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9936A -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9936A
CN115809936A CN202310044361.5A CN202310044361A CN115809936A CN 115809936 A CN115809936 A CN 115809936A CN 202310044361 A CN202310044361 A CN 202310044361A CN 115809936 A CN115809936 A CN 115809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imbursement
voucher
business trip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3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宁
张学锋
李源
吴泽朝
朱华雪
邓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fang Qi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fang Q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fang Qi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fang Q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43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99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9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9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首先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在确定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后,便可自动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以对目标出差行程进行后续的报销审批和财务做账,提高出差报销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财务报销是每个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财务报销通常是采用纸质的报销申请单和报销凭证,报销经办人需要手动填写报销申请人,根据报销凭证计算相应的报销相关费用以及粘贴纸质的报销凭证,此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随着经营活动的增多,相关纸质单据的保存和查找都较为不便。
随着诸如电子发票、电子行程单等电子报销凭证的普及,单位在进行报销审批及财务做账时,将电子报销凭证打印成纸质报销,既不符合制度要求,又不能发挥电子报销凭证的优势,因此进行电子化审批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技术中,虽然报销经办人可通过专门的程序填写报销申请单并且插入电子报销凭证,但是整个操作过程中均需要报销经办人进行手动操作,对于可能产生较多报销凭证的出差事宜,不仅收集票据较为繁琐,而且进行报销时通常需要填写较多内容,很容易出现需报销的费用被遗漏的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进行出差报销时收集票据较为繁琐,而且填写报销申请单容易出现内容遗漏现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包括:
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所述出差申请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内容;所述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其中,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以及需报销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对应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装置,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所述出差申请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内容;所述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报销申请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其中,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以及需报销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对应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在确定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后,便可自动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以对目标出差行程进行后续的报销审批和财务做账,提高出差报销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申请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出差申请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出差人员或者协助处理出差行政事项的经办人在出差人出差之前或者之后,可在电子化系统中录入出差相关信息,以生成出差申请数据。
本实施例中,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内容,电子报销凭证的具体种类和格式不限。例如,电子报销凭证可以是出差人乘坐火车、机票等交通工具获得的交通类报销凭证,还可以是出差人吃饭、住宿等活动获得的食宿类报销凭证。又例如,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可以是OFD格式的电子发票数据,也可以是PDF格式的电子发票数据,还可以是PDF格式的火车票扫描数据等。
本实施例中,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至少包括交通凭证数据,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交通凭证数据所标识的其他内容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除了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外,交通凭证数据还可用于记录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时间和行程人员。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方案,以一张火车票进行进一步举例说明。对于一张火车票而言,该火车票上所标识的票价金额即为消费金额,所标识的起点站即为行程起点,所标识的终点站即为行程终点,所标识的乘车日期即为行程时间,所标识的乘车人即为行程人员。
本实施例中,实施主体可以为服务器端,服务器的设置位置不限,例如可以是位于互联网上的互联网服务器,也可以是位于局域网中的局域网服务器。服务器端会预先存储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并生成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对应的索引数据,索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每张电子报销凭证与用户的关联关系、每张电子报销凭证的类型、每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当电子报销凭证为交通类报销凭证时,索引数据还用于记录每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其中,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前述用户对应于出差人,即在服务器端会预先建立出差人与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索引数据的建立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可通过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人员,建立交通类报销凭证与用户的关联关系;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指定渠道预定火车票、飞机票或者出租车等,并基于预定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建立报销凭证与用户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为了较为准确地获得交通类报销凭证与用户的关联关系,步骤S101还可包括: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和差旅预定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差旅预定数据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与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的关联关系。
进一步地,为了较为准确地获得食宿类报销凭证与用户的关联关系,差旅预定数据还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与至少一张食宿类报销凭证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目标出差行程是指需要生成报销申请单并进行报销审批的行程。由于预先生成了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对应的索引数据,从而在获得出差申请数据后,可根据出差申请数据中所记录的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对服务器端所存储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步骤S102,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报销申请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以及需报销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对应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除了这些信息之外,报销申请单数据所记录的其他信息种类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对于部分单位而言,在进行报销审批前,还需要在报销申请单上标识出差时间、出差事由、补贴金额等其他信息,因此报销申请单数据还可用于标识这些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交通报销凭证数据上记录了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以及出差申请数据中记录了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因此在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后,可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在确定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后,便可自动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以对目标出差行程进行后续的报销审批和财务做账,提高出差报销的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
步骤S201,根据第一申请子信息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出差申请数据包括第一申请子信息、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其中,第一申请子信息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第二申请子信息用于记录出差行程起点,第三申请子信息用于记录出差目的地,第四申请子信息用于记录出差行程终点。
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类似,由于预先生成了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对应的索引数据,索引数据可用于记录每张电子报销凭证与用户的关联关系,因此在获得第一申请子信息后,可利用出差人的用户标识,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步骤S202,根据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类似,索引数据还用于记录每张电子报销凭证的类型、每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以及记录每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因此在获得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后,可进一步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与同时利用第一申请子信息、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的方式相比,先利用第一申请子信息筛选获得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再利用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可以降低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的处理压力。
