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9476A -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9476A
CN115789476A CN202310055977.2A CN202310055977A CN115789476A CN 115789476 A CN115789476 A CN 115789476A CN 202310055977 A CN202310055977 A CN 202310055977A CN 115789476 A CN115789476 A CN 115789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electric telescopic
fixedly arranged
transmission unit
dep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59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9476B (zh
Inventor
刘风学
扈仕娥
李福军
李丽丽
张雨
张建国
张冬
张伟昊
尚景伟
庞进
杨曦
王世正
岳云奎
张珍
尚霄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urvey Bureau Of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urvey Bureau Of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urvey Bureau Of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filed Critical Jinan Survey Bureau Of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Priority to CN2023100559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9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9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9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座、主支架组件、检测探头、连接组件、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所述主支架组件设于安装座下方,所述检测探头设于主支架组件下方,所述连接组件设于主支架组件外侧,所述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分别设于连接组件两侧。本发明涉及安装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包含能够根据水流流向与实时流速变化进行缓冲力调节的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在内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Description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水文测深仪用于检测海洋或河流中的水深,现有的水文测深仪在检测水面深度时,通常使用支撑架安装在船上并深入水面至少30cm的位置,但现有的水文测深仪在探头深入水面后还会受到水流的冲击,从而使探头难以维持竖直状态,而导致反射信号偏差,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为了解决现有的水文测深仪在探头深入水面后还会受到水流的冲击,从而使探头难以维持竖直状态,而导致反射信号偏差,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包含能够根据水流流向与实时流速变化进行缓冲力调节的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在内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座、主支架组件、检测探头、连接组件、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所述主支架组件设于安装座下方,所述检测探头设于主支架组件下方,所述连接组件设于主支架组件外侧,所述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分别设于连接组件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流流速响应组件包括机器盒、下流速响应杆、上流速响应杆、上下传动单元、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所述机器盒设于连接组件下方,所述上下传动单元贯穿设于机器盒下方,所述下流速响应杆转动设于上下传动单元下方,所述上流速响应杆转动设于上下传动单元上方,所述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均设于机器盒内,所述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包括前支撑座、前转柄、前后传动杆、中传动轮、后支撑座、后转柄、反向晃动释放槽、后传动轮、前半轴和后半轴,所述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均固定设于机器盒内并且对称位于上下传动单元前后两侧,所述上流速响应杆上开设有直槽,所述前半轴转动设于前支撑座上,所述后半轴转动设于后支撑座上,所述前半轴和后半轴共线设置,所述前转柄固定设于前半轴上,所述后转柄固定设于后半轴上,所述反向晃动释放槽固定设于后转柄上,所述前后传动杆转动设于前转柄一端,所述中传动轮转动设于前后传动杆中部并且滚动贴合设于直槽内,所述后传动轮转动设于前后传动杆上并且滚动贴合设于反向晃动释放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组件包括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安装柱、万向节、锥形罩壳和晃动抑制杆,所述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固定设于安装座下方,所述安装柱位