设备采用上述高性价比的电池,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使用价值。
本申请的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其中,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通过导电包覆材料包覆在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来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同时,采用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活性层,阻绝第一活性层中的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减少产气反应,避免电芯鼓胀,在提高复合电极导电性的同时,还降低容量衰减和提高安全性。导电包覆材料的量越多,导电性越好,电池的倍率性能就会越好。但是导电包覆材料含量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活性材料含量就会降低,电极的能量密度也会损失。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例如可以是1.0%、2.0%、3.0%、4.0%、5.0%、6.0%、7.0%、8.0%、9.0%、10.0%,具体不做限定。同时,由于第二活性层遮盖磷酸锰铁锂材料层,可以直接阻隔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的导电包覆材料,避免导电包覆材料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此时可增大导电包覆材料的用量,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层的导电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复合电极第一活性层与第二活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复合电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复合电极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复合电极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复合电极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复合电极 | 3 | 第二活性层 |
1 | 集流体 | 4 | 第三活性层 |
2 | 第一活性层 | 5 | 第四活性层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中所提到的电池按是否可充电可以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目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的类型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纯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用于这种用途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相对略低,但有较大的输出、充电电流,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成本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池是指可充电电池。下文中将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来描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对于其他任意适当类型的可充电电池都是适用的。本申请中公开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适当的装置中来为该装置供电。
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预定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电池单体是电池中的基本单元,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可以分为:柱形电池单体、长方体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下文中将主要围绕长方体电池单体来展开。应当理解的是,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某些方面对于柱形电池单体或软包电池单体而言也是适用的。
电池单体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和隔离膜。锂离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移动来工作。柱形电池单体中三层材料的薄膜结构被卷绕成柱形形状的电极组件,而在长方体电池单体中薄膜结构被卷绕或者叠置成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极组件。
在通常的电池单体结构中,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被容纳在电池单体的外壳中,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外壳包括外壳和端盖。外壳包括由多个壁形成的容纳腔以及开口。端盖布置在开口处以封闭容纳腔。除了电极组件之外,容纳腔中还容纳有电解液。电极组件中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包括极耳。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极耳通过连接构件与位于电池单体外部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电极端子一般包括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对长方体电池单体而言,电极端子一般设置在端盖部分。多个电池单体经由电极端子而被串联和/或并联在一起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场合。
在一些诸如电动车辆等的大功率应用场合,电池的应用包括三个层次: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电池模块是为了从外部冲击、热、振动等中保护电池单体,将一定数目的电池单体电连接在一起并放入一个框架中而形成的。电池则指的是装入电动车辆的电池系统的最终状态。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一般由盖体和箱壳组成。
箱体的边框上或箱壳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车辆主体连接的挂载点,为提高车辆主体与电池连接的稳定性,多在挂载点设置挂载部。
在一些电池生产加工技术中,首先将多个电池单体先整合为电池模块,然后将电池模块封装于电池的箱体中,形成电池包/电池箱。
常用的电池模块一般包括两块端板,两块端板之间排布有多个电池单体。设置有电池模块输出极的端板又称输出极端板,未设置电池模块输出极的端板又称非输出极端板。
电池包内可封装一排多个电池模块,也可封装多排多个电池模块,多排多个电池模块的排列方式可以是双排多列、多排双列、多排多列等。以封装双排多列电池模块的电池包为例,每一列第一个端板一般为头部输出极端板,两排电池模块间相邻的两块端板为中部非输出极端板,每一列最后一个端板为尾部非输出极端板,头部输出极端板和其中一个中部非输出极端板属于第一排电池模块,其中一个中部非输出极端板和尾部输出极端板属于第二排电池模块。
