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4433A -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4433A
CN112374433A CN202011118410.8A CN202011118410A CN112374433A CN 112374433 A CN112374433 A CN 112374433A CN 202011118410 A CN202011118410 A CN 202011118410A CN 112374433 A CN112374433 A CN 112374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upporting
conveyor belt
vertical plat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8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溥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z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z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84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44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4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44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9/00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22Arrangements or mountings of driving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10Arrangements of rollers
    • B65G39/12Arrangements of rollers mounted on framework
    • B65G39/14Spring-supported sets, e.g. permitting troughing of a load-carrying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1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65G41/005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mounted for both pivotal and linear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4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detecting slip between driving element and load-carrier, e.g. for interrupting the dr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涉及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包括左右液压柱,所述左右液压柱左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底部与左右液压柱的上表面贴合。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左右液压柱的设置使整个安装平台方便在左右位置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通过前后连接柱的设置使整个安装平台方便在前后位置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利用连接板的设置可以将左右液压柱和前后连接柱进行配合,有利于提高安装调节装置在使用时的方便性,同时能够有效加快安装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的企业大多数都具有自动化机器设备,机电安装行业因此而诞生,一般工业和公共、民用建设项目的设备、线路、管道的安装,非标准钢构件的制作、安装,机电安装是个工程规模比较大的工作,有些大型企业迁移,一个工程就需要花近半年来实施,而且,对于安装的技术要求,也是相当大的,工程内容包括锅炉、通风空调、制冷、电气、仪表、电机、压缩机机组和广播电影、电视播控等设备。
在现有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机电设备在放置到安装平台上安装时,安装平台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在现场安装时难以避免出现固定平台和抬升架位置不准确的情况,机电设备安装位置不易调节,导致机电设备安装速度缓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机电设备在放置到安装平台上安装时,安装平台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在现场安装时难以避免出现安装平台和抬升架位置不准确的情况,机电设备安装位置不易调节,导致机电设备安装速度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包括左右液压柱,所述左右液压柱左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底部与左右液压柱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前后连接柱,所述前后连接柱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壳,所述减震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轮,所述第二连接轮的底部与前后连接柱的上表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减震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横板,两个所述支撑横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右侧所述支撑横板的前端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和支撑块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横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竖板,所述支撑竖板的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支撑竖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前柱,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套,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内套,所述支撑前柱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后挡板,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前挡板,所述支撑前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轮包括转动柱、旋转杆、扭簧、转动轮、轮轴,所述扭簧活动套接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扭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部与旋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后端的内侧与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轮轴的外部与转动轮活动套接。
可选的,所述后挡板活动套接在支撑柱的内腔,所述前挡板活动套接在支撑柱的内腔,所述后挡板的外径值与前挡板的外径值相同,所述后挡板的外径值与支撑柱的内径值相同,所述后挡板设置在前挡板的右侧,所述转轴的左端抵住支撑前柱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外部和螺纹内套的内部开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所述孔洞的内侧开设有适配转轴外部的螺纹。
