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9934A -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 Google Patents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9934A
CN115799934A CN202211461540.0A CN202211461540A CN115799934A CN 115799934 A CN115799934 A CN 115799934A CN 202211461540 A CN202211461540 A CN 202211461540A CN 115799934 A CN115799934 A CN 115799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aling ring
ring
slip r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15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长春
李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fl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f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fl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f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15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9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9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9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气滑环包括壳体、转轴、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环,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壳体开设有第一通道。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第一安装槽内,转轴包括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通道内具有流动介质。第一密封环套设于转轴的外周壁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密封环沿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转轴的外周壁上,并与第一密封环紧密贴合,以密封壳体和转轴。如此,可减少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之间的磨损,增加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的使用寿命,也能够防止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

Description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滑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背景技术
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气滑环作为高级智能运动设备的重要标志,广泛应用于自动加工设备、智能摄像头、机械臂、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旋转关节上。气滑环也称气动滑环,气动滑环是一种电气元器件,负责连接和传送旋转物体的电流和信号。气动滑环在360度连续旋转同时传输电力、流体压力等。有些设备还需要控制信号源,如光纤信号、高频信号等,都可以集成在气动滑环中。
目前,气滑环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转轴,而在壳体与转轴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然而,在转轴与壳体之间相互转动时,这些密封组件与转轴之间的接触扭力过大,导致密封组件的磨损加快,从而降低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密封组件的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旨在解决密封组件的接触扭力过大,导致密封组件的磨损加快,从而降低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密封组件的密封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滑环,所述气滑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壳体沿所述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通道;
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转轴包括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第二通道以及沿所述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相互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通道内具有流动介质;
第一密封环,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第二密封环,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紧密贴合,以密封所述壳体和所述转轴。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套设所述转轴的外周壁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密封环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第二固定件,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槽内,用于向所述第二固定件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所述第二密封环朝向所述第一密封环的方向运动,并始终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紧密贴合。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的材质为石墨;和/或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一卡簧槽,所述第一卡簧槽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一侧设置,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安装于所述第一卡簧槽内,以对所述第二固定件进行轴向固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外壳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凹槽相对设置且相连通,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并贯通至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气滑环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连接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台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对应的第三安装台阶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对应的第四安装台阶,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和所述第三安装台阶之间;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和所述第四安装台阶之间。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二卡簧槽,所述第二卡簧槽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台阶的一侧设置,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安装于所述第二卡簧槽内,以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轴向固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滑环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壁贴合设置,以对所述第一密封环进行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关节,所述旋转关节包括如上述描述的气滑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所述气滑环包括壳体、转轴、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环。