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下方,所述万向节固定设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和安装柱之间,所述检测探头可拆卸地设于安装柱下方,所述锥形罩壳固定设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上,所述晃动抑制杆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晃动抑制杆圆周阵列固定设于锥形罩壳内侧,所述晃动抑制杆一端固定设有弹性触头,所述弹性触头贴合设于安装柱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中间环、左连接座、右连接座、同步伸缩滑杆、突出罩壳、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和阻转加压片,所述中间环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同心设置,所述同步伸缩滑杆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同步伸缩滑杆圆周阵列并且固定设于安装座下方,所述同步伸缩滑杆底端固定设有夹持框,所述中间环转动设于多组同步伸缩滑杆下方的夹持框内,所述同步伸缩滑杆底部固定设有同步连接筋,所述同步连接筋一端固定设于锥形罩壳上,所述突出罩壳固定设于一组夹持框外侧,所述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穿过夹持框并且固定设于突出罩壳内,所述阻转加压片固定设于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一端并且贴合设于中间环外侧,所述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对称固定设于中间环内,所述机器盒固定设于左连接座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包括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流向定位弧形挡块、套环、内侧弧板、外侧弧板、三角支撑架、气囊、嵌合滚珠、横向伸缩滑板、限位单元和阻力调节单元,所述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和三角支撑架均固定设于右连接座下方,所述流向定位弧形挡块固定设于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下方,所述套环转动设于安装柱上,所述外侧弧板固定设于三角支撑架上,所述内侧弧板设于外侧弧板与安装柱之间,所述嵌合滚珠滚动卡合设于内侧弧板一侧并且滚动贴合设于套环上,所述气囊固定设于内侧弧板和外侧弧板之间,所述横向伸缩滑板固定设于内侧弧板和外侧弧板之间,所述限位单元设于右连接座下方,所述阻力调节单元设于左连接座下方,所述阻力调节单元包括气筒、活塞杆和气管,所述气筒固定设于左连接座下方,所述活塞杆滑动设于气筒一端,所述气管固定设于气筒与气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动力传递单元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限高支架、螺杆、垫块和活塞牵引杆,所述锥齿轮一固定设于后半轴一端,所述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设置,所述锥齿轮一半径大于锥齿轮二半径,所述限高支架固定设于机器盒内壁上并且对称位于锥齿轮二上下两侧,所述锥齿轮二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限高支架上滚动卡合设有多组限高滚珠,所述限高滚珠滚动设于环形槽内,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设于锥齿轮二内,所述垫块固定设于螺杆顶端,所述机器盒一侧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活塞牵引杆穿过避让槽并且固定设于垫块与活塞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小滑块和限位连杆,所述右连接座下方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小滑块滑动设于横向滑槽中,所述限位连杆固定设于内侧弧板和小滑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还包括橡胶轮和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固定设于后支撑座一侧,所述橡胶轮固定设于后半轴上并且与橡胶块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有控制台,所述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和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带轮、传动皮带和传动直筒,所述传动直筒贯穿固定设于机器盒下方,所述传动带轮设有两组并且均转动设于传动直筒内,两组所述传动带轮分别与下流速响应杆以及上流速响应杆同轴转动设置,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两组传动带轮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置了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能够对测深探头周边进行流速和流向的实时探测与响应,从而使得气囊能够旋转到检测探头正对于水流冲击力的一侧并提供方向相对于水流冲击力的缓冲支撑,并由水流流速响应组件根据水流实时流速对气囊内的压强进行调节,从而在水文测深仪检测探头入水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根据水流流向与流速提供合适的对冲阻力,便于在时刻变动的水流中维持检测探头竖直以维持较高的检测精度。
2、水流流速响应组件中设置了包含前半轴、后半轴和反向晃动释放槽在内的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在传动水流冲击力的过程中,前转柄、前支撑座与上流速响应杆构成的简易摆角增大机构能够扩大偏转角度以增强对于水流冲击力变化的响应灵敏度,同时,前半轴、后半轴和反向晃动释放槽等零部件能够避免水流冲击力轻微减少时前半轴反转带动后半轴同步反转,避免了自然状态下起伏不定的水流带动气筒与活塞杆连续地相对伸缩,从而在长期摩擦作用下影响密封性。