可选的,所述左右液压柱呈左右方向放置,所述前后连接柱呈前后方向放置,所述连接板的尺寸与左右液压柱和前后连接柱收缩时尺寸相同。
可选的,所述转动轮的直径与左右液压柱的右端和连接板中空尺寸相同。
可选的,所述夹板的底部与传送带的顶部不接触。
可选的,所述左右液压柱下方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左右液压柱下方,所述支撑座内设置空腔,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空腔连通;
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
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设置在所述滑块前方,所述摆动杆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一端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为长条状,所述摆动杆另一端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所述摆动杆,所述限位板两端均水平设置有限位柱;
圆台,所述通孔内设置圆台,所述圆台一端与所述滑块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台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电机底部与所述空腔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圆台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凸轮远离所述输出轴一端侧壁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圆台远离所述滑块一端铰接连接;
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端,所述第一竖板下端与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位于所述摆动杆后方;
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所述第二竖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板位于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摆动杆之间;
两个圆柱管,两个所述圆柱管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板左右两侧,所述圆柱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侧壁固定连接;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摆动杆前方,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设置转动杆,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左右液压柱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两端设置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圆柱管外壁相适配,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朝向所述第二竖板一侧设置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与所述套管侧壁转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表面,用于检测所述传送带上机电设备的重量;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柱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一端,用于检测所述转柱的实际转速;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侧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侧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及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传送带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
Figure BDA0002731154420000041
其中,m1为所述传送带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P1为所述伺服电机的额定功率,n1为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转柱的实际转速,n2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额定转速,R1为所述转柱的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步骤2:基于步骤1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传送带的实际传动效率:
Figure BDA0002731154420000051
其中,η为所述传送带的实际传动效率,m2为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的所述传送带上机电设备的重量,S1为所述传送带与机电设备的接触面积,E1为所述传送带的弹性模量,σ1为所述传送带材质的泊松比;
步骤3:所述控制器将所述传送带的实际传动效率与所述传送带的预设传动效率进行比较,当所述传送带的实际传动效率小于所述传送带的预设传动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左右液压柱的设置使整个安装平台方便在左右位置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通过前后连接柱的设置使整个安装平台方便在前后位置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利用连接板的设置可以将左右液压柱和前后连接柱进行配合,有利于提高安装调节装置在使用时的方便性,同时能够有效加快安装速度。
2、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在右侧支撑横板的前端开设电机槽,使伺服电机设置在电机槽的内部,在伺服电机的左侧连接转柱使转柱的右侧设置有支撑块在转柱和支撑块的外部套接有传送带可以通过传送带将传送带上的机电设备方便向后或向前移动有利于方便机电设备的安装,利用在支撑横板的下方设置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的底部设置减震壳,通过减震壳和减震弹簧的配合方便完成对机电设备的减震。
3、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支撑横板和电机槽的设置,利用支撑柱和支撑前柱设置在支撑竖板的内部,在支撑柱的外部设置有转轴,同时在支撑前柱的内侧连接,通过方便转动转轴,可以方便将支撑前柱推动,通过两个夹板的配合方便夹持住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能够有效的防止机电设备在上升的过程中不稳定,避免机电设备在上升过程中掉落而损坏,也提高了安全性。
4、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柱的设置使连接板方便与左右液压柱的伸出端连接,方便左右液压柱带动连接板移动,同时利用第一连接轮将左右液压柱的固定端与连接板连接,利用扭簧的配合可以方便使转动轮始终抵住左右液压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一连接轮的配合方便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有利于更方便的固定控制安装平台的移动。
