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5986A - 儿童推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05986A CN115805986A CN202211535556.1A CN202211535556A CN115805986A CN 115805986 A CN115805986 A CN 115805986A CN 202211535556 A CN202211535556 A CN 202211535556A CN 115805986 A CN115805986 A CN 1158059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frame
- rotatably connected
- support rod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杆、推杆架、第一撑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其中,前支架的底部设有前轮组件,后支架的底部设有后轮组件;前支杆的前端部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推杆架的下端部、前支杆的后端部、后支架的上端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另一者与前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连接;第一撑杆与前支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前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撑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撑杆转动连接。本儿童推车的车架结构新颖,折叠后结构扁平、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和储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收纳和搬运,现有的儿童推车大都具有可折叠的结构,其折叠原理各不相同,但是一些儿童推车折叠后仍然体积偏大,难以收纳到较小的存储空间中。另一方面,许多儿童推车折叠后就失去了稳定的结构,难以自立,存放时容易倾倒,同样不便于收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折叠后体积更小的儿童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架包括:
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底部设有前轮组件;
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底部设有后轮组件;
前支杆,所述前支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
推杆架,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的后端部、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另一者与前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连接;
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前支杆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撑杆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撑杆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轮组件支撑于同一水平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前轮组件位于所述前支架的上方,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前支杆收拢于所述推杆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从而该车架能够实现折叠自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撑杆,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撑杆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撑杆的后部与所述推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撑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杆及所述第一连杆均位于所述第二撑杆的下方。第二撑杆可起到支撑儿童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沿所述第一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前支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沿所述第一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前支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撑杆具有主体部与延伸部,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所述前支杆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部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一段与第二段,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段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自所述第一段的后端部向后下方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段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后端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杆包括杆体部与连接部,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杆体部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杆体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杆体部的后端部,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架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支架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支架包括前连杆与前延杆,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前连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支杆的前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前延杆自所述前连杆向前延伸,所述前延杆具有向下凸起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还包括前轮座,所述前轮座设于所述前延杆的前端部,所述前轮组件能够绕轴心线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前轮座的底部,所述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轮座与所述后轮组件共同支撑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上靠背板与下靠背板,所述下靠背板的下部与所述推杆架转动连接,所述上靠背板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下靠背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撑杆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架包括下推杆、上推杆及推把杆,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后端部和/或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上推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推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推把杆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上推杆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提供的儿童推车,具有新颖的车架结构,其各杆件相互配合联动,折叠操作简便,车架折叠后整体扁平,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和运输。