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5797A - 电池支承构造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支承构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5797A
CN115805797A CN202210898663.4A CN202210898663A CN115805797A CN 115805797 A CN115805797 A CN 115805797A CN 202210898663 A CN202210898663 A CN 202210898663A CN 115805797 A CN115805797 A CN 115805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ack case
support structure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86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山裕
木村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bar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baru Corp filed Critical Subar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05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5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4Arrangement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隔热性等优异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上层侧电池模组(14)具有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和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朝向下方延伸并与支承部件(16)连接的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下层侧电池模组(15)具有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和从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朝向上方延伸并与支承部件(16)连接的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上层侧电池模组(14)固定于支承部件(16)的上表面侧,并且下层侧电池模组(15)固定于支承部件(16)的下表面侧。电池包壳体(17)覆盖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并且在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的外侧安装于支承部件(16)。

Description

电池支承构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支承构造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中,由通过来自车载电池的供电进行旋转的电动机驱动车体。另外,近年来,为了延长基于电动机的续航距离,在车体上安装大型电池。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模组的内部收纳多层电池模组的支承构造体。具体地说,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支承构造体具有安装于车辆侧的基座框架和层叠在该基座框架上的中间框架。另外,通过设置左右一对侧壁,形成用于层叠于侧壁部的叠层部,在基座框架与中间框架之间形成第一层安装空间,在中间框架之上形成第二层以后的安装空间。通过这样,能够在基座框架及中间框架层叠多层电池,能够将多个电池内置于模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9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前述的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发明中,从内置电池的隔热等观点出发具有改进的余地。
具体地说,前述的构造体的基座框架及中间框架由金属板构成。因此,具有如下的课题,即,若该构造体配设于车体,则经由基座框架及中间框架向电池传导不必要的热量,导致电池过热,电池的放电效率及充电效率降低。另外,由于按照每个电池需要基座框架或者中间框架,所以具有导致支承构造体的整体结构变复杂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隔热性等优异的电池支承构造体。
本发明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对车辆所具备的电池模组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承构造体具备上层侧电池模组、下层侧电池模组、支承部件和电池包壳体,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具有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和从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朝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支承部件连接的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具有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和从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朝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支承部件连接的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上表面侧,并且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下表面侧,所述电池包壳体覆盖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及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并且在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及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的外侧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能够提供隔热性等优异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具体地说,在上层侧电池模组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与电池包壳体之间形成空气层,该空气层发挥作为隔热层的功能,所以能够抑制从外部向上层侧电池模组及下层侧电池模组导热。另外,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借助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与支承部件连接,并且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借助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与支承部件连接,由此使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和支承部件大致点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借助支承部件向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导热。而且,能够简化电池包壳体的构造,所以能够简化电池包支承构造自身的构造,容易实施防水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的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的车辆的后部下表面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组装于车体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及其附近的车辆结构的剖视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的立体图。