电池模块封装入电池的箱体需要依托工装才可实现,工装上一般设置有夹持电池模块的夹持机构,如夹爪、吸盘等。当采用设置夹爪的工装封装电池模块时,一般会在端板背离电池单体一侧设置与夹爪适配的夹爪槽,以供夹爪插入实现对电池模块的夹持与转运。
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生产成本以及加工工艺,以提高电池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磷酸锰铁锂材料不仅能量密度相比于磷酸铁锂能大幅提高,安全性却没有恶化,几乎与磷酸铁锂相当,相比于三元材料改善了很多。尽管磷酸锰铁锂材料优点很多,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商用,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磷酸锰铁锂材料导电性不好,只依靠传统配方中添加的少量导电碳难以满足要求,需要在每个颗粒外面包覆一层致密的多孔碳,增强颗粒之间的电子传导。可以理解的是,碳含量越高,导电性越好,电池的倍率性能就会越好。但是在电池满充的时候碳含量太高又会导致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加大产气,导致电芯鼓胀,不仅容量衰减还会产生安全风险。例如,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导电包覆材料的多孔碳中含有缺陷和含氧官能团,这些缺陷和含氧官能团能催化电解液分解,此外,还可能存在的情形是,其他种类的导电包覆材料也可能会存在催化电解液分解的杂质,例如,金属氧化物中的活性成分杂质也催化电解液分解。
为此,本申请中一方面为了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又避免包覆有导电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导电情况下,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计复合电极,复合电极包括多层活性层,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导电包覆材料,通过导电包覆材料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设置在内层,另外的活性层设置在外层,如此,避免直接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大面积暴露在外,降低设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导电情况下的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种复合电极,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其中,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
集流体,顾名思义就是指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在锂离子电池上主要指的是金属箔,如铜箔、铝箔。泛指也可以包括极耳。其功用主要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
活性层,是指包括有活性材料的层状结构,其中的活性材料是指正极涉及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Li+的化合物。
包覆,包覆是指在材料表面包覆导电物质,以提高导电性。
导电包覆材料,是指包覆在磷酸锰铁锂表面的导电材料,例如磷酸锰铁锂颗粒表面包覆碳材料、导电聚合物等。
如图5至图9所示,本申请的复合电极,通过导电包覆材料包覆在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来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同时,采用在第一活性层2背离集流体1的一侧设置第二活性层3,阻绝第一活性层中的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减少产气反应,避免电芯鼓胀,在提高复合电极导电性的同时,还降低容量衰减和提高安全性。导电包覆材料的量越多,导电性越好,电池的倍率性能就会越好。但是导电包覆材料含量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活性材料含量就会降低,电极的能量密度也会损失。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例如可以是1.0%、2.0%、3.0%、4.0%、5.0%、6.0%、7.0%、8.0%、9.0%、10.0%,具体不做限定。同时,由于第二活性层遮盖磷酸锰铁锂材料层,可以直接阻隔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的导电包覆材料与电解液接触,避免导电包覆材料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此时可增大导电包覆材料的用量,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层的导电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活性层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遮盖磷酸锰铁锂材料层,第二活性层的成分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5%。
导电包覆材料的量越多,导电性越好,电池的倍率性能就会越好。但是导电包覆材料含量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活性材料含量就会降低,电极的能量密度也会损失。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5%,例如可以是1.0%、2.0%、3.0%、4.0%、5.0%,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
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时,电池的性能较佳,因此,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例如可以是1.3%、1.5%、1.8%、2.0%、2.3%、2.5%,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导电包覆材料为碳材料。
导电包覆材料为碳材料,作为包覆材料的多孔碳中含有缺陷和含氧官能团,这些缺陷和含氧官能团能催化电解液分解,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碳材料,通过碳材料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设置在内层,另外的活性层设置在外层,如此,避免直接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大面积暴露在外,降低设有碳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导电情况下的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通过层状活性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的碳材料的包覆量,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以解决传统配方中添加的少量导电碳难以满足导电性的要求。
进一步地,复合电极还包括第三活性层,第三活性层设于集流体与第一活性层之间;和/或,复合电极还包括第四活性层,第四活性层设于第一活性层与第二活性层之间。
如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中,在满足第二活性层遮盖第一活性层的基础上,复合电极还包括第三活性层4,第三活性层设于集流体1与第一活性层2之间,此时,也能实现上述的效果,其中,第三活性层的材料不做限定。