进一步地,其可旋转的前支架能够在折叠后转换朝向,实现自立功能,无需外力支撑,收纳起来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附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展开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展开状态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进一步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折叠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车架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00、前支架;110、前连杆;120、前延杆;121、连接件;130、前轮座;140、前轮组件;200、后支架;210、后轮组件;300、前支杆;310、杆体部;320、连接部;400、推杆架;410、下推杆;420、上推杆;430、推把杆;500、第一撑杆;510、主体部;520、延伸部;600、第二撑杆;700、第一连杆;800、第二连杆;810、第一段;820、第二段;830、第三连杆;900、靠背组件;910、上靠背板;920、下靠背板;921、滑槽;1001、第一轴心线;1002、第二轴心线;1003、第三轴心线;1004、第四轴心线;1005、第五轴心线;1006、第六轴心线;1007、第七轴心线;1008、第八轴心线;1009、第九轴心线;1010、第十轴心线;1011、第十一轴心线;1012、第十二轴心线;1013、第十三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左右方向”、“高度方向”、“前后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儿童正常朝前乘坐在该儿童推车中时,儿童所观察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仅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该车架至少包括前支架100、后支架200、前支杆300、推杆架400、第一撑杆500、第一连杆700、第二连杆800,以及设于前支架100底部的前轮组件140、设于后支架200底部的后轮组件210等。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前支杆300的前端部与前支架100转动连接。推杆架400的下端部、前支杆300的后端部、后支架200的上端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另一者与前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连接。第一撑杆500与前支杆30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00的一端部与前支架100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撑杆500转动连接。第二连杆800的一端部与后支架200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撑杆50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车架左右对称设置,上述后支架200、前支杆300、第一撑杆500、第一连杆700、第二连杆800等分别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推杆架400包括下推杆410、上推杆420及推把杆430,其中,下推杆410、上推杆420分别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推把杆430连接在两侧的上推杆420之间。具体地,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每侧下推杆410的下端部与同侧前支杆300的后端部和/或后支架200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上推杆420的下端部与下推杆410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推把杆430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与上推杆420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侧上推杆420的下端部均能够绕第十三轴心线1013与下推杆410的上端部转动连接,第十三轴心线1013沿左右方向延伸。推把杆430为开口朝下的U形杆,U形杆的两侧部分别能够相对滑动地插设于同侧上推杆420的杆腔中,从而能够实现推杆架400的高度调节。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侧的前支杆300均包括杆体部310与连接部320。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杆体部310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延伸,杆体部310的前端部与前支架100转动连接,连接部320固设于杆体部310的后端部,推杆架400的下端部与连接部320转动连接,后支架200的上端部与连接部320转动连接,其中推杆架400与连接部320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后支架200与连接部320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杆体部310与连接部320具体可以是一体设置或分体制作后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推杆410的下端部及后支架200分别与连接部320的不同位置转动连接,下推杆410与后支架200一上一下间隔设置,从而各杆件在转动收拢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干涉。
参见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杆体部310的前端部与前支架100绕第一轴心线1001转动连接。下推杆410的下端部与连接部320绕第二轴心线1002转动连接,后支架200的上端部与连接部320绕第三轴心线1003转动连接。第一撑杆500与杆体部310绕第四轴心线1004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00的一端部与前支架100绕第五轴心线1005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撑杆500绕第六轴心线1006转动连接。第二连杆800的一端部与后支架200绕第七轴心线1007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撑杆500绕第八轴心线1008转动连接。上述各转动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中,第一轴心线1001位于第五轴心线1005的上方。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架还包括第二撑杆600。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二撑杆60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撑杆50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撑杆600的前部与第一撑杆500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具体是绕第九轴心线1009转动连接;第二撑杆600的后部与推杆架400转动连接,具体是绕第十轴心线1010转动连接。前支杆300及第一连杆700均位于第二撑杆600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二撑杆600可起到支撑儿童的作用,具体可采用U形杆的结构,第二撑杆600的开口朝向推杆架400,可构成该儿童推车的座杆,第二撑杆600的两端部分别能够与同侧的下推杆410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本车架还包括靠背组件900,靠背组件900设置在第二撑杆600的后方,以及左右两侧的推杆架400之间。靠背组件900包括上靠背板910与下靠背板920,其中,下靠背板920的下部与推杆架400转动连接,上靠背板910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与下靠背板920连接。本实施例中,下靠背板920上开设有两条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921,两条滑槽92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上靠背板910上相应地设有左右两个滑动件(图中未示出),每个滑动件均能够在对应的滑槽921中上下滑动,从而实现靠背组件900的高度调节,以适应于不同身高儿童的需求。本实施例中,下靠背板920的下部具体能够绕第十一轴心线1011与第二撑杆600的后端部转动连接。上述第九轴心线1009、第十轴心线1010、第十一轴心线1011相互平行且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沿第二撑杆6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第九轴心线1009、第十轴心线1010、第十一轴心线1011自前向后依次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十轴心线1010与第十一轴心线1011也可以共线延伸。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沿第一撑杆5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第二撑杆600与第一撑杆500的转动连接处、前支杆300与第一撑杆500的转动连接处、第一连杆700与第一撑杆500的转动连接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沿第一撑杆5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前支杆300与第一撑杆500的转动连接处、第二连杆800与第一撑杆500的转动连接处、第一连杆700与第一撑杆500的转动连接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也就是说,第九轴心线1009、第四轴心线1004、第八轴心线1008、第六轴心线100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撑杆500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具体地,每根第一撑杆500均具有主体部510与延伸部520,主体部510与延伸部520实际为一体设置杆件的两个部分。