可选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预先存储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可能并不完整,即目标出差行程的全部报销凭证可能并未被记录及存储,为了更全面的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可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和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对交通类报销凭证是否收集完整进行判断。具体而言,步骤S202还可包括下述子步骤B1-B5:
子步骤B1,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第一行程闭环数据。
其中,由于通常而言,一个出差行程都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行程路线,因此可利用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用于记录一条行程路线的第一行程闭环数据。
例如,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分别为北京、上海和北京的话,则第一行程闭环数据用于记录的行程路线为“北京-上海-北京”。
子步骤B2,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第二行程闭环数据。
其中,由于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因此可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用于记录一条或者多条行程路线的第一行程闭环数据。
例如,如果交通凭证数据一共记录了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第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北京和上海,第二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南京和天津,第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天津和北京,则将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进行串联后,可形成两条行程路线“北京-上海”和“南京-天津-北京”,第二行程闭环数据用于记录的行程路线为“北京-上海”和“南京-天津-北京”。
子步骤B3,根据第一行程闭环数据和第二行程闭环数据,判断目标出差行程的交通类报销凭证是否收集完整。
子步骤B4,如果是,则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其中,当第二行程闭环数据用于记录的行程路线为一条,并且第一行程闭环数据和第二行程闭环数据所记录的行程路线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均相同的话,则可认为目标出差行程的交通类报销凭证收集完整,从而可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子步骤B5,如果否,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完整确认指示,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其中,当第二行程闭环数据用于记录的行程路线为多条时,或者第一行程闭环数据和第二行程闭环数据所记录的行程路线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不相同的话,则可认为目标出差行程的交通类报销凭证没有收集完整。需要提示进行人工确认或者对补充交通凭证数据,并根据所接收的完整确认指示,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可选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预先存储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可能并不完整,即目标出差行程的全部报销凭证可能并未被记录及存储,为了更全面的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可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对交通类报销凭证是否收集完整进行判断。具体而言,步骤S202还可包括下述子步骤C1-C4:
子步骤C1,根据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行程凭证初筛数据。
其中,行程凭证初筛数据为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与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中的至少一个关联的交通凭证数据。
子步骤C2,判断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是否能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
其中,地点的关联闭环是指将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进行串联后,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行程路线,并且该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与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起点和出差行程终点相符。
例如,假设目标出差行程的起点为北京,出差目的地为上海,出差行程的终点也为北京,行程凭证初筛数据一共记录了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第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北京和上海,第二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上海和天津,第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天津和北京,将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进行串联后,所形成的行程路线为“北京-上海-天津-北京”,与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起点和出差行程终点相符,因此可以确定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可以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
又例如,假设目标出差行程的起点为北京,出差目的地为上海,出差行程的终点也为北京,行程凭证初筛数据一共记录了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第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北京和上海,第二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上海和南京,第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南京和天津,将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进行串联后,所形成的行程路线为“北京-上海-南京-天津”,与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终点“北京”不相符,因此可以确定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没有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
再例如,假设目标出差行程的起点为北京,出差目的地为上海,出差行程的终点也为北京,行程凭证初筛数据一共记录了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第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北京和上海,第二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南京和天津,第三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分别为天津和北京,将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进行串联后,可形成两条行程路线“北京-上海”和“南京-天津-北京”,虽然与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起点和出差行程终点相符,但是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行程路线,因此可以确定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没有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
子步骤C3,如果是,则将行程凭证初筛数据确定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其中,当确定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可以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时,则表明目标出差行程中的交通类报销凭证很可能是完整的,因此可将行程凭证初筛数据确定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子步骤C4,如果否,则根据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获得行程凭证补充数据,并将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行程凭证补充数据确定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其中,当确定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不能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时,则表明目标出差行程中的交通类报销凭证很可能是不完整的,需要进行补充,即需要获得行程凭证补充数据。
行程凭证补充数据为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与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或行程终点关联的交通凭证数据。行程凭证补充数据的收集方式不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例如,可以提示经办人补充上传相应的交通凭证数据,也可以利用预设算法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再次筛选。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出差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行程中,为了提高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当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时,子步骤C4还可包括:
根据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行程凭证补充数据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行程。其中,重叠行程是指时间上有冲突的行程,如无意外情况的话,同一出差人不可能同时获得两张不同的交通类报销凭证。
如果是,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行程确认指示,确定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如果否,则将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行程凭证补充数据确定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可选地,为了更为全面的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还可根据目标出差行程的时间范围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具体而言,出差申请数据还包括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时间范围的第五申请子信息;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
对应地,步骤S202包括:根据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第四申请子信息和第五申请子信息,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步骤S203,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可选地,考虑到除了交通类报销凭证外,在出差过程中可能还会获得食宿类报销凭证,因此为了对出差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报销凭证进行全面收集并生成报销申请单,步骤S202还可包括:
子步骤D1,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食宿凭证数据。
其中,食宿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食宿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以及消费时间和/或消费地点。
对应地,步骤S203还可包括子步骤D2: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食宿类报销凭证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可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和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共同确定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食宿凭证数据。具体而言,子步骤D2还可包括:
根据第三申请子信息、第五申请子信息和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食宿凭证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对食宿类报销凭证是否属于目标出差行程的报销凭证进行合规性验证,食宿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食宿类报销凭证上锁标识的食宿时间和/或食宿地点;对应地,子步骤D2还可包括: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和/或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判断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食宿凭证数据是否合规;如果是,则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如果否,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合规确认指示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职级的出差人所享受的差旅费标准会有所不同,为了简化后续对报销单的审批内容,可在报销申请单数据生成的过程中进行合规验证。具体而言,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交通工具席别:出差申请数据还包括用于记录出差人职位级别的第六子信息。对应地,子步骤D2还可包括:
根据第六子信息、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判断消费总金额是否超标。
如果否,则直接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如果是,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预算确认指示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出差人员可能还会有相应的补贴,因此在确定出目标出差行程的时间范围后,还可根据目标出差行程的时间范围计算获得补贴的金额。具体而言,报销申请单数据还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补贴金额。
可选地,考虑到电子报销凭证具有可复制性,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被多次重复记账的话会带来财务合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被多次重复记账,可对用于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相应的验证。具体而言,步骤S203可包括:
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可报销凭证数据。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可报销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其中,可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未被报销的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先利用第一申请子信息筛选获得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再利用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可以降低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的处理压力;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和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第一行程闭环数据和第二行程闭环数据,从而可判断目标出差行程的交通类报销凭证是否收集完整;根据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行程凭证补充数据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行程,可以提高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通过进一步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食宿凭证数据,可以对出差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报销凭证进行全面收集并生成报销申请单。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
步骤S301,对目标用户的邮箱接收到的目标邮件数据进行解析,并判断目标邮件数据是否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目标用户为需要通过互联网服务器进行电子报销凭证管理的用户,可优选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互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可为每个用户配备专属的接收邮箱,或者每个用户可自行设定其他接收邮箱,使得互联网服务器可从接收邮箱中获取每个用户的邮件数据。
可选地,为了对用户个人隐私进行更好的保护,并且减少其他类型邮件的数据处理量,可优选互联网服务器为每个用户开设专属的接收邮箱,而不是用户将私人邮箱托管给物联网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目标邮件数据为目标用户的邮箱中的全部或者部分邮件数据,即用于记录一封或者多封邮件,本实施例对目标邮件数据的范围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互联网服务器第一次获取目标用户邮箱中的邮件数据时,目标邮件数据可以是目标用户的邮箱中的全部邮件数据;当互联网服务器不是第一次获取目标用户邮箱中的邮件数据时,目标邮件数据可以是互联网服务器在本次获取操作和上一次获取操作时间之间,目标用户的邮箱接收到的邮件数据。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目标用户的接收邮箱中可能会存在诸如工作邮件、广告邮件之类的邮件,这些邮件不能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因此在获得目标邮件数据以后,需要对其进行解析,以判断目标邮件数据是否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其中,对目标邮件数据进行解析的具体方法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可通过分析多个电子报销凭证的开具端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发送方式和发送内容,预先确定出邮件数据的解析规则,从而在步骤S301中可利用该解析规则判断目标邮件数据是否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包括内容子数据和版式子数据,其中,内容子数据用于表示电子报销凭证的内容,版式子数据用于表示电子报销凭证的版式结构。例如,对于一张电子发票而言,版式子数据可以用于表示该电子发票的表格格式,以及“机器编号”、“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校验码”、“购买方名称”、“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单价”、“金额”等标准化文字的格式和位置等,即这一类型的电子发票对应的版式子数据是相同的;内容子数据可以用于表示该电子发票上所标识“机器编号”、“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校验码”、“购买方名称”、“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单价”、“金额”对应的具体信息,不同的电子发票的这些信息会有所区别,即不同的电子发票对应的内容子数据会有所差别。
本实施例中,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可以是内容子数据和版式子数据,也可以仅为内容子数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步骤S302,当确定目标邮件数据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时,根据目标邮件数据获取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邮件数据全部或者部分可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时,则可根据目标邮件数据中可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部分,即根据可获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邮件对应的数据,获取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其中,由于不同的开具端发送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方式会有所差别,可以预先确定出不同发送方式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提取规则,从而在确定目标邮件数据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后,可利用该提取规则获取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例如,部分开具端会将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作为邮件附件直接发送到目标用户的接收邮箱中,针对此种类型的发送方式,可以设定提取规则为下载邮件附件;部分开具端会发送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下载链接至目标用户的接收邮箱中,针对此种类型的发送方式,可以设定提取规则为直接从下载链接下载电子报销凭证数据;部分开具端会发送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展示链接至目标用户的接收邮箱中,针对此种类型的发送方式,可以设定提取规则为进入展示链接对应的界面,并从该界面中下载或者截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全部或者部分目标邮件数据不能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时,则表明这些数据对应的邮件可能是其他类型的邮件,可不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提高对目标邮件数据是否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判断效率,并且减少对异常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步骤S301可包括子步骤S301a和子步骤S301b,以及步骤S302可包括子步骤S302a。具体而言:
子步骤S301a,根据预设的凭证提取规则,判断目标邮件数据中是否包括凭证提取信息。
其中,在子步骤S301a之前可预设凭证提取规则,在凭证提取规则中可以设定用于判断邮件是否可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凭证提取信息,以及每种凭证提取信息对应的凭证提取算法。其中,凭证提取信息所表示的具体内容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例如,可预设凭证提取信息用于表示“电子发票”、“电子票据”、“报销凭证”等关键词,如果目标邮件数据所记录的邮件中包括“电子发票”、“电子票据”、“报销凭证”中的至少一个的话,则可确定目标邮件数据中包括凭证提取信息,即可确定目标邮件数据可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子步骤S301b,如果是,则根据凭证提取信息和凭证提取规则,确定凭证提取信息对应的凭证提取算法。
其中,当确定目标邮件数据中包括至少一种凭证提取信息时,可进一步确定出全部凭证提取信息对应的凭证提取算法,以使得后续可利用凭证提取信息对应的凭证提取算法,从邮件附件中或者通过网络链接获得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子步骤S302a,利用凭证提取信息对应的凭证提取算法,下载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还可在凭证提取规则中设定用于判断目标邮件数据不能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无效凭证信息。具体而言,步骤S201可包括:根据凭证提取规则,判断目标邮件数据中是否包括凭证提取信息或者无效凭证信息。对应地,本实施例还可包括:当确定目标邮件数据中包括无效凭证信息时,则终止对目标邮件数据的处理。
例如,可预设无效凭证信息用于表示“商品打折”、“工作汇报”、“出差申请”等关键词,如果目标邮件数据所记录的邮件中包括“商品打折”、“工作汇报”、“出差申请”中的至少一个的话,则可确定目标邮件数据中包括无效凭证信息,即可确定目标邮件数据不可用于提取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子报销凭证的开具端可能会调整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提取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提取方式的变化,还可对凭证提取规则进行更新。具体而言,本实施例还可包括下述步骤A1-A3:
步骤A1,当根据凭证提取规则,确定目标邮件数据中没有包括凭证提取信息和无效凭证信息时,则将目标邮件数据标识为异常数据并存储。
步骤A2,利用预设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所存储的全部异常数据进行分类。
步骤A3,当多个异常数据被划分至一个类别时,更新凭证提取规则。