还可以理解的是,复合电极还包括第四活性层5,第四活性层设于第一活性层2与第二活性层3之间,此时,也能实现上述的效果,其中,第四活性层5的材料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活性层为具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层,第二活性层为高镍三元材料层,第四活性层为中镍三元材料层,或者,第一活性层为具有导电包覆材料的高锰含量的磷酸锰铁锂层,第二活性层为三元材料层,第四活性层为具有导电包覆材料的低锰含量的磷酸锰铁锂层。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9所示,第一活性层2与第二活性层3作为一个重复单元,多个重复单元设置在集流体1上,此时,也能实现上述的效果。也即,只要满足第一活性层2设置在复合电极多层结构的内层,使得减少第一活性层中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即可。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活性层可以是完全遮盖第一活性层2,也可以是部分遮盖第一活性层2,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的侧周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活性层2被遮盖的面积越多,第一活性层中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面积会越少,为了进一步减少第一活性层中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第二活性层覆盖第一活性层,也即,第二活性层将第一活性层暴露在外的结构都遮盖住,例如,第二活性层不仅可以遮盖第一活性层的表面,还可以遮盖第一活性层的侧周面。
进一步地,第一活性层还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80%。
三元材料,三元正极材料是层状镍钴锰(铝)酸锂复合材料,镍、钴、锰为过渡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固溶体可以任意比例混合,镍元素比例上升可以提升电池比能量,锰元素比例上升可以保证电池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钴元素比例上升可以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有利于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三元材料还可以包括不含钴的材料,例如,采用其他金属元素代替钴得到的三元材料,如可采用Mo,Nb等代替钴得到的三元材料。
磷酸锰铁锂目前的压实密度相比于磷酸铁锂LFP偏低,虽然材料层面可以提高一些能量密度,但是在极片层级,由于磷酸锰铁锂的压实密度低,导致在单位面积基材上涂布的活性材料更少,最终整体的能量密度相比于LFP体系优势不明显。
为此,为了提高复合电极的能量密度,第一活性层还包括三元材料,且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80%,例如,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可以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30%、40%、50%、60%、70%、80%,其中,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不能过低和过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过低会导致三元材料质量过高,电池的安全性降低,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过高会导致三元材料质量过低,能量密度不足。
也即,由于磷酸锰铁锂的压实密度较低,三元材料的克容量和压实密度普遍较高,通过调控第一活性层中磷酸锰铁锂和三元材料量可以调控复合电极的能量密度,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低成本的电芯。
进一步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平均粒径Dv50的范围值为0.2um-1um。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离子传导能力很差,颗粒太大,锂离子传输路径长,动力学性能差,若颗粒尺寸做的很小,动力学性能好,但是加工性差,很难在集流体上进行涂布,因此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平均粒径Dv50可以为0.2um、0.3um、0.4um、0.5um、0.6um、0.7um、0.8um、0.9um、1um,具体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MnxFeyM1-x-yPO4,式中,0.2≤x≤0.8;0.1≤y≤0.5;0≤1-x-y≤0.2,M表示掺杂元素,可选地包括Al、Cu、Mg、Zn、Ni、Ti、V、Zr、Co、Ga、Sn、Sb、Nb和Ge中的至少一种。
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MnxFeyM1-x-yPO4,式中,0.2≤x≤0.8;0.1≤y≤0.5;0≤1-x-y≤0.2,M表示掺杂元素,可选地包括Al、Cu、Mg、Zn、Ni、Ti、V、Zr、Co、Ga、Sn、Sb、Nb和Ge中的至少一种。磷酸锰铁锂材料中锰的摩尔占比为20%-80%,性能比较好,例如,磷酸锰铁锂材料中锰的摩尔占比可以是20%、30%、40%、50%、60%、70%、80%,具体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活性层总厚度的20%-80%。
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活性层总厚度的20%-80%,例如可以是20%、30%、40%、50%、60%、70%、80%,具体不做限定。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厚度不能过低和过高,例如,当其他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厚度过低会导致三元材料厚度过高,电池的安全性降低,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厚度过高会导致三元材料厚度过低,能量密度不足。
进一步地,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大于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
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集流体厚度),单位:g/cm3。
活性层的压实密度是按照极片中所有材料辊压后的质量来算的,活性层中除了活性材料,还包括导电碳和粘结剂等。
随着压实密度的上升,活性层的体积密度会上升,孔隙率会下降,比表面积上升,接触电阻下降,电极电解液界面膜SEI阻抗会降低,电荷交换阻抗下降。较低的压实密度反而会造成放电比容量低的问题,这主要是较高的孔隙率造成部分颗粒形成绝缘状态,无法参与充放电,而高压实密度的电极有更高的断裂强度,从而避免在循环过程中电极颗粒脱落,形成绝缘状态颗粒。高的压实密度可以明显使电极的孔径和孔隙的分布更加均匀,导电剂和粘结剂分布更加均匀,降低电极的接触电阻和电荷交换阻抗,增大能够参与反应的活性面积,从而显著的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活性层需要有合适的压实密度,以提高活性层的性能。基于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基于磷酸锰铁锂材料和三元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大于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