3、单向动力传递单元中采用了螺杆进行动力传递,从而能够凭借螺纹连接的高精度特性与自锁特性将变化的水流冲击力传递至气筒与活塞杆处,并且具有防止气囊与气筒中气压过大导致活塞杆反向滑移松动的功能。
4、连接组件中设置了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和阻转加压片,能够由增大摩擦阻力的形式阻止中间环转动,从而避免水流流向的轻微变动带动中间环来回旋转导致检测探头周边的零部件晃动旋转而降低稳定性。
5、主支架组件中万向节、锥形罩壳、晃动抑制杆与弹性触头的设置能够在圆周方向上对安装柱与检测探头进行整体的缓冲和稳固定位,有助于增强检测探头在入水后的竖直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去除锥形罩壳后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间环右下侧的部分零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水流流速响应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水流流速响应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水流流速响应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图8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在图8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在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突出罩壳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在图1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安装座,2、安装孔,3、控制台,4、主支架组件,401、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2、安装柱,403、万向节,404、锥形罩壳,405、晃动抑制杆,406、弹性触头,5、检测探头,6、连接组件,601、中间环,602、左连接座,603、右连接座,604、同步伸缩滑杆,605、夹持框,606、同步连接筋,607、突出罩壳,608、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9、阻转加压片,7、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01、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2、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3、套环,704、内侧弧板,705、外侧弧板,706、三角支撑架,707、气囊,708、嵌合滚珠,709、横向伸缩滑板,8、限位单元,801、横向滑槽,802、小滑块,803、限位连杆,9、阻力调节单元,901、气筒,902、活塞杆,903、气管,10、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01、机器盒,1002、下流速响应杆,1003、上流速响应杆,11、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01、前支撑座,1102、前转柄,1103、前后传动杆,1104、直槽,1105、中传动轮,1106、后支撑座,1107、后转柄,1108、反向晃动释放槽,1109、后传动轮,1110、前半轴,1111、后半轴,1112、橡胶轮,1113、橡胶块,12、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01、锥齿轮一,1202、锥齿轮二,1203、环形槽,1204、限高支架,1205、限高滚珠,1206、螺杆,1207、垫块,1208、活塞牵引杆,1209、避让槽,13、上下传动单元,1301、传动带轮,1302、传动皮带,1303、传动直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包括安装座1、主支架组件4、检测探头5、连接组件6、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主支架组件4设于安装座1下方,检测探头5设于主支架组件4下方,连接组件6设于主支架组件4外侧,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分别设于连接组件6两侧。
如图1、图2、图3、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包括机器盒1001、下流速响应杆1002、上流速响应杆1003、上下传动单元13、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机器盒1001设于连接组件6下方,上下传动单元13贯穿设于机器盒1001下方,下流速响应杆1002转动设于上下传动单元13下方,上流速响应杆1003转动设于上下传动单元13上方,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均设于机器盒1001内,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包括前支撑座1101、前转柄1102、前后传动杆1103、中传动轮1105、后支撑座1106、后转柄1107、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后传动轮1109、前半轴1110和后半轴1111,前支撑座1101和后支撑座1106均固定设于机器盒1001内并且对称位于上下传动单元13前后两侧,上流速响应杆1003上开设有直槽1104,前半轴1110转动设于前支撑座1101上,后半轴1111转动设于后支撑座1106上,前半轴1110和后半轴1111共线设置,前转柄1102固定设于前半轴1110上,后转柄1107固定设于后半轴1111上,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固定设于后转柄1107上,前后传动杆1103转动设于前转柄1102一端,中传动轮1105转动设于前后传动杆1103中部并且滚动贴合设于直槽1104内,后传动轮1109转动设于前后传动杆1103上并且滚动贴合设于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内。