其中,如果完全通过人工判断是否需要基于异常数据更新凭证提取规则的话,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较难判断出属于高频率的异常还是低频率的异常,因此通过预设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先自动化地对全部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当多个异常数据被划分至一个类别时,则表明可能出现了高频率的异常,可将这部分异常数据单独区分出,如果对多个被划分至一个类别的异常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可对凭证提取规则中设定的凭证提取信息和无效凭证信息进行调整的话,则可以相应地更新凭证提取规则,即更新凭证提取信息以及对应的凭证提取算法,和/或,更新无效凭证信息。
步骤S303,生成用户关联数据,并存储用户关联数据和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用户关联数据至少用于标识目标用户和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互联网服务器端对用户关联数据和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存储后,后续可基于用户关联数据,从互联网服务器端所存储的全部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查找到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从而不仅便于目标用户对个人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查找和管理,而且便于后续的报销申请单生成、报销申请单审批和财务做账等其他流程实现电子化和自动化处理。
例如,当目标用户为一出差行程的出差人时,则服务器端通过目标用户的邮箱获取到用于记录一张食宿类报销凭证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时,可建立目标用户与该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关联关系。从而后续目标用户如果需要针对该出差行程生成报销申请单时,可通过用户关联数据从互联网服务器端所存储的全部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查找到用于记录该食宿类报销凭证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并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步骤S306,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6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基本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7,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7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2基本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考虑到有些单位的财务系统部署在内网,内网与互联网是隔离的,为了将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从外网传输至内网,若步骤S306和步骤S307的实施主体为位于内网的终端时,在步骤S306之前,还可包括步骤S304和步骤S305。具体而言:
步骤S304,利用预设加密算法,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加密,获得凭证加密数据。
其中,考虑到有些单位的财务系统部署在内网,内网与互联网是隔离的,因此为了实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从外网向内网进行安全传输,互联网服务器可进一步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加密。
目标电子报销凭证为需要从互联网服务器端(外网)传输至内网终端中的电子报销凭证,利用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对其进行记录。
步骤S305,根据凭证加密数据,生成二维码图像数据,以使得扫描并识别二维码图像数据后,可获得凭证加密数据。
其中,可优选由位于内网的终端扫描并识别二维码图像数据,以获得凭证加密数据。内网的终端具体种类不限。例如,位于内网的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通过摄像头或者二维码扫码枪可对二维码图像数据进行扫描并识别。
内网的终端获得凭证加密数据后,还可对凭证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以及根据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重新生成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由于凭证加密数据是利用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生成,因此位于内网的智能终端可根据与之对应的解密算法对凭证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得报销电子凭证解密数据。位于内网的终端在获得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后,可根据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从而实现将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从外网传输至内网。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步骤S304之前,还可包括:利用预设加密算法生成一对非对称的公钥和私钥,私钥存储在内网的终端,公钥存储在互联网服务器,以使得互联网服务器可利用公钥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报销凭证的版式结构种类有限,并且一种类型的电子报销凭证通常具有统一的版式标准,因此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可优选在进行外网向内网的数据传输时,仅针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进行传输,即互联网服务端利用预设加密算法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二维码图像数据。
对应地,内网终端对二维码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凭证加密数据后,对凭证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以及根据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从而根据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利用预设的电子报销凭证构建算法重新生成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其中,由于仅传输了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因此为了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完整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内网终端还需要利用预设的电子报销凭证构建算法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进行处理,以重新生成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由于仅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二维码图像数据,并没有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版式子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二维码图像数据,可减少数据传输量。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进行内容子数据的提取,可优选内容子数据为结构化的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目前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格式通常有PDF和OFD两种,对于OFD格式而言,可直接提取结构化的数据;对于PDF格式而言,还需进行相应的处理,才可获得结构化的数据。因此为了兼容不同种类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当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的格式为PDF格式时,在步骤S304之前,互联网服务器还可利用预设数据提取算法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标识的内容可能相对较多,而一个二维码所能记录的数据量有限,因此当需从外网向内网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可通过生成多个二维码来解决。
具体而言,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二维码图像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图像子数据,每个第一图像子数据分别用于表示一个二维码,每个第一图像子数据所表示的二维码至少用于记录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加密后的至少部分内容子数据,以及每个第一图像子数据对应的序号信息。
其中,每个电子报销凭证均具有一个唯一标识信息,用于对其进行唯一性的标识,从而在数据传输以及处理过程中,不会将不同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混淆。
当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对其进行加密后,可将加密后的内容子数据拆分成多个部分,并连同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共同生成一个第一图像子数据。
对应地,内网的终端对凭证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电子报销凭证解密数据的步骤中可包括:对全部第一图像子数据进行识别,并根据每个第一图像子数据对应的序号信息和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获得凭证加密数据。
此外,当互联网服务器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进行加密并生成多个第一图像子数据后,为了确保内网终端所获得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后续能够准确解密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在生成第一图像子数据数据时,还会在每个第一图像子数据所表示的二维码中记录每个第一图像子数据对应的序号信息,其中,该序号信息根据二维码中所记录的内容子数据在完整的内容子数据中的位置所确定。
例如,当互联网服务器对唯一标识信息为“1234”的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进行加密后,获得加密后的内容子数据为“010111110000”;可将加密后的内容子数据按照顺序拆分成“0101”、“1111”和“0000”三个部分,并生成三个第一图像子数据,其中,第一个第一图像子数据至少用于记录唯一标识信息“1234”、加密后的部分内容子数据“0101”和序号“1”,第二个第一图像子数据至少用于记录唯一标识信息“1234”、加密后的部分内容子数据“1111”和序号“2”,第三个第一图像子数据至少用于记录唯一标识信息“1234”、加密后的部分内容子数据“0000”和序号“3”。
进一步地,考虑到电子报销凭证通常均具有唯一的标识,因此为了便捷地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可根据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所确定。其中,具体确定方法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考虑到电子报销凭证通常均具有唯一的编号标识,为了便捷地获得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根据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编号信息所确定。
又例如,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互联网服务器和内网终端可分别具有一专属密钥对的私钥和公钥,互联网服务器可利用私钥对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内容子数据生成一签名值,如一hash值,然后将hash值作为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生成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图像子数据。从而内网终端在获得凭证加密数据后,还可对利用公钥对该hash值进行校验,只有校验通过后才会执行后续的解密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可单独生成一个用于记录所需传输数据量的二维码。具体而言,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二维码图像数据包括一个第二图像子数据,第二图像子数据用于表示一个二维码,第二图像子数据所表示的二维码至少用于记录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和第一图像子数据的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第二图像子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唯一标识信息、电子报销凭证编号信息、购买方信息、销售方信息、校验信息、开票操作信息和第一图像子数据的数量信息;第一图像子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电子报销凭证对应的部分项目内容信息。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可见,目标用户设定好接收邮箱后,互联网服务器端可自动对接收邮箱中目标邮件数据进行解析,并自动获取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以及建立目标用户和目标邮件数据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不仅便于目标用户对个人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查看和管理,而且便于后续报销申请单生成、报销申请单审批和财务做账等其他流程实现电子化和自动化处理。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