进一步地,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为3.0g/cm3-4.5g/cm3,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为2.2g/cm3-3.0g/cm3。
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基于磷酸锰铁锂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范围为2.2g/cm3-3.0g/cm3,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在该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基于三元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范围为3.0g/cm3-4.5g/cm3,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在该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进一步地,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钴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CoO2,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
由于磷酸锰铁锂的压实密度低,导致在单位面积基材上涂布的活性材料更少,最终整体的能量密度相比于LFP体系优势不明显;而三元材料的克容量和压实密度普遍较高,通过调控第一活性层与第二活性层的材料来调控复合电极的能量密度,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低成本的电芯。
为此,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二活性层可以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第二活性层还可以包括三元材料与钴酸锂的混合,具体不做限定。当然,除了三元材料与钴酸锂之外,第二活性层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用于正极的材料。
相比于纯的磷酸锰铁锂电极而言,这种设计可以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并实现能量密度可定制;另外,相比于纯的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含量提高可以实现降低三元材料的起火的安全风险。同时由于三元材料成本较高,采用本申请的复合电极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下脱锂困难,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做成的电芯在接近电量充满的时候充电很困难,电池的极化严重,正极材料里面的锂离子难以脱出,嵌入到负极,因此会耗费大量时间充满电。
通过在磷酸锰铁锂电极层表面涂布一层三元材料,充电过程中,表层三元材料的脱锂程度比下层磷酸锰铁锂高,缓解磷酸锰铁锂高SOC脱锂困难的问题,降低电极的极化。
可以理解的是,在集流体上先涂布由导电包覆材料包覆的磷酸锰铁锂活性物质层,然后再涂布一层三元材料层,相当于物理隔离层,减少电解液与导电包覆材料直接接触,降低产气。这种结构可以适当提高磷酸锰铁锂的导电包覆材料的含量,以达到导电性能和安全综合优势。
进一步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的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的平均粒径Dv50的范围值为0.5um-20um。
可以理解的是,颗粒太大锂离子传输路径长,动力学性能差,若颗粒尺寸做的很小,动力学性能好,但是加工性差,很难在集流体上进行涂布。因此,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的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的平均粒径Dv50可以为0.5um、1um、2um、3um、4um、5um、6um、7um、8um、9um、10um、11um、12um、13um、14um、15um、16um、17um、18um、19um、20um,具体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当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三元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NiaCobN(1-a-b)O2,式中,N可选地包括Mn、Zr、Al、B、Ta、Mo、W、Nb、Sb、La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35≤a<1.0,0≤b≤0.35,0≤1-a-b≤0.35。
三元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NiaCobN(1-a-b)O2,式中,N可选地包括Mn、Zr、Al、B、Ta、Mo、W、Nb、Sb、La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35≤a<1.0,0≤b≤0.35,0≤1-a-b≤0.35。根据镍含量的不同,三元材料可以分为低镍三元材料、中镍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以及根据是否含钴元素,三元材料还可以分为无钴三元材料,其中钴元素可由其他金属元素替代,本申请中,三元材料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在第一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中的三元材料相同。
理论上,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中的三元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最好是相同,相同的优势是两活性层的嵌锂量接近,膨胀程度一样,有利于极片的稳定。
进一步地,三元材料包括5系单晶三元材料、5系多晶三元材料、6系单晶三元材料、6系多晶三元材料、7系单晶三元材料、7系多晶三元材料、8系单晶三元材料、8系多晶三元材料、9系单晶三元材料、9系多晶三元材料、或无钴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5系三元材料,是指镍金属的摩尔比大于等于50%、小于60%的三元材料。6系三元材料,是指镍金属的摩尔比大于等于60%、小于70%的三元材料。7系三元材料,是指镍金属的摩尔比大于等于70%、小于80%的三元材料。8系三元材料,是指镍金属的摩尔比大于等于80%、小于90%的三元材料。9系三元材料,是指镍金属的摩尔比大于等于90%的三元材料,例如包括Ni90、Ni92、Ni95等。随着镍的含量逐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也随之提升,镍越高,电芯能量密度越大,但钴被迫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也随之陡增。中镍三元材料因镍含量相对高镍较低,且钴含量也较高,本身安全性就足够有保证。再加上单晶材料产热较少,稳定性高,其安全性性能要远高于高镍材料。单晶中镍三元目前在经济性、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多个维度实现了较好的平衡。
无钴三元材料,是指不含有钴的三元材料,例如钴元素可以由其他元素替换构成的三元材料。