5、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设置角度调整装置,可以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支撑板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板上方的左右液压柱进行转动,在安装机电设备时可以控制机电设备进行左右摆动,便于安装机电设备时调整机电设备的安装角度,使机电设备能与安装面更紧密的贴合,通过设置第三转轴,利用第三转轴及套筒使第二竖板与支撑杆连接,并通过圆柱管为转动杆提供支撑,可以使支撑板稳固转动,防止机电设备从调节装置上滑落,提高了调节装置的安全性。
6、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通过计算可以准确得出不同重量、不同转速下传送带的传动效率,并及时通过报警器完成报警提示,通过设置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能够使现场工作者及时发现实际传动效率低于预设传动效率的传送带,并对传送带进行维护检修,保证传送带的传动效率,防止机电设备在传送带上出现打滑的情况而出现安装位置的偏移,避免出现机电设备与墙面难以贴合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机电设备的准确定位,便于机电设备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连接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角度调整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角度调整装置左视图。
图中:1、左右液压柱;2、第一连接柱;3、第一连接轮;31、转动柱;32、旋转杆;33、扭簧;34、转动轮;35、轮轴;4、连接板;5、前后连接柱;6、减震壳;7、减震弹簧;8、传送带;9、转柱;10、支撑块;11、伺服电机;12、支撑横板;13、电机槽;14、支撑竖板;15、孔洞;16、转轴;17、转套;18、支撑柱;19、支撑前柱;20、螺纹内套;21、后挡板;22、前挡板;23、夹板;24、第二连接柱;25、第二连接轮;26、支撑座;27、空腔;28、第一凹槽;29、滑杆;30、滑块;31、摆动杆;32、第一转轴;33、通孔;34、限位板;35、限位柱;36、圆台;37、驱动电机;38、输出轴;39、凸轮;40、连接杆;41、第一竖板;42、第二竖板;43、第二转轴;44、圆柱管;45、支撑杆;46、支撑板;47、转动杆;48、弧形槽;49、套管;50、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包括左右液压柱1,左右液压柱1左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2,第一连接柱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轮3,第一连接轮3的底部与左右液压柱1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前后连接柱5,前后连接柱5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24,第二连接柱24上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壳6,减震壳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轮25,第二连接轮25的底部与前后连接柱5的上表面贴合,减震壳6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横板12,两个支撑横板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右侧支撑横板12的前端开设有电机槽13,电机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柱9,转柱9和支撑块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传送带8,支撑横板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竖板14,支撑竖板14的内部开设有孔洞15,支撑竖板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8,支撑柱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前柱19,支撑柱18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套17,支撑柱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内套20,支撑前柱19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后挡板21,转轴1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前挡板22,支撑前柱1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3,第一连接轮3起到连接的作用,通过第一连接轮3的设计方便连接左右液压柱1与连接板4,防止只有第一连接柱2的连接造成装置不稳定,或倾倒的状况发生,在左右液压柱1向左探出后第一连接轮3会在扭簧33和旋转杆32的作用下使转动轮34与左右液压柱1抵住,通过摇动转轴16使转轴16推动支撑前柱19方便对机电设备进行夹持,防止机电设备的掉落,方向转动转轴16时,会使前挡板22带动后挡板21,后挡板21带动支撑前柱19向右移动使支撑前柱19缩回,通过螺纹的设计方便控制夹板23的位置,使夹板23便于夹持或松开机电设备,同时螺纹还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螺纹不会随意松动,可通过控制前后连接柱5向后伸出,使平台与墙面贴和,再控制左右液压柱1,通过第一连接柱2和第一连接轮3的连接,使左右液压柱1带动连接板4与上层平台在左右位置上移动,调节平台的位置,第一连接轮3包括转动柱31、旋转杆32、扭簧33、转动轮34、轮轴35,扭簧33活动套接在连接板4的内部,扭簧3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柱31,转动柱31的外部与旋转杆32的前端固定连接,旋转杆32后端的内侧与轮轴35固定连接,轮轴35的外部与转动轮34活动套接,第一连接轮3起到连接的作用,通过3的设计方便连接左右液压柱1与连接板4,防止只有第一连接柱2的连接造成装置不稳定,或倾倒的状况发生,在左右液压柱1向左探出后,第一连接轮3会在扭簧33和旋转杆32的作用下使转动轮34与左右液压柱1抵住,后挡板21活动套接在支撑柱18的内腔,前挡板22活动套接在支撑柱18的内腔,后挡板21的外径值与前挡板22的外径值相同,后挡板21的外径值与支撑柱18的内径值相同,后挡板21设置在前挡板22的右侧,转轴16的左端抵住支撑前柱19的内部,通过摇动转轴16使转轴16推动支撑前柱19方便对机电设备进行夹持,防止机电设备的掉落,方向转动转轴16时,会使前挡板22带动后挡板21,后挡板21带动支撑前柱19向右移动使支撑前柱19缩回,转轴16的外部和螺纹内套20的内部开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孔洞15的内侧开设有适配转轴16外部的螺纹,通过螺纹的设计方便控制夹板23的位置,使夹板23便于夹持或松开机电设备,同时螺纹还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螺纹不会随意松动,左右液压柱1呈左右方向放置,前后连接柱5呈前后方向放置,连接板4的尺寸与左右液压柱1和前后连接柱5收缩时尺寸相同,转动轮34的直径与左右液压柱1的右端和连接板4中空尺寸相同,夹板23的底部与传送带8的顶部不接触,可通过控制前后连接柱5向后伸出,使平台与墙面贴和,再控制左右液压柱1,通过第一连接柱2和第一连接轮3的连接,使左右液压柱1带动连接板4与上层平台在左右位置上移动,调节平台的位置,通过左右液压柱1的设置使整个安装平台方便在左右位置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通过前后连接柱5的设置使整个安装平台方便在前后位置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利用连接板4的设置可以将左右液压柱1和前后连接柱5进行配合,有利于提高安装调节装置在使用时的方便性,同时能够有效加快安装速度。
综上,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放置在传送带8的上方,通过机电设备对传送带8的作用力传递给支撑块10随后传递给支撑横板12通过减震壳6完成减震,随后通过转动转套17使转轴16进行转动,推动支撑前柱19和夹板23向内部移动夹持住所需安装的机电设备,随后通过控制平台上升,使平台升至所需安装的位置,控制伺服电机11启动,使伺服电机11带动转柱9转动,转柱9带动传送带8转动,使机电设备向后移动与墙面贴合方便安装,随后在需要精准定位时,可通过控制前后连接柱5向后伸出,使平台与墙面贴和,再控制左右液压柱1,通过第一连接柱2和第一连接轮3的连接,使左右液压柱1带动连接板4与上层平台在左右位置上移动,调节平台的位置,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所述左右液压柱1下方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支撑座26,所述支撑座26设置在所述左右液压柱1下方,所述支撑座26内设置空腔27,所述支撑座26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28,所述第一凹槽28与所述空腔27连通;