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主体部510沿上下方向延伸,延伸部520自主体部510向后延伸,此处主体部510与延伸部520均为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且延伸部520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更小。上述第二撑杆600、前支杆300、第一连杆700分别与主体部510转动连接,其中第二撑杆600与主体部510的上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00与主体部510的下端部转动连接,延伸部520与主体部510的连接处位于第四轴心线1004与第六轴心线1006之间,第二连杆800与延伸部520的后端部转动连接。如此,具有分支结构的第一撑杆500能够更好地与多根杆件灵活连接,不同杆件之间不会相互干涉,收拢后结构更紧凑。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根第二连杆800均具有第一段810与第二段820,第一段810与第二段820实际为一体设置杆件的两个部分。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段81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段820自第一段810的后端部向后下方倾斜延伸,此处第一段810与第二段820均为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且第一段810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更小。第一段810的前端部与第一撑杆500转动连接,具体是与延伸部520转动连接,第二段820的后端部与后支架200转动连接。如此,第二连杆800的弯折结构使得第一撑杆500能够以接近平行的延伸方向与后支架200相互收拢,减少杆件干涉,进一步减小车架的折叠体积。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第二连杆800之间还连接有第三连杆830,第三连杆830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中心线与第七轴心线1007共线延伸,第三连杆83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同侧的延伸部520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支架100包括前连杆110与前延杆120,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前连杆110沿左右方向延伸,前连杆110的中心线具体是与第一轴心线1001共线延伸,前连杆110与前支杆300的前端部转动连接,前连杆11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同侧的杆体部310转动连接。前延杆120自前连杆110向前延伸,前延杆120具有向下凸起的连接件121,第一连杆700的一端部与连接件12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前延杆120具有沿左右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前延杆120均位于杆体部310的内侧。该前支架100进一步还包括前轮座130,前轮座130设于前延杆120的前端部,前轮组件140能够绕第十二轴心线1012相对转动地设于前轮座130的底部,第十二轴心线1012沿上下方向延伸。具体地,每个前延杆120的前端部均固设有一个前轮座130,每个前轮座130连接有一组前轮组件140,前轮组件140中的前轮本身可绕水平轴滚动,前轮组件140整体进一步可通过第十二轴心线1012实现万向转动。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沿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后支架200、前支杆300、推杆架400相对位于外侧,构成整车的外部框架,使得车架整体结构更稳定;第一撑杆500、第二撑杆600、第一连杆700、第二连杆800及靠背组件900等相对位于内侧,这些联动杆件之间连接紧凑,且从外部不易观察到,使得儿童推车的外形更简洁。
本实施例中,车架还包括用于将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可以设置在上述转动或滑动连接的多个部件之间,本实施例中具体在下推杆410与上推杆420之间,以及连接部320处设置了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做限定。
参见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该儿童推车的车架由展开状态转化为折叠状态时,首先将各锁定机构解锁,再驱使推把杆430向下滑动并与上推杆420相收拢,并进一步驱使上推杆420绕第十三轴心线1013向后转动并与下推杆410收拢;同时可以驱使上靠背板910向下滑动并与下靠背板920相收拢。
接着,驱使推杆架400整体绕第二轴心线1002向前转动,逐渐靠近前支杆300。此过程中,靠背组件900、第二撑杆600及第一撑杆500等联动杆件均朝向前支杆300转动收拢,同时可以驱使后支架200与前支杆300相互转动收拢。此外,使用者可以驱使两组前轮组件140分别绕第十二轴心线1012向内转动约90度,使得两个前轮的转轴转换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最后,参见图6至图8所示,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前支架100与后轮组件210能够支撑于同一水平面上,至少部分前轮组件140位于前支架100的上方,具体地,前支架100绕第一轴心线1001转动约180°后,两个前轮座130朝下设置,前轮组件140转动至前轮座130的上方,前轮座130与后轮组件210共同支撑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车架折叠后仍然可以实现自立,无需外力支撑。此时,沿车架的前后方向上,前支杆300收拢于推杆架400与后支架200之间,前支杆300、推杆架400、后支架200三者分别能够沿竖直方向平行延伸,车架的结构扁平,自立稳定性更高。
反之,当使用者需要该车架由折叠状态转化为展开状态时,只需要反向操作上述步骤,车架的各个部件能够完成联动展开,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儿童推车,折叠操作简单,折叠后的车架紧凑且整齐,整体近似一扁平长方体,类似于箱子,显著提高了车架折叠后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占用空间,同时折叠后的车架可以自立于平面,进一步为收纳和运输提供便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架包括:
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底部设有前轮组件;
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底部设有后轮组件;
前支杆,所述前支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
推杆架,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的后端部、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另一者与前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连接;
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前支杆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撑杆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撑杆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轮组件支撑于同一水平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前轮组件位于所述前支架的上方,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前支杆收拢于所述推杆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撑杆,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撑杆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撑杆的后部与所述推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撑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杆及所述第一连杆均位于所述第二撑杆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沿所述第一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前支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沿所述第一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前支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撑杆的转动连接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具有主体部与延伸部,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