单晶三元材料和多晶三元材料是根据材料本身的形貌来命名的。从形貌上看,单晶为单个分散颗粒,而与之对应的多晶三元材料则是一次颗粒团聚的二次颗粒。
相对多晶材料,单晶材料更适合做高电压。同时,单晶材料内部没有晶界,可提升三元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对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在镍钴锰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单晶三元材料克容量稍低于多晶三元材料,但由于其电压更高,因此材料整体能量密度已经和目前高镍三元材料差不多。单晶三元材料的缺点则在于倍率性能表现不佳,且生产工艺更为复杂,材料价格相对较高。
也即,本申请中的三元材料具体不做限定,可以是5系单晶三元材料、5系多晶三元材料、6系单晶三元材料、6系多晶三元材料、7系单晶三元材料、7系多晶三元材料、8系单晶三元材料、8系多晶三元材料、9系单晶三元材料、9系多晶三元材料、或无钴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一活性物质包括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94%-97%;和/或,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二活性物质包括三元材料,三元材料占第二活性层总质量的95-98%。
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一活性物质包括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占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94%-97%,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该范围内(例如可以是94%、95%、96%、97%,具体不作限定),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活性层,其中,粘结剂含量可以为1.8%、2%、2.5%、3%等,导电剂含量可以是1.8%、2%、2.5%等。
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二活性物质包括三元材料,三元材料占第二活性层总质量的95-98%,三元材料在该范围内(95%、96%、97%、98%,具体不作限定),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活性层,其中,粘结剂含量可以为1.5%、2%、2.5%等,导电剂含量可以是1.8%、2%、2.5%等。
导电剂过少导致导电效果变差,过多导致能量密度降低。粘结剂用量适中可以使得涂层不掉粉且耐热性较好,过少则粘结性不足,过多则导致浆料粘度超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其中,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分别形成为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
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是指用来制备第一活性层的材料,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是指用来制备第二活性层的材料。
烘干是指将浆料中的溶剂蒸发,去除溶剂的过程。使极片处于较低的溶剂含量,如果溶剂含量过多,锂电池在化成阶段会消耗过量的锂,造成锂的不可逆损失,导致容量降低,电池气胀等问题,影响电池性能。
冷压是指对电极极片进行压缩,正极涂布干燥完,需要在工艺时间内进行对辊。对辊即对极片进行压实,目前有热压和冷压两种工艺。热压压实相对冷压高,反弹率较低,可减少轧制力;但冷压工艺相对简单易操作控制。对辊主要设备到如下工艺值,压实密度、反弹率、延伸率。同时要注意极片表面无脆片、硬块、掉料、波浪边等现象且间隙处不允许断裂。极片轧制工艺可以降低极片在轧制过程中的延伸率和宽展率,降低极片涂层材料孔隙结构的破坏率;提高极片涂层的厚度一致性,以改善极片的横截面形状;提高极片轧制后电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一致性;减少极片轧制后表面电极材料的反弹。极片轧制工艺还可以保证极片表面光滑和平整,防止涂层表面的毛刺刺穿隔膜引发短路;对极片涂层材料进行压实,降低极片的体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使活性物质、导电剂颗粒接触更加紧密,提高电子导电率;增强涂层材料与集流体的结合强度,减少电极片在循环过程中掉分的情况发生,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例如,可以利用两根棍轴来对极片做压缩活动,使轧辊与电池极片之间产生摩擦力;使电池极片拉进旋转的对辊之间,电池极片受压变形。电池极片的对辊是正负极片上电池材料压实的过程,可增加正极或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合适的压实密度可增大电池的放电容量、减小内阻、减小极化损失、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利用率。
通过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形成多层的复合结构,在烘干后,经过冷压,可以得到复合电极。并且,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分别形成为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通过设计的复合电极,复合电极包括多层活性层,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导电包覆材料,通过导电包覆材料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设置在内层,另外的活性层设置在外层,如此,避免直接将含有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活性层大面积暴露在外,降低设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高导电情况下的在高电位下催化电解液分解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再在第一活性物质层上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如图3所示,复合电极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准备集流体,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通过烘干机构,烘干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后,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变成第一活性层,再在第一活性层上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后,在集流体上得到两层活性层,通过冷压机构,对极片进行冷压,将该集流体经过冷压,使集流体上的活性层被压实,得到一定厚度的复合电极。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在集流体上同时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与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同时进行烘干,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可以理解的是,同时涂布两层工艺可以实现,例如,利用涂布设备,定制相应的垫片,可以实现同时挤出两种浆料涂在集流体上;同时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可以提高涂布效率,降低烘干的能耗,也即将两次烘干简化为一次烘干,并且,同时涂布不会在两层之间形成界面,两层活性层的相容性好,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所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的过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集流体上先涂覆一层底涂,再在底涂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