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壳体沿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贯通至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通道。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的第一安装槽内,转轴包括沿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第二通道、沿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通道内具有流动介质。第一密封环套设于转轴的外周壁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密封环沿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转轴的外周壁上,并与第一密封环紧密贴合,以密封壳体和转轴。即第二通道内部分的流动介质通过第三通道流动至第二安装槽内时,通过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的端面相互紧密贴合,使得流动介质无法从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之间的缝隙传导至第二密封环与壳体外周壁之间的空间,防止流动介质从壳体与转轴之间的缝隙泄漏;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在气滑环的轴向上为相对静止,即,在不影响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之间的密封作用的前提下,可减少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之间的磨损,增加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的使用寿命,也能够防止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示例性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例性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气滑环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安装槽,120-第二安装槽,130-第一通道,101-第一外壳,102-第二外壳,101a-安装孔,102a-凹槽,101b-第一安装台阶,102b-第二安装台阶;
200-转轴,210-第二通道,220-第三通道,230-第一卡簧槽,240-第三安装台阶,250-第四安装台阶,260-第二卡簧槽;
300-第一密封环;
400-第二密封环;
500-第一固定件,510-第一固定槽;
600-第二固定件,610-第二固定槽,620-第三固定槽;
700-弹性件;
800-第一卡簧;
900-密封圈;
1000-第一轴承;
2000-第二轴承;
3000-第二卡簧;
4000-垫块。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滑环。
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气滑环包括壳体100、转轴200、第一密封环300以及第二密封环。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0,第一安装槽110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0,且壳体100沿气滑环的径向(参照图1所示的方向标示)开设有贯通至第一安装槽110的第一通道130。转轴200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10内,转轴200包括沿气滑环的轴向(参照图1所示的方向标示)开设有第二通道210、沿气滑环的径向(参照图1所示的方向标示)开设有第三通道220,第三通道220、第二通道210、第一通道130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通道210内具有流动介质。第一密封环300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20内,第二密封环400沿气滑环的轴向(参照图1所示的方向标示)可活动地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上,并与第一密封环300紧密贴合,以密封壳体100和转轴200,防止气体从第二通道210、第三通道220以及第二安装槽120后,从壳体100与转轴200之间的缝隙处泄漏。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30与第二通道210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与第三通道220相互垂直设置。其中,第一通道130与第一安装槽110相连通设置,但第一通道130并未沿气滑环的径向完全贯穿壳体100,且第三通道220也未沿气滑环的径向完全贯穿转轴200。第二通道210为从转轴200的一端沿气滑环的轴向但未贯穿转轴200的另一端的盲孔。
壳体100与转轴200之间以转轴200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进行相对转动。所谓相对转动,指的是壳体100以转轴200的中心轴进行旋转时,转轴200是固定不动的;而转轴200以转轴200的中心轴进行旋转时,壳体100是固定不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转轴200旋转,壳体100固定不动。
第二通道210内可灌注气体,该气体可在第二通道210内流动,且气体通过第三通道220流动至第一通道130,并从该第一通道130处流出,一小部分的气体可通过第三通道220流动至第二安装槽120内的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处。但由于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之间紧密贴合,使得第二安装槽120内的气体无法透过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之间的缝隙,从而传导至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内侧的转轴200,即可避免气体从转轴200与壳体100之间的缝隙处泄漏。
实际应用时,该气滑环应用于旋转关节结构。具体地,第二通道210内灌注气体时,旋转关节可以为气动旋转关节。需要说明的是,该气滑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旋转结构,比如:旋转气爪、旋转液压吸盘等,在本申请中并不对其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限定。
当然,若流动介质为液体,即在第二通道210内灌注液体时,该滑环应用于旋转关节时,该旋转关节即可以为液压旋转关节,也就是说,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之间的密封结构也可对液体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300与壳体100保持相对静止,第一密封环300为固定不动,而第二密封环400随着转轴200的转动而转动。且由于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均套接在转轴200的外周壁上,即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之间同轴设置,以在第二密封环400随着转轴200的转动而转动时,在气滑环的轴向上,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为相对静止,使得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可将气体和转轴相隔开,即,将壳体100与第二密封环400外周的空间和第二密封环400的内空间相隔开。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气滑环包括壳体100、转轴200、第一密封环300以及第二密封环。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0,第一安装槽110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0,且壳体100沿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贯通至第一安装槽110的第一通道130。转轴200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10内,转轴200包括沿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第二通道210、沿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第三通道220,第三通道220、第二通道210、第一通道130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通道210内具有流动介质。第一密封环300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20内,第二密封环400沿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上,并与第一密封环300紧密贴合,以密封壳体100和转轴200。