位于水中的下流速响应杆1002会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发生偏转摆动,并通过上下传动单元13带动上流速响应杆1003同步摆动,上流速响应杆1003的运动会依次通过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向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中的零部件传递动力,从而使得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对于检测探头5的支撑具有来自于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的高响应灵敏性与来自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的反向自锁功能。具体的,上流速响应杆1003的转动会通过直槽1104、中传动轮1105、前后传动杆1103等零部件带动前转柄1102、后转柄1107、前半轴1110与后半轴1111转动。其中,前转柄1102与前半轴1110的作用不仅在于避免前后传动杆1103沿直槽1104随意移动,更因前转柄1102较短而上流速响应杆1003较长,且前半轴1110位于上流速响应杆1003所在铰接点的上方,所以前后传动杆1103维持二者联动的过程中,前转柄1102会相较于上流速响应杆1003具有更大的转动幅度,从而在动力传递过程中,起到摆角放大与增强水流流速响应灵敏度的效果。而在前转柄1102与前半轴1110放大摆动幅度的同时,前后传动杆1103会带动后传动轮1109在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中来回移动以避免由水流冲击力的微小变化导致后续的动力传递零部件不断动作,仅在后传动轮1109位于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端部时,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后转柄1107与后半轴1111才会与前转柄1102同步运动,并对于下方水流冲击力的变化进行有效响应。
如图8所示,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还包括橡胶轮1112和橡胶块1113,橡胶块1113固定设于后支撑座1106一侧,橡胶轮1112固定设于后半轴1111上并且与橡胶块1113贴合设置。
通过橡胶轮1112与橡胶块1113之间的较大摩擦阻力,能够避免后半轴1111被较小的外部动力带动,从而保证仅在后传动轮1109处于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边缘位置时,后半轴1111才具有向锥齿轮一1201传递水流冲击力的功能,避免水流冲击力的微小波动通过后半轴1111与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带动气筒901与活塞杆902连续地相对伸缩,从而在长期摩擦作用下影响密封性。
如图1~图3所示,主支架组件4包括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安装柱402、万向节403、锥形罩壳404和晃动抑制杆405,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固定设于安装座1下方,安装柱402位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下方,万向节403固定设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和安装柱402之间,检测探头5可拆卸地设于安装柱402下方,锥形罩壳404固定设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上,晃动抑制杆405设有多组,多组晃动抑制杆405圆周阵列固定设于锥形罩壳404内侧,晃动抑制杆405一端固定设有弹性触头406,弹性触头406贴合设于安装柱402外侧。
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的伸缩动作可带动下方的安装柱402与检测探头5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检测探头5应用时的深度。万向节403使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与安装柱402之间具有了柔性连接,避免万向节403上下狭长的两部分零部件作为一个刚性整体而具有较大的振动量以致于不易于保持平衡稳定、锥形罩壳404内由圆周方向接触安装柱402的晃动抑制杆405和弹性触头406会为安装柱402与检测探头5提供均匀的支撑力以及对于任意方向上轻微晃动的缓冲能力。
如图1、图2、图3、图4、图11、图12所示,连接组件6包括中间环601、左连接座602、右连接座603、同步伸缩滑杆604、突出罩壳607、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和阻转加压片609,中间环601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同心设置,同步伸缩滑杆604设有多组,多组同步伸缩滑杆604圆周阵列并且固定设于安装座1下方,同步伸缩滑杆604底端固定设有夹持框605,中间环601转动设于多组同步伸缩滑杆604下方的夹持框605内,同步伸缩滑杆604底部固定设有同步连接筋606,同步连接筋606一端固定设于锥形罩壳404上,突出罩壳607固定设于一组夹持框605外侧,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穿过夹持框605并且固定设于突出罩壳607内,阻转加压片609固定设于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一端并且贴合设于中间环601外侧,左连接座602和右连接座603对称固定设于中间环601内,机器盒1001固定设于左连接座602下方。
位于下方的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会带动中间环601在多组夹持框605中转动,同步连接筋606可以使两端的同步伸缩滑杆604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保持同步伸缩。突出罩壳607中,伸长的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能够带动阻转加压片609压紧并锁死中间环601,避免自然状态下流向的轻微摇摆通过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驱使中间环601不断摇动而增大中间环601与下方安装柱402及检测探头5的晃动。