底涂是指高黏涂层,用于增强活性材料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
先在集流体上涂布一层高粘的涂层,再涂布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用于增强活性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力。
进一步地,在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烘干的温度为90℃-120℃,冷压的压力为20吨-40吨,冷压的温度为15℃-35℃。
为了有效去除浆料中的溶剂,采用烘干的温度为90℃-120℃,例如,可以是90℃、100℃、110℃、120℃。为了将活性层压实至合适密度,冷压的压力为20吨-40吨,例如可以是20吨、25吨、30吨、35吨、40吨,具体不作限定,同时,在常温下进行冷压,简化操作。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离膜及电解液,其中正极极片为上述的复合电极。由于复合电极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由于上述的复合电极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电芯的优势,采用该复合电极制备的电池性价比更好。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由于电池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用电设备采用上述高性价比的电池,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使用价值。
实施例
实施例1
正极极片的制备
第一活性层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碳包覆的磷酸锰铁锂(碳含量1%)、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和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按重量比95:2:3:100均匀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第一活性层浆料;将第一活性层浆料均匀的涂覆在厚15微米的铝箔集流体上,然后在110℃下烘干。
第二活性层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五系单晶三元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和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按重量比95:2:2:100均匀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第二活性层浆料;将第二活性层浆料均匀的涂覆在已烘干的第一活性层上,然后在110℃下烘干。经过压力20-40吨冷压处理后即可获得涂层厚度约为100um的复合电极。
其中,第一膜活性层的厚度与第二活性层的厚度比为5:5。
负极极片的制备
将人造石墨、导电炭黑、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溶剂水按重量比95:2:3:100均匀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的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均匀的涂覆在厚6μm的铜箔集流体上,然后在100℃下烘干。经过压力20-40吨冷压处理后即可获得涂层厚度约为60μm的膜片。
电解液的制备
将碳酸亚乙酯(EC)、聚碳酸脂(PC)、碳酸二甲酯(DMC)按体积比1:1:1混合,然后将LiPF6均匀溶解在上述溶液中,得到电解液。该电解液中,LiPF6的浓度为1mol/L。
隔膜:以厚度为12μm的聚乙烯膜(PE)作为隔离膜。
二次电池的制备
将上述各实施例或对比例中的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按顺序堆叠并卷绕,得到电极组件;将电极组件放入外包装中,加入上述制备的电解液,经封装、静置、化成、老化等工序后,得到二次电池。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得到实施例2至实施例11、以及对比例1至对比例5的实验数据。
二次电池性能测试
1.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的计算
分别测量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单位面积上负载的所有活性材料的重量M。测量每个电池在常温下以0.33C倍率充电至电压等于4.2V,然后再以0.33C倍率放电至电压等于2.0V,测得放电能量S0。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电池质量能量密度=S0/M
2.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分别取五个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二次电池进行平行试验,每个电池在常温下以0.33C倍率充电至电压等于4.2V,然后再以0.33C倍率放电至电压等于2.0V,测得可逆容量为C0。不断重复充电放电,直到某一次循环的放电容量Cn/C0≤80%为止。那么总的循环次数记为X-Cycle。
3.直流电阻测试
室温下,将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二次电池分别在1/3C倍率下充电至上限电压,即为100%SOC,再将锂离子电池放电至50%SOC,静置5min后,在2C倍率下充电10秒,得到室温下锂离子电池在50%SOC状态下的充电DCR。充电DCR越小,二次电池动力学越好。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二次电池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电池性能测试数据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6所示,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碳包覆量越多,电阻越低,但是能量密度会降低,为了兼顾导电性和能量密度,需要将碳包覆量设置在合适范围内。如实施例5、实施例7和实施例8所示,第一活性层的厚度越厚,电阻越大,能量密度会降低,因此,第一活性层的厚度需要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如实施例9至实施例11所示,第一活性层中的三元材料含量越多,电阻越低,能量密度会升高,但是循环寿命会降低。
从对比例1至对比例5可以看出,如对比例1至对比例3中,当复合电极的活性层全部是第一活性层,电阻增加较多,虽然增加碳包覆量,但其循环寿命下降较多。如对比例4和对比例5中,在活性层中增加三元材料,电阻下降,但是循环寿命下降较多。
综上所述,采用复合电极的结构,能有效提高复合电极的综合性能。