滑杆29,所述滑杆29设置在所述空腔27内,所述滑杆29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27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9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0;
摆动杆31,所述摆动杆31设置在所述滑块30前方,所述摆动杆31中部通过第一转轴32与所述空腔2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31一端开设通孔33,所述通孔33设置为长条状,所述摆动杆31另一端设置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垂直于所述摆动杆31,所述限位板34两端均水平设置有限位柱35;
圆台36,所述通孔33内设置圆台36,所述圆台36一端与所述滑块3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台36与所述通孔33滑动连接;
驱动电机37,所述驱动电机37设置在所述空腔27内,所述驱动电机37底部与所述空腔27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7设置有输出轴38,所述输出轴38上设置有凸轮39,所述凸轮39与所述圆台36之间设置连接杆40,所述连接杆40一端与所述凸轮39远离所述输出轴38一端侧壁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40另一端与所述圆台36远离所述滑块30一端铰接连接;
第一竖板41,所述第一竖板41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6上端,所述第一竖板41下端与所述支撑座2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41位于所述摆动杆31后方;
第二竖板42,所述第二竖板42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35之间,所述第二竖板42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1通过第二转轴4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板42位于所述第一竖板41与所述摆动杆31之间;
两个圆柱管44,两个所述圆柱管4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板42左右两侧,所述圆柱管44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1侧壁固定连接;
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设置在所述摆动杆31前方,所述支撑杆45一端设置支撑板46,所述支撑杆45另一端设置转动杆47,所述支撑板46远离所述支撑杆45一端与所述左右液压柱1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7两端设置弧形槽48,所述弧形槽48与所述圆柱管44外壁相适配,所述支撑杆45上滑动连接有套管49,所述套管49朝向所述第二竖板42一侧设置第三转轴50,所述第三转轴50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42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0另一端与所述套管49侧壁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左右液压柱1安装在支撑板46上,此时,凸轮39远离输出轴38一端位于最高点,启动驱动电机37,驱动电机37正转带动输出轴38顺时针转动,输出轴38带动凸轮39顺时针转动,凸轮39带动连接杆40向右移动,连接杆40带动滑块30沿滑杆29长度方向向右滑动,滑块30向右移动同时,设置在滑块30上的圆台36通过通孔33带动摆动杆31以第一转轴32为圆心进行逆时针转动,摆动杆31带动限位板34转动,限位板34右端的限位柱35与第二竖板42右侧壁接触,并带动第二竖板42以第二转轴43为圆心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竖板42通过第三转轴50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套设在支撑杆45上,套筒转动带动支撑杆45转动,支撑杆45带动转动杆47逆时针转动,由于转动杆47两端设置有弧形槽48,弧形槽48内壁与圆柱管44外壁接触,转动杆47逆时针转动时,转动杆47左侧的弧形槽48与左侧的圆柱管44表面接触并以圆柱管44中心为圆心进行转动,支撑杆45逆时针转动带动支撑板4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左右液压柱1逆时针转动,当驱动电机37反转时,驱动电机37带动输出轴38逆时针转动,凸轮39通过连接杆40带动滑块30向左滑动,滑块30带动摆动杆31进行顺时针转动,摆动杆31通过左端的限位柱35带动第二竖板42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二竖板42通过第三转轴50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支撑杆45顺时针转动,支撑杆45通过支撑板46带动左右液压柱1顺时针转动,其中,凸轮39顺时针转动最大角度为凸轮39凸起端位于驱动电机37最右侧,凸轮39逆时针转动最大角度为凸轮39凸起端位于驱动电机37最左侧,通过设置角度调整装置,可以利用驱动电机37带动支撑板46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板46上方的左右液压柱1进行转动,在安装机电设备时可以控制机电设备进行左右摆动,便于安装机电设备时调整机电设备的安装角度,使机电设备能与安装面更紧密的贴合,实现了精准定位,通过设置第三转轴50,利用第三转轴50及套筒使第二竖板42与支撑杆45连接,并通过圆柱管44为转动杆47提供支撑,可以使支撑板46稳固转动,防止机电设备从调节装置上滑落,提高了调节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8表面,用于检测所述传送带8上机电设备的重量;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柱9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1一端,用于检测所述转柱9的实际转速;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12侧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12侧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及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传送带8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
Figure BDA0002731154420000131
其中,m1为所述传送带8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P1为所述伺服电机11的额定功率,n1为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转柱9的实际转速,n2为所述伺服电机11输出端的额定转速,R1为所述转柱9的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步骤2:基于步骤1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
Figure BDA0002731154420000132
其中,η为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m2为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的所述传送带8上机电设备的重量,S1为所述传送带8与机电设备的接触面积,E1为所述传送带8的弹性模量,σ1为所述传送带8材质的泊松比;