如图1~图5和图13所示,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包括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套环703、内侧弧板704、外侧弧板705、三角支撑架706、气囊707、嵌合滚珠708、横向伸缩滑板709、限位单元8和阻力调节单元9,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和三角支撑架706均固定设于右连接座603下方,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固定设于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下方,套环703转动设于安装柱402上,外侧弧板705固定设于三角支撑架706上,内侧弧板704设于外侧弧板705与安装柱402之间,嵌合滚珠708滚动卡合设于内侧弧板704一侧并且滚动贴合设于套环703上,气囊707固定设于内侧弧板704和外侧弧板705之间,横向伸缩滑板709固定设于内侧弧板704和外侧弧板705之间,限位单元8设于右连接座603下方,阻力调节单元9设于左连接座602下方,阻力调节单元9包括气筒901、活塞杆902和气管903,气筒901固定设于左连接座602下方,活塞杆902滑动设于气筒901一端,气管903固定设于气筒901与气囊707之间。
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在入水后会持续受到水流冲击,并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带动上方的中间环601转动,从而使气囊707与内侧弧板704处于水流流向的相对方向,从而有助于由气囊707协助安装柱402与检测探头5维持竖直稳定。套环703与嵌合滚珠708的设置使得内侧弧板704与安装柱402之间具有摩擦阻力较小的滚动接触形式,从而在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带动气囊707、内侧弧板704等零部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协助安装柱402与检测探头5维持稳定。同时在确定水流流向后,可由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向上收回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从而避免检测探头5使用过程中,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持续入水受到冲击而难以维持平衡。
如图6~图10所示,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包括锥齿轮一1201、锥齿轮二1202、限高支架1204、螺杆1206、垫块1207和活塞牵引杆1208,锥齿轮一1201固定设于后半轴1111一端,锥齿轮二1202与锥齿轮一1201啮合设置,锥齿轮一1201半径大于锥齿轮二1202半径,限高支架1204固定设于机器盒1001内壁上并且对称位于锥齿轮二1202上下两侧,锥齿轮二1202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槽1203,限高支架1204上滚动卡合设有多组限高滚珠1205,限高滚珠1205滚动设于环形槽1203内,螺杆1206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设于锥齿轮二1202内,垫块1207固定设于螺杆1206顶端,机器盒1001一侧开设有避让槽1209,活塞牵引杆1208穿过避让槽1209并且固定设于垫块1207与活塞杆902之间。
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中,在锥齿轮一1201、锥齿轮二1202的转向传动后,通过螺杆1206与锥齿轮二1202之间具有自锁特性的螺纹传动连接,能够在气筒901内部压强较高而导致活塞杆902与气筒901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通过螺杆1206与锥齿轮二1202之间的自锁性质,能够避免较高的压强推动气筒901与活塞杆902运动而使气囊707与内侧弧板704难以提供足够的水流冲击缓冲力。通过控制相啮合的锥齿轮一1201与锥齿轮二1202之间的半径关系与传动比,能够使锥齿轮二1202的转动速度远快于锥齿轮一1201,从而与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协同作用,进一步地增强对于水流冲击力度变化的响应灵敏性。
如图5所示,限位单元8包括小滑块802和限位连杆803,右连接座603下方开设有横向滑槽801,小滑块802滑动设于横向滑槽801中,限位连杆803固定设于内侧弧板704和小滑块802之间。
限位单元8中横向滑槽801对于小滑块802的行程存在位置限制作用,并能够通过限位连杆803的同步传动作用限制内侧弧板704的行程极限,避免鼓胀的气囊707与内侧弧板704在为安装柱402与检测探头5提供水流阻力时因水流冲击力减小而导致检测探头5发生歪斜。
如图1所示,安装座1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2,安装座1上固定设有控制台3,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和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均与控制台3电性连接。
如图6、图7所示,上下传动单元13包括传动带轮1301、传动皮带1302和传动直筒1303,传动直筒1303贯穿固定设于机器盒1001下方,传动带轮1301设有两组并且均转动设于传动直筒1303内,两组传动带轮1301分别与下流速响应杆1002以及上流速响应杆1003同轴转动设置,传动皮带1302套设于两组传动带轮1301之间。