图7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及其附近的车辆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及其附近的车辆结构的剖视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9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等及其附近的车辆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支承构造体
11车辆
12车体
13电池模组
14上层侧电池模组
15下层侧电池模组
16支承部件
17电池包壳体
171上侧电池包壳体
172下侧电池包壳体
173凸缘部
174凸缘部
18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
19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
20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
21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
22排气部
23导入管
24第一端部
25第二端部
26副后备箱
27第一倾斜面
28地板
29第二倾斜面
30空间
31内部管
32第一支承部件
33第二支承部件
34收纳空间
35消音器壳体
36消音器管
37副后备箱配置区域
38冲撞框架
39布线保护器
40排出管
41电力控制部
42倾斜面
43倾斜面
44区域
45车辆内部管
46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承构造体10。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各方向,所说的左右是从后方观察车辆11的情况下的左右。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原则上对于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车辆11的后部的立体图。车辆11例如是汽车或电动列车等,安装有用于向电动机或电气部件等供应电力的电池模组13(参照图5等)。车辆11借助从安装的电池模组13供应的电力使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借助该电动机的驱动力行驶。具体地说,车辆11是EV(Electrical Vehicle:电动汽车)、HEV(Hybrid Electrical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和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电池支承构造体10例如配置在车辆11后方的后地板下方的收纳空间34。电池支承构造体10配置为其长度方向与车辆11的左右方向一致。在此,电池支承构造体10不限于配置于后地板下方的收纳空间34的情况,也可以是配置于在车辆11的配设有驾驶座或副驾驶座的前地板等的下方的收纳空间的情况。
图2是示出具备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车辆11的后部下表面的立体图。
电池支承构造体10配置于车体12的下表面中的后端附近且左右方向上大致中央部。另外,电池支承构造体10配置为被消音器壳体35夹着。从消音器壳体35朝向前方延伸消音器管36。从各个消音器壳体35朝向前方延伸的消音器管36在途中合流。电池支承构造体10配置于紧靠消音器壳体35且被消音器壳体35夹着的位置,由此电池支承构造体10可能从消音器壳体35受热而升温。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提高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内部的隔热性,抑制后述的电池模组13不经意地升温。
图3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组装于车体12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通过将车体12的后端部分的地板28形成为凹状,形成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在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收纳副后备箱26。副后备箱26是如上表面开口的容器那样的部件,由合成树脂等构成。另外,在副后备箱2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的狭缝状的部位收纳冲撞框架38。后面参照图9B叙述冲撞框架38。在副后备箱26的附近还配置有供导入到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空气流通的车辆内部管45。
图4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的立体分解图。
参照图4及图5,电池支承构造体10是对前述的车辆11所具备的电池模组13进行支承的构造体。而且,如图5所示,电池支承构造体10具备作为电池模组13的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支承部件16和电池包壳体17。上层侧电池模组14固定于支承部件16的上表面侧,并且,下层侧电池模组15固定于支承部件16的下表面侧。
电力控制部41是接线盒,配置于支承部件16的上表面侧且是上层侧电池模组14的左侧处。
电池包壳体17是保护电池模组13的大致箱状的部件,由板状树脂或者板状金属等构成。电池包壳体17具有上侧电池包壳体171和下侧电池包壳体172。上侧电池包壳体171是下表面开口的大致箱状的部位,构成电池包壳体17的上方部分,包围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电力控制部41。下侧电池包壳体172是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状的部位,构成电池包壳体17的下方部分,包围下层侧电池模组15。形成在上侧电池包壳体171的下表面的凸缘部和形成在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上表面的凸缘部在电池模组13的外侧接合。在此,有时上侧电池包壳体171称为盖,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称为下壳体。
排出管40是将管形成得短的部位,嵌入在上侧电池包壳体171的后表面上部形成的开口。排出管40配设于上侧电池包壳体171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另外,布线保护器39是布置线束的保护器。
导入管23是供导入到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的空气流通的管。后面参照图8说明导入管23的细节。另外,在此还图示内置于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管31。经由导入管23导入到电池包壳体17的空气经由内部管31导入到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经由排出管40释放至外部。
图6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及其附近的车辆11的结构的剖视图。在此,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支承部件16配置于消音器壳体35及消音器管36的附近。
上层侧电池模组14具有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和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朝向下方延伸并与支承部件16连接的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
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的内部具有多个电池单元。作为电池单元,能够采用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
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将左右方向上的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的端部的下端侧部分和支承部件16的上表面连接。作为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例如能够采用弯曲加工为大致L字形的金属片。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的上方部分利用紧固装置等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接合,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的下方部分利用紧固装置等与支承部件16的上表面接合。能够借助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将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的下表面不与支承部件16的上表面抵接地与支承部件16大致点接合。因此,在车辆11的行驶状况下,即使从成为高温的消音器壳体35等向支承部件16导热,也由于支承部件16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大致点接触,抑制从支承部件16向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导热,防止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升温。