步骤3:所述控制器将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与所述传送带8的预设传动效率进行比较,当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小于所述传送带8的预设传动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机电设备放置到传送带8上时,启动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带动转柱9转动,转柱9转动带动传送带8运动,使机电设备移动至与墙面贴合,当转柱9转动时,设置在转柱9一端的转速传感器可以检测转柱9的实际转速,然后通过公式(1)计算传送带8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通过转速传感器检测转柱9的实际转速,可以使公式(1)的计算结果更加可靠,减少了伺服电机11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损失对计算结果造成的误差,然后通过称重传感器可以检测放置在传送带8上的机电设备的重量,再利用公式(2)计算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控制器内存储有传送带8的预设传动效率,当计算的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小于预设传动效率时,说明传送带8传动滑移率增高,机电设备在传送带8上易出现打滑的情况,机电设备与墙面难以贴合,影响机电设备的安装,此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从而提醒工作者对传送带8进行检修,本方案通过计算可以准确得出不同重量、不同转速下传送带8的传动效率,并及时通过报警器完成报警提示,通过设置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能够使现场工作者及时发现实际传动效率低于预设传动效率的传送带8,并对传送带8进行维护检修,保证传送带8的传动效率,防止机电设备在传送带8上出现打滑的情况而出现安装位置的偏移,避免出现机电设备与墙面难以贴合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机电设备的准确定位,便于机电设备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包括左右液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液压柱(1)左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2),所述第一连接柱(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轮(3),所述第一连接轮(3)的底部与左右液压柱(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前后连接柱(5),所述前后连接柱(5)后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24),所述第二连接柱(24)上方固定连接有减震壳(6),所述减震壳(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轮(25),所述第二连接轮(25)的底部与前后连接柱(5)的上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壳(6)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弹簧(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横板(12),两个所述支撑横板(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右侧所述支撑横板(12)的前端开设有电机槽(13),所述电机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柱(9),所述转柱(9)和支撑块(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传送带(8),所述支撑横板(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竖板(14),所述支撑竖板(14)的内部开设有孔洞(15),所述支撑竖板(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8),所述支撑柱(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前柱(19),所述支撑柱(18)的左侧活动套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套(17),所述支撑柱(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内套(20),所述支撑前柱(19)的右端固定套接有后挡板(21),所述转轴(16)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前挡板(22),所述支撑前柱(1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轮(3)包括转动柱(31)、旋转杆(32)、扭簧(33)、转动轮(34)、轮轴(35),所述扭簧(33)活动套接在连接板(4)的内部,所述扭簧(3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柱(31),所述转动柱(31)的外部与旋转杆(3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32)后端的内侧与轮轴(35)固定连接,所述轮轴(35)的外部与转动轮(34)活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21)活动套接在支撑柱(18)的内腔,所述前挡板(22)活动套接在支撑柱(18)的内腔,所述后挡板(21)的外径值与前挡板(22)的外径值相同,所述后挡板(21)的外径值与支撑柱(18)的内径值相同,所述后挡板(21)设置在前挡板(22)的右侧,所述转轴(16)的左端抵住支撑前柱(19)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6)的外部和螺纹内套(20)的内部开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所述孔洞(15)的内侧开设有适配转轴(16)外部的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液压柱(1)呈左右方向放置,所述前后连接柱(5)呈前后方向放置,所述连接板(4)的尺寸与左右液压柱(1)和前后连接柱(5)收缩时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34)的直径与左右液压柱(1)的右端和连接板(4)中空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3)的底部与传送带(8)的顶部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液压柱(1)下方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支撑座(26),所述支撑座(26)设置在所述左右液压柱(1)下方,所述支撑座(26)内设置空腔(27),所述支撑座(26)上表面设置第一凹槽(28),所述第一凹槽(28)与所述空腔(27)连通;
滑杆(29),所述滑杆(29)设置在所述空腔(27)内,所述滑杆(29)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腔(27)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9)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0);
摆动杆(31),所述摆动杆(31)设置在所述滑块(30)前方,所述摆动杆(31)中部通过第一转轴(32)与所述空腔(2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31)一端开设通孔(33),所述通孔(33)设置为长条状,所述摆动杆(31)另一端设置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垂直于所述摆动杆(31),所述限位板(34)两端均水平设置有限位柱(35);
圆台(36),所述通孔(33)内设置圆台(36),所述圆台(36)一端与所述滑块(3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台(36)与所述通孔(33)滑动连接;