具体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安装座1与安装孔2定位在船基或岸基上,由控制台3电性带动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延长,此过程中同步连接筋606会带动同步伸缩滑杆604延长,并使检测探头5、安装柱402、中间环601及周边的机器盒1001与气囊707等零部件同步下移至合适的入水深度。随后,在该水域检测点的水流冲击作用下,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会带动上方的中间环601转动,直至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位于检测探头5远离水流冲击方向的一侧,随后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带动阻转加压片609锁死中间环601后,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向上收起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减少检测探头5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入水体积,减小晃动。检测探头5工作过程中,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中的下流速响应杆1002持续位于检测探头5正对于水流冲击方向的一侧,并且随水流冲击力变化,下流速响应杆1002会发生摆动,并由上下传动单元13中的传动带轮1301、传动皮带1302将动力传递至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中。而在经过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的转动幅度放大作用与轻微晃动释放功能后,由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的自锁作用避免气筒901中的较高压强推动活塞杆902任意浮动,从而在水流冲击力变化量微小的状况下,能在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与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的协同作用下,使气囊707中的压力能够根据当前水流冲击力变化幅度中的最大值维持在一个相对应的状态,从而有助于协助安装柱402与检测探头5平衡水流冲击力以增强竖直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主支架组件(4)、检测探头(5)、连接组件(6)、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所述主支架组件(4)设于安装座(1)下方,所述检测探头(5)设于主支架组件(4)下方,所述连接组件(6)设于主支架组件(4)外侧,所述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和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分别设于连接组件(6)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流速响应组件(10)包括机器盒(1001)、下流速响应杆(1002)、上流速响应杆(1003)、上下传动单元(13)、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所述机器盒(1001)设于连接组件(6)下方,所述上下传动单元(13)贯穿设于机器盒(1001)下方,所述下流速响应杆(1002)转动设于上下传动单元(13)下方,所述上流速响应杆(1003)转动设于上下传动单元(13)上方,所述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和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均设于机器盒(1001)内,所述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包括前支撑座(1101)、前转柄(1102)、前后传动杆(1103)、中传动轮(1105)、后支撑座(1106)、后转柄(1107)、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后传动轮(1109)、前半轴(1110)和后半轴(1111),所述前支撑座(1101)和后支撑座(1106)均固定设于机器盒(1001)内并且对称位于上下传动单元(13)前后两侧,所述上流速响应杆(1003)上开设有直槽(1104),所述前半轴(1110)转动设于前支撑座(1101)上,所述后半轴(1111)转动设于后支撑座(1106)上,所述前半轴(1110)和后半轴(1111)共线设置,所述前转柄(1102)固定设于前半轴(1110)上,所述后转柄(1107)固定设于后半轴(1111)上,所述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固定设于后转柄(1107)上,所述前后传动杆(1103)转动设于前转柄(1102)一端,所述中传动轮(1105)转动设于前后传动杆(1103)中部并且滚动贴合设于直槽(1104)内,所述后传动轮(1109)转动设于前后传动杆(1103)上并且滚动贴合设于反向晃动释放槽(110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组件(4)包括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安装柱(402)、万向节(403)、锥形罩壳(404)和晃动抑制杆(405),所述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固定设于安装座(1)下方,所述安装柱(402)位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下方,所述万向节(403)固定设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和安装柱(402)之间,所述检测探头(5)固定设于安装柱(402)下方,所述锥形罩壳(404)固定设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上,所述晃动抑制杆(405)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晃动抑制杆(405)圆周阵列固定设于锥形罩壳(404)内侧,所述晃动抑制杆(405)一端固定设有弹性触头(406),所述弹性触头(406)贴合设于安装柱(402)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中间环(601)、左连接座(602)、右连接座(603)、同步伸缩滑杆(604)、突出罩壳(607)、