步骤S401,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1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基本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2,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2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2基本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3,利用第一公钥对第一用户端发送的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中的第一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端可以为报销经办人所使用的智能终端,也可以是审批人所使用的智能终端,在此不做限定。但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将第一用户端认为是报销经办人所使用的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中除了包括第一签名信息外,还可包括报销信息。由于不同单位可能对于报销所需信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报销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和生成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但是通常而言,报销信息至少用于记录报销人、审批人、报销金额和报销事由。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可以为前述自动生成的一个报销申请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签名信息为第一用户端利用第一私钥对报销信息进行签名后生成,为了防止报销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篡改,第一用户端可利用第一私钥对报销信息进行签名后生成。
本实施例中,可预先生成至少两个密钥对,其中,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为一专属密钥对,第二公钥和第二私钥为一专属密钥对。第一公钥和第二公钥均存储于服务器端,第一私钥存储于第一用户端,第二私钥存储于第二用户端。密钥对的具体种类、生成方式以及电子签名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为一专属密钥对,因此服务器端在接收到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后,可利用第一公钥对其中的第一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以确定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是否合法。
可选地,考虑到在完成报销审批后,后续还会利用报销信息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进行财务记账,为了避免报销信息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的相关信息在审批或者存储阶段被篡改,还可对电子报销凭证进行签名。具体而言,报销信息还用于记录电子报销凭证,对应地,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还包括凭证标识信息和凭证报文摘要信息。其中,凭证标识信息用于记录电子报销凭证的唯一标识,凭证报文摘要信息至少是对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唯一标识和消费金额进行哈希计算后所生成。
可选地,为了防止私钥被随意复制,可优选密钥对均由用户端生成,并将公钥发送给服务器端,即第一用户端生成第一公钥和第一私钥,并且将第一公钥发送给服务器端进行保存;第二用户端生成第二公钥和第二私钥,并且将第二公钥发送给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可选地,为了避免其他人冒充第一用户端的实际使用者利用第一用户端提交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步骤S403之前还可包括:第一用户端对第一用户进行个人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后,才可利用第一私钥对报销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一签名信息。其中,第一用户为设定的第一用户端的使用者。
步骤S404,当对第一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第二用户端,以使得第二用户端可对报销信息进行审核并生成第一审批信息,以及利用第二私钥对第一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二签名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端对第一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则表明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合法,因此可以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第二用户端。其中,第二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可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实现网络通信,第二用户端可以为审批人所使用的智能终端。第二用户端接收到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后,可对其中的报销信息进行查看及审核,并生成第一审批信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端会预先存储每个用户标识与各个用户端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得服务器端在收到第一报销单申请数据后,可根据报销信息中所记录的审批人标识确定出对应的第二用户端标识。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利用第二用户端所审核的内容被篡改,第二用户端还可利用第二私钥对第一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二签名信息,然后至少根据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一审批信息生成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并将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端。其中,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所包括的具体信息种类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可以仅包括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一审批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防篡改,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除了包括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一审批信息外,还可包括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对第一签名信息验证不通过时,则表明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非法,因此服务器端可无需再做后续其他处理。
本实施例中,为了对整个电子审批过程进行记录,当服务器端对第一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还可对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存储。
可选地,为了便于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展示,可优选报销信息和第一审批信息均为结构化数据。其中,结构化数据的具体格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考虑到数据的通用性,可以优选格式数据为XML格式的数据。
可选地,为了避免其他人冒充第二用户端的实际使用者利用第二用户端对报销信息进行审核,可优选第二用户端对第二用户进行个人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后,才可利用第二私钥对第一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二签名信息。其中,第二用户为设定的第二用户端的使用者。
可选地,为了获得更好的防篡改效果,可优选第二签名信息由第二用户端利用第二私钥对第一审批信息、报销信息和第一签名信息进行签名后生成。
步骤S405,接收第二用户端发送的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
步骤S406,利用第二公钥对第二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当对第二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根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公钥对第二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可以确定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是否合法,后续处理步骤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当利用第二公钥对第二签名信息验证不通过时,则表明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非法,服务器端可无需再做后续其他处理,或者可以发送给其他用户端进行审批处理,还可以向第一用户端发送相应的提示。当利用第二公钥对第二签名信息进行验证通过时,则可以对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存储,或者可以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和/或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其他用户端继续进行审批处理,还可以向第一用户端发送相应的提示。
可选地,当具有多个审批人时,即至少具有三个用户端时,本实施例在步骤S406之后还可包括步骤S407-步骤S409,具体而言:
步骤S407,当对第二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将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第三用户端,以使得第三用户端可对报销信息和第一审批信息进行审核并生成第二审批信息,以及利用第三私钥对第二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三签名信息。
其中,当服务器端对第二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则表明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合法,因此可以将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第三用户端。其中,第三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可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实现网络通信,第三用户端可以为另外一个审批人所使用的智能终端,在使用第二用户端的审批人完成审核后,才会进行审核。第三用户端接收到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后,可对其中的报销信息进行查看及审核,并生成第三审批信息。
与前述步骤中的描述类似,为了防止利用第三用户端所审核的内容被篡改,第三用户端还可利用第三私钥对第二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三签名信息,然后至少根据第三签名信息和第二审批信息生成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并将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端。其中,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所包括的具体信息种类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可以仅包括第三签名信息和第二审批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防篡改,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除了包括第三签名信息和第二审批信息外,还可包括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
还可预先生成为一专属密钥对的第三公钥和第三私钥,其中第三公钥也存储于服务器端,第三私钥存储于第三用户端。
步骤S408,接收第三用户端发送的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