驱动电机(37),所述驱动电机(37)设置在所述空腔(27)内,所述驱动电机(37)底部与所述空腔(27)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7)设置有输出轴(38),所述输出轴(38)上设置有凸轮(39),所述凸轮(39)与所述圆台(36)之间设置连接杆(40),所述连接杆(40)一端与所述凸轮(39)远离所述输出轴(38)一端侧壁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40)另一端与所述圆台(36)远离所述滑块(30)一端铰接连接;
第一竖板(41),所述第一竖板(41)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6)上端,所述第一竖板(41)下端与所述支撑座(2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41)位于所述摆动杆(31)后方;
第二竖板(42),所述第二竖板(42)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35)之间,所述第二竖板(42)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1)通过第二转轴(4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板(42)位于所述第一竖板(41)与所述摆动杆(31)之间;
两个圆柱管(44),两个所述圆柱管(4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板(42)左右两侧,所述圆柱管(44)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1)侧壁固定连接;
支撑杆(45),所述支撑杆(45)设置在所述摆动杆(31)前方,所述支撑杆(45)一端设置支撑板(46),所述支撑杆(45)另一端设置转动杆(47),所述支撑板(46)远离所述支撑杆(45)一端与所述左右液压柱(1)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7)两端设置弧形槽(48),所述弧形槽(48)与所述圆柱管(44)外壁相适配,所述支撑杆(45)上滑动连接有套管(49),所述套管(49)朝向所述第二竖板(42)一侧设置第三转轴(50),所述第三转轴(50)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板(42)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0)另一端与所述套管(49)侧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8)表面,用于检测所述传送带(8)上机电设备的重量;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柱(9)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1)一端,用于检测所述转柱(9)的实际转速;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12)侧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12)侧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及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传送带(8)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
Figure FDA0002731154410000041
其中,m1为所述传送带(8)表面可承受的最大重量,P1为所述伺服电机(11)的额定功率,n1为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转柱(9)的实际转速,n2为所述伺服电机(11)输出端的额定转速,R1为所述转柱(9)的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步骤2:基于步骤1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
Figure FDA0002731154410000051
其中,η为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m2为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的所述传送带(8)上机电设备的重量,S1为所述传送带(8)与机电设备的接触面积,E1为所述传送带(8)的弹性模量,σ1为所述传送带(8)材质的泊松比;
步骤3:所述控制器将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与所述传送带(8)的预设传动效率进行比较,当所述传送带(8)的实际传动效率小于所述传送带(8)的预设传动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CN202011118410.8A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Withdrawn CN112374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8410.8A CN112374433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8410.8A CN112374433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4433A true CN112374433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8410.8A Withdrawn CN112374433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44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349A (zh) * 2021-04-30 2021-08-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安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349A (zh) * 2021-04-30 2021-08-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安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9709A (zh) 一种防侧翻槽罐车
CN112374433A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调节装置
CN109025213A (zh) 一种多功能地砖旋转铺设捶打装置
CN110540035B (zh) 一种智能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
CN105890439B (zh) 一种蒸发罐清洗设备
CN106735883A (zh) 一种激光拼焊旋转装置
CN210190083U (zh) 一种振动幅度可调节的振实台
CN107234260A (zh) 一种能够精确定位工件的数控机床
CN108746395B (zh) 一种五轴冲压机械手
CN112045656A (zh) 一种机器人的缓冲机构
CN204714042U (zh) 层垫板集发机中抓手装置的调节机构
CN110366059A (zh) 一种舞台用音响安装装置
CN108706349B (zh) 一种裁管自动码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25316A (zh) 一种用于圆柱切割的立式切桩机
CN214277297U (zh) 一种气检设备用机架
CN111015287A (zh) 一种桥壳总成配重系统
CN105115530B (zh) 一种羽毛球稳定性测试机用击球装置
CN207812248U (zh) 一种道路开槽装置
CN218616960U (zh) 一种自动平衡置物架运载装置
CN217552490U (zh) 一种纸管裁切设备
CN10838149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检修用工具放置装置
CN218252805U (zh) 一种脱引锭限位行程装置
CN219563142U (zh) 双振动出料的工件取放机械手装置
CN216544732U (zh) 一种基于机械臂的3d打印装置
CN219293908U (zh) 一种柔性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