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所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3%-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覆材料为碳材料。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还包括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三活性层设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第一活性层之间;
和/或,所述复合电极还包括第四活性层,所述第四活性层设于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的侧周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还包括三元材料,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质量占所述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20%-80%。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平均粒径Dv50的范围值为0.2um-1um。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MnxFeyM1-x-yPO4,式中,0.2≤x≤0.8;0.1≤y≤0.5;0≤1-x-y≤0.2,M表示掺杂元素,可选地包括Al、Cu、Mg、Zn、Ni、Ti、V、Zr、Co、Ga、Sn、Sb、Nb和Ge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活性层总厚度的20%-80%。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压实密度为3.0g/cm3-4.5g/cm3,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压实密度为2.2g/cm3-3.0g/cm3。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或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的三元材料或钴酸锂的平均粒径Dv50的范围值为0.5um-20um。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所述三元材料的结构通式为LiNiaCobN(1-a-b)O2,式中,N可选地包括Mn、Zr、Al、B、Ta、Mo、W、Nb、Sb、La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35≤a<1.0,0≤b≤0.35,0≤1-a-b≤0.35。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三元材料时,所述第一活性层和所述第二活性层中的三元材料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材料包括5系单晶三元材料、5系多晶三元材料、6系单晶三元材料、6系多晶三元材料、7系单晶三元材料、7系多晶三元材料、8系单晶三元材料、8系多晶三元材料、9系单晶三元材料、9系多晶三元材料、或无钴三元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包括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所述包覆有导电包覆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占所述第一活性层总质量的94%-97%;
和/或,所述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包括三元材料,所述三元材料占所述第二活性层总质量的95%-98%。
19.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分别形成为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上,所述第二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活性层包括磷酸锰铁锂材料,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设有导电包覆材料,所述导电包覆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的1.0%-10.0%。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再在第一活性物质层上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同时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与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同时进行烘干,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集流体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的过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流体上先涂覆一层底涂,再在所述底涂上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浆料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浆料。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烘干后,经过冷压,得到复合电极的步骤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90℃-120℃,所述冷压的压力为20吨-40吨,所述冷压的温度为15℃-35℃。
2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离膜及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极片为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
2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96687.6A CN115810719A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PCT/CN2023/114473 WO2024093458A1 (zh) | 2022-11-03 | 2023-08-23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96687.6A CN115810719A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10719A true CN115810719A (zh) | 2023-03-17 |
Family
ID=8548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96687.6A Pending CN115810719A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10719A (zh) |
WO (1) | WO2024093458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89191A (zh) * | 2023-07-25 | 2023-09-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补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7577832A (zh) * | 2024-01-16 | 2024-02-20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 |