下层侧电池模组15具有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和从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朝向上方延伸并与支承部件16连接的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
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结构与前述的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相同。
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将左右方向上的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端部的上端侧部分和支承部件16的下表面连接。作为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例如能够采用大致柱状的金属部件。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的上方部分利用紧固装置等与支承部件16的下表面接合,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的下方部分利用紧固装置等与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上部接合。能够借助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将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上表面不与支承部件16的下表面抵接地与支承部件16大致点接合。因此,抑制从支承部件16向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导热,抑制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升温。
电池包壳体17覆盖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并且在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的外侧,即前侧、后侧、右侧及左侧安装于支承部件16。而且,电池包壳体17不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接触。通过这样,在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与电池包壳体17之间形成空气层,该空气层如隔热层那样发挥作用。因此,即使在电池包壳体17的附近配置在车辆11行驶时成为极高温的消音器壳体35或消音器管36,也能够抑制从消音器壳体35及消音器管36向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导热。而且,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下表面与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下表面分离,所以即使车辆11开上路边石,也能够抑制由此引起的撞击传导至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
另外,由于电池包壳体17的结构简单,所以能够降低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制造成本,乃至降低车辆11的制造成本。而且,电池包壳体17作为整体呈一个箱体形状,所以该结构自身成为防水措施,能够抑制水到达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
而且,在支承部件16上形成有开口部46,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跨开口部46固定于支承部件16。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经由支承部件16而受热。
在此,在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下方也可以追加在此未图示的底盖。通过这样,能够更加抑制来自下方的压力,还能够提高隔热效果。
图7A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中的空气流动。图7B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及其附近的车辆11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7A,排气部22是将冷却了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空气排出的部位。排气部22在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在此朝向左端侧配置。而且,作为腔室的排气部22朝向车辆外侧即左侧。为了对内置于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电池单元进行冷却,在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内部,在电池单元间形成有冷却间隙。该结构对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也相同。
在此,在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或者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中,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最外侧的电池单元或者边板也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这样,当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上升到大于预定值时判断为从前述的消音器管36等受热大,使由对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进行冷却的鼓风机产生的风量增大,能够抑制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温度上升。
在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运转状况下,被内置于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电池单元升温的空气从排气部22排出到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之后,空气经由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两侧面与电池包壳体17的两侧面之间并在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上升,之后从排出管40释放至外部。在此,从排气部22排出的空气即使在与电池单元热交换之后,也比消音器壳体35更低温。
在图7B中,用单点划线包围供从前述的排气部22排出的空气流通的区域44。在区域44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比较低,所以适于冷却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侧面,能够抑制下侧电池包壳体172因高温的消音器壳体35及消音器管36升温。而且,将从排气部22排出的空气引入配置于电池包壳体17的上部的排出管40之后释放到外部,由此抑制空气滞留在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能够抑制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的局部成为高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电池包壳体17从外侧覆盖支承部件16。具体地说,在上侧电池包壳体171的下端设置有凸缘部173。凸缘部173具有朝向车辆外侧即右方延伸的部分和朝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另外,在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上端设置有凸缘部174。凸缘部174朝向车辆外侧即右方延伸。并且,在第一支承部件32的外侧,将凸缘部173的下端和凸缘部174的上端连接。根据该结构,在电池包壳体17与支承部件16之间确保空间,即两者分离,抑制从电池包壳体17向支承部件16导热。因此,能够抑制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温度上升。
图8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及其附近的车辆11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8的下部,仅选出示出导入管23。