即第二通道210内部分的流动介质通过第三通道220流动至第二安装槽120内时,通过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的端面相互紧密贴合,使得流动介质无法从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缝隙传导至第二密封环400与壳体100外周壁之间的空间,防止流动介质从壳体100与转轴200之间的缝隙泄漏;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在气滑环的轴向上为相对静止,即,在不影响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密封作用的前提下,可减少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磨损,增加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的使用寿命,也能够防止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沿气滑环的轴向上为相对静止,使得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之间的磨损程度并不会因第二密封环400的转速过快而加快,这样,该气滑环的转速相比于示例性技术中的气滑环更快,可适配更多的应用场景,增加气滑环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中,气滑环还包括第一固定件500以及第二固定件600,第一固定件500套设转轴200的外周壁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20内,且第一固定件50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10,第一密封环300安装于第一固定槽510内。第二固定件600沿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上,且第二固定件60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610,第二密封环400安装于第二固定槽610内。
即第一固定件500用于固定第一密封环300,第二固定件600用于固定第二密封环400。第一密封环300设于第一固定槽510后,第一密封环300露出于第一固定槽510,而第二密封环400设于第二固定槽610后,第二密封环400露出于第二固定槽610,第一密封环300露出的部分与第二密封环400露出的部分相互紧密贴合。这里,紧密贴合为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600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三固定槽620,气滑环还包括弹性件700,弹性件700安装在第三固定槽620内,用于向第二固定件500施加压力,使得第二固定件600上的第二密封环400朝向第一密封环300的方向运动,并始终与第一密封环300紧密贴合。即,即使在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二密封环300因相互接触而出现磨损,导致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的体积减小时,弹性件700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固定件500设有第二密封环400的一端进行伸长,并带动第二密封环400朝向第一密封环300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密封环400可始终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端面继续紧密贴合。其中,弹性件700为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且弹性件700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从而能够在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产生间隙时,弹性件700释放被压缩时积蓄的弹力,使得第二密封环400能够持续地紧密贴合在第一密封环300的端面上。
为了第二固定件600能够进行伸长,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600为软质弹性材料。比如,第二固定件600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但在此并不限制。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500的材质可与第二固定件600的材质相同,即第一固定件500的材质也可为橡胶或硅胶,但在此并不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为摩擦系数小的材质,比如,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的材质为石墨。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300与第二密封环400的材质为铁等,在此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转轴200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一卡簧槽230,第一卡簧槽230靠近第二固定件600远离第二密封环400的一侧设置,气滑环还包括第一卡簧800,第一卡簧800安装于第一卡簧槽230内,以对第二固定件600进行轴向固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壳体100包括第一外壳101以及第二外壳102,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相连接设置,第一外壳101沿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安装孔101a,第二外壳102沿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凹槽102a,安装孔101a与凹槽102a相对设置且相连通,转轴200穿过安装孔101a并插设于凹槽102a内(即安装孔101a与凹槽102a形成上述的第一安装槽110),且第二安装槽120设于安装孔101a的孔壁上,第一通道130设于第二外壳102上并贯通至凹槽102a内;其中,气滑环还包括密封圈900,密封圈900密封设于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之间为分体设置,便于组装和拆卸。或者,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之间为一体设置,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密封圈900优选为格莱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圈90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密封圈或者密封环等,在本申请中并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转轴200在壳体100上的转动,第一外壳10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101b,第二外壳1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台阶102b,转轴200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台阶101b对应的第三安装台阶240以及与第二安装台阶102b对应的第四安装台阶250,气滑环还包括第一轴承1000以及第二轴承2000,第一轴承1000安装在第一安装台阶101b和第三安装台阶240之间,用于支撑上述第一轴承1000;第二轴承2000安装述第二安装台阶102b和第四安装台阶250之间,用于支撑上述第二轴承2000。即在第一轴承1000和第二轴承2000用于支撑转轴200的转动。
进一步地,转轴200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二卡簧槽260,第二卡簧槽260靠近第三安装台阶240的一侧设置,气滑环还包括第二卡簧3000,第二卡簧3000安装于第二卡簧槽260内,以对第一轴承1000进行轴向固定。
本实施例中,气滑环还包括垫块4000,垫块4000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上,并与第二安装槽120的槽底壁贴合设置,以对第一密封环300进行支撑。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气滑环包括壳体100、转轴200、第一密封环300以及第二密封环。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0,第一安装槽110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0,且壳体100沿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贯通至第一安装槽110的第一通道130。转轴200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10内,转轴200包括沿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第二通道210、沿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第三通道220,第三通道220、第二通道210、第一通道130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通道210内具有流动介质。第一密封环300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20内,第二密封环400沿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转轴200的外周壁上,并与第一密封环300紧密贴合,以密封壳体100和转轴200。即第二通道210内部分的流动介质通过第三通道220流动至第二安装槽120内时,通过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的端面相互紧密贴合,使得流动介质无法从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缝隙传导至第二密封环400与壳体100外周壁之间的空间,防止流动介质从壳体100与转轴200之间的缝隙泄漏;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在气滑环的轴向上为相对静止,即,在不影响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密封作用的前提下,可减少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之间的磨损,增加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的使用寿命,也能够防止第二密封环400与第一密封环300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关节。