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和阻转加压片(609),所述中间环(601)与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同心设置,所述同步伸缩滑杆(604)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同步伸缩滑杆(604)圆周阵列并且固定设于安装座(1)下方,所述同步伸缩滑杆(604)底端固定设有夹持框(605),所述中间环(601)转动设于多组同步伸缩滑杆(604)下方的夹持框(605)内,所述同步伸缩滑杆(604)底部固定设有同步连接筋(606),所述同步连接筋(606)一端固定设于锥形罩壳(404)上,所述突出罩壳(607)固定设于一组夹持框(605)外侧,所述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穿过夹持框(605)并且固定设于突出罩壳(607)内,所述阻转加压片(609)固定设于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一端并且贴合设于中间环(601)外侧,所述左连接座(602)和右连接座(603)对称固定设于中间环(601)内,所述机器盒(1001)固定设于左连接座(602)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冲击抑制组件(7)包括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套环(703)、内侧弧板(704)、外侧弧板(705)、三角支撑架(706)、气囊(707)、嵌合滚珠(708)、横向伸缩滑板(709)、限位单元(8)和阻力调节单元(9),所述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和三角支撑架(706)均固定设于右连接座(603)下方,所述流向定位弧形挡块(702)固定设于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下方,所述套环(703)转动设于安装柱(402)上,所述外侧弧板(705)固定设于三角支撑架(706)上,所述内侧弧板(704)设于外侧弧板(705)与安装柱(402)之间,所述嵌合滚珠(708)滚动卡合设于内侧弧板(704)一侧并且滚动贴合设于套环(703)上,所述气囊(707)固定设于内侧弧板(704)和外侧弧板(705)之间,所述横向伸缩滑板(709)固定设于内侧弧板(704)和外侧弧板(705)之间,所述限位单元(8)设于右连接座(603)下方,所述阻力调节单元(9)设于左连接座(602)下方,所述阻力调节单元(9)包括气筒(901)、活塞杆(902)和气管(903),所述气筒(901)固定设于左连接座(602)下方,所述活塞杆(902)滑动设于气筒(901)一端,所述气管(903)固定设于气筒(901)与气囊(70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动力传递单元(12)包括锥齿轮一(1201)、锥齿轮二(1202)、限高支架(1204)、螺杆(1206)、垫块(1207)和活塞牵引杆(1208),所述锥齿轮一(1201)固定设于后半轴(1111)一端,所述锥齿轮二(1202)与锥齿轮一(1201)啮合设置,所述锥齿轮一(1201)半径大于锥齿轮二(1202)半径,所述限高支架(1204)固定设于机器盒(1001)内壁上并且对称位于锥齿轮二(1202)上下两侧,所述锥齿轮二(1202)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槽(1203),所述限高支架(1204)上滚动卡合设有多组限高滚珠(1205),所述限高滚珠(1205)滚动设于环形槽(1203)内,所述螺杆(1206)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设于锥齿轮二(1202)内,所述垫块(1207)固定设于螺杆(1206)顶端,所述机器盒(1001)一侧开设有避让槽(1209),所述活塞牵引杆(1208)穿过避让槽(1209)并且固定设于垫块(1207)与活塞杆(90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8)包括小滑块(802)和限位连杆(803),所述右连接座(603)下方开设有横向滑槽(801),所述小滑块(802)滑动设于横向滑槽(801)中,所述限位连杆(803)固定设于内侧弧板(704)和小滑块(80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角放大式实时传动单元(11)还包括橡胶轮(1112)和橡胶块(1113),所述橡胶块(1113)固定设于后支撑座(1106)一侧,所述橡胶轮(1112)固定设于后半轴(1111)上并且与橡胶块(1113)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2),所述安装座(1)上固定设有控制台(3),所述入水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401)、流向锁定电动伸缩杆(608)和流向定位电动伸缩杆(701)均与控制台(3)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传动单元(13)包括传动带轮(1301)、传动皮带(1302)和传动直筒(1303),所述传动直筒(1303)贯穿固定设于机器盒(1001)下方,所述传动带轮(1301)设有两组并且均转动设于传动直筒(1303)内,两组所述传动带轮(1301)分别与下流速响应杆(1002)以及上流速响应杆(1003)同轴转动设置,所述传动皮带(1302)套设于两组传动带轮(1301)之间。
CN202310055977.2A 2023-01-18 2023-01-18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Active CN115789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977.2A CN115789476B (zh) 2023-01-18 2023-01-18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977.2A CN115789476B (zh) 2023-01-18 2023-01-18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476A true CN115789476A (zh) 2023-03-14
CN115789476B CN115789476B (zh) 2023-04-25

Family