来自副后备箱26的空气导入到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副后备箱26是与车辆11的车室连通的空间,所以被车辆11所具备的空调装置进行调节。具体地说,副后备箱26在气温高的夏季等被冷却,在气温低的冬季等被加热。因此,在气温高时,通过将被冷却的来自副后备箱26的空气导入到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电池包壳体17,能够利用被冷却的低温的空气有效地冷却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及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
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的内部的空间经由车辆内部管45、导入管23及内部管31与内置于电池包壳体17的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及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连通。车辆内部管45是配置于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的内部的管。导入管23是为了使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和电池包壳体17连通而将车辆内部管45和内部管31连接的管。导入管23配置于地板28的下方,即配置于车室外。内部管31是将导入管23和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及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连通的管。根据该结构,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的内部的被冷却的空气经由车辆内部管45、导入管23及内部管31输送至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内置于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的电池单元。
导入管23配置于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及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外部。导入管23具有在前侧下方开口的第一端部24和在后侧上方开口的第二端部25。
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下表面的后端部分是朝向后方并向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7。另外,对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进行划分的地板28的前侧部分是朝向前方并向上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9。
导入管23的第一端部24与形成于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第一倾斜面27的开口连接,并与内部管31连通。另外,导入管23的第二端部25与形成于副后备箱配置区域37的第二倾斜面29的开口连接,并与车辆内部管45连通。根据该结构,提高导入管23的第一端部24及第二端部25处的密封性,能够抑制空气从连接部向外部漏出。而且,通过将导入管23的第一端部24及第二端部25与电池包壳体17的第一倾斜面27及副后备箱26的第二倾斜面29连接,能够抑制导入管23向下方的凸出量。例如,能够将导入管23的最下部配置为比下侧电池包壳体172的底面靠上方侧。因此,在车辆11的行驶状况下,在车辆11开上路边石等时,能够抑制导入管23与路边石等接触。另外,在制造工序中也能够容易地连接导入管23。
空间30是在电池包壳体17的附近形成的车外的空间,具体地说是在电池包壳体17的后表面上部的后方形成的车外的空间。空间30也可以是被电池包壳体17及地板28等包围的大致封闭空间。从电池包壳体17排出的空气经由排出管40排出至空间30。根据该结构,在大致封闭空间即空间30配置排出管40,能够抑制灰尘和水经由排出管40进入电池包壳体17的内部。而且,由于空间30是车室外空间,所以由于冷却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而升温的空气不返回车辆11的车室,能够防止车室不经意地升温。
图9A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及支承部件16的立体图。
支承部件16具有第一支承部件32和第二支承部件33。第一支承部件32及第二支承部件33例如由成型为棱柱状的金属部件构成。
第一支承部件32沿着左右方向延伸,配置于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第一支承部件32的左端及右端与在此未图示的车体12接合。
第二支承部件33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架设于第一支承部件32的中间部。第二支承部件33的后端与配置于后侧的第一支承部件32的前表面接合。另外,第二支承部件33的前端与配置于前侧的第一支承部件32的后表面接合。而且,第二支承部件33沿着左右方向架设有多个。第二支承部件33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于相当于第一支承部件32的大致中央部的位置,即配置于相当于车辆11的大致中央部的位置。通过这样,在柱状的物体从后方冲撞车辆11的车宽方向中央附近的情况下,配置于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中央的第二支承部件33产生大的阻力。因此,能够抑制因冲撞而使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和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损伤。
图9B是示出电池支承构造体10等及其附近的车辆11的结构的剖视图。
冲撞框架38由金属板等刚性大的板材构成,也可以是对副后备箱26的内部进行划分的间隔板。冲撞框架38的前方侧面的下部形成为下侧朝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42。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一支承部件32的后表面朝向下方并向后方倾斜,形成倾斜面43。另外,在前后方向上,倾斜面42和倾斜面43面对面。
根据该结构,若在车辆11的后部发生冲撞事故,则因该撞击,冲撞框架38的倾斜面42接触于第一支承部件32的倾斜面43。之后,被冲撞框架38的倾斜面42引导的冲撞框架38朝向前侧上方移动。这样的话,副后备箱26及其储藏物也朝向前侧上方移动。因此,在发生了冲撞事故时,抑制副后备箱26及其储藏物冲入电池支承构造体10,抑制内置于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损伤。
根据前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那样的主要效果。
参照图6,根据电池支承构造体10,在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与电池包壳体17之间形成空气层,该空气层发挥作为隔热层的功能,所以能够抑制从外部向上层侧电池模组14及下层侧电池模组15导热。另外,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借助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19与支承部件16连接,并且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借助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21与支承部件16连接,由此使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与支承部件16大致点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热量借助支承部件16传导至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18及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20。而且,能够简化电池包壳体17的结构,所以能够简化电池支承构造体10自身的构造,进而容易实施防水措施。
参照图7A及图7B,将电池模组13冷却了的低温的空气输送到电池模组13与电池包壳体17之间,所以在电池模组13与电池包壳体17之间存在的低温空气发挥作为隔热层的功能。因此,能够抑制从配置于电池支承构造体10的附近的消音器壳体35向电池模组13传热,抑制电池模组13的温度上升。
参照图8,通过将在车室内被冷却的空气向电池模组13吹拂,能够更有效地冷却电池模组13。而且,供用于冷却的空气流通的导入管23与第一倾斜面27及第二倾斜面29连接,从而抑制导入管23向下方凸出,能够抑制在车辆11行驶的状况下,导入管23与行驶面接触而损伤。
进而参照图8,由于对电池模组13进行冷却而升温了的空气不返回车室内,所以能够防止车室不经意地升温。而且,对电池模组13进行了冷却的空气排出到被地板28等包围的大致封闭空间即空间30,所以能够抑制粉尘等经由排出管40进入电池包壳体17。