WO2024093458A1 (zh) * | 2022-11-03 | 2024-05-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WO2024216597A1 (zh) * | 2023-04-20 | 2024-10-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0181A (zh) * | 2017-12-27 | 2019-07-0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 |
CN113594412A (zh) * | 2021-08-10 | 2021-11-02 |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锂电池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CN113948673A (zh) * | 2021-10-13 | 2022-01-18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6379B (zh) * | 2017-08-18 | 2020-02-28 | 宁波致良新能源有限公司 | 磷酸锰铁锂-三元材料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10719A (zh) * | 2022-11-03 | 2023-03-1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
2022
- 2022-11-03 CN CN202211396687.6A patent/CN11581071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8-23 WO PCT/CN2023/114473 patent/WO2024093458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0181A (zh) * | 2017-12-27 | 2019-07-0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 |
CN113594412A (zh) * | 2021-08-10 | 2021-11-02 |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锂电池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CN113948673A (zh) * | 2021-10-13 | 2022-01-18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3458A1 (zh) * | 2022-11-03 | 2024-05-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WO2024216597A1 (zh) * | 2023-04-20 | 2024-10-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6789191A (zh) * | 2023-07-25 | 2023-09-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补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6789191B (zh) * | 2023-07-25 | 2024-01-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补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
CN117577832A (zh) * | 2024-01-16 | 2024-02-20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 |
CN117577832B (zh) * | 2024-01-16 | 2024-05-1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93458A1 (zh) | 2024-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60961B (zh) | 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
US11949093B2 (en) |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 |
JP7254875B2 (ja) |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 |
WO2024093458A1 (zh)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
CN110556538B (zh) | 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
CN115832197B (zh) |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
CN109273771B (zh) | 二次电池 | |
CN112467075B (zh) | 一种极片、电芯及二次电池 | |
CN115621412B (zh) |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
US20220367871A1 (en) |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apparatus containing same | |
CN116314602A (zh) | 一种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用电设备 | |
CN116093247A (zh) | 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
CN118117036A (zh) |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电芯 | |
CN115863783B (zh) | 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 |
CN108808006B (zh) | 负极极片及电池 | |
CN118299555A (zh) | 正极材料、正极涂层浆料、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设备 | |
CN115360323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115566252A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15692701A (zh) |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6168356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CN219591429U (zh) | 阴极极片、电极组件、电芯、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
WO2024197468A1 (zh) | 正极极片、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
WO2024197489A1 (zh) |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WO2024207504A1 (zh) |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 |
WO2024066624A1 (zh) |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