步骤S409,利用第三公钥对第三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其中,利用第三公钥对第三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可以确定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是否合法,后续处理步骤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当利用第三公钥对第三签名信息验证不通过时,则表明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非法,服务器端可无需再做后续其他处理,或者可以发送给其他用户端进行审批处理,还可以向第一用户端和/或第二用户端发送相应的提示。当利用第三公钥对第三签名信息进行验证通过时,则可以对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存储,或者可以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和/或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其他用户端继续进行审批处理,还可以向第三用户端和/或第二用户端发送相应的提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服务器端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步骤S409还可包括:
当第三签名信息均验证通过时,对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签名,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
其中,服务器端对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签名的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进一步地,当具有多个审批人时,即至少具有三个用户端时,本实施例在步骤S403之后还可包括步骤S410-步骤S413,具体而言:
步骤S410,当对第一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第二用户端和第三用户端,以使得第二用户端可对报销信息进行审核并生成第一审批信息,利用第二私钥对第一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二签名信息;以及第三用户端可对报销信息进行审核并生成第二审批信息,利用第三私钥对第二审批信息进行签名并生成第二签名信息。
其中,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发送给第二用户端和第三用户端,以使得第二用户端和第三用户端可分别对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中的报销信息进行审核。
第二用户端和第三用户端分别生成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二签名信息的方法,以及生成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的方法与前述实施例二中的方法基本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11,接收第二用户端发送的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用户端发送的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
其中,由于不同的审批人可能在不同时间进行审批,因此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的接收顺序不限。
步骤S412,利用第二公钥对第二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利用第三公钥对第三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其中,对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三签名信息的验证方法与前述验证方法基本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13,当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三签名信息均验证通过时,将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存储。
其中,当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三签名信息均验证通过时,则表明两个审批人均完成了对报销信息的审批,因此为了对电子审批过程进行记录,可对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服务器端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步骤S413还可包括:
当第二签名信息和第三签名信息均验证通过时,对第一报销申请单数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和第三报销申请单数据进行签名,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两个或者三个审批人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审批人,即还包括多个用户端,并且每个用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均具有专属的密钥对。当还存在更多的审批人时,可以在全部审批人全部审核完成并发送相应的报销申请单数据后,再进行签名,以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
可选地,为了对报销申请单中的记账内容进行自动化地记账分录,当对第二签名信息验证通过时,可根据第二报销申请单数据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本实施例还可包括下述步骤S414-步骤S416,具体而言:
步骤S414,获得多个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其中,历史报销单数据用于记录报销申请单中至少一个已完成记账的记账内容。其中,报销申请单由经办人通过人工或者电子自动化录入,具体所包括的内容不限,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单位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但是需要包括所述单位进行记账所需的记账内容,即报销申请单中的记账内容可以是报销申请单中的全部内容,也可以是报销申请单中的部分内容。
例如,报销申请单所标识的内容可包括报销人、报销人所属部门、报销事由,以及报销事由对应的时间范围、报销金额、凭证类型、结算方式和经费来源等。如果报销申请单需要进行审批才可进行记账的话,则报销申请单所标识的内容还可包括审核人、审核人的职务、审核意见和审核时间等。其中,在进行记账时,可根据报销人所属部门、报销事由、报销金额、凭证类型、结算方式和经费来源确定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即报销人所属部门、报销事由、报销金额、凭证类型、结算方式和经费来源属于报销申请单中的记账内容。
会计科目记账数据用于记录已完成记账的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记账分录中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级别,每个级别中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类别,记账分录的具体结构不限,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单位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此外,一个报销申请单中可对应于多个报销凭证,在对一个报销申请单进行记账时,多个报销凭证可能会被记至不同的类别中。
历史报销单数据的数据量不限,但是为了提高后续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本步骤中可选取尽可能多的历史报销单数据,即获得尽可能多的已完成记账的报销申请单,并且不同的已完成记账的报销申请单中的记账内容会有所不同。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进行相关信息的提取及处理,可优选历史报销单数据为结构化数据。例如,可采用XML格式对报销申请单中的记账内容进行记录。
步骤S415,根据全部或者部分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训练获得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
其中,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为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的输入为历史报销单数据或者历史报销单数据中用于记录报销申请单中记账内容的信息,输出为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在获得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后,可根据全部或者部分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利用预设机器学习算法训练获得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其中,对预设机器学习算法的种类不限。例如,可以是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算法、贝叶斯分类器算法、K-近邻算法等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其它任何一种机器学习的分类算法模型。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后续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可仅选取一部分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分别作为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训练获得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再选取一部分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作为测试数据集,对训练获得的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测试验证,以评估训练获得的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的输出准确性。当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的输出准确性未达到预设标准时,则再增加新的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继续对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及准确性评估,直至达到预设标准。
步骤S416,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对目标报销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其中,目标报销单数据用于记录报销申请单中至少一个未完成记账的记账内容,利用训练获得的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可自动化确定出未完成记账的报销申请单中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即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后续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的处理方式不限,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可根据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自动完成记账;也可将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提供给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确认之后自动完成记账,或者由财务人员手动录入进行记账。
进一步地,考虑到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记账分录的自动化确认可能会出现一定量的错误,特别是在对其进行训练的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的数据量较少时,出错的可能性会更高。因此为了保证记账结果的准确性,可增加人工确认的步骤。具体而言,步骤S416还可包括:
子步骤E1,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对目标报销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
其中,机器分类数据是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自动化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即机器分类数据用于记录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处理获得的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可将全部或者部分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利用预设的人机交互界面展示给用户,由用户对其中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确认,并发送相应的确认指令。