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关节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滑环。该旋转关节可应用于自动加工设备、智能摄像头、机械臂、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应用场景可以是气动机械爪、液压吸盘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关节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滑环,即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关节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滑环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滑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壳体沿所述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一通道;
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转轴包括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第二通道以及沿所述气滑环的径向开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相互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通道内具有流动介质;
第一密封环,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第二密封环,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紧密贴合,以密封所述壳体和所述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套设所述转轴的外周壁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密封环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第二固定件,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槽内,用于向所述第二固定件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所述第二密封环朝向所述第一密封环的方向运动,并始终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的材质为石墨;和/或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一卡簧槽,所述第一卡簧槽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一侧设置,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安装于所述第一卡簧槽内,以对所述第二固定件进行轴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外壳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外壳沿所述气滑环的轴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凹槽相对设置且相连通,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并贯通至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气滑环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台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对应的第三安装台阶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对应的第四安装台阶,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和所述第三安装台阶之间;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和所述第四安装台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二卡簧槽,所述第二卡簧槽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台阶的一侧设置,所述气滑环还包括:
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安装于所述第二卡簧槽内,以对所述第一轴承进行轴向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滑环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壁贴合设置,以对所述第一密封环进行支撑。
10.一种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关节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滑环。
CN202211461540.0A 2022-11-21 2022-11-21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Pending CN115799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1540.0A CN115799934A (zh) 2022-11-21 2022-11-21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1540.0A CN115799934A (zh) 2022-11-21 2022-11-21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9934A true CN115799934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1540.0A Pending CN115799934A (zh) 2022-11-21 2022-11-21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99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1529A (en) Sealing device
CN111457100B (zh) 一种轴向与径向组合式磁性液体密封结构
US4169605A (en) Shaft sealing means for high pressure fluid
CN115799934A (zh) 气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CA2901188C (en) Rock bit having a flexible metal faced seal
CN21856439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密封环的机械密封件
CN205118243U (zh) 用于食品级设备的机械密封
CN205047845U (zh) 机械密封中的静环组件
CN215487636U (zh) 一种具有多种密封构造的磁力泵机封
CN220870070U (zh) 一种高密封旋转轴油封
CN115653996A (zh) 滑环以及旋转关节
JPH11236977A (ja) 回転軸シール
CN220622749U (zh) 一种无螺钉推装式机械密封
CN114719022B (zh) 一种可剖分的轴径组合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CN220870024U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密封件
CN216867502U (zh) 一种机械密封件中密封圈安装结构
CN215334463U (zh) 一种用于过滤装置的高密封性的机械密封结构
CN216789232U (zh) 一种新型机械密封结构
JPH0579447A (ja) 回転カム型加圧流体機械
CN221236816U (zh) 一种液压马达
CN217271888U (zh) 一种转向传动轴与密封罩之间的密封结构
CN220622748U (zh) 一种四氟波纹管机械密封
CN217559012U (zh) 一种搅拌设备用机械密封件
JPH0225019Y2 (zh)
US11549587B2 (en) Sealing device, sealing assembly and apparatus having a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sealing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