ID=8542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5977.2A Active CN115789476B (zh) 2023-01-18 2023-01-18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947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901445U (zh) * 2020-04-08 2020-11-10 王洋 一种水文信息监测设备
CN213336114U (zh) * 2020-11-15 2021-06-01 孟翠翠 一种多功能水文监测装置
CN113048954A (zh) * 2021-04-14 2021-06-29 卢圆章 一种水文伸缩测杆及水文测量设备
CN113108768A (zh) * 2021-04-14 2021-07-13 张冰 一种具有自保护功能的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
CN113104160A (zh) * 2021-04-16 2021-07-13 嘉兴学院 一种水文信息数据采集用的多功能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4190010U (zh) * 2021-01-18 2021-09-14 辽宁省鞍山水文局 一种环保型水文测验浮标
CN114111727A (zh) * 2021-10-23 2022-03-01 苏州南师大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的远程水文监测系统
CN216383423U (zh) * 2021-10-15 2022-04-26 黄鹏 一种稳定性好的水文水资源观测用支撑架
CN217424374U (zh) * 2022-06-24 2022-09-13 史磊 基于水利水文用具有防撞击的水位监测装置
WO2022222900A1 (zh) * 2021-04-20 2022-10-2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用长时间随涡观测系统及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901445U (zh) * 2020-04-08 2020-11-10 王洋 一种水文信息监测设备
CN213336114U (zh) * 2020-11-15 2021-06-01 孟翠翠 一种多功能水文监测装置
CN214190010U (zh) * 2021-01-18 2021-09-14 辽宁省鞍山水文局 一种环保型水文测验浮标
CN113048954A (zh) * 2021-04-14 2021-06-29 卢圆章 一种水文伸缩测杆及水文测量设备
CN113108768A (zh) * 2021-04-14 2021-07-13 张冰 一种具有自保护功能的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
CN113104160A (zh) * 2021-04-16 2021-07-13 嘉兴学院 一种水文信息数据采集用的多功能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WO2022222900A1 (zh) * 2021-04-20 2022-10-2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用长时间随涡观测系统及设计方法
CN216383423U (zh) * 2021-10-15 2022-04-26 黄鹏 一种稳定性好的水文水资源观测用支撑架
CN114111727A (zh) * 2021-10-23 2022-03-01 苏州南师大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道的远程水文监测系统
CN217424374U (zh) * 2022-06-24 2022-09-13 史磊 基于水利水文用具有防撞击的水位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476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31761A (en) Depth controllers for seismic streamer cables
CN115789476A (zh) 水文测深仪多功能安装支架
CN111013115B (zh) 一种青少年运动装置及其自动计数方法
CN216869545U (zh)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水文监测装置
US4170898A (en) Apparatus for creating surface waves in a body of liquid
CN212159840U (zh) 一种河道水流流速监测装置
CN211291799U (zh) 一种能调节深度的漂浮温度检测装置
CN113310471A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高精度地理信息测绘装置
CN111111100B (zh) 一种青少年运动方法
KR102226708B1 (ko) 음악연동 운동 및 학습용 자전거
CN113725618A (zh) 一种船用卫星天线设备固定装置
KR200307644Y1 (ko) 반류계측기
CN214388690U (zh) 一种健身器材阻尼器
CN112374433A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CN220104247U (zh) 一种用于低密度介质测量的浮筒液位变送器
CN216703277U (zh) 一种能检测扭力的装置和健身车
CN109041695B (zh) 一种小麦精量播种的计量装置与方法
CN112414366A (zh) 一种红外测距装置
CN220313162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生产用外盖固定装置
CN21652424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水文用超声波水位计
CN219619323U (zh) 一种水文测验浮标
CN215114231U (zh) 一种起倒靶机
CN220957393U (zh) 一种管道检测内窥装置
JP4718360B2 (ja) 水田作業機のローリング制御装置
CN210501933U (zh) 可调节式的打印机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