参照图9A,即使在车辆11的后部发生了冲撞,第二支承部件33阻挡在冲撞时产生的撞击,所以能够保护电池模组13免受该撞击的影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另外,前述的各方式能够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电池支承构造体,对车辆所具备的电池模组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支承构造体具备上层侧电池模组、下层侧电池模组、支承部件和电池包壳体,
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具有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和从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主体朝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支承部件连接的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
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具有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和从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主体朝向上方延伸并与所述支承部件连接的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部,
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上表面侧,并且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下表面侧,
所述电池包壳体覆盖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及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并且在所述上层侧电池模组及所述下层侧电池模组的外侧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支承构造体还具备将冷却了所述电池模组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部,
所述排气部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内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支承构造体还具备:
导入管,是将在所述车辆的车室内进行了空气调节的空气导入到所述电池包壳体的路径,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
副后备箱配置区域,配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后侧,
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下表面的后端部分为朝向后方并向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对所述副后备箱配置区域进行划分的地板的前侧部分为朝向前方并向上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导入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所述第一倾斜面连接,
所述导入管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地板的所述第二倾斜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支承构造体还具备:
导入管,是将在所述车辆的车室内进行了空气调节的空气导入到所述电池包壳体的路径,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
副后备箱配置区域,配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后侧,
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下表面的后端部分为朝向后方并向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对所述副后备箱配置区域进行划分的地板的前侧部分为朝向前方并向上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导入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所述第一倾斜面连接,
所述导入管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地板的所述第二倾斜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附近形成被所述电池包壳体及所述地板包围的空间,
从所述电池包壳体排出的空气排出到所述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附近形成被所述电池包壳体及所述地板包围的空间,
从所述电池包壳体排出的空气排出到所述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支承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支承部件和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中间部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承部件。
CN202210898663.4A 2021-09-15 2022-07-28 电池支承构造体 Pending CN1158057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0273 2021-09-15
JP2021150273A JP2023042875A (ja) 2021-09-15 2021-09-15 電池支持構造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5797A true CN115805797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78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8663.4A Pending CN115805797A (zh) 2021-09-15 2022-07-28 电池支承构造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5205A1 (zh)
JP (1) JP2023042875A (zh)
CN (1) CN11580579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42875A (ja) 2023-03-28
US20230085205A1 (en)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9717B2 (ja) 二次電池の冷却構造
JP4774783B2 (ja) 駆動用電池パック搭載構造
JP6622368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4363350B2 (ja) 二次電池の冷却構造
JP4576931B2 (ja) 電気機器の搭載構造
KR100732215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 장착 구조
EP1829724B1 (en) Vehicle mounted structure of high voltage battery unit
US10272796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battery pack
JP2010153150A (ja) 蓄電装置の温度調節構造
JP4631177B2 (ja) 車両用電池冷却装置
JP4023450B2 (ja) 電気機器の冷却装置
JP4050168B2 (ja) 自動車
JP7012860B2 (ja) 電動車両
CN110364649B (zh) 车载用电池
JP2008117708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構造
JP5947071B2 (ja) バッテリ冷却装置
CN115805797A (zh) 电池支承构造体
JP6879815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15775943A (zh) 电池模组及具备电池模组的电池包
US20230198085A1 (en) Battery pack
US11420510B2 (en) Battery mounted vehicle
US20230318085A1 (en) Battery unit
JP2023069332A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2023019486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搭載構造
CN114365325A (zh) 车辆用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