所述前支杆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一段与第二段,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段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自所述第一段的后端部向后下方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段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后端部与所述后支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杆包括杆体部与连接部,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杆体部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杆体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杆体部的后端部,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推杆架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支架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包括前连杆与前延杆,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前连杆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前支杆的前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前延杆自所述前连杆向前延伸,所述前延杆具有向下凸起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还包括前轮座,所述前轮座设于所述前延杆的前端部,所述前轮组件能够绕轴心线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前轮座的底部,所述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当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轮座与所述后轮组件共同支撑于同一水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上靠背板与下靠背板,所述下靠背板的下部与所述推杆架转动连接,所述上靠背板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下靠背板连接;和/或,
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撑杆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和/或,
所述推杆架包括下推杆、上推杆及推把杆,当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后端部和/或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上推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推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推把杆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与所述上推杆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35556.1A CN115805986B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儿童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35556.1A CN115805986B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儿童推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05986A true CN115805986A (zh) | 2023-03-17 |
CN115805986B CN115805986B (zh) | 2024-11-05 |
Family
ID=85484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35556.1A Active CN115805986B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儿童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0598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14396A1 (en) * | 2005-03-24 | 2006-09-28 | Gregor Horacek | Collapsible stroller for children and the like |
CN211001518U (zh) * | 2019-11-21 | 2020-07-14 | 苏州荟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111483504A (zh) * | 2020-04-17 | 2020-08-04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112498453A (zh) * | 2020-11-09 | 2021-03-16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213831850U (zh) * | 2020-10-30 | 2021-07-30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215322805U (zh) * | 2021-04-01 | 2021-12-28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折叠推车 |
-
2022
- 2022-11-30 CN CN202211535556.1A patent/CN1158059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14396A1 (en) * | 2005-03-24 | 2006-09-28 | Gregor Horacek | Collapsible stroller for children and the like |
CN211001518U (zh) * | 2019-11-21 | 2020-07-14 | 苏州荟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111483504A (zh) * | 2020-04-17 | 2020-08-04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213831850U (zh) * | 2020-10-30 | 2021-07-30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112498453A (zh) * | 2020-11-09 | 2021-03-16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215322805U (zh) * | 2021-04-01 | 2021-12-28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折叠推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05986B (zh) | 2024-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85380B (zh) | 儿童推车 | |
CN110001733B (zh) | 婴儿推车 | |
CN110481621B (zh) | 儿童推车 | |
CN113753115B (zh) | 儿童推车 | |
CN106627720B (zh) | 儿童推车 | |
CN114104071B (zh) |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 | |
CN108177679B (zh) | 儿童推车 | |
CN212828627U (zh) | 儿童推车 | |
CN110271598B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109318976B (zh) | 儿童推车 | |
CN109733455B (zh) | 儿童推车 | |
CN106882217B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13534816U (zh) | 儿童推车 | |
CN115805986A (zh) | 儿童推车 | |
CN212637604U (zh) | 双人儿童推车 | |
CN109278838B (zh) | 儿童推车 | |
CN108839705B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107985381B (zh) |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 | |
CN115783021B (zh) | 儿童推车 | |
CN216002743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112092889B (zh) | 儿童推车 | |
CN221068186U (zh) | 推车 | |
CN115071803B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110588755A (zh) | 儿童推车 | |
CN219257454U (zh) | 儿童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