子步骤E2,根据用户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的确认指令,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其中,可根据用户发送的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的确认指令,确定是否需要对自动化处理后得到的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进行调整,如果是,则根据用户发送的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的确认指令,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进行调整,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如果否,则将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作为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当对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训练的数据量足够多后,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记账分录的自动化确认准确性也会提升得很高,在此阶段如果还是采用人工进行全面核对的话,会使得效率偏低。因此为了提高做账效率,可仅针对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无法确定出记账分录的记账内容或者是准确性判断较低的记账内容,由用户进行再次确认。
具体而言,子步骤E1包括: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对目标报销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和机器未分类数据。其中,机器未分类数据用于记录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不可确定分类的记账内容。
对应地,子步骤E2包括:将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未分类数据提供给用户进行确认。根据用户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未分类数据的确认指令,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其中,可根据用户对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未分类数据的确认指令,确定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不可确定分类的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人工分类数据,并将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人工分类数据和机器分类数据共同作为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此外,当目标报销单数据没有对应的机器未分类数据时,则可直接将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机器分类数据作为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因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的分类错误带来合规的风险,可以将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分类准确度较低的记账内容确定为机器未分类数据。具体而言,子步骤E1还可包括:
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对目标报销单数据进行分类处理,获得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初步分类数据和分类准确度评估数据。
其中,一个初步分类数据用于记录一个记账内容被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所划分的记账分录;分类准确度评估数据用于记录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对每个记账内容进行分类的准确度评估值。
当记账内容的准确度评估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评估阈值时,则将记账内容对应的初步分类数据确定为机器分类数据;当记账内容的准确度评估值小于预设的评估阈值时,则将记账内容确定为机器未分类数据。
其中,评估阈值可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使得训练获得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可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单位的需求,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可选地,步骤S416之后,还可包括:根据目标报销单数据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对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进行更新。
其中,随着已完成记账的报销申请单的数量不断增多,即历史报销单数据及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数据的不断积累,可以使得利用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确定记账内容对应的记账分录的分类准确性不断提高。
可见,由于所生成的报销单会计科目分类模型是利用单位已完成记账的“大数据”形成的机器学习模型,不仅可以较为灵活地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单位的记账规则,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能够有效规避单位财务人员因误选或误填分录可能造成的合规风险。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装置,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公开的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出差申请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内容;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报销申请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其中,报销申请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以及需报销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对应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可选地,出差申请数据包括分别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的第一申请子信息、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
筛选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申请子信息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根据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可选地,筛选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其中,行程凭证初筛数据为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与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中的至少一个关联的交通凭证数据。
判断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是否能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
如果是,则将行程凭证初筛数据确定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如果否,则根据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获得行程凭证补充数据,并将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行程凭证补充数据确定为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行程凭证补充数据为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与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点或行程终点关联的交通凭证数据。
可选地,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筛选模块还用于根据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行程凭证补充数据记录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行程;如果是,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行程确认指示,确定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票据收集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第一行程闭环数据;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第二行程闭环数据;根据第一行程闭环数据和第二行程闭环数据,判断目标出差行程的交通类报销凭证是否收集完整;如果是,则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可选地,出差申请数据还包括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时间范围的第五申请子信息;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
筛选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第四申请子信息和第五申请子信息,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
可选地,筛选模块还用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对出差人对应的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食宿凭证数据;其中,食宿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食宿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以及消费时间和/或消费地点。
报销申请单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可选地,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交通工具席别:出差申请数据还包括用于记录出差人职位级别的第六子信息。
报销申请单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第六子信息、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判断消费总金额是否超标;如果否,则直接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如果是,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预算确认指示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可选地,报销申请单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可报销凭证数据;其中,可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未被报销的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根据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可报销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的报销申请单生成装置,可以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并具有相应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对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所述出差申请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内容;所述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其中,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以及需报销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对应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差申请数据包括分别用于记录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所述出差人、所述出差行程起点、所述出差目的地和所述出差行程终点的第一申请子信息、第二申请子信息、第三申请子信息和第四申请子信息;
所述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申请子信息对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申请子信息、所述第三申请子信息和所述第四申请子信息,对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申请子信息、所述第三申请子信息和所述第四申请子信息,对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申请子信息、所述第三申请子信息和所述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其中,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为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与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所述出差行程起点、所述出差目的地和所述出差行程终点中的至少一个关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
判断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所记录的全部所述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所述行程起点和所述行程终点是否能形成地点的关联闭环;
如果是,则将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
如果否,则根据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获得行程凭证补充数据,并将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所述行程凭证补充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其中,所述行程凭证补充数据为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中,与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记录的全部所述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所述行程起点或所述行程终点关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所述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
所述根据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获得行程凭证补充数据,并将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所述行程凭证补充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行程凭证初筛数据和所述行程凭证补充数据记录的全部所述交通类报销凭证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行程;
如果是,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行程确认指示,确定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第二申请子信息、所述第三申请子信息和所述第四申请子信息,获得第一行程闭环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获得第二行程闭环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行程闭环数据和所述第二行程闭环数据,判断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交通类报销凭证是否收集完整;
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差申请数据还包括用于记录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时间范围的第五申请子信息;所述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所述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行程起始时间点;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申请子信息、所述第三申请子信息和所述第四申请子信息,对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申请子信息、所述第三申请子信息、所述第四申请子信息和所述第五申请子信息,对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对所述出差人对应的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食宿凭证数据;其中,所述食宿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食宿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所述消费金额,以及消费时间和/或消费地点;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凭证数据还用于记录至少一张所述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交通工具席别:所述出差申请数据还包括用于记录所述出差人职位级别的第六子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六子信息、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和所述食宿凭证数据,判断消费总金额是否超标;
如果否,则直接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所述交通凭证数据和食宿凭证数据,生成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
如果是,则提示需进行人工确认,并根据所接收的预算确认指示生成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获得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可报销凭证数据;其中,所述可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未被报销的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可报销凭证数据,生成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
10.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出差申请数据,对电子报销凭证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其中,所述出差申请数据至少用于记录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出差行程起点、出差目的地和出差行程终点;所述电子报销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电子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内容;所述交通凭证数据用于记录至少一张交通类报销凭证上所标识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报销申请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差行程对应的交通凭证数据,生成报销申请单数据;其中,所述报销申请单数据至少用于记录所述目标出差行程的出差人,以及需报销的全部交通类报销凭证对应的消费金额、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CN202310044361.5A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809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361.5A CN115809936A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361.5A CN115809936A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9936A true CN115809936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361.5A Pending CN115809936A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99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1363A (zh) * 2023-10-25 2024-02-27 浙江爱信诺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凭证在线校验方法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2041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Mobile Iron, Inc. Mobile device traffic splitter
CN111539689A (zh) * 2020-04-27 2020-08-14 携程商旅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出差申请单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5903A (zh) * 2020-08-28 2020-11-24 浪潮天元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差旅单信息稽核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13850659A (zh) * 2021-09-23 2021-12-28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报销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2041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Mobile Iron, Inc. Mobile device traffic splitter
CN111539689A (zh) * 2020-04-27 2020-08-14 携程商旅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出差申请单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5903A (zh) * 2020-08-28 2020-11-24 浪潮天元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差旅单信息稽核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13850659A (zh) * 2021-09-23 2021-12-28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报销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1363A (zh) * 2023-10-25 2024-02-27 浙江爱信诺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凭证在线校验方法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53133B (zh) 一种电子报销凭证管理方法和装置
US8738483B2 (en) Enhanced invitation process for electronic billing and payment system
CN108734528A (zh) 一种电子发票自动入账方法
US20120036065A1 (en) Enhanced Electronic Data and Metadata Interchange System and Process for Electronic Billing and Payment System
US20110196786A1 (en) Determining trustworthiness and familiarity of users of an electronic billing and payment system
GB2471072A (en) Electronic document verification system
CN104715402A (zh) 基于数字签章的电子发票生成方法
CN108881121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p2p信用互看系统及方法
CN115996149B (zh) 一种电子报销凭证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5809936A (zh) 一种报销申请单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3227801A (zh) 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https证书部署方法及系统
CN111444275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确权方法与系统
CN116029852B (zh) 一种报销单会计科目确认方法和装置
CN107463921A (zh) 一种征信授权有效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3987061A (zh) 区块链存证方法及装置
CN113743891A (zh) 一种智能化的函证安全管理方法与管理平台
CN110223034A (zh) 一种文件验证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50726A (zh) 软件版本状态管控方法
CN109784005A (zh) 电子协议管理平台及电子协议管理方法
CN114116884A (zh) 区块链存证方法及装置
CN115660878B (zh) 一种电子发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6029675B (zh) 一种报销申请单审批方法和装置
US200602715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filing and recordation of documents
CN109614809A (zh) 一种电子票据信息加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39200A (zh) 一种高校线上经费分级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